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三部推拿法治疗不寐技术

一、概述

不寐亦称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种病证,轻者入眠困难、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可整夜不眠,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但常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等病证。不寐发病率高,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中,失眠患病率为35.2%。不寐症发生面广,无论健康与否,男性或女性,老人或青年,城市人或乡村人均可发生。顽固性不寐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不寐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临床上虚证居多,尤以心脾两虚型最为多见。思虑、劳倦等伤及诸脏,精血内耗,彼此影响,每多形成顽固性不寐。

三部推拿法,是河南中医学院周运峰副教授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是运用推拿手法作用人体的三个部位,即头、腹、背部,对不寐证进行有效治疗。该法提出了“调畅气机而安神”的观点。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气血通达、阴阳调和、心肾相交、阳入于阴则寐。不寐病因虽多,但其机理有共性,就是气机不畅、阴阳不和、神不守舍而卧不得安。三部推拿法治以手法作用于头部,对头面部全面疏通和调整,通经络、调气血、养其志、安其神。以手法作用于腹部,可以达气机、健脾胃、助运化、除不寐。以手法作用于背部,则可畅气机、交心肾、养心血、安神志。头、腹、背,三部手法共施,功专效宏,使人体气机调畅,上下通达,心肾相交,阴阳

调和,神自安宁,不寐患者自可得以安睡。

三部推拿法治疗不寐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其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96.6%,可以替代镇静剂作用,因此可以节约大量药源。该疗法是以手法操作于人体,无化学性、药物性刺激,对人体内环境属保护状态,是纯粹的自然疗法,能有效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该疗法见效快、安全舒适,无创痛,无毒副作用,容易被人接受,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该疗法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在国内、国外推广使用,能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疾病诊断标准

1.西医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制定的《中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DM-2-R) ))①有失眠的典型症状: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的症状,其它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入睡困难,易醒,多梦,晨醒过早,醒后不能再睡,醒后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③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月以上,②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④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

2.中医诊断标准

2.1中医诊断标准

依据1993年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不寐”制定如下:

(1)有失眠的典型症状:入睡困难,时常觉醒,睡而不稳或醒后不能再

睡;晨醒过早,夜不能入睡,白天昏沉欲睡;睡眠不足5小时。

(2)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

(3)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

(4)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

(5)有反复发作史。

2.2中医辨证标准

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不寐·心脾两虚型”标准如下:

心脾两虚:多梦易醒,或原胧不实,心悸,不寐,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2.3轻重分级标准

依据1993年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如下:

(1)轻度:睡眠时常觉醒或睡而不稳,晨醒过早,但不影响工作。

(2)中度:唾眠不足4小时,但尚能坚持工作。

(3)重度:彻夜不眠,难以坚持正常工作。

三、适应症

1.符合西医神经衰弱的诊断标准要求。

2.符合中医不寐的诊断标准要求者,中医辨证属于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

3.年龄在18-65岁者。

四、禁忌症

1.已接受其它有关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的效应指标观测者。

2.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3.妊娠或哺乳期患者。18岁以下,65岁以上的患者。

4.不是以不寐为主症的其它相关病症的患者。

五、技术操作方法

1.器械准备

无特殊要求,本法主要以推拿手法在门诊操作治疗,需要普通按摩床,床单,治疗巾等。

2.详细操作步骤

(1)头部(图5-1, 5-2):患者取仰卧位。①医者双手用拿法施于头部两侧10遍左右。②按揉印堂1分钟,再由印堂以两拇指交替直推至神庭5-10遍,拇指由神庭沿头正中线(督脉)点按至百会穴,指振百会穴约1分钟。

③双手拇指分推前额、眉弓至太阳3-5遍。指振太阳穴约1分钟。④侧击头部,掌振两额、头顶,约2分种。上述操作以患者有深沉力透感和轻松舒适感为宜。

(1)腹部(图5-3):患者取仰卧位。①掌摩腹部6分钟左右,逆时针方向操作,顺时针方向移动。②按揉或一指禅推法施于中院、神厥、气海、关元各1分钟,指振各穴。手法宜轻柔。③双掌自肋下至耻骨联合,从中间向两边平推3-5次。④掌振腹部约1分钟。

(2)背部(图5--4):患者取俯卧位。①提拿两肩井约1分钟。使患者有轻松舒适感为宜。②直推背部督脉及两侧太阳经,每侧推约10次左右,

手法要深沉有力,速度均匀和缓。③双手拇指分置于脊椎两侧的华佗夹脊穴,由上到下,逐个点按,以局部酸胀为度。④按揉背部太阳经,重点按揉心俞、脾俞、胃俞、肾俞,每穴约1分钟。以局部酸沉为度。⑤双掌交替轻轻叩击背部两侧太阳经。

3.治疗时间及疗程。每日治疗一次,连续15天为一疗程。

4.关键技术环节

(1)严格掌握各个部位的操作手法和操作力度。

(2)背部操作中提拿肩井穴时注意操作部位应在穴位的内下方。

(3)按揉背部穴位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4)指振按时手指着力应在体表,为前臂和手部的肌肉强力地静止性用力。操作时力量要集中于指端或手掌上。

5.注意事项

(1)注意事项

①施术前要安慰患者,使其精神放松,肌肉放松。②患者若年老、体弱,相应手法要轻柔,力度要小。

(2)安全性检测

①一般体检项目。②血、尿、便常规化验。③心电图检查。

6.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个别患者由于手法过重或过长时间刺激后,局部疼痛或轻度肿胀,甚至青紫瘀斑,疲乏无力。及时调整手法操作的力度和时间,不影响继续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