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学期末论文

合集下载

动物行为学论文

动物行为学论文

动物行为学论文动物行为学论文——动物的迁徙行为姓名:王小华学号:2010513164班级:动医二班指导老师:赵洁日期:2011年7月5日动物行为学论文动物的迁徙行为中文摘要动物迁徙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的现象,引发的原因和种类也有许多。

动物的大规模迁徙也给自然界和人类带来了许多的变化和反思,地球资源的枯竭和大气环境的日益恶化,都给动物们带来了许多的威胁和危险,所以我们人类一定要敲醒灵魂的警钟,重视研究动物引起迁徙的原因,虽然还有太多的未解之谜,但还是值得我们一起去探索自然界神奇的物种迁徙和变化关键词:动物迁徒气候温度迁移繁殖2动物行为学论文目录1.动物迁徙...................................................................... .................................................................. 42.动物迁徙的起源...................................................................... ...................................................... 5 3.动物迁徒的未解之谜...................................................................... .............................................. 6 4.动物迁徙与人类的关系...................................................................... .......................................... 7 5.迁徙动物保护的几点建议...................................................................... ...................................... 8 5.1.栖息地的保护 ..................................................................... ........................................................ 8 5.2.疾病的防治 ..................................................................... ............................................................ 8 5.3.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 ................................................ 9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10)3动物行为学论文1.动物迁徙动物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而进行一定距离的迁移。

动物行为学论文

动物行为学论文

动物行为学论文五彩缤纷自然界,生存着数以亿计的生物。

而在动物世界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动物行为。

比如:动物的性行为、利他行为、迁徙行为、通讯行为、学习行为、防御进攻行为等等。

在各类动物行为中,动物的领地行为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行为。

1. 动物的领地行为的定义通常,人们把能维持动物生存所必需的全部条件的具体地区称为动物的栖息地。

而很多动物要占据一些地盘,并在那生活和繁衍后代,它们不允许其他的动物进入它们的领地。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动物的领地行为。

动物对于自己的领地,会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间隔对其进行巡视,并在植物上、土地上留下自己独有的气味、粪便、尿液等进行领地的边缘的区分。

巢域是动物进行正常活动的整个区域,在巢域中往往还含有一个动物集中的活动区,大多数活动都发生在这里,这个集中的活动区叫核域。

在有些情况下,巢域就是营巢地周围的一个区域,或者是食物和水源的所在地。

虽然不同动物的巢域可以重叠,但是核域却很少重叠。

领域是动物竞争资源的方式之一,是动物(个体、家庭或集体)排他性地占有并积极保卫的一个区域,这个区域不允许其他动物侵入,其内则含有占有者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领域的主要特点有三:第一,领域是一个固定的区域(可随时间而有所改变);第二,领域是受到占有者积极保卫的;第三,领域的利用是排他性的,即它是被某一或某些个体所独占的。

不同的领域一般来说是不重叠的,如果重叠也是少量和暂时性的,重叠区是可以被两个领域的占有者利用,但是所利用的时间是不同的。

所谓的“一山容不得二虎”,说明领地是同类或同种动物之间的边界划分,而在不同动物类别和动物物种之间,领地是重叠的,并且由此产生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即弱肉强食。

例如,在同一块土地上,老虎之间的领地是基本清晰的,羚羊之间的领地也是基本清晰的。

但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还生存着食草动物、植物及其他生物。

在领地意识上,对于同一块土地,某只老虎认为是自己的领地,不容许其它老虎进入;某只羚羊同样会认为是自己的领地,不容许其它羚羊染指。

动物行为学论文_1

动物行为学论文_1

动物行为学论文_1动物行为学论文动物行为学论文动物行为学论文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通信111齐利刚20111320711动物行为学论文通过将近一学期对动物行为学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

首先,我更进一步对动物有了了解,其次,动物的行为很神秘,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最后,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我们要与动物和谐相处,懂得保护人类的朋友~一、那什么是动物行为学呢,书上是这样定义的: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对环境和其他生物的互动等问题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动物的沟通行为、情绪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为、繁殖行为等。

二、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历史又是怎样的呢,20世纪以前是动物行为学的萌芽时期,是动物行为学经历的一个缓慢发展的阶段。

早在旧10500年前),人们开始注意观察周围的动物,随着动物家养的开始,人石器时代(34000,类也需要了解动物的生活周期和行为。

17、18世纪,研究动物行为的人更多了,开始了比较不同物种行为的研究和行为的理论探讨。

如德国人约翰研究了不同鸟的行为差异,涉及取食地、社会行为、筑巢、领地、季节性羽毛色彩变化、迁徙、鸣叫和育雏等方面。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发表,对动物行为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人类的由来》(1871)一书研究比较了人与动物,及本能行为。

19世纪末,人们使用迷宫,研究老鼠的学习行为。

2动物行为学论文1906年,动物学家詹宁斯对原生动物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写出了《原生动物的行为》一书,这是第一本专门论述动物行为的著作。

柏林的海因罗特在1871年至1945年间,详尽研究了多种鸭、鹅,比较了它们的运动方式、解剖学特征、社会行为、鸣叫及繁殖行为,并且发现了灰雁从孵卵箱中孵出后的印记行为。

他独自阐述的同源性学说,现在还被许多人认为是行为学真正诞生的标志之一近年来,动物行为学的研究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主要是把动物行为与生命科学中许多其它的许多分支学科相互渗透在一起,形成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完整、系统地阐述动物行为的原因、机制、发生或发育。

动物医学毕业论文8000字左右范文

动物医学毕业论文8000字左右范文

论文题目:宠物行为问题的诊断与处理摘要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宠物行为问题的诊断与处理。

首先介绍了宠物行为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定义和分类了宠物行为问题,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然后,阐述了动物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行为的遗传与进化、学习理论及其在宠物行为中的应用以及心理状态对宠物行为的影响。

接下来,详细讨论了宠物行为问题的诊断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和测试法,并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具体操作和结果解释。

针对宠物行为问题,提出了预防措施和行为矫正策略,包括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正确的驯养方式、行为训练、药物治疗和环境调整。

通过实证研究,选择了符合标准的案例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并制定了处理方案及效果评估。

最后,展望了宠物行为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科技进步和社会观念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并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宠物行为问题;诊断方法;处理策略;行为矫正;实证研究;未来展望目录第1章绪论 (1)1.1 宠物行为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1 宠物行为问题的定义和分类 (1)1.1.2 宠物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1)第2章宠物行为问题的理论基础 (2)2.1 动物行为学基本理论 (2)2.1.1 行为的遗传与进化 (2)2.1.2 学习理论及其在宠物行为中的应用 (2)2.1.3 心理状态对宠物行为的影响 (2)第3章宠物行为问题的诊断方法 (3)3.1 观察法 (3)3.1.1 主观观察 (3)3.1.2 客观记录与分析 (3)3.2 访谈法 (3)3.2.1 对主人的访谈 (3)3.2.2 对兽医师的访谈 (3)3.3 测试法 (3)3.3.1 行为测试的设计与实施 (3)3.3.2 测试结果的解释 (3)第4章宠物行为问题的处理策略 (4)4.1 预防措施 (4)4.1.1 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4)4.1.2 正确的驯养方式 (4)4.2 行为矫正 (4)4.2.1 行为训练 (4)4.2.2 药物治疗 (4)4.2.3 环境调整 (4)第5章实证研究:案例分析 (5)5.1 案例选择标准 (5)5.2 案例描述与分析 (5)5.3 处理方案及效果评估 (5)第6章宠物行为问题的未来展望 (6)6.1 科技进步对宠物行为问题的影响 (6)6.2 社会观念的变化对宠物行为问题的影响 (6)6.3 未来研究方向 (6)致谢 (7)第1章绪论1.1 宠物行为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宠物行为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饲养宠物,并将宠物视为家庭的一部分。

动物行为学论文

动物行为学论文

动物行为学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学号:222012314011030姓名: 计爱霞关键字:生态环境蚂蚁搬家保护摘要(1)奇妙的蚂蚁社会蚂蚁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类社会性昆虫,小小的蚂蚁早在一亿多年前就已经居住在地球上了,与恐龙为同一时代。

随著地球环境的变迁,躯体庞大的恐龙早已灭绝,而身躯细小的蚂蚁却仍活跃在地球上。

它们依靠群体的力量取得食物、生长、发育及繁衍后代,它们成功地适应了地球上各种恶劣的环境,造就了繁荣鼎盛的蚂蚁王国,全世界的蚂蚁共有260属、16000种,其数量在一百多万种陆生动物中首屈一指。

(2)蚂蚁搬家1.与其它许多动物一样,蚂蚁也是一种需要抢占并保护自己地盘的动物,当蚂蚁窝附近出现别的蚁群时,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两个蚁群之间就有可能发生激烈的冲突,其结果是失败者失去自己原来的家园,到“远方”避难。

2.某些种类的蚂蚁本身就有建立多个蚁窝的习惯,当其种群数量较大时,就会本能地开始建立新的蚁窝,以便分流出去一部分蚂蚁。

.3.由于蚁群数量增加造成在蚂蚁窝附近的食物短缺,需要寻找新的食物来经过工蚁们充分的考察、准备,终于发现了一处食物更加丰富的地域,于是,蚂蚁们通过发出某种特定的气味信息,就开始了举家大搬迁行动。

(3)蚂蚁群体的建立蚂蚁建立群体是以雌蚁与雄蚁通过婚飞方式相识交尾为起始点,在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下,带翅膀的年轻雌蚁从蚁巢飞向空中,吸引了许许多多雄蚁的奋力追赶,只有那身强力壮的雄蚁捷足先登,有幸在飞行中或飞行后与雌蚁交配,”新郎”在交配后不久就死亡,留下遗孀蚁后独自过著孤单的生活。

受精后的雌蚁脱落翅膀,在地上选择适宜的土质和场所筑巢,产下第一批受精卵。

蚂蚁为完全变态类昆虫,它们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发育阶段。

第一批受精卵孵化后,蚁后就忙碌起来,每只幼蚁的食物都由它嘴对嘴地餵给,直到这些幼蚁发育成成蚁,且可独立生活为止。

当第一批工蚁长大后,就会开始任劳任怨地接替抚养幼蚁的任务,它们采集食物、扩建蚁巢、打扫卫生、保卫家园及赡养蚁后等。

动物学论文

动物学论文

动物学论文篇一:观赏动物学我眼中的动物行为一、动物行为的两面观动物的各种行为都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逐步形成的、适应外界环境的活动,总的来说它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有重要作用。

但是,动物的行为和其他事物一样,有一利则有一弊。

不能认为它可以绝对保证动物个体的生存。

大家都知道,老鼠有啃咬硬物的行为。

这是因为老鼠常吃硬食物,它的门牙耗损特别快。

可是,它的门牙能不断生长,弥补了门牙的耗损。

但是,当硬质食物不足的时候,就必须常常啃咬硬物磨短门牙。

这种行为保证了老鼠的门牙不致因长的过长而影响吃食,这对它的生存是有利的适应行为。

然而,往往正是由于啮咬木箱发出的声音会把敌害引来,招致被捕食而丧生。

这样看来,老鼠啮咬硬物的行为,可以保证它们正常进食,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繁衍后代,这是主流。

但是也存在着不利的一面,这就是适应具有相对性。

海鸥是经常以集体防御来对付掠食者的。

当乌鸦飞进海鸥孵化区上空时,大批海鸥飞上天空来阻挠、驱逐。

集体防御行为对保护海鸥蛋是有利的,然而海鸥集体驱敌时,进行孵化工作的海鸥就得离开自己的巢,这就使海鸥巢失去了保护,海鸥蛋和幼海鸥可能遭到偷袭,受到一定损失。

总的说,海鸥的集体防御是有效的,这种行为保护了较多的海鸥蛋和幼海鸥,对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有重要作用,而这种保护作用也不是绝对的有利。

再看看海生乌贼是怎样钻了小虾防御行为空子的。

小虾在海底沙床休息时,常常把两根触手伸向两侧,向后扫扒,把一层细沙薄薄地覆盖在背上,以此来逃避许多敌害的发现,此行为对其生存显然有利。

但是,乌贼经常在海底沙床上约几厘米处悠闲游动,每隔一定时间就从喷管中喷出一小股水,水头斜向下方喷扫,使前面的沙砾旋起。

有时正好把掩护小虾的那张沙毯掀开,小虾会立即再扒一层沙来掩护自己。

小虾这一行动,却引起了乌贼的注意,它会立刻用触手端部的吸盘把小虾牢牢吸住,使小虾难以逃脱死亡。

这说明,小虾的防御行为对多数敌害有效果,但对某种敌害则可能无效。

动物行为学论文

动物行为学论文

蚂蚁搬家现象的研究1 引言经过一个学期对《动物行为学》的学习,学到了许多动物的行为学,比如动物的求偶、交配、繁殖、鸣叫等行为,了解到动物学界许多奇特现象。

从而也增加了我对动物行为的兴趣,研究动物的行为学对促进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论述一下蚂蚁搬家的行为。

1.1 蚂蚁搬家是否与下雨有关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总结出了大量的与天气变化有关的谚语,如蚂蚁搬家,即被认为是将要下雨的先兆。

至于蚂蚁选择在阴天或夜晚搬家,主要是为了防止太阳的暴晒对蚁卵可能造成的伤害,由于在夜晚人们不注意蚂蚁的行动,但常常能够在阴天看见蚂蚁搬家,于是,就将蚂蚁搬家与下雨联系了起来。

但是蚂蚁搬家究竟与下雨有没有直接的联系呢?1.1.1 蚂蚁搬家与下雨有关如果说蚂蚁能够凭借其本能准确地感觉出即将下雨,甚至感觉出下雨量的大小,都是完全有可能的,毕竟,劈头盖脸的雨点打在谁身上都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如果在下暴雨前蚂蚁不能及时地回到窝内,就有可能被突如其来的大雨冲走,以至于回不了家,甚至送命。

虽说蚂蚁的生命在人眼里不值什么,但对蚂蚁自己来讲还是蛮可贵的,干吗要白白丢掉呢?因此,蚂蚁完全有可能感觉出天将下雨,也有可能知道在下雨前要及时回家避雨。

天气变时,空气中水蒸气增加,泥土返潮,蚂蚁巢特别潮湿,蚂蚁难以安居。

动物能预感空气湿度,当它感觉湿度过大时就会知道要下雨了.蚂蚁的窝是通入地下的.所以下雨会把它的窝完全淹没.因此它们要搬到地势更高的地方为什么蚂蚁搬家就会下雨为什么蚂蚁搬家要下雨?因为蚂蚁一般住得比较低,雨水往低处流,它的家就没了无论哪一种生物,都需要有适合自身的生存环境。

而动物为了适应各种环境,有许多特殊的行为。

就拿蚂蚁来说,它对自己窝里的湿度一定的要求。

下雨前,空气中的湿度增大,蚁窝就变湿了。

如果太湿了,蚂蚁就呆不下去了,于是只好往干燥的地方搬家了。

因此,蚂蚁是在大雨来临前搬家的。

1.1.2 蚂蚁搬家与下雨无关众所周知,蚂蚁是一种低智慧生物,其生物意识和生存知识相对于人类来讲要落后的多。

作文《研究动物的行为》

作文《研究动物的行为》

研究动物的行为篇一研究动物的行为要说研究动物行为,我第一反应就是我家那只猫,大名叫做“二哈”,因为它除了毛色是纯黑的,性格跟哈士奇简直一模一样,精力旺盛,好奇心爆棚,而且智商……咳咳,我们还是不讨论智商了。

记得有一次,我正坐在电脑前码字,准备写个关于猫咪行为学的论文(讽刺的是,我当时连猫咪怎么优雅地舔爪子都不知道),二哈不知道从哪窜了出来,直接跳到我的键盘上。

当时我差点没被它吓死,手里的咖啡都洒了,键盘上全是咖啡渍。

我本以为它又想玩耍,结果这货开始一本正经地用爪子在我键盘上“哒哒哒”地敲打,还时不时地用脑袋蹭一下屏幕,一副“本大爷在帮你工作”的傲娇模样。

我仔细观察它的动作,它好像不是随便乱敲,而是有节奏地按着某些键,虽然那些键按下去毫无意义,但是它持续不断,大概持续了五分钟,然后就心满意足地跳下去了,还用尾巴扫了一下我的脸,好像在炫耀它的“伟大成就”。

我当时真是哭笑不得,这哪是研究动物行为,分明是它在研究人类的键盘啊!它那专注的小眼神,认真地敲打键盘的动作,真让我不得不佩服这家伙的戏精天赋。

这小家伙的行为其实也算是一种“探索性行为”,虽然以我的认知水平这行为不怎么高贵,但是它却让我对动物行为学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不再是冷冰冰的学术术语,而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真实场景。

篇二研究动物的行为说起研究动物行为,不得不说我家二哈的“狩猎”行为,那真是让我见识到了什么叫“猫戏老鼠”的升级版。

可不是普通的玩耍,这是艺术,是行为艺术!我家阳台种了一棵柠檬树,引来不少虫子。

二哈,这位“狩猎高手”,就盯上了这些无辜的小虫子。

它可不是直接扑上去抓,而是采取了“战略性围剿”战术。

它会先静静地趴在花盆边,像个潜伏已久的杀手,眼睛紧盯着目标昆虫。

那眼神专注得,仿佛全世界只有那只虫子存在。

接下来,就是它“表演”的时刻了:它会慢慢地、慢慢地靠近猎物,动作轻柔得好像生怕惊扰了它,然后突然一跃而起,爪子伸出,精准地抓住那昆虫。

然而,它并不会立即吃掉猎物,而是用爪子玩弄一番,像是在逗弄它似的。

动物行为学论文(鱼类)

动物行为学论文(鱼类)

动物行为社会学课程论文题目鱼类洄游的探讨二级学院商学院专业物流管理年级2010级物流管理学号姓名成绩2012年12 月15 日鱼类洄游的探讨植水生湛江师范学院商学院,湛江 524048摘要:我们经常看到某些鱼类为了摄取食物或逃避敌害而移动,这类运动常是单纯的受条件反射影响而产生的,缺少定期的、定向的规律性,引起运动的条件消失,相关运动也就停止。

另一类运动是在鱼类的生活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集群的定向运动,这样的运动常常还伴有一定的距离,这类运动被称为洄游。

本文将会对鱼类的洄游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鱼类洄游、原因、渔业生产Fish migration studyZhi Shuisheng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48ChinaAbstract: We often see some fish in order to absorb food or escape DiHai and mobile, this kind of motion is often simply by conditioning effect and of generation, the lack of regular, directional regularity, motorial condition disappear, relevant sports will stop. Another type of movement is in the life of the fish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of periodic cluster directional movement, this movement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a certain distance, this kind of motion is called migration. This article will for the fish migratory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Key word: Fish migration; Reason; Fishery production1、引言鱼类因生理要求、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等影响,引起周期性的定向往返移动。

动物行为学论文

动物行为学论文

动物行为学论文引言动物行为学是一门研究动物行为的学科,涉及到动物的生态、进化和适应性。

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和分析,科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行为模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本论文将探讨动物行为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一些典型动物行为案例。

动物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动物行为学涉及到动物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响应和适应性。

以下是一些动物行为学的基本概念:1.行为模式:动物特定的行为序列,如求偶行为、觅食行为等。

2.行为适应性:动物行为对环境的适应程度,有利于生存和繁殖的行为逐渐得到保留和发展。

3.行为发育:动物从出生到成长过程中的行为变化。

4.行为进化:行为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改变和进化。

5.社交行为:动物的群体互动、社交层级等行为。

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为了了解动物行为,研究者使用多种方法来观察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研究方法:1.观察研究:直接观察动物的行为,记录行为模式、持续时间等数据。

2.野外实地研究:到自然环境中观察和跟踪动物行为,了解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实验研究:通过设立实验室环境,控制变量,以确定动物行为的原因和机制。

4.生物标记技术:使用标记技术如标签、射频识别等,追踪动物的位置和行为活动。

5.计算模拟: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对动物行为进行模拟和预测。

典型动物行为案例1. 鸟类的迁徙行为鸟类的迁徙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动物行为。

每年春秋两季,许多鸟类会跨越数千公里的距离进行迁徙。

这种行为是为了寻找更适合繁殖和觅食的环境。

科学家通过使用生物标记技术和卫星追踪,了解了鸟类迁徙的路线、时间和停留地点。

2. 大象的社交行为大象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在其社交结构中存在明确的社交层级和合作行为。

大象通过触摸、声音和视觉信号进行社交沟通,建立社会连接并传递信息。

研究人员认为,大象的社交行为与其智力、情感和长寿有关。

3. 狼群的狩猎行为狼群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猎食动物,通过协作狩猎来获得食物。

研究发现,狼群的狩猎行为是高度协作的,狼群成员之间会相互合作用以追捕和攻击猎物。

动物行为学课程论文

动物行为学课程论文

1.中文摘要:动物的通讯行为是通过自然选择演化而来的,每一类通讯行为往往有着特殊的功能与进化过程。

这一过程历经了许多艰辛,在不同的环境下,因物制宜,形成了适应自己的交流方式。

Julian Huxley早在1923年便注意到了在动物通讯信号的进化过程中,某些行为会失去它们的可塑性和最初的功能并演变为一种刻板不变的行为模式,他当时把这一进化过程称为仪式化。

仪式化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概念,它直接同能改变行为模式的进化原理相关。

动物借助于通讯可把一个个体的内在生理状态等信息传递给另一个个体并引起后者作出适当的反应,并能导致信息的共享,这种信息共享具有生存的适应意义。

通讯行为不仅是发生在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的事,细胞之间也具有相互通讯的方式,化学通讯与触觉通讯可能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

1中文摘要 (1)2目录 (2)3正文 (3)1.1绪论 (3)1.2本轮 (3)1.1.1视觉通讯 (4)1.1.2听觉通讯 (4)1.1.3化学通讯 (5)1.1.4触觉通讯 (5)1.1.5电场及电通讯 (6)1.1.6震动通讯 (6)1.3结论 (8)1.1绪论:通讯可涉及动物的任何一种感觉通道,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电场等。

每一种感觉通道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那样,某一特定信号所采用的感觉通道将决定于该种动物的生物学特点和所在生活环境以及该信号的功能。

1.2本论:提到通讯,相信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都是现在越来越发达的各种联络方式(电话、网络),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对于通讯的需求是日益膨胀,要求也水涨船高,各种高效的联络体系已经布满我们的生活。

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使我们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让我们能够更好的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

然而,通讯这个词并不是仅仅适用于人类的,在比人类低等一些的生物界同样存在着相互之间的通讯与联系,它们虽然没有人类发达的头脑,不能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高科技通讯设施,但存在于它们之间的通讯行为却是相当神奇的。

动物行为学综述小论文

动物行为学综述小论文

动物行为综述摘要:如果你有兴趣观察周围的动物世界,很容易看到彩蝶翩飞、蜻蜒点水、蜜蜂采蜜、蜘蛛结网,或许你还能看到亲鸟育雏、母兽哺乳、雄鹰捕猎、雁群迁飞;大千世界尤其以动物的体形、体色、行为最丰富多样,使人着迷;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衍后代的活动,被称为动物的行为;它包括动物的爬行、走动、奔跑、跳跃、游水、飞行、滑翔和其他运动方式;还包括动物的觅食、繁殖、攻击、防御、迁徙过程中的各种动作;包括体态、体色、声音等正常和异常的状态;行为的发生是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的,行为的形成则是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作用,是在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它具有物种的特点;许多动物都有睡眠时刻,马、象、牛、鹿等站着睡,树懒、某些蝙蝠头朝下挂着睡,很多食肉动物卷曲着身子睡等等,这些可称为睡眠行为,它是一种节律性行为;动物营群体生活,表现出的社会性,只是动物个体或种群的生存、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采取一种集体行为而已;动物以这样那样的原因而群聚在一起、或有些合群生活而发生了程度不等的分工,或种群个体间还有不同的优势的等级等等,都仅仅是自然正文:;动物所进,生来就会,时候,,外出狩猎,把;其西;“家庭”和同种其他成员密切生活在一起的时期,更容易学到本领和经验;最早的如鸟类,雏鸟在卵壳内时,就能与亲鸟互通信息;例如海雀是一种在陡峭的岩壁上营巢的鸟类,鸟巢总是密集地挤在一起,孵出的小海雀,首先要识别自己的亲鸟;成鸟对来自卵内雏鸟的叫声能作出应答,所以雏鸟在出壳前就能识别双亲的叫声,并能把这种叫声与邻鸟的叫声区分开来;这样,小海雀一出壳就与自己的双亲建立了联系,有利于在集群的生活中,追随亲鸟;学习的类型,可以分成许多种类,在动物行为学中经常提到以下一些:印记印刻,模仿,玩耍,条件反射的建立;二、动物的核心行为任何一种动物行为,都是有利于个体或物种的生存和延续;因此各式各样的行为,细细推敲起来,似乎有几种核心的行为,由此可派生出五花八门的具体行为;这些核心行为是:领域行为——动物首先需要生存的空间,或者说是“领土要求”;这个空间主要是供给所需的食物、配偶、和抚育幼子的地方巢地;占有领域的“主人”,可以是一个个体、一对配偶、一个家庭或一个动物群;动物保护领域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很少发生直接的争斗,一般是标记,发出信号警告,实在无效才发生驱赶和攻击行为,因为这要消耗许多能量;通常的标记和信号:①视觉标记②声音标记③释放化学物质,成为气味标志;④能发电的鱼,可用放电器官放出的电来划定自己的领域;大家在生活中,可能见过喜鹊如何驱赶乌鸦,狗一路走一路撒尿作标记;狐狸身上散发的一股狐骚味儿等等,都有领域占有的意义;非洲的大猩猩,谁侵入他的领域,它会以手捶胸,嘭嘭作响,且呲牙咧嘴,大声吼中叫,以抗议、恐吓和驱赶;觅食行为——包括全部与获得食物和处理食物有关的活动;动物也“以食为天”,觅食、取食、乞食、贮食、捕食、反捕食,简直是天天、处处在上演的动物界的悲喜剧;“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颇为惊险;狮吃羚羊,而兀鹫在等待残羹;植食性动物似乎安全些,但因觅食而丧生于食肉动物者时常有之;有些植物性食物的能量很低,如大熊猫之食竹,每天大约要花14小时取食,委实辛苦;有些动物靠积极的狩猎来获取食物,利齿锐爪,感觉敏锐,体魄矫健是其特征,如猛禽、猛兽;有些动物则采取等待和伏击的方法;一种生活于地下洞穴中的蜘蛛,总是静伏在洞底,当有猎物经过洞口时,突然出击,抓住猎物;有些动物有乞食行为;这主要指的幼小动物向双亲要求提供食物的姿态、动作和发声;乞食行为,有时也发生在成年的动物中,通过乞食来求偶;有些动物还有贮食行为;它们在食物丰富的时候,把食物贮藏起来,以供短缺时食用;金仓鼠是贮存粮食的能手,过冬了,为;式、同种动物;,警戒色;另一;行反击,总之,;此外还有,它们的游动,;潮汐节律——涨潮落潮,是由月球的引力作用于地球的海洋所引起的;这样生活在潮间带就是涨潮时为海水淹没,潮落时又露出的海滩的许多动物的活动,也跟着产生节律性的变化;月节律——节律周期为28天,以月亮的运行为定时因素,因此和潮汐节律紧密相关;例如银汉鱼的产卵,总是在大潮时到沙滩产卵,大潮应是月圆之夜;人类的女性排卵,也以月为周期,所以有28日为周期的月经来潮;日节律——节律周期为24小时,其行为和白昼黑夜的交替相关;有些动物白昼活动,称为昼行性;有些动物夜间活动,称为夜行性;还有些在早晨、黄昏活动,称为晓暮行性;年节律——节律周期为一年;例如很多鸟类、哺乳类一年只繁殖一次,多选在温度适宜、食料丰富、适于幼仔生活的时期,这是进化中形成的适应;昆虫会在冬季进入滞育期或休眠期,一些种类的哺乳动物以冬眠数月度过寒冷,两栖类、爬行类是变温动物,更需冬眠了;鸟类则发生迁徙,每年随季节的变化在繁区和越冬区之间进行迁居,称为候鸟;由于这些节律行为,使人们想起动物体内是否有个生物钟生物钟是确实存在的,但不是墙上挂的钟也不是手上戴的表,而是决定生物时间节律的生物化学机制;是由生物世世代代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有利于个体和种群生存发展的内部调节活动;例如激素的有规律的分泌活动,以及世代形成的条件反射,变成了本能传递了下来,才表现出节律性活动;四、社群行为动物营群体生活,绝不是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地聚集在一起,而是群体内的成员有明确的不同职能;例如,白蚁的群体,包括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工蚁有雄性的,也有雌性的,但是都不能生育;工蚁的颚形状正常,它的职能是建筑蚁巢,喂养雌蚁、雄蚁、幼虫和兵蚁;兵蚁的颚往往特别大,可以用来保卫蚁穴和向它的主要敌人——蚂蚁示威;雌蚁的专门职能是产卵,有的一昼夜可以产卵30000个,可以说是一个巨型的“产卵机器”;有时,它的腹部膨胀得很大,与身体其他部分很不相称,而且自己不能移动;因此,雌蚁产下的卵,由工蚁移开并且加以照料;如果雌蚁和雄蚁死亡了,白蚁群中会出现新的雌蚁和雄蚁,继续繁殖后代;社群生活中不仅有竞争,这是事物的一面,而另一面,还有利他性行为,就是有损于自己而有利于其他个体的行为;即这种行为可提高其他个体的生存和生殖机会,却降低了自己的生存和生殖机会;近年来,动物行为学的研究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主要是把动物行为与生命科学中许多其它的许多分支学科相互渗透在一起,形成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完整、系统地阐述动物行为的原因、机制、发生或发育;进化与适应功能等问题;。

动物行为学论文

动物行为学论文

动物行为学结课论文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班级:自动化111班姓名:***学号:**********完成日期:2012年5月15日动物行为学结课论文你想知道猫和狗为什么一见面就打架吗?你想知道在非洲的乌干达,有一种老鼠为什么能吃猫吗?你想知道一些生活在非洲尼罗河上游的鳄鱼为什么对千鸟却相当“友好”吗?动物的世界和我们人类一样,动物也有它们的语言,行为,生活方式,作为人类——这个蔚蓝星球上的主宰,我们应该去了解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怎样的生活?怎样的繁衍生息?怎样的进化?这样我们可以和我们的朋友更好的相处,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它们,我们可以一同快乐的生活在这颗星球上。

因此在大一的公选课中,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动物行为学这门课程。

我希望我可以通过这门课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更好地了解动物的行为。

经过本次选修课的学习我知道了动物的行为分为生境选择行为、觅食行为、繁殖行为、社群行为、节律行为、防御行为、定向行为、捕食与被捕食行为、信号与通信行为、利他行为和战斗行为等。

觅食行为是动物最常见的和最基本的行为,它是动物生存和繁殖所必需的。

自然界中的动物一般都能有效的获取食物,这是由于进化选择的压力,从长远看,自然选择将会保存那些具有最大适合度的动物个体,从短期看,取食效率越大,肯定会越有利于动物在生殖上获得成功。

觅食行为的也具有可变性。

食物资源的变动经常会对动物觅食行为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在食物资源稳定的条件下比在食物资源经常发生变动的条件下更容易促使物种发生食性的特化,而食物资源本身也受到各种捕食者之间相互关系得强烈影响。

总之,动物觅食行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个体发育阶段的不同和新情况的出现而不断发生适应性变化。

动物的繁殖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区、筑巢、求偶、交配、孵卵和育雏等。

繁殖行为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使后代得到亲代的良好照顾,提高动物幼体的成活率。

自然选择产生了各种机制包括繁殖行为,来保证繁殖的成功。

动物行为学论文

动物行为学论文

浅谈研究动物行为的现实意义动物行为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与环境以及其他生物间互动等问题的学科。

研究的对象包括动物的沟通行为、情绪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为、繁殖行为等。

例如:蝴蝶的“拖延战”、老鼠的警觉、蜜蜂的圆形舞和八字舞、枯叶蝶的伪装、变色龙的颜色改变、候鸟的迁徙和鱼类的洄游、昆虫和一些鸟类的“假死”行为等。

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及发展历程传统的动物行为学研究早在19世纪就形成了两个学派,即强调实验室研究的学派和主张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观察的学派。

代表前一学派的多是生理学家和生理心理学家,他们在实验室里对狗等动物的学习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其著名成果是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如H.II巴甫洛未等的研究。

而另一个学派的代表是具有博物学倾向的动物学家,他们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护动物行为的动因和行为的适应功能,并力求推导动物行为的进化途径,如奥籍德国人K. von弗里施等的研究。

自20世纪50年代起,动物行为学与比较心理学逐渐接近,并相互取长补短。

1973年K.von弗里施、K.Z.洛伦茨和N.廷伯根共获诺贝尔生理学奖一事不仅是表彰他们本人的杰出贡献,也标志着动物行为学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

20世纪60年代以来,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更加受到各国科学家的关注。

欧洲的一些动物行为学家对动物行为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7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动物行为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有关的科研项目日益增多,动物行为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极为活跃和重要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除了研究动物行为本身外,还把研究内容从行为维系群体的作用,扩展到行为的个体发育进化史、行为的控制及社会性组织等方面。

通过这些研究,使动物行为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已逐渐发展为一门不仅涉及行为学,而且涉及到生态学、生理学、心理学、遗传学、进化论、社会学和经济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并衍生出行为遗传学和行为生态学等的分支。

动物行为学

动物行为学

《动物行为学》论文——鸟类求偶行为方式初探及生物学意义学院:教育学院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方向)课时:星期二,9、10节班级:10小教姓名:王永莉学号:12010240858鸟类求偶行为方式初探及生物学意义摘要:求偶行为是动物的一种行为,是动物繁殖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性激素的作用下,鸟类的求偶方式多种多样,主要以体色与动作、接触与抚摸、声音与信息素、聚合等求偶方式,每种方式都能最大限度地引诱异性,以达到交配的目的。

求偶行为还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与意义。

关键词:鸟类求偶方式生物学意义1 引言动物的求偶行为是指伴随着性活动和作为性活动前奏的全部行为。

繁殖是动物在时代延续过程中的一系列动作或活动,包括识别异性、引诱、求偶、交配等。

各种动物的繁殖一般都有性周期。

哺乳动物除了少数种类如灵长类不存在性周期外,大部分都有明显的季节繁殖现象。

不同动物的繁殖季节各不相同,鸟类通常在春季繁殖,而动物的求偶行为一般只发生在繁殖季节。

动物的求偶行为与性激素密切相关,实验证明,一些雄性鸟类求偶行为的强度与睾丸大小呈正相关,在非繁殖季节,给一些雄性动物施用睾丸酮,同样可以引发性行为。

各种动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进入繁殖期,性激素分泌日益增多,随之性行为逐渐增强。

在繁殖期,尤其是雄性动物在雄激素的刺激下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求偶行为方式,向雌性动物求偶炫耀。

鸟类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当进入繁殖季节后,随着鸟类性腺的发育,会发现一系列的繁殖活动。

其中第一步常常是通过求偶行为而形成一定的配偶关系,求偶行为是鸟类通过婉转鸣唱,展示华丽色彩的婚羽或色彩斑斓的冠囊、角、裙等附属物,进行婚飞、戏飞或其他行为姿态吸引异性的一种活动。

2 求偶方式鸟类的求偶行为最为繁复,非常有趣。

鸟类的求偶方式是长期形成的,因为鸟的性格一般都很机敏,求偶时攻击性强,常处于一种激动的状态,为了避免互相间猜疑,用一套固定的鸣声或者特殊的姿态或舞蹈动作,可以化干戈为玉帛,继而发生爱情,直到进入洞房。

初中生物动物行为学(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动物行为学(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动物行为学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动物行为学动物行为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动物在其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

初中生物动物行为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行为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功能,从而提高他们对生物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初中生物动物行为学的相关内容。

1. 动物行为的概念与分类动物行为是指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生存和繁殖的活动。

根据行为的功能和目的,动物行为可分为以下几类:1.觅食行为:动物为获取食物而进行的行为,如捕食、搜寻等。

2.防御行为:动物为保护自己免受敌害而进行的行为,如逃跑、装死等。

3.繁殖行为:动物与繁殖有关的行为,如求偶、交配、孵卵等。

4.社会行为:动物在群体生活中所表现出的行为,如合作、竞争、分工等。

5.节律行为:动物根据地球环境变化而呈现出的周期性行为,如迁徙、冬眠等。

2. 动物行为的功能与意义动物行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各种行为的功能与意义:1.觅食行为:通过捕食和搜寻食物,动物能够获取能量和营养,维持个体生存和生长发育。

2.防御行为:动物通过逃跑、装死等方式避免成为敌害的食物,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3.繁殖行为:动物通过求偶、交配、孵卵等行为,繁衍后代,保证物种的延续。

4.社会行为:动物在群体生活中通过合作、竞争等行为,优化资源分配,提高生存竞争力。

5.节律行为:动物通过迁徙、冬眠等行为,适应环境变化,保证生存和繁衍。

3. 动物行为的观察与研究方法动物行为的观察与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和观察法。

1.实验法:在 controlled conditions下,研究者可以操纵和控制实验变量,研究动物行为的变化。

实验法有助于揭示动物行为背后的机制和规律。

2.观察法:研究者通过观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记录其行为模式和变化。

观察法有助于了解动物行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4. 教学设计与实施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动物行为学的内容可根据以下教学设计进行实施: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行为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功能,提高他们对生物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动物行为学课程论文 东

动物行为学课程论文  东

动物行为学课程论文——从动物利他行为到人类利他主义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过控一班1 利他行为的四种假说亲缘选择假说:借助于对亲属提供帮助而增加自己对未来时代的贡献。

因为亲缘关系越近,体内共占同一基因的概率就越高。

互惠假说:双方在合作中都能得到净收益。

操纵假说:如杜鹃鸟的巢寄生。

互相依赖假说:如吸血蝠哺血;灵长类的结盟。

2 亲缘选择与亲缘系数经典的自然选择理论的基础是个体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按照此理论,对于个体不利的利他行为应被自然选择淘汰,那么应如何对利他行为的产生进行解释呢?多数学者认为利他行为的产生是群体选择的结果。

群体选择学说认为种群和社群都是进化单位,作用于社群之间的群体选择可以使那些对个体不利但对社群或物种整体有利的特性在进化中保存下来。

3 利他行为的发育利他行为的发育包括:系统发育和个人发育。

系统发育:即利他行为的进化。

在生物界低等的类群中也广泛存在利他行为,有着悠久的进化历史。

就连小小的质粒中也存在着这种“高尚的行为”。

个体发育:个体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利他行为的不同表现。

人性是人自然固有的普遍属性,它具有与犬性等相同的、低级的、一般的自然属性,也有与动物相区别的高级、特殊的社会属性。

人本能地有趋利避害的利己性,也有后天价值内化的利他性,所以利己和利他是相互依存的。

伦理学的利他主义指出人类社会的利他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亲缘的利他性,一类是基于非亲缘的利他性。

亲缘的亲缘利他主义指存在于家族组织内部的,努力为家属,亲人提供帮助或牺牲和奉献的行为。

这种利他主义只限于亲属之间,与关系深浅成正比。

基于非亲缘的纯粹利他主义是既不出自亲缘关系也不期待回报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家根据其动机不同分为有限纯粹利他主义和无限纯粹利他主义,前者是自我利益动机所驱使的利他行为,后者是动机单纯的大公无私利他行为。

互惠利他主义也是基于非亲缘的利他主义,它最早由哈佛大学生物学家罗伯特・特里弗斯在1971年利用囚徒困境模型提出的。

动物行为学论文(无删减范文8篇)

动物行为学论文(无删减范文8篇)

动物行为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主要研究动物对环境和其他生物的互动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 动物行为学也在不断发展, 并与行为学、生理学、进化论、遗传学等学科相互融合、渗透。

本文精选了8篇“动物行为学论文范文”,以供参考。

动物行为学论文(无删减范文8篇)之第一篇:动物行为学的形成与发展分析摘要:如何更好地研究动物行为学早在六十年代时就成为各国科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七十年代后, 随着社会市场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民群众逐渐明白研究动物行为的重要性。

文章主要介绍了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历史, 分析动物行为学的现代进展, 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感谢使用本套资料,希望本套资料能带给您一些思维上的灵感和帮助,个人建议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做适当修改和调整,以符合您自己的风格,不太建议完全照抄照搬哦。

---------------------------------------------------------------------------------------------------------------------------------------------关键词:动物行为学,研究历史,现代进展随着我国逐渐开始重视研究动物行为学, 相关的科研项目越来越多, 动物行为学成为构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学科。

查询资料发现, 动物行为学不仅能够研究动物行为, 还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 研究动物的个体发育以及进化史等多个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 动物行为学不断发展, 并且逐渐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 (行为学、生理学、进化论、遗传学以及社会学) 。

动物行为学论文

动物行为学论文

浅析动物的“食”和“性”论文成绩:浅析动物的“食”和“性”作者摘要:人类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所以动物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在研究人的行为的时候也要对动物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研究,这样有助于我们了解动物的行为,从而能更深层次的探究人类的行为。

人类的生存也只不过是为了“食”和“性”,动物当然也不例外。

动物的觅食方法多种多样,从搜索、捕食到贮存都体现了动物的聪明,有着人类般的头脑。

而动物也要繁殖后代,他们就要使出全身的法宝来博得异性的欢心,完成交配抚养下一代。

动物就像是人类的镜子,从中能照出属于人类的影子,所以我们要关注和爱护动物。

关键词:动物;觅食;求偶行为;交配行为中国谚语说:人是万物之灵。

但不论人有多高的智慧毕竟也是动物,一种哺乳动物。

当然,人类的智慧比动物高,人类的文化能得到发展,有真正的语言,那是其他任何高级动物所不能掌握的。

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之间是存在许多共性的。

动物一生忙忙碌碌不外乎维持生存和繁殖后代两件大事,也就是“食”和“性”。

人来也不例外。

觅食是动物的本能。

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而动物则必须直接食用植物或动物以获取能量,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不同动物要求不同食物。

选择食品是动物的本能,也是动物赖以生存和保健健康的关键因素。

动物按食物的类型分可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腐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寄生性动物。

动物觅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动物搜索、捕获、处理食物。

在自然环境,动物觅食时必须不断地处理来自周围环境中的种种刺激,并根据这些刺激矫正自己的行为,并且动物必须时时提防周围环境中潜在的捕食者。

达尔文在《生物进化论》中就说到: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动物之间要生存也要通过自己的技能来战胜对方,这样才能在自然界立足。

动物的搜索技能有:搜寻印象;动物借助于猎物某些关键的感觉线索有效地把猎物从它们的背景中辨识出来,或进化特别的感觉器官。

通过这些技能把动物搜索出来,最后捕食。

但有些动物的隐藏技术也是很高超的,为了不被抓,它可以装死,或者发出恶臭的气味让捕食者以为它已经死了,不新鲜,就此逃过一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鸟类迁徙的研究二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生物科学年级10级学号XXXXX姓名XXXXX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 6 月9 日鸟类迁徙的研究作者:XXX湛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湛江 524048摘要:鸟类的迁徙长期以来一直是人类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之一。

本文概述了鸟类的迁徙起源,并介绍了野外观察、雷达监测、环志、卫星跟踪、稳定同位素和室内控制实验等鸟类迁徙的主要研究方法。

关键词:鸟类迁徙;起源;研究方法The Study of Bird MigrationLai ZhengFa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Zhanjiang,524048,ChinaAbstract:The migration of birds has long been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ed in human nature.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origin of migratory birds, and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method of migration of field observation, radar surveillance, banding, satellite tracking, stable isotope and indoor experiments of birds.Key words:The migration of birds; origin; the method of research.鸟类的迁徙长期以来一直是人类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之一。

早期研究鸟类迁徙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观察来了解不同季节鸟类的种类、数量和迁徙规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研究人员可以借助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来研究鸟类的迁徙,鸟类迁徙的研究方法有了很大发展,这为深入了解鸟类的迁徙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1 鸟类迁徙的起源鸟类为什么会按照一定路线准确无误地来回迁徙,虽然生物学家们已经作了大量研究,但却仍然未能揭开其中的奥秘。

直到目前为止,鸟类学家所提出的所有解释都还是一些假说而已。

有的从地球历史来考虑鸟类迁徙的起源问题,认为鸟类的迁徙习性起源于冰川时期。

因为,在新生代第四纪曾发生过数次冰川运动,自北半球向南侵蚀,冰川来临,气候变冷,鸟类出于生计被迫南迁,等冰川退却时再北上。

而冰川周期性的侵蚀和退却,使鸟类极易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定期性往返的迁徙生物遗传本能,于是便世代相传,形成习性。

但此学说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它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有的鸟类不迁徙,并且冰川期仅占鸟类生存历史的1%,如此短暂的时间,对鸟类遗传性的影响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也排除不了在冰川期以前鸟类即已开始迁徙的事实。

有的人认为迁徙是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

南迁越冬,是由于北方冬日食物减少,夏日北迁,是由于北方纬度高,日照长,这对于寻食、育雏有许多好处。

对鸟类生理学的研究表明,鸟类生理的变化对迁徙有一定的刺激。

秋季迁移前,鸟类积累了厚厚的一层脂肪。

春季,由于日照渐长,可通过视觉神经系统而作用于鸟类的脑下垂体,转而刺激性腺活动。

由于环境温度增高,减少了身体对能量的需要。

而日照长,刺激了脑下部的睡眠中枢,引起鸟类处于兴奋状态,夜晚不安,活动加强,取食率增加,容易积累脂肪,保证了鸟类迁飞时所需要的物质储备,而且提高了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容易引起迁徙。

现在,大部分鸟类学者认为候鸟的迁徙是内在因素(如遗传性)和外在因素(光照、食物)所引起的综合性结果,内因是迁徙的根据,外因是迁徙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 鸟类迁徙的研究方法2.1 野外观察在海角远离大陆的海岛以及山脉的隘口,在迁徙期常有大量的候鸟过境。

通过观察,可以获得鸟类的种类、数量、迁徙时间和迁徙路线等大量基础资料。

由于很多候鸟在夜间迁徙,需要采用圆月面观察法借助月光或辅助光观察候鸟的迁徙飞行。

如俄罗斯研究人员曾在西至里海东至天山山脉横跨2200km的多个地点利用圆月面观察法统计春季迁徙鸟类的数量,估算出约有7亿只候鸟在迁徙时飞过该区域。

其中来自南亚地区的鸟类占85%,来自非洲地区的鸟类占15%。

然而对于很多候鸟而言。

人们在地面观察到的鸟类可能只占迁徙鸟类的小部分。

2.2雷达监测雷达技术应用于鸟类迁徙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

利用雷达监测鸟类的迁徙,可以不受天气条件和鸟类飞行高度对观察者的影响,获得鸟类迁徙飞行时的高度、方向和速度等大量信息。

目前,先进的雷达设备可以监测到周围半径100km 范围内飞行的鸟类,而对大型鸟类的监测半径可达500km。

这样,通过多个雷达站的共同监测.可以了解在大的空间尺度上候鸟迁徙的信息。

然而,利用雷达开展鸟类迁徙研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大部分研究工作都是利用机场或气象站的雷达设备开展合作研究,因此研究地点的选择受到限制。

雷达技术难以识别鸟类的种类,一般只能通过鸟类的个体大小、飞行速度、扇翅频率等信息来推测鸟类的类群。

另外,雷达难以监测到贴近地面或海面飞行的鸟类。

2.3环志环志是目前研究鸟类迁徙最常用、最普及的方法。

在候鸟的繁殖地、越冬地或迁徙停歇地捕捉鸟类.将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做成的带有编号的鸟环佩带在鸟体,然后将鸟在原地放飞以便在其他地点再次重新观察到或捕捉到,此种研究鸟类迁徙的方法称为鸟类环志。

通过对比首次环志时和环志鸟类回收时所记录的信息,可以了解鸟类的迁徙路线、迁徙停歇地、迁徙范围、迁徙速度以及鸟类的寿命等信息。

首次鸟类环志是于1899年由丹麦教师H.C.Martensen开展的。

鸟类环志的方法简便易行,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便于公众参与,很快被推广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全世界每年环志的鸟类数量约l×108只,环志机构和环志站点几乎遍及全球.为了解鸟类的迁徙活动提供了大量资料。

在我国,“全国鸟类环志中心”是鸟类环志的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每年环志的鸟类数量在3×106只左右。

是亚洲环志鸟类数量最多的国家。

环志的回收一般需要重新捕捉到环志的鸟类,这是环志回收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大型鸟类的回收率可达20%以上,中型鸟类的回收率约为5%,小型鸟类的回收率一般低于1%。

而一些小型鸟类的回收率甚至低于0.1%。

为了解决环志回收率低这一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人员开始采用彩色足旗来研究鹆鹬类等候鸟的迁徙:即在鸟类迁徙路线上的不同地区使用不同颜色组合的足旗,这样只要在野外观察到鸟类所佩戴的足旗的颜色组合,就可以确定鸟类来自哪个地区。

由于鸟类所佩戴的足旗在一定距离内可以通过单筒或双筒望远镜观察到,因此不需要捕捉鸟类。

近年来,一些鸟类佩戴的足旗上还印有不同字母和数字组合,用于鸟类个体的识别。

研究表明,在野外发现足旗的机会要比回收到鸟类环志的机会高5~20倍。

2.4 卫星跟踪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人造卫星技术的发展,卫星跟踪被应用于一些大型鸟类的迁徙研究。

卫星跟踪系统包括佩戴在鸟体的信号发射器、安装在卫星上的传感器以及地面接收站3部分。

信号发射器本身带有电池。

可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向外界发射固定频率的信号,卫星上的传感器接收后,将此信号传送给地面接收站,通过分析确定跟踪对象所在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等信息。

并反馈给研究人员。

从而实现对鸟类迁徙整个过程的即时监测。

目前,卫星跟踪在鹳类、鹤类以及雁鸭类等大型和中型鸟类的迁徙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与环志等传统研究方法相比,卫星跟踪技术的跟踪范围广。

时间长,可以在短时间内准确获得跟踪对象的繁殖地、越冬地、迁徙停歇地以及迁徙过程、停歇时间等采用常规方法难以得的大量数据。

对鸟类迁徙的研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为了减少信号发射器对鸟类活动的影响。

信号发射器的重量一般要求在研究对象体重的4%以下。

但由于对电池电量的要求,发射器很难做到小型化。

目前卫星跟踪技术一般只能用于体重在200g以上的鸟类。

另外,开展卫星跟踪所需费用较高,这也限制了卫星跟踪技术的普及。

2.5稳定同位素在大尺度的地理范围内.稳定同位素(如氢、碳、氮和锶等元素)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

如越靠近赤道。

氢的稳定同位素氘的比例越高。

这种差异通过食物链传递并在鸟体内积累下来。

羽毛等一些角质化组织,在形成之后代谢几乎停止,能够长期维持其生长时期所在地的同位素背景值。

而血液、肌肉等代谢较活跃的组织。

其周转率较快,稳定同位素值反映的是最近几天或几个星期的环境特征。

因此,分析鸟体组织的稳定同位素含量并与其潜在的环境背景值进行比较。

可以确定鸟类某个生活史时期的分布区域、栖息地特征以及食物类型等信息。

最近10年间,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欧洲和北美地区的鸟类迁徙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对于了解鸟类的繁殖地、迁徙停歇地和越冬地之间的迁徙连接起到了重要作用。

2.6室内控制实验。

通过人工调控环境因子研究鸟类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反应,可为了解鸟类迁徙的机理和迁徙期鸟类的适应性变化提供重要的依据。

如利用人工笼舍研究鸟类的迁徙兴奋,利用人工光源研究光周期对鸟类迁徙的影响,利用定向笼研究鸟类的定向能力以及环境因子(磁场以及太阳、星辰等的空间位置)对鸟类导航的作用,利用风洞研究鸟类迁徙时的能量消耗、营养物质的代谢以及飞行模式,利用人工投喂食物来了解候鸟的消化器官对摄入食物量以及食物组成改变的适应性变化等等。

室内控制实验可以根据研究目的设计针对性的实验方案.从而弥补了野外实验的环境条件难以控制的不足。

对了解鸟类的迁徙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1] 马志军.鸟类迁徙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生物学通报,2009,44(3).[2] 张孚允.杨若莉.中国鸟类迁徙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l—364.[3马志军,李博,陈家宽.迁徙鸟类对中途停歇地的利用及迁徙对策.生态学报,2005,25:14014—1412.[4] Battley P.E,Piersma T.Empirical evidence for differential organ reduction bird flight.Proc.R..Soc,2000,267:191—1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