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富林遗址2012年南京大学发掘区良渚文化时期墓葬发掘简报_宋建_赵东升_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富林遗址发现于1959年[1]

(图一),从1999年开始,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对广富林遗址进行了有计划的勘探和发掘,发现了良渚文化的墓地和新石器时代末期一种新的文化遗存[2]。自2008年开始,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队多次对遗址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2012年,上海市文物局和上海市博物馆邀请多家单位合作发掘,总发掘面积达15000平方米。其中,南京大学发掘面积为2980平方米,发现的遗迹现象丰富,包括灰坑、墓葬、水井、灰沟、房址等,本文只报道南京大学发掘区的良渚文化墓葬。

一、地层堆积

广富林遗址2012年南京大学发掘区共包含6个时期的文化层,即崧泽~良渚过渡阶段、

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周代、宋元和明清。这

批墓葬位于良渚文化地层内,其中有3座打破

崧泽~良渚过渡时期地层。

上海广富林遗址2012年南京大学发掘区

良渚文化时期墓葬发掘简报

摘要:2012年上海市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等单位对广富林遗址进行了发掘,在南京大学发掘区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墓葬10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玉器和石器。根据墓葬开口层位、随葬品组合、典型陶器演变序列判断,10座墓葬年代存在早晚差异,其中早期墓葬3座,中期1座,晚期4座,另有2座因被晚期水沟打破不见随葬品而未能断代。墓葬均位于高土台上,反映了良渚先民择高处而葬。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良渚文化的丧葬习俗提供了新资料。关键词:广富林遗址;良渚文化;墓葬中图分类号:K871.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0327(2016)04-0003-08

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

南京大学历史系

(上海201306)

(江苏南京211102)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

(河南开封475001)

江汉考古2016.4/总第145期考古发现

图一

遗址位置示意图

二、墓葬概况

这批墓葬共有10座,分别为M344、

M345、M350、M353、M357、M358、M359、M360和M363,另外H3762发现有人头骨一个,也应该属于一座墓葬。这批墓葬均大致南北向,竖穴土坑。M359和H3762被晚期水沟打破较甚,除了头骨未见随葬品,其他8座均或多或少的发现有随葬品,包括陶器、玉器、石器等。单座墓随葬器物不多,数量为2~10件不等,一般为6件左右。以M344、M345、M357、M363为例介绍如下。

1.M344

东北部被晚期水沟打破。开口

于第2层下,打破M351(在该区域还发现两座崧泽时期墓葬M351和M352)和第6B 层。长方形竖穴土坑,方向212°。南北长196、东西宽60、深30厘米。填土土色灰褐,土质较紧密,包含有红烧土颗粒。骨骼保存较差,墓主为仰身直肢葬,头朝南。随葬品共7件,石钺2、双鼻壶2、罐1、鼎1、罐底1。罐底倒扣在头骨上方,1件带盖双鼻壶放在头部。2件石钺在腰部,锋刃1件朝左1件朝右。另外还

有罐、鼎和双鼻壶各1件放在脚部(图二)。

2.M345开口于第6B 层下,打破第7A 层,东侧相邻M344。长方形竖穴土坑,方向187°。南北长210、东西宽55、深20厘米。填土中含红烧土颗粒和破碎陶片。骨架形状保存较好,可判断为仰身直肢葬,头朝南。随葬品共5件,双鼻壶1、石钺1、陶杯1、陶鼎1(带鼎盖)、陶盒1(带盖)。双鼻壶放在头骨上方,石钺放在两大腿骨内侧靠近膝盖部位,陶杯在小腿骨上,陶鼎在脚部。另外,陶盒与盖扣合,放置在墓圹之外西南角处,略高于墓

坑(图三)。

3.M357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M352和第6B 层。长方形竖穴土坑,方向188°。南北长216、东西宽40、深18厘米,墓葬北部比南部略深,形成台阶状。填土灰褐,较硬。骨架形状保存较好,可判断为仰身直肢,头向南。足骨以下有较深墓坑,内叠放下肢骨5根,似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随葬品10件,双鼻壶4、玉管1、陶盉1、陶钵1、陶鼎2、陶纺轮1。除纺轮外,其他9件随葬品均置于墓主人身侧,分置于头、大腿和小腿骨处,而纺轮置于脚下多余的下肢骨之中。在该墓群中此墓面积最大,随葬品最多(图四)。

4.M363开口于第4A 层下,打破第6C 层。北端被晚期水沟打破。长方形竖穴土坑,方向188°。南北残长115、东西宽43、深25厘米。填土黑褐,土质较紧密。人骨架腐朽严重,仅

图二

M344平、剖面图

1、2.石钺

3.双鼻壶

(带盖) 4.陶罐 5.陶鼎

6.双鼻壶

7.罐底

图三M345平、剖面图

1.双鼻壶

2.石钺

3.陶壶

4-1.陶鼎盖

4-2.陶鼎

5-1.陶盒盖5-2.陶盒

保存两段约20厘米长的下肢骨。随葬品共6件,陶鼎1、陶豆1、双鼻壶3(其中1个带盖)、纺轮1(图五)。

三、随葬器物

出土随葬品共43件(组),主要为陶器,还有少量玉器和石器。陶器器形有鼎、双鼻壶、豆、罐、钵、盘、盉、壶和纺轮。玉器有玉锥形器和玉管。石器有石钺、石犁和石镰。

1.陶器35件

鼎8件。以夹砂红陶为主,还有少量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2件带盖。根据鼎足变化分四型。

A型翅形足。M345:4,带盖。夹砂红陶。折沿,圆唇,侈口,浅腹,圜底略平,附三翅形足,足面饰刻划纹,鼎身一侧有宽把手,把面饰刻划纹。斗笠形盖,桥形纽。口径13、高12厘米(图六,1)。M357: 10,夹砂红陶。折沿,侈口,圆唇,束颈,下腹微鼓,圜底,下附刻划纹翅形残足。口径15.6、高12厘米(图六,4)。

B型凿形足。M363:1,夹砂红陶。折沿,方唇,束颈,鼓腹,圜底,附三凿形足。口径13.6、高17.8厘米(图六,3)。

C型“T”形足。M357:8,夹砂红陶。平折沿,侈口,圆唇,束颈,微垂腹,圜底,

上附三只“T”形残足,足侧面有竖向刻划纹。颈上饰两周弦纹。口径14.6、残高9.8厘米(图六,5)。

D型宽扁平足。M344:5,夹砂灰陶。折沿,侈口,圆唇,浅腹,圜底略平,附三卷边扁足。足面饰竖向刻划纹,腹饰数周凹弦纹。口径16.4、高11.4厘米(图六,2)。M360:2,泥质灰陶。口残缺,浅腹,圜底略平,附三宽扁平足。腹外壁上部饰2周凹弦纹,下部饰水波纹,足面饰竖向刻划纹。腹径14、残高9厘米(图六,6)。

双鼻壶15件。以泥质灰陶为主,还有少量泥质黑皮陶。口沿对称有竖鼻,高颈。根

据肩、腹、足的变化分四型。

A型颈细高,折肩,圜底附外撇圈足。

M344:3,泥质灰陶。侈口,尖圆唇,双耳面下凹,折腹。圈足饰4周凹弦纹。口径9.6、高

16.2厘米(图七,1)。M357:3,带盖。泥质灰

陶。侈口,圈足上有两周凹弦纹,上穿扁孔。盖为喇叭形纽,盖面微凹,半边附有镂孔。口径

7.8、通高17厘米(图七,3)。

B型颈略矮粗,扁鼓腹,圜底附外撇圈足。M357:4,泥质灰陶。颈部饰有刻划鱼鳞纹,足部饰凹弦纹并附两周镂孔。口径10、高

10.4厘米(图七,2)。M357:1,泥质灰陶。素

面,足部饰凹弦纹并附两周镂孔。口径8.4、高图四M357平、剖面图

1~4.双鼻壶 5.玉管 6.盉7.钵8、10.鼎9.纺轮

图五M363平、剖面图

1.陶鼎

2.陶豆

3.双鼻壶(带盖)

4.双鼻壶

5.双鼻壶

6.纺轮

12.6厘米(图七,5)。M358:4,泥质黑皮陶。口微侈,器身略粗矮,圈足有两级折阶并附两周镂孔。口径7.8、高12.8厘米(图七,4)。

C型圆鼓腹,圜底附外撇圈足。M363: 3,带盖。泥质灰陶。口微侈,圈足上有折阶并附有斜向锥刺纹。覆钵形盖,盖纽圆柱形中空,盖沿一侧有一个镂孔。口径9.0、高13.0厘米,盖直径8.6、高2.6厘米(图七,6)。M363:5,泥质黑皮灰陶。口径9.0、高13.6厘米(图七,7)。

D型矮颈,平底。M345:1,泥质灰陶。直口,口沿两侧对称有竖鼻,其中一侧鼻已残,圆鼓腹。口径8.6、高约10.6厘米(图七,8)。

罐2件。

M344:7,泥质灰陶,口残,鼓腹,平底。残高10、底径11.6厘米(图八,3)。M353:2,泥质红陶,侈口,圆唇,束颈,溜肩,扁鼓腹,平底内凹。口径8.8,通高5.6厘米(图八,9)。

豆3件。根据腹和柄的变化分三型。

A型浅腹,唇沿稍宽。M350:4,泥质灰陶。喇叭形圈足,豆柄上端镂大圆孔,豆柄中部饰有两组管戳,以凹弦纹隔断。豆盘口径20.2、高13厘米(图八,11)。

B型折腹。M363:2,泥质灰陶。侈口,口沿下盘外壁有一周凹弦纹,喇叭形豆柄,上镂大圆孔。豆盘口径20.0、高10.4厘米(图八,12)。

C型折腹,豆柄细高。M358:6,泥质黑皮灰陶,折腹处有一周凹弦纹,柄残断。豆盘口径16.4、残高6厘米(图八,4)。

钵2件。根据腹和底部变化分二型。

A型浅弧腹,圜底。M345:5,泥质黑陶。折沿,圆唇,侈口。带盖,盖与钵形制相似,只是盖盘略浅,近盖沿一侧有两个穿孔。盖与钵扣合,口径15.2、通高6.8厘米(图八,1)。

B型腹较深,平底。M357:7,泥质灰陶。口部残缺,腹微鼓,下腹内收。底径8.6、残高8.8厘米(图八,6)。

盉1件(M357:6)。夹砂红陶。罐形,敛口,流残缺,腹侧有一宽扁鋬手,上端有两个小孔,平底附三扁足。口径8.0,高15.2厘米(图八,5)。

盘1件(M350:1)。泥质灰陶。宽折沿,

图六陶鼎

1、4.A型(M345:4、M357:10)

2、6.D型(M344:5、M360:2) 3.B型(M363:1) 5.C型(M357:8)

沿面略凹。浅折腹,矮圈足外撇。外腹壁有数周凹弦纹。口径25.6、高7.2厘米(图八,10)。

壶1件(M345:3)。泥质灰陶。口微侈,圆唇,微束颈,圆腹略鼓,圈足外撇,上附两个圆形镂孔。口径6.4,高11.4厘米(图八,2)。

纺轮2件,圆形,分二型。

A型饼型。M357:9,泥质灰陶。截面呈等腰梯形,中央有一小圆穿孔。直径4.5、厚1.3厘米(图八,7)。

B型馒头型。M363:6,泥质黑灰陶。一面弧拱呈馒头形,底面平,中心有一圆孔。馒头形的一面饰有三个小圆孔。直径5.6、厚1.5厘米(图八,8)。

2.玉器2件。

玉锥形器1件(M350:5)。米黄色,圆锥形,截面圆形,磨制光滑。一端尖,一端出榫,榫上有小孔,上端略残。残长6.6、最大管径0.9厘米(图九,3)。

玉管1件(M357:5)。青绿色,素面,圆柱体,纵向穿有一孔。长1.9、管径0.8厘米(图九,4)。

3.石器6件

石钺4件。分二型。

A型2件,狭长型。M344:1,青绿色,平面呈“风”字形,器物上部双面对钻成孔,两肩略残,双面弧刃。边缘一周起脊,脊线外有凹槽,边缘部分明显高于内侧。高15.9、宽8.1、厚0.9厘米(图九,5)。另有M360:1与此相似,高11.5、宽7.9、厚0.7厘米(图九,8)。

B型2件,宽矮型。M344:2,青灰色,平

图七双鼻壶

1.A型(M344:3)

2.B型(M357:4)

3.A型(M357:3)

4.B型(M358:4)

5.B型(M357:1)

6.C型(M363:3)

7.C型(M363:5)

8.D型(M345:1)

图八其他陶器

1.带盖钵(M345:5)

2.壶(M345:3)

3.罐底(M344:7)4、11、12.豆(M358:6、M350:4、M363:2)

5.带把盉(M357:6)

6.钵(M357:7)7、8.纺轮(M357:9、M363:6)9.罐(M353:2)10.盘(M350:1)

图九玉、石器

1.石犁(M358:1)

2.石镰(M358:2)

3.玉锥形器(M350:5)

4.玉管(M357:5)5、8.A型石钺(M344:1、M360:1)

6、7.B型石钺(M345:2、M344:2)

面呈“风”字形,器形扁薄,器表磨制抛光。上端双面对钻一大圆孔。两肩略残。双面弧刃,刃脊线明显,两侧边起脊。高13.8、宽13.2、厚0.8厘米(图九,7)。另有M345:2与此相似,略残,高10.5、宽9.8、厚1.2厘米(图九,6)。

石犁1件(M358:1)。扁薄钝角等腰三角形,两腰鼓突,两腰磨出单面刃。背部琢两孔,单面管钻而成。残高14.5、宽20.0、厚0.8厘米(图九,1)。

石镰1件(M358:2)。扁薄长三角形,单面刃,右手镰,尾部略残,前端尖长。残长25.5、宽10.3、厚1.0厘米(图九,2)。

四、结语

1.年代

广富林遗址的这批墓葬,均属于良渚文化时期。从墓葬开口层位和随葬品组合来看,存在明显的早晚差异。关于良渚文化的分期,学者们至今仍存争议,有多种不同的分期方案[3],但是在典型陶器的早晚演变特征上,看法是基本一致的。一般认为最能体现良渚文化演变序列的典型陶器有鼎足、双鼻壶和豆,其演变特征是:鼎足从翅形足发展到“T”形足,再到“T”形足的外侧逐渐加宽;双鼻壶颈部从矮胖到瘦高,器腹从圆鼓到扁折;豆柄从粗矮到细高,晚期呈竹节状柄。对照此演变序列,再结合其他典型遗址出土的陶器,可大致判定这批墓葬的年代分别相当于良渚文化的早、中、晚期。

M345的鼎是翅形足,双鼻壶矮颈、圆鼓腹、平底,这些都是明显的良渚早期特征。M350的豆为喇叭形粗圈足,圈足上镂大圆孔,双鼻壶的颈与腹等高,腹部较圆,圈足较矮,它们的良渚早期文化特征也很明显。M350的双鼻壶比M345的年代略晚,但是两墓的层位关系完全一致,我们暂将两墓划为同一时代。M363的鼎为凿形足,凿形足是崧泽文化流行的形制,在良渚文化早期延续,据此可将M363的年代定为良渚早期,此墓的折腹豆为喇叭形大圈足,双鼻壶鼓腹、颈与腹等高,均表现出良渚早期特征。据此,可知M345、M350和M363的年代大致为良渚文化早期。

M358的两件双鼻壶,腹部开始变扁,口径小于颈腹相接处,颈的高度略大于腹高,圈足上开始出现扁孔,明显晚于前述三座墓葬的双鼻壶。与越城M7:1[4]的同类器形制相似。据此,可知M358大致为良渚文化中期。

双鼻壶M344:3折肩、折腹,颈较高,腹矮扁,与千金角M7:2[5]形制相似,为良渚文化晚期特征。双鼻壶M357:3折肩、颈较高、腹矮扁,带盖,与新地里M91:3[6]形制相似。M357的有些双鼻壶颈部有繁复刻划纹,圈足均镂穿扁孔,鼎为“T”形足,足背略宽,这些均是良渚文化晚期特征。M353双鼻壶腹矮扁,圈足较高。M360为盆形鼎,浅腹。通过对比,M344、M357、M353和M360的年代大致在良渚文化晚期。

2.葬俗

这10座墓葬中的9座分布在发掘东区的高土台上,除此之外,该土台上还分布有两座崧泽文化时期的墓葬并被良渚墓葬所打破。由地层关系和包含物推断,这处高土台是专门作为墓地使用的,其使用年代在崧泽晚期至良渚时期。另外,还有一座良渚墓葬(M363)位于发掘西区的西北部,此处也属于一座高土台的边缘部分,这座高土台上还发现了若干座良渚时期的其他墓葬。墓葬建于高台之上,说明崧泽和良渚时期的人群择高处而葬的习俗。

附记:本次发掘领队宋建,参加发掘整理的工作人员主要有赵东升、李溯源等,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水涛师的悉心指导,特此致谢。

领队:宋建

摄影:赵东升

绘图:李溯源

执笔:徐燕

注释:

[1]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市松江县广富林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考古》1962年第9期。

[2]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上海松江区广富林遗址1999~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第10期。周丽

娟:《广富林遗址良渚文化墓葬与水井的发掘》,《东南文化》2003年第11期。广富林考古队:《广富林遗存的发现与思考》,《中国文物报》2000年9月13日。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上海松江区广富林遗址2001~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8年第8期。

[3]宋建:《良渚文明的兴衰过程》,《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朔知:《良渚文化的初步分析》,《考古学

报》2000年第4期。栾丰实:《良渚文化的分期与年代》,《中原文物》1992年第3期。

[4]南京博物院:《江苏越城遗址的发掘》,《考古》1982年第5期。

[5]朔知:《良渚文化的初步分析》,《考古学报》2000年第4期。图一(B)第35件器物。

[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桐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桐乡新地里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11期。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Tombs of Liangzhu Culture in the2012Excavation Area of Nanjing Uni-

versity in Guangfulin Site,Shanghai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Shanghai Museum

(Shanghai,201306)

History Department,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Jiangsu211102)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and Museology,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Henan University

(Kaifeng,Henan475001)

Abstract:The united excavation of Guangfulin Site was held by Shanghai Museum,Nanjing Uni-versity and other departments in2012,among which ten tombs of Liangzhu Culture were discovered in the excavation area of Nanjing University.All of them are vertical-and-earthen-pit tombs,most of the burial goods unearthed from which are potteries,with a small quantity of jade and stone wares.Through a study on the location of tomb’s roof,combination of burial goods and the evolution of typical pottery wares,the report dated different burial times,three of early period,one of middle period,four of late period,another two are unclear due to being damaged by ditches of later time.They are all located on high soil sets,indicating the custom of burying the dead in high places.The excavation offers latest data for studying the funeral custom of Liangzhu Culture.

Keywords:Guangfulin Site,Liangzhu Culture,tomb

(责任编辑、校对:陈丽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