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消费经济学-重点讲义习题整理
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重点讲义(绝密)
![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重点讲义(绝密)](https://img.taocdn.com/s3/m/087c10a784254b35eefd34ed.png)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经济学对消费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第三节消费者及其行为第二章消费者的消费决策第一节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及其预算约束第二节收入与消费第三节价格与消费第四节效用第五节影响消费决策的其他因素第三章消费者的储蓄决策第一节预算约束与储蓄第二节储蓄的其他动机第三节影响储蓄的其他因素第四节高储蓄的原因第四章消费者的投资决策第一节消费者的投资决策及其主要类型和方式第二节投资收益第三节投资风险第四节流动性与税赋第五节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第一节劳动供给决策第二节劳动供给决策的扩展第三节人力资本与教育第四节家庭规模决策与长期劳动供给第六章消费信贷第一节消费信贷及其主要种类第二节消费信贷的作用第三节消费信贷的风险与收益分析第四节消费信贷在中国的发展下篇:宏观篇——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消费第七章消费函数第一节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第二节相对收入假定消费函数第三节持久收入假定第四节生命周期理论第五节以西方消费函数理论理论的简单评价第八章消费需求第一节社会总需求的构成第二节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第三节消费模式选择第九章消费需求与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消费政策的含义及内容第二节经济周期与宏观消费政策第三节开放经济中的消费政策第十章消费结构第一节消费结构的含义第二节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第三节消费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第四节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第十一章消费方式第一节消费方式的含义及其变化趋势第二节消费服务社会化的含义及其意义第十二章消费者保护第一节消费者权益的内涵第二节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单项选择题1.1.作为消费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的消费是指(C)A生产消费B.能源消费C.生活消费D.家庭消费1.2.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构成(A)A.消费资料B.消费条件C.生产资料D.消费方式1.3.英国古典政治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他对消费的基本观点是(A)A.节制不必要的消费B.放纵人们多消费C.增加所有消费品高税收D.多发放工资1.4.19世纪对消费经济学研究影响较大的经济学家是(D)A.威廉政策B,西斯蒙C.亚当斯密D.庞巴维克1.5.对消费问题有较多论述的经济学家魁奈和西斯蒙第。
消费经济学_自考笔记_自考资料
![消费经济学_自考笔记_自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079c90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d.png)
科目: 消费经济学1.1. 消费者1.2. 微观消费1.3. 消费对象1.4. 消费工具1.5. 消费结构1.6. 消费1.7. 分配1.8. 交换1.9. 总供给1.10. 总需求2.1. 预算约束2.2. 正常商品2.3. 弹性2.4. 需求收入弹性2.5. 奢侈品2.6. 恩格尔曲线2.7. 预期收人2.8. 需求曲线2.9. 替代效应2.10. 吉芬商品2.11. 替代品2.12. 互补品2.13. 需求交叉弹性2.14. 需求价格弹性2.15. 效用2.16. 边际效用2.17. 消费者剩余2.18. 需求2.19. 消费流行3.l. 收人效应3.2. 替代效应3.3. 生命周期储蓄3.4.遗产动机3.5, 谨慎动机3.6. 目标储蓄3.7. 社会保障制度3.8. 社会救济3.9. 社会福利3.10. 社会保险3.11. 现收现付体系3.12. 资本市场3.13. 流动性约束3.14. 消费观念3.15. 名义利率3.16. 实际利率4.1. 金融投资4.2. 实物投资4.3. 通货膨胀4.4. 债券4.5. 公募4.6. 私募4.7、零息债券4.8. 欧洲债券4.9. 外国债券4.10. 可转换债券4.11. 可提前赎回债券4.12. 股票4.13. 优先股4.14. 普通股4.15. 基金4.16. 当期收益4.17. 持有期收益4.18. 到期收益4.19. 货币的时间价值4.20. 复利4.21. 现值计算4.22. 风险4.23. 系统风险4.24. 非系统风险4.25. 市场风险4.26. 经营风险4.27. 完全流动的资产4.28. 市场有效性5.1. 劳动供给曲线5.2. 劳动供给弹性5.3. 巾场的劳动供给曲线5.4. 劳动力参与率5.5. 人力资本6.1. 消费信贷6.2. 间接贷款6.3. 居民住宅抵押贷款6.4. 信用卡贷款6.5. 资产流动性风险6.6. 利率风险6.7. 借款人的信用风险6.8. 利息收人6.9. 贷款手续费收人6.10. 个人信用制度6.11. 个人信用7.1. 消费函数7.2. 相对收人假定7.3. 消费结构7.4. 宏观消费结构7.5.微观消费结构7.6. 合理的消费结构8.1. 投资乘数8.2. 消费率8.3. 可持续发展8.4. 同步型消费8.5. 早熟型消费8.6. 滞后型消费9.1. 消费政策9.2. 通货紧缩9.3. 适度消费9.4. 消费膨胀9.5. 消费不足9.6. 消费失衡9.7. 消费规模9.8. 消费需求不足10.1. 消费结构10.2. 宏观消费结构10.3. 微观消费结构10.4. 合理的消费结构10.5. 消费支出结构10.6. 产业结构11.1. 消费方式11.2. 个人消费11.3. 集体消费11.4. 家庭消费方式11.5. 社会消费方式11.6. 消费品的商品化11.7. 劳务的商品化11.8. 消费服务社会化12.1.消费者权益12.2. 消费者运动12.3. 压力集团12.4. 消费决策可诱导性12.5.消费购买力实现12.6. 消费者需求的满足名词解释题答案1.1. 消费者是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
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重点讲义(绝密)整理
![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重点讲义(绝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3675f34ed630b1c59eeb5a3.png)
单项选择题1.1.作为消费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的消费是指(C)A生产消费B.能源消费C.生活消费D.家庭消费1.2.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构成(A)A.消费资料B.消费条件C.生产资料D.消费方式1.3.英国古典政治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他对消费的基本观点是(A)A.节制不必要的消费B.放纵人们多消费C.增加所有消费品高税收D.多发放工资1.4.19世纪对消费经济学研究影响较大的经济学家是(D)A.威廉政策B,西斯蒙C.亚当斯密D.庞巴维克1.5.对消费问题有较多论述的经济学家魁奈和西斯蒙第。
魁套是属于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A)A.重农学派B.需求不足C.纯产品D.享乐学派1.6.在凯恩斯经济学说中,他的基础理论是(A)A.有效需求理论B.纯产品理论C.技术分析理论D.社会阶层理论1.7.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了古典学派的消费思想基础上,科学地论述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消费所处的地位及其生产关系是(A)A.生产决定消费B.消费决定生产C.消费对分配不起作用D.消费对交换没影响1.8.微观消费问题是从(A)角度来分析消费问题的.A.微观消费主体B.宏观消费主体C.国民收人角度D.货币政策角度1.9.微观消费问题和宏观消费问题都是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C)A.平行关系B.并列关系C.不是平行并列关系D.无任何关系1.10.通过研究社会消费发展趋势(A)提出了社会消费水平会随技术进步而提高。
A.马歇尔B.大卫·李嘉图C.配第D.西斯蒙1.11、消费经济学在(A)以后,才逐步成熟。
A、20世纪30年代B.19世纪30年代C.18世纪30年代D.19世纪50年代1.12.宏观经济学考察的对象是(B)A.单个行业B.国民经济活动C.单个市场D.单个企业1.13、(A)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A.消费需求B.心理需求C.生产需求D.微观需求1.14.消费作为一个宏观变量,对总体经济影响不仅仅与总量相关,还与(D)相关。
消费经济学复习资料
![消费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85dc8b5312b3169a551a473.png)
第一章绪论1.消费经济学是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的考察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3.单个消费者或者家庭如何分配他们收入被称为消费决策问题4.宏观消费问题的研究基础是微观消费问题5.研究微观消费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宏观经济问题6.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是威廉.配第7.魁奈是法国古典经济学中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8.西斯蒙第是法国小资产阶级的代表9.西斯蒙第认为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消费不足10.19世纪中期以后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是庸俗经济学11.马歇尔的消费学说是需求理论12.资本主义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波及面最广影响最深的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13.凯恩斯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有效需要理论14.最早建立消费函数理论的是凯恩斯15.大多数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准则是效用最大化原则16.我们通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消费支出的不可逆性17.消费行为的绝对特征是复杂性18.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19.从宏观角度研究的消费问题可分为:社会消费活动、社会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总消费支出的增减a20.从微观角度研究的消费问题主要包括:消费者动机、消费行为和消费者心理21.宏观消费问题具体可分为消费需求与总需求、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消费与经济增长等问题22.微观消费问题包括: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消费者的储蓄决策、消费者的投资决策、消费信贷等23.宏观消费与微观消费的关系答:首先,微观问题是宏观消费问题的基础。
其次,宏观消费问题是微观消费问题的目的。
24.威廉.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分析,主张节制不必要的消费,以保证积累和财富的增值25.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继承了配第的思想,亚当斯密指出人们有两种欲望,一是现在享乐的欲望,二是改良自身的状况26.作为贵族僧侣阶级代表的马尔萨斯,试图论证社会消费的不断增长是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源泉27.消费者: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主要指个人和家庭28.消费者行为包含的层次有:简答①消费者的资源初次分配选择②消费者的资源再分配选择③消费者的资源消费--购买选择29.消费者行为的特征:①效用最大化原则、②习惯性、③不可逆性、④示范性、⑤复杂性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消费追求满足的最大化.习惯性:消费者的行为方式要受过去习惯的影响不可逆性: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示范性: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不仅受自身的收入水平、习惯的影响,还受周围人的影响30.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消费经济学是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
消费经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消费经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9bb24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c.png)
消费经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消费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生产效率B. 消费需求C. 价格形成D. 资本积累2.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消费者需求的主要因素?()A. 个人收入B. 商品价格C. 个人偏好D. 企业规模3.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亚当·斯密B. 卡尔·马克思C.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D.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4.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将导致()A. 价格固定B. 价格波动C. 产品差异化D. 市场垄断5. 消费者剩余是指()A. 消费者购买商品支付的总金额B.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边际效用C.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D.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平均成本6.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主要考虑的是商品的()A. 价格B. 质量C. 品牌D. 包装7. 根据恩格尔定律,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随着收入的增加而()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8. 下列哪项不是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内容?()A. 消费动机B. 消费心理C. 消费习惯D. 生产成本9.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制定主要是为了()A. 促进市场竞争B. 保护消费者利益C. 提高产品质量D. 增加企业利润10. 在经济学中,需求曲线通常是()A. 水平的B. 垂直的C. 下降的D. 下降的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商品的价格B. 商品的用途C. 商品的产地D. 商品的售后服务1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A. 个人收入水平B. 商品价格水平C. 消费者的信贷条件D. 消费者的年龄13. 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以分为()A. 理性行为B. 冲动行为C. 习惯性行为D. 计划性行为14.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的需求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式反映出来?()A. 直接向政府提出B. 通过市场交易C. 通过消费者协会D. 通过价格机制15. 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信心?()A. 提高商品质量B.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C. 降低商品价格D. 提供更多的消费信息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00183自考消费经济学复习重点
![00183自考消费经济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eb3bf3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3.png)
00183消费经济学自考资料第一讲绪论消费经济学是研究消费的经济学,因此,要弄清什么是消费经济学,首先就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消费。
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是指满足需要的行为,是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对物质产品和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因此,广义的消费包括两个部分,即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
(1)生产消费:生产过程发生的各种生产资料及劳动者体力、脑力的消耗,显然,生产消费属于生产行为或生产过程本身,包含在生产之中,属于中间消费。
(2)生活消费:指为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对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及劳务的使用与消耗,由于产品经过生活消费,其使用价值就消失了,因此,他属于最终消费。
狭义的消费,指的就是生活消费。
同生产过程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样,任何消费过程也包含三个要素:消费者:即人,是消费的主体,人只有在消费中才能称之为现实的消费者。
消费对象:指被消费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及劳务消费工具:指将消费者和消费对象结合起来的媒介物,又称之为消费手段。
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构成消费资料,是消费的客体。
消费主体对消费客体发生作用的力量或能力,也就是消费者消费各种消费资料的力量或者能力,我们称之为消费力,通俗点讲,消费力就是指居民购买各种消费品和劳务的支付能力。
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消费力反映了消费者需要得到满足的可能性。
消费的两重属性自然过程属性——自然属性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发挥作用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商品用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自然属性所满足的是人们的生存性和功能性需要,比如人们对衣食住用行的需要,因此,消费的自然属性是生理学、营养学、商品学等学科研究的对象。
社会过程属性——社会属性是指消费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行为,而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之月下,在人们相互的经济关系中进行的社会行为与过程。
消费的社会属性,具体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消费主体的社会性:消费主体不是孤立的,抽象的个人,而是处在某种关系中的人,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消费的社会性。
消费观念的社会性:不同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制约着不同的消费观念,不同的群体、阶层和名族经常有不同的消费观念。
自考消费经济学复习资料
![自考消费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f367a0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f.png)
自考消费经济学复习资料12345678899第一章为绪论1.消费经济学是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的考察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3.个人消费者或家庭如何分配收入称为消费决策问题4.宏观消费问题的研究基础是微观消费问题5.研究微观消费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宏观经济问题6.威廉是第一位对消费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
7.魁奈是法国古典经济学中重农业学派的代表8.西斯蒙第是法国小资产阶级的代表9.西斯蒙第认为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消费不足10.19世纪中叶以后,庸俗经济学取代了古典经济学11马歇尔的消费理论是需求理论12.资本主义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波及面最广影响最深的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13.凯恩斯理论的理论基础是有效需求理论14凯恩斯最早建立了消费函数理论15.大多数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准则是效用最大化原则16.我们通常说,“从节俭到奢侈,从奢侈到节俭”是消费者消费的不可逆转性17.消费行为的绝对特征是复杂性18.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19.从宏观角度研究的消费问题可分为:社会消费活动、社会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以及总消费支出的增减20.从微观角度研究的消费问题主要包括:消费者动机、消费行为和消费者心理21.宏观消费问题可分为消费需求与总需求、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消费与经济增长22.微观消费问题包括: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消费者的储蓄决策、消费者的投资决策、消费信贷等23.宏观消费与微观消费的关系答:首先,微观问题是宏观消费问题的基础。
其次,宏观消费问题是微观消费问题的目的。
24.威廉·佩蒂是第一个分析消费问题的人,他主张控制不必要的消费,以确保财富的积累和增值25.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继承了配第的思想,亚当斯密指出人们有两种欲望,一是现在享乐的欲望,二是改良自身的状况26.马尔萨斯作为高僧阶层的代表,试图证明社会消费的持续增长是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源泉27.消费者: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主要指个人和家庭28.消费者行为水平包括:①消费者的资源初次分配选择②消费者的资源再分配选择③消费者的资源消费--购买选择消费者行为特征:① 效用最大化原则,② 习惯③ 不可逆转,④ 示范和⑤ 复杂性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消费追求满足的最大化习惯:消费者的行为受过去习惯的影响不可逆性: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说明性:消费者的行为不仅受其自身收入水平和习惯的影响,还受其周围的人的影响30.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消费经济学是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
00183消费经济学自考课件讲义
![00183消费经济学自考课件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2bceafe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7.png)
消费经济学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消费者的消费决策 重点第三章 消费者的储蓄决策 重点第四章 消费者的投资决策 重点第五章 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第六章 消费信贷 难点第七章 消费函数 重点第八章 消费需求 重点第九章 消费需求与宏观经济政策 重点第十章 消费结构第十一章 消费方式 第十二章 消费者保护考试大纲能力要求课程特点课程特点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题型解读题量分值25×1F255×2F105×3F151×8F86×5F301×12F1243题100分考试题型举例-单项选择题【答案】D考试题型举例-多项选择题【答案】ABCD家庭收入水平是微观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
考试题型举例-名词解释题【参考答案】考试题型举例-计算题【参考答案】考试题型举例-简答题【参考答案】考试题型举例-论述题【参考答案】自学方法指导自学方法指导应试注意事项本章考点归纳考点1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考点1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考点1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参考答案】考点2 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分析【参考答案】考点3 消费者行为的特征考点3 消费者行为的特征真题示例【答案】A本章考点归纳考点1 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及其预算约束真题示例【答案】B考点2 收入与消费考点2 收入与消费真题示例【答案】A考点3 价格与消费真题示例【答案】B考点4 边际效用递减真题示例【参考答案】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一商品时,随着消费量的本章考点归纳考点1 预算约束与储蓄考点1 预算约束与储蓄考点1 预算约束与储蓄。
消费经济学习题
![消费经济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2ff233c83c4bb4cf7ecd164.png)
第一章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单选题:1.任何人的消费都不是孤立的,他们会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一定的消费关系,这是指消费具有()性。
A.多样B.层次C.广泛D.社会2.消费率是最终消费所占的比例,这个比例的分母是()。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总值C.国民收入D.社会消费总额3.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构成()。
A.消费方式B.消费资料C.消费条件D.生产资料4.将消费分为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的根据是消费()。
A.层次B.结构C.内容D.形式5.社会再生产可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四个环节。
A.投资B.出口C.消费D.进口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消费主体的是()。
A.个人B.家庭C.社会团体D.国家7.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支出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
A.逐步下降B.逐步上升C.先降后升D.先升后降8.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消费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呈()变化。
A.正比例B.反比例C.U字型D.无明显9.相比最初阶段,在经济起飞阶段,消费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A.较高B.较低C.相等D.无法判断10.罗斯托将经济增长分为六个阶段,哪一项是对成熟阶段的概述?()。
A.科学知识开始在工业生产和农业革命中发挥作用B.新的企业家阶层在扩大,新技术也在农业部门扩散C.新工业加速扩张,老工业衰退,经济结构发生变化D.人均收入远远超过基本需要,城市人口和白领阶层比重增大二、多选题:1.消费过程的构成要素包括消费()。
A.对象B.环境C.工具D.主体E.过程2.根据消费的目的不同,可将消费分为()消费等几种类型。
A.个人B.生产C.生活D.公共E.精神3.根据消费的内容不同,可将消费分为()消费。
A.物质B.精神C.生存D.发展E.生态4.无论社会形态如何,消费都具备以下特征,具有()性。
A.多样B.层次C.广泛D.社会E.有限5.关于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消费()。
A.是再生产的起点和终点B.反映经济发展的状况C.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D.是再生产的一个环节E.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三、名词解释:1.消费对象2.消费工具3.消费环境4.生活消费5.公共消费四、简答题:1.简述消费与分配之间的关系;2.简述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
0183《消费经济学》自考
![0183《消费经济学》自考](https://img.taocdn.com/s3/m/05eec2d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6.png)
《消费经济学》上篇:微观篇--消费者行为研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消费经济学(1)研究对象:消费;第二节经济学对消费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第三节消费者及其行为1、消费者(1)定义: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主要指个人、家庭和团体;(2)行为层次:1)消费者的资源初次分配选择: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选择;2)消费者的资源再分配选择:在衣食住行等类项目间的选择;3)消费者的资源消费--购买选择:在商品、品牌、规格等具体方式间的选择;(3)行为特征:1)效用最大化原则(基本准则):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消费追求满足的最大化;2)习惯性:消费者的行为方式要受过去习惯的影响;3)不可逆性:①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目前收入水平影响,而且也受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②“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4)示范性:消费者行为方式不仅受自身收入水平、习惯影响,还受周围人的影响;5)复杂性(绝对特征);第二章消费者消费决策第一节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及其预算约束1、消费决策(1)基本要素:1)最大化目标(与效用和偏好有关);2)消费者面临的限制性条件(与预算约束有关);(2)影响因素:1)社会阶层:①定义:指一个社会以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态度等方面的不同进行等级划分、所划分成的许多组对永久的同类人群;②特点:a、同阶层的人比不同阶层的人行为更相近;b、人们根据所处的社会阶层判断自己的社会地位;c、社会阶层是由多变量而不是单一变量决定的;d、人一生中所处的社会阶层可改变;③影响:a、不同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收入水平水平和生活方式,因而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都表现出不同;b、较高阶层对较低阶层的消费方式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2)社会文化因素:①影响:a、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消费观念;b、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风俗和消费习惯;c、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方式不同,其消费方式不尽相同;d、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消费者出现不同的消费偏好和消费禁忌;②内容:民族亚文化群、宗教文化群、地理亚文化群、年龄亚文化群;3)心理因素(价值观念):①恩格斯需要(资料)分类:生存需要(资料)、享受需要(资料)、发展需要(资料);②马斯洛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③社会心理特征:从众心理、攀比心理(低收入阶层表现为高收入消费特点)、消费流行; 4)市场发育程度:①劳动力市场;②金融市场;③消费品市场;2、预算约束(1)定义:指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入的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2)公式:M=PxQx+PyQy(预算约束线);1)M:消费者收入;2)Px:商品x单价;3)Py:商品y单价;4)Q:购买商品数量;(3)斜率:-Px/Py(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数,斜率越大预算约束线坡度越大);(4)变动:1)价格变动:①收入不变,某一商品价格上升时,预算约束线围绕一点向左旋转移动;②收入不变,某一商品价格下降时,预算约束线围绕一点向右旋转移动;③收入不变,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化增加时,预算约束线向左下平行移动;④收入不变,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化减少时,预算约束线向右上平行移动;2)收入变动:①价格不变,收入增加时,预算约束线向右上(外)平行移动;②价格不变,收入减少时,预算约束线向左下(内)平行移动;3)价格与收入同时变动:预算约束线斜率和截距同时变动;第二节收入与消费1、收入(1)地位:1)消费的基础;2)影响消费者决策的最根本因素;(2)预期收入:消费者对自己未来收入水平的预期;2、商品商品定义需求收入弹性符号具体类别正常商品消费量随着人们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商品正大于1 奢侈品小于1 生活必需品低档商品消费量随着人们收入增加而减少的商品负小于0 - 3、弹性(1)定义:是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2)内涵:1)这个概念是相对变化而言;2)它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计量单位无关;4、需求收入弹性(1)定义: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映程度;(2)公式: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化百分比÷收入变化百分比;(3)用途:收入弹性符号用于区分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5、恩格尔曲线(1)定义:是消费者的收入和某一商品均衡购买量之间的关系曲线;(2)类别:恩格尔曲线图形内涵图形生活必需品缓慢向右上方倾斜;商品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需求量增长速度越来越慢于收入增长速度;高档商品陡峭向右上方倾斜;商品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需求量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于收入增长速度;第三节价格与消费1、需求曲线(1)定义:表示商品价格和需求之间的函数关系集合图形;(2)具体内容:商品内容需求曲线正常商品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向相同向右下方倾斜低档商品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大多数向右下方倾斜吉芬商品某种商品当其价格上升或下降时,市场需求量也随之上升或下降。
(完整word版)消费经济学自考作业
![(完整word版)消费经济学自考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30ee50296137ee06eef918d5.png)
第一章绪论一、举例说明消费者行为特征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1.效用最大化原则,这是大多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准则.所谓效用,即商品和劳务的有用性,或者消费者通过商品和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满足。
效用最大化也就是指消费者通过对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追求满足的最大化。
效用最大化原则有助于从理论上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分析。
例如:小明喜欢喝可乐却不喜欢喝果汁,当小明感到口渴时,假定可乐和果汁的价格相同,那么小明一定会选择可乐来满足消费追求的最大化。
2.习惯性,习惯性即指消费者的行为方式要受过去习惯的影响。
短期内,我们可以假定消费习惯和消费者偏好不变;长期来看,消费习惯当然是会变化,但这个变化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消费者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方面由收入水平决定;另一方面,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和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而后者显然需要一定时间。
消费者往往忠于一种或几种品牌,对这些产品十分熟悉,信任、注意力稳定,体验深刻,形成习惯.购买时不假思索,不必经过挑选和比较,行动迅速,时间短,容易促成重复购买. 例如:一些“烟龄”较长的中、老年吸烟者,他们固定购买吸食某一个或几个品牌的卷烟,就是因为他们吸食该品牌的感觉良好或认为该品牌的质量稳定养成了一种消费习惯,这就是消费习惯的作用.3.不可逆性,不可逆性即指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
消费者一旦形成某种消费水平,这种消费水平的保持会对他目前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即使他的收入水平有所降低,他也仍试图保持原有的消费水平。
消费支出的不可逆性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例如:小王曾在某企业工作年薪50万,每次去商场购买的衣物都是上千元一件的,有一天企业倒闭了,小王下岗了可是由于以前养成的习惯,去商场购物仍然会购买上千元以上的衣服,就需要动用储蓄资金来保持原有的消费水平。
4。
示范性,消费者行为方式不仅受自身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的影响,还受周围人的影响,这就是消费者行为的示范性.每个人的行为方式都受其他人的影响,同样也对其他人产生着影响。
成人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考点
![成人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50ddf7a62b160b4e777fcf6b.png)
消费经济学是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个总量及其变化。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企业、单个行业、单个市场或单个消费者的经济活动。
考点二:古典经济学对消费问题的认识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他的观点是主张节制不必要的消费,以保证积累和财富的增值。
手段是通过税赋减少不利于生产的消费支出。
2、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魁奈,重农学派代表,主张减少奢侈品生产,保护农业。
西斯蒙,法国小资产阶级代表。
考点三:消费者行为的层次考点四:消费者的行为特征1、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追求满足的最大化,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
2、习惯性:指消费者的行为方式要受过去习惯的影响。
3、不可逆性: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受自己目前收入水平、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
4、示范性:消费者受周围人的影响。
5、复杂性。
第二章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考点一:预算约束与预算约束线1、预算约束,指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入的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
2、预算约束线,指消费者用完其所有收入能够买到的价格已定的两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
预算约束线变动的原因有两个:价格的变动和收入的变动。
考点二: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1、正常商品:消费量随人们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商品。
对于正常商品而言,更高的收入将导致更高的消费2、低档商品:消费量随人们收入增加而减少的商品。
对于低档商品而言,更高的收入将导致更低的消费。
考点三:需求收入弹性1、需求收入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收入变化的百分比2、正常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0,低档商品需求收入弹性小于0。
考点四: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1、替代效应:商品价格变动引起其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引起其需求量的变动。
2、收入效应:商品价格变动而带来的实际收入的变动,导致其需求量的变动。
消费经济学——精选推荐
![消费经济学——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ea673d3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7.png)
教学内容第一章、思考题:1、名词解释:消费经济学、消费、生活消费、消费倾向2、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西斯蒙第在消费经济理论上进行了那些与众不同的研究。
4、简述马歇尔“需求理论”。
5、简述凡勃仑“社会阶层消费学说”。
6、简述凯恩斯对消费问题的论述。
7、简述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理论。
8、简述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论述。
第二章、思考题:1、名词解释:消费者、关系集团、社会阶层、消费者时间预算结构、消费结构2、消费者经济活动的最一般特征是什么?3、消费经济学研究的消费者行为是什么?4、消费者行为特征有那些?5、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有那些?6、简述绝对收入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7、简述相对收入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8、我国消费者的预期收入如何?对他们的消费行为有什么样的影响?怎样提高消费者的收入预期?9、短期内,名义收入提高为什么会使消费者增加消费支出,提高消费水平。
10、简述劳动力市场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11、简述利率三种变动情况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12、简述消费信贷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13、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则边际消费倾向越低。
为什么?14、我国入世以后,国内消费品的价格受到了两方面的影响,从静态看,关税减让措施的逐步实施有利于进口商品价格下降。
从动态看,入世所导致的国际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这将有助于国内生产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导致国内竞争商品价格的降低。
请用前面所学原理来分析,我国入世以后,国内消费品的价格变动对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第三章、思考题:1、名词解释:家庭消费决策、家庭生命周期2、家庭消费决策所依据的原则有那些?3、满巢阶段Ⅱ家庭消费决策的特征有那些?4、消费者储蓄存款的动机有那些?第四章、思考题:1、名词解释:消费者投资、当期收益、持有期收益、到期收益、货币时间价值、风险、风险溢价2、简述消费者投资的主要类型和方式。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营销)《消费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营销)《消费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8b8be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76.png)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营销)《消费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广告宣传对消费者产品品牌选择会产生较大影响,体现了消费决策的( )A 、可诱导性B 、分散性C 、风险性D 、外部性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中国正式经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在( )A 、1994年10月B 、1993年10月C 、1992年10月D 、1991年10月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3、从全社会角度看,占主导地位的消费方式是( )A 、个人消费B 、家庭消费C 、公共消费D 、国家消费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4、世界银行将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的高低作为衡量各国消费水平的重要标准,其中,小康的比重为( )A 、60%以上B 、60%~50%C 、50%~40%D 、40%~2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5、下列关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B、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上升C、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保持不变D、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先下降后上升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6、下列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是()A、减税B、减少财政支出C、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D、增税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7、早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消费模式是()A、同步型消费模式B、早熟型消费模式C、滞后型消费模式D、适度滞后型消费模式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8、消费服务社会化程度提高的物质基础是()A、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B、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C、社会服务行业价格水平的下降D、消费者时间价值观念的增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9、以消费的“示范作用”作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函数理论是()A、绝对收入消费函数B、相对收入消费函数C、持久收入消费函数D、生命周期理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0、提出“持久收入假定” 的经济学家是()A、萨伊B、弗里德曼C、罗斯托D、杜生贝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1、以下属无担保贷款的是()A、住宅抵押贷款B、汽车贷款C、信用卡贷款D、手机贷款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2、中国商业银行l A、工资增加导致劳动供给增加B、工资增加导致劳动供给减少C、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D、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及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结合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5、非劳动收入的增加,将导致消费者()A、劳动供给减少,闲暇时间减少B、劳动供给增多,闲暇时间减少C、闲暇时间增多,劳动供给增多D、闲暇时间增加,劳动供给减少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6、利率变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属于()A、系统风险B、非系统风险C、市场风险D、经营风险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7、经过降低储蓄的收益来刺激消费需求,中国于1999年10月开征的税种是()A、消费税B、个人所得税C、遗产税D、利息税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8、影响家庭实物投资的最重要因素是()A、消费者的实际收入B、消费者的储蓄规模C、消费者的预期收益D、该消费品的已有数量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9、消费信贷相对于储蓄的变动呈现的态势是()A、正向变动B、反向变动C、零变动D、单位变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0、居民为了子女长大后出国留学而进行储蓄,这种储蓄的动机是()A、生命周期储蓄动机.B、谨慎储蓄动机C、预防性储蓄动机l A、资产流动性风险B、利率风险C、借款人的信用风险D、抵押物产权风险E、抵押物市场价值波动的风险正确答案:答案解析:24、影响恩格尔定律适用性的因素包括()A、城市化因素B、商品化因素C、食物构成变化D、食品消费方式E、原材料因素正确答案:答案解析:25、消费政策实现的经济手段包括()A、税收手段B、利率手段C、国债手段D、政府支出E、奢侈品采购正确答案:答案解析:26、请联系实际谈谈中国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_重点讲义(绝密)
![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_重点讲义(绝密)](https://img.taocdn.com/s3/m/4eaf60f8a0116c175f0e48ee.png)
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经济学对消费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第三节消费者及其行为第二章消费者的消费决策第一节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及其预算约束第二节收入与消费第三节价格与消费第四节效用第五节影响消费决策的其他因素第三章消费者的储蓄决策第一节预算约束与储蓄第二节储蓄的其他动机第三节影响储蓄的其他因素第四节高储蓄的原因第四章消费者的投资决策第一节消费者的投资决策及其主要类型和方式第二节投资收益第三节投资风险第四节流动性与税赋第五节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第一节劳动供给决策第二节劳动供给决策的扩展第三节人力资本与教育第四节家庭规模决策与长期劳动供给第六章消费信贷第一节消费信贷及其主要种类第二节消费信贷的作用第三节消费信贷的风险与收益分析第四节消费信贷在中国的发展下篇:宏观篇——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消费第七章消费函数第一节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第二节相对收入假定消费函数第三节持久收入假定第四节生命周期理论第五节以西方消费函数理论理论的简单评价第八章消费需求第一节社会总需求的构成第二节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第三节消费模式选择第九章消费需求与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消费政策的含义及内容第二节经济周期与宏观消费政策第三节开放经济中的消费政策第十章消费结构第一节消费结构的含义第二节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第三节消费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第四节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第十一章消费方式第一节消费方式的含义及其变化趋势第二节消费服务社会化的含义及其意义第十二章消费者保护第一节消费者权益的内涵第二节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单项选择题1.1.作为消费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的消费是指(C)A生产消费B.能源消费C.生活消费D.家庭消费1.2.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构成(A)A.消费资料B.消费条件C.生产资料D.消费方式1.3.英国古典政治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他对消费的基本观点是(A)A.节制不必要的消费B.放纵人们多消费C.增加所有消费品高税收D.多发放工资1.4.19世纪对消费经济学研究影响较大的经济学家是(D)A.威廉政策B,西斯蒙C.亚当斯密D.庞巴维克1.5.对消费问题有较多论述的经济学家魁奈和西斯蒙第。
自学考试00183消费经济学重点讲义[绝密]
![自学考试00183消费经济学重点讲义[绝密]](https://img.taocdn.com/s3/m/047ffe0143323968011c92bc.png)
00183消费经济学上篇:微观篇——消费者行为研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经济学对消费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第三节消费者及其行为第二章消费者的消费决策第一节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及其预算约束第二节收入与消费第三节价格与消费第四节效用第五节影响消费决策的其他因素第三章消费者的储蓄决策第一节预算约束与储蓄第二节储蓄的其他动机第三节影响储蓄的其他因素第四节高储蓄的原因第四章消费者的投资决策第一节消费者的投资决策及其主要类型和方式第二节投资收益第三节投资风险第四节流动性与税赋第五节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第一节劳动供给决策第二节劳动供给决策的扩展第三节人力资本与教育第四节家庭规模决策与长期劳动供给第六章消费信贷第一节消费信贷及其主要种类第二节消费信贷的作用第三节消费信贷的风险与收益分析第四节消费信贷在中国的发展下篇:宏观篇——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消费第七章消费函数第一节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第二节相对收入假定消费函数第三节持久收入假定第四节生命周期理论第五节以西方消费函数理论理论的简单评价第八章消费需求第一节社会总需求的构成第二节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第三节消费模式选择第九章消费需求与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消费政策的含义及内容第二节经济周期与宏观消费政策第三节开放经济中的消费政策第十章消费结构第一节消费结构的含义第二节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第三节消费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第四节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第十一章消费方式第一节消费方式的含义及其变化趋势第二节消费服务社会化的含义及其意义第十二章消费者保护第一节消费者权益的内涵第二节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单项选择题1.1.作为消费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的消费是指(C)A生产消费B.能源消费C.生活消费D.家庭消费1.2.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构成(A)A.消费资料B.消费条件C.生产资料D.消费方式1.3.英国古典政治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他对消费的基本观点是(A)A.节制不必要的消费B.放纵人们多消费C.增加所有消费品高税收D.多发放工资1.4.19世纪对消费经济学研究影响较大的经济学家是(D)A.威廉政策B,西斯蒙C.亚当斯密D.庞巴维克1.5.对消费问题有较多论述的经济学家魁奈和西斯蒙第。
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重点讲义(绝密)
![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重点讲义(绝密)](https://img.taocdn.com/s3/m/14cff56fba1aa8114431d97b.png)
00183消费经济学上篇:微观篇——消费者行为研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经济学对消费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第三节消费者及其行为第二章消费者的消费决策第一节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及其预算约束第二节收入与消费第三节价格与消费第四节效用第五节影响消费决策的其他因素第三章消费者的储蓄决策第一节预算约束与储蓄第二节储蓄的其他动机第三节影响储蓄的其他因素第四节高储蓄的原因第四章消费者的投资决策第一节消费者的投资决策及其主要类型和方式第二节投资收益第三节投资风险第四节流动性与税赋第五节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第一节劳动供给决策第二节劳动供给决策的扩展第三节人力资本与教育第四节家庭规模决策与长期劳动供给第六章消费信贷第一节消费信贷及其主要种类第二节消费信贷的作用第三节消费信贷的风险与收益分析第四节消费信贷在中国的发展下篇:宏观篇——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消费第七章消费函数第一节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第二节相对收入假定消费函数第三节持久收入假定第四节生命周期理论第五节以西方消费函数理论理论的简单评价第八章消费需求第一节社会总需求的构成第二节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第三节消费模式选择第九章消费需求与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消费政策的含义及内容第二节经济周期与宏观消费政策第三节开放经济中的消费政策第十章消费结构第一节消费结构的含义第二节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第三节消费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第四节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第十一章消费方式第一节消费方式的含义及其变化趋势第二节消费服务社会化的含义及其意义第十二章消费者保护第一节消费者权益的内涵第二节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单项选择题1.1.作为消费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的消费是指(C)A生产消费B.能源消费C.生活消费D.家庭消费1.2.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构成(A)A.消费资料B.消费条件C.生产资料D.消费方式1.3.英国古典政治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他对消费的基本观点是(A)A.节制不必要的消费B.放纵人们多消费C.增加所有消费品高税收D.多发放工资1.4.19世纪对消费经济学研究影响较大的经济学家是(D)A.威廉政策B,西斯蒙C.亚当斯密D.庞巴维克1.5.对消费问题有较多论述的经济学家魁奈和西斯蒙第。
消费经济学复习资料
![消费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85dc8b5312b3169a551a473.png)
第一章绪论1.消费经济学是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的考察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3.单个消费者或者家庭如何分配他们收入被称为消费决策问题4.宏观消费问题的研究基础是微观消费问题5.研究微观消费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宏观经济问题6.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是威廉.配第7.魁奈是法国古典经济学中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8.西斯蒙第是法国小资产阶级的代表9.西斯蒙第认为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消费不足10.19世纪中期以后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是庸俗经济学11.马歇尔的消费学说是需求理论12.资本主义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波及面最广影响最深的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13.凯恩斯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有效需要理论14.最早建立消费函数理论的是凯恩斯15.大多数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准则是效用最大化原则16.我们通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消费支出的不可逆性17.消费行为的绝对特征是复杂性18.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19.从宏观角度研究的消费问题可分为:社会消费活动、社会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总消费支出的增减a20.从微观角度研究的消费问题主要包括:消费者动机、消费行为和消费者心理21.宏观消费问题具体可分为消费需求与总需求、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消费与经济增长等问题22.微观消费问题包括: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消费者的储蓄决策、消费者的投资决策、消费信贷等23.宏观消费与微观消费的关系答:首先,微观问题是宏观消费问题的基础。
其次,宏观消费问题是微观消费问题的目的。
24.威廉.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分析,主张节制不必要的消费,以保证积累和财富的增值25.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继承了配第的思想,亚当斯密指出人们有两种欲望,一是现在享乐的欲望,二是改良自身的状况26.作为贵族僧侣阶级代表的马尔萨斯,试图论证社会消费的不断增长是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源泉27.消费者: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主要指个人和家庭28.消费者行为包含的层次有:简答①消费者的资源初次分配选择②消费者的资源再分配选择③消费者的资源消费--购买选择29.消费者行为的特征:①效用最大化原则、②习惯性、③不可逆性、④示范性、⑤复杂性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消费追求满足的最大化.习惯性:消费者的行为方式要受过去习惯的影响不可逆性: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示范性: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不仅受自身的收入水平、习惯的影响,还受周围人的影响30.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消费经济学是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1.1.作为消费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的消费是指(C)A生产消费B.能源消费C.生活消费D.家庭消费1.2.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构成(A)A.消费资料B.消费条件C.生产资料D.消费方式1.3.英国古典政治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他对消费的基本观点是(A)A.节制不必要的消费B.放纵人们多消费C.增加所有消费品高税收D.多发放工资1.4.19世纪对消费经济学研究影响较大的经济学家是(D)A.威廉政策B,西斯蒙C.亚当斯密D.庞巴维克1.5.对消费问题有较多论述的经济学家魁奈和西斯蒙第。
魁套是属于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A)A.重农学派B.需求不足C.纯产品D.享乐学派1.6.在凯恩斯经济学说中,他的基础理论是(A)A.有效需求理论B.纯产品理论C.技术分析理论D.社会阶层理论1.7.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了古典学派的消费思想基础上,科学地论述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消费所处的地位及其生产关系是(A)A.生产决定消费B.消费决定生产C.消费对分配不起作用D.消费对交换没影响1.8.微观消费问题是从(A)角度来分析消费问题的.A.微观消费主体B.宏观消费主体C.国民收人角度D.货币政策角度1.9.微观消费问题和宏观消费问题都是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C)A.平行关系B.并列关系C.不是平行并列关系D.无任何关系1.10.通过研究社会消费发展趋势(A)提出了社会消费水平会随技术进步而提高。
A.马歇尔B.大卫·李嘉图C.配第D.西斯蒙1.11、消费经济学在(A)以后,才逐步成熟。
A、20世纪30年代B.19世纪30年代C.18世纪30年代D.19世纪50年代1.12.宏观经济学考察的对象是(B)A.单个行业B.国民经济活动C.单个市场D.单个企业1.13、(A)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A.消费需求B.心理需求C.生产需求D.微观需求1.14.消费作为一个宏观变量,对总体经济影响不仅仅与总量相关,还与(D)相关。
A.精神B.物质C.心理D.结构1.15、消费结构合理化是一个(B)概念。
A.形式B.相对C.不确定D.绝对1.16.消费经济学属于(A)范畴。
A.应用经济学B.经济学C.西方经济学D.微观经济学1.17.在凯恩斯经济学中,(B)理论是其整个理论基础。
A.无效需求B.有效需要C生产需求D.消费需求1.18.消费者的含义是指能够做出(A)的基本单位。
A.独立的消费决策B.依靠别人做出决策C.无行为能力D.盲目决策1.19、消费者通过商品和劳务的消费得到的满足程度叫(B)A.边际效用B.效用C.生产效用D.习惯性1.20.消费者的支出受过去的收人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叫(A)A.不可逆性B.习惯性C.示范性D.心理反应1.21.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受周围人影响这叫8费者行为的(B)A.不可逆性B.示范性C.可逆性D.习惯性1.22.在消费者行为示范作用上,(A)发挥着重要作用。
A.社会阶层B.政府命令C.消费习惯D.收入水平1.23.多数消费者都是(A)A.生产者B、食利者C儿童D.妇女1.24.生产归根到底是要依(B)为转移。
A.交换B.消费C、原料来源D.流通1.25.凯恩斯考察资本主义演变趋势时采用了(A〕方法。
A.历史分析B.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马克思主义2.1.消费行为的基本原则是(A)A.效用最大化B.买更多的商品C.买高档产品D.不花钱2.3.预算约束线的科率越大,表示(A)A,横轴每一单位的变化将引起纵轴数值成倍变化B。
竖轴每一单位的变化将引起横轴数值成倍变化C、互不影响D.斜率越大,预算约束线坡度越小2.4.当商品价格不变时,如果消费者收入增加,那么他的预算约束线会(B)A。
平行向内移动B.平行向外移动C.旋转D.静止不变2.5、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划分(C)A.是绝对的B.对不同收人者是一样的C一不是绝对的D.同一消费者任何时候都一样2.6.用收入弹性的符号可以用来区分商品是正常商品还是低档商品是否正确(A)A.对B.不对C.不一定D.有时对2.7.消费者会在收人的约束下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正确的提法(A)A.正确B.不正确C.有时正确D.有时不正确2.8.生产力发展,集体消费部分增加,则个人消费所占比重(A)A.下降B、增加C.基本不变D.与集体消费的增减无关2.9.所谓劳动者自由支配的时间是(C)A.节日B.假期C.闲暇时间D.娱乐时间2.10.决定消费方式的根本因素是(D)A.消费关系B.消费水平C.生产关系D.生产力水平2.11.研究消费者消费决策,就是要考察(A)消费者如何分配收人问题。
A.单个B.集体C。
国家D.社会2.12.追求(B)极大化是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准则。
A.生产B.效用C.产量D.精神2.13.对消费者行为分析是建立在消费者是(A)的假设下的。
A。
完全理性B.非理性C、盲从性D、贪心性2.14.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人下选择最优商品组合行为叫(C)A.消费无限制B.理性消费C.预算约束D.生产约束2.15.预算约束线斜率是由这两种商品(D)决定的。
A.品种B.数量C.颜色D.价格2.16.预算约束线越陡,为增加一个单位商品要放弃的其它商品就越(B)A.少B.多C.不一定D.趋于零2.17.收人的变化引起预算约束线(A)移动A.平行向外或向内B.一定向内C、一定向外D.非平行2.18.预算约束线越平坦,为增加一个单位商品要放弃的其它商品就越(A)A.少B.多C。
不一定D.趋于无穷大2.19、随收入增加消费者对商品消费量也增加的商品是(B)A.低档商品B.正常商品C.吉芬商品D.无关商品2.20.随收人增加,消费者对商品需求越少的商品OH(A)A.低档商品B.正常商品C.非有用商品D.无用商品2.21.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人变化的反应程度叫(A)A.需求收入弹性B.价格弹性C.生产弹性D.交叉弹性2.22.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的划分是”(D)A.瞬时的B.绝对的C.永久的D.不是绝对的2.23.如果需求弹性小于1,那么该商品是(A)A.生活必需品B.高档商品C.低档商品D.吉芬商品2.24,预期收人能够调节消费者在(A)选择。
A.现期消费和未来消费B.生产和消费C.消费和流通D.厂家和消费者2.25.某一商品需求量对它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叫(B)A.交叉弹性B.需求价格弹性C.替代效应D.收人弹性2.26.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消费量减少,这两种商品是(B)关系。
A.替代B.互补C.无关系D.不确定2.27.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的反应程度叫(A)A.交叉弹性B.需求弹性C.收入弹性D.无弹性2.28.价格上升就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这就是(B)A.互补B.替代品C.交叉品D.中性商品2.29.某一商品需求量对它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叫(A)A.需求价格弹性B.需求交叉弹性C.收入弹性D.边际弹性2.30.随消费品增加,消费者感到边际效用逐渐减少,这个规律叫(A)A.边际效用递减B.边际效用递增C.总效用递减D.无效用2.31.消费者消费最后一个单位商品的效用等于商品的(B)A.总效用B.价格C.数量D.效用2.32、他必支付的金额和他本来愿意支付的金额之差是(B)A.效用多余B消费者剩余C.边际效用递减D.生产剩余2.33.以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态度等方面不同进行等级划分叫(A)A.社会阶层B.消费群体C.阶级斗争D.合作伙伴2.34.消费者为了获取某种商品组合的愿意支付的金额叫(B)A.边际效用B.支付意愿C.总效用D.偏好2.35.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文化同一性的群体,这些群体称(A)群。
A.亚文化B.非文化C.欧文化D.美文化2.36.人们行为是由于内心有一种驱动力,这种内在驱动力叫(C)A.本能B.人性C.动机D.心理2.37.需要的满足在同一需要层次的内部也有一个(C)发展。
A.购买动机B.由深到浅C.由浅到深D.低阶层2.38.较大范围内的从众行为叫(A)A.消费流行B.消费跟风C.消费盲从D.互相攀比2.39.消费支出选择有赖于(B)实现。
A.生产市场B.消费品市场C.收人水平D.流通领域2.40.(A)发展是消费品市场发育的重要方面。
A.商业B.工业C.农业D.服务业3.1.百事可乐降价了,有的消费者认为“我的收人购买增加了”,所以“我可以买更多的面包和更多的百事可乐”这是(A)A.收人效应B.替代效应C.收人替代效应D.储蓄效应3.2.百事可乐降价了,有的人认为“我放弃每一块面包,可以得到更多的百事可乐,所以我更少买面包,多买百事可乐这是(B)效应。
A.收人效应B替代效应C.消费效应D.收人加替式3.3.在考虑两种效应的最后结果,我们认为收人效率和替代效应部增加了百事可乐的购买,所以,消费者(A)购买更多的百事可乐。
A.肯定B.不肯定C.不能D.完全不能3.4.退休是储蓄的最重要动机之一.这常被称为(A)A.生命周期储蓄B.消费储蓄C.交易储蓄D.税后储蓄3.5.社会保障(A)这种银行帐户式的养老金。
A.不是B.是C.不全是D.不一定3.6.社会保障计划是一种税收计划而不是(A)A.储蓄帐户B.补贴款C.利率收人D.养老金3.7.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障制度人们退休前后的消费数量(A)A.不会影响B.会影响C.颇有影响D.不一定3.8.如果王华村数量为T的税可以筹集数量为T(1+r)的社会保障福利,他退休时将得到(A)元。
A.T(1+r)B.(1十r)C.TD.O3.9.社会保障制度将对私人储蓄形成(A)A.排剂B.支持C.不排剂D.无所谓3.10.任何降低贷款利率的变动对贷款者讲(D)A.既有收人效应,也有替代效应B.只有收人效应C.只有替代效应D.无任何效应3.11.资本市场的改善使人们的处境变得更好,这意味着今大和明天人们愿意消费得(A)A.更多B更少C.不一定D.绝对不知道3.12.及时行乐的消费观念使人(A)储蓄A.减少B.增加C.不减少D.不一定3.13.克勤克俭的消费观念使人们(A)储蓄。
A.增加B.减少C.不增加D.不一定3.14.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人们在消费与储蓄间的选择,更主要地依据(A)变动。
A.实际利率B.名义利率C.不一定D.风险预期4.1.对于消费者而言,为了在未来获得可能但不确定的收益而放弃现在的消费是(A)A.投资B.消费C.储蓄D.收益4.2.为生产性企业进行实物投资所提供需的资金叫(B)A.实物投资B。
金融投资C.消费投资D.挤兑4.3.商品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转移的投资叫(A)A.实物投资B.消费投资C.金钱投资D.股票投资4.4.消费者让渡的是货币资金使用权的投资是(C)A.实物投资B.资产投资C.金融投资D.珠宝投资4.5.资产变为货币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叫(A)A.流动性B.固定性C.非流动性D.熊市4.6.为实物投资提供资金,而不直接参与生产的投资叫(B)A.实物投资B.金融投资C.转移投资D.消费投资4.7.债券的发行人和持有人之间关系是(A)A.持有人无权参加企业管理B.持有有权管理C.企业破产持有人不会亏本D.企业不必向持有人发利息4.8.股东向公司进行的永久性投资(B)A.债券B.股票C.存款D.公司债券4.9.1929—1957对美国经济增长分析,认为教育,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学者(A)A.舒尔茨B.尼克松C凯恩斯D.马斯洛夫4.10.如果两个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率相同,两者中谁的方差大,风险就(A)A.大B.小C.不定D.04.11.投资是为在未来获得可能但不确定的收益而放弃(A)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