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收发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无线电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无线电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无线电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无线电设备中间的相关信息和数据也是十分重要的资源,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利用。
同时,无线电波的传播给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隐患,因此,无线电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呼之欲出。
无线电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然后进行存储和展示,方便用户进行查询、分析和使用。
同时,无线电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无线电波的监测,对非法信号进行识别和捕捉,有效地保障了无线电的安全。
本课题研究的无线电信息管理系统,将对无线电信号进行处理、存储和展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同时,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无线电技术的发展。
二、主要研究内容本课题设计的无线电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系统架构的设计。
根据无线电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前端数据采集、中间数据处理和后端存储与展示。
2. 数据采集设备的选型与实现。
根据无线电数据采集的要求,设计并构建数据采集设备,实现对无线电信号的采集和传输。
3. 无线电信号处理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解调等处理,提取并存储关键信息。
4. 数据存储与展示的设计与实现。
设计并实现相应的数据库和数据展示方式,以便于用户进行查询、分析和使用。
5. 涉及网络和安全方面的实现。
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采用相应安全协议和技术,防范网络中的攻击和非法访问。
三、预期成果本课题研究基于无线电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无线电信息管理系统。
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 系统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设计了前端数据采集、中间数据处理和后端存储与展示模块,实现了无线电信息的采集、存储和展示。
2. 数据采集设备的实现。
设计并构建了数据采集设备,实现了对无线电信号的采集和传输。
3. 无线电信号处理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数据收发系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无线收发系统系别:电子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生姓名:纪茜指导教师:李杰2005 年 11 月 22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专家组及系主任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3.工程设计与软件开发类的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主要任务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3)研究路线与关键技术;(4)实验条件;(5)进度计划;(6)参考文献等;4.科研论文类的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的目的;(2)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3)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4)拟采用的研究手段;(5)进度计划;(6)参考文献等;5.开题报告的撰写应符合科技文献规范,且不少于2000字;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包括科技期刊、教科书、专著等。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附件:开题报告无线收发系统一、主要任务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目前许多应用领域都采用无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这些领域涉及小型无线网络、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无线遥控系统、无线标签身份识别、非接触RF智能卡等。
本次设计主要是利用无线收发电路,加上单片机控制与液晶显示制成一套完整的无线数据收发系统。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有点对点,点对多点和多点对多点三种。
本系统由于实际应用的需要,接收器和数据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收发器进行,构成点对点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整个系统中,两数据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采用433MHz的频段作为载波频率。
此次设计方案主要任务是成本要低,功耗低,集成度高,尽量无需调外部元件,元件数据传输率高,传输时间短,接口简单。
C波段无线宽带收发芯片中直流漂移、多模基带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C波段无线宽带收发芯片中直流漂移、多模基带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C波段无线宽带通信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在高速度、高频宽、高质量传输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C波段无线宽带通信是未来移动通信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其应用前景广阔。
然而,研究表明,C波段无线宽带通信系统中存在直流漂移和多模基带的问题,这些问题对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对于C波段无线宽带通信系统中的直流漂移和多模基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于C波段无线宽带通信系统中的直流漂移和多模基带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研究内容:1、直流漂移的研究:直流漂移是C波段无线宽带通信系统中常见的一种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直流漂移的原因和影响,探究直流漂移的解决方案。
2、多模基带的研究:C波段无线宽带通信系统中的多模基带对系统性能和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多模基带的产生原因和影响,探究多模基带的解决方案。
3、实验验证:本文将通过实验验证直流漂移和多模基带的研究成果,以验证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研究意义:1、为C波段无线宽带通信系统的提高提供借鉴和参考。
2、为无线宽带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3、为关注C波段无线宽带通信系统中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五、研究方法:本文将以文献综述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直流漂移和多模基带的原因和影响,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对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实验验证,以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六、预期结果:1、可以深入分析C波段无线宽带通信系统中的直流漂移和多模基带问题。
2、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3、实验验证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七、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进行文献综述和问题分析,对直流漂移和多模基带进行研究。
2、第二阶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实验设计。
基于Android的WiFi文件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有率为90%。从2008年9月公布Android1.0版本以来,经过四年 多的跨越式发展,足以证明Android平台己经成为了智能手机市 场的发展趋势,目前Android已经发展到了7.0版本。Android开 发代码树仍在不断更新着,它由始便支持的应用,并随着系统 的升级Wi-Fi的支持也越发全面。
度、文件传输速度、多任务传输、系统兼容性等。 四. 研究方法
通过搭建Android集成开发环境,使用Android Studio等开发 工具,编写代码,实现系统预期功能,并在两部安卓智能手机 上对系统各部分功能进行测试验证,确保系统功能的可行性。
五. 研究手段 Android集成开发环境搭建 第一步,安装Java环境; 第二步,安装Android SDK; 第三步,安装并配置Android Studio开发工具; 第四步,完成平台的搭建。
2010年10月,Wi-Fi Alliance(wi-fi联盟)发布Wi-Fi Direct白 皮书,白皮书中介绍了有关于这种技术的基本信息、这种技术 的特点和这种技术的功能,Wi-Fi Direct标准是指允许无线网络 中的设备无需通过无线路由器即可相互连接。与蓝牙技术类 似,这种标准允许无线设备以点对点形式互连,而且在传输速 度与传输距离方面则比蓝牙有大幅提升。
指导老师: 2017 年05月01日
武汉**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 称
智能手机近距离文件传送系统的设计
学院名数学与计算机学 称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 专业
术
班级
****
学生姓名
***
一. 课题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办公或学
习中越来越离不幵一种更集约更智能的PDA——智能手机。人 们对智能手机的不可或缺,以及用户对手机的使用需求量也因 此类产品的普及而不断膨胀,同时也反过来促进着操作系统本 身的性能提升与功能的完善,用户之间的数据分享与交互变得 更加频繁。最传统的方法可以通过读卡器或者数据线在电脑上 操作手机中的数据资料,然而这种方法操作起来太过复杂,许 多用户希望能够摆脱这种传统的模式,实现随时随地的无线传 输与管理。曾经红极一时的蓝牙技术的应用,给广大手机用户 留下了难忘的体验。但如今的智能手机存储容量越来越大,支 持甚至的存储容量允许存储海量的数据,单个文件甚至能达到 以上,当下蓝牙技术低下旳传输速率就已经难以胜任了。而此 时,技术强大的优势也就凸显了出来,主要表现为:传输速度 快,有效传输距离远。然而,尽管如此,目前技术在智能手机 中的应用却不及蓝牙技术的应用成熟、广泛。本文所论述的基 于平台的文件传输系统,是一种高效便捷的无线点对点数据交 互方式,实现了基于版本(具有向下兼容性)的手机之间的无 线数据分享与文件管理。同时,也希望能够借此推助技术在手 机平台上产生更加广泛的应用。
无线收发信系统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一种无线收发信系统的设计系别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毕业设计起讫时间:20目录摘要 .............................................................. - 1 - Abstract ........................................................... - 1 - 1 前言 ............................................................ - 2 -1.1 课题背景.................................................... - 2 -1.2 本课题的意义................................................ - 3 -2 系统设计 ......................................................... - 4 -2。
1 总体设计方案............................................... - 4 - 2。
1。
1 设计思路 ............................................ - 4 - 2。
1.2 方案论证与比较 ....................................... - 5 - 3 单元硬件电路的设计 ............................................... - 9 -3。
1 发射部分电路的设计......................................... - 9 - 3。
1.2 发射部分系统框图 ..................................... - 9 -3.1.3 输入选频网络 .......................................... - 9 -3.1。
无线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无线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设备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线设备管理系统是在无线网络中对设备进行管理和监控的重要工具。
目前,很多大型企业、学校和政府机构都拥有大量的无线设备,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设备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同时,无线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这也给无线设备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选题意义无线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以解决无线设备管理中的一些困难,包括:1. 提高设备管理效率:通过无线设备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的工作状态、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提高管理效率。
2. 提高设备安全性:无线设备管理系统可以自动检测设备安全漏洞,及时更新设备的安全补丁,从而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3. 降低管理成本:通过无线设备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对所有设备进行管理,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4. 提高管理可靠性:通过无线设备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的使用情况,随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管理可靠性。
三、研究内容本课题旨在设计和实现一种基于Web的无线设备管理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设计系统架构:系统应采用分布式架构,能够支持多个设备同时接入管理。
2. 设计系统功能:系统应支持设备监测、日志记录、设备配置、安全管理等功能,并能够进行设备统计分析。
3. 设计用户界面:系统应具有用户友好的界面,简单易用。
4. 实现系统功能:系统应能够稳定运行,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四、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调研分析:调研已有的无线设备管理系统,分析其优缺点,为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2. 系统设计:依据调研结果,设计无线设备管理系统的架构、功能和界面。
3. 系统实现:根据设计结果,使用Java语言编写系统代码,实现系统功能。
4. 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五、预期成果本课题的预期成果包括:1. 设计文档:包括系统架构设计、功能设计和界面设计等。
GSM短消息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名称GSM短消息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所学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班级指导教师姓名所学专业自动控制职称副教授一、选题的目的意义近些年来,由于通讯网络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使得各种基于GSM网络的无线监控系统成为当前远距离无线监控领域最为广泛的应用。
另一方面,基于嵌入式概念的单片机和PC通过串行口构成的多微机监测系统己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数据传输、水利系统、消防治安、智能楼宇、银行金融等方面,这些系统原来大多采用有线网络、短距离无线网络等通信方式,其固有的缺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的场合。
GSM短消息业务以其连接简单、费用低廉、覆盖范围广、实现方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于GSM短消息业务不需要建立拨号连接,只需把待发的消息加上目的地址发送至短消息中心,再由短消息中心转发到最终目标。
结合GSM网络的短信息收发系统解决了上述的不足,具有低成本、可升级和易扩展的特性,能同时满足个体用户和小规模用户的需求,应该具有更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目前已建成的覆盖全国的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是我国公众移动通信网的主要方式。
因此在国内外很多行业都开始应用这种技术来传递信息和一些工业的远距离控制。
GSM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1982年北欧四国向CEPT(Conference Europe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提交了一份建议书,要求制定900MHZ频段的欧洲公共电信业务规范,以建立全欧洲统一的蜂窝系统。
同年,成立了移动通信特别小组(GSM-Group Special Mobile)。
2. 在1982年~1985年期间,讨论焦点是制定模拟蜂窝网标准还是制定数字蜂窝网标准问题,直到1986年决定为制定数字蜂窝网标准。
3. 1986年,在巴黎对不同公司、不同方案的系统(8个)进行了比较,包括现场试验。
4. 1987年5月选定窄带TDMA方案。
多制式无线收发机数字前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多制式无线收发机数字前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移动通信中,因为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使用的频段和无线通信制式的不同,就需要有不同的无线收发机来实现通信。
因此,设计一种可以支持多种通信制式的无线收发机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研究内容本文将设计一种支持多种通信制式的无线收发机数字前端模块,包括以下内容:1. 支持的通信制式:设计支持GSM、WCDMA、LTE等多种通信制式的无线收发机数字前端模块。
2. 控制模块设计:设计一种基于FPGA的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数字前端模块的工作模式、通信协议等。
3.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设计一种低噪声放大器,用于放大接收信号。
4. 功率放大器设计:设计一种功率放大器,用于将发送信号放大后输出。
5. 滤波器设计:设计一种滤波器,用于去除噪音和干扰。
6. 数字信号处理:设计一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
三、研究意义设计一种支持多种通信制式的无线收发机数字前端模块,可以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使用不同的无线通信制式时,提高通信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硬件成本和减小设备体积。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将通过以下方法和技术来实现:1. 立足于现有多种通信制式的无线收发机方案,进行技术分析和对比。
2. 设计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滤波器等模块,并分别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
3. 设计基于FPGA的数字控制模块,并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
4. 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并使用MATLAB等软件进行模拟验证。
5. 针对整个无线收发机数字前端模块,进行整体调试和性能测试,验证其适应多种通信制式的功能和性能。
五、预期成果本文预期完成如下成果:1. 设计一种支持多种通信制式的无线收发机数字前端模块。
2. 设计基于FPGA的数字控制模块。
3. 设计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滤波器等模块,并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
无线收发系统设计
无线收发系统设计摘要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之中,数据的传输载体是双绞线、光纤或同轴电缆。
其实,数据传输也可以用无线传输方式进行传输,即通过空气或真空实现数据传送。
与传统的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比较,无线传输方式不用担心传输线缆的安装问题,从而节省了很多线缆,降低施工难度和系统成本。
伴随着数字通信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无线收发系统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在各个领域当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无线收发系统具有成本很低、不需要电缆、应用环境不受限制、组态灵活等优点,这就使无线收发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把数字通信技术和高性能、高集成度的集成电路应用到无线收发技术中,使无线收发技术的性能更加完善,更加可靠。
本次设计介绍了一种用三态编解码芯片MC145026/MC145027和无线收/发模块来实现的无线收发系统的构成原理和实现方法,给出了单片机AT89C51与编/解码器之间的无线收发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叙述了系统的总体组成原理及仿真。
关键词:无线收发单片机AT98C51 芯片MC145026/MC145027Design of wireless transceiver systemAbstractAmong the wired data transmission, data transmission carrier is twisted pair, optical fiber or coaxial cable. In fact, the data transmission can also be transmitted by wireless transmission, i.e. data transmitted through air or vacuum.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wired data transmissi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without worrying about transmission cable installation, which saves a lot of cables, reducing system cost and difficulty of construction.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ultra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wireless transceiver system has become a trend in 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with a very low cost wireless transceiver system, no cable, unrestricted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flexible configuration, etc., which makes wireless transceiver technology has much room for development. Digital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high-performance, highly integrated radio transceiver IC application technologies to enabl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ireless transceiver technology better and more reliable. The constitution describes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three-state codec chip MC145026/MC145027 and wireless transmit / receive modules used to implement wireless transceiver system, gives the wireless transceiver and microcontroller AT89C51 encoder / decoder between solutions to problems, and describes the overall composition theory and simulation system.Keywords: wireless transceiver SCM AT98C51 Chip MC145026/MC145027前言 (IV)1单片机技术概论 (1)1.1概述 (1)1.1.1单片机的产生与发展 (1)1.1.2单片机的应用 (2)1.2 AT89C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2)1.2.1 AT89C51单片机系列 (2)1.2.2 AT89C51单片机内部结构及功能部件 (3)1.2.3 AT89C51单片机外部引脚功能说明 (3)2无线收发技术概论 (6)2.1无线收发技术及应用 (6)2.1.1无线收发技术现状 (6)2.1.2无线收发系统的发展过程及应用 (6)2.2无线收发模块 (6)2.2.1 编/解码模块 (6)2.2.2无线收发/模块 (7)2.3编码解码芯片 (7)2.3.1传感器的选择 (7)2.4 M145027接收程序设计 (8)3系统硬件设计 (10)3.1系统组成 (10)3.2发射端电路 (10)3.3接收端电路 (11)4系统软件设计 (12)4.1总体结构 (12)4.2仿真测试 (12)总结 (13)附件程序代码 (14)参考文献 (16)谢辞 (17)随着人们对便携式设备需求是推动无线收发技术方案日新月异的因素之一。
基于zigbee的无线传输系统发送端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通信工程基于zigbee的无线传输系统发送端设计一、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近年来,数字家庭,无线通信,无线控制,无线定位,无线组网和移动连接等词语等频频映入我们的眼帘。
正是由于IT产业的高速发展,网络的普及,家电的智能化以及单片机强有力的功能拓展,才使得它们逐渐来到我们身边,进入我们的生活。
有增无减的相关信息报道足以预测这些新事物必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
尽管在无线网络方面同时存在着其它几种无线网络技术,比如802.11b,Bluetooth,UWB,RFID,IrDA,可视光通信等,但是Zigbee技术仍然以其独有的特性,在众多的无线网络技术中熠熠闪光。
Zigbee的出发点是希望能发展出一种易布建的低成本无线网络,同时其低耗电性将使其产品的电池维持6个月到数年的时间,所以他在技术上弥补了低成本,低功耗和低速率无线通信市场的空缺,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丰富而快捷的应用,而不是技术本身。
Zigbee技术在Zigbee联盟和IEEE802.15.4的推动下,结合其它的无线技术,可以实现无所不在的网络。
它不仅在工业,农业,环境,军事,医疗等传统领域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未来的应用中还可以涉及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的所有领域。
由于各方面的制约,Zigbee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应用还有待时日,丹已经显示出了非凡的应用价值,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推进,一定会得到更广范围的应用。
但是我们还清楚的认识到,基于Zigbee 技术的无线网络才刚刚开始发展,它的技术,应用都谈部上很成熟,国内企业应该抓住商机,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ZigBee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熟悉TI CC系列无线收发模块, 掌握IAR开发环境,利用51MCU控制CC系列无线发送端模块,了解Zigbee/RF4CE技术简介;知道仿真及程序下载器–CC Debugger 的使用;能做到CC2530-MDK高级开发系统配置;开源Zigbee-freakz理论与实践。
单片机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通信工程单片机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一、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步伐不断加快,正日益走向成熟。
短距离无线通信泛指在较小的区域内(数百米)提供无线通信的技术,目前常见的技术大致有802.11系列无线局域网、蓝牙、HomeRF和红外传输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各种潜在的工程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通信方法和手段。
目前许多应用领域都采取无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这些领域涉及到小型无线网络、无线标签身份识别、非接触RF智能卡等。
与有线数据传输方式相比,无线通信的信道环境比较恶劣,可以实现的最高传输速率往往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但无线通信也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首先,无线通信的数据传输距离比较远(可以达到或超过RS485及CAN总线的传输距离);其次,无线通信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连接通信线缆,简化了工作流程,降低了设备成本。
所以尽管无线通信方式在单片机系统中应用不如其他数据传输方式广泛,还是有必要对无线数据传输方式进行介绍。
在常用的电子电路设计中,单片机是用得最多的器件。
由它制作的电子器件,具有价格低,体积小,性价比高的优势。
因此在实际电子产品的设计中,单片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课题是利用单片机实现无线数据传输,目的是通过此课题,进一步熟练使用单片机。
在设计本课题过程中,需要了解目前已有的多种实现单片机实现无线数据传输的技术,并加以提炼对比,提出改进的的技术方案,最后完成C语言编程和程序设计,并进行电路调试和测试。
本课题设计完成后,要求设计者进行多次性能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数据传输速率,数据丢失率,写出测试报告。
本文介绍了一种无线传输系统,他应用单片机和无线传输模块PTR2000,通过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特别适合工业控制场合;可直接接CPU串口使用,也可以接计算机RS232接口,软件编程非常方便。
该系统使用灵活、成本低廉,可方便地嵌入到无线测控系统中。
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的开题报告
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一、课题背景和选题意义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应用需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更高的通信速度、更小的系统尺寸、更低的功耗、更好的抗干扰能力等。
而射频收发系统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对于系统性能和可靠性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研究和设计一种高性能、低功耗、小尺寸的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课题将研究和设计一种基于现有射频收发模块的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的技术背景和现状调研。
2.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中数字信号处理的研究和设计。
3.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的射频电路的研究和设计。
4.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的整体性能测试和性能分析。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文献调研和分析,了解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
2.理论分析和模拟仿真,通过MATLAB/Simulink等工具进行系统建模和仿真,评估系统性能。
3.实验验证和性能测试,通过PCB设计和制作、硬件调试等方法,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性能。
三、项目计划和进度安排1.第一年-3月:研究和分析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的技术背景和现状。
-6月:完成数字信号处理的研究和设计。
-9月:完成射频电路的研究和设计。
-12月:完成整体性能测试和性能分析。
2.第二年-3月:对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
-6月:完成仿真和实验验证。
-9月: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并进行答辩。
四、预期成果1.设计出一种低功耗、小尺寸、高性能的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
2.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和分析,评估系统的整体性能。
3.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并进行答辩。
五、经费预算本课题的经费主要用于硬件设备购置、PCB制作和实验测试费用,预计需要5万元左右。
六、参考文献[1] Hongbiao Wang, Qiuting Huang, Wenyuan Tang. Progress in Research of RF Receiving Technology [J]. Technology & Market, 2019, 30(7):69-71.[2] Zhouchang Sun, Zhengmin Zhang. The Application of RF Receiving Technology in Military Communication [J]. Communication World, 2018, 10:79-82.[3] Kaifei Li. Study on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RF Receiving Circuit [D].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2018.[4] Xiaofeng Zhang. Study on Key Technologies of RF Receiving System [D]. Shandong: Shandong University, 2019.[5] Jianhua Zhang, Guoliang Huang, Changjiu Zhou. Development of a Low-Power Radio Frequency Receiving System Based on ZigBee [J]. Jiamusi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8, 36:365-369.。
完整无线收发系统制作报告
摘要:简易无线通信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部分组成.接收部分采用锁相环式频率合成器技
术用 MC145151 锁相环芯片将载波频率精确锁定在 35MHz-40MHz 的某一频率上。在发射机 中,MC2833 现载波的调频调制; 。 在接收机中采用低功耗双变频 FM 接收芯片 MC3362, 并结合 数字锁相环技术,实现了接收信号的准确解调。
(2)发挥部分
① 载波频率可设置,可步进 3 次以上,步长为载波频率的 1%~2%; ② 接收机能显示接收输出信号的频率; ③ 发射端可控制接收机输出直流电压变化(1V~3V)及显示该电压值; ④ 发射机输入峰峰值 1V 正弦波,接收机能接收并存储和回放一个周期的信号波形; ⑤ 其他(发射端能传送一路语音信号,其发射频率跟信号发射一样,两种信号发射的 选择用按键控制(在 30MHz~40MHz 之间自行选择,发射峰值功率不大于 20mW(50Ω假负载电 阻上测定))接收端接收频率与主站相对应。语音信号可由 MP3、网络等接入。 )
图 1.2.5
频率合成原理框图
方案选择: 载波信号发生器是主机发射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能产生等幅高频正弦信 号,其振荡频率应十分稳定。方案一和方案二的电路比方案三的电路简单,但是其短期频率 稳定度均只能达到 10-2~10-3;而采用频率合成法产生的高频振荡信号的频率稳定度接近 晶振的频率稳定度,可达 10-5~10-6;且失真度很小。故本设计采用方案三。
(3)载波信号产生电路的设计方案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采用 LC 振荡电路。比如西勒振荡电路,具体电路图如图 1.2.3 所示。该电路 较易起振,输出振荡频率和振幅也较为稳定,波形好,调谐范围也比较宽。电路的振荡频率 为f =
1 ′ 2π L (C 3 + C 4 )
无线发射接收系统设计与实现
无线发射接收系统设计与实现1、引言对于环境信息采集是很普遍的,但是将采集的信息如何传输就是关键,传统的系统都是用有线的方法,不仅要铺设线路,而且不方便,可移植性差。
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不断增加,通过嵌入式系统,用无线的方式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不仅简化了实施的难度,而且成本相对较低。
本文主要是以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用无线接收发射装置来实现环境数据采集系统。
2、系统目的设计并制作一个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实现对周边温度和光照信息的探测。
该装置由1个监测终端和不多于255个探测节点组成(实际制作2个)。
监测终端和探测节点均含一套无线收发电路,要求具有无线传输数据功能,收发共用一个天线。
探测节点有编号预置功能,编码预置范围为00000001B~11111111B。
探测节点能够探测其环境温度和光照信息。
温度测量范围为0℃~100℃,绝对误差小于2℃;光照信息仅要求测量光的有无。
探测节点采用三节1.5V干电池串联,单电源供电。
监测终端用外接单电源供电。
探测节点分布示意图如图1所示。
监测终端可以分别与各探测节点直接通信,并能显示当前能够通信的探测节点编号及其探测到的环境温度和光照信息。
每个探测节点增加信息的转发功能,节点转发功能示意图如图2所示。
即探测节点B的探测信息,能自动通过探测节点A转发,以增加监测终端与节点B之间的探测距离D+D1。
该转发功能应自动识别完成,无需手动设置,且探测节点A、B可以互换位置。
3、方案设计与论证3.1、方案设计方案一:采用at89s52单片机,无线发射采用使用LC振荡器,无线接收采用超外差电路,硅光片,DS18B20,8位拨码开关。
方案二:采用at89s52单片机,无线发射采用使用声表器件,无线接收采用超再生电路,硅光片,DS18B20,8位拨码开关。
3.2、方案论证:(1)无线发射电路选择早期的发射机较多使用LC振荡器,频率漂移较为严重。
无线电报收发系统设计课设报告
无线电报收发系统设计班级:电子101班姓名:李怡敏学号:102045一 .设计原理1.发报机原理框图3.要求:3.1载波频率: 30MHz3.2音频频率: 1000Hz3.3调幅深度: Ma>0.83.4发射功率: PL> 500mW 3.5低放输出: PΩ> 100mW4.整体电路设计图示即为电报收发的原理图,其中各元件参数已在图中标明,并经过protues7.8软件仿真,基本符合要求,在天线端加入30M500mv输入信号时,喇叭有微弱声音产生,示波器测试晶振网络的输出时也显示正常波形,整体电路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5.整体方案设计:○1发送电报原理:左下角button为控制开关,由button控制电报收发,当button按下时,进入发射状态,Q1产生振荡,信号通过82pF电容直接耦合到Q2,Q2作为C类功放,放大后的信号经0.01uF电容耦合到π型低通滤波器,调幅信号经丙类功率放大电路放大后由天线发射。
发射部分利用NE602的振蔼电路作为信号源.然后三极管2N3904做缓冲放大,2N3904也作为发射键控,末级C8050是甲类放太器,然后进型低通滤渡器后接天线。
随着电键BUTTON的按下,不仅使2N3904缓冲放大器接通工作,也使NE602的输入端通过二极管IN4148拉到地,避免发射电路的高电压高频信号损坏NE602.○2当button松开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由一个型低通滤波器网络,送到电位器Rv1处,经电感与电容构成的选频网络,其中,由得==31.098Mhz这个信号送给图中的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混频后与结型场效应管2N5480相连,这里的场效应管起到开关的作用,之后经由隔直耦合电容与由和构成的低通滤波网络相连,把信号中的高频成分滤除,同时加到音频信号放大器LM386上,根据所查资料料,LM386为最常用的音频信号放大器,放大后的音频信号在LM386的5脚经10uF电容隔直后送到喇叭上,输出电报信息内容。
无线收发电路设计报告
无线收发电路设计报告一、设计要求设计最简单的无线收发电路,要求通信距离不小于30cm。
通过无线收发电路传送单片机IO口状态。
二、设计方案选择系统框架图2.1控制芯片选择发射和接收端均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该单片机是宏晶科技生产的单时钟/机器周期(1T)的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但速度快8-12倍。
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2路PWM,8路高速10位A/D转换(250K/S),针对强干扰场合。
2.2调制方案选择数字通信中常用的调制方式有ASK,FSK,PSK等。
考虑到功耗及技术复杂度方面,由于FSK 或 PSK 调制解调方式需要的供电电压和功耗较高,且实现电路比较复杂,所以我们选用功耗低且易于实现的 ASK调制解调方式。
三、电路设计分析因为要求的通信距离较短,发射功率和功率的稳定度也不是很高,所以设计电路应采用少元件设计,用方便调试的LC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来产生发射电路,电路如下图所示。
西勒振荡电路,在幅度和频率稳定性方面比克拉泼振荡电路均有较大的改善。
本系统选择的是改进型的西勒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西勒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在电路形式上增加了电容C4,电路中的C1 C2既是谐振电容又承担交流分压反馈的任务,电压的反馈系数为,频率3.1、发射部分直流分析如上图所示的电路,由LC电容三的式振荡器的性质知要使电路起振,震荡稳定稳定,则震荡三极管工作的电流大约为3.5~4mA。
再结合电路图计算出个元器件的参数如下:(1)、调制开关T1参数选择为:C-E极导通电压降小于0.3V的C9013(因为工作在低频的开关状态)。
(2)、电阻R1,R4:当TXD端为3V时。
Vbe=0.8V,T1导通,R1=(3-0.8)V/0.2mA=11k欧,为保证T1的深度饱和,R1取10K,R4是T1的极电流电阻取值范围3~7k欧,实际上去5.1k欧。
(3)、震荡三极管T2的参数的选择为:小功率三极管要求其截至频率fT=300MHZ.最大的功率PCM=500MW,直流的放大B>150。
一种无线收发信系统的设计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一种无线收发信系统的设计系别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班级起讫时间:200周)目录摘要 (3)1 前言 (4)1.1概述 (4)1.2无线收发信系统发展的技术背景 (4)1.3本课题的设计意义 (6)2 无线收发信系统总体设计 (7)2.1设计要求 (7)2.2系统的总体方案 (7)2.2.1方案论证与比较 (7)2.2.2系统总体设计 (9)2.3无线收发信系统的主要指标 (9)3 无线收发信系统单元电路设计 (11)3.1发射部分 (11)3.2接收部分 (12)4 电路安装与调试 (14)4.1抗干扰措施 (14)4.2电路的仿真 (14)4.3电路的安装 (16)4.4测试仪器 (16)4.5电路调试 (16)4.6电路测试与分析 (17)5 总结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附录 (23)摘要本系统从无线收发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出发,通过对系统各大组成部分的原理、功能及运用的研究,设计制作了一个单工无线收发机,能够实现单工语音传输业务,采用FM调制方式,在20MHz~40MHz频段上实现了话筒输入语音信号的小功率远距离单工发送和接收。
本电路由系统传送一路发射频率在20MHz~40MHz 之间的语音信号,通过芯片LA1800和芯片D2822,声音从发射者这端传送到接收者那端,收发者之间相距30米以上都能收听到。
本系统具有功能完备、工作稳定、使用简单、灵敏度高、传输距离远等特点。
关键词:发射模块;接收模块;无线收发机;频率AbstractThe system from the wireless transceiver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starting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the system theory, function and use of research and design work produced by a single radio transceiver capable of realizing a single public voice transmission services, using FM modulation , in the 20MHz ~ 40MHz band achieved a microphone input voice signal low-power single-workers to send and receive long-distance. This circuit consists of a system to send all the way firing frequency 20MHz ~ 40MHz between the voice signal through the LA1800 chip and chip D2822, sound from the launch by the end of Cabanatuan sent to the recipient, send and receive more than 30 meters distance between the can listen to . The system has a fully functioning, stable, easy to use, high sensitivity, transmission distance and so on.Key words: Launch module;receiver module;wireless transceiver;frequency1 前言1.1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各学科领域相互渗透和覆盖已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340MHz无线收发射频前端的设计和实现的开题报告
340MHz无线收发射频前端的设计和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物联网和5G通信技术的崛起,对无线收发射频前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无线收发射频前端主要由射频前端模块、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和无线传感器模块组成,其中射频前端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
本课题选用的射频频段为340MHz,该频段应用广泛,包括远距离监测控制、智能家居、无线遥控等领域。
二、选题意义本课题旨在设计和实现一种340MHz无线收发射频前端,用于支持传输数据和信号,在现代无线通信和物联网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不仅可以提高无线数据通信的速度和可靠性,更有利于降低系统的功耗、减小尺寸和重量,从而实现各种无线应用的普及和发展。
三、选题内容与研究方法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无线收发射频前端的设计和实现,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系统分析、射频电路设计、电路仿真和实验验证等。
具体内容如下:1. 系统分析:分析340MHz无线收发射频前端的系统需求和性能指标,包括频率范围、输出功率、灵敏度、失真度、调制方式等指标,以及与其他模块的接口。
2. 射频电路设计:根据系统分析结果和实际需求,设计和优化340MHz的射频前端电路。
其中主要包括放大器、滤波器、倍频器、混频器等射频电路的设计和优化。
3. 电路仿真: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对设计的射频电路进行仿真和优化,验证设计的电路参数和性能。
4. 实验验证:制作样机进行实验验证,测试实际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验证结果为系统优化提供数据支持,最终实现340MHz无线收发射频前端的设计和实现。
四、预期成果预期完成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340MHz无线收发射频前端的设计和实现,并进行系统测试和验证。
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得出该系统的性能指标符合实际需求,可成为物联网、远距离数据通信等领域使用的可靠组件。
同时,通过本课题,学习者也可深入了解无线收发射频前端的设计、射频电路优化、电磁仿真和实验验证等方面的知识,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无线收发系统设计
无线收发系统设计摘要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之中,数据的传输载体是双绞线、光纤或同轴电缆。
其实,数据传输也可以用无线传输方式进行传输,即通过空气或真空实现数据传送。
与传统的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比较,无线传输方式不用担心传输线缆的安装问题,从而节省了很多线缆,降低施工难度和系统成本。
伴随着数字通信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无线收发系统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在各个领域当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无线收发系统具有成本很低、不需要电缆、应用环境不受限制、组态灵活等优点,这就使无线收发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把数字通信技术和高性能、高集成度的集成电路应用到无线收发技术中,使无线收发技术的性能更加完善,更加可靠。
本次设计介绍了一种用三态编解码芯片MC145026/MC145027和无线收/发模块来实现的无线收发系统的构成原理和实现方法,给出了单片机AT89C51与编/解码器之间的无线收发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叙述了系统的总体组成原理及仿真。
关键词:无线收发单片机AT98C51 芯片MC145026/MC145027Design of wireless transceiver systemAbstractAmong the wired data transmission, data transmission carrier is twisted pair, optical fiber or coaxial cable. In fact, the data transmission can also be transmitted by wireless transmission, i.e. data transmitted through air or vacuum.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wired data transmissi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without worrying about transmission cable installation, which saves a lot of cables, reducing system cost and difficulty of construction.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ultra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wireless transceiver system has become a trend in 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with a very low cost wireless transceiver system, no cable, unrestricted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flexible configuration, etc., which makes wireless transceiver technology has much room for development. Digital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high-performance, highly integrated radio transceiver IC application technologies to enabl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ireless transceiver technology better and more reliable. The constitution describes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three-state codec chip MC145026/MC145027 and wireless transmit / receive modules used to implement wireless transceiver system, gives the wireless transceiver and microcontroller AT89C51 encoder / decoder between solutions to problems, and describes the overall composition theory and simulation system.Keywords: wireless transceiver SCM AT98C51 Chip MC145026/MC145027前言 (IV)1单片机技术概论 (1)1.1概述 (1)1.1.1单片机的产生与发展 (1)1.1.2单片机的应用 (2)1.2 AT89C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2)1.2.1 AT89C51单片机系列 (2)1.2.2 AT89C51单片机内部结构及功能部件 (3)1.2.3 AT89C51单片机外部引脚功能说明 (3)2无线收发技术概论 (6)2.1无线收发技术及应用 (6)2.1.1无线收发技术现状 (6)2.1.2无线收发系统的发展过程及应用 (6)2.2无线收发模块 (6)2.2.1 编/解码模块 (6)2.2.2无线收发/模块 (7)2.3编码解码芯片 (7)2.3.1传感器的选择 (7)2.4 M145027接收程序设计 (8)3系统硬件设计 (10)3.1系统组成 (10)3.2发射端电路 (10)3.3接收端电路 (11)4系统软件设计 (12)4.1总体结构 (12)4.2仿真测试 (12)总结 (13)附件程序代码 (14)参考文献 (16)谢辞 (17)随着人们对便携式设备需求是推动无线收发技术方案日新月异的因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无线收发系统设计
院(系、部)机电信息学院
专业及班级电气自动化技术1101级
姓名宗会
指导教师王沁竹
日期 2014/5/11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无线收发系统设计选题类型设计型
一、选题依据
1.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便携式设备需求是推动无线方案日新月异的因素之一。
人们已经习惯了带红外等无线方案控制的家用电器,尽管这些无线方案存在范围和方向上的局限;另外在汽车的遥控门锁也使用了单向无线技术。
使用大多数遥控系统时遇到的不便之处是无线返回给控制者的反馈信息。
在安全系统、汽车告警或选项和菜单繁多的高级高保真音响中,如果配置廉价的无线技术并在遥控器中增加一块小型显示,设备就能向用户显示其状态的改变。
所以只要扩大无线通信范围并且建立双向无线通信—双工通信,就会出现许多新应用。
其应用包括自动读表、无线数据通信、警报和安全系统、无线键盘、无线操纵杆、家庭自动化、无线计算机外设、汽车、遥测和玩具等。
2.目的意义
数据信息传输系统是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数据传送大部分采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如并行传送、串行传送和CAN总线等等。
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当中,数据的传输载体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
其实,数据传输还可以用无线传输方式,即通过空气或真空实现数据传送。
相比与传统的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无线传输方式可以不考虑传输线缆的安装问题,从而节省大量线缆,降低施工难度和系统成本。
我们所熟知的遥控遥测、无线技术、门禁系统、水文气象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等等,都已经逐步采用无线数据传输方式进行远距离的传输。
随着当今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无线收发系统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各个领域当中逐步得到应用,无线收发系统具有成本低、无需电缆、不受应用环境限制、组态灵活等优点,这就给无线收发技术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因而无线收发系统
的设计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研究课题。
3.参考文献
[1]霍孟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黄智伟,无线数字收发电路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2版
[3]何立民,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版
[4]李广第,朱月秀,王秀山等,单片机基础,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版
[5]江志红, AVR单片机系统开发实用案例精选,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
[6]李文仲,段朝玉等, PIC单片机与ZigBee无线网络实战,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7]韩志军,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2版
[8]张毅刚,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课程的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第1版
二、主要研究(设计)内容、研究(设计)思路及工作方法或工作流程
1.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主要是利用无线收发电路,加上单片机控制与液晶显示制成一套完整的数据收发系统。
考虑到目前市场上的一些需求,设计的主要要求是方案成本低,体积小,低功耗,集成度高,尽量无需调外部元件,传输时间短,接口简单。
本次将介绍采用最新三态编解码芯MC145026和MC145027来设计无线数据通信装置的方法。
该装置具有抗干扰性能好,穿透性强,传输距离远等特点。
由于串行接口传输速度慢,信号处理电路复杂,外接模块困难,因此,本装置选用并行接口通信,从而使得电路简单易做,可靠性高。
2.设计思路
首先,了解无线收发系统的组成。
无线收发系统可以分为无线收发控制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按键电路四部分组成。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有点对点,点对多点和多点对多点三种。
本系统由于实际应用的需要,接收器和数据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构成点对点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整个系统中,两数据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采用433MHz的频段作为载波频率,收发通过串口通信。
其次,了解无线收发芯片MC145026和MC145027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无线收发系统的组成。
MC145027解码器用于接收MC145026输出的编码数据流。
由于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地址识别是由MC145027芯片来完成的,因此,对不是发送给本机的信息通常不传送到并行接口,所以对本机的工作也就不会造成影响。
最后,考虑影响无线收发系统的因素,并进行课题的设计。
3.工作流程
(1)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为毕业设计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2)基础理论学习,掌握无线收发原理、PC机与单片机、数据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等相关课程,更加深刻的理解无线收发芯片MC145026和MC145027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比较各自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的可行性方案,进行设计。
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第1周:论文选题,查阅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初稿。
第2周:完成开题报告终稿并上交打印版。
第3周:了解所用芯片功能,熟悉proteus软件。
第4周:用proteus绘制电路图,并用keil编写程序。
第5周:撰写论文初稿。
第6周:修改论文。
第7周:再次修改论文,确定论文终稿并上交。
指导教
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审核意
见难度份量
综合训
练程度
是否隶属科
研项目
组长____________
(公章)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