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车设计制造与验收1

专用车设计制造与验收1
专用车设计制造与验收1

专用汽车制造与验收技术条件

(第一次修订)

JT

湖北江山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2009年4月

前言

本稿为征求意见稿,请公司领导及研发部、质管部、制造部提出修改意见,在原稿上直接修改并签名。

参加修订人员:徐伟、刘江河、王洪斌、杨国斌、魏猛、李力、张佳、杨华伟、何伟军、纪海洋、赵钧、吴江、车作华。

2009年4月28日

1.主题内容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专用汽车制造与验收的通用技术要求,适用于本公司专用汽车产品设计、制造与验收。

2.引用标准

GB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4785-1998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GB/T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的规定

GB/T3766-2001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7935-1987 液压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T11567.1-2001 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

GB/T11567.2-2001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

JB/T5943-1991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QC/T268-1999 汽车冷冲压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QC/T518-2007 汽车用螺纹紧固件拧紧扭矩规范

QC/T29104-1992 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限值

3.通用技术要求

3.1 机械零部件要求

3.1.1 机加零件未注尺寸公差按IT14级制造,孔类零件为:基本尺寸+IT14

;轴类零

件为:基本尺寸0

-IT14;非孔轴类零件为:基本尺寸+1/2IT14

-1/2IT14

3.1.2 焊接件的技术要求按JB/T5943-1991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执行。

3.1.3 冲压、弯形零件未注尺寸公差按 QC/T268-1999 《汽车冷冲压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执行。

3.1.4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的公差等级L执行,以垂直度未注公差值为例,具体数值见表1:

表1 垂直度未注公差值

3.2 总装要求

3.2.1 整车设计:首先应符合“国经贸产业[2001]808号通知”和GB1589-2004《道

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要求,其次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要满足用户要求、工艺性和降低产品成本;

3.2.2 侧面防护装置的设计应符合GB/T11567.1-2001《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的规定;后下部防护装置的设计应符合GB/T11567.2-200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规定。具体要求见附录A。

3.2.3 总装图要求

3.2.3.1在总装图上要表明通用标牌的安装位置和标牌内容;但不出现3C认证标识。汇总表等技术文件也只列出标牌,不列3C认证标识。

3.2.3.2在总装图上应设有主要技术参数栏及配置表,并注明底盘的型号、整车外廓尺寸、厢体(或罐体)内部尺寸、关键外购件等主要信息。

3.2.3.3 如果总装图上已明确表明产品的装潢要求,可不另出装潢图。

3.2.4在底盘上进行焊接操作时,必须关闭整车总电源并拔掉ECU上所有插头。

3.2.5 为固定副车架和止推连接板,应尽可能利用车架上已有的孔或者对已有的孔经扩钻后使用,不得随意在车架上钻孔。在底盘车架上钻孔时,轻型车允许最大孔径为φ11mm,中型车允许最大孔径为φ13mm,重型车允许最大孔径为φ16mm,新钻孔必须远离原有的孔和焊缝,孔距及孔中心距车架上下翼面的距离均不得小于50mm。钻孔时应使用钻头加工,严禁用氧气割孔。

3.2.6 严禁在车架上下翼面钻孔。

3.2.7 护轮板最低点距轮胎的距离应大于200mm。

3.2.8 安装取力器传动轴时,应保证传动轴轴向间隙5~8mm。

3.2.9 附加梁横梁位置与底盘车刹车分泵等应错开,以免车架下沉时压坏刹车分泵,

如无法错开,应保证间隙大于限位块与板簧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大于150mm)。

3.2.10 汽车改装装配图中应有底盘的订货用图,图上应表明底盘的基本配置表、主

要参数及取力器位置和取力器旋向等要求,选装配置也要注明。

3.2.11 附加梁与汽车大梁装配后未贴合长度应小于350mm,最大缝隙不大于1mm。

3.2.12 取力传动系统(取力器.传动轴.液压油泵)传动平稳,不得有异常噪声和震动。

3.2.13 所有连接件、紧固件必须连接可靠,不得松脱,螺纹紧固件拧紧力矩应符合QC/T 518-2007《汽车用螺纹紧固件拧紧扭矩规范》的要求(常用螺纹紧固件拧紧力矩可参

考表2);各活动关节和摩擦面应涂或加注规定的润滑油或润滑脂。

3.2.14 在塑料、尼龙、橡胶管等管路或装置附近进行焊接、气割、钻孔等工作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将其覆盖或拆下。

3.2.15 产品标牌、指示牌、说明牌应字迹清楚,表面不得有刻痕、油漆、锤印,安装牢固、端正。

3.2.16 硬质标牌不允许在涂层(如油漆等)上进行粘贴,也可选用不干胶标牌。

3.3 液压部分

3.3.1 钢管

3.3.1.1 钢管外观必须光滑、无裂纹和其它影响使用性能的损伤等缺陷。

3.3.1.2 钢管必须进行酸洗处理。

3.3.1.3 钢管加工端面必须平整,不允许有裂纹、毛刺、熔渣、氧化皮等,切口平面与管子轴线垂直度为90±0.5°。

3.3.1.4 钢管弯曲部位,不得出现内外表面曲线不规则或有锯点形。

3.3.1.5 钢管弯曲内壁表面不得扭坏、压坏或波纹凹凸不平。

3.3.1.6 钢管弯曲部位其椭圆度不得大于10%。

3.3.1.7 扁平弯曲部位的最小外径小于原钢管外径70%。

3.3.2 液压附件

3.3.2.1 接头体或螺母的螺纹不得有毛刺和断扣等。

3.3.2.2 接头体与螺母配合不良不得使用。

3.3.2.3 胶管接头与螺母配合不良不得使用。

3.3.2.4 液压胶管应符合液压胶管通用技术条件内的要求。

3.3.2.5 液压胶管表面不得有损伤及老化现象,胶管接头不得有锈蚀现象。

3.3.2.6 密封面不得有气孔、裂纹及毛刺。

3.3.2.7 油箱内部应保证清洁,不得有铁屑及其它污染物。

3.3.3 液压元件

3.3.3.1 各类液压元件,如阀、泵、油缸等本体上都需具有明显的型号标识。

3.3.3.2 油缸应具备出厂编号及合格证,各外露油口应有密封堵、帽。

3.3.3.3 各种液压元件应附有合格证或合格证明文件。

3.3.3.4 各类液压元件各外漏油口应处于密封状态,不得有污染物。

3.3.3.5 各类液压元件密封表面、连接螺纹不得有毛刺,磕碰等损伤现象。

3.3.3.6 多路换向阀阀杆操纵力应不超过40N。

3.3.3.7 单向节流阀流量调节装置应灵活、轻便。

3.3.3.8 齿轮泵的花键、止口及法兰应完好无损。

3.3.3.9 液压元件保管、存放的场地应洁净。

3.3.4 液压系统装配

3.3.

4.1 系统装配严格按照技术条件和工艺要求执行。

3.3.

4.2 总装时胶管接头与金属件尖锐角不允许有相接触的地方,如有金属件相接触的地方,需要用防护胶管对其进行保护,胶管不得扭拧。

3.3.5 液压系统清洗

3.3.5.1 液压系统应进行循环清洗,并允许反复进行,直至合格为止。

3.3.5.2 清洗时应将系统中的阀、泵、缸及油箱断开,利用清洗油源组成新的循环清洗系统。

3.3.5.3 清洗过程中允许用木锤等工具轻轻敲击管路。

3.3.6 液压系统调试

3.3.6.1 调试前准备过程

3.3.6.1.1 根据系统原理图、装配图检查并确认管路的正确性。

3.3.6.1.2 液压操纵机构动作应灵活可靠,并与标牌规定的动作一致。

3.3.6.1.3 在泵开始启动前,必须注油排气,以便泵在开车转动时能及时吸上油。

3.3.6.1.4 将流量控制阀置于小开口位置;将泵吸油管上的截止阀开启;系统中的溢流阀的调压手轮全部松开,置于最低压力位置。

3.3.6.1.5 压力表开关打开。

3.3.6.2 启动取力器后,将系统压力调至1MPa左右,拧开管道上设置的排气接头,将管道中的气体排出;当油液连续溢出时,关闭排气阀。

3.3.6.3 按产品总体使用性能要求进行调试,并保证工作性能稳定可靠。

3.3.6.4 调试过程中,工作场地5m范围内不得同时进行明火作业。

3.3.6.5 调试过程中系统油温升至50°时停止试验,待系统冷却至常温后再进行试验。

3.3.6.6 调试过程中应同时检查各液压元件及压力表等是否能正常工作。

3.3.6.7 车辆在整车所有工序完成试验正常后,停在平整地面,静置12小时后,检查油箱液位计油位高度,油箱内油位在60~80度位置。出厂前再检查一次油箱油位高度。

3.4电气系统

3.4.1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按GB4785-1998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

的安装规定》。具体要求见附录B。

3.4.2 底盘车上后车灯带侧标志灯的可利用。

3.5 表面处理

3.5.1 未进行过表面处理且设计文件又未规定表面处理的紧固件进行氧化处理。

3.5.2 涂漆应在干燥、清洁、光线充足和通风良好的厂房中进行。

3.5.3 涂底漆前必须将被涂件涂漆表面的氧化皮、锈迹、油污及其它附着物清理干净。

3.5.4 油漆涂层应均匀平整,颜色一致,表面应干透,不粘手,附着力强,有弹性,有光泽,不得有皱皮、气泡、脱漆、污痕和流痕缺陷。

3.5.5 视需要在金属制品的毛坯表面、焊缝的缝隙各处抹油灰,油灰干燥之后,表面应打磨平整。

3.5.6 厢体管路及接头随罐体喷涂相同的汽车面漆,附加梁管路及接头随附加梁喷涂底盘专用漆,胶管接头、阀体不得涂漆。

3.5.7 依据产品规定的油漆品种和指定的涂漆部位一般涂覆(刷涂、浸涂或喷涂)两道面漆,第二道必须在第一道完全干后才能进行。

3.5.8 产品的标记、刻线或字样涂刷后应清晰、美观。

3.5.9 产品受磨擦或机械作用部位以及要求精度较高的表面、橡胶制品不涂漆。

3.5.10 产品在装配后不便涂漆处,可以在装配前涂漆;装配后漆膜损伤处一定要修补。

4 通用试验方法

4.1 焊缝质量的验收

目测焊缝是否有漏焊、裂纹、弧坑、气孔或夹渣、烧穿等缺陷,同一条焊缝宽度是否一致,飞渣、焊渣是否清理干净。

4.2 液压系统的检验

4.2.1 液压系统检验液压油固体污染度限值按QC/T29104-92规定的19/16级执行,取样及检测方法按QC/T2910

5.3~QC/T29105.4规定执行。(Z101)

4.2.2 系统管路作耐压性能试验,加压至18MPa,保压3min。系统管路不允许有漏油、管接头脱开、管道破裂、膨胀等异常现象。(Z102)

4.3 表面处理验收及试验

4.3.1 涂漆前检验员用肉眼检验所有准备涂漆的表面质量,必要时,用干净的白布或棉纱按擦,擦后白布上不应有脏物。

4.3.2 漆膜应在完全干燥后,由检验员进行100%的外观检验。看是否有气泡、流痕、颜色不一致等情况。

4.3.3 粘手性检验:用手摸漆膜看是否粘手。

4.3.4 干透性检验:用拇指压漆膜看是否有凹陷。

4.3.5 漆膜结合力检验:在不影响外观的位置将漆膜用刀片划#字格,每行每列1mm 宽,然后用胶带贴到#字上面,用拇指压后撕掉胶带,检查胶带上漆膜情况。

4.3.6 漆膜弹性检验:在不影响外观的位置用刀刮漆膜,如刮屑为弹性卷曲视为合格,如刮屑为碎末或整块粘连为不合格。

4.4 外露表面质量

4.4.1 零件加工外露表面是否做了防锈处理。

4.4.2 铸件表面是否有冒口凸出、粘砂、飞边毛刺、砂眼气孔等缺陷。

4.4.3 气割边缘是否打磨平整。

4.4.4 润滑点处是否加油。

4.5 产品检验中有与上述规定不符者,应进行返修。

5 通用检验规则

5.1 定型检验新产品试验完成后,批量生产前,必须进行定型检验。

5.2 定期检验

5.2.1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定期检验;

a.正常生产的产品历经三年时;

b.停产两年的产品恢复生产时;

c.产品正式生产后,当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而影响产品性能时,应对受影响项目进行检验。

d.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

e.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时。

5.3 出厂检验

5.3.1 产品必须经过出厂检验合格并由检验部门签发产品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5.3.2 检验项目按产品例行检查表的规定进行。

6 标志、运输、储存、随车技术文件、随车工具、附件和随车备件

6.1 标志

产品检验合格后,出厂时必须有产品标牌,产品标牌应符合GB/T18411-2001的规定。获得3C证书的产品,在汽车前风窗玻璃的右上角加贴3C标识。

6.2 运输

车辆在铁路(或水路)运输时应以自驶(或拖曳)方式上、下车(船),若必须使用吊装时,应以专用吊具装卸,防止损伤产品。

6.3 储存

专用汽车长期停放时,应将冷却液和燃油放尽,断开电源、锁闭车门、窗,放置于通风、防潮、有消防设施的场所,并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定期保养。

6.4 随车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产品合格证、汽车底盘自带随车技术文件、使用说明书、装箱单。6.5 随车工具、附件除底盘自带的以外,以装箱单为准。

6.6 随车备件应符合销售合同及技术协议要求,以装箱单为准。

附录A

一、GB11567.1-2001《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节选)

4.3 侧面防护装置可以是一个连续平面,或由一根或多根横杆构成,或者是平面与横杆的组合体;当采用横杆结构时,横杆间距不大于300mm,且截面高度:

a)N

2和O

3

类车辆不小于50mm;

b)N

3和O

4

类车辆不小于100mm。

4.4.1.1 对于N

2和N

3

类汽车:前缘应处在最靠近它的轮胎周向切面之后300mm的范围

之内,该切面是与车辆纵向平面垂直的铅垂面;

4.4.2 当侧面防护装置的前缘位于开阔空间时,侧面防护装置的前缘应具有一个连

续的、贯穿其整个高度的垂直构件:对于N

2和O

3

类车辆,该垂直构件构件的外侧面向

内弯曲100mm,垂直构件的前端面向后弯曲至少50mm, 对于N

3和O

4

类车辆,该垂直构

件的外侧面向内弯曲100mm,垂直构件的前端面向后弯曲至少100mm。

4.4.3对于N

2和N

3

类汽车,若4.4.1.1中所述300mm尺寸落在驾驶室区域,则前缘与

驾驶室后壁板件间的间隙不超过100mm,若有必要,应向内弯成一个不大于45°的角度,此时4.4.2的要求不再适用。

4.4.4 对于N

2和N

3

类汽车,若4.4.1.1中所述300mm尺寸落在驾驶室以后,并且侧面

防护装置的前缘向前延伸,进入到驾驶室区域,则前缘与驾驶室后壁板件间的间距不超过100mm,必须满足4.4.3的规定。

4.5 侧面防护装置的后缘应处在最靠近它的轮胎周向切面之前300mm的范围之内,该切面是与车辆纵向平面垂直的铅垂面。

4.6 侧面防护装置的下缘任何一点的离地高度不应大于550mm。

4.7 侧面防护装置的上缘与其上部的车辆构件相距应不超过350mm,该构件是指与切于轮胎外侧表面(不包括胎接触地面胀出的部分)的铅垂平面交割或接触的零部件,下述情况例外:

a)当4.7中所述平面没有与车辆构件相交,则装置的土缘应与货台平面持平或距离地面至少950mm高,视其小者而定;

b)当与4.7中所述平面相交的车辆构件距离地面超过1.3m,则装置上缘的离地高度不应小于950mm;

二、GB/T11567.2-200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节选)

3.1 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横向构件的端部不得弯向车辆后方,尖锐部分不得朝后,横

向构件的端部呈圆角状,其端头圆角半径不小于2.5mm,横向构件的截面高度不小于100mm。

4.1.1 对于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状态可以调整的车辆,车辆的后下部防护装置整个宽主上的下边缘离地高度应不大于450mm。

4.1.2 对于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状态不能调整的车辆,车辆的后下部防护装置整个宽主上的下边缘离地高度应不大于550mm。

4.2 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宽度不可大于车辆后轴两侧车轮最外点之间的距离(不包括轮胎的变形量),并且后下部防护装置任一端的最外缘与这一侧车辆后轴车轮最外端的横向水平距离不大于100mm,如果车辆有两个以上的后轴,应以最长的后轴为准。

附录B

GB4785-1998《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节选)

4.3.17 示廓灯

4.3.17.1 配备:宽度大于2.10m的车辆必须配备。宽度介于1.80m~2.10 m的车辆选装。带驾驶室的底盘选装后示廓灯。

4.3.17.2 数量:车前两只,车后两只

4.3.17.3 布局:无特殊要求。

4.3.17.4 安装位置

4.3.17.4.1 横向

前和后:尽量靠近车辆的外缘端面。当在基础轴方向上,离车辆纵向对称平面最远的视表面上的点到车辆外缘端面间的距离不大于400mm时,就满足该要求。

4.3.17.4.2 高度

前:对于汽车,在基准轴方向上,与视表面上边缘相切的水平面,应不低于与挡风玻璃上边缘相切的水平面。

对于挂车和半挂车,在考虑车宽,设计和操作要求,以及灯的对称性的情况下,尽可能达到最大高度。

后:在考虑车宽、设计和操作要求,以及灯的对称性的情况下,尽可能达到最大高度。

4.3.17.4.3 纵向:无特殊要求。

4.3.18 侧标志灯

4.3.18.1 配备:除了带驾驶室底盘外,长度大于6m的车辆必须配备。

4.3.18.2 每侧的最少数量:满足纵向定位要求。

4.3.18.1 布局:无特殊要求。

4.3.18.4 安装位置

4.3.18.4.1横向:无特殊要求。

4.3.18.4.2 高度:离地高度不小于250mm、不大于1500mm。若车型结构不能保证在1500mm内,则可增至2100mm。

4.3.18.4.3 纵向:至少有一只侧标志灯必须安装在车辆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最前面的侧标志灯离车辆前端不大于3m;对于挂车距离测量应计入牵引杆的长度。

两相邻侧标志灯的间距应不大于3m,若车型结构不能保证在3m内,则可增至4m。

最后面的侧标志灯离车辆后端应不大于1m。

然而对于车长不大于6m的车辆和带驾驶室底盘,在车辆长度的前或后三分之一范围内,安装一只侧标志灯即可满足要求。

设计开发输入清单

《设计和开发输入清单》rm-rdd-jl10-a0项目名称《顾客要求设计和开发输入清单》附相关资料a、产品B的主要功能和性能要求、适用的法律法规,国家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C.以往类似设计提供的适用信息D.对确定产品的安全性和适用性至关重要的特性要求说明备注编制/日期评审/批准/日期设计和开发输出清单mx-rdd-jl-09-a0项目名称《设计和开发输出清单》附相关资料;产品设计和开发输出因产品不同而异,包括1份指导生产、包装等活动的图纸和文件。例如:零件图、总装图、生产工艺、包装设计等Mx-rdd-jl-08-a0标题或职务:项目名称:设计开发阶段负责产品编码的审核人;部门职称或职称;部门评审内容:标注“■”表示评审通过;标记“?”表示有建议或疑问;“税”表示不同意。合同与标准的符合性、采购可行性、试验可行性、结构合理性、美观性、环境影响、安全性、评审结论、纠正和改进措施的跟踪验证结果、备注1、评审会议纪要。2可以添加其他页面进行说明。编制/日期评审/日期批准/日期检查员/日期设计和开发验证报告mx-rdd-jl-06-a0项目名称验证单位和参与人员项目编号设计和开发输入汇总绩效、功能,技术参数和标准或基于等的法律法规。主要试验仪器设备的序列号;根据

输入要求的各项专项试验/检测报告的汇总和结论;设计和开发验证的结论;验证结果的跟踪结果,备注可以在另一页中描述。操作员修改日期/设备名称/设备设计人员批准日期/R&设备设计更改意见日期;D质量管理部部长意见采购部产品设计开发计划负责人mx-rdd-jl-04-a0项目来源项目总负责人项目名称开发周期设计师组成:设计师资源配置:岗位设计师岗位设计师岗位阶段划分及主要内容责任部门负责人完成时间设计任务书编制(设计输入)决策阶段设计任务书评审初步设计技术初步设计评审工作图设计样机试制验证(设计验证)工艺方案评审准备小批量试制工艺文件和检验文件编制试验产品定型鉴定设计确认正式生产前准备转入正式生产设计阶段、试制阶段,定型调试阶段备注材料设计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改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日期:

工程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基 础 工 程 课 程 设 计 计 算 书 系别:土木工程系 姓名:盛懋 目录 1 .设计资料 (3) 1.1 建筑物场地资料 (3) 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3)

2.1 选择桩型 (3) 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3) 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4) 3.1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4) 4 .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 (4) 5 .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及群桩承载力和 (5) 5.1 四桩承台承载力计算 (5) 6 .桩顶作用验算 (6) 6.1 四桩承台验算 (6) 7 .桩基础沉降验算 (6) 7.1 桩基沉降验算 (6) 8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9) 8.1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9) 9 .承台设计 (10) 9.1 承台弯矩计算及配筋计算 (10) 9.2 承台冲切计算 (11) 9.3承台抗剪验算 (12) 9.4 承台局部受压验算 (12) 1. 工程地质资料及设计资料 1) 地质资料 某建筑物的地质剖面及土性指标表1-1所示。场地地层条件:粉质粘土土层取q sk=60kpa,q ck=430kpa;饱和软粘土层q sk=26kpa;硬塑粘土层q sk=80kpa,q pk=2500kpa;设上部结构传至桩基顶面的最大荷载设计值为:V=2050kn,M=300kn?m,H=60kn。选择钢筋混凝土打入桩基础。柱的截面尺寸为400mm?600mm。已确定基础顶面高程为地表以下0.8m,承

台底面埋深1.8m 。桩长8.0m 。 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表1-1 编号 名称 H m W % ? kn/m 3 ? ° S r e I p I L G s E s mpa f ak kpa a 1-2 mpa -1 1 杂填土 1.8 16.0 2 粉质粘土 2.0 26.5 19.0 20 0.9 0.8 12 0.6 2.7 8.5 190 3 饱和软粘土 4.4 42 18.3 16.5 1.0 1.1 18.5 0.98 2.71 110 0.96 4 硬塑粘土 >10 17.6 21.8 28 0.98 0.51 20.1 0.25 2.78 13 257 2)设计内容及要求 需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和桩基础施工图: (1)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2)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 (3)群桩中基桩受力验算 (4)群桩承载力和 (5)基础中心点沉降验算(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为1.5) (6)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 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 、承台埋深 1)、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确定第4层硬塑粘土为桩端持力层。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为方桩,为400mm ×400mm ,桩长为8米。桩顶嵌入承台50cm ,则桩端进持力层1.55米。承台底面埋深1.8m ,承台厚1m 。 2)、构造尺寸:桩长L =8m ,截面尺寸:400×4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 C30、 c f =14.3MPa 4φ16 y f =210MPa 4)、承台材料:混凝土强度C20、 c f =9.6MPa 、 t f =1.1MPa 3.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 (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Quk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设计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 学生姓名李宇康 学号124100161 系、专业城市建设系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周卫 2015年5 月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V=1765, M=169KN·m,H = 50kN; 柱的截面尺寸为:800×600mm; 承台底面埋深:D = 2.0m。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桩长为10.0m 3、桩身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15MPa,弯曲强度设计值为 f m =16.5MPa,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f y =310MPa 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 c =15MPa,弯曲抗压强度设 计值为f m =1.5MPa。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附表一: 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表1-1 土 层代号名称 厚 度 m 含水 量w (%) 天然 重度 (kN/m3 ) 孔 隙 比 e 侧模 阻力 桩端 阻力液性 指数 I L 直剪试验 (直快) 压缩 模量 E s (MPa) 承载力 特征值 f k(kPa) q sk kPa q pk kPa 内摩 擦角 ?? 粘聚 力c (kPa) 1 杂填土 2.0 20 18.8 2 2 6.0 90 2 淤泥质土9 38.2 18.9 1.02 22 1.0 21 12 4.8 80 3 灰黄色粉 质粘土 5 26.7 19. 6 0.75 60 2000 0.60 20 16 7.0 220 4 粉砂夹粉 质粘土 >10 21.6 20.1 0.54 70 2200 0.4 25 15 8.2 260 附表二: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范本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 算书

土 力 学 课 程 设 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二级学院: 指导老师: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程概况] 某城市新区拟建一栋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长24.0m ,宽9.6m ,其1-5轴的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所示。建筑场地位于临街地块部·位,地势平坦,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截面尺寸均为500mm ×500mm ,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图如图1所示。场地内地层层位稳定,场地地质剖面及桩基计算指标详见工程地质资料,如表1所示。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水位埋深为 2.5m 。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地下水无腐蚀性。试按乙级条件设计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1轴荷载:5417;85.m;60k k k F kN M kN V kN ===。 2轴荷载:5411;160.m;53k k k F kN M kN V kN ===。 3轴荷载:5120;88.m;63k k k F kN M kN V kN ===。 4轴荷载:5300;198.m;82k k k F kN M KN V kN ===。 5轴荷载:5268;140.m;60k k k F kN M kN V kN ===。

图1 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 (预制桩基础)--12土木1班 工程概况 某市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长24.0米,柱距6米,宽9.6米,室内外地面高差0.45米。柱截面500×500mm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见表1。 表1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

注: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2.5米处 目录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 0 -工程概况....................................................................................................... - 1 - 1.设计资料.................................................................................................... - 4 - 2.选择桩型与桩端持力层、确定桩长和承台埋深...................................... - 4 - 3.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 5 - 4.确定桩数和承台尺寸 ................................................................................ - 6 - 5.桩顶作用效应验算 .................................................................................... - 7 - 6.桩基础沉降验算 ........................................................................................ - 8 - 6.1 求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 ........................................................... - 8 - 6.2 确定沉降计算深度 ........................................................................... - 8 - 6.3 沉降计算........................................................................................... - 8 -

检具设计的基本要求内容

检具基础知识培训 一、定义: 什么叫工装,夹具,治具量具,检具 工装,即工艺装备:指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工位器具等.工装为其通用简称.工装分为专用工装/通用工装/标准工装(类似于标准件) 夹具:顾名思义,用以装夹工件(或引导刀具)的装置. 模具,用以限定生产对象的形状和尺寸的装置. 刀具,机械制造中使用的刀具基本上都用于切削金属材料,所以刀具一词一般就理解为金属切削 辅具,一般指用以连接刀具和机床的工具. 钳工工具,各种钳工作业所用的工具总称. 工位器具,用以在工作地或仓库中存放生产对象或工具的各种装置. 治具,制造用器具,有时与工装同意,有时也指夹具,一般台资/资/日资等电子企业多用该词。 夹具属于工装,工装包含夹具,属于从属关系. 量具: 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格的装置 检具:生产中检验所用的器具. 检具是大批量生产时,为方便检查质量而设计制作的专用检查工具. 检具比用通用量具检验更省时省力

检具分总成检具和零件检具 二零件供应商的责任 A. 零件供应商对检具获得过程的所有要素应负直接的责任。另外,零件供应商必须保存所有相关活动的文件。 B. 供应商应保证检具符合下列条件: 1. 时间进度要符合整个项目的时间节点。 2. 与被测零件的使用功能相符合。 3. 通过遵循定位基准方案,使检具符合被测零件的几何尺寸和公差图纸(GD&T)。 3.1 注意:供应商必须核实检具上是否需要垫块。(比如在有尼龙扣或没有尼龙扣的情况下) 4. 在检具中必须包括所有关键产品特性(KPC:合理的预期的变差可能足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政府标准或法规的符合性,或很可能足以影响顾客对产品满意程度的产品特性),产品质量特性(PQC:指那些特殊特性:客户满意与其整个公差围相符,但一旦超出规,客户损失将急剧上升。公差围的变差略微影响客户满意,而一旦超出公差,将严重影响客户满意)的测量。 5. 所有的KPC,PQC应该使用定量型数据采集装置,而且它们必须固定在检具上。这些装置必须满足测量系统分析(MSA)的所有要求。 6. 应具有辨别被测零件相对于名义值的变差的能力。

SMPV-QA-1235 上海汽车检具设计与制造准则

上海汽车乘用车分公司 检具设计与制造 (SMPV-QA-1235:00A ) 上汽乘用车质量保证部 2008年4月28日 顾裕弟

目录 1.目的 (1) 2.适用范围 (1) 3.责任 (1) 4.检具的概述 (1) 4.1.检具的定义 (1) 4.2.检具的校验和鉴定 (1) 4.3.检具的寿命 (1) 5.检具的设计与制造 (1) 5.1.检具的设计 (1) 5.2.检具的结构 (2) 5.2.1.检具的骨架和底座结构 (3) 5.2.2.检具的型体部分 (4) 5.2.3.检具的功能件 (6) 6.检具的验收和交付 (9) 6.1.检具的验收 (9) 6.2.图纸(方案图、结构功能图、工装图) (10) 6.3.检具测量报告 (10) 6.4.三维数模 (10) 6.5.操作指导书(使用说明书) (10) 6.6.重复性再现性报告 (10) 6.7.交付条件 (11) 6.8.包装要求 (11) 7.存档 (11) 8.评审与更改 (11) 9.分发 (11) 10.附件清单 (11) 附件一:关于检具定位销和检验销的说明 (12) 附件二:检具认可流程 (22) 附件三:检具设计认可报告(A表) (23) 附件四:检具制造认可报告(B表一) (24) 附件四:检具制造认可报告(B表二) (25) 附件四:检具制造认可报告(B表三) (26) 附件五:检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一) (27) 附件五:检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二) (28) 附件五:检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三) (29) 附件六:检具铭牌模版 (30)

1. 目的 通过制订《检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标准》,使检具在规划、设计、制造、验收和使用时,能够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评价指标。 2. 适用范围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车身及内外饰件的检具。 3. 责任 上海汽车乘用车质量保证部负责本技术要求的编制、维护、升级及分发等工作。供应商负责本技术要求在检具规划、设计、制造、验收和使用过程中的贯彻执行。 4. 检具的概述 4.1. 检具的定义 检具是一种用来测量和评价零件尺寸质量的专用检验设备。 当零件准确地安装在检具上,通过目测,或者借助测量表,卡尺和检验销等检验工具对零件孔位,型面,周边进行检验,可以合理地测量零件的几何参数。 对于零件上的某些极其重要的功能性尺寸,还能利用检具进行数值检测。现代检具在结构设计时应同时兼顾测量支架的功能。但是当检具的在线检查功能与测量支架功能不能同时满足时,应首先满足检具的在线检查功能。 4.2. 检具的校验和鉴定 检具能够根据有效的产品图纸和CAD数据来合理地测量零件的所有参数,借助于三坐标测量机能对检具进行校验和鉴定。 4.3. 检具的寿命 在正常的使用频率和良好的保养维护情况下,应保证检具在相应零件生产周期内的使用寿命。 5. 检具的设计与制造 5.1. 检具的设计 1) 检具设计图纸通常按1:1绘制, 特殊情况下和上海汽车质量保证部协商决 定。 2) 设计图纸要求包括零件状态, 检具状态,材料,明细表,版本号,更改 记录等信息。 3) 检具设计方案必须通过上海汽车质量保证部的认可。 4) 检具结构和功能方案由上海汽车质量保证部会同检具制造商及零件供应商 共同协商制订,在产品图纸和CAD数据基础上完成检具草图方案,该草图

深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1)

深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学校:福建工程学院 层次:专升本 专业:土木工程____姓名:林飞____ 2016年09 月16 日

目录 一、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 (1) 二、单桩承载力确定 (1) 三、单桩受力验算 (4) 四、群桩承载力验算 (5) 五、承台设计 (6) 六桩的强度验算 (9)

一、 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 1、柱传来荷载:F= 3000kN 、M = 600kN ·m 、H = 60kN 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2)、构造尺寸:桩长L =10.0m ,截面尺寸:400mm ×4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c f =14.3 N/mm 2 、 4Φ16 y f =300 N/mm 2 4)、承台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 f =14.3 N/mm 2 、 t f =1.43 N/mm 2 二、单桩承载力确定 1、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桩身材料强度(?=1.0,配筋Φ16) ()() kN A f A f R S y p c 1.25298.8033004003.140.12=?+??=''+=? 2)、根据地基基础规范公式计算: ①、桩尖土端承载力计算: 粉质粘土,L I =0.60,入土深度为12.0m 由书105页表4-4知,当h 在9和16之间时,当L I =0.75时,1500=pk q kPa,当L I =0.5时,2100=pa q ,由线性内插法: 75 .06.01500 75.05.015002100--=--pk q 1860=pk q k P a ②、桩侧土摩擦力: 粉质粘土层1: 1.0L I = ,由表4-3,sik q =36~50kPa ,由线性内插法,取36kPa 粉质粘土层2: 0.60L I = ,由表4-3,sik q =50~66kPa ,由线性内插法可知,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桩基础设计资料 ⑴上部结构资料某教学实验楼,上部结构为十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楼板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上部结构传至柱底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荷载如下︰ 竖向力:4800 kN , 弯距:70 kN·m, 水平力:40 kN 拟采用预制桩基础,预制桩截面尺寸为 350mm * 350mm。 ⑵建筑物场地资料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建筑物场地位于非地震地区,不考虑地震影响.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 2.1 米,根据已有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腐蚀性。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表1 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基础工程桩基础设计计算 1. 选择桩端持力层 、承台埋深 ⑴.选择桩型 由资料给出,拟采用预制桩基础。 还根据资料知,建筑物拟建场地位于市区内,为避免对周围产生噪声污染和扰动地层,宜采用静压法沉桩,这样不仅可以不影响周围环境,还能较好地保证桩身质量和沉桩精度。 ⑵.确定桩的长度、埋深以及承台埋深 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3层是粘土,压缩性较高,承载力中等,且比较厚,而第4层是粉土夹粉质粘土,不仅压缩性低,承载力也高,所以第4层是比较适合的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m (>2d ),工程桩入土深度为h ,h=1.5+8.3+12+1=22.8m 。 由于第1层厚1.5m ,地下水位离地表2.1m ,为使地下水对承台没有影响,所以选择承台底进入第2层土0.3m ,即承台埋深为1.8m 。 桩基的有效桩长即为22.8-1.8=21m 。 桩截面尺寸由资料已给出,取350mm ×350mm ,预制桩在工厂制作,桩分两节,每节长11m ,(不包括桩尖长度在内),实际桩长比有效桩长长1m ,是考虑持力层可能有一定起伏及桩需要嵌入承台一定长度而留有的余地。 桩基以及土层分布示意图如图1。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 按经验参数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公式为: uk sk pk sik i pk p Q Q Q u q l q A =+=+∑ 按照土层物理指标,查桩基规范JGJ94-2008表5.3.5-1和表5.3.5-2估算的极限桩侧,桩端阻力特征值列于下表:

检具设计与制造技术要求1

检具设计与制造技术要求 1.总体要求 1.1检具设计及制造依据 甲方提供的产品数模和检查基准书为主要依据,产品图为辅助依据。检具结 构设计须径甲方确认方可制造。 1.2检具的结构 1.2.1检具采用钢骨架结构或板式结构,(底座在400X600以下用板式结构)凡 重量在20kg 以上的检具应在适当位置设置4个起吊钩,设置的位置须考虑起吊平稳、起吊钩高度应保证钢丝绳不与检具构件发生干涉。 1.2.2 检具放置时,基准面不应着地。底座下面应有支撑。钢骨架结构的检具应 设置滚轮。滚轮装置采用可拆卸结构,以便对检具进行校验。 1.2.3 手动夹紧装置及断面规装置应设置在检具的合理位置,操作灵活,锁紧稳 定可靠,不与其它构件发生干涉,夹紧方向应与零面垂直。 1.3 检具材料及要求 1.3.1 骨架 采用钢管焊接骨架。大型检具使用50*50*3方钢管,中型检具使用40*40*3方钢管。焊缝应牢固,无夹渣等焊接缺陷,非焊接表面不允许有焊渣,焊瘤。焊接完成后应消除内应力。小型检具使用板式结构,45钢,板厚30mm, 1.3.2 型面 型面采用可加工树脂材料。要求组织致密、均匀,无裂缝、夹生。经过加工后的型面光顺、无麻点。每100cm2内的气孔不得多余3处,气孔不得大于 0.5mm。型面 1.4检具的基准及坐标标注: 1.4.1基准块平面度为0.05mm/m2 ,基准孔位置精度±0.1mm 以内。 1.4.2 用铝板打字标明基准面的X、Y、Z 坐标方向,并标出基准面的坐标值。 检具形面刻坐标线,间距为100mm,大形检具间距可200mm,在可见处标注坐标值。 1.5 标准件的选用原则 夹紧器选用台湾嘉手产品

专用车销售知识入门

总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阅读相关标准,熟悉专用汽车和专用半挂车、汽车列车的定义和相关术语。 ●专用汽车(special purpose vehicle):装有专用设备、具备专用功能、用于承担专门运输任务或专项作业以及其他专项 用途的汽车。 ●汽车(motor vehicle):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 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 ●挂车(trailer):就其设计和技术特征需由汽车牵引,才能正常使用的一种无动力的道路车辆,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 特殊用途。 ●汽车列车(combination vehicles):一辆汽车与一辆或多辆挂车的组合。 专用汽车分类代号 结构特征: 举例 ST5100TQZ SH5090GSN 、HY9120TCL、JG5090XLC、CQ4253TWG324 第二章专用汽车的总体设计 1.专用汽车底盘的类型 ●目前,改装的专用汽车选用的底盘主要是二类或三类底盘,也有为某些专用汽车设计的专用底盘和组合底盘 ●常规的厢式车、罐式车、自卸车等通常采用二类底盘。 ●客车、客货两用车等通常采用三类底盘。 ●无论选用二类或三类底盘,很难完全满足某些专用汽车的性能要求。 2.熟悉GB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相关条款。 ●GB 1589—2004对公路车辆的外廓极限尺寸规定(表2-1): i.汽车总宽(不包括后视镜):不大于2.5m,左、右后视镜等突出量不大于250mm; ii.汽车总高(空载、顶窗关闭状态):不大于4m,顶窗、换气装置开启时不得超出车高300mm; iii.汽车总长:货车、整体式客车总长不大于12m,单铰接式客车不大于18m,半挂汽车列车不大于16.5m,全挂汽车列车不大于20m。 ●GB1589-2004 规定了不同类型的汽车的最大允许轴荷限值(见表2-5,2-6)。 各类汽车的轴荷分配

桩基础实例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建筑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与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 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V = 3200kN, M=400kN m g,H = 50kN;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 承台底面埋深:D =2、0m。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桩长为10、0m 3、桩身资料: 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15MPa,弯曲强度设计值为 f m =16、5MPa,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f y =310MPa 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 c =15MPa,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 为f m =1、5MPa。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二:设计要求: 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与设计值的计算; 2、确定桩数与桩的平面布置图; 3、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 4、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 5、桩及承台的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 承台配筋与必要的施工说明; 6、需要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与桩基础施工图。 三:桩基础设计 (一):必要资料准备 1、建筑物的类型机规模:住宅楼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见上页附表 3、环境及检测条件:地下水无腐蚀性,Q —S 曲线见附表 (二):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 1、柱传来荷载:V = 3200kN 、M = 400kN ?m 、H = 50kN 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2)、构造尺寸:桩长L =10、0m,截面尺寸:300×3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 C30、 c f =15MPa 、 m f =16、5MPa 4φ16 y f =310MPa

检具设计方案

检具资料 二、设计总则 1、乙方在进行工艺方案和检具设计时,除本协议特殊要求外,优先采用甲方提供的《冲压检具设计与制造标准书》、三维数据中的各种标准。当该标准不能指导设计时,可选用中国汽车联合会标准或经甲方确认的企业标准。 2、除特殊注明外,所有图纸资料必须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GB4457~4460—84,GB13 1—83。 3、所有检具式样图按2D进行设计,文件类型为dwg或dxf格式。 4、图面要求: a、图幅要求: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但宽度不得超过841mm; b、图纸标题栏:长安公司标准; c、视图投影法:一角法; d、图型比例:1/1,1/2,1/3; e、图面使用文字:汉语; f、尺寸表示:公制; g、零件图作图样式:右侧零件; h、检具在设计时,应考虑样板刀检测措施 i、;零件明细表:制造厂商自己标准。 5、检具设计总原则:重量轻、造型美、测量准确、操作方便。 6、检具在设计上应考虑检验工人在检测数据操作时图纸资料的摆放位置。 7、检具在设计时,应考虑高度的适宜性(图纸资料会签时双方商定)。 8、检具在设计中,标牌的式样应以长安金陵公司提供的要求为准。 9、检具的型面应光滑无痕。 三、工艺数模要求 1、工艺建模采用三维合格的正版软件,甲方接受CATIAP3V5R10或UG NX的Part文件格式或IGES文件格式。 2、零件工艺数模尺寸满足工艺方案设计要求,零件型面尺寸参照甲方提供的产品数据。误差不超过0.01mm。 3、所有零部件在建模中的坐标以零件工艺方案的基准点坐标为准。 4、所有的零部件数模均应保持参数化。 5、所建数模对称部份不用另外重建数模,只针对非对称部份进行局部建模。 6、文件的命名规则:检具的数模文件用甲方提供的该零件或总成的代号命名,一副检具只对应一个文件,不再另建零件数据文件。 八、检验夹具设计制造的要求 1、检具制作总的技术要求: (1)、检具的设计、制造和验收以产品图、数据主模型为依据,并满足产品质量基准书、检具设计方案书及检具图的要求。 (2)、如检具在产品设计变更时,由甲方出具更改通知书或相关技术文件,乙方要及时更改,并按更改后的产品设计及技术文件进行检具的设计和制造。 (3)、检具设计方案书及检具图应明确基准孔、基准面、定位面的数量及位置,夹紧点(尽可能与焊接检具夹紧点保持一致)数量、位置及夹紧方式,确定检测方式和各种断面、翻边面的检测要求,并用简图说明。检具的夹紧点一般采用三个以上,位置不得与检测位置发生干涉,检测位置按产品图要求,小型检具可采用磁钢。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样本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1、研究地质勘察报告 1.1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地势平坦,局部堆有建筑垃圾。 1.2、工程地质条件 自上而下土层一次如下: ① 号土层:素填土,层厚约为 1.5m ,稍湿,松散,承载力特征值 a ak KP f 95= ② 号土层:淤泥质土,层厚 5.5m ,流塑,承载力特征值 a ak KP f 65= ③ 号土层:粉砂,层厚 3.2m ,稍密,承载力特征值a ak KP f 110= ④ 号土层:粉质粘土,层厚 5.8m ,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 a ak KP f 165= ⑤ 号土层:粉砂层,钻孔未穿透,中密-密实,承载力特征值 a ak KP f 280= 1.3、 岩土设计参数 岩土设计参数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地基承载力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表2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pk q单位KPa sk 1.4水文地质条件 ⑴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⑵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4.5m。 1.5 场地条件 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内无可液化沙土、粉土。 1.6 上部结构资料 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长30m,宽9.6m。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柱截面尺寸均为 400mm 400mm,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如图所示。

2.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根据地质勘查资料,确定第⑤层粉砂层为桩端持力层。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为方桩,400mm×400mm桩长为15.7m。桩顶嵌入承台70mm,桩端进持力层1.2m承台埋深

检具设计和制造要求

检具设计和制造要求 1.底座的要求: (1)底座可采用槽钢、20mm厚的钢板结构或型材焊接结构,焊接件不能有焊接缺陷或漏焊现象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焊接件必须做去应力处理) (2)铸造铝合金结构材料可选用-----国产: GB ZL101, 德国:GG-26。或铝镁合金(ALMg4.5Mn0.7)材料必须经过去应力等热处理工艺. (3)钢管焊接的底架结构,尺寸结构的选择可依据、 一.长+宽小于2米时采用50X25X2.5的方管,二层用25X25X2.5的方管. 二.长+宽小于3米时60X40X3的方管,二层选用30X30X2.5的方管; 三.长+宽大于3米时采用60X40X30的方管,二层选用60X40X3的方管 四.长度大于2米5时采用80X40X4的方管,二层采用60X40X3的方管。 (4)一.基准面――-使用基准块的加工面来建立坐标系; 必须至少要在三角设置X,Y,Z,基准面,基准面精度必须经过磨削而成;材料可选择优质的45#钢或铜并经去应力处理;基准面坐标值是直接截取车身坐标而成; 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基准面X-和Y-面的垂直度为: +/-0.05mm/1000mm; 高度方向基准面:为底板下部Z-平面, 它自身的平面度必须为0.05mm, 同时和底板上部平面保证平行度: 0.1mm/1000mm。 基准面外面需要有保护套,螺钉筋骨,可拆卸,旁边要标有实际的坐标值, (可打上字码也可作标牌) 二.基准孔―――只用孔的圆心建立坐标系; 基准孔的间距应为200mm的倍数,而且要坐落在汽车坐标的百位线上。要求基本同上。 三.基准球―――使用球心建立坐标系。(不常用) 四.双基准―――通常左右件共模时可使用两套基准来分别标定坐标值。 (5)刻坐标网格(百位线)网格线应为100mmX100mm,划线宽度为0.10~0.2mm;深度为0.1~0.25mm (6)起吊装置:一般可选用吊环、吊钩、板式起吊棒、叉车孔、叉车槽等设计应考虑到一下方面:1.保证检具调取时水平;2.吊索不得与检具检测支架接触;3保证吊柄足够支撑重量. 2.检具体的要求: (1)检具体可用铸铁或是铸铝结构,与检具底板连接应采用安装固定形式,不允许采用焊接方式; (2)采用代木结构; 一.可加工树脂板材(块状树脂) 一般选用如下: 代号460颜色为红棕色,比重0.77g/cm2邵氏硬度为60D,热变形温度为107Tg.代号5166颜色为米白色,比重为1.7g/cm2邵氏硬度为90D,热变形温度为107Tg.树脂的厚度应在50~100mm之间高度不够的部分用钢板结构垫高,钢结构应去应力处理.并且与底板连接应采用安装固定形式. 二.双组分树脂(糊状树脂) 糊状树脂分为A、B两种,两种树脂需要混合使用。 代号为6403A(白色)、6405B(淡褐色)密度0.7~0.8g/cm2 邵氏硬度为60D,抗曲强度为16.0Mpa 抗压强度为Mpa,最小固化时间为6小时。 树脂材料和铝铸件的连接直接采用塑料粘结剂。 (3)伸缩缝:检具型体部分长度每200-250mm,应切割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大于2mm。工件与检具体之间的空隙对中小件采用3mm的检测方式,大件使用5mm的检测方式,检具

客车基础知识学习

客车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一、客车工业的发展 巴士与客车是指专门设计用语运送旅客的一种汽车形式,相对轿车运载较多的乘客(9人以上)而俗称大客车。 1830年英国出现采用蒸汽机为动力的大型客车; 1895年德国制造了单缸发动机驱动的8座公共汽车,早期的客车只是把车身装在卡车的底盘上,直到1922年才出现专为客车设计的底盘; 1926年出现第一辆整体车驾的客车。 目前,德国的凯斯鲍尔、曼、奔驰、尼奥普兰,瑞典的沃尔沃和斯堪尼亚,荷兰的达夫,意大利的依维柯,日本的三菱和五十铃、日野等都是世界著名的客车生产企业。 中国的客车工业从60年代开始起步,通过改装、引进技术提高和自行开发,现已初具规模,有一百多家客车制造商,分别隶属机械、交通、城建、军工等几大系统,其中,大中型客车制造商71家,只有少数的几家客车厂具客车底盘生产权。 目前,中国主要的大中型客车生产企业有:宇通、厦门大小金龙、亚星、中通、中大、安凯、黄海、桂林大宇等。 二、客车的分类及总体构造 1、客车按车辆长度分为微型、轻型、中型、大型、特大型客车。 微型客车:车身长度≤3.5米的客车 轻型客车:3.5米<车身长度≤6米,如YCK6601/6602 中型客车:6米<车身长度≤9米,如YCK6799/6939H 大型客车:9米<车身长度≤12米,如YCK6117/6126HG 特大型客车:12米<车身长度≤13.7米,如YCK6139HGW 2、城市客车:市区城市客车(市内公共汽车)和城郊城市客车(城郊公共汽车) 小型城市客车,3.5米<车身长度≤7米 中型城市客车,7米<车身长度≤10米,如YCK6805/6850/6950HC 大型城市客车,10米<车身长度≤12米,如YCK6105/6116/6126HC 特大型城市客车(铰接客车为13-18米,双层客车为10-12米并具有上下两层座位) 3、客车按用途可分为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和特种客车。

(完整版)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目录 1设计任务 (2) 1.1设计资料 (2) 1.2设计要求 (3) 2 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的确定 (3) 3 单桩承载力确定 (3) 3.1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3) 4 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 (4) 5 复合桩基荷载验算 (6) 6 桩身和承台设计 (9) 7 沉降计算 (14) 8 构造要求及施工要求 (20) 8.1预制桩的施工 (20) 8.2混凝土预制桩的接桩 (21) 8.3凝土预制桩的沉桩 (22) 8.4预制桩沉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23) 8.5结论与建议 (25) 9 参考文献 (25)

一、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资料 1、某地方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5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1m,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承台底面埋深:D =2.1m。

(二)、设计要求: 1、桩基持力层、桩型、承台埋深选择 2、确定单桩承载力 3、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 4、群桩承载力验算 5、桩身结构设计和计算 6、承台设计计算 7、群桩沉降计算 8、绘制桩承台施工图 二、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的确定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资料,分析表明,在柱下荷载作用下,天然地基基础难以满足设计要求,故考虑选用桩基础。由地基勘查资料,确定选用第四土层黄褐色粉质粘土为桩端持力层。 根据工程请况承台埋深 2.1m,预选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450㎜×450㎜。桩长21.1m。 三、单桩承载力确定 (一)、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持力层,确定桩的断面尺寸和长度。 根据地质条件以第四层黄褐色粉土夹粉质粘土为持力层, 采用截面为450×450mm的预置钢筋混凝土方桩,桩尖进入持力层 1.0m;镶入承台0.1m,桩长21.1 m。承台底部埋深 2.1 m。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Quk可根据经验公式估算: Quk= Qsk+ Qpk=μ∑qsikli+qpkAp Q——单桩极限摩阻力标准值(kN) sk Q——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N) pk u——桩的横断面周长(m) A——桩的横断面底面积(2m) p L——桩周各层土的厚度(m) i q——桩周第i层土的单位极限摩阻力标准值(a kP)sik q——桩底土的单位极限端阻力标准值(a kP) pk 桩周长:μ=450×4=1800mm=1.8m

检具设计制作规范

检 具 设 计 制 作 规 范 中国·开封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Ⅰ.序言 A.介绍 根据客户产品设计要求按照其质量计划获取检具来检验其产品. 供应商在对庆成检具进行报价、设计、和制造时,除了使用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外,还应参照本手册。B.适用范围 庆成检具标准概括检具设计制作规范的最低要求。 供应商应将本标准应用于在制造过程或分总成的检测中。 本标准提供了车身钣金部件和总成的检具的标准。 Ⅱ.供应商的责任 A.供应商应对检具获得过程的所有要素负直接的责任。另外,供应商必须保存所有相关活动的文件。由 于零件情况不尽相同的复杂性,供应商必须会同庆成技术、品管部门决定如何适时适度地参与。 B.供应商应保证检具符合下列条件: 1、时间进度要符合整个项目的时间节点。 2、与被测零件的使用功能相符合。 3、通过遵循定位基准方案,使检具符合被测零件的几何尺寸和公差图纸(GD&T)。 4、如适用,应在检具中包括关键产品特性的测量。 5、如要求,应包括能进行测量系统分析(MSA)的定量型数据采集装置。 6、应具有辨别零件相对于名义值的变差的能力。 C.供应商应建立并保持用于测量系统控制的编制成文件的程序。此文件应包括该检具的: 1、尺寸测量报告,必须使用三坐标测量仪(CMM)。 2、工程更改文件。 3、检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 4、检具设计图 5、检具数模 6、检具操作说明书。 供应商应维护更新具检具设计和检具更改的记录。无论检具是否受到影响,更改记录应反映产品设计更改级别。供应商应及时解决设计上的问题。 Ⅲ.设计概念 A.开始设计前,应召开一个设计概念的预备会议,应参加的主要人员为:供应商检具工程师、检具设计及制造方的代表和庆成公司的开发品管工程师、开发工程师代表。还可以邀请CMM工程师。设计概念应包括详细的检具草图和书面描述,以便能依此进行检具设计。设计概念不必详细得如个完成的设计,但应包括下列信息: 1、检具设计方向:被测零件与检具基座的位置关系。最好使用装车位置,然而,其它位置可能更适应被 测零件/检具的使用(即第一使用位置)。如果相对装车位置有偏高,应以90度为增量进行偏转。 2、检具定位基准选定:定位基准方案应与几何尺寸及公差图纸(GD&T)一致。或模、夹、检具MCP 一致性原则。 3、支撑被测零件的检具和装置。 4、建议的夹紧技术。 5、用于检测下列特性的检具零件和装置:关于产品特性、特性线、功能孔、过去经常发生过程变差较大 的区域。 6、所用的材料应依据检具的使用和环境,以确保在零件现行生产有效期内的功能性、重复性和再现性。 7、型面间隙选定:0mm 间隙或3mm间隙或5mm间隙。依客户要求。 8、轮廓线选定:0,3mm线或0,5mm线或切齐。一般选择0,3mm划线。依客户要求。 9、根据检具测量方向,确保最低测量位置使用150mm钢尺或间隙尺测量不干涉

专用车基础知识

专用车基础知识 ——介绍专用车车架和车身 1 、车架 1.1 车架的结构型式 车架是跨装在专用车前后轴上的桥梁式结构,其主要结构型式归纳起来不外乎框式、脊梁式和综合式三大类。其中框式又可分为边梁式和周边式两种。 边梁式车架的结构便于安装车身(包括驾驶室、车箱乃至特种装备等)和布置其它总成,有利于改装变形和发展多品种的需要,所以被广泛采用在货车、大多数特种专用车、直接利用货车底盘改装的大客车以及早期生产的轿车上。 周边式车架主要是适应轿车车身地板从边梁式派生出来的,目的主要在于尽量降低地板高度,这种车架前后两端纵梁收缩,中部纵梁加宽,前端宽度取决于前轮最大转向角,后端宽度取决于后轮距,中部宽度取决于车身门槛梁的内壁宽。其最大特点是前后狭窄端系通过所谓的缓冲壁或抗扭盒与中部纵梁焊接相连,前缓冲壁位于前围下部倾斜踏板前方,后缓冲壁位于后座下方。可以吸收来自不平路面的冲击和降低车内的噪声。车架中部加宽,既提高了刚度,又提高了横向稳定性。但缺点也十分明显: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主要在中、高级轿车上采用。脊梁式车架主要由一根位于对称平面内的较粗的管子和若干根悬伸托架所构成,其特点是具有较大的抗扭刚度,结构上允许车轮有较大的跳动,主要用于某些高越野性专用车上,但成本高,维修不便,故应用并不多。 综合式车架系上述两种车架的综合,多采用于轿车上。其前、后端均近似边梁式结构,中部为一短脊梁管,前、后端便于安装发动机和后驱动轴。其制造工艺也较复杂,采用也不广泛。 1.2 车架受力情况 专用车静止时,车架只承受弹簧以上的载荷,包括:车架和车身的自重、装在车架上的各总成与附属件的重量以及有效载荷(乘客或货物的总重),其总和称之为静载荷。 在专用车行驶时,随着专用车行驶条件(车速、道路条件)的变化,车架主要将承受以下两种不同性质的动载荷: a 、对称的垂直动载荷:这种载荷是当专用车在平坦道路上以较高车速行驶时产生的。这种载荷会导致车架弯曲变形; b 、斜对称的动载荷:当专用车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时,专用车的前后几个车轮可能不在同一平面内,从而使车架连同车身一起歪斜,其值取决于道路的不平程度及车身、车架和悬架的刚度。它会导致车架产生扭转变形。 1.3 车架的设计规范 a 、从车架前端到驾驶室后围这一段车架应设计成较大刚性。因为在这一段内装有前悬架和转向器,如果由于道路不平引起车架挠曲变形而影响转向的几何特性,将使车辆发飘甚至完全失去操纵。 b 、包括后悬架在内的车架后部这一段也必须作成较大刚性的。这是因为悬架对于专用车的乘坐性和操纵性的影响愈来愈显著,有关后轴的轴转向、侧倾的稳定性以及乘坐的颠簸程度等方面的问题受到了重视,必须采用后部牢固而刚性的车架结构,才能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c 、驾驶室后面到后悬架以前这一段车架应允许有一定限度的挠性,这是因为车架的前、后两段的刚性都较大,而大部分车架变形(含弯曲和扭转)都集中在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