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源解析技术

合集下载

PM2.5来源解析全解

PM2.5来源解析全解

环境空气中PM2.5来源解析综述大气颗粒物是近年来影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粒径小于2.5μm的细颗粒物。

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断探索,发现人体健康的损害和发病率与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密切相关。

近年来,大量研究也表明PM2.5因其粒径较小、比表面积较大,所以它更容易富集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酸性氧化物、有毒重金属、细菌和病毒。

当被人吸入到体内时,就可以产生并导致人体呼吸、内分泌、心血管、神经及免疫等各系统疾病的发生。

此外,PM2.5还会对大气能见度的降低有重要影响,它是雾或阴霾的主要构成,可以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这不仅影响城市大气的光学性质,而且影响热平衡,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

PM2.5可以长时间的在大气中停留,有时可以达到几天以上,这就导致PM2.5具备长距离传输的能力,从而可以对远方的城市或地区造成影响。

随着人们对PM2.5危害认识的逐渐深入,世界各国对PM2.5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美国于1997年提出PM2.5的质量标准,中国在2012年颁布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其中新增加了PM2.5的浓度限值,并开始加大对PM2.5的污染状况及其控制的研究。

本文系统的从源解析技术、成分的提取、细颗粒物的采样以及成分检测等方面简述其在国内外的进展。

现阶段,源解析的方法有扩散模型和受体模型,但是因为扩散模型需知道污染源个数和方位,颗粒物扩散过程中详细气象资料,以及颗粒物在大气中生成、消除和输送等重要特征参数,这些资料和参数的难以获取,因此现在多用受体模型。

而在说到受体模型之前又不得不提到标识元素,所谓标识元素是指那些能够表征排放源特征并且在大气的迁移过程中变化不大的元素。

它是某源类区别于其他源类的重要标志,对排放源的确定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由于源分类的不同,标识元素的选取也不尽相同。

以土壤为主的地质尘一般选取Si、Ca和OC作为标识元素;HO 在香港地区的成分谱研究中将Si、Al、K、Ca、Ti、和Fe 作为土壤和铺过路面的道路尘的标示元素。

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源解析

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源解析

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源解析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源解析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成为全球各地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

大气颗粒物PM2.5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污染物,它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对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和能源消耗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对PM2.5的组成、来源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进行解析,以期为空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PM2.5的定义和特点PM2.5,即可吸入颗粒物,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物。

与较大颗粒物相比,PM2.5更易穿透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内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大。

此外,PM2.5还具有很强的持久性,能够悬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其传播距离相对较远。

三、PM2.5的组成PM2.5的组成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以及细菌和病毒等。

其中,有机物是PM2.5中最主要的成分,包括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元素有机碳(EC)。

无机物包括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这些盐类是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PM2.5中还含有一些健康风险较高的重金属元素,如铅、汞等。

四、PM2.5的来源PM2.5的来源基本可以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两大类。

自然源主要包括植被的挥发物、土壤颗粒、海盐颗粒等。

人为源主要包括工业活动、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生物质燃烧等。

这些人为源释放出的颗粒物经过大气的输送和转化作用,最终形成PM2.5。

五、PM2.5的影响与预防措施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免疫力下降等。

此外,PM2.5还对大气能见度、气候变化等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PM2.5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首先,对于工业和交通源的控制,应加强排放标准和监管,推动清洁生产和可持续交通。

其次,可使用燃煤减排和清洁燃烧技术,减少生物质燃烧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提倡绿色出行,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车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PM2.5的来源与控制技术

PM2.5的来源与控制技术

生物
人、动物:引起呼吸系统和心血管 系统疾病,降低免疫功能等。
环境
植物: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能见度:颗粒物可对光产生散射与 吸收作用,从而降低大气的能见度。
温度:颗粒物阻挡太阳光顺利抵达地 球表面,引起地面温度骤降而高空中 的温度升高。
经济
部分工厂企业缩减规模或停产等, 使城市经济发展受损。
4.2 PM2.5的控制措施
孙晶, 刘孝天. 湿式电除尘器在燃煤电站中的应用[J]. 锅炉制造, 2018(1):25-27.
4.3.2 电袋混合式除尘器
原理
电袋混合式除尘器是通过静电除尘器与布袋除尘器 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高效的除尘器。前级电除尘在 高压电场下,利用气体的电离,粉尘(电除尘器要求 入口湿度≤10%)获得离子而荷电,并在电场力的作 用下向极性相反电极移动,从而被捕集下来。
室外 PM2.5 防治措施
控制源头,避免在城市上风向建大气污染重的企业;
对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治理,淘汰落后的工艺 和设备,启用环保节能的设备,做到少排废气; 提倡使用天然气、水电、风能、核能和太阳能等清 洁能源,避免使用煤炭、重油和废料等污染严重的 燃料; 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 植树造林,注意农业农村污染,禁止露天焚烧 秸秆和垃圾,少用农药和化肥等。
宫丽艳,盖晓波.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防治措施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30(3):77-78.
4.2 PM2.5的控制措施
室内 PM2.5 防治措施
使用清洁燃料,减少烹饪油烟;
保持室内通风,减少室内扬尘;
避免在室内吸烟,树立吸烟有害健康的理念;
种植绿色花草等。
宫丽艳,盖晓波.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防治措施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30(3):77-78. 王智潇,王梅.细颗粒物PM2.5污染及其控制技术探讨[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 会论文集.2015:3623-3626.

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危害

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危害

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危害大气颗粒物PM25:威胁人类健康与环境的隐形杀手当我们享受着城市的繁华与便捷时,却也无形中吸入了许多看不见的杀手。

其中,大气颗粒物PM25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本文将详细介绍PM25的来源、危害及应对措施,让我们共同揭开这个隐形杀手的真面目。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主要由工业污染、交通尾气、自然事件等产生。

PM25不仅本身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还是大气中多种有害物质的载体。

人体健康:PM25可直接进入人体肺部,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长期暴露于PM25环境下会增加慢性呼吸道疾病、肺癌等疾病的风险。

气候变化:PM25中的某些成分可以影响地球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导致气候变化。

例如,黑碳颗粒物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促使大气变暖。

火灾:某些颗粒物,如烟尘和生物质颗粒,可以成为火灾的催化剂。

在干燥天气下,这些颗粒物可能引发森林和城市火灾。

为减轻PM25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改善城市规划:合理安排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布局,降低工业污染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

加强环保意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出行、减少废气排放,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提升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水平:建立完善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同时,加强PM25预警机制,确保公众在污染天气得到有效防护。

发展绿色建筑与城市绿化:通过绿色建筑和城市绿化的建设,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发挥植物对空气的净化作用,减少空气中颗粒物的含量。

大气颗粒物PM25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重要杀手。

要减轻其危害,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改善城市规划、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加强环保意识等。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每个人都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细颗粒物PM25是北京市大气污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影响着城市环境和人类健康。

PM2.5检测解析

PM2.5检测解析
PM2.5
PM2.5
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的首字母缩写。PM2.5俗称的细颗粒 物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这些颗粒如 此细小,肉眼是看不到的,它们可以在空气中漂浮数天。人类纤细的头发直 径大约是70um,这就比最大的PM2.5还大了近三十倍。
Page 9
我国PM2.5污染情况
Page
10
国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有很多种粉尘检测仪。粉尘检测仪主要由信号采集,信 号处理,数字显示以及对参数的控制和设置等几部分构成。 目前,世界各国对粉尘浓度的测量技术都做了大量研究,研制 了一系列粉尘监测仪器,如粉尘采样器、直读式测尘仪、粉尘浓度传 感器等。特别是粉尘浓度传感器的出现,解决了粉尘采样器、直读式 测尘仪不能实时监测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的问题。 国外有代表性的产品为英国的Sims lin系列监测仪以及其升级 产品OSIRIS粉尘传感器和计算机粉尘监测系统;德国丁达尔公司生 产的TM系列粉尘仪;俄国研制的Ⅱ-101型自动测尘仪;日本柴田LV 一5E、P5系列微电脑粉尘仪;美国研制的RAM系列实时粉尘监测仪、 粉尘雷达和Auburn公司生产的3400型粉尘监测仪。其中Sims lin系列 监测仪、TM系列粉尘仪、LV-5E、P5系列微电脑粉尘仪采用光散射 法,Ⅱ-101型自动测尘仪采用光吸收法,3400型粉尘监测仪采用摩擦 电法测量粉尘浓度。
Page
2
PM2.5对健康的危害
PM2.5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包括呼吸 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 致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非致命性的心脏病、心肺病 患者的过早死,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 染的敏感人群。 2012年北京、上海因PM2. 5污染分别造成早死人数为 2349, 2980人,分别占当年死亡总人数的比例为1. 9%, 1. 6%>经济损失分别为18. 6, 23. 7亿元,而2012年北京、 上海因交通意外死亡人数分别为974人和1009人。可见, PM2. 5对人类的危害极大。

我国大气环境PM2.5的来源、分布、危害现状分析

我国大气环境PM2.5的来源、分布、危害现状分析

我国⼤⽓环境PM2.5的来源、分布、危害现状分析我国⼤⽓环境PM2.5的来源、分布、危害现状分析摘要:本⽂通过对我国⼤⽓细颗粒物PM2.5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来源解析的相关研究进⾏总结,得出PM2.5随时间、空间及⽓象条件变化的规律。

列举了我国部分⼤城市的PM2.5的监测数据,通过对我国整体PM2.5的分析,指出各主要污染源所占的⽐重及存在的问题,为空⽓环境的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PM2.5 ⼤⽓污染物污染源分布特征⽐重变化规律存在问题0 前⾔引起⼤⽓环境质量下降的⾸要污染物是可吸⼊颗粒物(空⽓动⼒学当量直径为0.1~10µm),是对⼈体健康危害最⼤的颗粒物质,其中粒径在2.5µm以下的细颗粒物即PM2.5尤甚,它不仅能够通过消光作⽤降低⼤⽓能见度,⽽且由于其在⼤⽓中的传输距离远、停留时间长,对⼤⽓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此外,由于他们具有较⼤的⽐表⾯积,故容易吸附有害元素及化合物,且粒径越⼩,越容易随呼吸通过⿐纤⽑进⼊⾎液或沉积在肺部,使⼈罹患呼吸系统疾病或⼼脑⾎管疾病,甚⾄导致早逝。

因此,PM2.5逐渐成为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和研究的重点内容。

研究我国PM2.5的分布特征、化学组成、来源等性质,对于尽快开展PM2.5源头控制研究以及应对区域PM2.5复合型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1 什么是PM2.5颗粒图1&2PM2.5颗粒的⽰意图PM2.5颗粒在空⽓动⼒学中是指⼤⽓中直径⼩于或等于2.5微⽶的颗粒物,也称为可⼊肺颗粒物,其直径还不到⼈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与较粗的⼤⽓颗粒物相⽐,PM2.5粒径⼩,富含有⼤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对⼈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更⼤。

专家们表⽰:按照世界卫⽣组织的评价标准,如果将PM2.5纳⼊国家环境质量监控体系,全国空⽓质量达标的城市会从现在的80%下降到20%。

1.1 PM2.5、PM10和PM100的区别PM,英⽂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

大气中PM2

大气中PM2

四 PM2.5的控制方法 control method
4.1 工艺设备中的新技术
团聚技术 利用电场、声场、磁场等外场作用及在烟气中喷入少量化学团聚剂
等措施来增进细颗粒物间的有效碰撞接触,促进其碰撞团聚长大,以及 利用过饱和水汽在细颗粒物表面核化凝结的凝并长大等。
(刘胜强等,2014)
7
四 PM2.5的控制方法 control method
4.1 工艺设备中的新技术
声波团聚
蒸汽相变技 术
团聚技术
磁团聚
电凝并
光团聚
化学团聚
(刘胜强等,2014)
7
四 PM2.5的控制方法 control method
4.1 工艺设备中的新技术
原理:通过使细颗粒物荷电,促进细颗粒物以电
电 泳的方式到达其他细颗粒表面,从而增强细颗粒间 的凝并效应。
凝 并 影响因素:粒子的浓度,粒径,电荷的分布,外电 团 场的强弱 聚
7
谢谢大家
(吴善兵,2013)
7
四 PM2.5的控制方法 control method
一次颗粒物
改进现有除尘器,进一步提高除尘效率;
目前相对高效且经济实用的控制技术: 湿式电除尘器、电—袋混合 式除尘器和凝并器
二次颗粒物
重点是控制其前体物: NOx、SO2、VOC NOx控制方法: 燃料脱氮、改进燃烧方式和生产工艺、烟气脱硝;
发 生反射 . 测量 由此 产生 的 T H z 电场强度随时间 的变化 (利用傅里叶变 换获得频域 幅度和相位的变化量) ,进 而得到样品 的信 息 。
最新研究表明,PM2.5的成分在 太赫兹波段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且
吸光度有基本不变的趋势;
太赫兹时域光谱峰的强度随

PM25简介

PM25简介

PM2.5简介1 PM2.5的概念及化学组成1.1 什么是PM2.5PM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PM2.5也称大气细粒子,指的是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相对头发丝的1/20,,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于富集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并可以随着人的呼吸进入体内,甚至进入到肺泡和血液中,导致各种疾病,它还是能见度降低的罪魁祸首。

1.2 PM2.5的化学组成PM2.5的化学成分包括无机成分、有机成分、微量金属元素、元素碳(EC)、生物物质(细菌、病菌、霉菌等)等。

大气中的含碳粒子是由有机碳(OC)和吸光的元素碳(EC)组成,元素碳的化学结构类似于不纯的石墨,有机碳是PM2.5中含量最高的组分。

大气中细粒子主要有水溶性无机离子、含碳物质及不溶性矿物质构成,其中水溶性无机离子和含碳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类化石燃料及生物质的燃烧过程,以及气态污染物的转化【1】。

PM2.5由直接排入空气中的一次粒子和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通过化学转化生成的二次粒子组成。

一次粒子主要由尘土性粒子及由植物和矿物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碳黑(有机碳)粒子两大类组成。

二次粒子主要由硫酸铵和硝酸铵(由大气中的SO2和NO x与NH3反应生成)组成,其形成的主要过程是大气中的一次气态污染物SO2和NO x通过均相或非均相的氧化形成酸性气溶胶,再和大气中唯一偏碱性的气体NH3反应生成硫酸铵(亚硫酸铵)和硝酸铵气溶胶粒子。

大气中的水滴为这些化学转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所以,大气中的水滴就易成为二次污染物在1000米以下低空不断积累的重要媒介。

北京在秋、冬季多雾天气和连阴天气时产生的灰霾天气(指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悬浮在空气中,时能见度小于10km、空气普遍有浑浊现象的天气状况,一般是大气边界层乃至对流层底层整体的大气浑浊现象)就是这种累计的典型现象。

有机物是中国PM2.5中的重要化学物种;SO42-,SO32-,NO3-,NH4+,Cl-SNA是中国东部地区PM2.5中最主要的化学物种;土壤尘的高含量是中国PM2.5的一个特征,在受沙尘影响的地区和季节尤甚。

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源解析技术探讨

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源解析技术探讨

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源解析技术探讨作者:杨峰晓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20年第08期摘; ; 要:近年来,大量研究也发现 PM2.5因其粒径较小、比表面积较大,所以它更容易富集吸附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酸性氧化物、有毒重金属、细菌和病毒。

当PM2.5被人吸入到体内时,就可以产生并导致人体呼吸、内分泌、心血管、神经及免疫等各系统疾病的发生。

此外,PM2.5还会对大气能见度的降低有重要影响,它是雾霾或阴霾的主要构成,可以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这不仅影响城市大气的光学性质,而且影响热平衡,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

因此,PM2.5的源解析对于有效控制PM2.5显得尤其重要。

文章主要分析了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源解析技术,以供广大同仁研究探讨。

关键词:大气细颗粒物;PM2.5;源解析技术1; 引言源解析技术,是指对大气颗粒物的来源进行定性或定量研究的技术,是颗粒物污染防治的重要技术手段。

源解析技术在当今已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2; 大气颗粒物污染现状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大气污染开始由煤烟型转向复合型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PM10)污染虽有所控制,但未从污染源头得到完全解决。

与此同时,汽车尾气和工业燃烧排放增加,一些城市群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在持续增加,区域性大气污染愈发严重,并且呈现扩张趋势。

3; 大气颗粒物的危害3.1; 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建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

人体如果吸收空气中大量颗粒物会对心肺功能造成损害,进而引发各种肺部呼吸疾病,严重的话会导致肺癌。

特别是PM2.5中的细微颗粒可以被人体吸入体内并长期存在。

研究表明,生活在颗粒物污染水平较高地区人群的死亡率显著增加,且颗粒物浓度和暴露时间决定了吸入剂量,浓度越高,暴露时间越长,则损害越大。

3.2; 大气颗粒物对生态环境影响生态环境方面,大气颗粒物对光具有散射和吸收作用,其中吸收效应是由碳黑颗粒物引起,不同程度地削弱光强度,使得视野受限,能见度的下降容易使人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严重时可能造成交通阻塞。

广州城市大气PM25污染及源解析

广州城市大气PM25污染及源解析

李诗敏广州城市大气PM25污染及源解析2.2采样地点和采样时间采样位置:本次研究在广州设置的采样点位于中山大学校园内(如图2.1所示)。

中山大学位于广州市海珠区,采样点所在位置基本上可以代表广州市平均污染水平。

该点距新港西路约800m,距珠江约100111,采样高度约15m。

图2-1采样点位置采样时间:2005年5月22日至2006年5月19日。

每六天采样一次,每次24hrs,共采集有效样品57个(不包括1个现场空白样品和3个因操作失误而采集失败的样品)。

2.3采样期间的气象资料图2·2和图2.3分别是广州2005年5月22日至2006年5月19日各采样日的温度、湿度和风速。

广州雨热同期,四季变化不明显,根据季风方向可以将全年分为两季一夏季(3月~8月,盛行西南风)和冬季(9月~次年2月,盛行东北风)。

李诗敏广州城市大气PM2s污染及源解析2.4采样仪器图2.4大流量采样器由AndersenInstruments/GMW生产的PM2.5大流量采样器(highvolumesampler,图2-4)。

该仪器是利用预设工作时间,使一定流量的空气进入粒径切割器,将粒径大于2.5脚的粒子分离,小于这一粒径的粒子随着气流经分离器的出口被阻留在已恒重的微纤维石英滤膜上(WhatmanQM.A,20.3x25.4cm)。

通过仪器显示的采样时间和流量计算采集获得到空气样品体积。

本次研究的流量范围为1.13~1.41m3min"1。

2.5采样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采样过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获得真实有效的气溶胶样品的重要前提。

本研究采样工作所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如下:(1)每一个月对采样器进行严格的流量校正;(2)每次采样前必须用Kimwipes无尘滤纸将滤膜夹擦拭干净:戴一次性塑料手套取放滤膜;(3)石英纤维滤膜在使用前于马弗炉450℃下灼烧4hrs;(4)包裹石英纤维滤膜的锡纸在使用前于马弗炉450℃下灼烧1h;(5)样品密封并保存于4"C冰箱中待进一步分析。

大气工程中高效过滤材料在PM2

大气工程中高效过滤材料在PM2

大气工程中高效过滤材料在PM2 5去除中的应用。

高效过滤材料在大气工程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对大气工程中的高效过滤材料也越来越重视。

尤其是在处理PM2.5(可吸入颗粒物)方面,高效过滤材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高效过滤材料在大气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原理、种类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高效过滤材料的原理高效过滤材料能够有效降低PM2.5的浓度,主要原理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将颗粒物截留在材料中。

物理截留是指通过孔隙、细孔或纤维网等方式,使颗粒物难以穿过材料层,而被滞留在表面或内部。

化学截留则是通过材料表面的活性物质与颗粒物发生化学反应,使其附着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二、常见高效过滤材料的种类1. 纤维滤材纤维滤材是目前最常用的高效过滤材料之一。

它具有较高的表面积和复杂的纤维结构,能够有效捕获PM2.5颗粒物。

常见的纤维滤材包括玻璃纤维、聚酯纤维和其它合成纤维。

它们通过表面电荷、纤维间隙和纤维直径等因素来吸附和过滤颗粒物。

2. 活性炭材料活性炭材料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领域,其孔隙结构有助于吸附和去除PM2.5中的有机化合物和气态污染物。

通过化学吸附作用,活性炭能有效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使其达到更高的纯净度。

3. 电滤材料电滤材料是一种利用电场力作用于颗粒物的过滤材料。

它利用电荷差异将颗粒物分离并聚集,通过电场效应将其去除。

电滤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去除效率,在处理PM2.5中有广泛应用。

三、高效过滤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目前,高效过滤材料在大气工程中的应用仍处于不断发展阶段。

为了提高过滤效率和净化能力,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功能材料的研发针对复杂的大气污染物组成和特性,高效过滤材料需要具备更多的功能。

未来的研发将趋向于探索多功能材料,如同时具备物理截留和化学吸附能力的复合材料,以提高过滤效率和适应不同污染源。

2. 纳米材料的应用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卓越的吸附性能,有望成为高效过滤材料的一大突破方向。

PM2.5来源解析-胡敏

PM2.5来源解析-胡敏

BC/EC POA
硫酸盐+铵盐+硝酸盐(SNA)二次离子组分突出
SOA Sulfate Nitrate Ammonium
OM 颗粒 有机 物
碳 质 气 溶 胶
SNA 二次 无机 离子
1
2012-08-31
PM2.5来源解析
区分一次和二次来源 识别一次来源 解析一次和二次来源的贡献率
有机物的测量技术
多种技术的综合:将扩散模式和受体模式这两类模式结 合使用,成为源解析研究的趋势之一,以满足环境管理 和污染控制的需要。 源检验-逆向模拟技术是在三维立体的大气浓度水平观 测的基础上,根据气象过程和化学过程,逆向运用空气 质量模式,检验和调试建立的污染源清单。这一方法借 助高质量的环境观测,可以获得污染源的时间和空间分 布,但方法本身不具有将各类源(如机动车、燃煤)进 行区分的能力。
Others Sterols Phenols Sugars Glycerides Hopanes Steranes Terpenoids PAHs Aromatic acids Dicarboxylic acids Unsaturated acids n-Alkanoic acids n-Alkanols Cyclohexanes Branches n-Alkanes
二次有机气溶胶研究测定要求: 高时间、物种、粒径分辨率 气溶胶质谱AMS 时间分辨率:几秒-几分钟 粒径范围:PM1 Org SO42- NO3- NH4+ ClTAG
浓度水平
粒径分布
(Hallquist et al., 2009)
大气细颗粒物来源与化学转化
现场观测实验 识别污染问题
建立了北京大学“城市大气环境定位观测站” 珠三角和北京六次区域大气污染国际综合观测实验

我国PM25主要成分及对人体健康危害研究进展

我国PM25主要成分及对人体健康危害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为PM25的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例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大范围PM25分布进 行监测,结合地面监测站点数据进行精细化分析;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 PM25排放源进行快速识别和预测;在治理方面,研发高效低成本的PM25去除技术, 以及提高常规治理方法的效率等。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首先, 通过文献综述了解PM25的主要成分、来源和危害,以及现有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 处。然后,通过实地调查收集各地的PM25数据,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 处理和分析。最后,结合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结果,对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进 行综合评价。
我国PM25主要成分及对人体健 康危害研究进展
01 引言
03 研究方法 05 结论
目录
02 研究现状 04 研究进展
引言
引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PM25(细 颗粒物)作为空气质量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已经引起了广泛的。PM25不仅本身 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还能作为载体携带其他有害物质,进一步加剧空气污染问 题。本次演示将就PM25的主要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研究现状
在污染源分布方面,研究者利用大气传输模型等方法,对PM25的来源进行了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PM25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和生 活垃圾等。其中,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对PM25的贡献最大。
研究现状
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静电除尘、袋式除尘和湿法除尘等常规方法以及生物 质能源利用、太阳能发电等新型方法都已被应用于PM25治理。这些方法在降低 PM25浓度、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大气颗粒物及大气专题4 pm25

大气颗粒物及大气专题4 pm25

1.3 大气颗粒物
3. 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 (1)无机颗粒物
其成分与颗粒物的形成过程、粒径大小有关。 粗粒子:金属元素。 细粒子: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痕量金属、炭黑等。 (2)有机颗粒物 来源于矿物燃料燃烧、废弃物焚化等高温燃烧过程。 已经检测到的有机颗粒物主要有烷烃、烯烃、芳烃和多环芳烃等烃类,还有少量 的亚硝胺、酚类和有机酸等。 4.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识别
1.3 大气颗粒物
(2) 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 Whitby等依据大气颗粒物的表面积与粒径分布的关系得到了三种模结构: 爱根核模( Dp < 0.05µm ) 积聚模 ( 0.05µm<Dp< 2µm ) 粗粒子模( Dp>0.05µm )
(3) 大气颗粒物的表面性质 成核作用:促进降水的形成; 降低大气能见度; 阻挡部分能量,减缓温室效应; 减缓酸雨的形成。 粘合作用:促进颗粒物从大气中消除。 吸着作用:使颗粒物吸附有害物质,增加其毒害作用。
富集因子(EF)法、 化学质量平衡法(CMB)、 相关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 相对浓度法
PM2.5
—— 十面“霾”伏的士兵
主讲教师:焦坤灵
内蒙古科技大学
认识PM2.5
1998年北京市蓝天工程项目中实验验证: 霾主要由PM2.5组成
掌握
主要内容
了解
分析归纳
1. P控PMM制22.5.P5特带M点来2.5及生的生成危成的害措施,分析复合型大气 污染1.生活环境
有机气溶胶(多存在于2 m 细颗粒中)
前体物
二次无机离子前体物:NOX、SO2、NH3(主要) 参与反应过程的物质:OH·、OH2·、O3、H2O2等
二次有机气溶胶前体物:芳香族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烯烃;烷烃; 环烷烃;萜烯;生物排放非饱和氧化物等;天然源碳氢化合物 参与反应过程的物质: O3、 OH-、NO3-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