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历史沿革

合集下载

浅论山西代县的县名渊源

浅论山西代县的县名渊源
在 先 秦 时期 是 天 下 九 塞 之 一 。晋 《 道 记 》 : 北 方 有 险 , 卢 上 以郑 州 防御 使 杨业 老 于 边事 , 地 载 “ 有 洞晓 敌 情 , 巳 , 业 知代 州 兼三 癸 命 龙、 句注 、 狐 , 注 为 之 首 。 ” 炎 武 在 《 域 志 》代 州 ” 中写 交 驻 泊 兵 马部 署 。 ” 飞 句 顾 肇 “ 条
的基 本 地 貌 .其 中 :山 地 约 占全 县 总 面 积 的 7.% 丘 陵 占 1. O 5 6 五代 时期 , 山西 代 县先 后 归后 唐 、 晋 、 汉 、 今 后 后 北汉 所 有 , 皆 9 . 川 盆 地 占 1. % 平 26 %。 称 代州 雁 门县 。 山 西 ” 一 。代 县 是 全 之 北 宋 仍 置代 州 ( 防御 州 )治雁 门县 。[杨业 应 是 代州 第 一 任 , 1 2 1 因其境内有句注山、 门关等险隘 , 雁 自古 就 闻名 天 下 。句 注 山早 知州 。《 资治 通 鉴长 编 》 二 十载 : ( 平 兴 国 四年 十一 月辛 卯1 续 卷 “ 太
因 为 其 所 处 的特 殊 地 理 环 境 ,在 中 国古 代 历 史 上 扮 演 了重 要 的 县 ” 之名 。八 年后 复 升 为州 , 治 在 今代 县 城 。 州 角色。 清代 , 称代 州 , 治 在今 代 县 城【 。 仍 州 】 6 1


山 西代 县 政 区 沿 革简 述
21 0 1年 6月
1眦 _



l ‘ 毫 黎v
第2 期 总59 1 2。 期
20 j
浅 论 山 西 代 县 的 县 名 渊 源
刘 冬
( 西 师 范大 学 陕

山西省哪个市占地面积最大

山西省哪个市占地面积最大

山西省哪个市占地面积最大说到山西省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城市肯定是太原,然而你知道吗?太原并不是山西最大的城市,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山西最大的城市——忻州市吧。

山西省东以太行山为界,与河北为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毗连。

有11个地级市。

其中山西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是忻州。

忻州地处山西省北中部,北邻大同、朔州、呼和浩特,南毗太原、吕梁、阳泉,西隔黄河与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相望,东倚太行山与河北石家庄、保定接壤。

忻州市简介忻州古称“秀容”,简称“忻”,别称“欣”,素有“晋北锁钥”之称,为山西省省辖市。

地处山西省北中部,北邻大同、朔州、呼和浩特,南毗太原、吕梁、阳泉,西隔黄河与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相望,东倚太行山与河北石家庄、保定接壤。

忻州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主要河流有黄河、汾河、滹沱河、桑干河等,辖区国土总面积25472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311.44万人(2013年)。

[1]忻州是旅游热区,拥有佛教圣地五台山,“九塞尊崇第一关”的雁门关等著名景点;拥有“摔跤之乡”、"中国八音之乡"、“中国杂粮之都”、“双拥模范城”“中国观光旅游投资竞争力百强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代县”、“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等城市名片。

历史沿革新石器时代忻州就有人类活动。

相传汉高祖北上抗匈奴,兵困平城(今大同),突围时大军南辙,到忻口方摆脱追兵。

高祖破愁而笑,六军欣然如归,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

忻州地区春秋时大部分属晋地,战国属赵,秦汉属太原、雁门、太平等郡。

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于九原县置新兴郡。

三国魏时雁门郡治自今朔州市境徙广武县,故治在今代县境。

晋元康中年改新兴郡为晋昌郡。

北魏初年于肆卢县置肆卢郡。

北齐废永安、永定、新安、建安、广安、广宁、神武、齐、吐京诸郡,改武州为北灵州,寻废,改廓州为北显州。

北周废繁峙、太平2郡及北显州。

代县的村名的由来

代县的村名的由来

代县的村名的由来代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雁门关下。

全县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平面轮廓呈长方形,南北两山对峙,滹沱河由东北向西南横贯全境。

东邻繁峙,西接原平,南界五台,北毗山阴,东北与应县相接,西北与朔州毗邻。

全县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约40公里。

2001年末,辖6镇5乡,即:聂营镇、滩上镇、阳明堡镇、枣林镇、峨口镇、上馆镇和新高乡、胡峪乡、雁门关乡、磨坊乡、峪口乡。

全县总人口约21万人。

行政区划代县辖6个镇、5个乡:上馆镇、阳明堡镇、峨口镇、聂营镇、枣林镇、滩上镇、新高乡、峪口乡、磨坊乡、胡峪乡、雁门关乡。

上馆镇辖:上瓦窑头村、五里村、五里新村、下田村、桂家窑村、大烟旺村、小烟旺村、橙草沟村、闹市村、两界沟村、八里庄村、韩曲村、苏村村、上平城村、下平城村、窑子头村、芳昌村、水峪村、井沟村、花彪嘴村、富家窑村、东关村、西关村、北关村、西北街村、西 *** 、东北街村、东 *** 、下瓦窑头村等。

阳明堡镇辖:泊水村、徐村村、小寨村、南关村、堡内村、东关村、马站村、古城村、七里铺村、小茹解村、上砂河村、下砂河村、长河村、刘家磨村、孙家磨村、李家磨村、崔庄村、西王庄村、宇文村、丈子村、大茹解村、西庄村、海子村、阎家寨村、上花庄村、下花庄村、牛站村、尧子头村、上官院村、下官院村、九龙村、马寨村、牛村村、方村村、石彦村、官庄村等。

峨口镇辖:南旧村、东滩上村、东下社村、正下社村、西下社村、下新街村、前街村、下园街村、麻黄街村、峨西村、郝街村、楼街村、沟子村、兴圣村、佛光庄村、上木角村、下木角村、上高陵村、下高陵村、南新村等。

聂营镇辖:聂营村、东高泉村、西高泉村、东段景村、西段景村、鲍家沟村、下街村、上街村、东村村、窑头村、云雾村、石墙村、录青村、蔡家庄村、李家庄村、甘林头村、板铺村、长界村、王老庄村、河羊沟村、黄草院村、梁地村、羊次村、代敏村、石湖村、王家坪村、羊角沟村、羊蹄滩村、康上庄村、康下庄村、北河村、西窖村、石窑凹村、圪料沟村、赵庄村、油房沟村、大南坪村、西岭村、小南坪村、大板峪村、小板峪村、白庙村、兔梁村等。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1.封建社会初期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战国时期;这时,中国历史已进入封建社会。

战国时期,晋国的卿大夫代表新兴地主势力,进行了封建的社会改革。

在经济上,废除了土地三年分配一次的旧制度,让耕种土地的人获得对土地的长期占有权,史称“晋作爰田”,实行这一改革后,使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

在政治上,晋国卿大夫在和旧贵族的斗争中,实行了六卿专政。

六卿是赵、魏、韩、范氏、中行氏、智氏。

后来,范氏和中行氏被灭,只剩下了赵、魏、韩和智伯四家。

赵简子在今太原晋祠附近的古城营村,建筑晋阳城,作为赵国初期的都城,这个城市从春秋到五代,一直存在了1500多年,始终是山西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公元前453年发生了晋阳之战,赵,魏、韩三家联合消灭智氏,三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所以山西也被称为“三晋”。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赵、魏、韩三家为诸侯。

当时,赵国的都城在晋阳(今太原市西南),韩国的都城在平阳(今临汾市)、魏国的都城在安邑(今夏县北),中期以后方移向河南、河北。

三家分晋以后,魏文侯先后任李悝、吴起、西门豹、乐羊、卜子夏、段干木等一批人才,对旧制度进行了改革:废除了世袭禄位制,把无功受禄的人看成是“淫民”,把他们剔除;把国有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抽取“什一之税”;严立了严刑峻法,维护封建社会的秩序等等。

这些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公元前260年,发生了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国被秦国打败。

之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把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不断增设到四十多郡。

当时,山西境内有五郡:雁门郡、代郡、太原郡、上党都、河东郡。

由于山西在军事上处于战略要地、因此它常常是北方新起部族的根据地。

匈奴从殷周以来,就一直威胁着中原的各代王朝。

它的地盘就在今雁门关北面、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围困在白登(今大同)达七天之久,西汉王朝不得不与匈奴作出让步。

以后,匈奴人逐步南下,在吕梁山上和汾河流域牧马。

阳明堡镇

阳明堡镇
截至2020年6月,阳明堡镇下辖35个行政村:泊水村、徐村、小寨村、南关村、堡内村、东关村、马站村、 古城村、七里铺村、小茹解村、上沙河村、下沙河村、长郝村、刘家磨村、孙家磨村、李家磨村、崔庄村、西王 庄村、宇文村、丈子村、大茹解村、西庄村、海子村、闫家寨村、上花庄村、下花庄村、牛站村、西窑子头村、 上官院村、下官院村、九龙村、马寨村、牛村、石彦村、官庄村, 镇人民政府驻堡内村。
截至2018年末,阳明堡镇户籍人口为19766人。
经济
1
综述
2
农业
3
工业
4
商贸
5
邮电业
2006年,阳明堡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10元。 2011年,阳明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429元。2011年,阳明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429元。 2018年,阳明堡镇有工业企业8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4 个。
2011年,阳明堡镇工业总产值为1.1亿元,比2010年增长2%。2011年,阳明堡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 职工7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20万元,比2010年增长2%。
截至2011年末,阳明堡镇有商业网点324个,职工648人。2011年,阳明堡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91万元, 比2010年增长5.3%;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50万元,比2010年增长6.2%。
截至2011年末,阳明堡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30千米,投递点5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 报纸300份、期刊200册;有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3个,固定**用户6000户,**普及率95%,移动**用户18000 户。
截至2011年末,阳明堡镇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有主变压器7台。
交通

历代行政区划

历代行政区划

历代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

国家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有效地控制各个地域,通常在其所辖的领土范围内按照自然地理的条件、政治经济的状况、民族和人口的分布、历史的传统以及军事的需要,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级次的若干行政区,这种划分叫做行政区划。

即使在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的级次和名称也不是一定相同的,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沿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萌芽时期:国家的产生,是形成行政区划的先决条件。

夏、商两代和西周,都还没有完善的地方行政制度,无论是“方国”,还是“诸侯国”,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国家,与夏、商、周王朝之间都只是松散的臣属关系。

春秋以后,县、郡的出现才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肇始。

所谓的九州、五服、九畿之说虽是后人杜撰的先秦行政区划,但也反映出战国及之后人们的地理视野不断扩大。

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或幽、并)五服:“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九畿: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九畿县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始于春秋初期,最初设置在边地,带有国防作用。

郡县制时期:从秦始皇统一中国,正式确立郡县制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到魏晋时期实施州制行政区划制度,郡县制经历了秦、汉四百多年。

《汉书·地理志》云:“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

”内史,领京畿诸县,不在36郡内。

陇西、北地、上郡、汉中、蜀郡、巴郡、邯郸、巨鹿、太原、上党、雁门、代郡、云中、河东、东郡、砀郡、三川、颍川、南郡、黔中、南阳、长沙、楚郡、九江、泗水、薛郡、东海、会稽、齐郡、琅邪、广阳、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

以上为始皇二十六年所置36郡。

州制时期:西汉末年王莽专权,企图实现《尧典》中所谓“肇十有二州”的古制。

代县烈士陵园简介

代县烈士陵园简介

代县烈士陵园简介代县烈土陵园位于代县县城西大街路北,是为纪念代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而修建的烈士纪念园地,被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代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代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代县烈士陵园创建于1949年。

这里原为清代雁平兵备道道署衙门。

1918年创建山西省立第五师范学校。

1935年改称代县师范学校,仍为省立。

1937年日军侵入代县后停办。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共代县县委、代县人民政府为了纪念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为赶走日本帝国主义、推翻蒋家王朝而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在这里修建了代县烈士陵园。

代县烈士陵园东西宽39米,南北长153米,呈长方形,占地5967平方米,建筑面积390平方米。

正门楹联题书“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门额题书“烈士陵园”。

东西各有一旁门,东旁门额题“伟大”,西旁门额题“光荣”。

园内正北建烈士塔,塔为二檐一层六角亭。

亭内正中竖六棱柱体碑碣一尊,须眉座,攒尖顶。

碑碣正面铭刻着时任中共代县县委书记苏藜撰写的《建立烈土塔序》碑文。

文中写道:“在八年抗日战争、三年人民解放战争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区及军队内,有成千成万的共产党员与革命志士,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反动派,他们贡献了自己的一切,甚至最可宝贵的生命。

代县是整个斗争中的一个角落,特别在抗战期间,始终处于敌后最艰苦的环境。

因此在对敌斗争中,亦有数百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作了伟大壮烈的牺牲,他们或在火线上英勇战死,或在刑场上从容就义,或久系囹圄,或因劳致疾,历尽人间艰辛,遍尝危难生活。

敌之反复扫荡,不足慑其心;碉点林立,不能移其志。

终于为民族、为阶级流尽了最后的一点血。

他们真是毫无愧色的人民功臣。

不但他们的情操大节可歌可泣,而他们的丰功伟业更是千古光辉,永不磨灭。

他们的血是不会白流的。

烈士之血,开遍了自由之花,廓清了人民解放之路,鼓舞着正在斗争中的人们。

代县人民之有今日,都是和他们的名字分不开的。

朔州历史沿革

朔州历史沿革

朔州历史沿革高海引子朔州市于1989年元月一日正式建立,初为二区(朔城区、平鲁区)、一县(山阴),后又于1993年7月10日增怀仁、应县、右玉三县,成为二区、四县。

全市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3′29″—113°33′51″,北纬39°05′07″—40°17′53″,海拔高度在1003—2148米之间,相对高差1145米,东西宽144.4公里,南北长133公里,总面积1.07万平方公里。

市政府所在地东距北京502公里,南距太原220公里,北距大同129公里。

朔州市尽管是新建的,但它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一座历史名城,其地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西南端,处于内外长城之间。

朔州旧志云:朔州遥控长城,外连大漠,背居延而面燕京,右偏关而左雁门,南峙宁武,居三关之中。

襟山带水,四塞为固,古墩野戍,回环盘护,固西北一大扼塞也。

正如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所谓:“西距洪河,北临广漠,壮雁门之藩卫,为云中之唇齿,屹然北峙,全晋之巨防也。

”朔州确系三晋门户,为兵家必争之地。

现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地下宝藏,日新月异的发展进程,成为一座光辉灿烂而又驰名中外的新兴能源城市。

这座新兴的能源城市,是怎样由古马邑、古朔州演变过来的,许多人很想熟知。

特别是对秦马邑、唐马邑、今马邑的区别,古朔州和今朔州的不同,马邑和朔州的关系,朔平府和朔州的关系以及平虏与平鲁、应州与金城、河阴与山阴、右卫与右玉的关系、怀仁的由来等问题,人们尽管经常谈论,但很难确认和说准。

更加历朝以来朔之为县、为州、为郡、为府、为道、为军、为卫等,有即其地而改其名者,有仍其名而迁其地者,徙割既殊,称名亦异,闻见莫据,徵信实难。

然郡县之设,有时而更,山川之形,千古不易。

现据已知的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尽量探古溯源,将其历史沿革情况和人们所谈论的众多疑难问题,粗浅地加以诠释。

史前时代朔州市地处大同盆地西南端。

代县的来历

代县的来历

代县(代州)名称的来历本资料由谭旅游收集整理。

版权归谭旅游所有。

代县是由代州转化而来,只要搞清代州的来历,代县的来历就迎刃而解了。

明洪武二年(1369),废了代州级机构,降为代县县级机构,这就是代县的名称来历。

为什么称代州,这是需搞清的关键问题。

代州是隋开皇五年(585)开始叫的,对于隋文帝的主导思想,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一一搞清,才能澄清的关键问题。

地方名称的来历,有的地理书如《地理志》上有记载,如五台因其地有五座山形如台,故名。

介休因春秋介子推停止呼吸于该地,故名。

而代州这一地名,在隋书《地理志》或其它历史地理专著上,均无记载,要研究探索其历史本源,是难度很大的,需费很大力气才行。

代州是由肆州是北魏太平真君(太武帝拓拨焘)七年(446)在九原(忻州)设置的,北周静帝宇文衍大像元年(579),将肆州迁到雁门郡广武县(今代县)。

肆州这一地名,是封建势力割据时期,滥立州、郡、县的产物,它不属华夏正统地名。

隋以前,即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地方官制极为混乱,南朝有侨治(暂寄置在外地)州郡县现象,地名方位南北朝均有滥立州郡县的情况。

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统合前朝各种制度,有的没用继承,有的改革废除,制定了隋制,在官制和地理沿革方面,天开皇三年(583),精简郡一级机构,保留州县两级机构。

这样大大减少开支,从而减轻百姓的负担,不仅有利国计于民生,而且加强了中央集权,隋文帝在地理沿革方面的主导思想:恢复汉魏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沿用华夏正统地名,统一全国地方名称,革除滥立州郡县的弊端,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他废除了肆州这一地名,改成为代州。

以代命名的地名,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十四个代国,还有经过六次变迁地址的代郡,但不在今代县(代州),那今代县(代州)是以什么名义命名的呢?今代县(代州)是古代王的所在地,为记念古代王,取名代州(代县)是理由十足的。

关于古代王的所在地代县(代州)是由据可查的,据《史记·赵世家》载:公元前457年,也是周贞定王介十二年,赵襄子元年,三者在历史年表上是可以对照的,襄子姊为代王夫人,其夫赵简子死后既已埋葬,身上的孝服尚未脱掉,襄子迫不急待地向北登上夏屋山(今名草垛山,在代县境内)举行宴会,邀请代王前来参加,在宴会上襄子叫厨人拿着特制方形长柄的铜杓子给代王及从者上酒菜,在斟酒期间,暗地叫宰人(厨人)各用铜杓子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其姐听到代王被害的消息,哭泣地大声叫天,摩脉自杀,代国人怜悯她,所在地名之为摩及山。

山西各地名称由来

山西各地名称由来

山西各地名称由来太原——“太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

此后的先秦典籍多有记载,但仅为地理上的泛称,并非专指一地,其实际处所不尽相同。

战国末年,秦国在汾河中游设置太原郡,取“大而加甚谓之太”,“高而平坦谓之原”之意。

此乃太原作为行政区划取名之缘起。

秦汉及以后各代,均于汾河中游置太原郡、太原府、太原县、太原市等,今太原地区遂有“太原”之专名。

大同——辽承唐制,即道--州(府)--县三级。

重熙十三年(1044年)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为辽之陪都,大同城名始称于此,统二州七县:弘州(河北阳原县)、德州(内蒙丰镇西北岱海边),大同县、云中具、天成县(今天镇)、长青县(今阳高县东南)、奉义县(今大同市东北)、怀仁县(今怀仁东,大同南30公里)、怀安县(今河北怀安镇东南)西京大同广袤20里,建有西京同文殿,设留守衙。

北门东为大同府衙,西为大同驿。

重熙十七年(1048年)分云中置大同县。

(隋开皇年间为防御突厥进攻,在大同川即今内蒙乌拉特前旗北建大同城。

唐末沙陀人内徙,大同遂侨置于此)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长治——地处太行之巅,自古就有“与天为党”之说,故又称“上党”。

商为黎国,韩建别都,秦置上党郡,北周名潞州,明朝时设潞安府,廓置长治县,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潞城县小吏陈卿亡命家乡青羊山中,并凭借太行山间险要地形,聚众起事,连陷辽、沁,明廷为之震恐。

直到嘉靖七年十月,官军以10万兵力合击青羊山,才将这支农民军剿平。

事后,为了加强对地限民悍的潞州实行有效管理,防止此类事件发生,明廷特于嘉靖八年二月诏升潞州为府,府城设县。

嘉靖皇帝赐府名为“潞安府”赐县名为“长治县”,以祈望这里长治久安。

这便是“长治”的由来。

忻州——古称“秀容”,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开始活动,至今已有将近1800年的历史。

春秋时期大部分为晋地,战国时属赵。

秦汉属太原郡、雁北郡、太平郡,隋为新兴郡、雁门郡,唐、五代、宋为忻州定襄郡、代州雁门郡,金、元、明、清为忻州、代州、保德州。

代县概况

代县概况

代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绘画画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代县,东临繁峙,西接原平,南界五台,北毗山阴。

滹沱河由向西南横贯全境。

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约40公里。

总面积1721.5平方公里(2013年),总人口21.5万,辖6镇5乡377个行政村。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0年,代县总人口203311人。

其中,男性人口105917人,女性人口97394,总人口的性别比为108.75:100。

户籍人口200015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为0.17%,非农业户口人口比重17.84%。

总人口中,城镇人口51546人,乡村人口为151765人。

代县交通便利。

京原铁路横贯县境东西,过境里程32公里。

京原公路,即108国道,大同公路,即208国道,穿越县境,并于阳明堡处交汇。

特别是大运高速公路的贯通,大运高速路横穿雁门关天险,大大缩短了代县与本省乃至全国各主要城市之间的距离。

代县11个乡镇全部通油路,212个行政村及各重要旅游景点公路全部硬化。

因特网、程控电话、移动通讯等现代信息高速公路已全部建成。

代州古城景点介绍

代州古城景点介绍

代州古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以下是代州古城的一些主要景点介绍:
1. 边靖楼:边靖楼是代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现存古代军事防御建筑中保存较为完好的楼阁之一。

它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古代用于观察敌情、指挥作战的重要设施。

2. 阿育王塔:又称佛宫寺塔,位于代县城内西北角,建于唐代,后经多次重修。

塔身八角形,共七层,是代县的一大佛教圣地。

3. 代州古城墙:代州的古城墙保留了明清时期的规模和风貌,周长约为6.4公里,高约7至10米不等。

城墙上有城门和瓮城,是研究中国北方古城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

4. 武庙:武庙是为纪念关羽而建的庙宇,位于代州古城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5. 城隍庙:城隍庙供奉着城隍神,是古代用来祭祀的地方官吏和守护神的庙宇。

6. 将军庙:将军庙是为了纪念历代有杰出贡献的将领而建的庙宇,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英雄人物的崇敬。

7. 慈云庵:慈云庵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尼姑庵,建筑古朴,环境幽静,是代州古城内的一个宁静之所。

除了上述景点外,代州古城还有许多保存较好的民居建筑,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社会生活和建筑风格。

游客在游览这些历史遗迹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城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

考古探秘之历代史考:秦国郡县

考古探秘之历代史考:秦国郡县

考古探秘之历代史考:秦国郡县秦国郡县⼀、先秦时期郡县制的起源郡县制,开始于春秋时代。

有关设县的记载最早为楚武王时(前740-前689年)灭权国“使⽃緍尹之”,“尹”为楚国县的主官名称。

后楚⽂王(前689—前677年)攻灭申、息,“实县申、息”。

楚庄王(前613—前591年)时曾“灭九国以为县”。

秦国最初设县为秦武公⼗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

⼗⼀年,初县杜、郑”。

秦、楚两国的县,⼤致是通过兼并战争吞灭⼩国后建⽴的。

晋改都⾢绛为县,⼜“韩赋七⾢,皆成县也”,是以⼤夫封⾢为基础⽽置县的。

齐管仲推⾏制鄙之制,共⽴五属,“⼗县为属”,则是通过政治改⾰改乡鄙为县的。

春秋时期,各国县的由来不同,其发展也就存在较⼤的差别。

齐、晋的县⼀般⽤作对⾂下的赏赐,如齐桓公予管仲“其县⼗七”,齐灵公赏给叔夷“其县三百”,县的⾯积最⼩。

晋景公“赏⼠伯以⽠衍之县”。

晋⼜“因其⼗家九县,其余四⼗县”,合为四⼗九县,其⾯积当⼤于齐。

秦商鞅变法,“并诸⼩乡聚,集为⼤县,县⼀令,四⼗⼀县”,⼜⼤于晋。

楚国县的⾯积最⼤,楚灵王曾以“今我⼤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诸侯其畏我乎”⽽⾃豪,其⼴阔可知。

秦、楚的县多归国君直接统治,这也是秦、楚两国公室所以强盛的原因。

南⽅的吴国于余祭三年(前545年)给予来奔的齐相“庆封朱⽅之县”,也已有县的设置。

其制略同于晋,这是因为吴⽂化多渊源于晋的关系。

春秋后期,开始有郡的设置。

最早见于记载的为晋惠公元年(前650年),晋公⼦夷吾私于公⼦挚⽈:“君实有郡县”。

⼜晋定公⼗九年(前493年)赵简⼦率师伐齐,在其誓辞中说:“克敌者,上⼤夫受县,下⼤夫受郡”。

可见当时晋郡实不如县,这不是因为县⼤郡⼩,⽽郡成为县的统属,乃因郡的创⽴,多在边地近敌的所在,地远⽽荒陋;县则由⾢鄙演化⽽来,地近⽽富庶,郡、县也就有了好、坏的分别。

战国时各国郡的建⽴,也以三晋为最早。

赵襄⼦⼆⼗三年(前453年),“与韩、魏共灭智伯,分晋地⽽有之”,“魏有西河、上郡,以与戎界边”。

山西代县古城调查勘探简报

山西代县古城调查勘探简报

山西省文物勘测中心在忻州市县有关单位的配合下分别在 2014 年下半年和 2015 年上半年,分两个
阶段对古城城墙及城内外遗迹埋藏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和勘探。
一 、城 墙 及 附 属 设 施
调查和勘探结果表明,代县古城城墙呈西北 — 东 南向的长方 形,南北长约 1850 米,东西长约 1650 米,城墙原周长约 6900 米,面积约 310 万平方米,方向约 117°。东、北、西三面城墙保存状 况相对较 好,地上城墙基本连续,南城墙毁坏严重。东、西、北三面城墙各探明城门 1 座;东 城墙 马面 3 处,北城墙马面 2 处,西城墙马面 1 处;西北和东北角楼残存,东城墙和南城墙外各有护城 河 1 条。城内遗迹南多北少,探明可能与城同时代的道路 13 条(段)、夯土台 35 座,主要位于城内 东 南 部(图 二)。
024 山西代县古城调查勘探简报 *


学 刊
山西省文物勘测中心




年 第
内容提要:代县古城位于山西大同盆地与忻定盆地的主要通道上,它规模宏大,防御设施完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具有
二 期
明显的军事防御性质,应是史料中所记载的汉代卫戍北疆的广武城。从城内发现的遗存和城外分布有大量战国至汉代墓
葬的情况推断,此城的始建年代应不晚于战国中晚期,汉代至北魏时期加固加高后继续使用,后因水患和地震毁坏,遂
[1] 张玉石:《中国古代版筑技术研究》,《中原文物》2004 年第 2 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科学出版社 1985 年, 第 45—46 页。
026
文 博 学 刊





第 二
1

山西历史政区沿革

山西历史政区沿革

山西历史政区沿革古为冀州之域。

虞置并州。

夏仍为冀州。

周为并州。

周成王封叔虞为唐,后改为晋国。

战国时属赵,兼属韩、魏。

秦置太原、上党、河东、雁门、代等郡。

汉元封中年置并州,统领太原、上党、雁门、定襄、西河、云中六郡;其时,河东郡属司隶,代郡属幽州。

建安十八年(213)并州并入冀州。

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复置并州,晋因之,永嘉后陷。

北魏皇始元年(396)仍属并州。

天兴元年(398)迁都平城,置司州,另置秦、东雍、朔、肆、汾五州。

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后,改司州为恒州,另置朔、晋、显、蔚、建五州。

唐贞观初年置河东道。

五代周广顺元年(951),刘崇据太原,是为北汉。

辖并、汾、辽、沁、石、忻、代、岚、宪、隆等州。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灭北汉,仍为河东路。

辽重熙十三年(1044)建为西京道。

金为河东、西京两路,天会六年(1128)又分河东路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

元置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属中书省,辖晋宁路、冀宁路、大同路。

明洪武元年(1368)置山西行中书省,九年(1376)改为山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辖太原、大同、平阳、潞安、汾州五府,辽、沁、泽三州。

其时,山西等处按察司分设冀宁、冀南、冀北、河东四道,兼察诸府、州,是为省设道之始。

清为山西省,领太原、平阳、蒲州、潞安、汾州、泽州、大同、宁武、朔平九府,平定、忻、代、保德、霍、解、绛、隰、沁、辽十州,归化城、宁远托克托、清水河、萨拉齐、和林格尔六厅,以冀宁道、雁平道、河东道、归绥道兼察之。

民国元年(1912)原归绥道所属地区脱离山西建为绥远省,即今内蒙古自治区。

民国三年(1914)五月分设冀宁道、雁门道、河东道,十九年(1930)废道。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以太行山、五台山、吕梁山为依托建立了晋冀鲁豫、晋察冀、晋绥根据地,在我省境内设太行、太岳、北岳、晋西北等行署,领导人民坚持对敌斗争。

1949年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建立。

现辖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中、忻州、朔州、晋城、临汾、运城十市,吕梁行政公署及所属县(市、区)。

县名解析:忻州代县与代国、代郡的渊源

县名解析:忻州代县与代国、代郡的渊源

县名解析:忻州代县与代国、代郡的渊源代县之“代”,源于代国、代郡之地名。

古代国,战国属赵,赵武灵王置代郡,为秦朝36郡之一,治所在今天的代县。

汉高祖六年,刘邦把云中、雁门、代郡中的53县合并为代国。

汉代以后,代国和代地之名还被经常使用,但区域范围不断变化。

现在的代县,是一个古老地名的重要见证。

风景名胜1、阿育王塔:原为圆果寺中建筑,又称圆果寺塔,寺已毁,塔独存。

清康熙二十年地震毁坏塔刹九尺余,后补修,是中国藏式塔中的佳作。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白仁岩风景区:亦称“白人岩”,座落在代县古城西北20公里处,相传因有白谷仙人坐化成峰而得名。

《代州志》记载,"白仁岩,晋释慧远于此建寺"。

因之,又称白仁岩禅寺。

白仁岩禅寺始建于东晋,为古雁门八景之一。

3、代县文庙:代县文庙位于代县城内,创建于唐代,代县文庙是代县已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华北已存最大的州文庙。

4、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于1992年经国家批准建立,位于代县城南20公里处,是一处以深山古刹赵杲观为中心建设的融人文景观和自然情趣为一体的森林公园。

5、洪福寺砖塔:始建于隋朝,塔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通高4米。

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晋王墓:墓地坐北朝南,由封土堆、墓道、甬道、墓室组成,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代县边靖楼:初建于明朝,起名为边靖楼,意思是守卫北边,使之安宁,实际也带有纪念平叛成功的意思。

8、长城雁门关段: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内三关。

据《宁武府志》载,旧关在雁门山上,明洪武七年移至今址。

现存雁门关为明代所筑。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慕容古寨发展历程

慕容古寨发展历程

慕容古寨发展历程慕容古寨是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的一个古老村落。

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北魏时期的五毒山城,是北方地区十分重要的军事防御要塞之一。

在历史上,慕容古寨经历了多次兴衰。

在北魏时期,这座城市曾是五毒山的重要据点,为北部边防提供了稳定的保护。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座城市逐渐衰退并被废弃。

然而,在明代初年,慕容古寨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军事意义再次崛起。

明成祖朱棣时期,为了防范北方蛮族的侵扰,他决定将慕容古寨重新修建成为一座强大的城堡。

于是,数千名士兵、工匠和农民被调动到这里进行修缮和建设。

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慕容古寨逐渐恢复了昔日的辉煌。

在明代中期,慕容古寨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

这座城市的军事防御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成为了明朝北方边防最重要的堡垒之一。

同时,慕容古寨也成为了一个繁荣的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商贾和游客。

然而,随着明朝的衰落,慕容古寨再次遭受到战争和动荡的困扰。

明末农民起义的时期,这座城市曾多次被叛乱势力攻占和破坏。

到了清朝时期,慕容古寨已经成为了一片荒凉之地。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慕容古寨才开始逐渐复兴。

当时,中国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开始引起关注,慕容古寨也被列为了重点保护对象。

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被投入到慕容古寨的修复和重建工作中,城市的建筑和景观得到了全面恢复。

如今,慕容古寨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旅游景点。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明代古建筑的壮丽景色,了解到中国古代军事防御的历史和文化。

慕容古寨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对于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县沿革
代县早在新石器时期,即有人类定居。

《代州志》载:西周(周礼)属并州,春秋为晋地,战国归赵。

秦建县,曰广武(今阳明堡古城村),先属太原郡,后改属雁门郡。

两汉魏晋因之。

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始移雁门郡南度勾注,治广武(由阴馆移今代县古城村),故曰曹魏置郡(领八县)。

东晋十六国时先后为汉(刘聪)、后赵(石勒)、前燕(慕容隽)等六国更迭占有。

后魏(广武396年入后魏)为司州、肆州雁门郡地。

孝明帝元诩时(公元514-528)将雁门郡治与广武县治一并移于上馆城,亦曰广武。

东魏、北齐亦然。

后周大象元年(579年)移肆州(今忻州)治此。

其时广武城(今代县城)为州、郡、县三级治所。

隋开皇五年(585年),改肆州为代州,(即代州广武县),18年(598年),因广武县名犯太子杨广讳遂改称雁门县,大业初(约606)又改代州为雁门郡。

隶冀州(领五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又复曰代州(废雁门郡),天宝元年(742年)亦曰雁门郡,乾元(758年)复称代州,(领五县)。

中和二年(882年)置雁门节度治此,隶河东道。

五代(梁、唐、晋、汉、周)先后归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皆称代州雁门县。

北宋亦称代州雁门县隶河东路(领四县)。

金因之(亦曰震武军)
隶河东北路。

元曰代州(中统四年1263年取消雁门县),至元三年(1266年)隶九原府(代州辖崞、代、台、坚四州),次年废九原府,代州隶太原路,大德九年(1305)太原路改为冀宁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始称代县。

八年复为州。

(领台、繁、崞)代州隶属太原府。

清初称代州,隶太原府,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直属太原布政司。

(代州领三县)。

民国元年(1912)废州称代县,属山西省,三年置雁门道,本县属之。

十六年废道属省。

简言之,代县秦建县曰广武,曹魏置郡曰雁门,隋设州,称代州直至明清。

所以代县的隶属名称是:太原郡、雁门郡广武县,司州、肆州广武县,代州雁门县,太原府代州(明),山西布政司代州(雍正),山西省代县。

“春秋时晋地,战国时赵地,秦为太原、雁门二郡之境,两汉魏晋因之,后魏亦为雁门等郡地,后周移肆州治此。

隋改为代州,大业初曰雁门郡,唐复曰代州,天宝初亦曰雁门郡,乾元初复故,中和二年置雁门节度治此,五代末属于北汉,宋仍曰代州(亦曰雁门郡)全因之,亦曰震武军,元曰代州(以为治雁门县)明洪武二年州废为县,八年复曰代州,领三县)。

(参阅《代州志》、《代县志》、《读史方舆纪要》)王杲升
古雁门关
《代州志》载:“古雁门关在州西北五十里,即太和岭口也,在勾注山巅称谓陉岭之险者。

方舆纪要:雁门关旧名勾注,亦曰西陉,在今关西数里。

”又引《河东记》:“勾注亦曰陉岭”“以山形勾转,水势注流为名,今土人名曰北斗,山有七峰为斗”由此证明正是我县太和岭口与白草口之间的铁裹门处的古关。

《吕氏春秋》记“天下九塞,勾注其一”可知起于先秦。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靳生禾教授和《山西地图》杂志主编谢红喜合作,通过系统考证和野外考察(铁裹门处)认为:“春秋战国并称勾注塞,‘塞’是‘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别称。

汉魏时称雁门塞,北朝虽有西陉之称,唐宋复作西陉或西陉关。

雁门关的历史年龄应予重新认识,它不是始于学术界传统说法的隋唐,也不始于北朝,而是始于比这早大约10个世纪的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间。


勾注塞系人工凿成,底宽3米,顶宽30米,谷深20米,东西长50米的巨大壑口附近有平台,有战国绳纹瓦等遗物。

这就是铁裹门处古雁门关的遗址。

(王杲升)
明雁门关(东陉关)
在县城西北40里处。

关城为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年)所筑,周长二里有余,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年)增修,明神宗万历25年(1597年)复修,至清穆宗同治六年
(1867年)又重新修。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称道“重峦叠山献,霞举云飞,两山对峙,其形为门,而蜚雁出于其间”所以称雁门关。

当进除置关外,还筑有长城,共有大石墙三道,小石墙25道。

东西两侧隘口很多。

后来在关外还建有宁边楼,山巅还建有威远楼益以戌兵。

关城墙高两丈,石座砖身,洞门有三:东门、西门和小北门。

东门洞额石刻匾书“险(天险)”二字,上有雁楼。

门外东侧有李牧祠,现存李牧石碑。

石旗杆与狮子。

西门洞额石刻匾书埊(地利)二字,门外左侧有关帝庙。

右侧稍低处有小北门,门额石刻“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镶嵌砖刻对联一副:“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关内西门右侧靠山处有六郎庙,正北有军营,东南有校场,建筑物等等。

明雁门关我们(石鸿升、王杲升)认为是东陉关。

边靖楼与“威镇三关”
边靖楼,亦名谯楼,俗称鼓楼。

明洪武七年(1374年)由吉安侯陆亨筑台建楼,设钟鼓,为兵民之警。

迄成化七年失火而毁。

成化十二年都督佥事刘宠、按察副使蔡麟增台重建,台高四丈,楼高八丈,面宽七楹,深达五间,三层四檐歇山项,崇弘壮丽。

嗣后清雍正、嘉应、道光、光绪等均有维修。

虽多因地震而修缮,但主体结构犹存,1954年被列为山西省文保单位。

楼属南北两面挂匾四块:南面三块从上至下分别为“雁
门第一楼”(道光27年)、“声闻四达”(雍正十一年)“启迪元功”(光绪20年)此外“启迪元功”上边柱子还有两副对联其一为“势控九边一览山河在望,气吞八极全收海嶽无垠”。

北面与“声闻四达”相对应的牌匾上书写“威镇三关”四个大字,为雍正十一年(1733年)知州杨弘志所立。

这里只谈“威镇三关”系指何处。

“三关”的名称古今多处,明建边靖楼上的“威镇三关”是指山西内防的三关,即东路雁门关,中路宁武关,西路偏头关。

它东起平型关石砦,西抵华林堡老牛湾,广袤千余里。

为什么称山西内防或内边呢?因有河套、东胜、大同为外蔽。

如“东胜弃而平雁剥肤,河套失而偏老震矣:所以“代州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柢三关、咽喉全晋。

向以山川扼塞、去边颇远、称为腹裹。

所以这三关是“内三关”,但也称“外三关”。

内长城:东起居庸关,西至偏头关位于万里长城的中枢段。

从明朝“东辅京师”来说,内长城由“内三关”与“外三关”组成。

“内三关”为居庸、倒马、紫荆三关,“外三关”为雁门、宁武、偏头三关。

内长城始於何时?《代县志》曰,始于东魏,《代州志》云“古长城在州北,北齐及隋并尝与兴筑”我们认为(石鸿升、王杲升)始於赵武灵王。

王杲升附“九州”与“十二州”
“山西古曰冀州,舜分置十二州,此为并州,禹贡仍曰
冀州,周礼方,正北曰并州,成王封叔虞于唐,此为晋地。

”《舜典》为十二州,《禹贡》、《尔雅》、《周礼》、《吕氏》、《春秋》皆为九州,名称不一。

这里仅以《禹贡》和《舜典》列名称于下: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十二州另加幽、并、营。

九州基本是战国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