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先进 科技引领全面推进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
以科技为支撑,建立信息预警系统,提高合规能力
以科技为支撑,建立信息预警系统,提高合规能力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合规挑战。
为了提高合规能力,建立信息预警系统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以科技为支撑,建立信息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科技的发展为建立信息预警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以对企业的各项业务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合规风险。
通过建立智能预警模型,可以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预警,有效防范合规风险的发生。
其次,建立信息预警系统有助于提高企业对法规政策的了解和遵守。
信息预警系统可以实时更新相关法规政策的变化,为企业提供最新的法律法规信息,并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的合规建议。
通过信息预警系统的及时提醒和指导,企业可以更加方便地了解和遵守各项法规政策,降低企业因为不熟悉法规而导致的合规风险。
另外,建立信息预警系统还可以提高企业的风险识别和处理能力。
信息预警系统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和风险偏好,建立合适的风险评估模型,对各类风险进行精准识别和评估。
企业可以根据信息预警系统提供的风险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和处理措施,提高企业的应对风险能力和危机处理效率。
在建立信息预警系统过程中,企业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要充分了解企业的业务运作模式和风险点,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信息预警系统的关键指标和预警模型。
其次,需要选择适合企业规模和特点的信息预警系统,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和实施。
最后,企业应该持续监测和评估信息预警系统的运行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预警模型,确保信息预警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以科技为支撑,建立信息预警系统是企业提高合规能力的重要举措。
科技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合规风险,提高对法规政策的了解和遵守,提高风险识别和处理能力,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合规风险。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积极探索和应用信息预警系统,不断提升合规管理水平,赢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信息科技科一推动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
信息科技科一推动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信息科技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推动者,信息科技科一在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助力提升了信息化水平。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信息科技科一如何推动信息化建设并提高信息化水平。
首先,信息科技科一以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和专业知识,而信息科技科一正是具备这些技术和知识的专业人士。
他们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提供系统架构设计、网络建设、数据库管理等综合技术支持,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其次,信息科技科一在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推动力。
信息科技科一担负着信息系统的开发、运维和管理任务,通过采用先进的软件和硬件技术来实现信息系统的高效运行。
他们掌握着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和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出符合要求的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信息流动和共享,从而推动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此外,信息科技科一还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运用,更是对组织管理的全面改革。
信息科技科一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与协作,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和执行力。
他们可以设计并实施各种信息系统,如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另外,信息科技科一还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教育和学习的信息化发展。
信息科技已经深入到教育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
信息科技科一可以利用各种教育技术工具和平台,设计并实施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在线课程等,提供更广泛、更灵活的学习途径和资源,推动教育的信息化进程。
最后,信息科技科一还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信息科技科一能够设计和开发各种信息平台和系统,为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信息化服务和管理支持。
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发布时间:2021-11-11T05:43:00.055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13期作者:刘华[导读] 伴随着集团公司“十四五”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展开,党建信息化已成为企业适应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并在大庆石油公司信息技术中心落地生根。
大庆石化公司信息技术中心摘要:伴随着集团公司“十四五”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展开,党建信息化已成为企业适应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并在大庆石油公司信息技术中心落地生根。
本文以信息化党建产生的影响、意义和做法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如何深刻认识信息化党建内涵,以及如何加强、完善党建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信息化;党建;意义;做法近年来,大庆石化公司信息技术中心党委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党建信息化水平,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党建信息化网络体系,各级党组织不断创新党建平台,党建信息化基本进入了科学、有序发展轨道。
但我们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仍有许多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之处。
一、信息化党建的内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新要求和建设“创新型政党”的新定位,报告中首次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列起来,形成四化同步发展的新决策和“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的新观点,首次提出“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的时代命题,为信息化党建工作再次指明了方向。
当今,在公司乃至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信息化党建可以理解为:它是公司党建工作与信息化技术的有效结合,是各级党组织以信息化为载体,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实践过程;它的最终目的是将信息化融入党的建设的各个环节,提升党组织的工作实效性。
二、信息化对党建工作的影响(一)实现了党务信息的动态管理。
为确保党建网信息管理能够更贴近工作实际,中心党委成立党建信息化工作小组,由中心党委组织部、党群工作部、基层各党支部共同推进党建网建设工作。
中心党委组织部定期组织召开信息化党建研讨会,有效推进了信息化党建工作的全面开展。
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05
结论:智能监控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效果,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案例
案例一:某企业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提前发现并预防安全隐患。
案例二:某工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设备故障预测,提前进行设备维护,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案例三:某城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交通流量预测,提前进行交通疏导,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建立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安全管理的智能化分析和决策支持
科技手段提高安全管理效果的案例分析
智能监控系统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案例
01
案例背景:某企业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04
02
03
智能监控系统: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控现场情况
应用效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率
案例分析:智能监控系统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和优势
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加强培训: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安全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加强沟通:加强安全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
引入先进技术: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加强安全管理的宣传和教育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监督和反馈机制
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档案和记录制度
加强安全管理的技术研发和创新
研发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实现安全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
加强安全管理技术的应用,提高安全管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建立安全管理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
深入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深入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自管理提升活动开展以来,集团将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提升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信息化在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总体规划、系统集成、深化应用,有效整合信息资源,梳理优化业务流程,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了企业管理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持续稳步提升。
一、完善方案,优化保障为了实现“细化方案,专项整改、全面提升”的工作目标,集团将管理信息化提升与集团“十二五”规划紧密结合,通过完善实施方案、优化保障措施,确保管理信息化提升工作目标清晰可衡量、整改措施细化可执行,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一)完善方案在管理提升活动第二阶段开展之初,集团开展了专项工作“回头望”和复查复诊工作,全面梳理并分析掌握了在“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短板和瓶颈,编制了《西电集团2013-2015年信息化工作推进实施方案》,并组织所属企业编制了各单位的“2013-2015年信息化滚动规划”。
确立了“以两化融合规范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变”的建设目标,使管理提升活动与集团信息化战略规划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二)优化保障集团通过采用科学的项目管理和对标分析方法、开展信息化导入准备工作、提高信息化建设质量等举措,积极促进信息化水平的持续提升。
1、对标先进,明确目标。
集团积极借鉴先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与多家中央企业就集团管控、E R P等系统的建设应用进行了专项对标。
通过深度对标、学习调研、实地考察等手段,充分剖析企业自身管理信息化全过程、各环节存在的短板和瓶颈,找准关键点,在有效解决突出问题的同时,也为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积累了宝贵经验。
2、落实责任,确保投入。
集团的信息化建设纳入集团投资管理,统一协调落实各种资源,保障持续投入。
同时建立了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投资管理制度与流程,规范了项目管理各个环节,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
科技引领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科技引领安全工作实施方案首先,科技引领安全工作实施方案需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安全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和溯源,帮助企业及时制定应对措施。
此外,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提高安全防护的整体效能。
这些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将极大地提升安全工作的实施效果和效率。
其次,科技引领安全工作实施方案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不仅包括安全设备和系统的更新换代,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这包括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建立安全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机制,建立安全漏洞的快速修复机制等。
只有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保障安全工作的实施和运行。
再次,科技引领安全工作实施方案需要加强跨界合作。
安全工作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事情,更需要与政府、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
科技引领安全工作实施方案需要通过跨界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安全领域的共性问题,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共同推动安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只有通过跨界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安全工作中的复杂和多变的挑战。
最后,科技引领安全工作实施方案需要注重创新和实践。
安全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领域,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实践探索。
科技引领安全工作实施方案需要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对安全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新技术、新理念在安全工作中的应用。
同时,也需要鼓励企业进行安全实践,不断总结和积累实践经验,不断提升安全工作的实施水平。
综上所述,科技引领安全工作实施方案是当前安全工作的重要议题。
通过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跨界合作以及注重创新和实践,才能更好地应对安全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和威胁,保障企业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希望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和重视科技引领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共同推动安全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探讨“十二五”信息科技发展战略推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2011
全 、促业 务发展”为主导思想 ,加强领导 、统筹规划 ,
加强保障 、有序推进 ,以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银行核 心 新的阶段 ,银行机构要进 一步建立一体化的全面风险管 竞争力的提升 。银监会坚决贯彻科学发展 的理念 ,努力 理体 系 ,涵盖各类风险 、贯穿风险战略的制 定 、风险的
完善信息科技审慎监管框架 ,不断提升信息科技监管有 监控 、风险的管理和压力测试各个环节 。这要求银行机
效性。
构以业 务和风险管理需求 为基础 ,以信息科技 为手段 ,
郭利根 深入分析 了 “ 十二 五”期 间银行信 息科技 加快构建数据标准体系 ,重点加强数据的治理 ,切实提 面临的新形势 、新挑 战和新任务 : “ 十二五”时期 ,面 高风险数据的质量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 设施 ,助
21 . /中国 011 2 金融电 脑
_ I I m
用,开展一 系列的制度 、流程和产品的再造和创新 。信
暨 银 行 业 信
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
高为银行业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广阔的空『 。在新的 日 J
历史环境下 ,要树 立科技 引领 的理念 ,进一步促进信息 科技与业务的融合 ,进一步增 强信息科技创新与服 务的 能力,充分发挥信息科技 引领业务 、催化管理的核心价 值 。其次 ,信息科技要成为构建一体化全面风险管理体
人组成 ,并邀请 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领导 、专家和行业知 名专家作为顾问委 员。郭利根表示 ,希望通过管委会的 成立 ,加强对银行业信息科技发展与风险管理 的专业指
科学创新 ,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 ,确保更加安全稳 导 ;深入传导 、贯彻监管理念 、要求 ,提升信息科技监
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总结
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总结
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
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而信息化建设则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基础设施。
在科技创新方面,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各行各业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
可能性。
通过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提高企业和机构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
高竞争力。
同时,科技创新也会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
转型。
而信息化建设,则是将科技创新应用于实际的生产和管理活动中。
通过建设信息化系
统和平台,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信息化建设还
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
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不仅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人们
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人们通过新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可以方便快捷
地获取各类信息,进行交流和互动。
同时,科技创新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促进了社会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
总的来说,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不断
推进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国家和组织的竞争力,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建设一个更加富裕、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学习《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我国数字经济》心得体会
学习《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我国数字经济》的心得体会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领导对发展数字经济的重大意义、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以及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作出重要论述,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一.大数据开启信息化新阶段,催生数字经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经济形态的重大变革,往往催生并依赖新的生产要素。
正如劳动力和土地是农业经济时代主要的生产要素,资本和技术是工业经济时代学习贯彻《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领导对发展数字经济的重大意义、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以及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作出重要论述,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大数据开启信息化新阶段,催生数字经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经济形态的重大变革,往往催生并依赖新的生产要素。
正如劳动力和土地是农业经济时代主要的生产要素,资本和技术是工业经济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正逐渐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经济大国,科技强国必须是数字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依托科技进步,而数字经济是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业态,已经显现了出色的发展前途成为重要的科技支撑。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谁在数字经济方面领先,谁就能掌握世界先机和主动。
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建筑施工现场,由于工程造价高、工作环境复杂、施工工艺繁杂等因素,安全风险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信息化建设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本文将介绍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并探讨其对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积极作用。
一、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及意义在过去的施工现场管理中,安全风险的控制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和传统的管理手段,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疏漏。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于施工现场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正逐渐受到关注。
信息化建设可以将施工现场的各项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快速传递,提高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的准确性、实时性和矫健性。
二、信息化建设在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1. 数据采集与分析信息化建设可以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对施工现场的各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如温度、湿度、气体浓度、设备状态等,将数据传输到中央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
通过数据的分析与定位,可以发现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为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利用信息化系统,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回溯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改善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2. 风险识别与评估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建立施工现场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模型。
根据现场的特点与历史数据,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估,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排序,以便于管理者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3. 预警与应急处置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测,当出现安全风险超过一定阈值时,系统可以自动产生预警信息,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预警信息可以通过手机短信、邮件等方式发送,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
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处置方案,提供相应的救援指南和应急措施,为现场人员提供参考,提高事故应急处置的效率与准确性。
三、信息化建设的优势1. 提高安全管理效率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依靠人工操作,工作繁杂且容易出现疏漏。
校园安全管理:科技助力,智慧保障,全力打造安全校园
校园安全管理:科技助力,智慧保障,全力打造安全校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学校安全管理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023年,校园安全管理已经全面普及了科技助力的措施,全力打造了智慧保障,营造了安全校园的氛围。
一、科技助力在校园安全管理领域,科技的应用是推进安全管理的基础。
在2023年的校园安全管理中,各种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
1. 区域有限定位系统(RTLS)RTLS技术主要是通过监测无线电频率来实现设备和人员的定位,从而可以实时跟踪使用者的位置。
学校内安装了RTLS系统后,可以有效避免校园内发生一些无法预测的安全事故。
在发生校园安全事件时,RTLS系统可以通过对校园内学生与工作人员的位置进行实时监控,并可以迅速定位到事故发生地点,提高救援效率。
2. 无线网络技术各校园内实现了全覆盖的无线网络,帮助学生和老师们在车间、实验室、图书馆、教室等场所更方便地获得实时信息。
无线网络技术同时也是学校内部交流和沟通的利器,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对社区成员进行紧急提醒或者快速应急回答,有效提高了应急处理的效率。
二、智慧保障在有了科技的辅助下,学校各部门都有了智慧的保障。
从基本教育服务到校园安全,每个部门都得到了科技的应用,完善了自己的功能。
学校安全管理方面进一步体现了智慧保障的建设。
1. 智慧道路系统智慧道路系统是针对校园交通管理而设计的应用智能技术。
通过监测路面情况、车辆速度、人流量,通过智慧系统,实现实时交通管控。
同时,该系统还具备对交通事故进行预防和处理的能力。
智慧道路系统在校园交通事故的处理和交通管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智能人脸识别系统智能人脸识别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学校安全管理的效率。
动态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将学生和工作人员的信息与教学资源进行对应管理。
通过智能人脸识别系统,学校可以有效地防止非法人员进入校园,保障了校园的安全。
同时,这种系统还可以起到学生考勤、入校证明等方面的作用,大大简化了学校日常管理工作。
学习先进 科技引领全面推进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
学习先进科技引领全面推进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时间:2012-09-04 文章来源: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风险的不确定性是当今信息时代和后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只有有效地管理不确定性才能使企业良性发展。
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对中央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远集团”)认识到企业管理理念和体系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以全面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时代,鉴于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复杂性和技术性,传统的依靠人力推动和运作方式进行管理创新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而且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并且持之以恒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支持。
由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开展不仅会引发企业价值观念的改变,需要有强大的决策策略推动力、科学管理和技术服务的支撑,需要深入理解风险的内涵、正确使用工具和测评技术以及评价方法、合理配置资源、有效控制风险,才能够真正将企业风险管理的要求与企业的战略和运营相结合。
用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推动企业战略转换,推动企业经营模式转换,推动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引发企业“业态”变革,从而实现公司价值、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发展与和谐。
所以这项工作并非能够一蹴而就取得成功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过程。
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必须依托现代的信息和网络技术,才能更好地支持自身战略的发展。
同时,由于中远集团为大型企业集团,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项自上而下,战略层面到操作层面贯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整个集团上下各级,多家企业,共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就要形成并依托推行的载体和手段,要先期统一风险语言、评价标准和业务风险控制流程,开发上下贯通信息系统将总部的要求固化形成人机对话系统,减少人为干扰和信息衰减,提高效率。
因此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加以实现,以支持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落地。
以科技驱动推进企业安全管理创新和提升
以科技驱动推进企业安全管理创新和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安全管理也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提升。
科技作为一种强大的驱动力,能够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的创新和提升。
本文将分别从数字化安全管理、智能化安全管理和云安全管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字化安全管理数字化安全管理是指通过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安全管理实践中,完成信息资产管理、漏洞管理、防火墙、入侵检测、事件管理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工作的处理。
数字化安全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更加高效的管理方式传统安全管理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而数字化安全管理可以通过自动化处理大量的数据来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并且通过安全管理软件可以实现远程管理、管理分工、数据分析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效率。
2.提高安全性传统安全管理方式主要依赖人工监管,人为因素不能保障安全,而数字化安全管理可以通过应用先进的加密技术、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技术来提高企业的安全性。
3.实现远程管理数字化安全管理可以在各个角落实现自动安全监控,可以远程监管,安全管理员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到企业的安全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安全问题。
二、智能化安全管理智能化安全管理是指通过信息技术的特殊应用,对企业安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威胁进行自动识别、监测和管理等操作。
智能化安全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实时监测智能化安全管理采用了先进的传感技术,能够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安全运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更好地保障企业的安全稳定。
2.自动化处理智能化安全管理通过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处理技术,能够分析和处理大量的数据,减少了人为的管理环节,同时也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3.提升安全意识智能化安全管理大大提升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对企业内和外部的安全威胁更加积极地进行防范和防范策略的制定。
三、云安全管理云安全管理是指企业将安全管理和数据存储都迁移至云端,实现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服务和数据存储管理。
云安全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在线数据备份云安全管理可实现在线数据备份,使企业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一应俱全,同时也使企业的数据更加安全可靠。
科技创新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科技创新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
而科技创新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本文将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探讨科技创新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引言信息化建设对于一国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国家的经济水平,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改进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在全球的话语权等等。
而科技创新,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正逐渐走向中心舞台。
二、科技创新对信息技术的影响科技创新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它可以推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科技创新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技术创新,我们可以不断推陈出新,将信息技术不断升级和完善,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也让国家在信息化领域更加具有竞争力。
三、科技创新对信息技术产业的影响随着科技创新的推动,信息化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科技创新可以为信息技术产业开辟新的发展方向,创建出更多的市场需求,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转变。
科技创新在信息技术产业中具有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着信息技术产业的竞争实力。
四、科技创新对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意义科技创新对于国家信息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通过科技创新,我们可以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走向更加高端和智能化,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和质量,使国家在信息化方面具备更高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同时,科技创新可以带动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五、结论科技创新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正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我们才能推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推动信息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将国家信息化建设推向更高的水平和更深的领域。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科学家们进行更多的研究,提高科技创新的水平和成果,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向前发展。
智能化风险管控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工作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面临着日益复杂的风险环境。
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我单位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面开展智能化风险管控工作。
现将智能化风险管控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目标1. 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实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2. 加强风险管控措施,降低企业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
3. 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措施1. 建立智能化风险管控体系(1)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识别、评估、管控、监控等环节的责任主体和操作流程。
(2)构建风险数据库:收集企业内部和外部风险信息,建立风险数据库,为风险识别和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2. 强化风险识别和评估(1)运用智能化技术: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
(2)开展风险分析:针对识别出的风险,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影响和可能的发展趋势,为风险管控提供依据。
3. 制定风险管控措施(1)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等。
(2)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将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具体岗位和环节,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4. 完善风险监控体系(1)建立风险监控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风险监控平台,实时监测风险变化情况。
(2)开展风险预警: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提醒相关部门和人员采取应对措施。
三、工作成效1. 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通过智能化技术,企业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能力得到加强。
2. 降低企业风险损失:实施风险管控措施后,企业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明显降低,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 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智能化风险管控工作的开展,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借力先进信息技术搭建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参考资料
借力先进信息技术搭建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时间:2012-09-05 文章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子)成立于1989年,首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
中国电子以提供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为主营业务,产业分布于集成电路与关键元器件、软件与服务、专用整机及核心零部件等六大领域,是中国最大的国有IT综合性企业集团。
2011年,中国电子资产总额1447.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682.4亿元,利润总额37.4亿元,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到2011年,中国电子显示器研发制造规模全球第一,盘基片制造全球第一,液晶电视制造全球第三,计算机电源、SMD晶体元器件产销国内第一,IC卡芯片销量国内第一,高新电子国内第二。
2011年7月,中国电子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列第408位。
中国电子将不断巩固和提升在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影响力、带动力和贡献力,致力成为显示技术的驱动者,信息安全的捍卫者,IT生产性服务业的领先者,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IT企业集团。
中国电子全面风险管理信息平台(下称平台)建设是中国电子贯彻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而开展的一项工作,也是中国电子信息登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从国资委倡导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以来,中国电子积极贯彻管理提升活动要求,全面强化平台功能,落实要素管理理念,加快平台的改进和完善步伐。
目前,平台二期已经正式上线运行,平台预警集团公司重大风险和促进风险管理的功能初步实现,平台在促进企业管理提升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得到国资委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在2012年6月举办的中央企业信息化登高行动第九期(全面风险管理)专题研讨会议上,平台作为全面风险管理信息化的先进成果,进行了经验交流。
、平台的基本功能(一)平台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平台是按《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于2009年着手开发的。
健全机制 加强管理 提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水平
健全机制加强管理提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水平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银行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信息科技的依赖程度显著增强,同时,银行机构对信息科技风险防范不足,管理相对薄弱,信息安全问题不断出现,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
信息科技规模的快速扩大和信息科技风险的管理相对薄弱已成为银行业面临的突出矛盾之一,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已刻不容缓。
一、我国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整体情况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在第八届科技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银行业科技风险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
虽然各银行在科技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策略、及流程方面有较大差异,但对科技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都有了清醒的认识。
信息科技风险作为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引起监管部门和银行机构的高度重视。
2008年7月,银监会颁发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问责方案》,明确各银行的法定代表人为本单位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的第一责任人,并要求逐级签订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责任书。
2009年,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从信息科技治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信息安全、信息系统开发测试和维护、信息科技运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外包、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等方面,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全面要求,成为各银行机构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银监会还将银行的信息系统纳入现场和非现场监管,大力开展信息科技风险现场检查,对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防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2011年,银监会成立了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高层指导委员会,专门研究银行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等重大问题,加大对银行业科技风险管理高层指导的力度。
人民银行通过召开信息安全相关会议、进行信息科技风险评估、发布信息安全风险提示等形式,督促各银行机构做好信息科技风险防范工作。
2011年12月,人民银行召开第八届科技工作座谈会,专题研讨了银行业科技风险管理问题。
国内各大银行在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加大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力度。
使用科技手段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
使用科技手段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探索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安全管理领域,科技手段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使用科技手段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
一、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信息化系统是科技手段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环。
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监控和数据分析。
首先,可以建立一个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系统,员工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上报安全事件,系统能够及时接收并自动生成报告。
其次,可以建立一个安全培训和考核系统,通过在线学习和考试,提高员工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再次,可以建立一个安全巡检和隐患整改系统,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巡检,并及时记录和跟踪隐患整改情况。
最后,可以建立一个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智能化设备是科技手段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体现。
例如,在监控系统中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对人员进出的自动识别和记录,提高门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另外,通过使用无人机进行巡检,可以覆盖更广阔的区域,并及时获取隐患信息。
同时,还可以利用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危险品存储和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测,确保操作符合规定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分析和利用数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首先,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出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安全隐患和规律,为制定安全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其次,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及时发现和响应潜在的安全风险。
再次,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安全事件进行快速识别和分类,提高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安全培训和知识普及,根据员工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个性化地推送学习内容,提高培训效果。
四、云计算与移动办公云计算和移动办公的发展,为安全管理带来了便利和灵活性。
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与信息化建设
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与信息化建设摘要: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手段。
本文探讨了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科技管理体制创新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信息化建设;挑战;机遇;对策引言: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传统科技管理体制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
信息化建设为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平台,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科技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实现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
本章将对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并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性科技管理体制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对科技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调控的机制和制度。
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是指在科技管理过程中引入新的理念、方法和模式,以达到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性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技管理体制创新能够推动科技进步。
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可以动态调整科技资源的配置,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质量。
这有助于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的快速发展。
其次,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科技管理体制创新能够加强科技与经济的融合,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有效的科技管理体制可以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再次,科技管理体制创新能够提升国家竞争力。
通过推进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提高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有效利用科技资源,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1]。
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也可以帮助国家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减少对外技术依赖。
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对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入新的理念、方法和模式,不断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可以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
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防范信息科技风险提高对信息科技风险认识,建立信息科技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控制机制,重点加强信息安全、开发、运维、外包和应急管理,不断提升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
第一节强化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提高信息科技风险防控能力加强对信息科技风险重要性的认识,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职责,制定覆盖农村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各个领域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与农村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发展战略、总体风险管理策略保持一致。
探索农村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控制机制,研究确定关键信息科技风险指标,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加强对关键信息科技风险识别和监测。
建设日常信息科技风险监测基础数据平台,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提供数据基础,逐步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逐步建立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的常态化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开展全面的信息科技风险评估;强化内部审计在信息科技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监督评价职能。
第二节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信息安全管理能力加大信息安全投入,建立专业化的信息安全队伍,提升信息安全工作质量和效率。
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信息安全方针、策略和管理要求,规范操作流程,加强贯穿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信息安全管理。
加强信息资产保护力度,建立信息资产分类分级标准,逐步实现对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信息资产的分级保护措施,严格防止敏感数据泄露,推动信息资产安全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综合利用先进、成熟的安全产品和技术手段,在防御、监测、预警、响应、恢复等层面提高信息安全管理能力,提升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健壮性和有效性。
加强新系统建设安全控制,建立信息系统开发、投产和上线全过程安全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系统建设、变更、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实现对信息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
重点加强银行卡、网银系统风险防控,建立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处置等防控机制,建立银行卡、网银交易欺诈和风险侦测系统,完善交易风险监控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先进科技引领全面推进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时间:2012-09-04 文章来源: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风险的不确定性是当今信息时代和后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只有有效地管理不确定性才能使企业良性发展。
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对中央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远集团”)认识到企业管理理念和体系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以全面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时代,鉴于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复杂性和技术性,传统的依靠人力推动和运作方式进行管理创新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而且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并且持之以恒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支持。
由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开展不仅会引发企业价值观念的改变,需要有强大的决策策略推动力、科学管理和技术服务的支撑,需要深入理解风险的内涵、正确使用工具和测评技术以及评价方法、合理配置资源、有效控制风险,才能够真正将企业风险管理的要求与企业的战略和运营相结合。
用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推动企业战略转换,推动企业经营模式转换,推动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引发企业“业态”变革,从而实现公司价值、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发展与和谐。
所以这项工作并非能够一蹴而就取得成功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过程。
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必须依托现代的信息和网络技术,才能更好地支持自身战略的发展。
同时,由于中远集团为大型企业集团,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项自上而下,战略层面到操作层面贯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整个集团上下各级,多家企业,共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就要形成并依托推行的载体和手段,要先期统一风险语言、评价标准和业务风险控制流程,开发上下贯通信息系统将总部的要求固化形成人机对话系统,减少人为干扰和信息衰减,提高效率。
因此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加以实现,以支持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落地。
中远集团在借助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实施《指引》,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结合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持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管理工作中远集团一直高度重视管理建设与完善工作,并结合集团发展实际不断引进、学习、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行管理改革与创新,提升全集团的综合管理水平,保障集团风险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
2003年,中远集团在国内率先引入AS4360和COSO的ERM风险管理标准相关理论和概念,与公司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充分结合,建设完整的管理系统。
2004年,中远集团积极配合国资委开展“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研究课题组”的工作,作为第一家试点单位参加国资委的全面风险管理调研工作。
2005年初,中远集团在风险管理调研基础上,为配合全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实施了集团的风险评估工作,编制了风险库,绘制了风险图谱,为公司进行风险管理决策、制定风险管理策略、确定风险管理建设工作重点、有效配置管理资源提供依据。
2006年,中远集团按照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进行流程再造,将全面风险管理的条款与要求融入到公司管理决策和业务程序之中,并将风险管理职责的要求和风险授权通过工作标准落实到每位中远人的实际行动中。
2008年开始,在中远(集团)总公司完成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的搭建,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成为第一家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中央企业,并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国家风险管理标准《GB/T24353-2009 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进行了完善。
自2009年起,中国远洋作为中远集团的主要试点企业之一,以风险为导向率先针对内部控制程序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优化工作,基本搭建完毕内部控制框架。
2011年,中国远洋作为境内外上市公司强制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在公司总部和下属六家公司范围内开展了内部控制建设和改进完善工作。
目前,已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单位占公司资产比重超过70%。
2012年,按照国资委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的总体安排,中远集团积极开展全面风险管理专项提升活动,结合公司管理提升总体方案积极开展风险诊断工作,并积极推进投资评估、燃油期货等专项风险管理工作。
二、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全面风险管理实施,以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操作平台整合风险管理行为中远集团围绕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建立中远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满足三个方面推进要求:一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落实工作责任。
明确风险管控工作的归口部门,完善企业原有管理体系,固化风险的收集,辨识,评估流程。
将内控制度和体系运作,按照企业风险管理的一般过程,集成在系统平台上运行。
二是信息系统结合企业实际,融入生产经营。
能够保障从企业发展战略、日常运营、风险应对和监控预警等各方面均能落实国资委《指引》的有关要求。
三是信息系统辅助编制发布全面风险管理各层次报告,加强沟通交流。
在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报告编制效率的同时还将风险管理理念以网站形式在企业内部进行宣传,加快营造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氛围。
成为集团用于向下属公司的管理输出和统一管理文化的载体。
中远集团从2003年进行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建设时就同步开发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基础,2006年将“中远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系统”作为重点建设项目。
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依据中远集团多年风险管理实践经验,结合自身管理体系要求,同时研究对比国内外相关风险管理特点,逐步扩展设计形成的现有规模。
根据中远集团的管理现状,不断对照国际先进企业的最佳管理实践,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全面风险管理的流程“固化”作为提升中远集团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之一,并以此进行风险管理和分析,追溯并延续风险信息和指标数据、统一评价标准,避免各下属公司因体系建设的重复投资浪费。
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系统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指引》第五十六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实现信息在各职能部门、业务单位之间的集成与共享,既满足单项业务风险管理的要求,也要满足企业整体和跨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综合要求,中远集团开发了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功能包括:风险策略的制定、风险信息的收集、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监控、风险管理体系的管理、与业务系统的集成、重大风险的监控预警机制、风险报告、体系监控、风险知识库的管理、厂务公开等内容,并与全球契约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完善沟通和披露机制,形成一套完整的全面风险管理信息平台。
满足《指引》对信息系统中的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测试、传递、报告、披露等功能的要求。
同时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实现各专业业务风险集成管理,统一报告相关领导的功能,提升了各专业业务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水平。
全面风险管理信息平台是中远可持续发展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为中远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战略举措之一。
2011年,中远以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为指导,结合中远实际情况,对中远全面风险管理信息平台的功能进行扩充,建立一套以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这套系统建设、实施和运转,中远将形成动态的自我风险辨识能力,达到及时辨识、预防风险,设计并采用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减少风险损失。
三、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科学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中远集团按照国资委《指引》所规定企业风险管理的一般过程,结合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改进管理模式,增加了策动力和资源配置以及授权要求,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
根据企业管理经验进一步分解可以落实的步骤,中远集团创造性提供科学地建设风险管理系统的实施和推行16步法,以年为周期一个循环,实现一次管理创新。
中远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实施,科学推进中远的风险管理工作不断向深入发展。
中远集团在2005年成功完成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一期的开发,成为第一家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中央企业,2006年进行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开发,完成社会责任风险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和法律风险信息系统的开发。
2007年立项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三期,经过2008年和2009年两年时间的开发、测试和试运行,该信息平台2010年初步投入使用。
为了进一步适应五部委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化管理要求,系统在2011年扩充了“内控调查与诊断”、“内控评价”等功能模块。
该信息平台目前的应用范围已经覆盖了中远集团总公司以及下属企业。
四、结合工作实际,持续优化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中远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构成图如下:中远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应对、监控以及改进的全过程,同时参考PDCA的管理方法,实现风险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为及时向国资委或其他相关方报告风险管理成果提供了便捷的沟通平台。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目前系统主要功能介绍如下:(一)风险评估中远集团按照国资委《指引》的要求,结合AS4360风险管理体系标准,参考美国COSO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运用六西格玛技术,开发出中远集团风险评估的方法,运用风险频次、风险影响程度和风险预知与应对难度三维独立变量,1-10连续数据的评价方法,科学地进行风险评估。
集团各部门和各公司以风险为主线实施管理,针对各自业务管理风险特点实施管理,在管理控制好运营风险的基础上,将重点扩大到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
由于风险评估的范围大、层次深、参与人多,用手工进行采集和分析,工作量大、准确度低,运用开发风险管理信息平台的风险评估系统可以全集团的人单点登录完成风险评估,根据全员风险评价的结果,自动计算各项风险以及风险事件的影响程度、发生概率、应对难度和重要性等值,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并通过图形化的方式直观地展现风险的分布情况,实现重大风险的监控。
风险评估程序图风险频谱示意图系统建立了多层结构的中远风险框架,并根据中远业务的发展以及管理的深化,实时更新框架结构和内容,并可按年度生成不同的中远风险框架。
通过持续的风险辨识活动,系统逐步累积形成了风险事件库,可按照风险的责任部门和所属风险框架等多个维度进行统计和汇总。
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集团发展现状和当前外部环境,对集团当前面临的风险类别、风险特征和重大风险排序进行修正,形成对集团总公司风险现状的全面、准确判断,确定当前的重大风险,明确管理重点。
根据集团发展战略、风险评估结果和管理资源现状,研究、确定集团的总体风险偏好与承受度方案,明确对当前各重大风险的应对策略要求,为具体风险管理提供决策标准和指导方针。
结合当前的国际金融环境,针对评估出的重大风险,选取了其中的套期保值风险和投资评估风险,制定其具体的管理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