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格花窗的眺望》阅读附答案
2014江南十校语文试卷讲评
![2014江南十校语文试卷讲评](https://img.taocdn.com/s3/m/d7d747dd84254b35eefd34e0.png)
12联系上下文。赏析下列语句。(6分)
(1)好几次看见月光从窗格里进来,就变成四四方 方的,她就想这是一封封信,是从天上寄来的,静静 地放在窗台上,等她收阅。(3分)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月光 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表达了透进木格花窗的月 光如情书一般给愁苦、失眠的母亲带来了心灵上的 慰藉。
13.分析文中“母亲”的人物形象。(6分) 母亲是一位小小的、普通的妇人, 勤劳、本分。面对生活的压力,她也有痛 苦,也会失眠,但是她却能积极乐观的面 对。 (答案主要来自④⑤)
பைடு நூலகம்
11.本文标题是“木格花窗的眺望”。请概括 说明作者从木格花窗中眺望到的景象。(4分) 看到了一片菜园,充满着新鲜、淳朴的生活 气息; ②看到了天地生命的颜色,给愁苦的人以慰藉 ③看到了生命图腾以及人与自然互相友善、和 谐相处的景象 ④看到了月亮的情意绵绵和银河的波澜壮阔 ⑤看到了小小的母亲无数次倚着花窗看菜园。 (任意答四点即可)
(明确时令、地域) 示例一:画面主体为两枝花枝,枝上附着着四五片湿 漉漉的残叶和两个残存花蕊的花蒂,枝下是满地零落 的花瓣,一只麻雀立于落红之处,抬头凝望枝上花蒂。 湿叶、落红表明雨骤,麻雀闲立意味雨歇。 示例二:画面主体为光脚行走于小桥之上的老翁,身 披蓑衣,手持斗笠,蓑衣斗笠仍在滴水,身上衣服尽 湿;桥下水流湍急汹涌。老翁打扮以及急流意味雨骤, 手持斗笠的动作意味雨歇。 示例三:一间房前一口大水缸水满溢出,瓦檐仍在滴 水,两个儿童院中挑弄蚯蚓嬉戏。缸满水溢、屋檐滴 水、蚯蚓出土意味雨骤,儿童院中嬉戏意味雨歇。
④人在愁苦的时候,倚在窗前,看一眼这菜园, 内心就有了春色,有了不因世道和人心的扰乱 而丢失或减少的那种生的底色,也是心的底色, 这就是天地生命的颜色。 ⑤母亲曾说,她年轻的时候,也常失眠,就站 在窗前,久久凝神看。好几次看见月光从窗格 里进来,就变成四四方方的,她就想这是一封 封信,是从天上寄来的,静静地放在窗台,等 她收阅。我知道母亲这一生是没有收到几封信 的,也许她是在想象天意里有一个夫君,等着 她,却无缘相遇,就在远天远地的夜晚辗转投 寄来一封封素笺。
郴州市2017年中考试题
![郴州市2017年中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5dd32d4da38376baf1faed3.png)
郴州市2017年中考试题科目:语文时量:120分钟满分:130分命题人:许永森一、积累和运用(共8 小题,计30分)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A.震悚.(sǒnɡ)荒谬.(miù)溃.退 (kuì) 锐不可当.(dànɡ)B.要塞.(shāi)尴.尬(ɡān)惊骇. (hài) 歼.灭(jiān)C.颠沛.(pèi)幽咽.(yàn)诘.问(jí)差.使(chāi )D.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jìn) 仄.歪(zè)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 分)A.剔透哂笑月明风清得意扬扬B.惧惮销融豁然开朗随声附合C.戎马神秘莫名其妙锐不可挡D.抱怨分岐马革裹尸陈辞滥调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质疑....的。
B.魔术的原理往往说起来简单,难的是如何在表演现场天衣无缝....的呈现给大家。
C.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水平的发挥。
D.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C .游泳专家表示:有人溺水时,非专业人员如果盲目下水救人,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施救的难度很大。
D.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一边种植梦想,一边耕耘现实,随时采撷,收获希望。
②如果说梦想是天边的星辰,永恒的照亮匆匆的人生,那么,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真实的记录着行走的足迹③人,既不能生活在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溺于喧嚣纷扰的现实中④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与希冀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③②④①D.④②③①6.名著阅读。
九上卷下(份
![九上卷下(份](https://img.taocdn.com/s3/m/cfe75357168884868662d628.png)
09-10学年九年级上语文期末检测题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0分)1.下列词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扶掖(yè)谮害(jiàn) 强聒不舍(guō) B.拮据(jū) 诘难(jié)味同嚼蜡(jiáo) C.腼腆(diǎn)诓骗(kuāng)吹毛求疵(cī)D.怄气(òu) 抽噎(yē) 恪尽职守(gè)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都参加了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
B.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C.这句话的后面,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D.这件事情我们一定要搞他个一清二楚。
3.下列句子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现代社会信息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不断充电,以适应时代需要。
B.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C.篮球赛场上个别运动员的急躁情绪,往往会导致全队一泻千里....,不可收拾。
D.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4.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阔绰怀古伤今根深蒂固优胜劣汰B.鄙夷吹毛求疵怒不可遏心无旁鹜C.拮据咬文嚼字孜孜不倦无与伦比D.聒噪味同嚼蜡十拿九稳一抔黄土5.下列相关文学常识连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变色龙》――契诃夫――俄国――短篇小说家B.《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著名戏剧家C.《邹忌讽齐王纳谏》――《左传》――战国D.《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雨巷诗人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6分)①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②,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观刈麦》)③酒困路长惟欲睡,。
(苏轼《浣溪沙》)④,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诸葛亮集》中有一句话,“赏不可不严,罚不可不均。
【2019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学期中模拟试题3 苏教版
![【2019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学期中模拟试题3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efee675901020207409c77.png)
【2019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学期中模拟试题3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由“积累与运用”“理解与感悟”“表达与交流”三部分组成。
试题卷6页,全卷24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应用(30分)1.在下列个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0分)<塞下曲六首>其一》)_______《恵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3)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5)关关雎鸠,。
(《诗经》)(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___________》)(7)衣带渐宽终不悔,。
(8)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它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
B、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C、他在领导面前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在同事面前则温文尔雅....,恭敬有理。
D、“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3.修改语段。
(3分)①每一天我们都需要坚强。
②即使在睁眼的刹那间,一百个不情愿起床,过着打仗一样节奏的生活,我们还得以飞一般的速度刷牙洗脸。
③在连续没有休息的时候,拖着疲惫的,眼皮在打架,身体在无声地抗议。
④而一旦获得充足的休息,让身体和心灵得到阳光和雨露的照耀,年轻的心又迅速地恢复弹性,一扫消极的情绪,再次投入到风风火火的生活中。
(1)②句语序不当,应将调整到前面。
(2)③句缺少成分,应在后增加。
(3)④句用词不当,应将改为。
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行百里者半九十。
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dài,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
光阴荏.苒,物换星移。
某省某十校2020届高三语文开年第一考试卷及答案
![某省某十校2020届高三语文开年第一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e574ecdaef5ef7ba0d3c90.png)
某省某十校2020届高三语文开年第一考试卷及答案摘要:安徽省江南十校2020届高三开年第一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印刷应该可以算得上是被互联网彻底改变的传统行业。
如果我们从古登堡时代的铅活字算起,铅与火统治印刷达600余年;而自上世纪70年......安徽省江南十校2020届高三开年第一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印刷应该可以算得上是被互联网彻底改变的传统行业。
如果我们从古登堡时代的铅活字算起,“铅与火”统治印刷达600余年;而自上世纪70年代激光扫描技术应用到照相排字机上,“光与电”取代“铅与火”大概也就维持了30年;现在,印刷已经全面进入了数字时代。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最伟大的技术革命——中国宋代的毕升发明了泥活字或木活字,韩国人发明了铜活字,德国人古登堡最终集大成发明了铅活字。
铅活字印刷术经济实用,促进了欧洲出版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欧洲的现代化,风靡全世界。
③其实毕升的活字印刷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考古学家认为,古代的印章对活字印刷肯定有启示作用,活字就相当于印章。
最近在中国安阳的殷墟发现了几枚印章,表明印章文化在商代时已经存在。
在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前,大约在隋朝,雕版印刷术开始流行。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画清晰可辨。
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
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雕版印刷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出版业,现存的大量宋版书都是雕版印刷的。
但这种办法费时费工费料,日渐不适应大规模的印刷需求,而且大批书版存放不便,发现错误也不容易更正,毕升的发明可谓应运而生。
④毕升发明泥活字这一事实在中国的正史中并没有记载,仅见于宋人沈括的《梦溪笔谈》。
2022-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22-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683d64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f.png)
一、卷面书写(4分)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笔好字闯天下。
亲爱的同学们,此题不需专门作答,只要做到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即可得分,相信你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二、积累与运用(22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宿.愿(shù)留滞.(zhì)喑.哑(yīng)强聒.不舍(gu ō)B、颤.动(zhàn)凝.望(níng)伶.仃(lín)心无旁骛.(wù)C、骈.进(pián)凌.驾(líng)曙.光(shǔ)恪.尽职守(kè)D、廓.然(kuò)创.痛(chuàng)一抔.(póu)气吞斗.牛(do ù)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2分)A.物竞天择养精畜锐冥思苦想B.按部就班翻来覆去如座针毡C.声色俱厉险象迭生恃才放旷D.段章取义大相径庭敷衍塞责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
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开朗....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B、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赴汤蹈火....杀,消灭于黑暗中。
,翻阅了大量的文献,终于掌握了第一手资C、为了完成这部著作,他寻章摘句....料。
D、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造出来的。
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深入、不会演变、不会进步。
B、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C、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它路径和新的方法,都有赖于创造性。
D、有没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是一个人在学术研究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2020年停课不停学初三语文文言文复习123 (2)
![2020年停课不停学初三语文文言文复习123 (2)](https://img.taocdn.com/s3/m/b4155559cc7931b765ce15b1.png)
(一)晏子清俭晏子方食,景公①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
使者反,言之公。
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
”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
晏子辞。
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②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
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③也,智者不为也。
夫十总之布④,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⑤。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①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
②振:同“赈”,救济。
③宰藏:家臣蓄积财物。
④十总之布:一种质地较粗的布。
⑤足于中,免矣:只要内心满足就可以免于忧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⑴晏子方食(▲)⑵使者反(▲)⑶是臣代君君民也(▲)⑷终而再拜辞曰(▲)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请以奉宾客祭以尉首(《陈涉世家》)B.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唐雎不辱使命》C.是寡人之过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隆中对》D.身死而财迁于它人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3.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⑴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2)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
▲4.文中晏子的话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晏子的施政原则,请简要概括。
(3分)(二)(甲)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中模拟试题3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中模拟试题3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729369b307e87101f6967a.png)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中模拟试题3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由“积累与运用”“理解与感悟”“表达与交流”三部分组成。
试题卷6页,全卷24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应用(30分)1.在下列个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0分)(1)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2),春江水暖鸭先知。
(_______《恵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3)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5)关关雎鸠,。
(《诗经》)(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___________》)(7)衣带渐宽终不悔,。
(8)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它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
B、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C、他在领导面前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在同事面前则温文尔雅,恭敬有理。
D、“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3.修改语段。
(3分)①每一天我们都需要坚强。
②即使在睁眼的刹那间,一百个不情愿起床,过着打仗一样节奏的生活,我们还得以飞一般的速度刷牙洗脸。
③在连续没有休息的时候,拖着疲惫的,眼皮在打架,身体在无声地抗议。
④而一旦获得充足的休息,让身体和心灵得到阳光和雨露的照耀,年轻的心又迅速地恢复弹性,一扫消极的情绪,再次投入到风风火火的生活中。
(1)②句语序不当,应将调整到前面。
(2)③句缺少成分,应在后增加。
(3)④句用词不当,应将改为。
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行百里者半九十。
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dài,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
2012中考语文模拟卷溧阳
![2012中考语文模拟卷溧阳](https://img.taocdn.com/s3/m/928a27c80508763231121246.png)
溧阳市2012年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共20分)12、默写(7分)(1) (2) (3)(4)(5)(6) , 。
3、(2分)………………………………()5、(2分)上联:下联:马兰育桃李甘处深山二、阅读理解(共 40分)(一)阅读短文,完成7~8题。
(4分)7、(2分)………………………………()8、(2分)………………………………()(二)阅读《另一种珍爱》,完成9~12题。
(共10分)9、(2分)10、(3分)11、(2分)12、(3分)(三)阅读《木格花窗的眺望》一文,回答13~17题。
(共14分)13、(3分)………………………………()14、(3分)15、(2分)16、(2分)17、(4分)(四)阅读《岳阳楼记》、《黄冈新建小竹楼记》完成18~21题。
(共12分)18、(2分)①微斯人:___________ ②庙堂:___________ ③然则:____________④不可具状:⑤被:___________19、(5分)①②20、(2分)………………………………()21、(3分)三、作文(60分)语文参考答案1、秉hóng 盈邃cuì2、略。
3、 B4、(1)删除第5句(2)“辟”改为“僻”;“鼓动”改为“激发”;“水平”改为“基础”;“为他后来”前面加上“这”;‘想入非非。
”’中‘。
”’改为‘”。
’如有其他正确改法也可以。
5、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6、能公平公正地待他人,清正廉洁;不怕困难,默默奉献;用心工作,敢于创新;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答对三点得满分)7、B [解题思路]“它(肽)是细胞健康状态的标志物”的意思是“肽在细菌或病毒入侵后能发出求救信号,维护人体健康”。
A项把因果关系倒转了。
是肽“维护人体健康”,而不是“在健康状态下才会有肽分子存在”。
C项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应是“有肽在,人体才会健康”,而不是相反。
D项是从肽分子的功能方面说的,不是对题目中那句话的直接的解释。
2022年全国中考语文精品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
![2022年全国中考语文精品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https://img.taocdn.com/s3/m/e3960a1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4.png)
2022年全国中考语文精品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2分)1.填补下列各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0分,每空1分)(1)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4)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5)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022年9月27日,我们看到,我国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实现太空行走,他行走的姿势宛若在太空中曼妙地起舞。
这也让我们想起了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
”古人借登山而抒怀的诗词名句有很多,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拼音组成的短语用汉字抄写在“田”字格内,要求做到准确、规范、端正、整洁。
(2分)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______)(2分)A.抗震救灾工作能否做好,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的作风要深入。
B.2022年10月,一场从美国发端的金融风暴席卷了世界各地,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C.书籍是知识的宝库,智慧的百花园。
D.海协会主席陈云林率团抵达台湾后,受到了台湾同胞的亲近欢迎。
4.国家质检总局继公布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全国专项监督检查结果后,于2022年9月18日又公布了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检查结果。
下面是根据检查数据而制成的表格,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至少写出两点)(2分)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检查结果(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蓝天中学初三(2)班举行“好读书,读好书”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题目。
安徽省凤阳县中考语文模拟题(三)
![安徽省凤阳县中考语文模拟题(三)](https://img.taocdn.com/s3/m/d11e003c844769eae009edfb.png)
2012年凤阳县语文中考模拟题(三)温馨提示:①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相信你能在15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题。
②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③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④考试结束后,别忘了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你已诵读了不少优秀古诗文,请把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写完整。
(6分)①,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之五)②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④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⑤,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⑥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请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要求,默写出你所知道的诗文名句。
(4分)①我国古诗文中有许多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名句,请写出相连的两句:,。
②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许多国家经济严重衰退,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呈现出一派萧条景象,但中国GDP却实现了9.6%的高增长率,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盲目乐观,因为“,”啊!(用《孟子》中的语句作答)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8分)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杨柳的稀疏的qiàn 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①请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薄薄..地() xiè()在 qiàn ()影②文中加点词语“和谐”的意思是:。
(1分)③根据文意依次填入文段横线空缺处的两个叠音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浓浓依依B.厚厚柔柔C.黑黑弯弯D.淡淡弯弯④请品味画横线的句子,用上加框的比喻词,再写一个描写夏天美景的句子。
耿翔《窗花》阅读答案-最新范文
![耿翔《窗花》阅读答案-最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370a1b433d4b14e8424685b.png)
耿翔《窗花》阅读答案篇一:上海市2015年静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静安区201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2015.41. 注意:本试卷共25题。
2. 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树木丛生,。
(《观沧海》)2.,雨后全无叶底花。
(《雨晴》)3.卖炭得钱何所营?。
(《卖炭翁》)4. ,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5.莲之爱, ?(《爱莲说》)(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
(2分)7.“孤蓬”和“浮云”既描绘了友人漂泊无依的游子形象,又传递出诗人的与之情。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公输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②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③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 公输盘不说。
④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⑤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⑥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⑦公输盘服。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
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
闾里有争讼,不诣官.②③④而诣城决之。
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
城固辞,使者委⑤而去,城臵之未尝发。
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选自《新唐书》,有删减)【注释】①迹接于道,络绎不绝。
②缣(jiān),细绢,可用作货币。
《木格花窗的眺望 》 李汉荣 (含答案)中考散文阅读
![《木格花窗的眺望 》 李汉荣 (含答案)中考散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81e1251e700abb68a882fbc3.png)
木格花窗的眺望李汉荣①窗是松木做的,阳光照射的时候,窗棂就飘出令人惊喜的特有的清香。
这是我们能够嗅到的乡村气息的一部分。
植物的魂灵遍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桐木的门、桦木的椽、榆木的门墩,盛米的椴木勺、舀水的葫芦瓢。
就连脾气难免尖刻的菜刀也有着柔和的柳木把柄……就这样,一部分松木来到母亲的生活,以窗的形式帮助着母亲,也恰到好处地把一部分天空、一部分远山引进了她的日子。
到了夜晚,则把一部分月光、一部分银河领进了她的屋子,她的梦境。
②站在窗前,首先看到的是一片菜园:韭菜整齐地排列着,令我想起千年的礼仪,民间自有一种代代传递的肃静与活泼;白菜那白净的素脸,那微胖的身段,是一种永不走样的平民美貌;葱那不谙世事的单纯的手,却能在不动声色的土里取出沁人心脾的情义;花椒树,经营着浑身的刺,守着那古老的脾气——鲜美的麻,一种地道的民间味道。
③人在愁苦的时候,倚在窗前,看一眼这菜园,内心就有了春色,有了不因世道和人心的扰乱而丢失或减少的那种生的底色,也是心的底色,这就是天地生命的颜色。
④我能想象,母亲多少次站在窗前,看那菜园,那经她的手侍弄的植物们,那些绿,星星点点竟绿成这一大片,要不是泥土缚了它们的脚跟,它们也许会翻过窗;走进屋子里来的。
⑤母亲曾说,她年轻的时候,也常失眠,就站在窗前,久久凝神看。
好几次看见月光从窗格里进来,就变成四四方方的,她就想这是一封封信,是从天上寄来的,静静地放在窗台,等她收阅。
我知道母亲这一生是没有收到几封信的,也许她是在想象天意里会有一个夫君,等着她,却无缘相遇,就在远天远地的夜晚辗转投寄来一封封素笺。
⑥窗框雕有简单的图案:喜鹊、蝴蝶、莲花、仙桃。
古中国的偶像,是自然里美的生灵。
人居住在它们中间,受它们庇护,也庇护着它们。
人与天地就这样互相凝视、互相友善,人也变成了自然的情义。
⑦阳光洒进来,月光照进来,星星走进来,风有时也跑进来,雨有时也会两三点跳进来,更有时,那迷路的蝴蝶也会因了惹眼的窗花飘进来,在屋里逗留片刻。
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
![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f65b3a02768e9950e73841.png)
合肥一中2013—2014第一学期段二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与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文化创意创意被称为创造,也叫创新,但又不同于创造和创新。
创意通俗地讲就是点子,指的是观念、理念、观点、意见、想法等。
创意是整个计划、整个行动中最原始、最基本、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的想法和主意,是整个创造活动的出发点。
相对于创意的这种原初性和出发点特征,创造只是在这个原创性基础上和出发点之后的行动,是过程。
而创新则是整个创造的结果达到了别人所没有的新水平和新境界。
例如,北京奥运场馆的“鸟巢”“水立方”形状和结构就是创意,这个创意只是一个理念或一个概念,但它决定了整个建筑的创造和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实质上就是把文化创意按照经济规律,转化成财富的一种智慧型、知识型的新型产业。
但文化的创意不仅仅是文化产业方面的创意,而且还有文化事业方面的创意。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需要创意,但创意并非都是产业,也未必都要产业化。
文化创意产业注重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而文化创意事业则注重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发挥。
功能不同,前者侧重于“利”,后者侧重于“义”,相互补充,不可替代,缺一不可。
文化创意产业以GDP增长为标准,是一个硬指标;而文化创意事业以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为目标,是一个软指标。
我们之所以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提倡文化创意事业,是因为文化本身兼具意识形态性和产品的经济属性,而且任何创意都是有价值属性的。
通俗地说,点子是有好点子、歪点子、鬼点子之分的。
因此,同时注重创意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就是要避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矫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不考虑文化主体性的做法。
文化创意一旦脱离了价值属性制约,则极有可能变成资本的伪装和对消费者的欺骗。
比如,一盒88888元的月饼,不能不说是一个文化创意,但在价值背离的背后却是铺张和欺骗。
三校联考九年级语文测考试试题
![三校联考九年级语文测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8a021dd65ce050877321346.png)
三校联考九年级语文测试题(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古诗词名句填写(共7分)1、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洒困路长惟欲睡, 。
3、 ,只有香如故。
4、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的一句诗是: , 。
5、在苏轼的《江城子》中,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的诗句是: , 。
6、在《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的一句诗是: , 。
7、古人写愁,多有新意。
如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住许多愁”就化抽象为具体,语言新奇,堪称绝妙好词。
你还知道写“愁”有新意的诗词吗?请写出一句。
, 。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16分)8、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宿.愿(sh ù) 留滞.(zh ì) 喑.哑(y īng ) 强聒.不舍(gu ō) B 、颤.动(zh àn ) 凝.望(n íng ) 伶.仃(l ín ) 心无旁骛.(w ù) C 、骈.进(pi án ) 凌.驾(l íng ) 曙.光(sh ǔ) 恪.尽职守(k è) D 、廓.然(ku ò) 创.痛(chu àng ) 一抔.(p óu ) 气吞斗.牛(do ù) 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A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B 、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
C 、“好吧。
”他在心里想:“谁爱怎么读就怎么读,我不管了。
”D 、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开朗....。
201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热点作家最新作品边读边练之李汉荣知识精讲
![201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热点作家最新作品边读边练之李汉荣知识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d8766f3a52ea551810a68799.png)
2010年中考热点作家最新作品边读边练之李汉荣作者印象李汉荣,1958年生,笔名牧童、林中河。
陕西勉县人。
历任中学教师、文化馆副馆长,陕西《汉中日报》主任编辑。
陕西省政协委员,汉中市文联副主席。
发表于1995年第6期《散文》月刊上的散文《山中访友》入选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本,该文又入选上海市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散文《外婆的手纹》入选上海市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并有多篇文章被作为中高考现代文阅读题材料。
李汉荣主张回归到生命的本质当中去,与山河自然、生灵万物共呼吸,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十分鲜明,即奇特的想象和诗意的表达。
语言非常富于韵致,清新、鲜活,很有张力,他用精妙的语言呈现深妙的悟性,在他的作品里,读者能充分感受汉语的无穷诗性魅力。
李汉荣作品的艺术特色十分鲜明,作品充满哲理,抒情意味很浓,钟情于对大自然最精彩的描述,意境深邃,韵律幽雅,语言精美,将悟性和思考融合在优美的文字之中,给人以清新明丽的艺术享受。
他长于想象。
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也使文笔生动活泼,如溪水畅流,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
而流露于文中的童心和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与思想,更是李汉荣作品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精神泉源。
李汉荣的散文,诗意,哲思,意境,完美地交融,把人带进内心的深处和时间的深处,他那情思和语言的魅力真是奇妙,诗意的感悟,意境单纯而深邃。
他的淡淡的散发着清香的文章,常常让读者对那些最平常的景观获得一种焕然一新的认识和体味。
链接中考1.《月光下的探访》(2006年浙江绍兴市、2007年四川乐山市);2.《山中访友》(2006年湖北黄冈市);3.《对孩子说》(2007年宁夏自治区);4.《一生的戒指》(2008年广东深圳市);5.《牛的写意》(2008年湖北宜昌市)。
品读演练雪界李汉荣一夜大雪重新塑造了天地万物。
世界变成了一座洁白的宫殿。
乌鸦是白色的,狗也是白色的,乌黑的煤也变成白色的。
坟墓也变成白色的了,那隆起的一堆不再让人感到苍凉,倒是显得美丽而别具深意。
三校联考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测试题
![三校联考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c56b92455270722192ef782.png)
武穴市三校联考九年级语文测试题(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四望中学 宋文仲一、古诗词名句填写(共7分)1、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洒困路长惟欲睡, 。
3、 ,只有香如故。
4、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的一句诗是: , 。
5、在苏轼的《江城子》中,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的诗句是: , 。
6、在《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的一句诗是: , 。
7、古人写愁,多有新意。
如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住许多愁”就化抽象为具体,语言新奇,堪称绝妙好词。
你还知道写“愁”有新意的诗词吗?请写出一句。
, 。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16分)8、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宿.愿(sh ù) 留滞.(zh ì) 喑.哑(y īng ) 强聒.不舍(gu ō) B 、颤.动(zh àn ) 凝.望(n íng ) 伶.仃(l ín ) 心无旁骛.(w ù) C 、骈.进(pi án ) 凌.驾(l íng ) 曙.光(sh ǔ) 恪.尽职守(k è) D 、廓.然(ku ò) 创.痛(chu àng ) 一抔.(p óu ) 气吞斗.牛(do ù) 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A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B 、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
C 、“好吧。
”他在心里想:“谁爱怎么读就怎么读,我不管了。
”D 、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开朗....。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耿翔《窗花》阅读答案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耿翔《窗花》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2f046d2e3f5727a5e9623f.png)
耿翔《窗花》阅读答案:篇一:上海市2015年静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静安区201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2015.41. 注意:本试卷共25题。
2. 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树木丛生,。
(《观沧海》)2.,雨后全无叶底花。
(《雨晴》)3.卖炭得钱何所营?。
(《卖炭翁》)4.,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5.莲之爱,?(《爱莲说》)(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
(2分)7.“孤蓬”和“浮云”既描绘了友人漂泊无依的游子形象,又传递出诗人的与之情。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公输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②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③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④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⑤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⑥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⑦公输盘服。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
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
闾里有争讼,不诣官.②③④而诣城决之。
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
城固辞,使者委⑤而去,城臵之未尝发。
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选自《新唐书》,有删减)【注释】①迹接于道,络绎不绝。
②缣(jiān),细绢,可用作货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格花窗的眺望》阅读附答案
(一)木格花窗的眺望
①窗是松木做的,阳光照射的时候,惊喜的窗木就飘出特有的清香。
这是我们能够嗅到的乡村气息的一部分。
植物的魂灵遍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桐木的门,桦木的椽,榆木的门墩,盛米的椴木勺,舀水的葫芦瓢。
就连脾气难免尖刻的菜刀也有着柔和的柳木把柄……
②就这样,一部分松木来到母亲的生活,以窗的形式帮助着母亲,也恰到好处地把一部分天空、一部分远山引进了她的日子。
到了夜晚,则把一部分月光、一部分银河领进了她的屋子,她的梦境。
③站在窗前,首先看到的是一片菜园,韭菜整齐地排列着,令人想起千年的礼仪,民间自有一种代代传递的肃静与活泼;白菜那白净的素脸,那微胖的身段,是一种永不走样的平民美貌;葱那不谙世事的单纯的手,却能在不动声色的土里取出沁人心脾的情义;花椒树,经营着浑身的刺,守着那古老的脾气——鲜美的麻,一种地道的民间味道。
④人在愁苦的时候,倚在窗前,看一眼这菜园,内心就有了春色,有了不因世道和人心的扰乱而丢失或减少的那种生的底色,也是心的底色,这就是天地生命的颜色。
⑤我能想象,母亲多少次站在窗前,看那菜园,那经她的手务作的植物们,那些绿,星星点点竟绿成这一大片,要不是泥土缚了它们的脚跟,它们也许会翻过窗,走进屋子里来的。
⑥母亲曾说,她年轻的时候,也常失眠,就站在窗前,久久凝神看。
好几次看见月光从窗格里进来,就变成四四方方的,她就想这是一封封信,是从天上寄来的,静静地放在窗台,等她收阅。
我知道母亲这一生是没有收到几封信的,也许她是在想象天意里会有一个夫君,等着她,却无缘相遇,就在远天远地的夜晚辗转投寄来一封封素笺。
⑦窗框雕有简单的图案:喜鹊、蝴蝶、莲花、仙桃。
古中国的偶像,是自然里美的生灵。
人居住在它们中间,受它们庇护,也庇护着它们。
人与天地就这样互相凝视、互相友善,人也变成了自然的情义。
⑧阳光洒进来,月光照进来,星星走进来,风有时也跑进来,雨有时也会两三点跳进来,更有时,那迷路的蝴蝶也会因了惹眼的窗花飘进来,在屋里逗留片刻。
窗外墙根下,时不时就冒出几丛喇叭花藤,顺着墙壁爬上窗子,在母亲有些寂寞的窗口,吹奏起淡紫的、蓝色的音乐;那些蛐蛐们、蝈蝈们,还有根本见不到面的无名无姓的虫儿们,就伴和着唱它们的歌,那从远古一直传下来的老歌;喜鹊、斑鸠、麻雀、八哥、云雀、布谷鸟、阳雀、清明鸟……也远远近近地唱着,唱着。
从木格花窗,你抬眼可望见万里你侧耳能听见千秋。
⑨我站在窗前,嗅着淡淡的松木香气和从窗外深远的天地飘来的草木风月的气息,我在想我小小的母亲,她仅是这窗里的一个小小妇人吗?
⑩此时,鸡叫二遍,已是深夜时分,母亲熟睡了。
我静立窗口,看见月亮偏西,泊在遥远的—个山脊上。
银河浩瀚,展开了它波澜壮阔的气象,我似乎听到天上涨潮的声音,哗啦啦的声音,它的波浪汹涌而来,拍打着夜深人静的民间,拍打着这小小的窗口,笼罩着我小小的母亲。
⑾哦,小小的窗口,小小的母亲,小小的我们,与浩大的天意在一起,我们很小,但是,人世悠远。
天道永恒……
小题1:. 阅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我”在窗前“眺望”到的具体内容。
(4分)
小题2:.下列语句或生动形象,或含义深刻,请试作赏析(4分)
①那些绿,星星点点竟绿成这一大片,要不是泥土缚了它们的脚跟,它们也许会翻过窗,走进屋子里来的。
②倚在窗前,看一眼这菜园,内心就有了春色,有了不因世道和人心的扰乱而丢失或减少的那种生的底色,也是心的底色,这就是天地生命的颜色。
小题3:.第七段写到了雕刻在木格花窗框上的简单图案,有何作用?(3分)小题4:.对于自己的母亲,作者没有花很多的笔墨加以描写,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文中感受到这位母亲的品性。
请结合材料,赏析这位母亲的形象。
(5分)参考答案:
小题1:(1)母亲亲手务作的一片充满生机活力的菜园。
(或“母亲菜园中的各种蔬菜、花木”。
)
(2)自然界的草木风月。
(或“望见万里,侧耳听见千秋”。
)
(3)想象母亲在窗前眺望菜园时的心情
(4)失眠时的美丽的幻想。
(5)乡村的气息,民间的味道。
⑹整个宇宙和人的相融。
(或“人与天地的互相友善”。
)
(意思相近即可,6个要点中答到4点给满分。
)
小题1:①运用拟人手法,通过“翻过”“走进”等词,生动地写出了母亲菜园里的植物旺盛的生命力和灵性,表现了母亲的喜悦之情(2分)。
②指肃静活泼(自然鲜活或生机勃勃)、单纯质朴、充满情义、固守本性的生命特质。
(写出一处给1分,共计2分)
小题1:写出了木格花窗的自然之美,(1分)告诉人们在中国文化中,人和天地的友善和情义,(1分)为下文写草木风月的情谊作了铺垫。
(或引出下文对草木风月的描写)(1分)
小题1:母亲是一个勤劳质朴、(1分)热爱生活、积极乐观(1分)的人。
菜园的生机勃勃是母亲勤劳的见证;那些植物单纯、质朴、鲜活的特点正是母亲品性的象征;虽然孤独寂寞却把窗前月光想象为书信,表达母亲对生活满怀期待、希望的积极心态。
(材料分析共3分,有欠缺酌情扣分)(共5分)略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