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中国的工农业
中国地理之中国的农业
48
五、林业
• 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①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②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③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 为主。 •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
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 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 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 南部沿海各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
33
生长习性:喜温 、喜湿
34
四川江油用800亩油菜花拼出李白头像
35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 来出现“北移南迁”的趋势。
黑龙江 辽宁
北移南迁
四川盆地、
黄淮海平原
华南地区
36
甘蔗 生长习性:喜温 、喜湿 、生长期长
37
➢ 是我国主要制糖原料。 ➢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24°N以南的热带、亚热带
——北方春播玉米区。 面积约占全国36%, 总产量占全国40%。 ——黄淮海春夏播玉 米区。面积占32%, 总产量占34%。 ——西南山地玉米区。 面积占22%,总产量 占18%。
我国是世界玉米的产销大国,总产量仅次于美国。 24
我 国 九 大 商 品 粮 基 地
25
商品粮 基地
①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
46
四、水产业
水产业包括淡水水产和海洋水产。根据生产方式又可分 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我国的水产品产量居世界第 一位。我国发展水产的水域条件优越,陆地上河湖面积广 大,养殖历史悠久;海洋方面,自北而南,依次有渤海、 黄海、东海、南海等广阔水域。
影响我国东南部水产业分布的因素:
高考地理复习 中国人文地理 第3节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笔记归纳总结
第三节中国的农业和工业1、中国的农业主要内容见已发的农业相关内容补充⑴种植业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耕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
种植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它一方面要求有适宜耕作的土地,一般要求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灌溉便利;另一方面要有足够的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世界上农业发展较早、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降水适中的热带、温带平原地区。
我国的种植业区也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区。
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在耕作制度、农作物种类等方面有明显的粮食生产是我国种植业的主体,在整个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粮食是我国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我国有近13亿人口,粮食需求量大。
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粮食产量还只有400千克,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同时,我国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自然灾害频繁。
因此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也是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关键。
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是:①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②要实施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③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面向市场,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一方面满足人民生活的丰富多样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广大农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
④要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量。
例如:使用优良种子,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等。
⑵林业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多种原材料、食品、饲料,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
历史上,我国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由于长期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战争及自然灾害等因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少林国家。
近年来,我国在植树造林和保护天然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实行“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的政策、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政策等。
高考地理中国主要农作物地图
中国主要农作物地图1影响条件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社会经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2耕作制度即某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3主要耕作方式4农业特色5主要农作物分布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
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四川七省。
6主要油料作物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来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
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大豆一、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二、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三、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四、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五、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
7糖料作物甘蔗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中国主要牧区及其优良牲畜品种8森林资源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①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②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③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省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热带水果: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
海南还出产椰子。
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1)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水稻种植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2)商品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
地理高考知识点农业工业
地理高考知识点农业工业中国地理高考知识点:农业与工业地理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地球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中国地理学科中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农业与工业是地理高考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农业与工业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都具有重要影响,它们的发展与地理环境紧密相关。
本文将就农业与工业这两个知识点进行探讨。
农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中国是农业大国,拥有广阔的耕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中国的地理环境多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农业特点。
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发展种植业,如江南地区的稻作种植。
北方气候寒冷干燥,适合发展畜牧业和小麦种植。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水严重,只能发展少量的农业。
另外,台湾地区气候适宜,适合种植水稻、茶叶和水果等农作物。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土地资源有限。
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其次,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了一定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一些地区的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困难。
此外,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以及农村劳动力队伍老龄化,也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一定压力。
为了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提高耕地水利设施的建设水平。
其次,积极推动农作物品种的改进和种植技术的创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再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消除农产品安全隐患,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此外,还鼓励农民适当进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
与农业相比,工业在中国的经济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工业体系,是世界制造业大国。
工业的发展与地理环境、资源分布密切相关。
中国东部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有着丰富的能源和资源,适合发展重型工业和纺织业。
西部地区地势复杂,资源相对匮乏,但具备一些特殊的地理优势,如西部天然气、煤炭等资源富集,适合发展能源、化工等行业。
另外,中国中部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冶金、机械等工业。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复习系列中国的农业
中国的农业一、概况:1.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独立和发展的前提,农村市场是我国市场的主体,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积累的重要源泉,农产品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
所以农业生产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农业是集体所有制和生产责任制。
我国农业所处的阶段——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
2.农业生产的成就:1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2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增长,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都居世界前列,其中粮食、棉花、肉类、油菜籽、花生的产量居世界首位;3农业科学水平和农业技术装备有了明显的提高;4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有了较大的变化。
3.发展的优越条件:1国土辽阔 . 地形多样。
2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光热条件优越。
3气候类型多样,温度带多样,有利种植多种农作物。
4生物种类繁多,品种丰富。
5劳动力资源丰富。
⑥宜林地区和森林面积广大,树种多样,有利于发展林业。
⑦水域宽广,有利于发展渔业。
4.南北差异:5.问题:(1)我国虽是世界农业大国,粮食产量世界第一,但按人平均每人每年占有粮食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日益增长的需要。
(2)我国科技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结构还不合理,农、林、牧、副、渔没有全面发展,林业和渔业比重不大。
(3)环境破坏,污染问题对农业造成的威胁;水资源的浪费;塑料膜等白色垃圾造成的减产等。
6.对策:要改变这种落后状况,第一,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不懈地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战略重点的首位;第二,要靠政策调动人的积极性;第三,要靠增加投入和科学种田提高农业生产力。
例1(江苏卷)《中国国家地理》根据富饶的程度、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等,评出我国10大“新天府”,苏北平原名列其中.下列叙述中,属于入选条件的有1灌溉与泄洪工程建设改善了自然条件2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3海平面上升有利于开采利用地下水4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提高了土地生产力5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A.134B.125C.235 D.145解析:苏北平原位于江苏中北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条件优越、水源充足,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中国的农业
太湖平原
d农业“新,特,优”产品比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历史、加工工业、爱好、技术)
我国发展水产业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有大量的农作物秸杆、加工工业的副产品和部分粮食,饲料充足;
闽南三角地区
珠江三角洲
绿洲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河西走廊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 地位:目前,我国农耕区畜牧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 地位,是城乡居民食用肉、奶、禽、蛋的主要来源。我 国的猪、牛、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 区位条件? • 有大量的农作物秸杆、加工工业的副产品和部分粮食,
饲料充足;劳动力丰富;国家政策扶持;畜产品的市场 需求量大;饲养技术较先进
国家奶牛良种补贴
积极建设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场;改良畜禽品种;推广 科学养畜的先进方法;加大政策支持;积极开拓国际 国内市场;走养殖——销售——加工——信息服务一 条龙的产业化道路
如何加快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四、水产业
• 水产业:指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采集,或者人工 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
• 水产业包括淡水水产业和海洋水产业。根据生产方式 又可分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
• 我国发展水产业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 在海洋方面:有广阔(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浅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和新疆四省区。(中温带)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地
主区要分分布在布黑龙江最、吉广林、的内蒙古油料作物。是世界上
生产油菜籽最多的国家。 松辽平原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基地,黑龙江的产量最多
大豆既是粮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同时也是副食品的重要原料,营养价值高,
地理课教案:中国的农业与工业分布
地理课教案:中国的农业与工业分布一、中国的农业分布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国家,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人力资源。
在中国的农业分布中,可明显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
1. 北方农业分布北方地区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这些地方因其气候条件相对较差,大部分是寒温带或温带气候,种植季节短暂。
因此,在这些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耐寒作物。
其中,东北地区由于气候条件更加严寒,也适合种植油料作物如大豆,在全国范围内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2. 南方农业分布南方地区包括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及云贵高原等。
这些地方气候温暖湿润,年均降雨量较多,并享有充足的日照和四季明显的特点。
这种气候适宜水稻等水田作物的生长发展。
因此,在南方大部分地区主要种植水稻、茶叶、桑蚕等农作物。
南方的水稻种植往往需要充足的水源,因此我们在长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可以看到大片的稻田。
二、中国的工业分布中国的工业分布受到地理条件、资源分布和交通运输状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明显的一二三线城市分布。
1. 一线城市一线城市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早、工业基础最为雄厚的城市。
这些城市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
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这些城市逐渐成为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在这些城市,不仅有着各类制造企业,还汇聚了大量的金融机构和高科技公司。
此外,一线城市也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动,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链。
2. 二线城市二线城市是指除了一线城市之外具有较强工业基础和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中心城市。
如天津、重庆、武汉、成都等地。
这些城市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以及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视,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流入。
它们在地区经济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一些传统产业如钢铁、石化和汽车等在这些城市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3. 三线城市及其他地区除一二线城市之外,中国还有许多三线城市和其他区域。
这些地方的工业分布相对较为分散,以小规模工厂为主。
这些城市和地区多数位于内陆或东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带。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商业和旅游业》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商业和旅游业一、重要知识点梳理(一)中国的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不仅提供生活资料,而且提供大量原材料和消费市场1、种植业(1)种植业与自然条件影响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足够的热量、水分、光照条件我国种植业的分布:半湿润和湿润的地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种植业差异(2)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我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人口增长过快、耕地不断减少,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因此稳定粮食生产非常重要。
提高粮食产量途径:一是;二是。
建立条件: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水平较高、便于统筹管理的地区商品粮基地好处:粮食生产专业化,可以大规模使用优良种子、先进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九大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积极开展多种经营:自然条件多种多样,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需求多方面农业发展方针:“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2、林业、牧业和渔业(1)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作用:既有环境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既提供木材,又提供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
东北的和山地,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森林资源的分布西南的山区,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东南的台湾、、等省的山区,我国主要的人工林区(2)畜牧业分布: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地区牧区畜牧业牧区(三河马、三河牛)四大牧区牧区(细毛羊)和牧区(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农耕区畜牧业:饲养牲畜和家禽,是城乡人民食用,肉奶禽蛋的主要来源(3)水产业我国发展水产业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大陆边缘有广阔的海域(大陆架宽广、寒暖流交汇)、河湖水域面积广影响水产业分布的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3、农业的发展发展成就:多种农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农业生产条件、装备、机械化水平提高存在问题:农业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种植业比重大,畜牧业比重小,林业和渔业比重很小。
2019高考区域地理 中国的农业(共54张PPT)
水稻 ——秦岭—淮河以南。 最北可种植到三江平 原(夏季高温、雨热 同期)
小麦 ——秦岭—淮河以北。 以长江下游、黄淮海 平原为优势产区
水
单季稻
稻
双季稻
三季稻
a.地位:播种面积产 量居首位 b.生长条件:喜温喜 湿 c.分布地区:秦岭-淮 河以南(黑、新) 思考:我国发展水稻 种植业的优势条件? 自然条件:我国东部 为温带、亚热带、 热带季风气候,雨 热同期;且地势平 坦,土壤肥沃。适 合水稻生长 社会经济:水稻种植 历史悠久,经验丰 富。劳动力充足。
思考:棉花种植的区位因素? 五大商品棉基地 光照时间长;土质疏松; 水源充足;沙质土壤;排 冀中南、鲁西 水好 北、豫北平原
南疆地区 黄淮平原
江汉平原
③ 主要农作物分布(油料作物)
花生(沙质土壤,排水 性好)主要分布在温带、 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 区; 山东产量最多 ——黄淮花生区(鲁、 豫、冀、辽等)
①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②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③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 为主。
油菜(喜凉越冬作物, 适应性强) ——长江油菜带(长江 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等)有“北移 南迁”的趋向,如黄淮 海平原,辽、黑及华南 地区
③ 主要农作物分布(糖料作物)
甜菜(喜温凉,耐盐碱、
干旱,生长期较短)
——黑、吉、蒙、新 甘蔗(喜高温、需水肥
量大,生长期长)
——台、闽、粤、
桂、琼、云、川等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 出口商品基地
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种植花卉、蔬 菜、水果,发展塘鱼禽畜生产。
太湖平原
闽南三角地区
珠江三角洲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第一轮复习中国的农业[1]
•概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耕作 业、林业、畜牧业和
渔业。在我国,种植
业是农业的主体。 水稻、谷子栽培世 界最早。 大豆的原产地 桑蚕、茶树的故乡。
我国是生产粮食、棉花、油菜籽、猪牛羊肉最 多的国家。 耕地占世界7%,人口占世界22%。
高考形势分析
该部分知识在今后的高考命题时还有以下四个趋势:
一、不回避热点,如我国的农业问题。
二、不求形式翻新和热点吸引,追求运用地理原理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重点考查地理突出的思维能力, 考查“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等 高层次的能力。
三、纯记忆性的题目大大减少,进行综合分析能力 考查的题目增加。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商品粮基地
江淮地区
成都平原
江汉平原
太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洞庭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
我国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影响因素
商品粮基地 主要农作 有利条件 物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小麦、 玉米
地广人稀、土壤 肥沃、机械化水 平高、交通便利
不利条件
热量不足、 复种指数低
长江流域
水稻
江淮地区
珠江三角洲 地区
农业基础好, 地形平坦、水 热充足
④绿洲农业: 新疆塔里木 盆地和准葛 尔盆地.
⑤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 谷地.
农业特色
③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①耕作业: 东部季风区
②坝子农业: 云贵高原
荒漠 荒漠草原 草原 草甸草原
骆驼,山羊
马牛羊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40讲 中国人文地理
农作物 水稻、甘蔗、油菜
有利 夏季高温多雨,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 条件 肥沃
不利 条件
春季低温阴雨,夏季伏旱洪涝,人均耕地少
农业 一年两熟到三熟,长三角、珠三角、四川盆 特色 地适宜养蚕
发展 方向
保护耕地和湖泊水面; 建设商品粮、棉、油、水产、经济作物基地; 发展林地,保持水土; 控制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1,中国的农业——种植业
我国的商品粮基地
松嫩三江北大仓, 两江三湖居中央, 成都平原西南望, 珠江三角在南方。
知识点1:中国的农业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
1,中国的农业——种植业
农作物:棉花 生长条件:喜温、喜光、生长期长 优势区域重点: 黄河流域棉区 长江流域棉区 西北内陆棉区 主要分布: 黄淮海平原 南疆盆地 生长条件: 光照时间长,土质疏松,水源充足
B 1.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粮食总产的增加主要依靠( )
①改变土地经营权 ②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③挖掘耕地后备潜力④作物品种不断改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我国的猪、牛、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 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
3,中国的农业——畜牧业
四大牧区 牧场特点 内蒙古牧区 草原牧场 新疆牧区 山地牧场
优良畜种 三河马、 三河牛
细毛羊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高寒牧场 牦牛 高寒牧场 牦牛
知识点1:中国的农业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
发展 方向
增大耕地投入,提高单产; 增加建设用地,保障能源基地建设, 复垦工矿废弃地
知识点1:中国的农业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
1,中国的农业——种植业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农业发展措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农业发展措施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一、知识讲解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本考点常常结合我国的具体区域考查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向及措施。
关键在于因地制宜,结合区域自然特征分析。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一般从两个角度分析(1)根据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
(2)运用农业科技,改善不利农业区位条件。
常见措施如下: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三大问题及对策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首先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然后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具体步骤如下:二、经典高考试题1.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
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完成(1)~(2)题。
(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A.甲地海拔较高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C.丁地地势低平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②增加耕地面积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④改变耕作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甲地在21世纪初期土地利用方式为湿地,因此甲地海拔较低;丙地纬度低于乙地,热量条件好;丙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排水条件好于乙地,因此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丁地在20世纪五十年代和21世纪初期都为林地,林地主要位于山区,海拔较高,开发条件较差。
故选B。
第(2)题,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措施。
该地为东北平原,农业要大规模经营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材料中说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故可增加的耕地已经很少。
东北地区的气候决定了耕作制度。
故选B。
答案(1)B(2)B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高三地理农业区位因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农业区位因素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相比,图中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单位面积产量高B.水热条件好C.交通发达D.人均耕地面积大【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该地区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面积比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都大;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纬度低,水热条件好,经济发达,交通密集;技术水平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2】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接近原料产地B.靠近消费市场C.廉价劳动力D.高素质的技术研究队伍【答案】A【解析】该地位于东北地区,有大面积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高,在该地区建家具厂,主要是靠近原料产地。
【考点】该题考查工农业的区位条件。
2.(22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马铃薯性喜温凉,生长期间的温度在13℃至22℃最为适宜,雨量要求播种期在15毫米以上,成熟期在130毫米以上;喜光,但发芽期要求黑暗;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对马铃薯的生长最为有利;充足的肥料有利于提高其产量。
甲地区马铃薯属于北方一耕作区,5月播种,9月收获;乙地区属于西南垂直耕作区,3月播种,6月收获。
丙地区近年来实行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新技术种植马铃薯,具体做法是在收割后的稻田里,直接播种马铃薯,然后用稻草均匀覆盖。
(1)说明稻草覆盖技术对马铃薯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8分)新技术实施后,省去了翻耕、挖穴播种、除草等工序,每亩节省用工5~6个,土壤有机质从1.7%提高到2%,作物增产幅度达31.2%,人均增加产值1235元。
(2)分析采用新型种植方式如何促进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6分)(3)依据上图中“2010年某市马铃薯价格生成与变化资料”,指出马铃薯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提出降低马铃薯零售价格的主要措施。
(8分)【答案】(1)保证马铃薯发芽期的黑暗环境;(2分)保持土壤温度;(2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2分)稻草腐烂后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中学地理知识汇编了解我国的农业与工业
中学地理知识汇编了解我国的农业与工业中学地理知识汇编:了解我国的农业与工业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农业与工业一直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通过几个方面来了解我国的农业与工业。
一、农业的地理特点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农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地理因素的影响。
1.土地资源中国的土地资源丰富,不同地区的土地类型和质量各异。
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中国农业可以分为南方稻作农业和北方小麦玉米互作农业等不同类型。
南方地区有大片的稻田,北方地区则以小麦、玉米等作物为主。
2.气候条件中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复杂多样。
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适合水稻的种植;北方地区寒冷干旱,适合大豆、小麦等耐寒作物的种植。
由于气候差异,中国的农业生产季节也有所不同。
3.水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十分发达。
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对于提高农业产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工业的地理特点与农业相比,中国的工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并且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区域分布中国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与交通、港口和市场的便利有关。
东部地区的沿海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等都是工业中心,拥有大量的制造业企业。
2.资源条件中国丰富的资源条件,如煤炭、铁矿石、稀土等,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丰富,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
3.劳动力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市场充足,这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对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农业与工业的互动农业与工业是相互促进、互为依存的关系。
农业提供了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材料,而工业则为农业提供农业机械、化肥等生产资料。
例如,农业上的科技进步使得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为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同时农业机械的发展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提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高中地理 高考一轮复习 中国地理 中国的农业 亢洁
三、畜牧业
四大牧区: 内蒙古牧区(载畜量最多)(三河马、三河牛) 青海牧区(牦牛)
西藏牧区(牦牛)
新疆牧区(细毛羊) 滩羊——宁夏
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牧区畜牧业与农耕区畜牧业的比较
地 位 牧区 畜牧 业 生产 方式 主要产品 生产对象 饲料来源
次
放牧
皮、毛及 肉、奶 肉、蛋、 奶、禽
太湖平原
闽南三角地区
珠江三角洲
中国农业商品基地分布图
珠江三角洲
蚕桑生 产基地
长江三角洲 四川盆地
商品粮基地
商品棉基地
商品出口基地
二、林业
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最大的天然林区)
西南横断山区(第二大天然林区)
东南部台湾、福建、江西等山区(人工林)
除森林外,还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 暖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 辽宁等省) 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 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 南部沿海各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 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 产椰子。 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
主要特色农业类型
灌溉农业
坝子农业
立体农业 基塘农业
历年高考试题回顾
(2003春季)11.右表是2001 省区 稻谷 小麦 甘蔗 甜菜 a 242.4 1.5 57.5 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播 种面积(万公顷),a、b省区 b 156.7 42.3 18.2 分别是( B ) A.内蒙古、江苏 B.广西、黑龙江 C.湖北、甘肃 D.河南、新疆 (2003年上海)12. 下列关于我国农产品生产基地分布的叙 述,正确的是( D ) A. 糖料作物基地集中在华南地区 B. 全国性商品棉基地集中在西北内陆 C. 全国性商品粮基地分散在各大农业区 D. 饮料作物--茶叶主要产区在南方丘陵山地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我国的农业
选择题我国地城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A,B,C,D四地农业的叙述。
正确的是①地位于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②A,C两地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③C,D两地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④D地农业属于商品谷物农业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2】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①A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②B地区要大量开基荒地,增加人均耕地面积③C地区要注重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D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答案】【1】B【2】D【解析】【1】根据中国不同区域农业分布,结合A、B、C、D四地的位置可以推断,A 位于河西走廊,C位于华北平原、两地地形平坦、水源较为充足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②正确;B地位于云贵高原,以种植业、林业为主,①错误;D地位于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属于商品谷物农业,④正确,甜菜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③错误。
因此②④正确,故答案选B项。
【2】A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降水少,缺水严重,不具备扩大灌溉面积的条件,①错误;B地区为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大规模垦荒,会引起水土流失,②错误;C地区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主要的农业障碍为旱涝、盐碱和风沙,因此要注重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③正确;D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壤肥沃,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④正确。
因此③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
选择题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某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农作物最可能是A. 小麦B. 水稻C. 棉花D. 大豆【2】图中甲地区为A. 黄土高原B. 河西走廊C. 华南地区D. 长江中下游平原【3】据图可知该农作物A. 主产区为青藏地区B. 地区适应性强C. 在西南地区产量最高D. 甲地区生长期短【答案】【1】A【2】C【3】B【解析】【1】该农作物在华北地区9月份播种,次年6月份收获,最可能是小麦,A对。
高三地理工农业区位 高考大题练习
高中地理工农业区位组卷一.解答题(共34小题)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材料等的上乘材料。
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
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
该农场一期种植1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
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
2.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气候统计图和河流水位年变化图.图3为图1中乙地的气候统计图.图1中丙第广泛栽植可作为优良造纸原料的辐射松,生产纸浆出口.材料二:我国新疆吐鲁番出产的甜瓜深受市场欢迎.某企业欲咋乙地开辟海外甜瓜生产基地,开拓国际市场.(1)简述甲地河流水位特征,并分析成因.(2)简述乙地种植甜瓜有利的自然条件.(3)简述丙地栽植辐射松和发展纸浆出口的自然优势.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图1).奇异果生长怕早、怕风.宜栽培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引进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材料二,新西兰北岛图(图2)(1)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培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2)指出奇异果罐头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并说明原因.(3)与新西兰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奇异果产品的市场优势.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下图示意索契的位置.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