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经济学复习范围之一
税收经济学第8章复习课程
▪ (四)李特尔的理论
他认为无论是征收直接税还是间接税, 劳动供给都不能假定是固定不变的。 他分析了政府征收各种商品税和所得 税对商品X、其他商品或工作的Y商品 及闲暇Z的影响,得出结论认为任何一 种税都会对三个市场中的两个市场造 成价格扭曲,所以不能说哪一种税更 好。
三、最优商品税
▪ 最商品税方面,明确提出最优税收问 题并在理论上,尤其是运用数学推理 进行研究,并作出重要贡献的是拉姆 齐,但是他的理论是建立在严格的假 设条件下的,他的研究要求商品税率 的设定,应能保证课税后,人们对商 品消费等比例下降,即课税不会改变 人们对各商品的消费比例结构。
▪ (一)一般税与选择税的比较
政府为获得一定的税收收入,应课征一般 商品税还是仅选择其中一部分商品征税, 这是设计商品税制度时首先需解决的问题。
从效率角度分析,一般商品税要优于选 择商品税。但是,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分析, 对全部或大部分课征一般商品税虽然可以 减少税收造成的超额负担,有利于提高经 济效率,但是这种大范围征税不可避免地 会涉及一般生活必需品,而这类商品主要 是低收入者消费比例较高,不符合税收的 公平原则。
▪ 米尔利斯对于最优非线性所得税的研究是 突出的,在他的研究中建立在信息不对称 的假设之上,即政府要对个人能力进行课 税,但政府不了解个人能力,而只能看到 个人的收入。政府如果对高收入个人课以 高税,则会出现负激励,降低个人的劳动 供给。
▪ 他进一步提出了“到U形”最优所得税 率,即从社会公平与效率的总体角度 来看,中等收入者的边际税率可以适 当高些,而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应使 用相对较低的税率,拥有最高所得的 个人使用的边际税率甚至应当是零。
▪ 2.有人针对社会希望通过商品税的设计更 好地实现公平目标这一点提出异议,商品 税无须承担收入分配的职能,因为收入弹 性高的商品往往价格弹性也很高,如果对 这类因收入高而需求高的商品征课高税, 那么,高税收的价格效应将使对它们的需 求又会受到相反方向的影响,从而很可能 既造成严重的扭曲作用,又无法增加多少 税收。
税收经济学重点
税收经济学重点第一章税收概论税收产生的条件税收的发展,经历的各个阶段p8-p10概念:什么是税收法定原则,内涵、演变、建立西方国家的税收概念、税收基本特征税收和其他收入的区别P26 税收依据学说掌握主要的税收依据学说P30 税收的职能作用四大职能作用要掌握一、税收产生的条件税收的产生取决于两个相互制约的条件:一是经济条件,即私有制的存在;二是政治条件,即国家公权力的产生和存在物质条件(剩余产品出现)→独立经济利益主体(私有制)→国家公共权建立1.经济条件:财产私有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而私有制是国家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2.政治条件:国家公权力的存在是税收产生的政治前提,而税收的产生则是为了维护国家公权力的存在和实现其职能的需要二、税收的发展1. 税收确立方式的发展:自由纳贡阶段→承诺纳税→专制课税→立宪课税2. 税收制度结构的发展:(1)古老的直接税制阶段:在古老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国家统治者只能采取直接对人或物征收简单的直接税,最主要的是土地税和人头税。
这一阶段的税制结构以农业税收为主体;(2)间接税制阶段: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为对商品交换和流通课税提供了广阔的税源,逐步形成以间接税为主的税收制度;(3)现代直接税制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的税制结构转向以所得税、社会保障税为主体税种,间接税作为重要补充;(4)现代复合税制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了以所得税、社会保障税和货物劳务税为主体,财产税等其他税收为补充的复合税制结构。
三、税收法定原则(概念):税收活动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范,税收制度的各个构成要素必须并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主体都不得征税,社会成员也不得被要求缴纳税款1. 内涵:(1)政府征税权法定(2)纳税义务法定:法律规定的纳税义务必须履行,否则纳税义务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纳税人应当履行的纳税义务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没有法律依据,公民和法人不应承担或有权拒绝承担缴纳税款的义务(3)课税要素法定:税法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税率、纳税环节、税收优惠和税收处罚等课税要素,都必须由法律作出明确规定;(4)征税程序法定(5)解决税收争议与税收处罚法定2.西方税收法定原则的确立:起源于英国。
南开大学财政学——税收经济学课件-第一章
第三节 中国税制改革的评价与展望
一、中国税制改革的历程
二、中国现行税制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近期税制展望
一、中国税制改革的历程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
税制改革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改革者确立 的目标。 (2)税制改革的可持续性。 (3)税制改革产生合意的或不合意的副产品的 程度。
2.马丁兹—凡奎兹和麦克纳伯标准
(1)新税制是否符合规范税制理论的基本要求。 (2)新税制是否能够征集足够的税收收入。
(3)新税制是否使税负公平分配于各个收入群体。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
党的十四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作出了 全面、系统的阐述。1994年的税制改革就是在刚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下开始的。
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994年的工商税制改革在很多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第七章 税制改革
·税制改革的基本问题
·世界性税制改革的基本 方向 ·中国税制改革的评价和 展望
第一节 税制改革的基本问题
一、税制改革的含义 二、改革税制的主要原因
三、税制改革解决的主要问题
四、成功税制改革的评价标准与条件
一、税制改革的含义
税收制度的变化应区分为税制改良和税制 改革。所谓税制改良是指对既定税收制度 不适应现实社会经济环境的某些不完善之 处的修补;所谓税制改革是指税收制度重 大变化或重新构造。 锡德里克•桑德福等经济学家认为,最好把 税制改革看作是指现行税制的重大变化。 税制改革有很多形式。 全球性的税制改革。
经济学原则知识:税收原则——税收如何影响市场和消费者
经济学原则知识:税收原则——税收如何影响市场和消费者税收作为政府的重要财政工具,对市场和消费者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税收原则的角度,探讨税收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
一、税收的目的税收是政府为了筹措财政支出而征收的,是政府支配资源的手段之一。
它具有调节经济、促进社会公平和国家繁荣的作用。
税收可以通过调节经济增长、控制物价等方式,实现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二、税收对市场的影响1.税收会增加商品的价格税收对市场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增加商品的价格。
因为企业必须支付税款,这会让成本增加。
此时,为了保证利润最大化,厂家往往会通过上涨产品的价格来转移税收负担,最终消费者需要承担这部分税费的负担。
2.税收会减少消费者的购买力税收增加了原本就高昂的商品价格,这无疑会让消费者的购买力受到影响。
因为同样的收入下,消费者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商品,这会让消费者所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减少,或者选择价格更低的同类产品。
从而对市场产生较大的潜在影响。
3.税收会影响市场的供求关系税收对市场的供求关系也有很大的影响。
税收的增加,会让企业的成本增加,且由于消费者的购买力减少,市场上商品的需求量也会下降。
这会导致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改变,企业的销售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使市场产生更加复杂的反应。
4.税收会影响市场的竞争格局在税收的带动下,市场上低于税收标准的企业将失去利润并被淘汰出市场,而大企业或者市场上成本更高的企业则会采用合理的方法来转移税收的负担,从而保持市场竞争力。
因此,税收的增加对市场的竞争格局也有较大影响。
三、税收对消费者的影响1.税收对消费者的购买选择产生影响税收对不同商品产生的影响不同。
有些商品的税收很重,而有些商品的税收较轻。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很可能会改变购买的商品类型,从而避免高额的税收负担。
例如,“精装修”与“毛坯房”在购买上的税收差别,可能影响用户的购买偏好,提供更低成本的“毛坯房”有可能成为市场上的卖点。
2.税收对消费者的收入造成影响税收直接影响的是企业的购销成本,但是这种影响最终还是来到消费者的身上。
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考点:发展中国家的税收结构及税收
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考点:发展中国家的税收结构及税收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考点:发展中国家的税收结构及税收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考点:发展中国家的税收结构及税收1、发展中国家的税收的种类:(1)直接税;主要是由个人或公司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障税等税种所组成的。
最大的特点:直接以纳税人作为对象来进行征收。
主要是按照人头来征税。
因此原则上不能转嫁税负,比如个人所得税。
(2)间接税;主要是由营业税、商品销售税和其它税种共同组成的。
它主要是对商品或劳务的买卖的流转额作为课征的对象。
它的特点是可以进行转嫁。
如营业税、商品税(3)关税;主要是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在当前地区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事了大量的国际贸易活动,由此产生关税。
一般是对于进口产品所征收的税种。
关税的征收可从两个方面:(1)它可按照所进口的商品的数量——从量税(2)可从价值角度——从价税2、发展中国家税收结构的特点:(1)在发展中国家的税收中,直接税比重比较低;根据教材中图表看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所得税在各种税收中的份额逐步上升。
在人均收入比较高的国家,所得税的比重也比较大。
在发达国家,所得税是政府税收的主要税种。
有些发达国家的直接税的比重甚至高达90%,与此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直接税的比重只占了30%左右。
特别是最不发达的国家中,所得税的比重最低。
社会保障税的比重在最不发达国家中更是低的可怜,只占总收入的1、6%.所以,可以预期,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直接税的比重可能会随之增长,因此直接税所包括的各种税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的主要税种。
(2)发展中国家对关税收入的依赖比较明显;关税收入,包括对进口和出口商品和劳务所征收的关税和规费收入在发展中国家的税收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最不发达国家组中,关税收入占所有收入的41、6%,而在工业化国家组中,关税收入只占3、7%.进口税的比重与一个国家经济的开放程度密切相关。
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第十四章 税收制度
1、税制要素:(1)课税对象(征收对象):规定了政府可以对什么征税,是区别税种的主要标志。
①税源: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税源总是以收入的形式存在的。
②税目: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
③计税依据:指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两种主要的计税依据分别是计税金额和计税数量。
(2)税率:是税法规定的每一单位课税对象所应纳税的税额的比例或标准,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是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
税率的高低,体现着征税的深度。
分类: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固定税额)、累进(退)税率。
2、税收分类:(1)按征税对象的不同:①流转税(主体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等。
②所得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③财产税(收入弹性小,无资源配置功能):包括房产税、车船税、契税。
④资源税类:资源税、土地使用税。
⑤行为税类: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2)按计量标准的不同:①从价税:增值税等。
②从量税:消费税中的啤酒、汽油等税目,资源税等。
(3)按税收与价格关系的不同:①价内税:消费税等。
②价外税:增值税在零售以前的各环节。
(4)按税负能否转嫁:①直接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
②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
(5)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的不同:①中央税:消费税、关税。
②地方税:契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
③共享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流转税:(1)主要特点:课征普遍;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或交易额为计税依据,与成本和费用和经营管理水平无关;除少数税种或税目实行定额税率外,流转税普遍实行比例税率。
(2)增值税:①特点:不重复征税,具有中性税收的特征;逐环节征税,逐环节扣税,最终消费者是全部税款的承担者;税基广阔,具有征收的普遍性和连续性。
②类型:消费型(目前实施,体现鼓励投资政策、允许扣除购入固定资产中所含税款)、收入型、生产型。
③税率:13%、9%、6%、0%。
考研经济学专业精华总结:税收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1页共1页 考研经济学专业精华总结:税收税收是以实现国家公共财政职能为目的,基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或特定行为实施强制、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金钱或实物课征,是国家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
税收是国家(政府)公共财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来源。
税收的本质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取得财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
它体现了一定社会制度下国家与纳税人在征收、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特征税收与其他分配方式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习惯上称为税收的“三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是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凭借政权力量,依据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律或政令来进行强制征收。
负有纳税义务的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国家强制性的税收法令,在国家税法规定的限度内,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税收具有法律地位的体现。
强制性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税收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即税收征收完全是凭借国家拥有的政治权力;另一方面是税收的征收过程具有强制性,即如果出现了税务违法行为,国家可以依法进行处罚。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通过征税,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的一部分收入转归国家所有,国家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
税收这种无偿性是与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进行收入分配的本质相联系的。
无偿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政府获得税收收入后无需向纳税人直接支付任何报酬;另一方面是指政府征得的税收收入不再直接返还给纳税人。
税收无偿性是税收的本质体现,它反映的是一种社会产品所有权、支配权的单方面转移关系,而不是等价交换关系。
税收的无偿性是区分税收收入和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重要特征。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税收是按照国家法令规定的标准征收的,即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率、计价办法和期限等,都是税收法令预先规定了的,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试用期间,是一种固定的连续收入。
经济学税收原理教案
经济学税收原理教案一、引言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教案旨在介绍经济学税收原理,帮助学生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税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二、税收的基本概念1. 税收的定义税收是国家依法从居民和非居民的经济活动中征收的一种强制性财政收入。
2. 税收的特征(1)强制性:纳税人无权选择是否缴纳税款,必须按照法定规定履行纳税义务。
(2)普遍性:税收适用于所有纳税人,不分贫富、不分行业。
(3)固定性:税收征期、税率和税基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4)无偿性:纳税人对税收支付通常不能获得直接的等额回报。
三、税收原理与分类1. 税收原理(1)能够负担原则:税收应该根据纳税人的能够负担能力来确定,高收入者应承担更多的税负。
(2)公平原则:税收应当根据纳税人的收入或财产状况进行合理分配,追求社会公平。
(3)简洁易行原则:税收制度应简单明了,便于执行和管理。
(4)经济效率原则:税收制度应当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 税收分类(1)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由纳税人直接缴纳的,如个人所得税;间接税是由纳税人间接承担的,如消费税。
(2)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依据个人所得额或收入来计算的;企业所得税则以企业的纯收入作为基础。
(3)商品和劳务税:商品税是对商品销售额进行征收的税收;劳务税则是对劳务报酬所得应缴纳的税项。
四、税收对经济的影响1. 经济增长与税收税收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一方面税收收入为国家提供了资金用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过高的税负会抑制企业的投资和创新,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2. 资源配置与税收税收通过调节经济主体的行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例如,对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征收环境税可以鼓励企业减少污染排放,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收入分配与税收税收制度可以通过对不同收入群体实施差别化税率来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
适当的增值税或个人所得税可以减少财富不平等的现象。
《经济学原理》第八章应用:税收的代价
第八章应用:税收的代价在本章中你将——〔〕考察税收如何减少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了解税收无谓损失的意义和原因考虑为什么一些税收的无谓损失大于另一些税收考察税收和无谓损失如何随税收的规模而变动税收往往是热门政治争论的来源。
在1776年美国殖民地对英国税收的愤怒引发了美国革命。
200多年以后,罗纳德·里根以大幅度降低个人所得税为号召中选总统,在他入主白宫的8年期间,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70%下降为28%。
1992年,比尔·克林顿中选的局部原因是因为当时的总统乔治·布什没有遵守他在1988年大选中的诺言:“相信我的话:没有新税。
〞我们在第六章中开始研究税收。
在那里我们说明了,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它的价格和销售量,以及供应和需求的力量如何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划分税收负担。
在本章中,我们要扩大这种分析,并考察税收如何影响福利,即市场参与者的经济福利。
乍看起来,税收对福利的影响似乎是显而易见的。
政府征税是为了增加收入,而这种收入必然来自某人的口袋。
正如我们在第六章中所说明的,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买者和卖者的状况都会变坏:税收提高了买者支付的价格,并降低了卖者得到的价格。
但为了更充分地理解税收如何影响经济福利,我们应该比拟买者和卖者减少的福利和政府增加的收入量。
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工具使我们可以进行这种比拟。
分析将说明,税收对买者和卖者的本钱超过了政府增加的收入。
税收的无谓损失我们从回忆第六章中一个惊人的结论开始:一种物品的税收是向买者征收还是向卖者征收是不重要的。
当向买者征税时,需求曲线向下移动,移动量为税收的大小;当向卖者征税时,供应曲线向下移动,移动量为税收的大小。
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征收税收时,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而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
最后,无论如何收税,买者与卖者分摊税收负担。
图8-l表示这些影响。
为了简化我们的讨论,尽管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中必然有一条曲线移动,但图上并没有表示出任何一条曲线的移动。
经济学如何看待税收
经济学如何看待税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中,税收是一个无处不在且至关重要的元素。
那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税收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首先,税收是政府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
政府需要资金来提供各种公共服务,比如建设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维持社会治安,提供教育、医疗等福利。
而税收就像是政府的“钱袋子”,通过向个人和企业征收税款,政府得以积累资金来履行这些职责。
没有足够的税收收入,政府就难以有效地运作,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也会受到影响。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不可小觑。
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税收,减少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抑制消费和投资,给经济降温。
相反,在经济衰退、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适当降低税收,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复苏。
这种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来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的做法,被称为“税收的自动稳定器功能”。
税收还会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
不同的税种和税率会改变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从而引导资源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流动。
例如,如果对某个污染严重的行业征收高额环保税,那么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减少污染排放,或者转向更环保的生产方式,资源就会逐渐从高污染行业流向更清洁、更可持续的领域。
同样,对某些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给予税收优惠,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这些领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对于企业来说,税收是一项重要的成本。
较高的税收负担可能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影响其投资和创新的积极性。
相反,合理的税收政策可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激发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从长期来看,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对于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具有关键作用。
因此,政府在制定税收政策时,需要权衡税收收入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在个人层面,税收也会对工作、储蓄和消费决策产生影响。
个人所得税的高低会影响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如果税率过高,人们可能会减少工作时间或者选择更轻松但收入较低的工作。
西方经济学 复习提纲(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复习提纲一、单选题1.以下哪个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 消费需求B. 消费者C. 企业D. 货币政策2.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得均衡数量()A. 下降B. 上升C. 不变D. 不能确定3. 当边际产量为零时()A. 平均产量为零B. 总产量为零C. 总产量最大D. 平均产量最大4.某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很小几乎为零,则该商品属于()A. 奢侈品B. 必需品C. 替代品D. 次级品5.生产函数的长期是指()A. 1年以内B. 1年以上C. 5年以上D. 所有投入都可以调整的时间6. 生产者长期均衡的条件是()A. 总产量最大B. 总成本最低C. 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要素的相对价格D. 技术最先进7.边际储蓄倾向加上()等于1A. 自发性储蓄B. 自发性消费C. 边际消费倾向D. 边际投资倾向8.完全垄断市场的最大特点是()A. 能够制定市场价格B. 不能制定市场价格C. 生产有差别的商品D. 企业间的勾结9. 公共汽车应该推行()A. 市场定价B. 限制价格C. 支持价格D. 管制价格10.摩擦性失业产生于()A. 社会矛盾激化B. 转换工作面临的暂时困难C. 技术进步D. 经济萧条二、多项选择题1.能够使得预算线平行向右移动的原因有()A. 两商品都同时同比例降价B. 两商品都同时同比例涨价C. 收入增加D. 收入减少E. 一种商品降价一种商品涨价2.公共物品的特点是()A. 排他性B. 竞争性C. 非排他性D. 非竞争性3. 以下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特点的是()A. 完全竞争企业都只能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B. 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C. 市场的进入门槛很低D. 对于买卖双方的信息都是完全的4.完全竞争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是()A. MR=MCB. MR=ARC. P>A VCD. P<A VC5. 央行常用的三大货币政策分别是()A. 调整税率B. 公开市场业务C.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D. 调整再贴现率E政府投资三、判断题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和劳动者失业等问题。
经济学税收学
经济学税收学
经济学税收学是指对税收经济学进行分析研究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税收的设计、实施和影响,研究税收政策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税收中存在的效率、公平等问题。
具体来说,经济学税收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税收理论:主要探讨税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税收对经
济增长、分配和效率的影响,同时考虑税收政策对个人和企业行为的影响。
2.税收政策设计:主要研究如何设计适当的税收政策,以实现
社会经济目标,包括税率、税基、税种、税收体制和税收征收方式等。
3.税收收入分配:研究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包括税收对贫
富差距的影响、税收对难民和移民的影响等。
4.税收国际比较: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收政策,分析其差
异原因和效果,发现国际合作的优势。
总之,经济学税收学是探讨税收对经济、社会和国家整体发展产生影响的学科。
在未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税收学的研究和实践将不断升温。
税收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版
税收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版一、税收学原理概述1.税收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税收学原理的意义及其与财政学的关系二、税收的基本概念1.税收的定义和特征2.税收的种类和分类三、税收的功能和目标1.税收的经济功能a.调节经济收入分配b.调节资源配置c.维持国家财政收支平衡2.税收的社会功能a.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b.保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3.税收的政治功能四、税收原则1.公平原则a.税收公平的概念和要求b.不平等税收的原因和影响c.税收公平的实现途径2.效率原则a.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b.税收效率的衡量指标c.提高税收效率的方法3.简易原则a.负担与解放b.税收简易原则的意义和特点4.稳定原则a.稳定性的概念和要求b.稳定性的影响因素c.稳定性的实现途径五、税收的设计和1.税制设计的原则和方法2.税制的动因和目标3.现行税制的问题和方向六、税收的减免和优惠政策1.减免政策的概念和目的2.减免政策的分类和实施方式3.优惠政策的概念和作用4.优惠政策的设计和实施问题七、税收征管及其1.税收征管的目标和要求2.税收征管的问题和挑战3.税收征管的方向和措施八、税收的国际比较和国际税收体系1.税收国际比较的目的和方法2.税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3.国际税收体系的特点和演变九、税收学在实践中的应用1.税收政策制定与评估2.财税和优化资源配置3.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上是一个税收学原理的复习提纲。
根据该提纲,你可以复习税收学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目标,税收原则,税收的设计和,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税收征管及其等内容。
同时也可以了解税收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税收在国际比较和国际税收体系中的地位。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经济学原理知识:税收和转移支付原理——如何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调节收入分配
经济学原理知识:税收和转移支付原理——如何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调节收入分配税收和转移支付是现代经济中非常重要的调节收入分配的手段。
通常情况下,国家通过税收来从高收入者那里征收部分收入,然后将这些收入转移给低收入者,以实现收入再分配的目的。
本文将从税收和转移支付的原理出发,阐述如何通过这两种手段来实现收入再分配。
一、税收原理税收是政府从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收入、财产、交易等方面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
税收征收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手段,可以用于促进经济发展、调节收入分配、保障社会公共服务、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等多方面的目的。
1.税收的目的税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可支配收入,进而为国家提供财政资金,以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事业等公共服务。
同时,税收也是促进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可以减少收入差距,提高社会公正度。
此外,税收还可以用于促进经济发展,并对经济进行调控,防止经济失衡。
此外,税收也可以用于调节生态环境,消除污染和资源浪费等负面影响。
2.税收的分类根据征收的对象和方式,税收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主要是针对个人收入、企业利润等直接征税,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间接税是针对商品销售、交易等征收的税费,如增值税、营业税等。
此外,税收还可以根据政府目的的不同,分为收入税、福利税、消费税、财产税等。
收入税主要是针对个人收入征收;福利税主要是针对特定群体收入征税,如油气、烟酒税等;消费税是针对消费行为征收,如增值税等;财产税是针对财富或资产的征收,如房产税、土地税等。
3.税收的原理税收的基本原理是公平原则。
税收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并直接关系到社会公正性和公群利益。
税收的科学设计需要考虑征收标准的制定、税率的设定等因素,强调公平原则的效应,避免对不同阶层、行业征收相同的税规。
其中,征收标准通过为不同收入、不同性质的税贡献者确定不同的征税标准。
税率的设定考虑到收入分布的情况,避免高收入部分应承担的税额过于低,以及低收入部分承担的税负过重。
税收经济学复习资料最终版
名词解释1、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因向国家缴纳税款而承受的货币损失或经济福利损失。
2、税收超额负担:税收造成了价格的扭曲,使生产者得到的价格低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这样,价格便不能真实反映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因此损害了价格作为引导资源有效配置的信号作用,造成了额外的经济效率损失,这称之为税收的额外负担。
3、税收弹性:税收弹性是指税收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
税制设计应当使税收具有较好的弹性,一般来说应使ET≥1。
4、税收乘数:税收乘数反映了税收与国民生产总值变化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示为△Y/△T=-b/(1-b)。
税收乘数为负值,表明税收变动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呈反方向,即税收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减少,税收减小,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5、税收转嫁: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名义上缴纳税款之后,主要以改变价格方式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的过程。
6、弹性反比法则是指为使税收超额负担最小化,商品课税的税率应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成反比,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商品应实行高税率,弹性大的商品应实行低税率。
7、税收归宿是指税收负担采取一定的方式转嫁之后最终的归宿,即税负运动的终点。
8、税收效率:税收效率指政府征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
它可以分为税收的经济效率和税收本身效率两个方面。
9、税收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一定的税收手段,调整市场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给以强制性刺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干预市场机制运行的一种经济活动及其准则。
10、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税收对经济所起的调节作用,税收效应可以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
选择题习题一一、不定项选择题1. 税收能力预测,从总量上看是指()。
A.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与预测B. 税收收入的计算和预测C. 国民收入的计算与预测D. 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系数的计算和预测2.()最早回答了什么是税收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收经济学复习范围之一
习题一
一、不定项选择题
. 税收能力预测,从总量上看是指()。
.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与预测. 税收收入的计算和预测
. 国民收入的计算与预测. 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系数的计算和预测
.()最早回答了什么是税收的问题。
. 亚当·斯密. 孟德斯鸠. 塞里格曼. 瓦格纳
.“公民所付出的自己财产的一部分,以确保他所余的财产安全或快乐地享用这些财产。
”这是()下的税收定义。
. 亚当·斯密. 孟德斯鸠. 塞里格曼. 瓦格纳
. 尽管西方经济学家对税收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但从中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的内涵()。
. 税收是由政府或国家来征收的. 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
. 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
. 西方征税依据理论中主张社会政策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亚当·斯密. 孟德斯鸠. 塞里格曼. 瓦格纳
二、判断对错
. 税收的第一功能是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第二功能是筹集财政收入。
()
.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本质是国家干预经济程度与市场自由化程度的关系。
()
. 如果要使得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就必须通过“看不见的手”来调节。
()
.“政府失效”从结果来看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效率低下,造成经济资源的浪费。
(). 在我们把政府作为一个经济部门来对待时,我们就会对税收有一个新的认识,即税收就是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劳务成本的补偿。
()
. 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其他社会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
()
三、名词解释
. 市场失灵. 外部效应.. 庇古税
四、简答题与论述题
. 请简述凯恩斯学派的主要税收观点是什么?
.试述西方学者关于政府征税理论依据的各种学说。
习题一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 . . . .
二、判断对错:. ×. √. ×. ×. √. √
三、名词解释
. 市场失灵:现实中,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所需的必要条件不可能同时完全具备,这时,就可能出现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运转失灵的现象,经济学界将市场机制这种固有的缺陷称为市场失灵。
. 外部效应:是指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之间或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
. 庇古税:是指对负的外部效应的发起者的单位产出征收一定数额的税,该数额应等于使其产量为社会最优产量的边际损失。
四、简答题及论述题
. 请简述凯恩斯学派的主要税收观点是什么?
答:经济调节说是凯恩斯学派在世纪年代提出的关于征税的理论依据的理论。
该学说认为,国家征税出了可以筹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外,国家还可以运用税收政策,调节经济运行,即调节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再分配国民收入与财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调节有效需求,稳定经济发展。
同时,该学派还认为累进制征收的所得税是调节经济的一个“内在稳定器”,有了“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政府减税或增税的幅度就不必过大,从而有利于保证税收负担相对稳定。
. 试述西方学者关于政府征税理论依据的各种学说。
答:有关政府征税的理论依据,即政府为什么征税一直是经济学界所关注的问题,很多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并形成了各自的学说,归纳起来,具有代表性的学说主要有:
()公需说:也称“公共福利说”,认为国家的职能是为满足公共需要和增进公共福利,国家征税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
代表人物主要是世纪资本主义初期的重商学派和德国重商主义的官房学派的学者,如法国的波丹、德国的克洛克等。
()交换说:也称“利益说”、“买卖说”、“代价说”,产生于世纪,盛行于世纪自由竟争时期。
认为国家征税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人民应为国家纳税以相互交换。
人民为公共事业纳税,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的代价。
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重商主义者霍布斯、古典学派亚当·斯密。
()保险说:产生于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梯埃尔。
认为国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人民应向国家支付报酬,国家犹如保险公司,人民犹如投保人。
()牺牲说:产生于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有经济学家法国的萨伊、英国的穆勒。
认为税收对于国家来说是一种强制征收,对于人民来说是一种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