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之重要骨性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躯干骨的重要骨性标志:(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剑突、骶角、骶管裂孔、第7
颈椎及胸腰椎棘突、颈动脉结节)。
1、颈静脉切迹:在胸骨柄的上缘,与第2胸椎体平齐。
其上方为胸骨上窝。
2、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向前的横行突起,自颈静脉切迹向下约两横指处,是重要的骨性标志。
胸骨角的两侧接第2肋(软骨),为计数肋和肋间隙的重要标志。
后面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也是气管杈、主动脉前、后端、心脏上界、食管第二个狭窄和胸导管左移处的水平;胸骨角平面是上、下纵隔的分界线。
3、肋弓:由第7—10肋软骨依次相连而成。
触摸肝、脾的标志。
4、剑突:胸骨下方的突出,位于两侧肋弓之间,剑突与左侧肋弓的交点处是心包穿刺的常用部位。
5、骶角、骶管裂孔:沿骶正中嵴向下摸到骶管裂孔,在裂孔的两侧科摸到骶角,为骶
管麻醉定位标志。
6、第7颈椎棘突:头前俯时,在项下部正中最突出处,为确定椎骨棘突序数的标志之一。
7、颈动脉结节:即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深处,正对环状软骨平面。
平环状软骨,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以拇指向后压,可将颈总动脉压向颈动脉结节,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
二、颅的骨性标志:(枕外隆突、颞骨乳突、颧弓、眉弓、下颌角)。
1、枕外隆突:位于
枕部向后最突出的隆起,其深面为窦汇。
2、颞骨乳突:耳廓后方,内部有乳突小房;
其根部前缘的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出颅。
乳突深面的后半部为乙状窦沟。
3、颧弓:上缘后端即耳廓前方可触知颞浅动脉的搏动;中点上方约4cm处为翼点,内有脑膜中动脉通过;下方一横指处,有腮腺导管横过咬肌表面。
4、眉弓:眶上缘稍上方的弧形隆起,内部是额窦。
5、下颌角:为下颌支后缘与下颌底转折处,此处骨质较薄,容易骨折。
三、上肢骨的主要骨性标志:(肩峰、肩胛冈、肩胛骨下角、锁骨、肱骨下端的内、外上髁、
尺骨鹰嘴、桡尺骨茎突等)。
1、肩峰——锁骨外侧端外侧,高耸于肩关节的上方,为肩部的最高点,是测量上肢长度的定点。
2、肩胛冈——两侧肩胛冈内侧端的连线,通过第3胸椎棘突。
3、肩胛骨下角——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是从后面计数肋骨及肋间隙的重要标志;并相当于第7胸椎棘突高度,可计数椎骨棘突序数。
4、肱骨下端的内、外上髁、尺骨鹰嘴三者在伸肘时,同在一条直线上;而屈肘时,三者连线呈一等腰三角形。
5、尺、桡骨茎突——桡骨茎突比尺骨茎突低1~1.5cm。
6、豌豆骨——位于小鱼际的根部,腕部远侧皮纹内侧的突起,其外侧有尺神经深支到达手掌。
四、下肢骨的主要骨性标志:(髂嵴、髂结节、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结节、耻骨联合、
坐骨结节、大转子、胫骨粗隆、胫骨前缘及内侧面、腓骨头、内踝、外踝)。
1、髂嵴、髂结节——骨髓采样处,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经过第4腰椎棘突,腰椎穿刺据此定位。
2、髂前上棘、髂后上棘——骨盆测量的标志
前面观:
第一颈椎上腭同一平面
第二颈椎上腭牙齿咬合面同一平面
第三颈椎下颌角同一平面
第四颈椎舌骨同一平面
第五颈椎甲状软骨同一平面
第六颈椎环状软骨同一平面
第二胸椎间隙胸骨颈静脉切迹同一平面
第四胸椎间隙胸骨角同一平面
第九胸椎胸骨体剑突关节同一平面
第一腰椎剑突与脐联线中点同一平面
第三腰椎下肋缘同一平面
第三腰椎间隙脐同一平面
第四腰椎髂骨嵴同一平面
第二骶椎髂前上棘同一平面
尾骨耻骨联合同一平面
侧面和背面观:
第七颈椎颈根部最突出的棘突
第二胸椎两肩胛骨上角联线中点
第七胸椎两肩胛骨下角联线中点
第十二胸椎肩胛骨下角与髂骨嵴联线中点同一平面
第三腰椎下胸肋缘同一平面
第四腰椎两髂骨嵴联线中点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
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
(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
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
(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
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
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
任何人也可摸清。
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
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
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
也可准确抹清。
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
唯C4棘突不易抹及。
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
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
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
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
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
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
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
(3) 胸椎棘突:
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T3棘突平。
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T7棘突平。
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T5 T6 、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
(1)颈椎横突的触抹定位:
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7 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
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1.0-1.5cm,即为一个横突。
(2)胸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不易触抹清。
(3)腰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
L3横突:最易触抹。
在骶棘外缘与第12肋交界处或稍下即是。
另一方法:医生将拇、食指尽力张开,置于患者的腰肋部,食指的桡侧贴近患者的肋弓,拇指尖所指即为L3横突尖。
L4、L2横突:既然L3横突可定,其上下即为L2、L4横突。
L5横突:位于髂后上棘的稍外上方。
3,关节突的触抹定位:在棘突的两侧,用力按压时,可触到一系列串珠状骨性隆起,即为关节突。
颈腰椎关节突较深,胸椎者较浅,后者较易抹清。
4,椎体:第L3腰椎体平脐。
触抹法定位法,虽简便、实用,但因个体的发育、肥瘦不一,病理变化千差万别,故准确性较差。
(二)比移法:即从个体的X线片上,测量出各结构间的具体数据,再按比例(即将此数据除以X线片的放大或缩小率),将数据移到人体上,以定出各结构的体表位置。
具体方法如下:
1,颈椎棘突定位:从颈椎侧位片上,可以清楚地测量出该片之C2尖至C7顶尖的距离。
而且还可测量出C2棘突尖至C3棘突尖、C3至C4棘突的距离;依次类推,颈椎每个颈椎棘突的位置在一张线侧位片上都能精确地测量出。
而任何人的C2、C7棘突是能准确触抹清楚的。
故在人体上其C2、C7间的距离也能测量出。
根据下列计算就可精确地标出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如X线上其C2-C7,为15cm.而人体的C2-C7为10cm. 其放大率:15cm/10cm=1.5。
若需知人体C4棘突的位置。
则测量X线上C2-C4为6cm。
那么人体上C4棘突,则应位于人体C2棘突下:
若要确定人体C5的位置。
则就测量X线片上C2-C5=7.5cm.那么人体上C2-C5的距离,应为7.5cm/1.5=5cm处。
2,腰椎的棘突定位亦可如此。
仅胸椎稍困难点。
再者,利用侧位片,还可粗略估计表皮至黄韧带的深度。
以策针刀安全
3,上下关节、横突、椎板间隙、椎板间距的位置,均可在颈、胸、腰段正位X 线片上显示出。
因而也可测量出其间的数值关系。
故亦可用比移法在人体表面标出。
目的:以选取进针刀的安全区。
在脊柱周围进针刀,有相对安全区、相对危险区、危险区。
如患者颈椎正位片上:C5.6棘间的中点(A)到其右侧的椎板内侧(b)为0.6cm;(A)到关节突关节的外侧缘(c)为2.0cm。
假如该片的缩小率为0.5。
故该患C5.6棘间的中点到右侧椎板内缘的距离,即为:A- b=0.6cm/0.5=1.2cm.
中点到关节突外侧缘的距离,为:A-c=2.0cm/0.5=4.0cm.
若D为上下关节突的中点:即为(A-c)-(A-b)X1/2处。
即:(4.0cm-1.2cm)X1/2=1.9cm.
故该患者在中点旁1.9cm处(D点)进针,是相对安全的。
亦可用此法选取胸、腰段进针之安全区。
二,脊柱各结构体表定位的应用
(一)用于诊断:
1, 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棘突间位置:
2,既知棘突间位置,就可定其椎间孔、脊神经根出口处的位置。
3,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椎体、脊髓节段的位置。
正常成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一脊神经根的分布、病损区,在体表的节段性分布,见下表及图:如颈椎病:
C5脊N根受激压,出现肩、腕以上的上肢外侧痛或麻痛,三角受累最明显,C4、C5棘突及C4-5棘旁压痛明显。
影象学异常所见,也应在颈椎相同节段。
C6脊N根受激压,感觉异常部位也为肩及上肢桡侧,但可放射1、2指。
肱二头受累重;二头肌反射异常;C5、C6棘突及C5-6棘旁压痛重。
影象学异常所见节段同。
C7脊N根、C8脊N根受累时,其症状、体征、影象学异常亦应能相互印证,其诊断才会可靠。
不同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激压不同腰脊神经根,其临床症状、体征、影象学异常所见,三者均应是相互印证的。
但应注意:在胸腰段,由于脊柱与脊髓节段的长度差,较颈段更大。
故同是节段性皮肤感觉异常,由脊柱或由脊髓病变所致者,则棘突的压痛部位,与颈段就不同。
如下腹部皮节区,是由T11-12脊N根支配。
此区的感觉异常,若是脊髓病变,则是脊髓T11-12节段。
此处相当于T8-9棘突处。
应为T8、T9棘突压痛。
若脊柱病变致,应为T11、T12棘突压痛。
若小腿前外侧节段性感觉异常:为L5脊N根受激压之表现。
若为腰椎间盘突出致,应为L4-5椎间盘突出。
则为L4、L5棘突压痛。
若为脊髓病变致,则为脊髓L5节段;其对应于T12棘突、L1椎体节。
则为T12、L1棘突压痛。
余略。
(二)用于治疗:
1,使选取的进针点准确:如要准确地选取颈椎棘间点:若术前拍一张与手术体位相同的X线片,对每一个患者所选取的棘间点均会很准确。
如颈椎手术,术前拍一张过屈侧位片(尤其是在C2、C7棘突顶,做一可显影的记号时),则若要选取C2-3、C3-4、C4-5、C5-6、C6-7、C7-T1之棘间点,均会完全准确。
同样,腰椎、胸椎各棘间点的选取,也可准确无误。
选点正确,是针刀疗效的基础。
2,使选取的进针点安全:对针刀来说,行脊柱周围软组织松解术,有相对危险区,即脊柱正中的椎板间隙区。
也有相对安全区,即椎板和上下关节突所在的骨性区。
也有危险区,如颈前区。
还有应视为禁区(我个人认为),如椎管内针刀操作。
棘旁点,都选在相对安全区进针。
即选取上下关节突及椎板所在的骨性区。
如前述的颈椎D点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