高校舞蹈美育教育对策研究曾惠南
新时代大学美育的创新性实践研究——以枣庄学院初等教育学院为例
![新时代大学美育的创新性实践研究——以枣庄学院初等教育学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929664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f.png)
[收稿时间]2023-05-10[基金项目]本文系枣庄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大学美育”(YSF20035)和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学科融合的混合立体式美育教育模式创新研究”(YJG2102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习真(1968—),男,山东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及学前教育。
2023年10University Education[摘要]美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美育在新时代高校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价值愈发显现。
如何真正实现大学美育的功能,突出大学美育的地位,枣庄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就新时代大学美育的创新性进行了有益尝试。
[关键词]大学美育;创新实践;新时代[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19-0142-03从20世纪初期开始,美育就一直受到我国教育界的重视,诸如梁启超、蔡元培、朱光潜等学者就美育的作用进行了诸多论述。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美育愈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近几年。
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1]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2]2019年5月7日,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美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谋划部署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改革发展,是教育系统各单位的重要工作。
”[3]一、我国大学美育现状大学美育被纳入大学课程体系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基本上都是作为选修课程来开设。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做出了诸多相关规定,极力推动大学美育走入高校教学体系。
但这20多年一路走来,客观地说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效果。
新时代高校体育舞蹈美育教育实践路径探究
![新时代高校体育舞蹈美育教育实践路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ff9dfd5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00.png)
新时代高校体育舞蹈美育教育实践路径探究摘要:高校在开展美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重点改进传统教育理念和方式,注重打造专业的美育教师团队,以促进美育教学得到更加深入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能力,促进传统文化实现更好地传承。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当意识到美育教育工作在高校教育改革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趋势,注重满足人才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在思想和实践中,加强体育舞蹈美育教育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体育舞蹈;美育教育;路径引言高校开展美育教育工作,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这是学生进行一系列审美活动的开端。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审美活动会产生心理方面的累积作用,从而使自己具备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
通过对学生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丰富学生自身的审美感受,因而开展美育教育工作,通过展示自然和艺术本身的价值,让学生产生更高的创作动机。
另外,开展美育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在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着重对学生的审美观念进行培养,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美学知识,从而能够使其深入鉴别美的内容和信息,不断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1高校体育舞蹈美育的内涵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增强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力的教育过程。
苏联巴拉诺夫等在《教育学》这样写道:“美育是培养完全理解和正确鉴赏艺术美与现实美的才能的一种教育。
美育要实现一整套可以保证从真正有美学价值的东西中获得满足的艺术概念、观点与信念。
与此同时,美育要使学生把美的因素带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反对一切荒谬的、丑恶的和低劣的东西,努力在艺术中表现自己的才华”。
显而易见,这句话中有三层内涵:首先是通过对美的教育,建立学生正确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崇高的审美趣味。
其次,要培养美的欣赏力,辨别美丑,让学生认识美丽、丑陋、崇高、鄙陋为何物,也启发了学生热爱美,反感丑陋的审美观念。
第三,训练学生有强烈的表达美的欲望以及有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将学生的艺术创作创造的潜能激发出来,为学生的才华在艺术上得到展示创造了一切条件。
高校体育舞蹈文化育人效能探究
![高校体育舞蹈文化育人效能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188ca535b7360b4c2e3f64a6.png)
高校体育舞蹈文化育人效能探究作者:曾荟霖来源:《速读·中旬》2017年第07期摘要:体育舞蹈作为一项典型的体艺融合项目,不仅承载着体育强健体魄,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育人功能,同时还承载着舞蹈陶冶人们的情操、完善人格、启迪智慧的育人价值。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舞蹈的发展过多的关注其舞蹈技术的学习与传授,在体育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方面有着严重的缺失。
高校体育舞蹈的教育与全面发展,必须关注体育舞蹈文化的育人效能。
关键词:高校;体育舞蹈;文化;育人效能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体育舞蹈作为一个典型的体艺融合项目,在我国高校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并迅速地发展成为一项热门的专业。
怎样通过对学生技能的传授以及文化的熏陶达到全方位育人,值得深思。
1探究高校体育舞蹈文化育人效能的必要性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舞蹈的发展过多的关注其舞蹈技术的学习与传授而忽略了体育舞蹈作为文化载体的育人功能。
体育舞蹈作为一项典型的体育艺术类项目,不仅承载着体育强健体魄、发展体能、形成团结协作和竞争拼搏的意识、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育人功能,同时还承载着舞蹈陶冶人们的情操、完善人格、净化心灵、升华境界、启迪智慧的育人价值。
深挖体育舞蹈项目的全方位育人价值,从体育舞蹈文化的角度分析体育舞蹈相关“育人”文化缺失所带来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回归学校的育人本源。
2体育舞蹈文化的育人效能体育舞蹈文化包含体育舞蹈的历史文化、竞赛文化、服饰文化和礼仪文化。
每一个文化模块都蕴含着相关育人效能。
2.1体育舞蹈历史文化的育人效能体育舞蹈的历史起源要追溯到欧洲及拉丁美洲的原始舞蹈或称之为土风舞,这些土风舞主要是在打击乐器的基础上外化了人们原始的生理及心理冲动,在不断演绎变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以社交、娱乐等为主要功能的“交谊舞”或称之为“社交舞”,为了更加规范的进行舞蹈及满足舞蹈参与者的需求,一些舞蹈机构也不断应运而生,例如:1924年成立的“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1935年成立的“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等。
普通高校美育工作中的音乐教育实施对策探究
![普通高校美育工作中的音乐教育实施对策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58153c9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a.png)
普通高校美育工作中的音乐教育实施对策探究一、引言音乐教育是美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开展学生审美、情感、认知等方面的教育的一个手段,同时也是一种独特艺术表现形式。
在普通高校美育工作中,音乐教育实施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紧缺、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等。
本文将对普通高校美育工作中音乐教育实施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提升美育工作的水平。
1. 师资力量不足在很多普通高校中,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许多学校难以招聘到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的音乐教师。
这导致了学校音乐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学质量的下降。
2. 教学设施紧缺在很多普通高校中,音乐教育的教学设施滞后,音乐教室和实践场地不足,音乐器材陈旧,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音乐教育体验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3. 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在部分普通高校中,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活力。
这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同时也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学校可以加强音乐教职工的选拔和培养工作。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音乐教师岗位和职称晋升通道,吸引更多优秀的音乐教师加盟。
学校还可以加强对在职音乐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工作,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
2. 加大投入,改善教学设施学校需要增加对音乐教育的投入,改善音乐教室和实践场地等硬件设施。
可以通过对校园内现有教学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或者投资新建音乐教学楼,购置先进的音乐器材等方式,提高音乐教学的条件。
3. 多元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学校应当不断丰富和拓展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手段,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音乐教育。
可以开设多种形式的音乐课程,如音乐表演课、音乐创作课、音乐鉴赏课等,同时可以结合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开展在线音乐教学活动。
1. 建立音乐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学校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音乐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建立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机制,定期对音乐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反馈。
高校舞蹈美育教育对策研究
![高校舞蹈美育教育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99f9ef0ba1aa8114531d942.png)
高校舞蹈美育教育对策研究作者:曾惠南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4期曾惠南(福建江夏学院音乐系,福建福州 350000)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各种各样的新事物奔涌而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更是如狂潮来袭势不可挡.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同时,一些负面的影响席卷而来.互联网的开放影响了当今大、中、小学生对美、丑和善恶的辨别,从而导致许多黑白颠倒、美丑不分的怪现象产生.通过对美育、美育的内容、美育教育的对象的探讨,结合一些可行的高校舞蹈美育教育措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美育观,迅速扭转当代大学生对“美、丑、善、恶”的理解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关键词:高校;舞蹈美育;人生观;价值观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2)12-0156-0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各种各样的新事物奔涌而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更是如狂潮来袭势不可挡.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同时,一些负面的影响席卷而来.各种各样的“艳照”层出不穷,像洪水猛兽般侵袭着社会各阶层的人们.网络上各种“恶搞”的图片可谓数不胜数,这种“丑陋”的行为不仅没有让人们感到羞耻,相反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娱乐消遣的方式.这种“美、丑”不分,黑白颠倒的行为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学校“美育教育”的缺失.因此,在国家大力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今天,深入的探讨“美育教育”,迅速扭转当代大学生对“美、丑、善、恶”的错误理解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 何谓美育何谓美育,顾名思义,即美的教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主要通过各种艺术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各种美得形态和事物为手段,使人得到全面的教育和发展.“美育”一词,最早由德国古典哲学家席勒提出.席勒所处的时代属于“上层腐朽,下层粗野”的状况,因此他认为:“当时的人是不完整的分裂的人,这种分裂的人身上存在着两种冲动,即形式冲动和理性冲动.前者的对象是生活,它占有、享受,被官能所控制,是被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是自然人;后者的对象是形象,它要的是秩序和法则,受思想和意志的支配,是主动的,处于这种状态是理性人.但二者各有强制性,不能直接结合,故要是二者结合,人从自然人走向理性人,中间必须要有一座桥梁,这便是审美教育.”[1]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之说”,他在1930年为《教育大辞书》中“美育”词条所写到:“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人生不外乎意志;人与人相互关系,莫大乎行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顾欲求行为之适当,必有两方面之准备:一方面,计较利害,考察因果,以冷静之头脑判定之;凡保身卫国之德,属于此类,赖智育之助者也.又一方面,不顾祸福,不计生死,以热烈之感情奔赴之;凡与人同乐,舍己为群之德,属于此类;赖美育之助者也.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2]由此可知,在蔡先生看来,美育和智育是德育的一部分,美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品格,即做人.通过美育的教育使人的行为得体大方,不至于作出出格或者跟其身份不相符的事情,以冷静的头脑来判断是非,区分美丑.在保卫国家的时候慷慨激昂,轰轰烈烈,不顾生死全力以赴.简言之,美育的教育就是塑造人们的品格,使人们有着理性的头脑,能明辨是非,区分美丑,树立爱国爱家的美好品德.2 舞蹈美育教育的内容和对象审美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是通过艺术形式来培养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即用音乐和舞蹈、影剧欣赏、诗歌文学、绘画以及建筑等为手段,对人们进行视觉和听觉以及动觉的培养,使人们感受到美的存在.其次,通过自然美,即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所感受和体验到的美;第三,通过社会美,即以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为对象而感受和体验到的美;第四,通过科学美,即以科学的内容和形式为对象使人们感受到的美的存在.美育教育的对象分高校美育和中小学美育,即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其中中小学美育的内容包括:艺术教育,如文学、音乐、图画、电影、舞蹈、戏剧等;组织学生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同时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那什么又是舞蹈美育呢?舞蹈美育即通过舞蹈的手段来使人们感受到美的形态和美的内容及美的感受,主要有舞蹈欣赏、舞蹈表演、舞蹈创作等表现方式,其中舞蹈欣赏是主要针对非专业的舞蹈人士,而舞蹈表演和舞蹈创作则是针对舞蹈专业的人们.3 如何实施高校舞蹈美育教育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底子相对薄弱,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走人才强国之路.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美育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战略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21世纪的人不仅要美,更要懂得如何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高校舞蹈美育教育应面向所有在校的大学生,不应该只针对舞蹈专业的学生,因此笔者认为,舞蹈美育教育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3.1 舞蹈名作赏析在各个大学开设一门针对全校学生的公开课——《舞蹈名作赏析》.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应用现代光学、声学系统,全面的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舞蹈,它是怎么来的,舞蹈有哪些种类,又有哪些特性,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舞蹈形态,鼓励学生多参加舞蹈活动等.跟学生缕清舞蹈与运动以及艺术三者之间的关系.当我们在电视上或者舞台上看到那优美的舞姿,看到演员那美丽的面孔以及妙曼的身姿深深地迷住了,舞蹈是表演的艺术已经成为不可争论的话题,如果有谁敢说舞蹈不是表演艺术那估计都要受到人们的嘲笑.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人不爱看舞蹈、欣赏舞蹈,但是很多人只是在看热闹或者看其他表面的东西,要让他看深层面的东西,他就没耐心了,更尤其是要我们跳的时候,我们却害怕了,胆怯了,甚至跑得远远的.舞蹈是一种很美的人体运动,正因为它美才导致很多人不敢去接触舞蹈.以为自己长得不够美不适合跳舞,就是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才导致了成千上万的舞蹈爱好者在望“舞”兴叹,认为舞蹈是一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艺术.从而拉开了舞蹈与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舞蹈是一种能力,一种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任何一个有着完整运动身体的人都可以跳舞.因为舞蹈仅仅是人们身体运动的一种方式.所有的舞蹈都是一种运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舞蹈都是艺术.当我们带着各自功利性的目的去跳舞的时候,生活类舞蹈便产生了,如宗教祭祀、生产劳动、节日庆祝,社交等等,当我们带着审美的意识去跳舞的时候,舞蹈就成了艺术,即用我们的身体去表达我们对社会的感知和认识,即对我们所观察到的生活现象,美的事物和美得姿态进行提炼、加工、创作,从而表达我们对事物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等.要让学生明白首先舞蹈是一种运动,其次舞蹈是一门表演艺术.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待舞蹈.而不能单单从艺术这一个角度去审视舞蹈,因为艺术类舞蹈在舞蹈中所占的比重实在是太小了,我们应从宏观的角度,即从运动的角度去看待舞蹈,这样让舞蹈回归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在美妙的音乐中,每个人都能翩翩起舞,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舞蹈.3.2 舞蹈名师讲座舞蹈美育的教育,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大事.这就得靠全社会的各界知名人士带头宣传、讲解和传播.但是我们国内存在一个不好的现象,有什么好的作品都是先拿到国外去巡演,国内很难看到,除了比较发达的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其他的二线三线的城市,要看到一场比较好的演出简直是难上加难,票价贵的惊人.这无疑给热爱舞蹈艺术但是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学生带来负担.一个有名的舞蹈编导、舞蹈表演家或者舞蹈教育家能到全国各地的大、专院校走一走,与广大舞蹈爱好者亲密接触,无疑会对我们的舞蹈美育的宣传和推广起到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中国不缺有名的舞蹈大师,比如林怀民、杨丽萍、张继刚等;舞蹈理论家、评论家、教育家也是人才济济;年轻的舞蹈表演家更是数不胜数,如果这些舞蹈大师、教育家、理论家、表演家们每年能到各地的大、专院校搞一些讲座和互动,让我们的舞蹈学生切身体验和感受到艺术家的气息,从而对她们的学习和艺术之路会有一个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以引导广大的非专业大舞蹈爱好者更加喜欢舞蹈,更加热爱舞蹈,从而引导她们正确欣赏舞蹈,提高她们的欣赏水平.其次,通过名师对著名舞蹈作品的讲解和介绍,使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大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和心智各方面趋向成熟的时期,尤其是对人生的思考、爱情的判断和理解是这个时期思考的最多,最为活跃的阶段,通过著名的舞蹈作品,如对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其他经典的作品的分析和欣赏,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和感知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让他们在面对爱情、面对困惑的时候有着理性的、冷静的头脑,能够正确地辨别是非、区分美、丑、善、恶.通过艺术内容和形式的“真、善、美”,使学生的行为也变得真实、善良和美好.3.3 成立舞蹈社团高校舞蹈美育教育的方式也很多,但是最有效的莫过于成立一个大学生舞蹈艺术社团.这些是针对那些非舞蹈专业的学生而设置的.因为爱跳舞是每个人的天性,可以说从娘胎一落地我们便开始了美丽的生命之舞,高兴的时候挥舞着小手,蹬着腿,开心的在妈妈怀里舞蹈,虽然不会讲话却用着人类最原始方式与爸爸妈妈交流,享受生命的乐趣.然而这种欢乐是短暂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制约,这种天性慢慢在我们身上流失,但是跳舞的欲望从没有放弃.因此,我们应鼓励那些热爱舞蹈但是又没有机会学习舞蹈的学生,勇敢的跳出来,加入到大学生舞蹈艺术社团当中.社团应多邀请几个专业的舞蹈老师针对学生喜欢不同的舞种给他们开设各自喜欢的课程.每周至少上一次舞蹈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地去舞蹈,其次,多给他们登台表演的机会,鼓励学生自编自演自导,表演是学生接受美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方式,他们会努力去学习舞蹈动作,结合音乐节奏设置一定的情节,这是学生对自我进行舞蹈美育教育的有效形式.看十部舞蹈作品不如听一位名师的讲座,但同时听十位名师的讲座也不如自己全心全意地去演绎一个好的作品.换句话说,看到的听到的都不如自己真实的体验到的,舞蹈是一门转瞬即逝的艺术,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因此欣赏再多作品,听再多的讲座都不如自己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去表演一个作品来的更加彻底和真实.因此,成立舞蹈社团的目的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舞蹈,自己主动去研究、思考和探讨舞蹈美育,从而加深自己对美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思想品格.4 结语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迁.如何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舞蹈美育教育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舞蹈美育教育是美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运用舞蹈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认识是更是高校舞蹈教师必须要切实履行的任务.最好的美育教育莫过于自己对自己的教育,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热爱舞蹈,热爱思考,热爱生活,热爱美是我们一直努力探索和坚持不懈的追求.——————————参考文献:〔1〕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蔡元培,沈善洪.蔡元培选集[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1.〔3〕吕艺生.舞蹈美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9.〔4〕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4. 〔5〕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6〕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9.〔7〕金秋.舞蹈美育课程设置构想[J].舞蹈杂志,2002(11).〔8〕孙国荣,余美玉.大学生舞蹈教学指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舞蹈美育实践路径探究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舞蹈美育实践路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79f7a8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9.png)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舞蹈美育实践路径探究摘要:舞蹈美育作为美育的一种形式,它是以舞蹈为载体,以教育为手段,以审美为目的的教育形式。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舞蹈美育要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前提下,按照“一核四翼”的教育理念,以“三美”教育为核心,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美育渗透为手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舞蹈美育新格局。
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校;舞蹈美育;实践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教育的目标也不断发生改变,由单一的“培养专业型人才”转变为“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美育课程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舞蹈美育是美育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能够正确地理解、欣赏和热爱艺术。
高校舞蹈美育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对高校舞蹈美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舞蹈美育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下大学生素质教育发展需要。
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前提我国历来重视对人的道德教育,将“德”视为道德素质的核心,作为个体完善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因此,高校舞蹈美育应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前提下,贯彻落实舞蹈美育的基本要求。
首先,高校舞蹈美育要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原则,坚持立德树人。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高校舞蹈美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第一位的任务。
其次,高校舞蹈美育要遵循全面发展原则,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舞蹈美育教学社会实践(3篇)
![舞蹈美育教学社会实践(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9a51e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f.png)
第1篇一、前言舞蹈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还能提升个体的审美能力和身体素质。
舞蹈美育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了解舞蹈美育教学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舞蹈美育教学社会实践。
以下是我对这次社会实践的总结和反思。
二、社会实践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舞蹈作为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然而,在我国舞蹈美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师资力量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这次舞蹈美育教学社会实践。
三、社会实践内容1. 实践地点:某市一所小学2. 实践时间:2019年9月1日至2019年9月15日3. 实践目的:通过实地观察、参与教学、与教师和学生交流等方式,了解舞蹈美育教学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4. 实践内容:(1)实地观察舞蹈课堂:了解舞蹈课堂教学流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
(2)参与舞蹈教学:担任舞蹈助教,协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亲身感受舞蹈教学的实际情况。
(3)与学生交流:与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舞蹈美育教学的看法和需求。
(4)与教师交流:与舞蹈教师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四、社会实践成果1. 舞蹈课堂教学观察:通过观察舞蹈课堂,我们发现舞蹈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舞蹈活动。
2. 舞蹈教学参与:作为舞蹈助教,我们参与了舞蹈课堂教学,协助教师进行教学。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1)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
(2)教学方法较为陈旧,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足,未能因材施教。
3. 学生访谈:在与学生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1)大部分学生对舞蹈美育教学感兴趣,愿意参与舞蹈活动。
新时代高校美育思政工作路径研究——以上海建桥学院为例
![新时代高校美育思政工作路径研究——以上海建桥学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ba0b2e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3.png)
新时代高校美育思政工作路径研究——以上海建桥学院为例朱心怡
【期刊名称】《上海建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1
【摘要】本文以上海建桥学院为例,探索“美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以及如何将美育观念与精神有效融入高校课堂中去,以利于专业教育中打破学科壁垒,更好发挥美育效应,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出新时代具有审美意识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总页数】3页(P17-18)
【作者】朱心怡
【作者单位】上海建桥学院辅导员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新时代医学院校大一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为例
2.新时代下我国高校美育改革研究
——以四川文理学院"322大思政"工作体系下的"大美育"建设为例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创新路径研究——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为例4.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路径探索——以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六堂思政课”成长引领工程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舞蹈为核心的民族美育课程建设研究以“民族美育彩虹舞蹈教室”课程为个案
![以舞蹈为核心的民族美育课程建设研究以“民族美育彩虹舞蹈教室”课程为个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8075d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d.png)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以舞蹈人类学为视角, 对中国朝鲜族舞蹈和韩国民族舞蹈进行比较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中 国朝鲜族舞蹈和韩国民族舞蹈的历史演变和文化背景;其次,运用问卷调查和访 谈的方法,了解中国朝鲜族舞蹈和韩国民族舞蹈的舞蹈形态、表演方式、文化内 涵等方面的差异;最后,对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出两者的 区别和。
2、市场调研不充分:教材编写前缺乏对青少年需求和市场情况的深入调研, 导致教材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3、教育需求分析不准确:未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认 知规律,导致教材内容枯燥乏味或过于复杂。
4、教材研发不专业:教材编写团队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导致教材质量不 高,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六、结论
本次演示从多个角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这些对策涵盖了政策法规、市场调研、教育需求分 析和教材研发等方面,对于提高舞蹈美育教材质量、满足学生需求具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本次演示也为读者展示了中国青少年舞蹈美育教材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有助于激发人们对舞蹈美育教育的热情和信心。
基本内容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美育教育逐渐受到广泛。舞蹈美育作为美育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中国青少年舞蹈美育教材建设面临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舞蹈美育教 育的开展。本次演示将围绕中国青少年舞蹈美育教材建设现状展开研究,分析存 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五、成果与展望
通过本次演示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中国青少年舞蹈美育教材建设存在 的问题和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政策法规、市场调研、教育需求分 析和教材研发等多方面入手,提高教材质量,满足学生需求。未来的舞蹈美育教 材建设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注重与其他 艺术形式的融合,推动舞蹈美育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舞蹈教学在学校美育工作中的作用及实施方法
![舞蹈教学在学校美育工作中的作用及实施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c7182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5.png)
舞蹈教学在学校美育工作中的作用及实施方法作者:何璇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第05期【摘要】本文将从学校美育工作与舞蹈教学入手进行研究,概述学校美育工作要求和舞蹈教学的作用,之后根据学校美育工作内容和实际开展情况确定舞蹈教学实施方法。
处理学校美育工作中舞蹈教学问题,彰显舞蹈教学在学校美育工作中的实际作用。
【关键词】学校美育工作;舞蹈教学;实施方法【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5-080-03【本文著录格式】何璇.舞蹈教学在学校美育工作中的作用及实施方法[J].中国民族博览,2022,03(05):80-82.引言尽管舞蹈教学在学校美育工作中有明显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学校美育工作中舞蹈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受到不合理因素的干扰,这也会导致舞蹈教学与学校美育工作之间关联性变差,相应教学的作用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基于此,就应从多个角度出发确定与学校美育工作相关的舞蹈教学实施方法,精准实施舞蹈教学。
逐步提升学生舞蹈审美意识和舞蹈基础技能掌握力度,继而为学校美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一、学校美育工作实际开展要求从学校美育工作入手进行分析,明确相关教育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应按照学校各个科目教学情况和学生现实素质表现确定合理的美育工作方案,并强化学校美育工作与各科目实际教学之间结合力度,发挥美育工作的作用,从而改善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压力,确保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实际学习水平得以提高。
其次,学校美育工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条例和规章比较多,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也可能会受到不合理因素的干扰,这也应针对学校美育工作情况强化舞蹈教学以及其他教学模式在学校美育工作中的渗透力度,这就可以改善学校美育工作僵局,发挥舞蹈教学的作用,之后通过舞蹈教学以及其他教学模式对学校美育工作缺陷展开全面调整。
保证学校美育工作与科目教学之间的关联性,继而推进学校美育工作更加合理准确地开展。
简析舞蹈美育教育在路上关于“高校参与小学美育发展”工作的几点思考
![简析舞蹈美育教育在路上关于“高校参与小学美育发展”工作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7ae4d1e02d276a201292e39.png)
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应不断进行有效良好的沟通, 可以是情感上的沟通也可以是语言上的沟通。情感上的沟通可以是 用一个赞许的眼神来表扬表现良好的学生,也可以用一个拥抱来鼓 励有些情绪不佳的学生;同样的语言上的沟通也多以“鼓励式”语 言为主,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语言鼓励来树立 学生们的自信心,并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更大潜能。课后教师也可 以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掌握他们的心 理动态也有助于课堂上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从2014年Leabharlann 月开始,北京市教委开展了“北京高等院校、社会力 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的艺术教育建设工程,在这一工程的影 响下各地也逐渐确立了“高校参与小学美育发展”的工作方针,通 过这几年的课程实践,笔者总结和梳理出了一些思考和想法。
一、明确教学目的 任何教学课程的开展前提是要明确教学目的,那么小学开展 舞蹈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从小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通过大众性 的舞蹈素质教育来实现美育教育的效果,因此,小学舞蹈教育的教 学目的并非培养舞蹈精尖人才。一些相关学者也曾提出美育教育的 对象为“全体学生”,因此,针对大众授课的课程设置就需要符合 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课程编排上以趣味性为主,然后遵循从易到难 的教学原则[1]。这样的课程编排能够进一步的提升低年级学生的兴 趣程度,在舞蹈中融合美育的内容进一步的促进低年级学生今后的 发展,逐步的进行舞蹈内容的融合,阶段性的趣味融合将传统的舞 蹈进行个性化的展现。比如针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为了能够吸引这 一年龄段的孩子在内容上多选择一些模仿动、植物、儿歌诵读等形 式;在形体动作上也多是一些站姿、坐姿等基本动作的训练,这种 富含趣味性且难度较低的课程设置更容易被低年级学生所接受。 二、注重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需要运用一些生动有趣和语音语调以及教学语言 来吸引小学生的上课兴趣,例如在较为枯燥的站姿训练中教师可以 采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坚持下去,教师可以将站姿标准的 学生比喻为冻得硬邦邦的小冰棍儿亦或者用“木头人”的游戏来进 行课程导入,同时教师可以先进行标准动作的示范,然后让学生进 行模仿,这样学生们就会在教师的正确示范下做到站姿标准,并在 游戏的趣味性下去坚持一段时间的练习。当学生们站好之后,教师 在纠正动作不标准的学生时可以说:“哎呀,这个小冰棍的腿有点 化了,所以有点弯了,赶紧让它变硬吧”。在这种趣味性语言的鼓 励下,学生不仅可以规范自己的舞蹈动作,同时也增强了师生之间 的互动性,另外也激发了学生对舞蹈课的兴趣[2]。从之前的“以师 为本”转变为现阶段的“以生为本”,突出学生在课程教学的重要 性,全面性的将学生的兴趣进行突出性的烘托,在课程中教师与学 生共同学习,进一步的提升师生之间的交流。 其次是要注意背景音乐的选择,避免选用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 发展的音乐出现在舞蹈课堂上;同时音乐的选择也要注意趣味性并 尽量选择学生们平时所熟悉和喜欢的音乐,教师可以听取一些学生 们的意见,也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分享他们自己喜欢的音乐,在 自己所喜欢的音乐下练习舞蹈会增加学生们上课的记性和主动性, 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另外,选择一些高雅的音乐也可以锻炼学 生们的音乐素养。
普通高校美育工作中的音乐教育实施对策探究
![普通高校美育工作中的音乐教育实施对策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899d2a0419e8b8f67d1cb90e.png)
普通高校美育工作中的音乐教育实施对策探究作者:李群山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08期【摘要】伴随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高校教育已经成为了全社会所关注的主要对象之一。
对于美育而言,音乐教育一直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们的综合素养。
为此,教师应当予以重视,通过采用合理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们可以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之中,提升自身整体水平。
本文将阐述高校音乐教育的实际现状和特殊性,并在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对策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普通高校;美育;音乐教育;对策;探究【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引言所谓美育,主要是指“审美教育”,也就是依靠艺术的方式促使学生们对于美本身有所认知,并完成进一步表现和创作,从而促使自身的审美水平得到提高。
由此能够看出,美育对于学生们的精神和思想均能够带来诸多益处。
美育教育一方面会对学生们的欣赏水平造成影响,另一方面还与其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塑造有所联系。
艺术美本身属于一类综合表现形式,音乐美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展现方式。
而通过进行音乐教育,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对于美育工作来说,除了需要在小学和中学阶段进行贯彻,高校中的美育工作同样非常重要,能够培养大量优秀的人才。
基于这一情况,高校除了需要丰富学生们的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其基础技能,使其人格得到全面完善。
如此一来,音乐教育的价值才能全部发挥出来。
一、高校音乐教育的实际现状和特殊性由于普遍中小学教育对音乐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因此,学生们获得的教育知识十分有限。
也正是基于这一特点,学生们普遍音乐素养较差,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
而对于美育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来说,除了需要对学生们早期基础知识的缺陷进行弥补外,还要对其人格修养的塑造方面予以强化,从而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传承。
现阶段来说,普遍高校对于美育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认知层面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单纯认为只要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基本上就能够完成美育中的音乐教学任务。
高校体育舞蹈文化与“美学”观念的创新与融合
![高校体育舞蹈文化与“美学”观念的创新与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ca1ed8e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8.png)
高校体育舞蹈文化与“美学”观念的创新与融合
汤骧
【期刊名称】《文体用品与科技》
【年(卷),期】2016(000)013
【摘要】在时代发展中高校体育舞蹈文化与“美学”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结合体育舞蹈文化与“美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及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体系中“美学”观念的渗透,探索高校体育舞蹈文化“美学”的发展方向。
通过高校体育舞蹈文化“美学”观念的创新途径和体育舞蹈文化与创新体育“美学”观念的融合方法探讨高校体育舞蹈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创新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原动力,而高校体育舞蹈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不断的创新过程。
高校体育舞蹈文化发展中“美学”观念的融入是其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高校体育舞蹈文化理念不断创新的最终体现。
【总页数】2页(P161-162)
【作者】汤骧
【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体育教育部上海 20141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校体育文化“美学”观念的创新与融合 [J], 李中军
2.河北省创业创新文化与燕赵文化品格融合研究——基于高校视角看河北省创业创新文化建设 [J], 卢冀峰;吴艳丽;高玉敏
3.高校体育文化与艺术美学的融合互动研究 [J], 李慧; 程瑞辉
4.民族地区体育舞蹈与茶文化融合创新研究 [J], 杨维松;张信;孙群群
5.创新模式,将文化观念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融入》 [J], 华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舞蹈的美育价值
![浅析舞蹈的美育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27ac9c3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e.png)
浅析舞蹈的美育价值刘薇珊【摘要】舞蹈是美育的重要途径,舞蹈教育可以提高学生表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让学生理解舞蹈的美育价值,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信息化时代,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对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As an important way of aesthetic education , dancing can help students feel , appreciate, express, and create beauty .And in a larger sense , dancing can not only arouse students'interest of learning but also promote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期刊名称】《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3页(P68-69,74)【关键词】舞蹈;美育;价值;素质【作者】刘薇珊【作者单位】湖南女子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701舞蹈是以人体为表现手段,具有动态性特点的文化艺术形式。
舞蹈者运用自己的身体,按照一定的规则向观众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给人以美的熏陶与享受。
舞蹈者本人也从肢体的运动中获得身心的愉悦。
在团体舞蹈中,舞蹈者运用肢体语言相互交流、沟通情感、培养团队精神。
舞蹈艺术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先民们运用手舞足蹈的方式进行情感交流。
舞蹈的动作富有节奏,通过舞蹈教育,从外在上会影响到人的言行举止,从内在上可以影响到人的内涵修养,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对美的表现可以分为外在的言行举止和内在的内涵修养两方面。
进行舞蹈学习,首先要从形体训练入手,解决外在形体的自然美。
自然的形体应以坐、立、走等动作为基础,舞蹈的训练也是从基本的站立姿势、手的放置位置、脚位的练习等开始进行的。
高校舞蹈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_1
![高校舞蹈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_1](https://img.taocdn.com/s3/m/2682b55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3.png)
高校舞蹈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11-24T05:13:37.07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9期作者:苏淑荣[导读] 舞蹈是人类释放情感和解放身体的重要艺术手段。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是从“真善美”多方面体现苏淑荣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街道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 510641摘要:舞蹈是人类释放情感和解放身体的重要艺术手段。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是从“真善美”多方面体现出来的,“美”则是舞蹈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美,分为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美即华丽的灯光、绚丽的服饰等外在因素形成的直觉美感;内在美,即舞蹈的情节与演员的情感表达和观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是主体与客体无言的交流。
美是一种价值,对人总是有用的,然而美的效用不在于经济方面,美也不是纯粹的道德工具,它是通过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其有利于个体自由、全面地发展。
美是主观意识、情感与客观对象的统一。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审美能力;培养;现状;对策舞蹈是一项借助肢体动作来创造美和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舞蹈教学本身便具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价值,而舞蹈专业学生也只有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才能更好地从事舞蹈创作、训练与表演。
高校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深刻体悟舞蹈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优势,只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审美能力培养,才能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当今舞蹈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现状1.1舞蹈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舞蹈是基于肢体动作进行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情感的宣泄是舞蹈艺术的灵魂所在。
情感教育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未被设立为独立学科,因而学校、教师不重视,导致高校舞蹈教学中情感教育缺失。
在我国应试教育背景下,诸多高校舞蹈教学往往未认识到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使得教学效果、教学目标未正常达到。
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情感教育开展的重要性是极其必要的,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更深层次地认知“舞蹈艺术”。
高校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评《大学音乐美育教程》
![高校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评《大学音乐美育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534860b6336c1eb91b375d2a.png)
作者: 曾焯[1]
作者机构: [1]西华大学
出版物刊名: 中国高校科技
页码: 113-113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6期
主题词: 高校音乐教育;高校音乐教学;核心素养;实践应用能力;审美水平;美育教育;音乐美育;
审美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对核心素养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德、智、体、美、劳教育已成为考核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必要因素。
其中,美育更是提升现代学生审美水平的重要教学内容。
高校音乐教育是反映审美教育的重要教学课程之一,即高校音乐教育实施过程中,具有多样化美育功能。
审美教育的有效实施能大大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加强其对音乐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
大学美育教育中的舞蹈艺术
![大学美育教育中的舞蹈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0e8b990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d.png)
大学美育教育中的舞蹈艺术
李江南
【期刊名称】《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03)003
【摘要】舞蹈艺术教育属于美育教育的范畴,舞蹈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帮助大学生拥有更高的审美理想,能使大学生的青春更具活力和魅力,而且能提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页数】2页(P108-109)
【作者】李江南
【作者单位】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锦州,1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大学美育中的民间美术教育 [J], 李章惠
2.大学美育中的民间美术教育 [J], 李章惠
3.大学美育在医学生医德教育提升中的作用与实践探索——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J], 魏恒顺; 王婧; 陈勇; 常钧科
4.版画在综合性大学美育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J], 闫辉
5.浅析舞蹈艺术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J], 李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方综合性大学美育舞蹈实践课程思政改革初探——以五邑大学非舞蹈专业学生舞蹈实践课程为例
![地方综合性大学美育舞蹈实践课程思政改革初探——以五邑大学非舞蹈专业学生舞蹈实践课程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fd62b1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e.png)
地方综合性大学美育舞蹈实践课程思政改革初探——以五邑大学非舞蹈专业学生舞蹈实践课程为例
曾青云
【期刊名称】《艺术评鉴》
【年(卷),期】2022()14
【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神圣使命。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丰富精神世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舞蹈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形式,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本
文以五邑大学在美育舞蹈教育中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为例,论述了美育舞蹈教育与
课程思政结合的可行性、突破口、具体形式和积极作用,力求探索一条高校美育舞
蹈教育的课程思政之路。
【总页数】4页(P137-140)
【作者】曾青云
【作者单位】五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70-05
【相关文献】
1.加强实践教学突出个性培养——关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歌舞)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实践
2.综合类高校舞蹈专业网络课程实践教
学谈——以广东海洋大学舞蹈编导专业为例3.地方综合性大学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探究4.综合类高校舞蹈专业网络课程实践教学谈——以广东海洋大学舞蹈编导专业为例5.对非舞蹈专业学生的实践培养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以全省大学生舞蹈节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育实践|贯彻市教委精神,全面响应教改方案我看——我的舞蹈教学
![美育实践|贯彻市教委精神,全面响应教改方案我看——我的舞蹈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5849e9f4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f.png)
美育实践|贯彻市教委精神,全面响应教改方案我看——我的舞蹈教学贯彻市教委精神,全面响应教改方案我看——我的舞蹈教学崔春杰北京市八一学校2014.2.28由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舞蹈学院协办,在舞蹈学院召开了北京市中小学“素质教育舞蹈课教学实践工作启动会”。
会上,北京市教委郑萼主任,主管艺术的王军处长以及舞蹈学院明文军院长及课题组主要负责人吕艺生教授参加了会议,并先后讲了话。
王军处长就北京市开展素质教育舞蹈课的实施问题做了明确的强调,郑萼主任就党的十八大以及17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当前政策的有地实施作了明确的部署。
她强调说:坚持立德树人、支持美育教育,全力支持素质教育舞蹈课的推进素质教育舞蹈课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全面发展,而有个性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素质教育舞蹈课是提升学生们文化的自觉自信的有益的尝试。
党的十八大以及17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的文化整体的思路和构想,那么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从小孩子们就接受优秀的文化,去感受经典,那么对于他来开展美誉可以说是沁其心,悟其脾,明其目,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文化品位提升文化的内涵,而且可以增强抵御低俗、寐俗的能力,素质教育舞蹈课可以引领我们的学生树立正确的立美、审美的观念了解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升孩子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增强孩子们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三、素质教育舞蹈课是改进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实践,同时落实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而这个课程本身就是推进美育课程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同时也体现了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一个有机的结合和有机地融合,素质教育舞蹈课借鉴了西方成熟的舞蹈课程体系,同时结合了中国的国情,特别是首都教育的教育现状。
从艺术的角度和视角功能作用上实践学生概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打破了过去舞蹈教育是为了服务表演而存在的观念和局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28No.12Dec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12期(下)2012年12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各种各样的新事物奔涌而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更是如狂潮来袭势不可挡.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同时,一些负面的影响席卷而来.各种各样的“艳照”层出不穷,像洪水猛兽般侵袭着社会各阶层的人们.网络上各种“恶搞”的图片可谓数不胜数,这种“丑陋”的行为不仅没有让人们感到羞耻,相反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娱乐消遣的方式.这种“美、丑”不分,黑白颠倒的行为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学校“美育教育”的缺失.因此,在国家大力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今天,深入的探讨“美育教育”,迅速扭转当代大学生对“美、丑、善、恶”的错误理解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何谓美育何谓美育,顾名思义,即美的教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主要通过各种艺术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各种美得形态和事物为手段,使人得到全面的教育和发展.“美育”一词,最早由德国古典哲学家席勒提出.席勒所处的时代属于“上层腐朽,下层粗野”的状况,因此他认为:“当时的人是不完整的分裂的人,这种分裂的人身上存在着两种冲动,即形式冲动和理性冲动.前者的对象是生活,它占有、享受,被官能所控制,是被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是自然人;后者的对象是形象,它要的是秩序和法则,受思想和意志的支配,是主动的,处于这种状态是理性人.但二者各有强制性,不能直接结合,故要是二者结合,人从自然人走向理性人,中间必须要有一座桥梁,这便是审美教育.”[1]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之说”,他在1930年为《教育大辞书》中“美育”词条所写到:“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人生不外乎意志;人与人相互关系,莫大乎行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顾欲求行为之适当,必有两方面之准备:一方面,计较利害,考察因果,以冷静之头脑判定之;凡保身卫国之德,属于此类,赖智育之助者也.又一方面,不顾祸福,不计生死,以热烈之感情奔赴之;凡与人同乐,舍己为群之德,属于此类;赖美育之助者也.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2]由此可知,在蔡先生看来,美育和智育是德育的一部分,美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品格,即做人.通过美育的教育使人的行为得体大方,不至于作出出格或者跟其身份不相符的事情,以冷静的头脑来判断是非,区分美丑.在保卫国家的时候慷慨激昂,轰轰烈烈,不顾生死全力以赴.简言之,美育的教育就是塑造人们的品格,使人们有着理性的头脑,能明辨是非,区分美丑,树立爱国爱家的美好品德.2舞蹈美育教育的内容和对象审美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是通过艺术形式来培养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即用音乐和舞蹈、影剧欣赏、诗歌文学、绘画以及建筑等为手段,对人们进行视觉和听觉以及动觉的培养,使人们感受到美的存在.其次,通过自然美,即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所感受和体验到的美;第三,通过社会美,即以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为对象而感受和体验到的美;第四,通过科学美,即以科学的内容和形式为对象使人们感受到的美的存在.美育教育的对象分高校美育和中小学美育,即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其中中小学美育的内容包括:艺术教育,如文学、音乐、图画、电影、舞蹈、戏剧等;组织学生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同时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那什么又是舞蹈美育呢?舞蹈美育即通过舞蹈的手段来使人们感受到美的形态和美的内容及美的感受,主要有舞蹈欣赏、舞蹈表演、舞蹈创作等表现方式,其中舞蹈欣赏是主要针对非专业的舞蹈人士,而舞蹈表演和舞蹈创作则是针对舞蹈专业的人们.3如何实施高校舞蹈美育教育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底子相对薄弱,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走人才强国之路.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美育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战略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21世纪的人不仅要美,更要懂得如何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高校舞蹈美育教育应面向所有在校的大学生,不应该只针对舞蹈专业的学生,因此笔者认为,舞蹈美育教育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3.1舞蹈名作赏析在各个大学开设一门针对全校学生的公开课———《舞蹈名作赏析》.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应用现代光学、声学系统,全面的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舞蹈,它是怎么来的,舞蹈有哪些种类,又有哪些特性,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舞蹈形高校舞蹈美育教育对策研究曾惠南(福建江夏学院音乐系,福建福州350000)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各种各样的新事物奔涌而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更是如狂潮来袭势不可挡.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同时,一些负面的影响席卷而来.互联网的开放影响了当今大、中、小学生对美、丑和善恶的辨别,从而导致许多黑白颠倒、美丑不分的怪现象产生.通过对美育、美育的内容、美育教育的对象的探讨,结合一些可行的高校舞蹈美育教育措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美育观,迅速扭转当代大学生对“美、丑、善、恶”的理解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关键词:高校;舞蹈美育;人生观;价值观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2)12-0156-02156--态,鼓励学生多参加舞蹈活动等.跟学生缕清舞蹈与运动以及艺术三者之间的关系.当我们在电视上或者舞台上看到那优美的舞姿,看到演员那美丽的面孔以及妙曼的身姿深深地迷住了,舞蹈是表演的艺术已经成为不可争论的话题,如果有谁敢说舞蹈不是表演艺术那估计都要受到人们的嘲笑.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人不爱看舞蹈、欣赏舞蹈,但是很多人只是在看热闹或者看其他表面的东西,要让他看深层面的东西,他就没耐心了,更尤其是要我们跳的时候,我们却害怕了,胆怯了,甚至跑得远远的.舞蹈是一种很美的人体运动,正因为它美才导致很多人不敢去接触舞蹈.以为自己长得不够美不适合跳舞,就是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才导致了成千上万的舞蹈爱好者在望“舞”兴叹,认为舞蹈是一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艺术.从而拉开了舞蹈与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舞蹈是一种能力,一种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任何一个有着完整运动身体的人都可以跳舞.因为舞蹈仅仅是人们身体运动的一种方式.所有的舞蹈都是一种运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舞蹈都是艺术.当我们带着各自功利性的目的去跳舞的时候,生活类舞蹈便产生了,如宗教祭祀、生产劳动、节日庆祝,社交等等,当我们带着审美的意识去跳舞的时候,舞蹈就成了艺术,即用我们的身体去表达我们对社会的感知和认识,即对我们所观察到的生活现象,美的事物和美得姿态进行提炼、加工、创作,从而表达我们对事物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等.要让学生明白首先舞蹈是一种运动,其次舞蹈是一门表演艺术.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待舞蹈.而不能单单从艺术这一个角度去审视舞蹈,因为艺术类舞蹈在舞蹈中所占的比重实在是太小了,我们应从宏观的角度,即从运动的角度去看待舞蹈,这样让舞蹈回归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在美妙的音乐中,每个人都能翩翩起舞,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舞蹈.3.2舞蹈名师讲座舞蹈美育的教育,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大事.这就得靠全社会的各界知名人士带头宣传、讲解和传播.但是我们国内存在一个不好的现象,有什么好的作品都是先拿到国外去巡演,国内很难看到,除了比较发达的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其他的二线三线的城市,要看到一场比较好的演出简直是难上加难,票价贵的惊人.这无疑给热爱舞蹈艺术但是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学生带来负担.一个有名的舞蹈编导、舞蹈表演家或者舞蹈教育家能到全国各地的大、专院校走一走,与广大舞蹈爱好者亲密接触,无疑会对我们的舞蹈美育的宣传和推广起到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中国不缺有名的舞蹈大师,比如林怀民、杨丽萍、张继刚等;舞蹈理论家、评论家、教育家也是人才济济;年轻的舞蹈表演家更是数不胜数,如果这些舞蹈大师、教育家、理论家、表演家们每年能到各地的大、专院校搞一些讲座和互动,让我们的舞蹈学生切身体验和感受到艺术家的气息,从而对她们的学习和艺术之路会有一个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以引导广大的非专业大舞蹈爱好者更加喜欢舞蹈,更加热爱舞蹈,从而引导她们正确欣赏舞蹈,提高她们的欣赏水平.其次,通过名师对著名舞蹈作品的讲解和介绍,使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大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和心智各方面趋向成熟的时期,尤其是对人生的思考、爱情的判断和理解是这个时期思考的最多,最为活跃的阶段,通过著名的舞蹈作品,如对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其他经典的作品的分析和欣赏,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和感知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让他们在面对爱情、面对困惑的时候有着理性的、冷静的头脑,能够正确地辨别是非、区分美、丑、善、恶.通过艺术内容和形式的“真、善、美”,使学生的行为也变得真实、善良和美好.3.3成立舞蹈社团高校舞蹈美育教育的方式也很多,但是最有效的莫过于成立一个大学生舞蹈艺术社团.这些是针对那些非舞蹈专业的学生而设置的.因为爱跳舞是每个人的天性,可以说从娘胎一落地我们便开始了美丽的生命之舞,高兴的时候挥舞着小手,蹬着腿,开心的在妈妈怀里舞蹈,虽然不会讲话却用着人类最原始方式与爸爸妈妈交流,享受生命的乐趣.然而这种欢乐是短暂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制约,这种天性慢慢在我们身上流失,但是跳舞的欲望从没有放弃.因此,我们应鼓励那些热爱舞蹈但是又没有机会学习舞蹈的学生,勇敢的跳出来,加入到大学生舞蹈艺术社团当中.社团应多邀请几个专业的舞蹈老师针对学生喜欢不同的舞种给他们开设各自喜欢的课程.每周至少上一次舞蹈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地去舞蹈,其次,多给他们登台表演的机会,鼓励学生自编自演自导,表演是学生接受美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方式,他们会努力去学习舞蹈动作,结合音乐节奏设置一定的情节,这是学生对自我进行舞蹈美育教育的有效形式.看十部舞蹈作品不如听一位名师的讲座,但同时听十位名师的讲座也不如自己全心全意地去演绎一个好的作品.换句话说,看到的听到的都不如自己真实的体验到的,舞蹈是一门转瞬即逝的艺术,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因此欣赏再多作品,听再多的讲座都不如自己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去表演一个作品来的更加彻底和真实.因此,成立舞蹈社团的目的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舞蹈,自己主动去研究、思考和探讨舞蹈美育,从而加深自己对美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思想品格.4结语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迁.如何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舞蹈美育教育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舞蹈美育教育是美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运用舞蹈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认识是更是高校舞蹈教师必须要切实履行的任务.最好的美育教育莫过于自己对自己的教育,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热爱舞蹈,热爱思考,热爱生活,热爱美是我们一直努力探索和坚持不懈的追求.———————————————————参考文献:〔1〕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蔡元培,沈善洪.蔡元培选集[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1.〔3〕吕艺生.舞蹈美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9.〔4〕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4.〔5〕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6〕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9.〔7〕金秋.舞蹈美育课程设置构想[J].舞蹈杂志,2002(11).〔8〕孙国荣,余美玉.大学生舞蹈教学指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