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关系的研究(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关系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胃病患者口腔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Hp),

并分析胃病患者牙周状况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方法依据特异的尿素酶C 基

因和 cag A基因设计引物,建立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65例慢性胃

病患者不同牙齿的龈上和龈下菌斑中的Hp。6例胃Hp阳性的胃炎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检测口腔Hp。结果 65例慢性胃病患者胃黏膜标本中,PCR检测阳性

的标本58例(89.3%),龈下菌斑Hp阳性率(47.7%),高于龈上菌斑中的Hp

阳性率(26.2%)。牙周袋深度(PD)≥4 mm部位菌斑中Hp检出率显著高于

PD<4 mm的部位(P<0.05)。6例胃炎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口腔仍检出Hp。结

论口腔Hp是慢性胃病患者Hp感染的重要来源。【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菌斑胃炎聚合酶链反应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Hp) in the oral cavity of gastritis patients,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nic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Hp in the patients. Methods: 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say with oligonucleotide primers homologous to a portion of the urease C and 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 A (cag A)

of Hp was used to test the presense of Hp in dental plaque. Sixty-

five gastric disease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to detect Hp in

supra??and subgingival plaque. Results: Sixty-five chronic gastritis patients, 58 patients (89.3%) had at least one Hp positive dental plaque sample. The Hp posi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upragingival plaque (47.7%) than that in the subgingival plaque (26.2%). The prevalence of Hp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robing depth. Conclusion: Oral Hp infection may b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gastric Hp infection. Key words:Helicobacter pylori; dental plaque; gastritis; PCR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olori, Hp)是一种营养要求高、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自从1983年Warren和Marshall发现Hp以来,大量研究表明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的

主要致病因素,与胃溃疡密切相关,与胃癌的发生有关[1??3]。近年来有关

Hp的研究很多,但Hp的传播途径尚无定论[4,5],多数观点认为是口—口传播。口腔是消化道的入口,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微生态环境。但口腔作为Hp聚集地的假说仍然处于争论中[6]。本研究重点分析慢性胃病患者口腔中是否存在Hp,胃病患者牙周状况与Hp的关系,了解胃病治疗前后口腔与胃内Hp的变

化情况。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从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安医院消化科选择65例有上消化道症状并经全口牙周检查有牙龈炎、不同程度牙周炎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男38例,女27例,年龄20—62岁。否认有其它系统性疾病;3个月内未服用过抗生素及胃药;12个月内未接受过牙周

治疗,全口牙不少于24颗。对其中的6例患者药物治疗后追踪复查,从治疗前同样的牙齿部位重复取样进行检测。 1.2 取样和检查从每例

患者口腔内选择有牙龈炎症的6颗牙作为取样牙。以棉球隔湿,吹干后分别用

消毒刮匙刮取龈上、龈下菌斑,即刻检查并记录牙周临床指数: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深度(PD),出血指数。将取样标本置于含100 μl样本处理液的Eppendorf管内。随后常规胃镜检查,胃黏膜取3块活检组织,分别作尿

素酶试验(RUT),组织病理和PCR检测Hp。 1.3 DNA提

取 PCR试剂由上海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将标本悬浮于100 μl样本处理液中,56 ℃孵育30 min,高速震荡10 s后置100 ℃水浴8分钟,再次高速震荡10 s,离心(12000 r/min,4 ℃)3 min,取上清用于PCR扩

增。 1.4 PCR检测Hp 参考Bickley,Lage等的研究,引物根据尿素酶C基因和CagA基因进行设计,预期扩增片段为294 bp及400 bp。20 μl反应体系内两对引物20 pmol/L,每种寡核数4 mmol/人,DNA模板4

μl,TagDNA聚合酶2 u及PCR缓冲液,反应在PCR扩增仪(美国PE公司)上进行,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1 min,55 ℃退火1 min,72 ℃延伸2 min为一个循环,共计35循环,循环结束后72 ℃继续延伸7 min,以Hp标准株NCTC11637(中国预防科学院提供)的DNA提取液作阳性对照,采用PCR试剂盒内的阴性对照,用8%丙烯酰胺电泳鉴定PCR产物。 1. 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胃黏膜中的Hp 65例慢性胃病患者胃黏膜标本中,PCR检测阳性的标本58例(89.3%),其中18例为CagA阳性,尿素酶实验和PCR检测均为阳性的标本52例(86.1%)。 2.2 牙菌斑中的Hp 菌斑中Hp阳性结果见表1。表1 龈上和龈下菌斑中的Hp分布注:与龈上菌斑组比较,*P<0.05。 2.3 Hp检出与牙周状况的关系慢性胃病Hp的检出率与牙周临床指数的关系见表2,牙周袋深度(PD)≥4 mm部位菌斑中Hp检出率高著于PD<4 mm的部位(P<0.05)。表

2 不同牙周情况下菌斑Hp检出率的比较注:与PD<4指标比较,*P<

0.05。 2.4 胃炎治疗前后胃内及口腔Hp的变化 6例胃炎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的复查,他们在治疗前胃尿素酶实验及PCR检测均为阳性,口腔内也至少一个部位Hp阳性。治疗复查时,尿素酶实验有2例阳性,PCR检测均为阳性。表3显示72份菌斑Hp检出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表3 治疗前后牙菌斑中Hp的检出结果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 3 讨论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胃是Hp唯一的生存环境,但近年的研究证明,人口腔、唾液中也可培养出Hp。自1989年Kjaden等首次从胃炎患者牙菌斑中分离出Hp,其后许多学者采用不同方法在唾液,返流呕吐物中检测到Hp的特异基因,因此推测口腔是Hp在人体的另一个重要聚集地。为了证实这一推测,人们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口腔中的Hp。细菌培养是分离细菌的标准方法,但口腔中的微生物种类多达300多种,而Hp数量少,营养要求复杂,因此牙菌斑内Hp的培养结果很不稳定。PCR是检测细菌病原体的有利工具,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已被广泛用于Hp的检测。本研究采用的尿素酶C 基因和CagA基因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胡文杰等[7]报告胃病患者口腔多部位存在Hp,尤以龈下菌斑的Hp检出率高。我们的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即口腔是Hp的另一个生存环境。我们的研究也证实胃病患者口腔中不仅存在幽门螺杆菌,而且尤以龈下菌斑区多见,这可能由于Hp 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或专性厌氧菌,牙周袋内氧化—还原电势低,龈沟液内蛋白酶增加等均有利于革兰氏阴性或专性厌氧菌生长,致龈下菌斑数量急剧增加,菌斑的生态学和菌斑的发酵产酸适宜的温度均有利于Hp的生长。实验证实,Hp不仅能在人类菌斑唾液中检出,而且抗Hp治疗后不能从胃黏膜检出,但仍存在于口腔内,这表明上消化道病与口腔中的Hp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还分析慢性胃病患者Hp的存在与牙周袋深度及炎症状况的关系。结果提示PD≥4 mm的部位,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