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经济学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税收经济学重点

税收经济学重点

税收经济学重点第一章税收概论税收产生的条件税收的发展,经历的各个阶段p8-p10概念:什么是税收法定原则,内涵、演变、建立西方国家的税收概念、税收基本特征税收和其他收入的区别P26 税收依据学说掌握主要的税收依据学说P30 税收的职能作用四大职能作用要掌握一、税收产生的条件税收的产生取决于两个相互制约的条件:一是经济条件,即私有制的存在;二是政治条件,即国家公权力的产生和存在物质条件(剩余产品出现)→独立经济利益主体(私有制)→国家公共权建立1.经济条件:财产私有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而私有制是国家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2.政治条件:国家公权力的存在是税收产生的政治前提,而税收的产生则是为了维护国家公权力的存在和实现其职能的需要二、税收的发展1. 税收确立方式的发展:自由纳贡阶段→承诺纳税→专制课税→立宪课税2. 税收制度结构的发展:(1)古老的直接税制阶段:在古老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国家统治者只能采取直接对人或物征收简单的直接税,最主要的是土地税和人头税。

这一阶段的税制结构以农业税收为主体;(2)间接税制阶段: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为对商品交换和流通课税提供了广阔的税源,逐步形成以间接税为主的税收制度;(3)现代直接税制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的税制结构转向以所得税、社会保障税为主体税种,间接税作为重要补充;(4)现代复合税制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了以所得税、社会保障税和货物劳务税为主体,财产税等其他税收为补充的复合税制结构。

三、税收法定原则(概念):税收活动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范,税收制度的各个构成要素必须并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主体都不得征税,社会成员也不得被要求缴纳税款1. 内涵:(1)政府征税权法定(2)纳税义务法定:法律规定的纳税义务必须履行,否则纳税义务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纳税人应当履行的纳税义务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没有法律依据,公民和法人不应承担或有权拒绝承担缴纳税款的义务(3)课税要素法定:税法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税率、纳税环节、税收优惠和税收处罚等课税要素,都必须由法律作出明确规定;(4)征税程序法定(5)解决税收争议与税收处罚法定2.西方税收法定原则的确立:起源于英国。

政府经济学-8章税收原理

政府经济学-8章税收原理
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纳税人和纳税人之间
(二)税收存在的依据:传统观念
公需说
“公共福利说”或“公共负担说”,17世纪资本 主义初期,德国重商主义的官房学派学者K·克洛 克,“租税倘非出于公共福利需要者,即不得征 收,如果征收,即不能认为是正当租税。所以, 征收租税必须以公共福利需要为理由”,“无代 表不纳税” 。
征的进 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部分中央与地 房产税、
口环节 方按60%与40%的比例分享;④个人所得 城市房地
增值税 税:除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外, 产税、车
其余部分的分享比例与企业所得税相同;⑤ 船税、契
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 税、屠宰
其余部分归地方;⑥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 税、筵席
从经济学的角度
公共产品的成本支付
从法律学的角度
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性
(二)税收存在的依据:传统观念
经济调节说
亦称“市场失灵论”或社会政策说,产生于 19世纪末,主要代表人物德国社会政策学派 的财政学者瓦格纳和美国著名财政学家塞里 格曼。
(二)税收存在的依据:现代
为公共商品的供给提供资金保障
税收原则的发展
威廉·配弟——公平负担税收
三条标准:
公平、简便、节省
18世纪德国官房学派攸士第——征税不能 妨碍纳税人的经济活动
六大原则:促进主动纳税;不侵犯臣民的合 理的自由和增加对产业的压迫;平等课税; 具有明确法律依据;挑选征收费用最低的商 品货物征税;纳税手段简便,税款分期缴纳, 时间安排得当
资源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 用税)
所得税(企业、个人)
财产税和行为税(房地产税、 车船税、印花税、契税)
特定目的税(筵席税、城市维 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耕地 占用税、车辆购置税)

税收基础知识重点

税收基础知识重点

税收基础知识重点税收基础知识重点第一章:税收的定义和分类1. 税收的概念税收是指国家根据法律规定,按照一定的税率和税基,从居民和非居民的财产、收入和行为上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

2. 税收的分类(1)按税种分类- 间接税:这类税收是指税务主体通过征税目标征收税款,纳税人并不是直接向税务主体缴纳税款。

间接税的特点是税务主体通过行政手段、企业或个人的交易环节实施税收,纳税人通过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方式向国家缴纳税款。

常见的间接税有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

- 直接税:这类税收是指税务主体直接向纳税人征收税款。

直接税的特点是税务主体直接向纳税人征收税款,纳税人需主动向国家缴纳税款。

常见的直接税有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等。

(2)按征收主体分类- 中央税:由中央政府依法征收的税收,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

- 地方税:由地方政府依法征收的税收,主要包括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3)按征税对象分类- 个人税:对个人财产、收入和行为进行征税,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遗产税等。

- 企业税:对企业财产、收入和行为进行征税,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第二章:税收的基本原则1. 合法性原则税收必须依法征收和使用,合法性是税收的基本原则。

税务主体必须依法制定税法,履行法定税收程序,确保税收的合法性。

2. 公正性原则税收征收和分配必须公平合理,公正性是税收的基本原则。

税务主体在税收征收和分配过程中,应当坚持公平原则,避免过度负担纳税人或偏袒某一群体。

3. 简易性原则税收征收的程序和规则应当简明易懂,简易性是税收的基本原则。

税收政策和税法应当避免复杂繁琐的规定,使纳税人能够容易理解和遵守税法。

4. 效率性原则税收征收和分配应当高效率和高效益,效率性是税收的基本原则。

税务主体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政策,提高税收的征收效益。

第三章:税基与税率1. 税基的概念税基是指纳税人的财产、收入和行为等可以作为征税依据的基础。

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第十四章 税收制度

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第十四章 税收制度

1、税制要素:(1)课税对象(征收对象):规定了政府可以对什么征税,是区别税种的主要标志。

①税源: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税源总是以收入的形式存在的。

②税目: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

③计税依据:指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两种主要的计税依据分别是计税金额和计税数量。

(2)税率:是税法规定的每一单位课税对象所应纳税的税额的比例或标准,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是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

税率的高低,体现着征税的深度。

分类: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固定税额)、累进(退)税率。

2、税收分类:(1)按征税对象的不同:①流转税(主体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等。

②所得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③财产税(收入弹性小,无资源配置功能):包括房产税、车船税、契税。

④资源税类:资源税、土地使用税。

⑤行为税类: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2)按计量标准的不同:①从价税:增值税等。

②从量税:消费税中的啤酒、汽油等税目,资源税等。

(3)按税收与价格关系的不同:①价内税:消费税等。

②价外税:增值税在零售以前的各环节。

(4)按税负能否转嫁:①直接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

②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

(5)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的不同:①中央税:消费税、关税。

②地方税:契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

③共享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流转税:(1)主要特点:课征普遍;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或交易额为计税依据,与成本和费用和经营管理水平无关;除少数税种或税目实行定额税率外,流转税普遍实行比例税率。

(2)增值税:①特点:不重复征税,具有中性税收的特征;逐环节征税,逐环节扣税,最终消费者是全部税款的承担者;税基广阔,具有征收的普遍性和连续性。

②类型:消费型(目前实施,体现鼓励投资政策、允许扣除购入固定资产中所含税款)、收入型、生产型。

③税率:13%、9%、6%、0%。

税收学知识点整理

税收学知识点整理

税收学知识点整理●税收导论●税收的理解●财政收入的一种●征税权的主体是国家●依照行政权力征税●目的是提供公共产品●借助法律进行●税收特征●强制性(最明显)●法律形式确定征纳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无偿性●征纳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固定性●法律形式且事先确定,不可随意更改●税制要素●最基本问题:对什么征税?征多少税?向谁征?●税基●广义税基(最宏观角度)●国民收入型所得税类●国民消费型流转税类●国民财富型财产税类●中义税基课税对象●商品销售额;商品增值额;企业利润;个人收入等●狭义税基计税依据●狭义税基=中义税基-各项扣除●税率●公式:税额/税基●税率形式●累进税率随着税基的扩大,税率也相应上升●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比例税率税率保持常数不变●单一比例税率同一税种吱设置一个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同一税种多个比例税率,根据情况不同设定●定额税率按照实物量计税●税率分析方法●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累退税率:随着税基增大,税率降低●公平角度分析:累进税率强于累退税率●效率角度分析:累退税率强于累进税率●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累进税制下,边际税率大于平均税率;累退税率下反之;比例税率下边际税率等于平均税率●调节方式●边际税率偏重税率心理影响●平均税率偏重分析税收负担率●调节对象●边际税率偏重结构分析●平均税率偏重总量分析●调节效应●边际税率偏重于替代效应●平均税率偏重于收入效应●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存在税前扣除时,名义税率大于实际税率●存在累进税制/通货膨胀时,实际税率大于名义税率●纳税人享有权利,负有义务,直接缴纳税款的●自然人纳税人●自然人个人●本国公民●居住在所在国的外国公民●自然人企业●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法人纳税人●基本特征●国家认可●能够独立取得和处理财产●能够独立承担民事义务●以自己名义参加民事活动和诉讼●纳税人和负税人●是否存在纳税转嫁●存在●纳税人≠负税人●不存在●纳税人=负税人●税收收入特点●来源广泛性因为政府提供公共品,所以所以分享公共品的都要征税●形成的稳定性1.税收来源广泛2.按照法定标准征收3.税收受法制保护●获得的持续性只要社会存在再生产,税收就能源源不断获得●财政收入的规模●提供公共品的需要(首要)●提供纯公共品需要纯公共品:完全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完全由政府提供●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是政府税收收入规模的最低要求●提供准公共品的需要准公共品:不完全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可政府可私人●社会福利,教育,交通●税收规模的第二层次需要●政府取得收入的可能●收入来源●取决于国民收入能力●征税能力●取决于政府征税能力●财政职能●税收足额、稳定●足额:资金充足,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稳定:相对稳定在生产总值,保持税收持续稳定增长●税收适度、合理●适度:取之有度,税率不宜太高●合理:照顾到各种差异。

(整理)商品税公共经济学

(整理)商品税公共经济学

8 销售税
12
12
第十二页,共四十页。
8.2.4 中国 的销售税 (zhōnɡ ɡuó)
目前,中国的销售税主要包括消费税和营业税。
所谓消费税,是对某些消费品的流转额课征的一种税。它的税收制度要素构成如下: 〔1〕消费税的纳税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jiǎnchēng)?条例?〕的规定,凡在中华
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条例?规定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均 为消费税的纳税人。
〔2〕消费税的征税对象 目前中国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一些过度消费会对人类健康、
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费品,如烟、酒、鞭炮、焰火等;② 奢侈品、非生活必需品,如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化装品;③高能耗及高档消费品, 如小轿车、摩托车;④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石油消费品,如汽油、柴油等;⑤具有一 定财政意义的产品,如汽车轮胎、护肤护发品,等等。
〔5〕商品税收入较为稳定 与所得税相比,商品税的税收收入较为稳定。这是因为,商品税只要有市场交易行
为发生就要课税,因而不受或较少受生产经营本钱的影响;而所得税只有在市场交 易行为之后有净收入才能课税,一旦亏损就不用纳税。
8 销售税
5
第五页,共四十页。
〔1〕按课税范围大小分类
据课税范围的大小,可以(kěyǐ)将商品税分为三种:一是就 大局部的消费品课税;二是对全部的消费品课税,而不对 资本品课税;三是就局部选定的消费品课税,如只对烟、 酒和汽油等消费品课税。
8 销售税 3
第三页,共四十页。
〔1〕税收负担的间接性 一般地,政府对企业课征商品税,企业再通过市场交易,
将税负全部或局部转嫁给消费者,因此(yīncǐ),对于消费 者个人来说,税收负担具有间接性。 〔2〕商品税直接影响市场活动

税法重点知识点归纳

税法重点知识点归纳

税法重点知识点归纳:―、总论部分:1,税收部分:1)税法角度定义税收:P6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公共职能而凭借其政治权利,依法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活动或手段。

2)税收三大职能:plO分配收入配置资源保障稳定3)税收的分类:pl2直接税与间接税:依据税负能否转嫁。

凡税负不能转嫁于他人、需山纳税人直接承担税负的水中,即为直接税,如各类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

凡税负可以转嫁于他人、纳税人只是间接承担税负的税种,即为间接税,如各类商品税。

3)税收原则:p20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4)税收政策及与货币、财政政策的作用:p24税收政策与财政政策:通常,在税收领域实行“减税”政策时,需要有“增支” 的扩张性的财政支出政策与之相配合,反之,税收领域实行“增税”的政策时,应有“减支”的紧缩性的财政支出与之相配合。

税收政策与货币政策:当经济过热、出现通货膨胀时,山于采取“增税”或压缩财政支岀的手段会受到法律以及心理上的诸多限制,因而各国主要运用货币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当经济过冷、出现通货紧缩时,则主要采取更为直接有效的“减税”和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增发国债等手段。

2,税法部分:1)税法体系:p29税收体制法:基础和主导地位。

税收征纳法:主体地位。

包括征纳实体法以及征纳程序法(保障地位)。

2)税法宗旨(直接,最高):p32直接U标:保障税收的各项职能的有效实现,即通过获取有效地实施再分配和配置资源,实现宏观调控和增进社会福利与平等的LI标,以求兼顾效率与公平;通过保障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来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增进社会公益,保障基本人权。

最高U标是:调控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3)税法原则:税收法定原则p33税收法定原则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课税要件都必须且只能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征纳主体的权利义务只以法律规定为依据, 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主体不得征税或减免税收。

起始于英国,具体包括课税要件法定原则、课税要件明确原则和依法稽征原则。

2024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知识点

2024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知识点

2024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知识点2024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知识点如下:一、财政税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财政税收的基本概念:财政税收是指国家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和公共财政支出的需要,向纳税人征收合法的强制性付款的一种财力行为。

2.财政税收的分类:按税收对象可以分为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按税收方式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按税收性质可以分为一般税和专项税。

二、个人所得税1.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原理:个人所得税是按照纳税人取得的收入额计算并征收的一种税种,应税期限为每年度。

2.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及税务处理:个人所得税按照逐级累进税率表进行征收,包括7不累进税率和7逐级累进税率。

纳税人可以选择按年度、季度或者月度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企业所得税1.企业所得税的基本原理: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所得的营业利润进行计税和征收的税款,税率为25%。

2.企业所得税的税前税后扣除: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的税前利润,税前利润需按照财务会计准则进行调整,并扣除符合规定的税前税后调整项目,最终得到应纳所得税额。

四、增值税1.增值税的基本原理:增值税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以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计算和征收的税种。

2.增值税的计税方式和税率:增值税采用增值递减计税方式,税率一般为17%,对一些特定的商品和劳务征收13%或11%的税率。

五、消费税1.消费税的基本原理:消费税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对特定商品和劳务征收的一种税种。

2.消费税的计税方式和税率:消费税采用比例税率计税方式,税率根据不同的商品和劳务有所不同。

六、关税1.关税的基本概念:关税是国家为维护国内市场、保护国内产业以及调节国际贸易而对进出口货物征收的税款。

2.关税的分类和税率:关税可分为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税率由国家根据贸易政策和国家经济情况进行调整。

七、税收筹划1.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为在合法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负担,通过合理的财务安排和税收提醒,使自己的税负达到最低程度。

税收经济学分析

税收经济学分析
14
六、税收结构理论
2、税制结构的划分
①按照税源划分 生产要素报酬是收入的源泉。工资税制、土地税制、 如:生产要素报酬是收入的源泉。 工资税制、土地税制、 资本税制、注册税制(印花税) 资本税制、注册税制(印花税)。 ②按征税的客体性质划分 如:收益税制系统、所得税制系统、消费税制系统。 收益税制系统、所得税制系统、消费税制系统。 ③按照企业负担能力划分 如:所得税、消费税。 所得税、消费税。 ④按社会再生产过程设置的税种
单一所得税,但在历史上,无一付诸实施。 单一所得税,但在历史上,无一付诸实施。
优点:对生产流通危害小、征税费用低,简单明了。 优点:对生产流通危害小、征税费用低,简单明了。 缺点:收入少,弹性小,范围窄,有失公平。 缺点:收入少,弹性小,范围窄,有失公平。 ②复合税制是指在一个课税主权范围内,同时课征两种以上 复合税制是指在一个课税主权范围内, 的税。复合税制的优点是税源广泛,弹性大,公平普遍。 的税。复合税制的优点是税源广泛,弹性大,公平普遍。
2、外部性的存在
外部性是指某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的影响, 外部性是指某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的影响 , 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 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或没有因得利而付费的 现象。 现象。 外部性的存在使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 外部性的存在使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 , 社会收益与私人收 益发生分立。若没有政府,具有负外部性的产品会生产过多, 益发生分立。若没有政府,具有负外部性的产品会生产过多, 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会生产过少。 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会生产过少。政府通过征税和补贴可以内 化外部性。 化外部性。
22
八、税收与政府宏观调控
3、政府宏观调控手段 (1)财政政策 a.财政政策的概念:通过调整财政支出 与税收政策达到调控总需求从而调控宏 观经济的一系列做法。 b.财政政策的实施:

税收经济学重点整理

税收经济学重点整理

市场失灵:现实中,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所需的必要条件不可能同时完全具备,这时,就可能出现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运转失灵的现象,经济学界将市场机制这种固有的缺陷称为市场失灵.税收分类:税收社会成本:税收社会成本是指不能直接归入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但由税制运行而产生的成本。

税收社会成本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税收社会成本,又称作税收经济成本,是指税制运行对社会经济行为产生的扭曲和负效应(也叫“税收额外负担”)。

而广义上的税收社会成本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税收额外负担,另一部分是指由征纳税主体以外的社会其他部门承担的费用和支出.庇古税:是指对负的外部效应的发起者的单位产出征收一定数额的税,该数额应等于使其产量为社会最优产量的边际损失。

税收乘数:税收乘数反映了税收与国民生产总值变化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示为△Y/△T=-b /(1-b).税收乘数为负值,表明税收变动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呈反方向,即税收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减少,税收减小,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政府支出乘数:政府支出乘数反映了政府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变化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示为△Y/△G=1/(1-b)。

政府支出乘数为正值,表明政府支出变动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呈同方向,即增加政府支出,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减少政府支出,国民生产总值减少,且国民生产总值增加或减少量是政府支出的1/(1-b)倍。

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运用税收政策有意识地调整经济活动的水平,消除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包括税收的增加或是同时辅之以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减. 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一、税负转嫁与税收负担的分担二、供需弹性对税负转嫁程度的影响三、市场结构对税负转嫁程度的影响四、市场期限对税负转嫁程度的影响五、其它因素对税负转嫁程度的影响拉姆齐法则:拉姆齐对商品税最优税率进行研究,认为如果商品课税是最优的或者说要使政府征税带来的超额负担最小化,那么税率的制定应当使各种商品在需求量上按相同的比例减少。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税收原则理论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税收原则理论

公共部门经济学
9.4 税收原则理论归纳
9.4.1 税收的财政效益
财政效 益之一
财政效 益之二
财政效 益之三
充裕的税源
弹性机能
高效率的税务 管理
公共部门经济学
9.4 税收原则理论归纳
9.4.2 税收的经济影响
经济影 响之一
经济影 响之二
经济影 响之三
保护税本
慎选税源
税率适度
公共部门经济学
9.4 税收原则理论归纳
公共部门经济学
9.2 税收公平原则
9.2.2 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
图9—1 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
公共部门经济学
9.3 税收效率原则
9.3.1 税收效率原则的意义
税收效率原则就是要求政府征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它 可以分为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两 个方面。
Title in
4.税h务ere行政 原则
公共部门经济学
9.2 税收公平原则
9.2.1 税收公平原则的意义
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 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 保持均衡。一: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 数额相同的税收(横向公平) 。二: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 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纵向公平) 。
公共部门经济学
6.纳税手续简便,税款分 期缴纳,时间安排得当
公共部门经济学
9.1 税收原则理论的演变
9.1.3 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1.平等原则
2.确实原则
3.便利原则
4.最少征收费原则
公共部门经济学
9.1 税收原则理论的演变

税收专业知识点总结

税收专业知识点总结

税收专业知识点总结税收专业知识点总结:一、税收的分类1.按照税收的性质分类:税,是一种行政性强制性的财政收入;费,是政府提供的某种特定服务的代价,具有一定的对价性。

2.按照税收所得的用途分类:一般税和专项税。

一般税是指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不分配使用的;专项税是指特定用途的税,如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等。

3.按照征收对象分类: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等。

4.按照征税方式分类: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是指税务主体直接向财政主体纳税;间接税是指税务主体并不直接向财政主体纳税,而是通过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来纳税。

二、税收的原则1.公平原则:税收征收应当公正公平,依法征收,按照法定程序办理,不得以违法的手段征收、滥用税收的权力。

2.依法原则:税收是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征收,征收对象、征收标准、征收程序等都应当在法律的约束下进行。

3.适度原则:税收征收应当适度,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适度的税收征收有利于促进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4.效益原则:税收征收应当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增强国家的财政力量,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税收的征收程序1.税收的征收程序一般分为:确定纳税义务、计算纳税额、申报纳税、交纳税款、办理税收凭证、税务局审查等。

2.纳税人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按照相关规定履行纳税程序,及时足额地纳税。

税务机关应当按照法律规定,依法履行税收管理职责,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四、税收的征收主体和纳税人1.税收的征收主体:主要包括国家税务总局及其所属的各地方税务机构。

2.纳税人:包括个人、家庭、企业、事业单位等,都是税收的纳税人。

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履行税收义务,认真纳税,维护国家的财政稳定。

五、税收的征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1.税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税收的征收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

税收的征收与国家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

2.税收的征收应当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对税收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大一税收经济第一章知识点

大一税收经济第一章知识点

大一税收经济第一章知识点税收经济是现代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关于政府如何通过征收和使用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的学问。

税收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经济的发展,税收制度也不断演变。

税收不仅是政府筹集财政收入的手段,更是实现经济调控、资源配置和社会公平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分析税收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和知识点。

一、税收的概念和种类税收是指政府根据法律规定,以强制性方式从纳税人身上获取财富的一种方式。

它是政府筹集财政收入的基本手段之一。

税收的主要种类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是指纳税人直接承担并交纳的税,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间接税则是指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时间接加征的税,如消费税、增值税等。

二、税收的功能和目标税收除了能筹集财政收入外,还具备一系列的功能和目标。

首先,税收可以实现经济调控。

通过调整税率、征收范围和基准等手段,政府可以引导和调节各种经济行为,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税收可以实现资源配置。

通过征税和减税的方式,政府可以对资源进行分配,推动经济发展与资源优化配置之间的协调。

最后,税收也可以实现社会公平。

通过征税的方式,政府可以向社会富裕阶层调节财富分配,以达到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目标。

三、税收与经济发展税收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征收合理的税收,可以为国家提供充足的财政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税收制度的完善和税制改革的推进,能够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同时,税收还可以通过减税和优惠政策的实施,激发消费和投资的热情,刺激经济增长。

税收收入的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互为推动和支撑。

四、税收与个人所得个人所得税是税收经济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分支。

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通过从事劳动、经营、投资等活动所取得的各种所得,依法缴纳的税收。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有助于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社会公平性和公正性。

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中,通常采用分类递进的税率结构,即收入越高,税率越高,以实现财富再分配的目标。

综合税收知识点总结

综合税收知识点总结

综合税收知识点总结税收种类税收种类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是指国家直接对个人和企业所得、财产进行征收的税,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等。

直接税的征收对象和纳税人相对明确,征税主体对于税款的负担感较为直接,因此直接税具有比较强的公平性。

间接税是指国家通过对商品和服务的生产、销售等环节征收的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

间接税的征税对象和纳税人相对较为隐蔽,由于税款主要由企业承担,因此间接税对纳税人的直接影响较为缓和。

税收原则税收原则是对税收征收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和情况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税收原则包括法定原则、公平原则、便捷原则、稳定原则和效率原则。

其中,法定原则是最为重要的原则,它要求国家税收的征收范围、税率和征收方式必须经过法律规定,并且纳税人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履行税收义务。

公平原则要求税收在征收和分配过程中要公平合理,不偏袒任何一方。

便捷原则要求税收征收的方式必须简便易行。

稳定原则要求税收征收的稳定性,不应当频繁变动。

效率原则要求税收征收的方式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纳税人的义务与权利纳税人的义务是指纳税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如按时足额缴纳税款、依法申报纳税等。

而纳税人的权利则是指纳税人在税收征收过程中享有的一些权利,如有权要求税收征收机关依法办事,有权申诉、有权请求减免税款等。

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在税收征收过程中应当保证平衡,保护纳税人的权利,鼓励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同时加强对逃税行为的打击力度。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国家对税收征收和管理所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和方针。

税收政策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税收政策可以通过设定适当的税法、税率,对税收征收方式进行调整,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调整收入分配、调控市场供求等目的。

一般来说,税收政策应当遵循适度、稳定、公平、简明等原则,使税收政策在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保障纳税人的权利。

税收征收管理税收征收管理是国家对税收征收过程中进行的一些管理措施和制度。

税收基础总结期末

税收基础总结期末

税收基础总结期末一、税收的概念和特征税收是国家为了提供公共产品和提供社会保障而向纳税人征收的义务性款项。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非等价性和代际分布性等特征。

1.1 强制性:纳税人无论自愿与否都必须缴纳税款。

1.2 无偿性:纳税人对税款支付后无法获得等值的直接经济利益。

1.3 非等价性:纳税人的纳税义务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利用价值之间通常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1.4 代际分布性:税收将资源从一代人转移给另一代人。

二、税收的分类根据征税对象、目的和办法的不同,税收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国税和地方税、进口税和出口税等。

2.1 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税务机关对财产、收入、消费等直接征收的税款;间接税是指税务机关通过对货物和劳务征税,由消费者最终承担的税款。

2.2 国税和地方税:国税是中央政府征收的税款,地方税是地方政府征收的税款。

2.3 进口税和出口税:进口税是对从国外进口的货物征收的税款,出口税是对出口到国外的货物征收的税款。

三、税收的原则税收征收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合法性、便利性、公平性和效率性等。

3.1 合法性原则:税收征收必须合法、合规,依法征收税款,保障纳税人享有合法权益。

3.2 便利性原则:税收征收应方便纳税人,实现税收的便捷和高效。

3.3 公平性原则:税收征收应公平合理,遵循纳税能力原则,对纳税人按照其能力征收税款。

3.4 效率性原则:税收征收应具备高效率,尽量减少税收征收过程中的浪费。

四、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的收入征收的一种直接税,是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核心。

4.1 纳税人范围: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个人,以及在中国境内没有居住地但在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都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

4.2 纳税周期:个人所得税采用年度计税,每年应当按照规定申报个人所得情况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4.3 纳税方式:个人所得税可以通过扣缴方式和自行申报方式两种方式进行纳税。

税收重要基础知识点

税收重要基础知识点

税收重要基础知识点1. 税收的定义和作用税收是指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而对个人和企业征收的一种强制性财政收入。

税收的主要作用包括财政收入的来源、调节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和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

2. 税种和税收分类税种是指根据征收对象和征收行为的不同进行分类的税收。

主要税种包括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税收还可以根据目的和范围的不同进行分类,如直接税和间接税、中央税和地方税等。

3. 税收征收原则税收征收原则是指在税收征收过程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常见的税收征收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公平原则、简易原则、便利原则、效率原则等。

这些原则旨在确保税收征收活动的公正、合理和高效。

4. 税收政策与经济发展税收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目标而制定的税收规定和措施。

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可以通过调节税率、税收减免和优惠等手段来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促进经济增长和调整。

5. 税务管理与税收征收税务管理是指国家税务机关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纳税人履行税收义务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的活动。

税务管理的目标是确保税收的及时收入和合规征收,维护税收秩序和公正。

6. 税收利益与纳税人权益税收利益是指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后所享受到的各种公共产品和服务。

纳税人权益包括合法权益、纳税信用权益、申诉权益等。

税收利益与纳税人权益的平衡是税收制度健康发展的基础。

7. 税收合规与风险防控纳税人应按法律法规规定,主动履行纳税义务,确保税收合规。

同时,纳税人也应注意合理合法避税,防范税收风险。

税务机关通过加强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和税收执法,提高纳税人遵纳意愿和风险防控能力。

以上是关于税收重要基础知识点的概述,涵盖了税收的定义、作用、分类、征收原则、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税务管理、纳税人权益以及税收合规与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内容。

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税收制度和税务管理的重要性,并为个人和企业的税务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税收领域的知识点总结

税收领域的知识点总结

税收领域的知识点总结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的种类、税收的原则、税收征收管理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是国家以法定方式强制向纳税人征收的一种财政性收入,它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是维持国家机关正常运转和实现国家各项政策的重要经济手段。

税收是政府向居民征收的一种强制性财政收入,但它与赋税、费用、罚款等不同,它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无偿性等基本特征。

税收的基本概念包括税和非税收入。

税收是指政府以法定方式强制收取的一种财政性收入。

但财政性收入并不仅包括税收,还包括非税收入,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强行征收,如国有资源现金收入和彩票发行收入等。

此外,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征税对象分为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二、税收的种类税收是按方式和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的。

按照税收的方式分类,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是指纳税人自行向政府缴纳的税款,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间接税是指政府通过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征收的税款,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根据税收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税收分为个人税和企业税。

个人税是指个人基于自身所得,财产等缴纳给政府的税收,如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

企业税是指企业基于其所得、产出等缴纳给政府的税收,如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同时,税收还可以根据其所属的政府级别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

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的税款,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

地方税是指由地方政府征收的税款,如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税收的种类繁多,不同的税种有着不同的征收对象和范围,同时也有其独特的税收政策和征收方式。

三、税收的原则税收的征收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障税收的正当性和公平性。

税收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性原则:税收必须遵循法律规定,不能擅自征收。

税收学原理重点总结(精选五篇)

税收学原理重点总结(精选五篇)

税收学原理重点总结(精选五篇)第一篇:税收学原理重点总结税收学原理1.总体综述要求能利用税收学基本原理提出、分析税制问题:这里自己掌握税收三原则和三性分析。

(三原则:公平、效率、财政,三性:强制、固定、无偿。

)2.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横向公平指负税能力相同的人应该纳相同的税,而纵向公平有两个含义,即同自己的过去比较和能力不同的人应该区别对待做到公平。

3.税收成本:税收成本包括征收成本和纳税成本。

(由于来着两个概念和好理解,也很好瞎编,我就不解释了)4.额外负担:额外负担指政府征税不仅使纳税人付出了税款,还改变了纳税人的决策和行为,如果结果使其境况不如税前,那么就产生了超过税收负担额的福利损失,这种福利损失就是额外负担。

(这里理解时和税收的一些扭曲效应联合起来就容易多了,比如说欧洲正果的窗户税)5.受益原则:这是公平原则的一种阐述,这指国家或政府必须合理使用人民缴纳的税款,应当在某个时候、以某种方式使纳税人获得好处,以补偿纳税人缴纳税款造成的损失和牺牲,而人民应按个人从国家或政府公务活动中受益多少老缴纳税收,以资交换。

6.最优商品税理论和最优所得税理论:一言以蔽之,这两个鬼理论都是理论,对一国的税制结构实践意义不大,注意一下商品税转嫁的影响因素和两税种的的意义,后面有说,此处不再累赘。

(总之这里喜欢看就看,不喜欢就不看就瞎编吧,瞎编时用各种假设就行了)7.税负转嫁和税负归宿:税负转嫁就是纳税人通过总总方式将法律规定由其承担的那谁业务变成他人承担的过程;税收归宿指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或税收负担的最终落脚点。

(税负转嫁类型现在还不知道的出去罚站去)8.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供求弹性,税种属性(财产税不易转嫁,商品税以转嫁),课税范围,反应期间(短期易转移),市场结构。

9.一般均衡分析及局限性:一般均衡分析告诉我们分析税负归宿时还要考虑要素的可流动性、要素供给的弹性等因素,还要谨慎对待某些司空见惯的政策主张,如:对奢侈品征高税。

税收经济学重点

税收经济学重点

税收经济学重点税收经济学重点第一章税收概论税收产生的条件税收的发展,经历的各个阶段p8-p10概念:什么是税收法定原则,内涵、演变、建立西方国家的税收概念、税收基本特征税收和其他收入的区别P26 税收依据学说掌握主要的税收依据学说P30 税收的职能作用四大职能作用要掌握一、税收产生的条件税收的产生取决于两个相互制约的条件:一是经济条件,即私有制的存在;二是政治条件,即国家公权力的产生和存在物质条件(剩余产品出现)→独立经济利益主体(私有制)→国家公共权建立1.经济条件:财产私有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而私有制是国家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2.政治条件:国家公权力的存在是税收产生的政治前提,而税收的产生则是为了维护国家公权力的存在和实现其职能的需要二、税收的发展1. 税收确立方式的发展:自由纳贡阶段→承诺纳税→专制课税→立宪课税2. 税收制度结构的发展:(1)古老的直接税制阶段:在古老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国家统治者只能采取直接对人或物征收简单的直接税,最主要的是土地税和人头税。

这一阶段的税制结构以农业税收为主体;(2)间接税制阶段: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为对商品交换和流通课税提供了广阔的税源,逐步形成以间接税为主的税收制度;(3)现代直接税制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的税制结构转向以所得税、社会保障税为主体税种,间接税作为重要补充;(4)现代复合税制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了以所得税、社会保障税和货物劳务税为主体,财产税等其他税收为补充的复合税制结构。

三、税收法定原则(概念):税收活动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范,税收制度的各个构成要素必须并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主体都不得征税,社会成员也不得被要求缴纳税款1. 内涵:(1)政府征税权法定(2)纳税义务法定:法律规定的纳税义务必须履行,否则纳税义务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纳税人应当履行的纳税义务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没有法律依据,公民和法人不应承担或有权拒绝承担缴纳税款的义务(3)课税要素法定:税法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税率、纳税环节、税收优惠和税收处罚等课税要素,都必须由法律作出明确规定;(4)征税程序法定(5)解决税收争议与税收处罚法定四、税收(概念):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和满足公共需要,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按照法律的规定,向社会成员强制征收而取得的财政收入,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利益分配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失灵:现实中,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所需的必要条件不可能同时完全具备,这时,就可能出现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运转失灵的现象,经济学界将市场机制这种固有的缺陷称为市场失灵。

税收分类:
税收社会成本:税收社会成本是指不能直接归入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但由税制运行而产生的成本。

税收社会成本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税收社会成本,又称作税收经济成本,是指税制运行对社会经济行为产生的扭曲和负效应(也叫“税收额外负担”)。

而广义上的税收社会成本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税收额外负担,另一部分是指由征纳税主体以外的社会其他部门承担的费用和支出。

庇古税:是指对负的外部效应的发起者的单位产出征收一定数额的税,该数额应等于使其产量为社会最优产量的边际损失。

税收乘数:税收乘数反映了税收与国民生产总值变化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示为△Y/△T=-b /(1-b)。

税收乘数为负值,表明税收变动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呈反方向,即税收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减少,税收减小,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政府支出乘数:政府支出乘数反映了政府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变化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示为△Y/△G=1/(1-b)。

政府支出乘数为正值,表明政府支出变动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呈同方向,即增加政府支出,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减少政府支出,国民生产总值减少,且国民生产总值增加或减少量是政府支出的1/(1-b)倍。

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运用税收政策有意识地调整经济活动的水平,消除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包括税收的增加或是同时辅之以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减。

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一、税负转嫁与税收负担的分担二、供需弹性对税负转嫁程度的影响三、市场结构对税负转嫁程度的影响四、市场期限对税负转嫁程度的影响五、其它因素对税负转嫁程度的影响
拉姆齐法则:拉姆齐对商品税最优税率进行研究,认为如果商品课税是最优的或者说要使政府征税带来的超额负担最小化,那么税率的制定应当使各种商品在需求量上按相同的比例减少。

这一判定标准就是拉姆齐法则。

(3分)拉姆齐法则与逆弹性法则在实质上一致,都是要求对各种商品课征的税率必须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呈反比例关系。

(1分)
税负转嫁含义:指纳税人在税收分配过程中,将自己的税收负担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其他人的过程
税负转嫁方式:前转、后转、消转、税收资本化
税收归宿含义种类:指税负经过转嫁的最终落脚点,是税负不能再转移的最终负担者。

种类:平衡预算归宿、差异性归宿
税负转嫁与税收归宿的条件:税制结构、税基与课税方法、应税商品供求弹性大小、时间因素、市场结构
相机抉择的三个局限性:1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2来自政治上的可能阻力3作出政策选择和实施的时滞问题
一、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税负转嫁:完全竞争指的是一种竞争完全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任何单个厂商都无力控制价格,市场价格是由整个行业的供求关系所决定,价格一旦决定之后,对于每一个生产者而言,这一价格便是既定的。

因而在政府征税以后,任何个别厂商都不能把商品价格提高若干而把税负向前转嫁给消费者,只有通过该工业体系在短期内部分地利用提价的办法转嫁给消费者。

但在长期里,在供应成本不变的条件下,各个厂商在整个工业体系下会形成一股进提价力量,则税负可以完全转嫁给消费者。

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的税负转嫁垄断竞争指的是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商品的差异性是这一市场结构的重要性内容。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同一种商品可由为数众多的生产厂商共同生产,各生产厂商对市场的控制力都不大;同种产品在不同厂商间,其质量、包装、牌号、销售条件等存在较大差异,不同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又有替代性,各种有差别的产品之间便形成了竞争。

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单个厂商可以利用自己产品的差异性对价格作出适当调整,借以把税负部分地向前转嫁给消费者。

但由于没有形成垄断市场,不能完全转嫁出去保留垄断利润,因此只能实现部分税负转嫁。

三、寡头竞争市场结构下的税负转嫁寡头垄断指的是少数几个生产者供给某种商品的大部分,这几个生产者的产量在该行业的总产量中各占有较大的份额,从而可对市场的价格和产量发挥重要影响的一种市场结构。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每个生产厂商在其商品价格和产量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个市场和其他竞争对手的行动,因此每个生产厂商在作出价格和产量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其自身的成本、利润情况,而且需考虑对市场的影响及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决策。

寡头竞争的价格波动不象一般竞争工业那样大,他们总是互相勾结,达成某种协议或默契,对价格升降采取一致行动。

因此,如果对某产品征收一种新税或提高某种税的税率,各寡头厂商就会按早巳达成的协议或默契来在各家成本同时增加的情况下,自动按某一公式各自提高价格,而把税负向前转嫁给消费者负担(除非该产品需求弹性大,或差异性大)。

寡头是指西方少数几家企业供应市场某种工业产品的大部分,各家都占市场供应量的一定比重。

他们的产品是一致的,或稍有差别。

四、完全垄断市场结构下的税负转嫁:完全垄断指的是一种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被一家厂商所控制的市场结构。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生产厂商实际上是自行定价,以达到最大利润或超额利润的目的。

如果某袭断产品为绝对必要品,且需求无弹性,又无其他竞争性的代用品,则垄断者可随意提价,不会影响销售量,税负就会全部向前转嫁给消费者。

如果需求有弹性,垄断厂商不能把税额全部向前转嫁给消费者,而只能是部分前转,部分后转。

因为如全部前转,可能引起价格太高,消费减少,得不到最大利润。

但不管怎样,在完全垄断市场结构下,垄断厂商可以随时改变价格,把税负向前转嫁给消费者
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税收对纳税人在劳动投入方面的收入效应,表现为国家征税会直接压低纳税人的收入,从而促使其减少闲暇而倾向更勤奋地工作,以维持以往的收入或消费水平,即征税会促使劳动投入增加。

收入效应的大小,由纳税人的总收入与其缴纳税金之比例即平均税率决定的。

2税收对纳税人在劳动投入方面的替代效应,则表现为国家征税会降低闲暇相对于劳动的价格,或者说,个人将以更高的代价才能获得与未征税时相同的劳动收入。

由于劳动与“闲暇”两种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使得纳税人在两种商品的选择中更倾向于选择“价格”较低的闲暇,而减少对劳动的投入。

即征税会造成劳动投入下降。

替代效应的大小,在所得税情况下,由其边际税率决定。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反方向运动,在收入效应下,税收对纳税人的劳动投入是一种激励。

在具体过程中,则要取决于纳税人对税收收入的需求弹性。

若需求弹性小,则征税会增加其劳动投入的愿望,即是一种激励;若需求弹性大,则征税会消弱其劳动投入的愿望,即是一种反激励。

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表现为:如果仅对个人现实收入征税,对储蓄利息收入不征税,则由于征税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又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是固定不变的假设前提,纳税人会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减少,等比例的减少现实的消费与储蓄,从而降低个人的储蓄水平。

2.税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税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表现为:国家对纳税人的利息所得征税或增税,会减少纳税人利息收入,使储蓄相对于现实消费的“相对价格”提高,降低储蓄的吸引力,导致纳税人以目前消费替代将来消费,从而不愿增加储蓄。

税收的分类:1按税负能否转移:直接税和间接税2按税基:商品税制所得税制财产税制3按税收归属: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
4按课税主客体:对人税制和对物税制5按课税依据:从价税和从量税6按税收与价格的关键系:价内税和价外税7按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一次总付税与扭曲税
庇古税:在外溢利益存在的情况下使MC=MB A+()MB i
在外溢成本存在情况下使MC+()MD i=MB A 其中MBA为私人边际收益,MC为私人边际成本MBI.MDI分别为N个受益者中任意一个的边际外部收益,边际外部成本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