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名记者

合集下载

中国新闻史

中国新闻史

1.王韬是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

王韬早年游历欧洲,是我国最早提倡学习西方、变法自强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

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政论报刊《循环日报》。

王韬在《循环日报》撰写了大量政论文章,鼓吹变法自强,创立了报刊政论文体,确立了不拘一格的文章报风。

他的部分政论文章后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

·系统的提出了办报主张:1办报目的是为了“立言”。

即通过报纸来宣传变法自强的主张。

该思想成为中国报刊的传统特色之一。

2报纸的功用是一个“通”字。

即使国政民情上通下达。

3呼吁言论自由。

4主张报纸的文风要直抒胸臆。

5报纸的编辑人员要慎重选择。

他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

2.郑观应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在其著作《盛世危言》中提出与王韬类似的观点:1报纸的功用要“通民隐,达民情”。

2创办报纸是实行民主政治的枢纽。

3办报是中国变法自强的重要手段。

4呼吁政府允许国人办报。

3.康有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思想家、理论家和政治家之一,是戊戍变法运动中著名领袖,也是清末民初中国资产阶级报业的先驱。

·1895年康有为联合进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举行“公车上书”,要求朝廷变法维新。

·1895.8参与维新派第一家报纸《万国公报》。

·1895.11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第一个具有政党性质的团体,京师强学会成立,康为实际组织者。

作为京师强学会的机关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

·1895.11康有为在上海,与友人共同成立上海强学会。

其机关报《强学报》应运而生。

在维新变法中,康有为十分重视报纸的宣传作用,并认为报刊是维新变法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他所创办的报纸,都是重政论、重宣传、轻新闻,使报纸成为了他们推行变法新政、开展维新运动的重要基地。

他认为报纸的作用有“匡不逮”、“达民隐”、“鉴敌情”、“知新政”四个方面。

民国初年有哪些比较著名的记者,他们各自的新闻经历如何?

民国初年有哪些比较著名的记者,他们各自的新闻经历如何?

民国初年有哪些比较著名的记者,他们各自的新闻经
历如何?
民国初年涌现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记者,他们各自的新闻经历如下:
1.孙作宾:孙作宾是民国初年的重要记者和编辑,与黄遵宪
一同创办了《申报》报纸,并担任主笔。

他致力于抗日救
国运动和革命事业,报道了许多社会问题,包括农民运动、抗日斗争和劳工权益等。

2.周扬:周扬是知名的新闻记者和作家,他曾在《申报》、
《大公报》等报纸任职,是民国时期非常活跃的记者之一。

他关注社会问题和政治动态,以深入的观察和敏锐的洞察
力为特点,通过他的报道和评论,影响了许多人。

3.熊十力:熊十力是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摄影师,他在民
国初年从事全国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报道。

他的独特方式和
真实记录的摄影作品对推动新闻报道的创新和发展起了重
要作用。

4.贺军翔:贺军翔是一位广东籍记者兼作家,他在《大公报》
和《大中华文摘报》等报纸工作。

贺军翔最为人所知的是
他编辑和发表的《中国近代史》系列报道,记录了中国近
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5.郭沫若:郭沫若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历史学家和记者。


曾在《京报》、《大公报》等报纸任职,在民国初年致力于
革命事业的报道和记录。

他的作品多次报导了国内外重大事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这些记者在民国初年的新闻业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他们的报道和观点,传递了许多重要信息和观点,并推动了中国新闻业务的发展和进步。

他们的努力和贡献在中国新闻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民国名记者赵敏恒研究

民国名记者赵敏恒研究

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1 绪论 (1)1.1研究缘起与意义 (1)1.2文献述评 (2)1.2.1文献综述 (2)1.2.2文献评价与不足 (3)1.3研究思路与方法 (4)1.3.1研究思路 (4)1.3.2研究方法 (4)1.4创新之处 (5)2 赵敏恒及其时代 (6)2.1求学生涯(1915-1926) (6)2.2新闻生涯(1927-1955) (8)3 赵敏恒新闻实践的研究 (11)3.1赵敏恒新闻采访的研究 (11)3.1.1尊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11)3.1.2深入实地采访,让报道“接地气” (11)3.1.3重视新闻时效,强调用腿“跑”出新闻 (13)3.2赵敏恒新闻写作的研究 (13)3.2.1据所见事实做客观评论分析战事发展 (13)3.2.2采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手法介绍风土民情 (14)3.2.3采用对比的手法解读各国新闻事业发展态势 (15)3.3赵敏恒报刊编辑的研究——以“新闻圈外”“天南地北”为例 (16)3.3.1报刊专栏的内容编辑特点 (17)3.3.2报刊专栏的编辑形式特点 (18)4 赵敏恒新闻思想的研究 (20)4.1关于新闻概念的理解 (20)4.1.1赵敏恒对“新闻”的新释义 (20)4.1.2赵敏恒分析“新闻”新释义产生的原因 (21)4.2关于新闻教育的思想 (23)4.2.1对新闻教育价值的认识 (23)4.2.2对新闻教学模式的认识 (24)4.3关于新闻事业的定位 (26)4.3.1全国性新闻通讯社的重要意义 (26)4.3.2本国新闻应由本国新闻机构报道 (27)4.3.3新闻事业是国际传播的桥梁 (28)5 结语 (30)致谢 (32)参考文献 (33)附录 (37)A.赵敏恒所著书籍之目录 (37)B.赵敏恒所写文章之目录 (37)1 绪论1.1研究缘起与意义赵敏恒1904年生于江苏南京,是民国时期享誉国际新闻界的著名记者。

从黄远生的新闻思想探析名记者的成功之道

从黄远生的新闻思想探析名记者的成功之道

神, 赋予了作品灵魂 , 让读者的心灵得 到震 少 , 其主要原 因在于许多记者不敢发挥 自 撼。黄远生以高 尚的人格和极富魅力 的新 闻作品赢得了社会各界 的赞誉。
二、 针砭时弊 , 秉公为 民 己手 中舆论监督 的权利 , 不去监督掌权 的
核心部 门 ,不 去监督政 府官员 的权 利使 用 ,而是将 目光集 中在一些都市生活 、 家 长里短上 ,那么新 闻记者的价值又何在 ? 新媒体 时代的到来 , 每一个人都是新 闻事
同时也对 新 闻工 作者 成为名 记者具 有重 要 的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意义 。

步 自封 。 黄远 生敢于挑 战权威 , 敢 于直 言
报应 “ 主 持政论 公理 , 以廓 清腐秽 , 而养 痛 斥 , 向人 民报告 真相 , 正因他这种 为 国
国家 之元 气 ” 。他 认 为报馆 作 为舆 论机 为 民的责任感和担 当意识 , 让他成为大家 关, 其 使命 应为 “ 救 国兴 邦”。 黄远生这样
所想 , 说人 民之想说 , 他是一 个战 斗在前
与他的新 闻思想和理论分不开的。他的作
线的正直爱国的新 闻记者 。
矣。 ”他强调 : “ 夫新 闻 , 以报 道真正 之事 实 为主。 …‘ 夫理论之根据 ,在于事实 。 ”
品反映了记者的新闻思想 、 理念 、 素养和精
目前从 事新 闻工作 的名记 者少 之又
记者 。黄远生在短短 四年的新闻实践 中, 录 》、 《 消极 之乐观 》 等通讯作 品反映 了 时代特征 ,揭 露了军 阀统治 的恶行 , “ 远 生体 ” 也给人们 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黄远生之所 以能在新 闻事业上取得 巨 大成就 、 被人们公认为民国初年名记者, 是

民国初年的著名记者简介

民国初年的著名记者简介

民国初年的著名记者黄远生、邵飘萍简介姓名:林星星学号:100102250班级:10级广电2班黄远生简介1、平身简介黄远生,中国近代新闻记者。

黄远生,江西九江人,原名黄为基,字远庸,远生是他的笔名。

1885年1月15日生于“文彩秀发”的书香门第之家。

21岁时中光绪甲辰进士,成为清末最后一批进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但他无意仕进,以新进士之资格赴日本留学,1909年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法科。

回国后先在清政府邮传部任职,辛亥革命后脱离官场,从业新闻,成为蜚成于世的著名新闻记者和政论家,是中国第一个以新闻采访和写作著名于世的人,被誉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专职记者。

2、新闻思想黄远生在新闻工作方面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对于我们中国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可以说都是无价瑰宝。

黄远生宣称,新闻“第一义在大胆,第二义在诚实不欺”。

又强调,记者当具备“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的“四能”功夫,也称为“四能说”。

一能,“调查研究,有种种修养”,是谓能想;二能,“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之所存,以时访接”,是谓能奔走;三能,“闻一知士,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是谓能听;四能,“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重彼此之人格,力守绅士之态度”,是谓能写。

简单的说就是脑子要活,要快。

要勤于跑动,没有实践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还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马上就可以有这件事联想到另一件事上去。

同时写出的文章还要具有耐读性,对新闻事件的描述要清晰、生动,这样才可以吸引受众。

黄远生的办报目的是主持公理、指斥时弊、为人民奔走呼号。

对于民国初年的报纸言论,正如他在《少年中国之自白》中所说:“举国言论趋于暮气,趋于权势,趋于无聊之意识,不足以表现国民真正之精神。

”针对报界堕落的状况,他主张“主持政论公理,以廓清腐秽,而养国家之元气”。

他指斥一些不良报人:“袁总统以马为鹿,我亦不敢以为马;袁总统以粪为香,我亦不敢以为臭。

民国初年著名记者群成因考

民国初年著名记者群成因考

作者: 龚险峰
作者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出版物刊名: 科技传播
页码: 48-50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0期
主题词: 新闻业务 流变 转型 公共领域 传媒生态
摘要:民国初年,中国报业由政论时代转向新闻时代,催生了一批以新闻通讯著称的记者,主要有黄远生、邵飘萍、刘少少、徐凌霄、张季鸾等。

通过历史回溯发现,民初著名记者群的生成是新闻业务发展与流变的历史产物——是报刊文体、类型、版面与技术等多种基因变异的结果。

也与晚清民国的政治结构、社会转型与文化嬗变所形塑的传媒生态有着密切的横向关联——清末民初特定的"国家—社会"二元结构衍生了中国语境下的"公共领域"。

袁世凯复辟帝制、发动"癸丑报灾"造成传媒生态的灾难,公共领域昙花一现。

民初著名记者群正诞生于这段复杂、动态的具体历史情境中。

名记者喋血案:邵飘萍被杀的来龙去脉

名记者喋血案:邵飘萍被杀的来龙去脉

名记者喋血案:邵飘萍被杀的来龙去脉从辛亥革命之始,民国新闻界人士形成了言论自由的共识。

民国初年,新闻管制是相当宽松的,这与当时的新闻界人士一直坚持不懈地争取言论自由是分不开的。

而后几十年,有关政府规制言论自由的具体尺度,却随着政局的波澜起伏反反复复,新闻独立的土壤越发的贫乏,但也无法遏制那些追求新闻自由者的脚步,对于他们而言,为了理想,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邵飘萍就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记者、报人之一。

理想的起点谈到近代新闻史,邵飘萍是一个绕不开的一个重要人物。

邵飘萍于一八八六年十月十一日(清光绪十二年九月十四日)出生在浙江东阳。

原名振青,飘萍是他后来改的,意寓“人生如断梗飘萍”。

邵飘萍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是他从小表现出自己超人一等的学习天赋,十四岁便考中秀才,后来的学业之旅也很顺利。

1903年进入省立第七中学,1906年考入浙江省立高等学堂。

1909年邵飘萍大学毕业回到金华,在母校教历史、国文。

他除教书外,对文字十分感兴趣,经常为上海的报纸写通讯。

1909年春,省运动会期间,他还和陈布雷、张任天三人一起,在一个图画老师指导下,办过一张《一日报》,这可以说是他报业生涯的开始。

慢慢地,邵飘萍对报纸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自己也办一份报纸,用手中的笔去真实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新闻来实现自己救国的抱负。

邵飘萍真正的事业起点,是在1911年成为《汉江日报》的主笔。

后来谈起自己从业新闻界是这么说的:“因此关系,辛亥革命之岁,遂与杭辛斋君[1]经营浙江之汉民日报。

”[2]1912年春,杭辛斋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将《汉民日报》交给邵飘萍一人主持。

从此,邵飘萍就开始大展身手,逐渐闻名于报界。

报界全才邵飘萍当时被称为是报界的“全才”,各个方面都能胜任。

方汉奇先生评价邵飘萍时说其人是少有的一个新闻界的“多面手”。

他比史量才、汪汉溪多几分文采,比黄远生、刘少少又多几分组织和治事的能力,像他这样的“全才”,当时是不多见的。

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目录:1.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2.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3.新闻事业在逆境中的发展4.新闻业的变革一,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1,民国临时政府的新闻政策5.一,将言论出版自由原则载入国家根本大法中。

1912年3月11日颁行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等自由。

二,颁布保障言论自由的法令。

如1911年10月6 日,湖北军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

在《浙江军政府临时约法》,《江西临时约法》中也有同样的规定。

《民国暂行报律》: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制定了简略的《暂行报律》,在正式宣布废除《大清报律》的同时,与报界约法三章。

具体内容有: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流言煽惑,关于共和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

但在当时民主、自由气氛空前高涨的报界,此报律受到了报界的一致反对,孙中山明令撤销。

“暂行报律”被撤销一事,加深了人们对言论出版自由的认同。

2新闻事业的繁荣与政党报刊的蜂起。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给我国新闻界注入了新的活力,新闻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是短暂的繁荣,到1912年袁世凯)表现是报纸的数量增加,新闻通讯社有较大地发展,有人称这个时期为“报界的黄金时代”。

民国成立后,在政党政治的潮流的影响下,政党报刊特别活跃。

表现是政党报刊的数量增加,两党为了各自的利益,用报刊来宣传自己,以提高自己的形象,很多省份都有自己的报纸,内容针锋相对。

这时期,《民权报》《中华民报》《民国新报》被人民称为“横三民报”。

民国初期的政党报刊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起到进步作用,反而还增添了政局混乱。

这一独特的历史背景形成了民国初年短暂的第二次办报高潮。

二,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1,袁世凯对新闻事业的统治和反袁宣传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迫害新闻界,捣毁查封各地方的报馆和殴打逮捕驱逐杀害保人。

新闻事业的短暂繁结束。

民国时期的战地记者——孟秋江

民国时期的战地记者——孟秋江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天津《进步日报》经理、《大公报》 副社长、中国新闻社理事、中共天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等职。 1967年受文革迫害,不幸逝世。
长江与秋江
——大公报特约记者与政府小职员的一拍即合
• 提到他们俩,你会想到什么? • “长亭送君行,秋江一色清”不是 兄弟,胜似兄弟 • “二江”? • 不一样的出身,一样的爱国理想 • 大公报记者? • 共同编著《中国的西北角》对与否? • 疑似兄弟? • 于友:不看笔名难以辨认谁的作品
《南口迂回线上》《大战平型关》选节
• 因此这天的运输队,由驴子、大车,挑夫组合而成,这条牛走起 来还嫌崎岖的路,汽车就用小脚婆走路的方式也难通过了。在这 样道路上,毛驴子最骄傲,驮载的重量既不过份,行动可以自由, 等驴夫睡倒了,它偷偷地走进田地里,黄的高粱,嫩的黄豆荚, 小米子,大胆地吃一顿好东西。庄稼人看见了至多是吁吁赶跑它, 不肯像平时拿起长棍来打它一下,因为它也加入战争了。 • 路上遇到一对四十岁左右的夫妇和一位中年妇人,我奇怪他们所 带的东西,一只大水缸,男的驮着。二只瓦盆,一套小蒸笼,一 小捆破絮,她们二人分拿着。我问他们到哪里去,他们说:“逃 难去!”
《南口迂回线上》选节
• 它不相宜设立一个军事中心机关。假使单单指挥十三军的二师人 马,康庄是比较相宜,但是在永宁、延庆、赤城、龙关、独石口 等地部队,也归汤恩伯先生指挥,他的指挥部放在怀来,是太偏 于右前方了。因为刘汝明恐怕十三军夺他地盘,不允许军部设立 在宣化,另—方面因为当时战局有全盘胜利希望,稍为不适当的 地方,似乎无大关系。
追悼会
• 1980年4月28日,举行了孟秋江的在京追悼会,其中,邓颖超、 胡耀邦、王任重等同志送了花圈或参加追悼会。 • 追悼会由新华社通讯社社长征主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罗青长 致悼词。 • 悼词讲了孟秋江的一生的经历,以及对他发表了评价。

黄远生新闻言论启示

黄远生新闻言论启示

报界巨擘——黄远生他被誉为“报界之奇才”,是民国初年新闻界“三杰”之一,方汉奇先生称其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名记者”。

他就是以深厚的中西学基础、高超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卓越的采访技巧成为民初新闻记者的巨擘——黄远生。

黄远生在起短短四年左右的新闻实践中并没有提出系统的新闻理论,但他的一些理念散见于《忏悔录》等一些作品之中。

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他强调办报要“主持政论公理,以廓清腐秽,而养国家之元气” “指斥权贵”,监督政府,记者应该“为民生社会请命”;而且,他坚决与党派划开界限,指出记者应该“超然不党、主持清议,予以忠告,无所偏倚”(《不党之言》)。

然而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新闻媒体的基本性质是“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这一现实情况规定了新闻工作要在党的领导之下进行,也就必然造成新闻媒体对政府监督功能的减弱;同时,当党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做谁的“耳目喉舌”这一问题也一直是悬而未决的事。

而且在我国一党执政的社会制度下,“不党”也近乎天方夜谭。

于此种种我们只能称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另外,他重视事实、强调采访,追求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全面、公正。

尤其为了新闻的真实性,黄远生特别重视第一手材料,他反对记者以传闻为新闻,更反对“一人杜撰,万报誊写”。

而在新闻理论和原则渐趋完善的今天,假新闻却大肆泛滥。

“年度全国十大假新闻”的盘点更是对新闻界的指责和讽刺。

试问如果连“真实性”这一基本新闻原则都难以遵守,又何谈客观、全面、公正?同时,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现代,新闻转载已成为网络媒体获取新闻的重要手段。

但千篇一律的报道不仅是对新闻的不重视,更是对受众的不负责任的表现。

黄远生还指出,“新闻记者须有四能:一、脑筋能想;二、腿脚能奔走;三、耳能听;四、手能写。

”结合他对“四能” 的具体阐释,我认为这“四能”不仅是业务要求,也是一种职业化的素质要求。

对于即将成为新闻工作者的我们来说,这“四能”应该作为我们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准则。

《中国新闻传播史》期末重点知识概要

《中国新闻传播史》期末重点知识概要

《中国新闻传播史》期末重点知识概要拟写者:新闻学部孙铁本篇资料根据张老师圈画,由本人整理。

但由于一些局限性,答案不尽完整,若同学们发现什么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我会予以改正,再及时通知大家。

一、填空1.中国第一个新闻记者:黄远生(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2.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3.新青年的创办人:陈独秀4.《晋察冀日报》的主笔:邓拓5.国民党三大新闻机构:《中央日报》、中央社、中央广播电台6.民国初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7.《时务报》主笔:梁启超8.古代报纸产生于哪个时期:唐代9.《申报》副刊:“自由谈”10.邹韬奋主办的什么报刊:《生活》周刊11.我国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王韬12.《大公报》的著名记者:范长江(萧乾、杨刚、子冈、徐盈、孟秋江、朱启平等)13.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4.中国古代合法民间报纸:《申报》、《新闻报》、《循环日报》、《新青年》。

15.《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范长江16.新闻学三大奠基之作:《中国报学史》、《新闻学》、《实际应用新闻学》17.客里空是谁?客里空”是苏联一九四二年出版的剧本《前线》中的一个角色——前线特派记者。

“客里空”原文意为“喜欢乱嚷的人”,或“好吹嘘的人”、“绕舌者”。

后来,“客里空”就成了弄虚作假的资产阶级恶劣文风的代名词了。

18.“竖三民”是哪些:于右任创办的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

二、名词解释1.邸报:“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邸报”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宋朝,是古人对封建官报最经常使用的一种称呼。

2.邵飘萍:邵飘萍(1886—1926),浙江东阳人,革命烈士,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新闻摄影家,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先驱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被后人誉为“新闻全才”、“乱世飘萍”、“一代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等。

民国时期记者有多牛

民国时期记者有多牛

民国时期记者有多牛? / 何仁勇2012-10-31 00:06 | 阅读(636) | 标签: 晚清民国的100个为什么 | 字号:大中小打印文章1872年4月30日,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在上海创办了一份名叫《申报》的报纸。

美查是想用办报纸赚点钱,来弥补做生意的损失,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办成了中国第一份现代意义的报纸。

在这以后,特别是1912年民国成立以后,各种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大地上。

报纸的发达,催生了一种叫“记者”的职业出现。

虽然现在记者总被笑称“妓者”,可在民国时期,记者不但有“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豪迈,还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风骨。

在面对生杀予夺的权贵军阀时,不少记者更是以其铁骨铮铮、毫不退缩的硬汉姿态出场,在新闻史上写下极具光彩的一笔。

黄远生与袁世凯的攻防战第一个应该被提到的民国记者必须是黄远生。

算起来,他从事新闻行业总共才3年多时间。

用现在的眼光看,在新闻行业干3年,基本上还是处于摸爬滚打阶段的“新兵”。

可就在这3年时间内,黄远生创造了多项“第一”:他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现代意义上的记者,他第一个使用“通讯”这种新闻题材并将之打造成中国新闻界的品牌,同时,他又是中国近现代新文学的首倡者之一……最后,他是中国第一位被暗杀的独立记者。

黄远生干过很多牛逼事,其中最让人念念不忘的当属与袁世凯的“攻防战”。

虽然从业只有短短3年时间,但靠着大量新闻通讯和时政评论,黄远生在新闻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正在筹备称帝的袁世凯所垂涎不已的。

因此,袁世凯不顾黄远生曾经尖锐地批评过自己,也要想方设法把他笼络到旗下。

此为一箭三雕之策:一是少了一位劲敌,二是多了一位旗手,三是获得礼贤下士的雅名。

于是,大约是1915年秋天,袁世凯下达聘令,“聘请”黄远生担任上海《亚细亚报》总撰述——这份报纸是袁世凯的御用报纸,地位几近于现在的党报。

对于袁世凯这种近于“霸王硬上弓”的“聘请”,黄远生虽然很反感,却也不敢明言拒绝。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名人篇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名人篇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名人篇1、黄远生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之一,以写新闻通讯风长,曾主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杂志,后任上海《时事新报》和《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撰写大量揭露军阀政府黑暗统治的通讯,大受读者欢迎,黄远生的政治态度反对国民党,支持进步党对袁世凯抱幻想,1915年被人认作帝党刺杀于旧金山。

提出新闻记者应该“四能”(能想、能听、能跑、能写)并身体力行。

2、于右任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报刊活动家。

1907年在上海创办同盟会第一家大型日报“神州日报”1909年至1910年在上海相继创办“民吁日报”、“民吁主报”。

他创办的报纸在揭露贪官污吏,揭露帝国主义侵华阴谋和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3、章太炎和国近代著名革命家思想家和报亓政治家,早年担任《时务报》、《经世报》等报刊的编辑和主笔。

1903年在“苏报案”中名声大噪。

1906年后主编《民报》成为“以文章排满的骁将”。

晚年“既离民众,渐入颓唐”。

4、梁发第一个参加近代化中文报刊编辑、出版工作的中国人。

基督教徒宣传基督教,1815年参加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出版编辑工作,著有《救世撮要解略》、《劝世良言》、《圣课时》等,其中《劝世良言》对洪秀全有很大影响。

5、王韬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参加过《六合众谈》编辑工作,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循环日报》、撰写大量政论文章,鼓吹变法自强,主要著作有《遁叟谰言》、《弓叟园文录》、《园文录外编》等。

6、梁启超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

1895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大力宣传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鼓吹保皇立宪。

7、邹韬奋1922年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1935年11月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1936年6月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1937年8月在上海创办《抗战》三日刊,1938年7月担任《全民抗战》主编,他是一名卓越的政论家、出版家著名的新闻记者。

第5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第5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第五章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复习笔记一、民国初年政党报纸的繁荣1.政党报纸大发展的历史背景民国初年新闻事业大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旧的禁令的废除。

(2)新的自由新闻法律体系在中国的建立。

(3)革命党对新闻自由的保护和推动。

(4)民国“暂行报律”事件的影响。

(5)国人与业界对报刊和报人的过高期待和自诩。

2.新闻业的短暂繁荣与政党报纸的泛滥(1)新出版的报纸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新建立的各级政权机关的机关报。

(2)在这些报刊中,数量最多、发展最快的是政党报纸。

(3)为了在国会中争取更多的席位,具有实力的国民党和进步党两大系统,竞相创办报刊作为自己的舆论机关。

(4)除了“同盟会一国民党”和“共和党—进步党”两大政党系统的报刊外,一些小政党、政治团体和个人也办起了不少报刊。

(5)和全国范围内的办报高潮相配合,这一时期在国内的一些主要省市,还办起了一批有专人从事新闻采访并向报社发稿的通讯社。

二、袁世凯统治下的新闻事业1.袁世凯对各种报刊的控制和收买袁世凯控制舆论和新闻界的主要手段有以下几点:(1)创办御用报纸。

(2)收买报纸或报人。

(3)迫害和摧残反对派的报刊。

(4)通过立法手段,以总统、中央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各级地方政府的名义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逐步建立起一个为其封建军阀独裁统治服务的新闻法律制度。

2.报界的反袁斗争(1)1913年3月20目袁世凯便唆使赵秉钧派人在上海将宋教仁刺杀。

为了瞒天欺世,京师警察厅在1913年3月11日,即宋教仁事件发生前夕,就向各报转发了陆军部、内务部的命令,以防止泄露外交、军事机密为借口,宣告自即日起由陆军部派员对各报拟刊载的新闻稿实行预检。

(2)同月,内务部通令各地报刊不得使用“万恶政府”、“政府杀人”、“民贼独夫”等字样,违者从严取缔。

从此,报馆、报人被警告训斥、传讯罚款、搜查封禁、直至被捕被杀的事件接连不断,一大批国民党系统的报纸遭封禁。

(3)上海《民立报》从宋案发生的第二天起,每天以整版篇幅连续报道宋案的经过,广州创办了《讨袁报》,一些报纸也出版了反袁专刊。

对民初名记者的认识

对民初名记者的认识

民初名记者:张季鸾张季鸾(1888~1942)生于山东省邹平县,从小就接触到郑观应、康有为等人的书和严复的著作,逐渐萌发了爱国救国的思想,父亲死后回到榆林,求学于大儒刘古愚先生,深受中国传统道德的影响。

张季鸾热情横溢,文笔犀利,从《民立报》到主持《大公报》笔政,三十年间他为中中国新闻事业谱写了光辉的一章。

1908年,他与同乡井勿幕、康心孚等创办《夏声》杂志,并开始在上海《民吁日报》发表文章,决心献身于新闻事业。

1911年初,他回国任上海《民立报》编辑,这是他报业生涯的正式开始。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于右任保荐他为总统府秘书。

孙中山辞职后,他和于右任、胡政之、曹成甫合作创办民立图书公司,不久赴北京任《民立报》记者。

1913年初,他与曹成甫创办北京《民立报》,因消息灵通、言论犀利备受各方注目,和黄远庸、刘少少一起被誉为北京新闻界的“民初三杰”。

这是他独立从事新闻事业的开始,时年24岁。

袁称帝时,他和曾通一、康心如等创办《民信日报》,任总编辑,每天撰文抨击。

袁死黎继,他任《新闻报》北京特约记者,1919年,他任上海《中华新报》总编辑. 冯玉祥发动政变后,他第三次进京,再度为《新闻报》写特约通讯。

1926年9月1日和银行家吴鼎昌等创办新记《大公报》,以“文人议政”相期许。

这不仅是他个人一生最重大的转折点,也是中国报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

以此为标志,中国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趋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

在我看来,张季鸾先生是位独立的报人,从他的“四不”办报方针就能看出来,“不党”就是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

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

“不卖”就是“不以言论作交易。

换言之,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是也。

是以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囿于知识及感情,而断不为金钱所左右。

“不私”就是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务外,并无私图。

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

历史趣闻邵飘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邵飘萍

历史趣闻邵飘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邵飘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邵飘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邵飘萍导语:邵飘萍(18861926),男,汉族,浙江东阳人,革命志士,民国时期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新闻摄影家,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邵飘萍(1886—1926),男,汉族,浙江东阳人,革命志士,民国时期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新闻摄影家,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先驱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被后人誉为“新闻全才”、“乱世飘萍”、“一代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等。

1926年因发表文章揭露张作霖统治的种种黑暗,而被张作霖杀害。

有“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之称。

有关评价邵飘萍已成为中国百年新闻史上最光彩夺目的名字,他用他的鲜血染红了言论、新闻、出版自由的理想。

中国新闻界赞誉记者专业精神的名言:“铁肩担道义,妙手出文章”,说的就是邵飘萍。

他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杰出的文化战士、著名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教育开拓者。

他以报纸和通讯社为武器,宣传真理,抨击邪恶,锐意改革,为新闻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他所著的《新闻学总论》和《实际应用新闻学》等,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新闻理论著作。

后人誉之为“乱世飘萍”、“一代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等等。

更有“飘萍一支笔,抵过千万军”的高度评价。

人物简介邵飘萍,1886年10月11日出生于浙江东阳。

13岁考中秀才,16岁入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

1912年任《汉民日报》主编,袁世凯称帝后,为《时事新报》、《申报》、《时报》撰稿,抨击袁的罪恶阴谋,以后又在两年里写了250多篇、20多万字的文章,揭露批判军生活常识分享。

从黄远生的新闻思想探析名记者的成功之道

从黄远生的新闻思想探析名记者的成功之道

从黄远生的新闻思想探析名记者的成功之道作者:于小菲来源:《新闻世界》2014年第09期【摘要】黄远生是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之一,以采写新闻通讯见长,被称为“现代新闻通讯奠基人”。

在黄远生的作品中包含的一些新闻思想对新闻工作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从黄远生新闻作品中体现出的新闻思想出发,分析如何成为一个名记者。

【关键词】黄远生名记者新闻思想新闻理论黄远生(1885—1915),原名基,字远庸,笔名远生,江西德化(今九江)人,是民国初年新闻界的一个“奇才”。

他曾主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杂志,后任上海《时事新报》和《申报》驻京特派记者。

黄远生作品中包含的丰富的新闻思想和理论,对当今的新闻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对新闻工作者成为名记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名记者的标准民国初年,在中国新闻事业短暂繁荣时期,诞生了一批著名记者,如邵飘萍、黄远生、范长江、邹韬奋等。

那么何谓名记者呢?最简明的解释就是有影响力、有知名度,能够写出优秀新闻作品并被人熟识的记者。

黄远生在短短四年的新闻实践中,他所写的《少年中国之自由》、《忏悔录》、《消极之乐观》等通讯作品反映了时代特征,揭露了军阀统治的恶行,“远生体”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黃远生之所以能在新闻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就、被人们公认为民国初年名记者,是与他的新闻思想和理论分不开的。

他的作品反映了记者的新闻思想、理念、素养和精神,赋予了作品灵魂,让读者的心灵得到震撼。

黄远生以高尚的人格和极富魅力的新闻作品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二、针砭时弊,秉公为民作为一名记者,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要时刻保持公平正义之心,为民请命,反映民生疾苦。

黄远生在《少年中国之自由》中指出:办报应“主持政论公理,以廓清腐秽,而养国家之元气”。

他认为报馆作为舆论机关,其使命应为“救国兴邦”。

黄远生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

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加重对人民的压迫剥削,面对国内黑暗混沌的现状,黄远生拿起手中的正义之笔,矛头直指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政府:“袁总统者,在世界历史上虽永不失为中国怪杰之资格,而在吾国历史上,终将为亡国之罪魁。

中国新闻史真题

中国新闻史真题

1 对中国革命做出过贡献的主要美国记者是_____、______、和______;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_____,______, _______。

19983 我国最早出版的新闻学著作是徐宝璜先生撰写的______。

1.五四时期著名的“四大副刊”是__、__、__、__。

19992.《大公报》的“三架马车”是指__、__、__。

3.《时务报》的主笔是__,经理是__。

4.中国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由美国人__在上海创办的。

5.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著名的记者是__。

1.五四时期我国报纸有“四大副刊”,它们分别是_、__、__、__ 20003.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是__,第一份日报是__。

4 《时务报》的主笔是_______,经理是______。

20035 1918年10月14日________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

6 新华社的前身是_______。

7 《晋察冀日报》的总编是_______。

8 《申报》的副刊是_______。

1 戈公振的 _________被公认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20042 反“空客里”运动首先是由________发起的。

3 “竖三民”指的是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著名报刊活动家于右任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民国初期著名的记者有____,_____. 20054 、《申报》的副刊是____,《新闻报》的副刊是____。

5 、《万国公报》的前身是____。

2、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座广播电台是____________。

20063、邹韬奋创办的主要报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中国古代非法的民间报纸是____________。

1.《时务报》的主笔是__,《循环日报》的主笔是__。

20072.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时__。

3. 中国古代的合法民间报纸是__。

4. 《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__。

民初名记者徐凌霄

民初名记者徐凌霄

作者: 朱锦翔
作者机构: NULL
出版物刊名: 中国记者
页码: 47-49页
主题词: 刘少少;江苏宜兴;黄远生;徐家;桥梁工程;《大公报》;复辟帝制;《时报》;徐君;国闻周报
摘要:1961年的一天,一位老人合衣靠被而眠,平静地告别了人生。

然而,知情的人都清楚,这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生. 徐凌霄——一个不该为后世所淡忘的名字;一个曾与黄远生、刘少少并称为“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而响遍了全中国的名字。

1986年,徐凌霄出生于江苏宜兴一个名门望族之家。

曾在光绪戊戍变法中做过新党的徐家二伯徐仁铸嘱咐后辈:做官救不了中国,还是先造舆论,共同研究治国救民的实学,以唤民众。

徐凌霄从小受这样一个环境熏陶,濡染很深。

12岁那年,徐凌霄两考名列榜首,因无意仕途,便进了山东高等学府,攻读土木工程。

一次,他赴长江考察桥梁工程,深为官场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初年,报纸之论调,虽以事杂贡庞为病,然朝气甚盛寸上足以监督政府,下足以指导人民。

他们在从事报业活动的时候,也参与了鸦片走私和商业贸易活动,有的还参与了搜集情报的特务活动和战争活动。

这些报刊虽为宗教报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教色彩逐渐减少,新闻成份特别是商业新闻、政治新闻逐渐增加。

但是这些新闻也都披着宗教外衣或者蒙有文学的面纱。

这一阶段的近代报刊与古代报刊已有较大的变化。

首先它已不是官方文件汇编,而有编者自己的言论,消息相通讯,还有编者译自其它报刊上的材料,及外边的来稿,品种较多,写法不一,内容广泛,体现了西方资产阶级某种自由主义的倾向,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这都说明,中国古代封建传统报刊的模式已被打破,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开始了。

第三节近代报刊的初期发展和国人自办的汉文报刊鸦片战争之后,原来一直在我国大门外徘徊、窥视、侦察的外国传教士、商人一批又一批地向中国涌来,从1842年列19世纪末,他们先后在我国办了170多种报刊,相当于鸦片战争前的lo倍。

这时国人虽然也尝试办报,但为数很少,几乎全部夭折。

当时外国人垄断了我国近代的新闻事业,决定着所传播的新闻内容。

在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汉文报刊有《万国公报》(宗教报刊)、《上海新报净、《申报》、《新闻报>>(商业报纸)。

此时还有一张1850年在上海创办的英文报刊《字林西报》,直到1951年3月31日因造谣诬蔑被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严重警告而停刊,先后出版101年。

它是在我国出版时间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家外文报纸。

而国人自办的汉文报纸则始于伍廷芳的《中外新报》。

这里只能对几张影响较大的汉文报刊作个简要介绍。

》《万国公报》是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初英美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国土上的一块重要宣传阵地。

它的前身是1868年9月5日创刊于上海的《中国教会新报》。

它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1836——1907年)创办的汉文周刊,每期5张,约7000字,一年50期。

林乐知(YoungJohoAllen),是他的中国名字,别号章荣。

1860年偕夫人、女儿到我国,先后在上海、苏州等地传教,曾在上海广方言馆中教授过自然科学和外国语文。

1868年任汉文《上海新报》编辑。

《教会新报》完全是他自筹资金、自己编辑,自己发行,由美华书馆承印。

销售“北至盛京牛庄,东至日本国,南至粤东之南三千里之新加坡,以及十八省”,自称总发行数“多至五万本”(此数可疑)。

林乐知在创刊号撰文说明办刊宗旨和方法:“兹特欲创其事,俾中国十八省教会中人,同气连枝,共相亲爱,每礼拜发给近闻一次,使共见共知,虽隔万里之远,如在咫尺之间,亦可传到外国有中国人之处”其内容除“教会中事外”,“仍可讲论各种学问,即生意买卖,诸色正经事情,皆可上得”。

林乐知曾把该刊内容,分成教会近闻、中外政事近闻、杂事近闻、格致山近闻等栏目。

载有大量评论时政的文章,大多出自林乐知之手。

1874年9月5口《中国教会新报》改名《万国公报》。

该刊在改名的第301册印有说明文字:“本刊是为推广与泰西各国有关的地理、历史、文明、政治、宗教、科学、艺术、工业及一般进步知识的期刊。

”《万国公报》虽有教会活动的报道,但已是一家以时事政治为主的综合性刊物。

内容大体分为五类:(一)政事类,主要摘录《京报》上的谕旨和奏折等;(二)教事类,专载圣经和宗教消息;(三)中①恪致,清朝末年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

白润生.中国新闻通史纲要. 1887年同文书会(广学会前身)在上海成立,1889年《万国公报》复刊。

复刊后的《万国公报》成了英美在华设立的最大宣传机构广学会的机关报。

它的内容已有更明显的变化,第一号刊登的《兴复万国公报序》阐明了该报的内容和目的:“首登中西互有裨益之事,的断裂,从而使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人失去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和信仰依托,不得不沦为不伦不类的“伪西方人”。

对五四运动的叙述和解释,除了革命化范式,还有现代化范式。

现代化范式是从中国社会现代化变迁的角度审视五四运动,由此将五四运动归结为现代化三个阶段的最后一波。

其中,第一个阶段的代表是洋务运动,此时现代化的目标在于“器物”层面。

这个阶段的中国人认识到,自己在“器物”或物质文明方面落后于西方,结果一次一次地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其中最明显的自然是洋枪洋炮、船坚炮利等。

为此,中国必须在器物方面奋起直追,励精图治,于是形成所谓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着力点主要在于经济基础、生产力、科学技术等层面,如开矿山、建工厂、引进新的科学技术等。

可惜,洋务运动经过甲午一战而彻底破产。

中国虽然经营多年的现代化,最后居然还打不过小小的日本,这就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从而引发第二波的变革。

到这个阶段,人们发现中国的落后不仅在于器物层面,在于经济基础、生产力、科学技术等方面不如人,而且也在于更深层次的社会制度方面,如果没有现代化的制度,那么再好的技术和器物也同样无济于事。

I;L女D,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军事力量,特别是北洋水师的实力并不比日本弱,甚至是一支令日本谈虎色变的劲旅,但结果还是一败涂地。

经过反省,人们发现原来中国的问题并不在器物方面,而在制度方面,中国不仅需要器物的现代化,同时需要或更需要制度的现代化,于是就产生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其实就是着眼于上层建筑的变革,着眼于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问题。

不过,戊戌变法还属于渐进改良,意在以旧容新,旧瓶装新酒。

具体说来,戊戌变法以及类似的政治改革,最终是希望在中国施行君主立宪制度,既保留君主体制,同时推进宪政民主。

但是,这种渐进式改良很快就被辛亥革命等激进运动所取代。

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一样,也属于上层建筑方面的现代化天崩地坼清末民初烫尚潮(18。

¨IP。

1_口一运动,只不过它是以新替旧,用全新的制度完全取代传统的制度,是翻天覆地的革命。

尽管如此,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还都处在现代化的第二阶段,归根结底都着眼于上层建筑的变革。

辛亥革命后,建立了全新的制度,君主制的清廷成为共和制的民国,按说应该万事大吉天下太平了,可事实上人们发现,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而且,这些新的问题更为糟糕、更为严峻,如袁世凯登基、张勋复辟、北洋军阀混战,等等。

1917年,胡适从美国留学回来,在横滨看到张勋复辟的消息,大为感慨地说,看来根本的问题不是一个制度问题,而是人的素质和文化观念问题。

于是,他决心回国后二十年不谈政治,而致力于用文艺重新塑造国民的思想和灵魂。

总之,民国初年一系列始料未及的情况和局面又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由此发现中国近代积贫积弱、屡屡失利的病根,既不在器物方面,也不在制度方面,而在思想意识方面。

与之相应,西方的强大也不仅仅在于船坚炮利与制度先进,而更在于一整套影响人们行为的思想文化传统。

由此一来,就形成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变革冲动,其代表就是五四运动。

换言之,五四运动是一场大规模的思想文化变革,所谓“科学”、“民主”就是这场文化运动的关键词。

这种三段式的解读,同样有其简单化的弊端。

比如,如果不去深究的胡适话,就会把它当作一套刻板的程序,仿佛第一阶段在进行科学技术的改进,第二阶段在进行法律制度的变革,第三阶段在进行思想文化的启蒙。

事实上,情况远非如此单一,三者不是此起彼伏、承前启后而往往是同时并举、相互交织,只不过每一个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拿五四运动的所谓文化启蒙来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人事实上一直都没有停止这种工作,一直都在对所谓传统文化进行质疑、颠覆、改造,特别是知识精英一直在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文化进行批判,一方面贬斥传统,一方面崇尚新潮,而且表现得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决绝,这在五四诗人郭沫若的诗作里表露得淋漓尽致,如《女神》(1921):我便是你。

五四运动:第三次办报高潮'13⑨李彬著.中国新闻社会史插图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7.李彬著.中国新闻社会史插图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7.19世紀60年代的洋務新政、19世紀90年代末的戊戌新政和20世紀初的清末新政是中國近代史上劃時代的重大事件。

洋務新政是晚清時期的第一次改革運動。

它以“師夷智”、“求強”、“求富”為口號,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作為綱領,一手護“中體”、一手抓“西用”,即使如此,它還是充當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梁,其最大的成果并不是生產出了堅船利炮,而是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播下了現代文明的種子,極大的促進了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湖南近代教育正是在此時開始萌芽,并為戊戌新政期間湖南近代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戊戌新政期間,當時湖南無論是主政的官員陳寶箴、江標、黃遵憲、徐仁鑄等,還是本籍的士紳歐陽中鵠、熊希齡、譚嗣同、唐才常等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并產生出動力,使得湖南新政蓬勃發展,湖南近代教育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為當時“全國最富朝氣的一省”。

清末新政期間,清政府調整施政方針,正是由于中央大規模的改書院為學堂的政令發布,以及新式教育行政機構的設立,使湖南近代教育取得很大的發展,從而為民國初年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研究晚清新政和湖南教育發展的互動關系,可以看出,政治經濟社會的改革對教育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同時改革的性質以及改革中的各種社會力量的斗爭也會對教育發展產生影響。

第一节资本主义商业报刊及其方针一、商营报刊:民族资本主义的写照1.商营报刊:以民营为主导20世纪初,中国风云突变,各种思想潮流、政治派别纷纷登上报坛,但许多报刊随着动荡的时局而昙花一现。

唯有一干报刊,相对独立于政治、流派之外,不参与种种时局纷争,只一心地做商业性经营,以盈利为目标,这就是中国正在兴起的民营商业性报刊。

它们为数不少,经济上占据当时报业市场的大半壁江山,到20年代,这些报业已经是实力雄厚的资本主义的企业,其运营管理已经相当完备,到30年代前后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中国的资本主义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下形成的,最先以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出现,19世纪70年代中国民间近代企业出现,虽寥若晨星,经营也多不顺,但中国商业资产阶级已初步形成。

④相应地,70年代出现了少量私营报业,只是尚不具备让报业完全资本主义化的土壤。

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放弃国家资本主义控制产业的政策,转而倡导私营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工业化也进入了初步发展阶段,商营报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中涌现的。

20世纪前十年中,据《东方杂志》、《大公报》历年调查,民办商业报刊数量多,在整个报业中的比例占主导地位,如《大公报》1905年的统计,正在出版的中文报刊152种中,商、官、外资分别为98、11、43种,民族商业性报纸占三分之二。

⑧而外资报刊之后明显减少,商业报纸中民族资本几乎一统天下。

当时民族商业报刊规模都比较小,这与当时私营资本主义的水平相一致。

①陈力丹.论中国新闻学的启蒙和创立.http://www.chuanmei.net /article/articleshow.asp?ID=550②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版)辛亥革命是个新起点,1912—1927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长足进步,这一方面得益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物资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中国民族资本、市场、技术、经营方面积累的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