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方案模板(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结构检测鉴定方案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委托单位:
(检测单位)
XX年XX月XX日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的工程概况如表1所示:
表1 工程概况表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工程地点设计单位用途施工单位设计时间监理单位竣工时间勘察单位
建筑概况建筑面积层高地上层数地下层数
地基
基础
持力层基础型式
上部结构设计信息
结构类型屋盖附属结构墙体设防烈度场地类别
结构抗震
等级
建筑抗震
设防类别混凝土设计
强度等级
钢筋牌号
使用环境振动□有□无设
施
水箱□有□无腐蚀介质□有□无电梯□有□无
工程资料
建筑图□齐全□部分□无设计变更□齐全□部分□无结构图□齐全□部分□无施工记录□齐全□部分□无地质勘察□齐全□部分□无竣工记录□齐全□部分□无根据上述资料和现场勘查情况,现制定检测鉴定方案如下。
二、检测鉴定类型和目的
1、检测鉴定类型:□(1)结构实体检测鉴定
□(2)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
2、检测鉴定目的:□(1)施工许可的技术依据
□(2)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三、检测鉴定主要内容
(一)、地基基础
地基检测:
□1、平板载荷试验;
□2、动力触探试验;
□3、静载试验;
□4、低应变;
□5、高应变;
□6、钻芯法;
基础检测:
□1、基础承台混凝土强度和尺寸检测;
□2、地梁混凝土强度和尺寸检测;
(二)、上部结构
□1、使用情况调查:主要包括使用用途、建筑历史、荷载分布及工程资料完整程度等。
□2、结构体系检查或检测:主要包括结构布置、轴线尺寸、层高、构件尺寸、连接(节点)等。
□3、结构变形或位移测量:采用电子经纬仪对建筑物各主要转角的结构顶点侧向位移进行测量。
□4、建筑物主体沉降观测;
□5、材料强度及钢筋配置检测:
①材料强度检测:采用钻芯法对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
②钢筋配置及保护层厚度检测:采用钢筋探测仪结合局部凿除保护层的方法,对结构构件的受力钢筋规格、数量、间距及梁板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
□6、损伤缺陷检查:对该建筑物各层构件裂缝及损伤进行普查,绘制裂缝示意图。
□7、检测鉴定报告编制:根据现场检测结果、国家的相关规范和委托方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提出该住宅楼结构实体检测鉴定报告。
四、检测项目和数量
表2 主要结构检测项目和数量一览表
检测项目抽检数量
使用情况调查普查
结构体系检查或检测轴线尺寸:纵向和横向各抽检3个;层高:随机抽检3层;截面尺寸:详见表4;
检测项目 抽检数量 墙柱垂直度测量 主要转角部位
钻芯法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 详见表3 梁板钢筋保护层厚度 详见表4 墙柱、梁板钢筋配置检测
详见表4 建筑物主体沉降观测
详见表5 损伤检查或检测
普 查
本工程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配置和截面尺寸的检测批、样本容量、抽检项目和数量详见下表3、表4。其中,抽检数量主要按照《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表3.3.13“建筑结构抽样检测的最小样本容量”的(□ A 类、□ B 类、□ C 类)确定。
表3 混凝土强度抽检数量一览表
楼 号
检验批 设计强度等级
样本容量
抽检数量
xxx 住宅楼
基础 首层柱 二层柱 三层柱 四层柱 五层柱
六层柱 基础梁 二层梁 三层梁 四层梁 五层梁 六层梁 屋面梁
备 注
将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和质量状况相近的同类构件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表4保护层厚度、钢筋配置和构件尺寸抽检数量一览表
楼号检验批样本容量保护层厚度
抽检数量
构件钢筋配置
抽检数量
构件尺寸
抽检数量
xxx 住宅楼
基础 2 / / 2 首层柱16 / 3 3 二层柱16 / 3 3 三层柱16 / 3 3 四层柱16 / 3 3 五层柱16 / 3 3 六层柱16 / 3 3 基础梁24 / / 3 二层梁34 5 5 5 三层梁24 3 3 3 四层梁24 3 3 3 五层梁24 3 3 3 六层梁24 3 3 3 屋面梁17 3 3 3 二层板22 3 3 3 三层板20 3 3 3 四层板20 3 3 3 五层板20 3 3 3 六层板20 3 3 3 屋面板14 2 2 2
备注
钢筋配置检测中,每层至少随机抽检1个柱、1个梁和1个楼板构件剔除钢筋保护层后测量钢筋直径。
表5建筑物主体沉降观测一览表
楼号测点布设观测周期及频率
xxx 住宅楼建筑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
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m~20m
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第一次进场观测两次做出始值,计1次;第一
个月半个月观测一次,计2次;之后一个月观
测一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暂定共计6次。
备注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详见附图1。
五、检测鉴定依据
□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