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MS谱库和数据库
GC-MS谱图简单,内涵丰富——数据库都告诉我们什么?
GC-MS谱图简单,内涵丰富——数据库都告诉我们什么?现在我们越来越多的需要GC-MS进行相关的分析检测工作,但是,GC-MS在定量之余更能给我们许多定性未知物的信息,各种数据库则是其强大的后援,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数据库检索的门道。
GC-MS常见数据库介绍谱库检索是定性分析最为广泛的辅助手段之一。
通常GC-MS仪器的数据系统软件都配有不同的质谱数据库和谱库检索程序,较通用的一个是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Standards and T echnology)出版,最新版本收集的标准质谱图6.4万张;另一个是NIST/EPA/NIH库,由美国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院(NIST)、美国环保局(EPA)和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共同出版的,其2005版质谱数据库中共包含190825张EI质谱图,含有:163198个化合物和163195个结构式,以及:25983个化合物的121112个保留指数,还有5191张二级质谱MS-MS图,可用来进行谱图检索和分析;还有PBM(probability-based matching,概率匹配)检索谱库,即,Willey质谱数据库,标准谱图已超过27万张,近20万个化合物。
除了前面三个通用质谱谱库外,另外,还有一些专用质谱库,如,标准农药库(Standard Pesticide Library)内有340个农药的标准质谱图;药物库(Pfleger Drug Library)内有4370个化合物的标准质谱图,包括:许多药物、杀虫剂、环境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和它们的衍生化产物的标准质谱图;以及:挥发油库(Essential Oil Library),内有挥发油的标准质谱图。
另外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试验中得到的标准质谱图及数据用文本文件保存在用户自建库里,以便加以充分利用。
NIST/EPA/NIH库及其检索简介质谱数据库收集的质谱图是采用正常(70eV)EI电离方式,在一定条件下获得的纯化合物的质谱图以及和化合物相关一些信息,人们习惯上称数据库中的谱图为“标准谱图”,实际上称作“参考谱图”更确切,因为:收集的谱图尽管都是纯化合物的正常EI图谱,经过一定评估和筛选,但是,不可避免会有疏漏,而且,谱图的来源不同,所用仪器类型,操作条件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GCMS(气质联用仪)操作规程
GCMS(⽓质联⽤仪)操作规程SHIMADZUGCMS(⽓质联⽤仪)操作⽅法⼀、开机顺序1、打开氦⽓瓶,将分压表调到0.7-0.8Mpa之间。
2、打开质谱仪电源开关。
3、打开⽓谱电源开关。
4、打开计算机。
⼆、进⼊系统及检查系统配置1、双击GCMS REAL TIME┉┉,连机(正常时,机器有鸣叫声),进⼊主菜单窗⼝。
2、击左侧system configuration,设定系统配置,⽆误后退出。
三、启动真空泵⽅法1、单击左侧vacuum control图标,出现真空系统屏幕,再点击Advanced>>后,出现完整显⽰内容。
2、在Vent valve的灯呈绿⾊(即关闭)的前提下,启动机械泵(Rotary Pu mp)。
3、低压真空度⼩于3+E002Pa时,单击Auto startup,⾃动启动真空控制。
4、启动完成后,抽真空30分钟后,可进⾏调谐。
四、调谐⽅法1..单击左侧的Tuning图标,进⼊调谐⼦⽬录中,再单击Peak monitor view 图标,在Monitor选项中选择Water,air选项,将Detector电压设为0.7KV(最低),然后在m/z中依次输⼊18、28、42,在Factor中均输⼊适当的放⼤倍数.2、燃灯丝,如果18峰⾼于28峰,表⽰系统不漏⽓,同时观察⾼真空度保证在2E-2以下,关闭灯丝.3、建⽴调谐⽂件名,然后点击左侧的Start Auto Tuning图标,计算机⾃动进⾏调谐,直⾄打印出调谐结果为⽌。
4析调谐结果必须同时满⾜以下⼏个条件,⽅可进⾏分析。
a)Base Peak必须是18或69,不能是28(28为N2),否则为漏⽓。
b)电压应⼩于2.0KV。
c)m/z中69、219、502三个峰的FWHM最⼤差⼩于0.1。
d)m/z502的Ratio值⼤于2.只有同时满⾜上述条件后,⽅可进⾏测试样品。
每次调谐结果要统⼀存档保存,以利维修时查看。
五.⽅法编辑1.单击左侧主菜单的Date Acquisition图标后进⼊了⽅法编辑内部中,共分四个部分:Sample、GC、MC、FID2.Sample档内容如下:Aoc—21i1)Of Rinses with Solvent(pre)(抽样前溶剂洗针次数)2)of Rinses with Solvent (post)(注样后⽤溶剂洗针次数)3) of Rinses with (sample)(样品洗针次数)4)Plunger Suction Speed ⊙High ⊙Middle ⊙Low(抽样速度)5)comity Comp Time(粘度补偿时间)6)Plunger Injection ⊙High ⊙Middle ⊙Low(注射速度)7)Syringe Injection ⊙High ⊙Low(扎的速度)0: Normal (sample).8)、Injection Mode Set ==> 1: Sample+Air+Solvent. (进样模式的选择) 2: Sample+Solvent.当按:Advanced……时,出现如下内容:①、Pumping Times: 5 times②、Inj、Port Dwell Time: 0.3 sec③、Terminal Air Gap ⊙Yes ⊙No④、Plunger washing speed ⊙High ⊙Middle ⊙Low⑤、Washing Volume ⊙ 6 µt ⊙8 µt⑥、Syringe Suction 0 mm⑦、Syringe Injection 0 mm⑧、Use 3 Solvent Vial ⊙1 Vial ⊙Vial3、GC-2010:column oven temp ℃Injection Temp ℃(进样器温度)Injection model①Split:(分流)l②Splitless:(不分流)l③Directcarrier gas①flow control mode②Pressure③Total flow④Column flow⑤Linear Velocity⑥Purge flow⑦Split Ratio⑧Carrier Flow第四部分:①Oven temp Program ▼②Pressure ③Aux1 temColumn Flow at initital: 1.70 ml/minData file name: R.time:0 25 50 75 100 minTime (min) Command Value(3)GC Program…==> 1234Load Chromatogram ==>GCMS data file open.(4)ready checkTemperature√ Col(oven) √ Inj √ Det(interface) √ Aux1√ Aux2 √ Aux3 √ Aux4 √ Aux5√ Carrier Gas Flow √ Wait Equilibrium(平衡):min 4.MS档:GCMS-QP5050A With DI(1)Acquisition Mode(采集模式) ▼==> Scan(扫描⽅式)Sim(选择离⼦⽅式)(2)Micro Scan Width(微量扫描宽度:0 µ(3)Interface Temp(检测器温度):230 ℃(4)Solvent Cut Time(溶剂切除时间): 2 min(5)Detector ⊙Absolute (绝对)○Relative to the Tunning(相对于Tunning): 1.0 KV(⼀般设1左右)(6)Threshold (阀值):1000 (⼩于1000的峰不出现)(7)Interval (扫描间隔):0.5 SecUse MS program sec… GC Program time: 0.00 min七.样品的测定操作:Data Acquisition 中Sample loginSample Name SampleAcquisition= Sample ID Vial#Data file InjectionMulti Inj Tunning file设计好后,按Standby,待GC、MS均变绿⾊字体后,进样按start ,开始检测。
GC—MS常见数据库有哪些NIST和AMDIS有什么作用
GC—MS常见数据库有哪些NIST和AMDIS有什么作用在环境、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分析实验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简称GC-MS)是常用的分析手段之一、GC-MS可以将复杂样品中的化合物分离、鉴定,并定量分析各组分的含量。
为了实现更加高效、准确和可靠的分析结果,常常需要借助GC-MS数据库。
以下是常见的GC-MS数据库以及它们的作用。
1.NIST数据库(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数据库是最常用的GC-MS数据库之一,它包含了大量已知化合物的质谱数据和相应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etention Index,RI)数据。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与NIST数据库中的质谱数据进行比对,确定样品中存在的化合物。
同时,通过比对RI数据,可以进一步确认化合物的鉴定结果。
此外,NIST数据库还包括了各化合物的文献信息、峰面积百分比及谱图解释等有助于进一步分析的数据。
2.AMDIS数据库(自动化质谱物质识别系统)AMDIS是一种自动化质谱物质识别系统,它可以与GC-MS联用仪器相连,并进行质谱数据的解析和化合物的鉴定。
AMDIS数据库是与该系统相对应的数据库,用于储存各种化合物的质谱数据。
通过与AMDIS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系统可以自动判断样品中的化合物,并提供相应的鉴定结果。
3. Wiley数据库(Wiley Registry of Mass Spectral Data)除了以上几个常用的GC-MS数据库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数据库也值得一提。
例如,NISTEPA库、SPECS库等,它们都有各自特定领域的专业数据集合,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更好地开展特定样品的分析。
总之,GC-MS数据库(如NIST数据库、AMDIS数据库和Wiley数据库)是帮助研究人员对复杂样品进行化合物鉴定和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
通过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样品中存在的化合物,并进一步分析其含量和属性。
GC-MS工作原理
GC-MS工作原理引言概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的技术,它结合了气相色谱和质谱两种分析方法,能够高效地进行复杂混合物的分离和鉴定。
GC-MS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样品分子在气相色谱柱中的分离和质谱仪器中的质谱分析,通过分析样品分子的质谱图谱,可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结构。
本文将详细介绍GC-MS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气相色谱分离1.1 气相色谱柱1.2 样品进样1.3 柱温控制二、质谱分析2.1 离子化2.2 质谱检测2.3 质谱图谱三、数据处理3.1 质谱数据获取3.2 数据分析3.3 结果解读四、应用领域4.1 环境监测4.2 食品安全4.3 药物分析五、发展趋势5.1 自动化技术5.2 多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5.3 高分辨率质谱技术正文内容:一、气相色谱分离1.1 气相色谱柱:GC-MS中的气相色谱柱通常是由不同类型的固定相填料组成,样品分子在柱中根据其化学性质和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不同的柱类型和填料可以实现不同的分离效果,如环境分析常用的DB-5柱用于分离挥发性有机物。
1.2 样品进样:样品进样是GC-MS分析的第一步,通常采用进样口将样品气体化后注入气相色谱柱中进行分离。
进样量和进样方式对分析结果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样品特性进行合适的选择。
1.3 柱温控制:气相色谱柱的温度控制对样品分离效果至关重要,通过控制柱温可以调节样品在柱中的停留时间,从而实现不同成分的分离。
温度程序是根据样品特性和分析要求进行设计的。
二、质谱分析2.1 离子化:在质谱仪器中,样品分子首先被离子化,通常采用电子轰击或化学离子化等方式将分子转化为离子。
离子化过程会产生多种离子种类,其中主要的离子种类会被选择进行检测。
2.2 质谱检测:离子化后的离子进入质谱检测器进行检测,根据不同离子的质荷比和丰度进行分析。
常用的检测器包括飞行时间质谱仪(TOF-MS)和四极杆质谱仪(Q-MS),不同检测器有不同的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
三甲基硅烷衍生化GC—MS研究延胡索中水溶性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
三甲基硅烷衍生化GC—MS研究延胡索中水溶性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摘要]目的:研究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中水溶性非生物碱类化合物。
方法:延胡索的80%乙醇提取物经DA201大孔树脂柱吸附,收集水洗部位,该水洗脱部位再经732阳离子树脂交换,其水洗脱组分干燥后进行三甲基硅烷衍生化。
采用GCMS检测分析,NIST2005标准谱库结合具体衍生物的MS/MS 质谱图进行化合物结构推断。
结果:GCMS共检出约50个色谱峰,初步鉴定了其中的16个化合物,均为含有羟基或羧基的大极性化合物。
结论:16个化合物为首次从延胡索中发现,该研究结果为延胡索的深入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延胡索;水溶性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三甲基硅烷衍生化;GCMS中药延胡索是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 的干燥块茎,生长于低海拔旷野草地、丘陵、林缘。
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等地。
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性味辛、苦、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利气、止痛的功效。
主要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等[1]。
文献报道延胡索所含的化合物多为生物碱类化合物,大极性的醇,酸,胺,单糖和低聚糖类等水溶性非生物碱类化合物报道的很少,为了进一步明确延胡索中该类化学成分组成,作者对延胡索80%乙醇提取物的大孔树脂水洗脱部位进行了系统的组分研究。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水洗脱部位通过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分别收集水洗脱部分和5%氨水洗脱部分。
这两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未见相关报道。
本文对732阳离子交换树脂水洗脱部分采取三甲基硅烷化衍生化,GCMS进行分析,通过与NIST2005标准谱库匹配,结合具体MS/MS 质谱图进行分析的方法,初步鉴定了其中的16个化学成分,并用质谱总离子流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
1材料GCTPremier GCTOF气相色谱串接质谱仪(Waters公司);DA201大孔树脂(南开大学化工厂);732阳离子交换树脂(沧州宝恩化工有限公司);高纯氮(99.999%)。
gc-ms_和gc-ims在风味成分鉴定中的应用
gc-ms 和gc-ims在风味成分鉴定中的应用1. 引言1.1 概述风味成分的鉴定在食品、药物和香精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精确地了解不同样品中的化学成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特征和质量。
传统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被广泛应用于风味成分鉴定领域。
然而,近年来,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GC-IMS)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也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密切关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GC-MS和GC-IMS在风味成分鉴定中的应用展开详细讨论。
首先,我们将介绍这两种仪器的原理,并探讨它们在样品准备与处理方面的差异。
随后,将重点介绍两种技术在风味成分鉴定案例研究中的应用,并比较它们所具有的优缺点。
最后,对两种技术进行综合评价并展望其未来发展。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对于GC-MS和GC-IMS在风味成分鉴定中应用的详细介绍和评价,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技术在风味分析方面的优劣势,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通过对比这两种方法,我们将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便他们能够选择最适合其研究目的的方法。
2. GC-MS在风味成分鉴定中的应用2.1 原理介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的方法。
它将气相色谱(GC)和质谱(MS)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可提供样品中各种化合物的结构信息和含量分析。
在风味成分鉴定方面,GC-MS可以用于识别食品、饮料等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并确定其特征化合物。
GC-MS的原理是将待测样品先经过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然后进入质谱仪进行检测。
气相色谱柱能够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按照其挥发性、极性等特性进行分离,使得待测化合物以峰形式逐个进入质谱仪。
质谱仪则利用电子轰击或化学离子化等方法对待测化合物进行碎裂和离子化,生成特征性碎片离子,并通过比对数据库确定其结构和组成。
2.2 样品准备与处理:在使用GC-MS进行风味成分鉴定之前,必须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准备和处理。
数据库的建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MS)谱图数据库的建立一、 质谱图数据库建立的意义一次质谱实验可产生大量的质谱数据,而且目前自然界中已知的化合物有数十万种,所以用人工方式鉴别位置化合物的种类和结构比较困难,有必要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来代替人工的鉴别方式。
试图用计算机技术鉴别低分辨质谱的最早尝试是由Abrahams 和Stenhager 提出的。
考虑到理论方法遇到的困难和统计方法的缺点,许多学者认识到将未知谱同已知谱进行比较是一个成功的鉴别化合的方法。
这一方法有两个优点:它仅用低分辩质谱法去鉴别一种完全位置的化合物;它是一种简单的方法,不需要质谱方面的理论只是。
质谱库检索技术正是应这种要求产生的,这种技术的实现首先需要建立质谱数据库。
二、 GC-MS 质谱图数据库的结构所要建立的质谱数据库数据来自NIST 05谱库,共包含163198个不同化合物的谱图,每张谱图都提供了化合物名称、分子式、CAS 登记号、二维联结表等信息。
质谱库由INDEX1,INDEX2和MAINLAB 三个文件组成。
INDEX1存储谱图的十强峰、元素及分子量信息。
INDEX2存储ID 号、CAS 号和分子式信息,MAINLAB 文件存储谱库中谱图的数据信息。
1、 INDEX1的结构INDEX1中ID 为化合物的特征识别号,MWT 为化合物的分子量,ELE 为化合物的元素信息,1210,,,M M M 为化合物的十强峰,Point1为化合物的谱图数据在MAINLAB 中的存储位置。
INDEX1文件由163198个记录组成,每个记录的大小为32字节。
下面是一个记录的存储结构:Struct INDEX1{long ID; // 化合物的ID 号 short MWT; // 化合物的分子量short ELE; // 化合物的元素信息short M1; // 化合物的第1强峰short M2; // 化合物的第2强峰short M10; // 化合物的第10强峰long Point1; // 该化合物的质谱数据在MAINLAB文件中的存储地址};INDEX1中的ELE存储了化合物的元素信息,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元素信息来缩小检索范围。
gcms数据处理实例
gcms数据处理实例GC-MS 数据处理的基本步骤包括数据导入、质谱峰的识别和数据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将收集到的GC-MS 数据导入到专门的数据处理软件中,常用的软件包括Agilent ChemStation、Thermo Fisher Xcalibur等。
导入数据后,我们需要对质谱图进行检查和峰识别,以确定出样品中存在的化合物。
最后,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如进行谱图匹配、定量分析等。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详细介绍GC-MS 数据处理的步骤。
假设我们收集到了一个包含苯乙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脂的样品的GC-MS 数据。
首先,我们将数据导入到Agilent ChemStation 软件中,并显示出质谱图。
然后,我们进行质谱峰的识别,找到与目标化合物相对应的峰。
接着,我们可以对峰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每种化合物在样品中的相对含量。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进行谱图匹配,将实验数据与数据库中的谱图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化合物的标识。
在本例中,我们可以使用NIST 数据库来进行谱图匹配,以确认我们所识别的峰与目标化合物的一致性。
除了基本的数据处理步骤外,我们还可以进行数据可视化和统计分析。
通过绘制质谱图和谱图热图,我们可以直观地展示样品中的化合物含量和分布情况。
同时,我们还可以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比如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从而进一步深化对样品的分析和理解。
总的来说,GC-MS 数据处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能够为化学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通过合理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出样品中的化合物,并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GC-MS 数据处理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化学分析的研究水平和能力。
GCMS的原理与应用
GCMS的原理与应用GCMS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的简称。
它是将气相色谱(GC)和质谱(MS)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常用于化学、环境、食品、药物等领域中物质的分析鉴定。
1.样品制备:待测样品首先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如提取、萃取、稀释等,以获得适合于GC分析的样品。
2.进样:经过制备的样品通过自动进样器进入色谱柱,通常使用静态头空进样或注射进样器进行进样。
3.色谱分离:样品进入气相色谱柱,不同组分由于其化学性质的差异,在柱中持有不同的时间,完成分离。
4.离子化:柱出口的化合物进入质谱仪中,通过离子源(通常采用电子轰击离子化)将化合物转化为离子。
5.质谱分析:离子被加速和分离,进入质谱分析区分析质量/电荷比。
离子的相对丰度记录下来,形成母离子谱图和质谱图。
6.数据处理:通过比对数据库中的质谱图和物质库中的质谱图进行对比,确定样品中各个化合物的成分和含量。
1.环境监测:GCMS可以用于环境空气、水体、土壤等样品中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分析,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多环芳烃(PAHs)等的检测与定量;同时可以用来监测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气体排放和水体污染等。
2.食品安全:GCMS可以用于食品中的风味与香气组分分析、添加剂、农残、防腐剂、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等的检测,如残留农药、重金属、酸价、脂肪酸等的分析与定量。
3.药物分析:GCMS可以用于药物的有效成分分析和药物代谢产物的分析。
可用于药物残留、药物代谢物的分析、药物研究和药物质量控制等方面。
4.石油化工:GCMS可以用于石油化工产品的分析与鉴定,如石油及其衍生物、石油醚、环境中的石油污染等的分析。
5.化学研究:GCMS可以用于化学研究中的物质分离、分析和定量,如异构体分析、反应活性物质的鉴定等。
总之,GCMS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能够对复杂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有效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快速分析的优点,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GCMS 化学工作站数据分析培训教材
Chemstation数据分析现场培训教材(For G1701FA 01.00)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化学分析仪器部培训目的初步掌握软件中分析方法的编辑、谱库检索、校正表设定及报告的打印。
双击桌面上的“Data Analysis”图标,打开1701FA数据分析软件。
1、调入数据文件点击调入数据文件图标,选择evaldemo.d,点击OK。
2、本底扣除功能:1)在希望扣除本底的区域按住鼠标右键拖拽一段。
2)如下点击Subtract Background(BSB)“扣本底”上述为整体谱图扣除背景,如果想扣除单点背景,则可使用工作站的谱图相减功能,即按下面方式得到化合物峰的质谱图后,在右键双击化合物峰附近基线的位置得到本底的质谱图,然后在菜单Spectrum下3)选择Subtract即可得到扣除本底后该化合物的质谱图。
用鼠标右键在目标化合物TIC谱图区域内拖拽可得到该化合物在所选时间范围内的平均质谱图,右键双击则得到单点的质谱图。
3、谱库检索功能:1)选择谱库:在Spectrum菜单下选择Select Library。
2)点击“Browse/浏览”在Database目录下选择所需的谱库。
点击OK。
3)在如图所示化合物峰的位置双击右键得到该保留时间的质谱图。
4)在得到的质谱图区域任意位置双击鼠标右键,即可得到该谱图在所选谱库中的检索结果。
5)在上图选择合适的检索结果,单击“Done/完成”,然后在质谱图的目标位置按住鼠标右键拖拽一个矩形即可将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加注到谱图上。
6)若在谱库检索过程中没有结构式,使用如下步骤解决:点击“View/视图”菜单,选择“Parametric Retrieval/参数检索”。
出现如下画面,后选择“Cancel/取消”点击“Structure/结构”菜单,选择“Select structure database/选择结构库”。
出现如下窗口如果原先的文件为Demo谱库中的结构式库,选中该文件然后点击“Remove from List/从列表中删除”,接下来点击“Add New File/添加新文件”。
岛津公司最新开发的GCMS及应用数据库
■Scan Data ■SIM Data
SIM 测定
O: 比 Scan 测定方式灵敏度高 X: 不能获得质谱图 X: 不能获得目标化合物之外的信息
■ Scan Data
■SIM Data
FASST (Fast Automated Scan/SIM
Type)
新功能
技术的改进 可以使二者发挥各自的特长, 用SIM
保留指数和保留时间
保留时间根据色谱柱等分析条件不同而不同。
⇔ 保留指数根据色谱柱类型而保持一定 !
RT 21.7min
C20
柱A
C21
RI 2140 C22
R.T. 漂移
20
・柱效劣化
・柱长不同
・GC/MS设备不同
21
22
2100
2140
2200
2100
2140
2200
C21
柱B
R.I. = n+ (RT - RT2C0n) / (RTCn+1 - RTCn)×100
C22
21
RT 21.1min
Different R.T 22
RT 23 min RI
2300 2300
RI
C23
RT
23 min
AART功能解释
(x1,000,000) 1.5
1.0
0.5
标准保留时间
定量窗口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通过在电子倍增器前加入两个透镜 (Over-drive lens) ,降低了He的高速 电子束产生的噪声,提高了 S/N比。
GCMS工作原理
GCMS工作原理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和物质鉴定的先进分析方法。
它结合了气相色谱(GC)和质谱(MS)两种技术,能够同时提供样品的分离和鉴定信息,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分辨率的特点。
GCMS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样品进样、气相色谱分离、质谱检测和数据分析四个步骤。
首先,样品进样。
样品通常以气体或液体形式进入GCMS系统。
气体样品可以直接通过气体进样口进入,液体样品则需要通过进样器进行蒸发和气化后再进入系统。
进样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接下来是气相色谱分离。
样品进入气相色谱柱后,不同组分会根据其化学性质在柱中发生分离。
气相色谱柱通常采用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的填料,如聚硅氧烷、聚酯等。
样品中的化合物会根据其挥发性、极性和分子量等特性在柱中发生分离,从而实现对复杂混合物的分离。
第三个步骤是质谱检测。
分离后的化合物进入质谱检测器进行鉴定。
质谱检测器通常由离子源、质谱分析器和检测器组成。
在离子源中,化合物会被电离成带电离子。
接着,离子会进入质谱分析器,经过一系列的质谱扇形、离子滤波和离子检测等步骤,最终生成质谱图谱。
最后是数据分析。
质谱图谱可以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进行解析和鉴定。
通过比对样品的质谱图谱与数据库中的标准质谱图谱,可以确定样品中的化合物成分和相对含量。
同时,还可以进行峰面积计算、峰高计算、质谱图谱解释等数据处理操作。
GCMS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环境监测中,可以用于检测大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水中的有机物和土壤中的残留物等。
在食品安全领域,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和毒素等。
在药物分析中,可以用于药物代谢产物的鉴定和药物浓度的测定。
此外,GCMS还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妆品、医学、法医学等领域。
总之,GCMS是一种高效、准确的分析技术,能够提供丰富的化学信息,对于物质的分离和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样品进样、气相色谱分离、质谱检测和数据分析等步骤,GCMS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复杂样品,为科研和实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GCMS数据处理和定性定量分析演示文稿
第十六页,共45页。
GC/MS定性分析类型及相关分析技术
分析对象 要求 目标化合物 确认
可疑化合物 确认
未知化合物 解释
分析方法
1.与标准化合物保留时间对比 2.与标准化合物谱图对比(几个 离子匹配) 1.标准化合物保留时间对比 2.与标准化合物谱图对比(所有 离子匹配) 1.测定分子量 2.测定元素组成 3.阐明结构
二、质量色谱法的应用
•进样品前空白试验的实例 •色谱条件:起始温度60℃,停留5 min,以6℃/min升温至280℃,停留10min。目的是察看色 谱柱流失本底和高温段的基线漂移情况 •这里截取30min后的一段总离子流和m/z 207、m/z 149的离子流图。35 min 后基线开始上升,固 定相本底中m/z 207增高。 •温度达到240℃,m/z 149质量色谱显示有一个峰(2115号),40min后温度到280℃,基线上升,m/ z 149质量色谱也显示有一个峰(2 49号)
CI-GC-MS、GC-MSn LC-MS、LC-MSn (相对)
±20%
±25%
±30%
±50%
第十九页,共45页。
(三)对残留检测标准操作程序(SOP)编写作业指导书的基本要求
(完整版)GC-MS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一、实验目的1. 了解质谱检测器的基本组成及功能原理,学习质谱检测器的调谐方法;2. 了解色谱工作站的基本功能,掌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分析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分离手段,它是以惰性气体作为流动相的柱色谱法,其分离原理是基于样品中的组分在两相间分配上的差异。
气相色谱法虽然可以将复杂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分离开,但其定性能力较差,通常只是利用组分的保留特性来定性,这在欲定性的组分完全未知或无法获得组分的标准样品时,对组分定性分析就十分困难了。
随着质谱(mass spectrometry, MS)、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等定性分析手段的发展,目前主要采用在线的联用技术,即将色谱法与其它定性或结构分析手段直接联机,来解决色谱定性困难的问题。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是最早实现商品化的色谱联用仪器。
目前,小型台式GC-MS已成为很多实验室的常规配置。
1. 质谱仪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质谱系统一般由真空系统、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和计算机控制与数据处理系统(工作站)等部分组成。
质谱仪的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必须在高真空状态下工作,以减少本底的干扰,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分子-离子反应。
质谱仪的高真空系统一般由机械泵和扩散泵或涡轮分子泵串联组成。
机械泵作为前级泵将真空抽到10-1-10-2Pa,然后由扩散泵或涡轮分子泵将真空度降至质谱仪工作需要的真空度10-4-10-5Pa。
虽然涡轮分子泵可在十几分钟内将真空度降至工作范围,但一般仍然需要继续平衡2小时左右,充分排除真空体系内存在的诸如水分、空气等杂质以保证仪器工作正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进样系统由接口和气相色谱组成。
接口的作用是使经气相色谱分离出的各组分依次进入质谱仪的离子源。
接口一般应满足如下要求:(a)不破坏离子源的高真空,也不影响色谱分离的柱效;(b)使色谱分离后的组分尽可能多的进入离子源,流动相尽可能少进入离子源;(c)不改变色谱分离后各组分的组成和结构。
GCMS分析方法
质谱分析方法质谱仪种类很多,不同类型的质谱仪的主要差别在于离子源。
离子源的不同决定了对被测样品的不同要求,同时所得到信息也不同。
质谱仪的分辨率也非常重要,高分辨质谱仪可以给出化合物的组成式,这对于未知物定性就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进行质谱分析前,要根据样品状况与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质谱仪。
目前,有机质谱仪主要有两大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现就这两类仪器的分析方法叙述如下:GC-MS分析方法GC-MS分析条件的选择在GC-MS分析中,色谱的分离与质谱数据的采集就是同时进行的。
为了使每个组分都得到分离与鉴定,必须设备合适的色谱与质谱分析条件。
色谱条件包括色谱柱类型(填充柱或毛细管柱),固定液种类,汽化温度,载气流量,分流比,温升程序等。
设置的原则就是:一般情况下均使用毛细管柱,极性样品使用极性毛细管柱,非极性样品采用非极性毛细管柱,未知样品可先用中等极性的毛细管柱,试用后再调整。
当然,如果有文献可以参考,就采用文献所用条件。
质谱条件包括电离电压,电子电流,扫描速度,质量范围,这些都要根据样品情况进行设定。
为了保护灯绿与倍增器,在设定质谱条件时,还要设置溶剂去除时间,使溶剂峰通过离子源之后再打开灯绿与倍增器。
在所有的条件确定之后,将样品用微量注射器注入进样口,同时启动色谱与质谱,进行GC-MS分析。
GC-MS数据的采集有机混合物样品用微量注射器由色谱仪进样口注入,经色谱柱分离后进入质谱仪离子原在离子源被电离成离子。
离子经质量分析器,检测器之后即成为质谱仪号并输入计算机。
样品由色谱柱不断地流入离子源,离子由离子源不断的进入分析器并不断的得到质谱,只要没定好分析器扫描的质量范围与扫描时间,计算机就可以采集到一个个的质谱。
如果没有样品进入离子源,计算机采集到的质谱各离子强度均为0。
当有样品过入离子源时,计算机就采集到具有一定离子强度的质谱。
并且计算机可以自动将每个质谱的所有离子强度相加。
GC-MS和LC-MS数据采集以及处理
GC- Ms数据的采集 有机混合物样品用微量注射器由色谱仪进样口注入,经色谱柱分离后进入质谱仪离子原在离子源被电离成离子。
离子经质量分析器,检测器之后即成为质谱仪号并输入计算机。
样品由色谱柱不断地流入离子源,离子由离子源不断的进入分析器并不断的得到质谱,只要没定好分析器扫描的质量范围和扫描时间,计算机就可以采集到一个个的质谱。
如果没有样品进入离子源,计算机采集到的质谱各离子强度均为0。
当有样品过入离子源时,计算机就采集到具有一定离子强度的质谱。
并且计算机可以自动将每个质谱的所有离子强度相加。
显示出总离子强度,总离子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就是总离子色谱图,总离子色谱图的形状和普通的色谱图是相一致的。
它可以认为是是用质谱作为检测器得到的色谱图。
质谱仪扫描方式有两种:全扫描和选择离子扫描。
全扫描是对指定质量范围内的离子全部扫描并记录,得到的是正常的质谱图,这种质谱图可以提供未知物的分子量和结构信息。
可以进行库检索。
质谱仪还有另外一种扫描方式叫选择离子监测(select ion Moniring SIM)。
这种扫描方式是只对选定的离子进行检测,而其它离子不被记录。
它的最大优点一是对离子进行选择性检测,只记录特征的、感兴趣的离子,不相关的,干扰离子统统被排除,二是选定离子的检测灵敏度大大提高。
在正常扫描情况下,假定一秒钟扫描2-500个质量单位,那么,扫过每个质量所花的时间大约是 1/500秒,也就是说,在每次扫描中,有1/500秒的时间是在接收某一质量的离子。
在选择离子扫描的情况下,假定只检测5个质量的离子,同样也用一秒,那么,扫过一个质量所花的时间大约是1/5秒。
也就是说,在每次扫描中,有1/5秒的时间是在接收某一质量的离子。
因此,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方式比正常扫描方式灵敏度可提高大约100倍。
由于选择离子扫描只能检测有限的几个离子,不能得到完整的质谱图,因此不能用来进行未知物定性分析。
但是如果选定的离子有很好的特征性,也可以用来表示某种化合物的存在。
GCMS操作步骤
1)打开载气2)打开质谱电源、气相电源、电脑电源双击“实时分析”-----系统配置/System Configuration(辅助栏)----设置/set 真空控制/Vacuum Control(辅助栏)---自动启动/Auto Startup调谐/Tuning(辅助栏)---峰监视器视图/Peak Monitor View(辅助栏)---监视组/Monitor Group(Water,air)自动调谐条件/Auto Tuning Condition(辅助栏)---614,0.7---确定开始自动调谐/Auto Start Tuning(辅助栏)文件/File(工具栏)---另存调谐文件/Save Tuning File as上部/Top(辅助栏)---数据采集/Data Acquisition(辅助栏)----文件/File(工具栏)---方法文件另存为/Save Method File As---PBB、PBDE定性方法上部/Top(辅助栏)---批处理/Batch Processing(辅助栏)---开始(Start)方法文件:PBB、PBDE定性方法数据文件:标准品scan数据文件双击“后处理”---定量/Quantitative(辅助栏)---打开PBB的scan数据文件编辑组分表文件/File(工具栏)---方法另存为/Save Method As----PBB、PBDE定量方法---- 再打开PBDE的scan数据文件加载方法/Load Method(辅助栏)---PBB、PBDE定量方法---确定编辑组分表---文件/File(工具栏)---方法另存为/Save Method As---文件/File(工具栏)---方法另存为/Save Method As---PBB、PBDE定量方法关闭“后处理”窗口---回到“实时分析”---数据采集/Data Acquisition(辅助栏)---文件---打开PBB、PBDE定量方法---方法/Method(工具栏)---从组分表创建SIM 表/Creation of Automatic SIM(Scan/SIM)Table---确认---保存“实时分析”---批处理(辅助栏)---编辑批处理表---开始方法文件:PBB、PBDE定量方法数据文件:标准品sim数据文件“后处理”---定量/Quantitative(辅助栏)---分别打开sim数据文件---峰积分全部ID色谱图/Peak Integrate for all Ids---保存上部/Top(辅助栏)---校正曲线/Calibration Curve(辅助栏)--- 打开PBB、PBDE定量方法文件切换到数据文件分别将PBB、PBDE的sim数据文件拖入相应的级别浓度下—-保存方法文件工作曲线制作完毕分析未知样品:“实时分析”---批处理表/Batch Processing(辅助栏)---编辑批处理表---开始方法文件:PBB、PBDE定量方法数据文件:未知样品sim数据“后处理”---打开未知样品sim数据文件---加载方法/Load Method(辅助栏)---PBB、PBDE定量方法---确定---峰积分全部ID色谱图/Peak Integrate for all IDs查看结果/View Result(组分表中)文件/File---数据文件信息/Data File Properties分别输入:样品量/Sample Amount 和稀释因子/Dilution Factor 计算/Calculation(辅助栏)报告/Report 完成报告创建个人谱库后处理---谱库编辑/Library Editor(辅助栏)---文件/File(工具栏)---创建个人谱库/Create Private Library---PBB&PBD定量/Quantitative---打开PBB的scan数据文件双击一溴联苯的TIC峰图---扣除背景---定性/Qualitative(工具栏)---登记当前谱图到谱库/Register Current Spetrum to Library---PBB&PBDE---打开依次编辑其他联苯类谱图到PBB&PBDE谱库定量/Quantitative---打开PBDE的scan数据文件。
谱育便携式gcms说明书
主要用途:★移动环境监测,区域环境评估★应急检测,对现场未知样品快速鉴定,保证现场人员安全★移植实验室GC-MS国标测试方法进行实验室样品测试三、技术指标一)、主机技术指标1.整机模块1.1环境温度:-20℃~45℃;1.2环境湿度:可在全部相对湿度范围内使用;1.3电源:220 V (±10%),50/60Hz;或电池24伏(DC)供电,30W;电池供电时间大于2.5h,支持不关机更换电池;1.4开机及稳定时间:≤10min(稳定条件保留时间RSD≤5%);1.5循环分析时间:实时显示,GCMS分析模式循环分析时间3~10分钟可调;1.6使用条件:可在实验室、车辆行驶及人员携带状态下开机及使用;1.7重量:≤20公斤(含主机、内置电池、气罐等);1.8防护等级:军用机箱整体具有IP65级防护能力,可在雨天、风沙、地震等恶劣环境下短时间正常工作;1.9数据库:内装NIST与AMDIS的质谱库,并配有NIOSH的数据库,谱库软件可以终身更新;1.10通信:使用TCP/IP通讯模式;1.11操作:可通过仪器面板、手持式控制器、外接笔记本电脑等方式进行操作。
2.气相色谱模块1.载气:内置便携式高纯氦气瓶,单瓶气体可持续使用≥12小时,可分析≥150个样2.3.载气流量:最大支持1.0ml/min载气流量直接流入质谱模块;4.载气流量控制方式:电子压力控制模式,控制范围0-100psi,控制精度0.01psi;5.进样口:气体样品通过进样探头直接进样或进入内置复合吸附剂的捕集阱吸附浓缩6./不7.8./分流进样和脉冲进样,分流比可调;9.低热容毛细管色谱柱:标配30m×0.25mm×1μm低热容色谱柱,根据客户实际使用10.45℃11.≥15米(DB-1MS),升温速率≥20℃/分钟。
根据不同规格色谱12.10℃至280℃;13.进样模式:气体样品能通过吸附浓缩管解吸模块或定量环模块直接完成气体样前处14.15.300℃;16.定量环模块、吸附浓缩管解吸模块及样品全套管路都经过表面惰性化处理,满足现17.18.定量方法:内标法;19.内置捕集阱浓缩器;20.进样方式切换:不同进样方式的切换(SPME/热解析/顶空)均无需对仪器硬件进21.3.质谱模块1.质量分析器:带预四极全金属高精度四极杆质量分析器,预四极与主四极杆一体化 2.3.离子源:高温惰性化陶瓷离子源,70eV EI ,配置长寿命双灯丝结构; 4.电子能量:10eV-100eV 电离能量可选; 5.检测器:带高能打拿极电子倍增器; 6.质量精度:0.1amu/24h ; 7.灵敏度:<0.5ppb (对包括烷烃、芳烃、卤代烃在内的大多数分析物); 8.质量范围:2amu 至550amu ,其中SIM 模式下1amu 至300amu ,软件能完成设 9.10.扫描模式:全具有全扫描(Full Scan )和选择离子监测(SIM )两种方式可选; 11.扫描速度:≥3000 amu/s ; 12.真空系统:抽除化学背景的质谱真空系统,由微型隔膜泵及高速分子泵组成; 13.动态范围:107,满足现场高低不同浓度样品检测; 14.质量分辨率:≤1amu ; 15.快速速查分析功能:气态样品可不经过色谱分离直接进入主机质谱检测,在线实 16.17.自动调谐:仪器每次开机会自动进行调谐,用户也可以随时手动调谐; 18.热解析附件:主机内置热解析附件,包含捕集阱浓缩器,可对低浓度化合物进行痕 19.二)、便携式动静态顶空进样器技术指标系统顶空进样器采用便携式顶空进样套件HSP1000,该设备具备动态顶空(吹扫捕集)和静态顶空双重顶空分析功能。
GCMS谱库和数据库
有机酸/氨基酸 三甲基硅烷化
数据库包含前处理方法、仪器条件、保留指数+质谱图双重定性 登记了许多NIST库中未包含的物质
快速筛查软件
Compound Composer Ver.2 快速筛查软件 942种化合物、包含451种农药
Forensic Toxicological Database 毒物数据库
GCMS谱库和数据库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市场部
保留指数
保留指数
物质在两个相邻的正构烷烃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
广泛使用、国际公认的定性指针! AART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Retention Time) 保留时间自动校正
AART原理
C17 ★ C18 C19
最专业的质谱谱库,支持AMDIS解卷积软件,2008版包含化合物保留指数信息
农药种类比NIST谱库中登记的多,Agilent无NCI谱库
谱库包含质谱图、可进行带保留指数的相似度检索。 利用质谱图和保留指数双重定性,增加定性准确性。 支持质谱图添加。
方法包
方法包 対象 方法文件 化合物数 报告文件 同定支持工具 添加零部品 语言 色谱柱 (自备)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Scan測定 200个成分 (已设定保留指数) 含同分异构体 4种添加 添加 玻璃衬管 日本語版、英語版 RESTEK Rtx-5ms ID 0.25mm Length 30m Thickness 0.25um EPA524 饮料水中的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内标法 Scan測定 依据USEPA EPA524 62个成分 (已设定保留指数) 内标物、含代理 5种添加 添加 英語版 RESTEK Rtx-624, Rtx-VMS ID 0.18mm Length 20m Thickness 1um EPA525 饮料水中的 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内标法 Scan測定 依据USEPA EPA525 48成分 (已设定保留指数) 内标物、含代理 5种添加 添加 玻璃衬管 英語版 RESTEK Rtx-5ms, Rxi-5ms ID 0.25mm Length 30m Thickness 0.25u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市场部
保留指数
保留指数
物质在两个相邻的正构烷烃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
广泛使用、国际公认的定性指针! AART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Retention Time) 保留时间自动校正
AART原理
C17 ★ C18 C19
校正耗时 适用方法
总结
谱库和数据库中登记了许多NIST库中未包含化合物。 AART功能是我们的优势,可以在没有标准品的情况下预测 目标化合物的当前保留时间。 带保留指数的相似度检索功能,保留指数+质谱图双重定 性,更为准确。 GCMS谱库和数据库充分利用AART功能和带保留指数的相似 度检索功能。增加定性准确性的同时有效减少大量分析标 准品的工作。
滥用药物(本体208种、TMS衍生产物204种、TFA衍生产物179种) 精神药物(本体60种、TMS衍生产物50种、TFA衍生产物8种) 常见药物(本体156种、TMS衍生产物156种) 农药35种
计划2010年8月底发布、登记许多NIST库中未包含化合物
快速筛查软件利用AART功能自动预测保留时间 保留指数+质谱图双重定性 内标曲线半定量 支持目标物添加
Z、TZ、TZ+1均为已知(因为需要分析C7 ~ C33正构烷烃标准品) 保留指数和TX(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知道其中一个即可反推另一个
软件自动计算!
带保留指数的相似度检索
10种物质相似度超过90 无法准确判断
保留指数+相似度检索 符合要求的仅为一种物质
(x1,000,000) TIC 1.5 88 1.0 87 0.5 85 89
最专业的质谱谱库,支持AMDIS解卷积软件,2008版包含化合物保留指数信息
农药种类比NIST谱库中登记的多,Agilent无NCI谱库
谱库包含质谱图、可进行带保留指数的相似度检索。 利用质谱图和保留指数双重定性,增加定性准确性。 支持质谱图添加。
方法包
方法包 対象 方法文件 化合物数 报告文件 同定支持工具 添加零部品 语言 色谱柱 (自备)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Scan測定 200个成分 (已设定保留指数) 含同分异构体 4种添加 添加 玻璃衬管 日本語版、英語版 RESTEK Rtx-5ms ID 0.25mm Length 30m Thickness 0.25um EPA524 饮料水中的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内标法 Scan測定 依据USEPA EPA524 62个成分 (已设定保留指数) 内标物、含代理 5种添加 添加 英語版 RESTEK Rtx-624, Rtx-VMS ID 0.18mm Length 20m Thickness 1um EPA525 饮料水中的 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内标法 Scan測定 依据USEPA EPA525 48成分 (已设定保留指数) 内标物、含代理 5种添加 添加 玻璃衬管 英語版 RESTEK Rtx-5ms, Rxi-5ms ID 0.25mm Length 30m Thickness 0.25um
竞争
AART功能用于应对Agilent的RTL(保留时间锁定)
AART 校正方式 ○化合物的正常洗脱时间 RTL ×固定保留时间, 需要改变载气压力 ×单点校正,时间相差越 远的成分的精度越差 ×初次时需要分析5~6 次标准品以建立标准曲线 ×仅指定的方法
校正精度
○多点校正,从低沸点至 高沸点。时间校正精度高 ○只需分析一次正构烷烃 ○可能
方法包包含分析方法、报告模板、保留指数+质谱图双重定性
数据库
苯并氮数据库 安非他命类药物的柱上衍生分析,需配备A0C-20i+s、GCMS Solution Ver.2.6 GC/MS Metabolite Database English Version 代谢物分析数据库 氨基酸、脂肪酸、有机酸分析 衍生化方法 氨基酸 脂肪酸 EZ:faastTM 甲基化 离子化方式 质谱库 EI EI/CI EI 33 50/50 178 EI 261,CI 50
1700 装置改变时 C17 ★
1735
1800 21.5 min(Method value) C18 C19
1900
R.I.
1700 1735 20 21 21.1 min
1800 22
1900 23 ★:Target 24
R.I.
(Calculated value )
计算公式
保留指数=100×Z+100×(TX-TZ)/(TZ+1-TZ) Z:农药峰相邻(之前)的正构烷烃的碳数 TX: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 TZ:农药峰相邻(之前)的正构烷的保留时间 TZ+1:农药峰相邻(之后)的正构烷的保留时间
90
9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2
93
20.25
86
20.50
20.75
21.00
21.25
21.50
21.75
94
谱库
NIST质谱谱库 2008版 Wiley 9 质谱图最多,但没有NIST专业,应用不广泛 Pflegar/Maurer/Weber Drug and Metabolites Spectra Data Base 药品谱库 Pesticides Library 农药谱库 FFNSC 香精香料库 Ver. 1.3 7840种化合物 EI 578,NCI 383 新版1830种化合物,原版1156种 191436个化合物(219743张质谱图) 约592000个化合物(662000张质谱图)
有机酸/氨基酸 三甲基硅烷化
数据库包含前处理方法、仪器条件、保留指数+质谱图双重定性 登记了许多NIST库中未包含的物质
快速筛查软件
Compound Composer Ver.2 快速筛查软件 942种化合物、包含451种农药
Forensic Toxicological Database 毒物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