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探析 —基于平安银行的案例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选择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 业经营的必要性和紧 迫性
混业经营模式在国际 金融市场中的趋势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探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 模式的选择及其对经营绩效的影 响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 相结合
研究内容与结构
研究内容
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动因、 现状、问题及建议
研究结构
引言、文献综述、实证分析、案例研 究、结论与建议
客户需求。
业务外包
03
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机构,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提高
效率。
风险管理方案
全面风险管理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各类风险进行识别、 计量、评估和控制。
风险分散
通过多元化投资和业务组合,降低单一业务的风 险敞口。
风险限额管理
设置风险限额,对超过风险承受能力的业务进行 限制。
组织架构方案
多元化:混业经营模式下,银行可以开 展多种金融业务,包括贷款、存款、理 财、支付等。
协同发展:不同金融业务之间可以相互 促进、协调发展,提高整体效益。
03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 历程与现状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1949年建国初期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开始起步,当时国家通过中国 人民银行和四大国有专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 金融资源的调配和管理。
风险交叉传染
不同业务领域之间的风险可能相 互交叉传染,增加整体风险水平
。
利益冲突问题
混业经营模式下,银行与其他利 益相关方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
问题,需要妥善处理。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选择依据
政策法规支持
国家政策法规对混业经营模式给予支持,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开展 多元化业务。
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的案例研究——基于混业经营战略视角的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的案例研究——基于混业经营战略视角的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为了赢得市场和竞争优势,经常采取并购策略来实现快速扩张和多元化经营。
而在此类并购案例中,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的重要性和价值,无疑是值得研究的话题。
事实上,以中国平安为代表的金融企业,已经成为并购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主导力量。
本研究的目的是旨在深入分析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的案例,结合混业经营战略视角,全面分析该并购案例的动机、目的、实施过程和经验教训,为中国企业和金融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同时也为国家政策制定和监管机构提供有益的决策依据。
二、论文结构本研究将按照如下结构展开: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研究问题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4 研究范围和方法1.5 论文结构第二章:文献综述2.1 并购的概念和类型2.2 并购的动机和目的2.3 混业经营战略的理论与实践2.4 国内外并购案例分析第三章:中国平安公司及深圳发展银行的案例分析3.1 并购背景3.2 并购动机和目的3.3 并购实施过程及成果3.4 评述与经验教训第四章:混业经营战略视角下的分析4.1 混业经营策略的理论基础4.2 并购与混业经营的关系4.3 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的混业经营战略4.4 分析与启示第五章:结论与展望5.1 研究结论5.2 研究贡献5.3 研究不足及展望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理论比较等方法。
文献综述将从并购的概念、动机和目的、混业经营战略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
案例分析将围绕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动机、目的、实施过程及成果,并结合混业经营战略视角全面分析。
理论比较将从比较混业经营战略在国内外金融行业的应用及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提炼出混业经营战略的本质特征和应用方向。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将探讨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案例在混业经营战略实践中的应用以及混业经营战略理论的适用性,结合案例分析,提出适用于金融企业并购的混业经营战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可参考的经验和思路。
从中国平安并购深圳发展银行看保险业的混业经营之路
从中国平安并购深圳发展银行看保险业的混业经营之路作者:葛洪雷来源:《企业文化》2013年第07期我国金融混业经营趋势正在逐渐形成的背景下,保险业的发展问题正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显著增加,保险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金融混业经营一方面使得保险行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保险业面对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缺乏核心竞争能力是我国保险行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实施人才战略和创新战略是培育保险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有效路径。
实施人才战略,培育和积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形成各保险企业独特的人才竞争优势;实施创新战略,立足于提供保险产品这一主要功能,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形成保险企业的品牌优势。
一、混业经营的优势(一)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混业经营金融公司的服务更加多元化,产品更加多样,既可以提供银行、保险及证券的服务,也可以将两者或三者亦或是进行金融服务创新。
这样就大大扩展了顾客的选择范围,从而为顾客提供更好更优质更全面的服务。
(二)分散经营风险混业经营可以避免因同质风险集中而给公司造成严重的损失。
不同行业的金融机构虽有联系,但是面临的主要风险还是有所不同,比如银行主要面临不良贷款的风险,而保险公司则主要面临赔付巨额保费以及投资收益不确定的风险。
混业经营可以实现资产配置的多元化,从而分散风险,有利于混业经营公司的稳定发展。
(三)实现规模协同效应,有效降低成本金融混业经营既有利于为顾客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又实现了规模效应,比起分业经营,其有效降低了产品宣传、网点扩张等成本。
还可以实现协同效应,不同业务之间相互宣传,相互合作,提高效率。
(四)让创新变得容易拓展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的方向,将不同种类的业务有效整合,形成交叉业务,突破分业经营金融创新的行业壁垒,提供金融创新新思路。
二、中国平安的混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国平安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的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
我国金融混业实施现状探讨——基于中国平安与深发展银行资产重组的案例分析
强 大 的 竞 争 力 。 子 公 司 之 间 可 以 在 控 股 公 司 的 指 导 下 签 订 率 为 7 4 , 低 于 同 比 的 宁 波 银 行 1 . 7亿 的 净 利 润 , .8 均 45 合 作 协 议 , 现 客 户 网 络 、 讯 、 销 能 力 等 方 面 的 优 势 互 1. 6 的 净 资 产 收 益 率 以 及 南 京 银 行 1 . 4 的净 利 润 , 实 资 营 4 9 54 亿 补 ; 公 司 间 可 以共 同 开 发 多 样 化 的 金 融 产 品 , 而 降 低 整 1. 2 的 净 资 产 收 益 率 。 一 方 面 是 由 于 平 安 银 行 正 处 于 子 进 2 8 体 经 营 成 本 , 快 金 融 创 新 ; 金 融 行 业 既 自成 专 业 化 发 展 扩 张 发展 的 阶 段 , 对 信 用 卡 业 务 投 入 较 多 ; 一 方 面 从 业 加 各 其 另 体 系 , 此 之 间 没 有 利 益 从 属 关 系 , 能 互 相 协 作 、 聚 竞 务 特 色来 看 , 安 银 行 的 公 司 业 务 和 零 售 业 务 与 其 他 城 商 彼 又 凝 平 争 力 , 定 程 度 上 实 现 了专 业 化 与 多 样 化 的 有 效 统 一 ; 过 行 相 比较 为 逊 色 , 宁 波 银 行 的 产 品 设 计 和 营 销 能 力 较 强 , 一 通 如 频 繁 的 并 购 , 股 集 团 的 规 模 更 容 易 摆 脱 单 个 金 融 机 构 资 非 平 安 银 行 可 比 。 控 金 实 力 的局 限 , 超 大 型 发 展 。 向 但 是 平 安 银 行 业 具 有 自身 的 优 势 。基 于 在 平 安 集 团 基 础 上 的综 合 金 融 是 平 安 银 行 最 大 的 优 势 。平 安 把 银 行 零 售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战略研究——基于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的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战略探究——基于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的案例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数字化转型成为商业银行走向将来的必由之路。
在这一过程中,零售业务是商业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字化转型战略对于银行的业务转型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作为案例,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战略进行探究和分析。
2. 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招商银行始终致力于数字化转型,以提升客户体验和增强服务效果。
在零售业务方面,招商银行乐观应用信息技术,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升级。
起首,招商银行建立了全面的电子银行体系,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
其次,招商银行通过推出智能柜员机,实现了自助服务的便利化,提高了客户的体验感。
此外,招商银行还将挪动银行作为重点进步方向,通过挪动应用提供丰富的功能与服务,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招商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有效提升了零售业务的效率和便利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3. 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平安银行也是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之一,通过创新和技术驱动实现了全面的数字化转型。
起首,平安银行借助互联网金融技术,构建了全面的线上服务平台。
客户可以通过网银、手机银行等渠道实现账户查询、转账、理财等多种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客户的便利性。
其次,平安银行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性化推举和风险控制,提供了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与此同时,平安银行乐观开展多样化的合作,将音视频、社交媒体等技术融入到零售业务中,为客户打造全方位的数字金融生态系统。
4. 案例分析比较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着诸多共同点,也有一些差异之处。
起首,两家银行都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服务效果;其次,他们都构建了完善的线上服务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此外,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都重视安全和风险控制,推动智能化风控系统的建设。
然而,两家银行的数字化转型重点及策略有所差异。
招商银行更加重视挪动银行的进步,通过挪动应用提供丰富的功能和服务;而平安银行更重视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创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个性化服务和风险控制的实现。
浅析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以中国平安集团为例,
与监 管 部 门对 子 公 司形 成 双 重 管 控 , 时 , 同 以集 团 为统 一 的融 资
平 台 、 理 平 台 , 过金 融 前 、 、 台 的有 机 整 合 , 客 户 能 够 管 通 中 后 使
在 一 个 品牌 、 一个 窗 口享 受 到完 整 的综 合 金 融 消 费体 验 。 公 司 而
照 狭义 的理 解 ,是 指 银行 机 构 与 证 券 机 构 可 以 进入 对 方 领 域 进 行 业 务 交 叉 经 营 , 义 的理 解 , 是 指 银 行 业 、 券 业 和 保 险 业 广 则 证
可 以相 互进 入 对 方 的业 务 领 域 , 业 经 营 。 跨 中 国金 融 业 的 发展 经 历 了从 混 业 经 营 到分 业 经 营 的过 程 , 现 在 处 于 分业 经 营和 综 合 经 营 的 十 字路 口 。 而综 合 经 营 与 混业 经 营 的 主 要 区 别 就 在 于 : 业 经 营 的 范 围 比较 大 , 限 于 金 融 业 , 混 不 包 括实 业 ,而 且 混 业 经 营 往 往是 一个 法 人 机 构 同 时经 营几 类 业
模式 的最 佳 选 择 , 中信 、 大 、 安 集 团 , 们 就 是 分别 持 有 相 如 光 平 它
集 团 不 经 营 任 何 具 体 业 务 , 公 司 独 立 经 营 、 立 核 算 , 管 线 子 独 监
路清 晰 , 防火 墙 严 密 , 险控 制 有 效 。通 过集 团控 股 的模 式 , 团 风 集
务 。随着 我 国 金融 业 的 不 断发 展 , 业 经 营 已 经不 能 适应 当代 金 混 融 服务 业 的综 合 发 展 趋 势 , 此 用 “ 业 经 营 ” 指 导容 易 使 中 因 混 来 国金 融 的发 展 陷 于一 种 盲 目的简 单 的 混业 状 态 。而 综 合 经 营 则 主 要 采 取 金 融 控股 公 司 的模 式 ,即 一 个金 融 控 股 集 团 下 的独 立 法 人 分 别 从事 银 行 业 、 券 业 和保 险 业 等 , 组 织 架 构 和 监管 制 证 其 度 也 更 加 完 善 , 有 节 约 交 易 成 本 、 散 金 融 风 险 、 得 协 同优 具 分 获 势 等作 用 。 合 经 营能 够 更 大程 度 上 容 纳金 融 创 新 、 足金 融 需 综 满 求, 还会 为 未 来 我 国金 融 改 革 和 发展 提 供更 广 阔的 空 间 。 目前 在 中 国 , 融 业综 合经 营模 式 只 是 刚 刚起 步 , 我 国 综 金 而 合 经 营 的试 点 发 展 主要 表 现 在 两 个 层 次 : 是 银 行 、 券 、 险 一 证 保 业 之 间 出 现 了很 多 业 务 合 作 ;二 是成 立 了多 种 形 式 的 金 融 控股 集 团 ( 持有 多 个 金 融 机构 股 权 , 到 综合 经 营 ) 即 达 。而通 过 实 践也 表 明 ,成 立 金 融 控 股 公 司 或金 融 集 团是 我 国 当 前 金融 综 合 经 营
保险业与银行业混业“联姻”案例分析
摘要:混业经营是当前国际金融发展的一个趋势,为此,我国应当采取渐进措施,以适应这一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从中国平安如何收购深圳发展银行展开,分析了合并后对双方的影响,并提出了保险业与银行业混业“联姻”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混业经营;合并;启示一、合并前各方介绍1987年12月22日,深圳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深发展”)在深圳正式成立,它是中国第一家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商业银行。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发展的实力也日益增强,在22个城市设立了约300家分支机构。
2004年新桥资本受让深发展17.89%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集团”)是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集证券、信托、资产管理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金融服务集团。
公司成立于1988年,2004年6月和2007年3月公司先后在香港和上海上市。
平安银行为中国平安集团旗下重要成员。
平安集团在2003年底收购了福建亚洲银行,此后福建亚洲银行更名为平安银行。
平安银行的另一组成部分是深圳市商业银行,2006年底经中国银监会批准中国平安集团持有深圳市商业银行89.36%的股份,成为其最大的股东。
2007年中国银监会批准深圳市商业银行吸收合并原平安银行并更名为深圳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深圳平安银行更名为平安银行。
二、合并过程深发展合并平安银行属于同一控制下(平安集团)的企业合并,合并方式是吸收合并。
2010年5月7日平安集团发布公告宣布新桥资本将其所持有的深发展520,414,439股股份全部过户至平安名下,中国平安持有深发展股份比例提升至21.44%,成为深发展第一大股东。
2010年7月深发展向平安人寿定向增发新股,发行完毕后平安人寿持有深发展15.03%股份,平安母公司持有深发展14.96%股份,平安集团持有股份合计29.99%。
2011年6月平安集团获准以持有的平安银行约78.25亿股股份(约占平安银行总股本的90.75%)和现金约26.9亿元认购深发展非公开发行的约16.38亿股股份。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证券化、电子化、信息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发展已成趋势。
在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国际金融业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这就要求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必须紧跟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步伐,将混业经营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何搞好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趋势兴起的动因、混业经营模式的选择以及对我国银行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分业经营银行混业经营指的是银行可以同时经营证券业、保险业以及信托业、投资基金业、证券期货业等非银行金融业务序言放眼国际市场,为适应经济与金融全球化的浪潮,各国金融业普遍实行混业经营,以谋求金融业的平均利润和规模化经营效应,通过多元化经营、多地区经营分散各类经营风险。
相比之下,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模式,与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形成巨大反差,尤其是中国加入WTO,由于外国银行的竞争优势,中国商业银行将会失去许多企业大客户和个人客户,将会面临巨大挑战与压力。
因此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
但由分析得我国混业经营现状,其实混业经营其实还没有真正从法律上得到肯定,其次,混业合作主要也是互为客户,只是利用各自业务领域上的优势.下面就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
一、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趋势兴起的动因1。
实行混业经营是增强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需要。
如今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务范围过于狭小,制约了盈利能力提高,限制它的竞争力。
加入WTO后,进入我国市场的外资银行中有一大部分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综合性的全能银行,它们在资金、技术、管理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其本身经营的多元化带来的高抗风险能力,以及跨国公司内部的补偿机制带来的灵活策略。
这给我国的银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我国银行业应该寻求良好时机,打破分业限制,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现状及问题研究【摘要】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是当前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发展历程、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挑战及发展对策的研究,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在实践中的种种困境和挑战。
在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健康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推动我国金融行业向更加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发展历程,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挑战,发展对策,结论总结,展望未来,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全球经济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现象愈发普遍。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在传统银行业务的基础上开始涉足更多领域,如证券、保险、信托等。
这种混业经营模式不仅拓展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渠道,也为金融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契机。
随着混业经营的不断推进,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
商业银行参与多元化业务可能导致风险集中,管理难度加大;不同业务领域的监管体系不统一,可能存在监管套利等现象。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也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构成了挑战。
基于对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的认识,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现状及问题,为进一步完善监管政策和提升商业银行经营能力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发展历程、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挑战和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现状及问题,探索商业银行在混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发展历程,揭示混业经营的背景和原因,为深入了解当前状况奠定基础。
2. 对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现状进行全面剖析,包括混业经营模式、市场地位、经营状况等方面的情况,为后续问题分析提供依据。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探索的开题报告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探索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混业经营模式已成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
在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也已经开始尝试和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金融产业快速崛起,商业银行不仅需要提供传统银行服务,也需要更多的创新、发展新型金融产品,探索更好的商业模式。
在混业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除了提供传统金融服务外,还可以进一步拓宽业务领域,如保险、证券、基金等领域,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混业经营能够有效实现金融机构的资源优化配置,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同时进一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推动我国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相关问题,分析不同模式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为深化我国金融业改革创新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研究内容1.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意义。
2.混业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发展的模式、路径和原则,包括产业融合、业务拓展等。
3.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下如何实现风险控制和监管协调。
4.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包括市场竞争、监管风险、人才流动等。
5.基于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运作实践。
6.对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前景的展望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理论、政策、应用案例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形成本文的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法:从实践角度进行研究,以国内外成功或失败的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案例为对象,对其相关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总结。
3.专家访谈法:与商业银行实际从事混业经营的专家、学者和管理者进行深入交流,获取第一手资料和有关建议,进一步丰富本文的内容。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通过比较分析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成功与失败案例,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下,采取适当的混业经营模式,提高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稳健性,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推动我国金融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混业经营例子
混业经营例子【篇一:混业经营例子】从总体上看,混业性金融机构在提供方面较有优势,同一机构内的共享也有利于降低,使接受金融服务的能从全面的服务与优越的价格中受益。
相比之下,专业性机构由于业务的单一和集中而显得较弱。
故混业经营偏向于效率性,而分业经营偏向于安全性和稳定性。
如果能解决混业经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混业经营将优于分业经营。
[] 混业经营的例子aig作为保险代理公司初创于上海。
1949年后, 在纽约设立总部, 发展成为领先的财产及意外保险公司, 并将new hempshire、national union 和american home合并建立国内经纪集团。
20 世纪90年代起,aig 总裁格林勃格实施了一系列旨在进入其他金融领域的购并计划。
时至今日,aig 已经形成了由下列公司组成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aig贸易集团 aig资本公司(企业银行) aig金融产品公司(私人银行) 国际租赁金融公司(租赁业务) aig全球投资集团ueberseebank a g a.i.信用卡集团 aig消费者金融集团(个人金融服务) 亚洲有限公司(银团贷款及担保业务)aig庞大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大致如下:由于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战略的成功,aig已成为全美第一大金融机构以及第四大产物保险公司, 且在海外也有相当的事业规模。
其收益来源为: 国内产险36.9% , 国外产险18.4% , 寿险30.2% ,金融服务14.1%。
在中国,aig不仅有专营产险的美亚和专营产险的友邦, 而且与citic合资开发基金市场, 寻求与邮政储蓄的合作机会, 通过寿险经营销售住房抵押保险。
此外,aig在印度的tata 风险管理服务中投资50% , 与日本三菱信托合资提供退休基金计划, 在台湾分公司率先开始销售共同基金, 在菲律宾、台湾和泰国、香港等地建立消费者金融公司,综合开拓信用卡、养老基金管理、投资银行和购房贷款等理财业务。
[]参考文献李大雁,彭永贵.第十六章金融业经营模式的改革第五篇金融深化改革与开放现代金融实务与案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08月第1版.第292页【篇二:混业经营例子】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探析基于平安银行的案例一、平深恋大事记 2009年6月 8日,中国平安与深发展a双双停牌。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利弊分析及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现状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利弊分析及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现状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促进经济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角色。
然而,在当前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被鼓励或强制参与更多的金融业务,包括混业经营。
混业经营指的是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兼营其他金融业务。
本文将针对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利弊进行分析,并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现状。
一、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利益1.多元化经营:混业经营可以拓宽商业银行的经营领域,让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资金融通和存贷款业务。
通过兼营其他金融业务,商业银行可以提供更多样化、定制性更强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不同需求,增加盈利能力。
2.降低风险:通过混业经营,商业银行可以在不同的金融业务中实现风险分散。
传统上,商业银行主要经营存贷款业务,在贷款违约或经济下行时,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
而混业经营可以通过投资理财、证券经纪等业务,分散风险,降低对特定业务的依赖。
3.提高竞争力:混业经营使商业银行能够与其他金融机构竞争,推动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
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可以增加其在市场上的份额,并提供更多金融创新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弊端1.风险集聚:混业经营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暴露。
由于不同金融业务的风险特征不同,商业银行可能在经营过程中无法做到有效的风险控制。
一旦某一业务发生风险,可能会对整个机构产生显著影响。
2.资本不足:混业经营需要商业银行分配更多的资本来支持各项业务的发展,增加了其资本压力。
同时,不同金融业务的资本配置要求也有所不同,可能导致资本的不均衡分配。
3.监管难度加大:混业经营增加了监管的复杂性和难度。
监管部门需要同时监管商业银行不同业务板块,包括存贷款、理财、证券、保险等。
这要求监管部门具备更高的监管水平和资源,确保各项业务合规运营。
三、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现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除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外,商业银行还积极参与理财、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业务。
混业经营对平安银行服务质量的影响--基于广州地区的客户满意度调查
营走 向混业经 营的典 型代表 ( 银行 与保 险融 合 ) , 以其作 为研 究 对象 , 有利 于我们 更好看到混业经 营对商 业银行的影响 , 让我们 更 好的发现混业经 营与银行 服务质量 的关 系 ,从 而为银行提高
服务质量 , 进 而提 高其核心竞争力提 出更好 的建议 。
一
务能力 的基础上增加新 的业务 能力 、 融入新的服务理念 , 更好 的
1 . 网站 维 护
的经济发 生着 相同或相反 的变化 。而银行 业在各 国都是备受关
注的行业 , 在 某种 程度 上反 映着一 国的经济发 展水平 。 伴 随国际
网上银行 是银行开展 网上业务服务 的一个重要平 台 ,网站
使用体 验如何极 大影响客户对银行 的满意程度 。平安银行 应大 金融业混 业经 营的发展 和我 国银行 业对外 开放程 度的加快 , 在 力加强 网站的维护工作 ,尽快使客户清楚的 了解到深发展 的账 金融监 管 、 市场需求 、 同业 竞争等 因素 的影 响下 , 我 国银 行业 混 业经营的发展速度表现 出显著加快的趋势。
三、 平安银行 混业经营发展现状分析 户 现在 在平 安的 网站上同样适用 ,尽快做好深发展到平安银行 网站 的过渡工作 ,对于客户反映 的在使用平安银行官 网的过程 中所 遇到的问题 , 尽快的解决 。并设置专门的网站维护及使用专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混业经营探析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混业经营探析作者:刘宗礼葛冰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36期【摘要】在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我国监管部门通过行政许可加强了银行、保险等金融业务的合作,但金融混业经营仍处于探索阶段。
本文对我国金融经营模式演变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混业经营模式,从微观经营和宏观政策两个方面对我国金融混业经营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金融业混业经营金融发展模式一、我国银行业经营模式发展简介20世纪90年代初,大多数银行金融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各家银行都提出了全方位、多功能发展的口号,形成了混乱、无序的综合经营局面,加剧了中国经济过热,给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从1993年开始,政府要求对银行、保险、证券分别由人民银行、保监会、证监会进行分业监管;1995年《商业银行法》的颁布,明确了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原则。
2001年底我国加入WTO,逐步对外开放金融业,分别于2003年、2005年修订的《商业银行法》和《证券法》为金融混业经营预留了空间,先后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大型银行获准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2013年3月开始向北京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开放。
2009年银监会正式开闸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2012年6月和11月工商银行控股金盛人寿、农业银行控股嘉禾人寿分别获得批准;自此,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大国有控股银行全部持有保险牌照。
目前,中国金融业虽然仍是以分业经营为主,但混业经营的探索已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金融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及主要模式金融混业经营,是指在金融监管当局的许可下,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通过资本运作进入金融市场的所有业务领域,在运作模式上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之间业务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互相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部分项目业务。
混业经营是金融创新的必然结果,金融产品创新使得金融公司的业务差异越来越小,金融全球化强化了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促使金融企业追求规模化经营,提高服务效率。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问题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问题探讨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金融创新及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金融分业经营的界限逐渐模糊,混业经营程度日益加深。
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法》的颁布确立了混业经营的法律地位,同时代表了当今金融业发展的最新趋势。
银行业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其他投资业务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范围上相融合的经营体制,也即银行除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外,还同时经营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业务,有的国家还允许银行参股非金融企业。
一、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势在必行1992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混业经营,商业银行是中国证券市场最初的重要参与者。
从1995开始,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整顿金融市场的混乱,我国开始陆续通过《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法规,确立了我国分业经营的道路,一直延续到今。
但在国际金融混业经营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分业经营已不能适应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需要,中国走入混业经营时代已成为必然。
(一)分业经营不再适合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分业经营是在市场经济信息不健全、信贷需求膨胀、金融秩序混乱等特定历史条件下做出的现实选择。
事实证明,它对当时我国稳定金融市场、消除经济泡沫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现阶段,分业经营暴露出来越来越多的弊端,已不符合我国经济以及银行业发展的要求。
1、分业经营的银行业务种类单一,使风险不断集中和扩大。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主要业务仍是存贷款业务,存在大量不良资产及呆账坏账问题,不能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如继续实行分业经营,将面临巨大金融风险。
2、分业经营使银行投资收益和规模效率低下。
当前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企业筹资渠道的多样化,造成银行资金分流;并且分业下资源信息不能共享,资金流动性低,导致银行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生存和发展空间收窄。
3、分业经营不利于我国银行的发展。
加入WTO后,中国银行面临着国外发达国家综合金融集团的严峻挑战。
分业体制不仅限制了我国银行业的经营范围,同时也制约其创新能力及新业务的开展,严重削弱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并购重组经典案例-平安并购深发展案例分析
2007年11月29日,平 安旗下平安出资18.1亿 欧元从二级市场直接购 买富通集团4.18%的股 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2008年10月2日,平安 对外宣布,将终止投资 富通资产管理公司
2008年11月,因富通集团 未就分拆业务一事进行股 东投票,中国平安考虑起 诉富通集团
2006年,广东发展银行引入战 略投资者,花旗集团、法国兴业 银行和平安保险集团公司是主要 的竞标方。平安意向收购广发行 的股份,以获得全国性银行的排 照。然后最终,花旗-人寿竞标 团拿下了这宗交易,平安收购广 发行失利。
分业经营 原则的确 立与强化
1995 1995
《商业银行法》明文规定分业经营,禁止商业银行从事其他金融业务
《保险法》不仅明确保险业与其他金融业及普通商业分业经营的原则,还坚持人寿 保险与财产保险分业经营
1998
《证券法》重申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分业经营和管理的原则,并正式确立中国 “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格局
人寿保险 财产保险 银行 证券 其他
11.01%
8.15%
19.90%
58.12%
人寿保险 财产保险 银行 证券 其他 8.85%
7.40% 7.46% 4.66%
26.69%
2010年分部净利润占比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71.63%
2009分部净利润占比
3
1、案例简介 并购方:平安集团
平安主营业务情况
投资业务
• 平安证券完成39家IPO和11家再承销项目主承销发行 • 平安大华基金获批准成立
• 平安证券 • 平安信托 • 平安资产管理 • 平安大华基金
4
1、案例简介
并购方:平安集团
平安主营业务情况
平安保险集团混业经营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
平安保险集团混业经营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
平安保险集团是一家综合性金融企业,旗下拥有多家保险子公司,同时还涉足银行、证券、集成电路等领域。
该企业的混业经营模式已经被证实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能够实现多领域的资源整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平安保险集团混业经营实践的成功经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背景介绍
研究平安保险集团混业经营的背景和意义,包括该企业的历史发展和混业经营的理念与目标。
二、混业经营模式分析
通过对平安保险集团混业经营模式的分析,探讨该模式的成因和优势。
分别从战略、组织、文化等方面来分析这种模式。
三、混业经营的特点
探究平安保险集团混业经营的特点,包括金融资源整合、风控体系的搭建、业务创新及品牌影响力的提高等。
四、混业经营实践案例研究
通过对平安保险集团在混业经营过程中的实践案例进行详细研究,包括银行、证券、健康、科技等领域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实践中的成功经验。
五、混业经营模式的风险与挑战分析
研究混业经营模式的风险与挑战,包括法律法规、监管政策、行业竞争、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分析该模式的应对策略。
六、结论与建议
总结研究结果,提出对未来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和建议,为相关企业的混业经营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
本研究拟采用综合性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全面深入地展开研究。
从平安、光大看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管控
从平安、光大看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管控一、平安、光大的金融混业经营状况金融业分为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现基本是分业经营,混业就是他们之间可以互相涉足,比如银行可以投资股票等。
分业和混业各有利弊,分业业务单一,但是可以有效防范风险,混业可以增加业务量、利润和竞争优势,但会产生连带风险,造成整个金融行业的连锁反应,相继受到影响。
平安集团自1988年成立以来,用了19年的时间,搭建了我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1988年,平安成立,最初只开办财产保险业务●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1996年,平安证券公司、平安信托公司和平安海外控股公司成立●2002年,成立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平安养老保险公司成立;收购福建亚洲银行,并更名为平安银行●2005年,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平安健康险公司成立平安集团组织架构图此外,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下属的22家全资子公司、6家控股公司、5家上市公司、3个境外代表机构的经营也已经涉及到了国内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实业等全方位业务。
二、我国发展金融混业经营的必要性1、商业银行的发展要求实行混业经营我国自1993年以来,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制度。
商业银行主要从事信贷业务和其他服务性中间业务,银行提供的金融商品少,盈利渠道单一,不允许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相互直接投资,金融资本的规模扩张被制约,也降低了资金配置效率。
金融混业经营可以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可以更方便地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是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但是,混业经营是需要一些前提条件的,否则便会造成金融、经济的混乱。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动力源于商业银行,这主要基于两点:从金融分业经营的实践看,分业经营模式不但没有降低系统性风险,反而使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
我国金融运行状况显示,我国的分业经营制度,把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业、保险业的业务范围分别限制在一个更狭窄的范围内,金融业的风险实际是更加集中和扩大,在效益普遍低下的国有企业仍然是国有商业银行基本服务对象的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利润被限制在一个狭隘的空间内,成为名副其实的“窄银行”,银行的风险实际上更加集中和扩大了。
以平安保险为例浅析中国保险业的混业经营
以平安保险为例浅析中国保险业的混业经营
陈俊威
【期刊名称】《现代商业》
【年(卷),期】2011(000)020
【摘要】实行十余年的保险分业经营,使我国保险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为保险业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监管能力得到了提高.随着国际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和国内保险业的发展,我国保险业实行混业经营有了现实可能性.同时,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对金融保险混业经营提出了客观要求.保险公司混业经营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效应、产生协同效应,有利于保险创新,但同时也会增大经营风险和监管难度.【总页数】1页(P26-26)
【作者】陈俊威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营改增”混业经营企业的纳税筹划--以农机混业经营企业为例 [J], 凌世寿
2.“入世”后中国保险业混业经营:基础与路径 [J], 陈衡
3.平安保险:金融混业经营的急先锋 [J], 袁宏明
4.我国现代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研究——基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 [J], 刘冰冰;叶树根
5.我国现代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研究——基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 [J], 刘冰冰; 叶树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探析—基于平安银行的案例一、 “平深恋”大事记2009年6月8日,中国平安与深发展A双双停牌。
平安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讨论重大交易事项。
2009年6月12日,中国平安公告将最多认购深发展5.85亿股,并受让美国新桥投资集团持有的深发展5.2 亿股;交易耗资不超过221.27 亿元,交易完成后平安将成深发展最大股东。
此项交易涉及金额为当时A 股之最。
2009 年6月29日,深发展拟向中国平安定向增发股票的议案获得93.5%以上的赞成票通过。
2009 年8月7日,中国平安战略投资深发展H 股增发事宜获得其股东大会通过。
2010 年6月28日,深发展非公开发行A 股股票申请获得证监会核准。
深发展向中国平安发行37958 万股股份,已于2010 年6 月28 日收到平安人寿缴纳的非公开发行股份认购资金人民币6931130800 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公司此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6907268538.4 元。
2010 年6 月30 日,因拟筹划与中国平安控股子公司平安银行两行整合的重大无先例资产重组事项,深发展停牌。
2011 年7 月28 日,深发展发布公告,深发展顺利通过向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股买资产的方式实现控股平安银行90.75%。
深发展成为中国平安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平安银行成为深发展的控股子公司。
2011 年9 月1 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中国平安拟以持有的平安银行78.25 亿股股份及现金足额认购深发展非公开发行的股份,中国平安认购深发展的股份数量约为16.39 亿股。
此项交易结束后,中国平安成为深发展控股股东。
中国平安股票于2010 年9 月2 日复牌。
2012 年1 月19 日,深发展和中国平安同时公告,深发展董事会审议通过深发展吸收合并平安银行方案并同意两行签署吸收合并协议。
完成吸收合并后,平安银行将予以注销,深圳发展银行有限公司将更名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至此,平安集团通过收购深发展,再由深发展并购平安银行的这个过程,已经全面结束,一个横跨保险、银行、投资等全领域的平安集团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步,虽然我们还不能说这是一个混业的全能银行,但至少在业务范围上,平安集团和它控股的企业一起,已经具备了跨不同领域,在金融各行业实现混业经营的基础。
作为中国保险业的三大巨头之一的中国平安集团,此次能够顺利的将深圳发展银行收购,不仅弥补了平安三大业务(平安保费收入在行业名列前茅,平安投资业务(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也排名靠前)中的短板——银行业,为做大银行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这件事对中国的金融混业经营来说具有巨大的意义。
二、混业经营下平安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那么究竟什么是混业经营呢?平安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目的是什么?混业经营又能够给平安集团带来什么影响呢?首先混业经营的概念顾名思义,是指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货币和资本市场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的总称。
金融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
从国内外的情况看,混业经营有诸多公认的好处,比如:为资金更合理的使用、更快的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助于金融各个领域之间发挥协同作用,减少或避免拮抗作用;有助于对风险的系统监管等。
混业经营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对风险的系统监管。
至于平安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原因,我们都知道平安集团最为著名的是它强大的保险业的实力,这其中平安寿险、平安产险为中国第二大寿险、第二大产险公司。
此外有着专门的养老保险公司,并且为中国第一大养老年金公司。
而平安集团之前已经成功地收购了一家小银行,它叫深圳市商业银行,后来改名叫做平安银行。
平安集团经过了对商业银行管理的试水,用3年时间将这家五类银行做成二类银行,平安信用卡在部分城市一些重要指标达到行业数一数二位置。
由此可见,平安集团对于商业银行的管理还是做得相当的不错的。
也正因如此,增长了平安集团对管理商业银行的信心,因此他们此次决定收购规模比深圳市商业银行更大的深圳发展银行。
同时,他们将原来收购的平安银行并入深发展,并将合并后的银行取名为平安银行。
合并后的平安银行不仅通过交叉销售带来2.04亿元的直接投资收益,同时除传统业务外,还将共享集团5000万个人客户、200多万企业客户,这也为平安集团各个金融机构扩大客户量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而这些客户也可以享受到一站式的服务,这大大的方便了他们在各个金融机构之间的转换,此外也可以降低他们因为在各个金融机构之间转换而带来的信息外泄的风险。
瑞银证券的分析师们也深刻总结出了平安收购深发展的战略意义和三大好处:1.不受限制地获得银行客户基础:任何潜在收购都可能令平安不受限地进入银行客户数据库,获得交叉销售其保险产品的机会。
具体来说:分类筛选出具体的客户群(将那些个人账户存款额度较高的用户单独列出,因为这些人手上有多余的闲置资金,所以这些人可能更愿意购买保险产品来进行保值投资) ;针对这些客户需求量身定做产品(例如对于那些家中刚有孩子出生的家庭,可以为其推荐教育保险,而对于家中老人较多的家庭,则可以为其选择寿险等);通过电话或邮件来推广保险产品(这一点是建立在第一点的基础之上而进行的,这样应该比盲目的进行电话式询问的方法效率高)。
2. 在选择银行服务时,保险客户更有可能选择平安银行:在银行网络扩大的情况下,我们预计平安将能够将更多的银行服务售予保险客户。
平安的个人保险客户约为3650万,企业保险客户约为50万。
而这些客户在与平安保险签订了合同后,可能更会倾向于使用平安银行进行保险资金的管理。
这也是平安收购深发展后的一大好处。
3. 平安银行的规模效益将得到提升此次收购使得原先规模较小的平安银行扩大了规模,截止至2012年1月,深圳发展银行吸收合并平安银行,组建新的平安银行。
合并后的新银行资产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将拥有27个分行,395个营业网点,覆盖到中国平安约80%的客户群,这也将大大改善原来平安银行的成本收入比。
当然平安银行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利率市场化对整个行业都会带来影响。
对于平安银行来说,2012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同业业务在很快增长,这降低了平安银行的净息差,因为同业业务的利差降得很快。
平安银行的存贷利差上半年实际上在增加,从年初的4.04%到6 月底达到4.44%,这主要由贷款的收益驱动,因为平安银行在做更多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和信用卡的贷款业务,国有、大型企业的贷款业务已经比较少了。
平安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主要有两点,其一是降低平安银行的资金成本。
现在和未来,平安银行的核心挑战来自资金成本,原来深发展活期存款仅占到34%,而其他很多股份制银行,活期存款的占比都超过50%。
这是因为过去深发展银行主要是个借贷银行,而且借给大公司。
因此,未来两三年,平安银行的主要挑战就是逐步把自身的结算业务做起来,提高结算业务余额,如果说能提高到行业平均水平,就可为平安银行带来额外25 亿元的收入,这就可以用来抵消利率调整带来的影响。
过去两年,平安在网上银行、现金管理业务方面投入很大,改变了销售关系管理、给客户经理做了大量培训等,公司的结算业务已经有了一些改变。
其二就是降低对净利息收入的依赖。
两年前,深发展的非利息收入占比是6%,这次中报的数据是17%,这个增长来自多样化的渠道,但是其他一些银行还是超前的,他们可以达到25%。
如果能达到他们的水平,又可以为平安带来10亿元的收益。
总体来说,平安银行要持续降低资金成本,提升非净利息收入占比,持续将客户群调整为中层客户,中期主要是着重于零售客户和综合金融的模式。
其次,保持供应链金融传统优势面临挑战。
供应链金融是原深发展银行的一大优势,两行合并后如何保持这一优势面临着严峻挑战。
平安银行目前在供应链金融方面要主要专注三点:第一,要拓宽供应链金融所涉足的行业,增加涉足行业的数目。
第二,要开拓针对境外贸易融资的业务,这方面深发展做得还不够,两年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仅占比4%,现在虽然已经达到15%,但是和同业相比依旧不够强大。
第三,要加大投入建立长期业务平台。
长远来看,供应链金融中,信息就是核心,供应链金融不只是触及上下游公司就够了,还包括平行的公司、物流网络等,要把这些相关各方连接起来,处理好这之间的信息流。
科技将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包括网络、数码、移动终端等在业务中的利用,这是未来业务发展的方向。
第三,在平安集团内部,能否实现客户资源共享也是挑战。
在2012年上半年平安银行通过交叉销售发行信用卡77万张,渠道贡献率41.5%,这是一个成功经验,但是能够保持持续性的客户资源共享还是面临挑战的。
理想的状态,在客户资源问题上,不应该严格区分银行客户、保险客户,而应该都看作是消费者,利用综合金融,将不同的服务整合到一个平台上。
平安正努力打造一个账户就可以买到全套产品的服务模式。
但是目前由于监管制度以及牵涉集团下不同子公司,所以要实现这样一个理想模式还面临很多现实障碍,尤其在如何尊重客户的隐私和信息的保密性方面。
三、 全球主要国家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发展历程的回顾暂时抛开平安的案例,回顾一下全球主要国家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发展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势在必行。
1929 年之前的世界各国金融业大都实行混业经营,银行、保险、证券均处于发展初期,法律及相关监管机制都不健全,致使三行业相互交叉,从而使世界金融业处在初级的较混乱的混业经营阶段。
1929-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爆发之后,美国的金融业遭受沉重打击,金融体系紊乱,信用制度崩溃,数千家银行倒闭。
为确保公众对全国金融体系和货币供应的信心,卡特·格拉斯和亨利·斯蒂格尔两人共同起草了《1933 年银行法》, 并获得通过。
这就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明确确立分业经营基本原则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其法规的主要内容是:禁止银行业和证券业的跨业经营,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模式。
它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与现代投资银行的分离,开创了美国分业经营的格局。
此时,世界各国在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的关系上形成了两大阵营。
即以美国为代表的分业经营制度国家和以德国为代表的混业经营制度国家。
但到了 20世纪80 年代以后,金融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金融全球化使得国际金融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英国、日本等国纷纷放弃分业制度,业务范围向证券、投资、保险等多领域扩展,转向了混业经营制度。
而此时美国的分业经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抑制了美国金融服务业全球竞争地位的进一步提高。
1999 年 12 月,德意志银行收购了美国第八大银行—信孚银行,成为首起美国银行被外国银行收购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