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电工中级复习题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职业技能鉴定
中级电工理论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100题)
1.在正弦交流电阻电路中,正确反映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式是( )。
A.i=U/R
B.i=U m/R
C.i=u/R
答案:C
2.在理想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正确反映电流电压的关系式为( )。
A.i=u/X L
B.i=u/ωL
C.I=U/ωL
答案:C
3.若正弦交流电压和电流的最大值分别是Um(V)和Im(A)时,则视在功率的表达式为( )。
A.U m I m/2
B.U m I m/2
C.2U m I m
答案:A
4.在正弦交流电路中,节点电流的方程是( )。
A.Σi=0
B.ΣI=0
C.ΣI&=2I
答案:A
5.R、L、C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的谐振频率f为( )。
A.2πLC
B.1/2πLC
C.1/2πLC
答案:B
6.纯电感电路的感抗为( )。
A.L
B.ωL
C.1/ωL
答案:B
7.交流电的角频率ω等于( )。
A.2πf
B.πf
C.2πt
答案:A
8.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答案:A
ϕ为( )。
9.在纯电容电路中,电路的无功功率因数sin
A.0
B.1
C.0.8
D.0.4
答案:B
ϕ为( )。
10.在纯电阻电路中,电路的功率因数cos
A.1
B.0.9
C.0.69
D.5
答案:A
11.用Zc-8型接地电阻仪进行接地阻测量时,应将转换倍率开关置于( )位置。
A.最大
B.最小
C.中间
答案:A
12.用两表法测量三相功率时,出现两个功率表读数相等的现象,此时三相功率应是( )。
A.两表相减
B.两表相加
C.两表相乘
答案:A
13.电动系功率表采用( )方法改变电压量程。
A.线圈抽头
B.改变附加电阻
C.加二极管
答案:B
14.在图Ⅱ-1,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中,对于感性负载来讲,( )。
A.可不接续二极管
B.必须接续二极管
答案:A
15.采用一只晶闸管的桥式可控整流电路,在选用晶闸管反向耐压数值时,( )。
A.应该按反向额定电压2U2考虑,
B.可以不考虑反向耐压数值
答案:B
16.晶闸管的控制角α=60o,其导通角为( )。
A.0o
B.60o
C.120o
答案:C
17.感应耐压试验,采用电压频率为( )。
A.50Hz
B.100Hz~400Hz
答案:B
18.大容量高电压变压器在进行耐压试验时,测量试验电压应该用( )。
A.电压表
B.球隙
C.电压互感器和电压表
答案:B
19.独立避雷针与配电装置的空间距离不应小于( )。
A.5m
B.8m
C.10m
答案:A
20.内部过电压的倍数规定为内部过电压幅值与其电网工频相电压的( )之比值。
A.有效值
B.幅值
C.2倍幅值
答案:A
21.整立铁塔过程中。随塔身开起所需牵引力越来越小,这是因为( )。
A.重心位置不断改变
B.重心矩(阻力矩)的力臂不断变小,拉力也不断变小
C.重心始终不变
答案:B
22.在10kV架空配电线路中,水平排列的导线其弧垂相差不应大于( )。
A.100mm
B.80mm
C. 50mm
D. 30mm
答案:C
23.直线杆横担装设在( )终端杆,分支杆及导线张力不平衡处的横担装设在( )。
A.受电侧
B.拉力侧
C.电源侧
D.张力侧
答案:A C
24.10kV线路首端发生短路时,( )保护动作断路器跳闸。
A.过电流
B.速断
C.低频减载
答案:B
25.安装线夹时,在导线上应先缠绕铝包带,缠绕方向与外层导线绕向( )。
A.一致
B.相反
C.任意
答案:A
26.防振锉安装后,其安装距离误差应不大于( )mm。
A.±80
B.±50
C.±30
答案:C
27.敷设电缆时,三相系统中使用单芯电缆应组成紧贴的( )排列,并且每隔( )m应用绑带扎牢。
A.正三角形
B.顺相序
C.1
D.1.5
答案:A C
28.敷设于水中的电缆,必须贴于水底,有条件时宜埋入河床( )以下。
A.0.5m
B.0.8m
C. 1m
答案:A
29.一般当电缆根数少且敷设距离较大时,采用( )。
A.直接埋设敷设
B.电缆隧道
C.电缆沟
D.电缆排管
答案:A
30.架空线路竣工验收时,应以额定电压对线路冲击合闸( )次。
A.5
B.3
C.1
答案:B
31.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线路是一种( )线路。
A.点动控制
B.自锁控制
C.联锁的正反转控制
D.点动双重联锁的正反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