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历程【详细】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一、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先秦时期开始,到近代以前,中国古代诗歌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的变化,形成了独特的诗歌传统。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史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二、先秦时期2.1 诗经的出现•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将各地的民间诗歌进行整理和编纂。

•诗经除了记录社会生活、反映社会风俗外,还是中国古代音乐和韵律的重要资料。

2.2 《楚辞》的创作•《楚辞》是中国古代辞章的代表作,它以楚国的民歌、祭文为基础,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楚辞》开创了辞章风格,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3.1 乐府诗的兴起•乐府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诗歌形式,主要是宫廷文人和民间艺人创作的歌曲。

•乐府诗在形式上比较规范,以五言绝句为主,内容涉及爱情、田园、边塞等各个方面。

3.2 士人诗人的活跃•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的社会地位提升,在政治、文化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诸多士人诗人活跃于此时期,他们的作品主要描写自然景物、哲理思考和个人情感。

3.3 文人墨客的交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墨客相互交往,形成了文学社团和文化团体。

•这种交往促进了诗歌创作的繁荣,也为后来文人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唐代的繁荣时期4.1 全盛时期的诗人•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维等。

•这些诗人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多样,形式上也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

4.2 唐诗的特点•唐诗一般采用五言或七言绝句的形式,重视平仄、押韵和意境的表达。

•唐诗注重写实,反映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也有不少描写自然景物的作品。

4.3 诗社和文人•唐代出现了一种诗社的形式,文人们互相切磋、交流,并举办吟诗会和文学讲座等活动。

•诗社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使得唐代诗人的创作更加丰富多样,也有助于诗歌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

4.4 唐代后期的衰落•唐代后期,政治动荡、战乱频繁,文人诗歌的创作受到一定的限制。

中国诗发展史

中国诗发展史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上古神话、甲骨卜辞孕育诗的雏形。

中国的诗歌
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

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
承担者是巫现,传为神农时的《蜡辞》,就是上古流传下来的驱祸
祈福的咒语歌谣。

此外,甲骨卜辞、《易》卦爻辞中有些作品,句
法简单整齐,偶尔协韵,是早期诗歌创作的萌芽。

2. 第二阶段:《诗经》《楚辞》奠定传统诗歌的风骚精神。

西
周时期学在官府,贵族成了文学主要创作者,比如《诗经》中的三颂、大雅和小雅。

民间歌谣经专人采集后演奏给天子听。

“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楚辞》和《诗经》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3. 第三阶段:汉代乐府诗及魏晋南北朝民歌时期。

诗歌在汉代
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
歌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景象,尤其是南朝民歌,其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诗歌是一种古老而美丽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抒发情感、描绘景象和传达思想来打动人心。

自古以来,诗歌一直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诗歌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从形式到内容,展示诗歌艺术的丰富多样性。

一、古代诗歌的形成与发展1.1 诗歌的起源古代诗歌最早起源于口头传统,人们通过吟唱来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

这些早期的诗歌作品通常是简单而直接的,以歌颂英雄事迹或神话传说为主题。

1.2 诗经的出现《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许多不同风格和主题的诗歌作品。

《诗经》的出现标志着诗歌开始被记录和保存,使得诗歌的传播和发展得以推进。

1.3 古代诗歌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古代诗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体裁。

例如,唐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宋词则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情感而受到赞赏。

二、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发展2.1 宗教诗歌的兴起在中世纪,宗教诗歌成为主流,人们通过诗歌来表达对上帝的崇敬和信仰。

这些诗歌作品通常具有宗教色彩,表达了对神圣的渴望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2.2 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视个体的情感和个人的表达。

诗歌成为了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媒介。

著名的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和英国诗人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都是这一时期的杰作。

2.3 诗歌形式的多样化在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诗歌形式开始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韵律诗和押韵诗之外,自由诗和散文诗等新的形式也开始出现。

这些新的形式为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现代诗歌的演变与创新3.1 现代主义诗歌的兴起20世纪初,现代主义诗歌开始兴起,诗人们开始追求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形式。

他们摒弃了传统的韵律和押韵,追求自由和创新,以探索内心世界和表达现代社会的困惑与矛盾。

3.2 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出现后现代主义诗歌在20世纪后期出现,它更加强调语言的游戏性和多义性。

诗人们开始运用碎片化的语言和隐喻,以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怀疑和批判,使诗歌的意义变得更加模糊和多重。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中国诗歌拥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概述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1. 古代诗歌的兴起和发展(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618年)古代中国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305篇诗歌,以其朴实、真正的表达风格而闻名。

这些诗歌大多以咏史抒怀、歌颂自然、描绘生活为主题,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秦汉时期,古代诗歌经历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汉乐府诗成为当时最流行的诗歌形式,以其歌谣般的节奏和叙事性的特点而受到广泛欢迎。

同时,古代诗歌的创作也开始注重个人情感和思想表达。

2. 唐宋诗歌的鼎盛时期(公元618年-公元1279年)唐代被誉为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

唐朝的文化繁荣和社会稳定为诗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唐代诗人杜甫、李白、王维等人被誉为“诗仙”,他们的作品以豪放、浪漫、咏史抒怀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量。

宋代是中国诗歌史上另一个重要的时期。

宋诗注重艺术修辞和音韵的运用,以婉约、细腻的风格为主。

苏轼、李清照、陆游等诗人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多以抒情、咏史、写景为主题,表达了对生活、爱情和社会的热情和思量。

3. 近现代诗歌的多元发展(公元1912年至今)中国近现代诗歌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

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新文化运动时期,诗人们开始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主题。

一些著名的现代诗人如徐志摩、郭沫若、徐霞客等,以其个性化、现代化的写作风格引领了中国诗歌的新潮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政治、社会和现实生活成为诗人们创作的重要题材。

一些诗人如北岛、余光中、海子等,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量,表达了对社会变革和人生命运的关注。

21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继续多元发展。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诗歌的传播和创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中国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

下面将为您介绍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重要阶段。

1. 古代诗歌(先秦时期至唐代)中国古代诗歌起源于先秦时期,最早的诗歌作品可以追溯到《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了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民间诗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诗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尤其是在唐代。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中国诗歌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宋元词和诗(宋代至元代)宋代是中国词的黄金时期,词是一种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的短诗体。

词在宋代达到了高峰,代表作家如苏轼、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元代继承了宋代的词人传统,但也有所创新,以杨万里、郑光祖等为代表的元代词人注重自然描写和社会批判。

3. 明清诗词(明代至清代)明代的诗歌注重文人雅致和宫廷风格,代表作家有文徵明、于谦等。

清代的诗歌则更加注重现实生活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代表作家有袁枚、纳兰性德等。

明清时期的词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创作水平,代表作家有杨慎、纳兰性德等。

4. 近代诗歌(清末至民国时期)清末民初是中国现代诗歌的起点,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诗歌开始出现了现代主义的倾向。

代表诗人如鲁迅、郭沫若、徐志摩等,他们的作品探索了新的诗歌形式和主题,对中国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当代诗歌(1949年至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诗人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代表作家如毛泽东、艾青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诗歌迎来了多元化的发展,不仅有继续传承传统的作家,如北岛、余光中等,也有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作家,如海子、杨炼等。

总体而言,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不断演变和创新。

从古代的诗经到现代的多元化创作,中国诗歌一直承载着诗人对社会、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和表达,为中华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中国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形式。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简要介绍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1.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6世纪)古代中国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

最早的诗歌作品是《诗经》,是由当时的贵族精英创作的,记录了社会生活、政治事件和个人情感等方面的内容。

《诗经》被称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也奠定了中国诗歌的基本形式和风格。

在春秋战国时期,诗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如屈原、宋玉等。

他们的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表达社会现实和抒发对命运的思考为主题,形式上多以五言和七言诗为主。

2.唐宋诗歌的鼎盛时期(公元7世纪-公元13世纪)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被誉为“诗的盛世”。

唐代的诗人众多,有杜甫、李白、王维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人。

他们的作品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形式上多以五言和七言诗为主。

他们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又一个高峰时期。

宋代的诗人注重细腻的表达和意境的构建,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风格。

代表性的诗人有苏轼、李清照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色和反映社会现实为主题,形式上多以七言和九言诗为主。

3.现代诗歌的嬗变与创新(20世纪至今)20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经历了一系列的嬗变和创新。

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现代诗歌开始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诗歌形式的突破。

代表性的诗人有徐志摩、胡适、艾青等。

1949年以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诗歌创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然而,在这个时期,一些诗人仍然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如北岛、余光中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阶段。

诗人们在创作中更加关注个人的内心体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语言形式的探索。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中国诗歌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

1. 先秦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先秦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起点,这一时期的诗歌以《诗经》为代表。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篇诗歌,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爱情、自然等方面。

其中,以风、雅、颂三类最为著名,风格简洁明快,语言朴实自然。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的诗歌以乐府诗为主要形式,乐府诗是以音乐为伴奏的歌曲,内容多涉及政治、军事、生活等方面。

代表作品包括《陌上桑》、《木兰辞》等。

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以文人诗为代表的新体诗,注重个人感受和表达。

3. 唐宋元明清时期(公元618年-1912年)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唐代的诗歌以五言绝句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家有杜甫、李白等。

五言绝句以其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而成为中国诗歌的经典形式。

宋代的诗歌则以七言绝句为主,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七言绝句在形式上更为宽松,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元代以后,诗歌的发展逐渐趋向于小令、曲子等民间诗歌形式。

4. 近现代时期(1912年至今)近现代时期的中国诗歌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创新。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诗人们开始追求自由、民主和个性,形成了新诗运动。

新诗运动的代表人物有胡适、郭沫若等。

此后,中国诗歌在政治、社会、人文等方面都有了更为广泛的表达。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各种风格和流派并存。

总结:中国诗歌发展简史可以概括为先秦时期的《诗经》、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以及近现代时期的新诗运动和多元化发展。

中国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世界文学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历程概览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历程概览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历程概览
本文将概述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一些重要的时期和代表性的诗人和作品。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

1. 古代诗歌的起源
古代中国诗歌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

先秦时期的诗歌以《诗经》为代表,这是一部由多位古代诗人所作的诗歌集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曹操、曹丕、陶渊明和谢灵运等。

他们的诗歌风格多样,包括咏史、山水田园、抒怀等多个主题。

3. 唐代黄金时期
唐代(618年-907年)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

许多伟大的诗人在这一时期活跃,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唐代诗歌以五
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为主要形式,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生活和社会问题。

4. 宋代以后的发展
宋代(960年-1279年)和明清时期(1368年-1912年)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后续发展阶段。

宋代的诗歌注重表现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明清时期则更加注重修辞和写作技巧。

5. 现代诗歌的兴起
中国现代诗歌起源于20世纪初。

在这一时期,许多新诗人探索了新的诗歌形式和内容,对传统诗歌进行了颠覆和改革。

结语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历程丰富多样,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它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对世界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
曲 散曲:小令(短小的曲子)、套数(散套) 戏剧: 杂剧、传奇(已是供演出的剧本)
•上古 —— 歌谣
•先秦 —— 诗骚
时 •两汉 —— 乐府 间 •魏晋南北朝 —— 文人诗 段 •唐代 —— 唐诗
•宋代 —— 宋词
•元明清 —— 元曲、诗词
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
2020/6/3
中国古典诗歌的分类
四言古诗: 出现最早《诗经》
古体诗 五言古诗: 成熟于汉代 古体诗
七言诗: 成熟于唐代

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
中 国
“歌行”、“引”、“曲”、“吟”等名 称
古 典 诗
近体诗
绝句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形成于唐代) 律诗 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
歌体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
东晋 (田园诗派) 咏怀诗.出仕与归隐的矛盾
刘宋 谢灵运
大力描写山水第一人
(山水诗派)
四、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汉末):
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 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
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 刚气派,形成“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人称“建安之 杰”。他的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主要内容:写采桑女秦罗敷拒绝一“使君” 即太守之类官员调戏的故事,歌颂她的美貌与 坚贞的情操。“陌上桑”,意即大路边的桑林, 这是故事发生的场所。因为女主人公是在路边 采桑,才引起一连串的戏性情节。
《古诗十九首》
因作者姓名不可考,晋代后就被称为“古 诗”,其中有十九首被南朝梁萧统编入《文 选》,代表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 《诗经》的地位: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按内容分为哪几类? 风、雅、颂
• 按表现手法分为哪几类? 赋、比、兴
• 《诗经》的句式特点:四言为主,重章复沓
• 《诗经》的语言特点:双声叠韵,韵律和谐
《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是带有地方
色彩的民歌,主题为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
露现实。
赋——铺陈叙述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 比——比喻 兴——起兴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桑之落矣,其黄而 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屈原和《楚辞》
屈原,名平,字原。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 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 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天 问》《九章》等。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三曹——苍凉雄健
曹操,小名阿瞒,字孟德,追尊为武帝,“三曹”之
首。主要作品为《魏武帝集》。代表作有《苦寒行》《龟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
——《孔雀东南飞》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
魏晋时期: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时期 作家
风格
建安 三曹.建安七子 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正始 阮籍、嵇康 西晋 左思
五言咏怀组诗 咏史咏怀融为一体
陶渊明
田园诗.隐逸诗人或田园诗人
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
焦仲卿妻作》)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河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 与君绝!
《天啊》
苍天啊,我要与你(君的译法依情况而定)相 知相恋,永远不变心。除非高山被夷为平地,江河 全部枯竭,严冬里出现隆隆的雷声,盛夏飘起白雪, 天地连在一起不复存在,那个时候,我才与他分离 诀别。
一、上古——口头歌谣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
先将竹竿截断,然后用弦将截断的竹竿连接两 头制成弹弓。一颗颗弹丸从弹弓中射出,击中 了一只只猎物,人们欢乐地追逐着,满载而归。
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头:战国后期《楚辞》 (代表作家:屈原)
• 《诗经》原名诗,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 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因而又称诗 三百。汉代被尊为经典,因有诗经之称。
《离骚》带有自述性质,我国古代最长的抒 情诗。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 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 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 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
《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 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三、汉代 汉乐府
乐府民歌。“乐府”本来是汉武帝时建立的音乐机关, 为宫廷制作乐章和训练演员,同时也采集民间歌曲供宫廷 和贵族娱乐。后把乐府采集的民歌也叫做“乐府诗”或 “汉乐府”。后来也用以称魏晋到唐代可以配乐的诗歌和 后人效仿的乐府古题的作品。其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叙事性 强。标题有的加上“歌”、“行”、“歌行”、“引”、 “曲”、“吟”等名称,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 《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
这些古诗表现了浓重的感伤情绪,从一个 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不安与黑暗。《古诗十 九首》在历代都受到了高度评价,南朝文论家 刘勰评为“五言之冠冕”,其艺术成就确是文 人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如《行行重行 行》、《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 《西北有高楼》皆为传世经典。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