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上下料机械手设计
液压机械手手部设计计算
液压机械手手部设计计算第5章机械手手部的设计计算5.1 手部设计基本要求手部设计应具有适当的夹紧力和驱动力,考虑到不同传动机构所需的驱动力大小不同。
手指应具有一定的张开范围和足够的开闭角度以便于抓取工件。
同时,要求结构紧凑、重量轻、效率高,在保证刚度、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轻手臂的负载。
此外,手抓的夹持精度也需要保证。
5.2 典型的手部结构典型的手部结构包括回转型、移动型和平面平移型。
回转型包括滑槽杠杆式和连杆杠杆式两种。
移动型即两手指相对支座作往复运动。
平面平移型则是手指的张开闭合靠手指的平行移动。
5.3 机械手手抓的设计计算5.3.1 选择手抓的类型及夹紧装置针对本设计平动搬运机械手的设计,需要考虑手抓张合角和夹取重量等原始参数。
常用的工业机械手手部分为夹持和吸附两大类。
考虑到本设计机械手需要夹持工件,且需要结构简单、适用于夹持平板方料,且工件径向尺寸的变化不影响其轴心的位置,因此选择二指回转型手抓,采用滑槽杠杆这种结构方式。
夹紧装置则选择常开式夹紧装置。
5.3.2 手抓的力学分析针对滑槽杠杆式手部结构,进行力学分析。
在杠杆的作用下,销轴向上的拉力为F,并通过销轴中心O点,两手指的滑槽对销轴的反作用力为F1和F2,其力的方向垂直于滑槽的中心线并指向O点,交F1和F2的延长线于A及B。
由力的平衡条件得到F1=F2cosα,F1'=-F1.由F1'·h=F_N·b·a·cosα/2b·cos2α和θ_h=α可得到F_N。
注:原文中存在大量的格式错误,已经全部修正。
上下料机械手设计(结构设计)任务书 (22)
各阶段工作任务
起止日期
查阅资料,完成总体方案的设计,撰写开题报告。
3.5-3.18
完成液压控制系统和气动机械手装配图。
3.19-4.15
完成机械手的结构设计,主要参数确定。
4.16-5.10
完成机械手传动方式的论证和选择,机械手各结构的设计计算。
5.11-5.18
设计修改完善,完成论文终稿。
3、该机械手能抓取重物,机械手的双臂可同时升降并在水平面内一起作90°回转,升降动作;装在手臂前端的手,可作夹紧或松开工件的开闭动作;
主要任务及目标
1、完成上下料机械手的整体设计,包括:手部、手腕、手臂和机身等结构部件的设计。
2、用CAD完成机械手的总装配图,零件图。
[1]孙志礼,冷兴聚,魏延刚等.机械设计[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6:19-25.
[2]刘朝儒,彭福荫,高政一.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5-30.
[3]李允文.工业机械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M],2017. 88-97
[4]孙桓陈作模.机械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45-151.
附件3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论文(设计)题目
上下料机械手设计(结构设计)
下达任务日期
任务起止日期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是为普通车床而设计的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的机械手;
2、对机械手进行了总体方案的设计,确定坐标型式、自由度和机械手的技术参数,确定该机械手的手臂的回转机构和升降机构,及手部结构。
5.19-5.26
任务下达人签名
任务接收人
签名
教研室指导小组组长签名
热处理机械手---液压系统设计
热处理上下料机械手的液压系统设计摘要作为现代机械设备实现传动与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液压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与其他传动控制技术相比,液压技术具有能量密度高﹑配置灵活方便﹑调速范围大﹑工作平稳且快速性好﹑易于控制并过载保护﹑易于实现自动化和机电液一体化整合﹑系统设计制造和使用维护方便等多种显著的技术优势,因而使其成为现代机械工程的基本技术构成和现代控制工程的基本技术要素。
液压机械手主要用于将沉重的零件或者是重复简单的劳动的设备,适用于热处理炉的上下料和一般工件工序的自动化生产。
本文根据热处理上下料机械手的用途﹑特点和要求,利用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拟定出合理的液压系统图,再经过必要的计算来确定液压系统的参数,然后按照这些参数来选用液压元件的规格和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
热处理上下料机械手的设计是轨道小车移动,液压支撑架的上下移动,结构简单,方便快捷,并应用自动电气控制,达到机电液一体化的生产,自动化程度高。
关键词液压系统;过载保护;机电液一体化Heat Treatment Unloading ManipulatorHydraulic SystemAbstractAs one of the modern machinery equipment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important technical means, hydraulic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national economy has been widely used. Compared with other transmission control technology, hydraulic technology has high energy density, flexible and convenient configuration, large speed range, rapid and smooth work ability, easy to be controlled and overload protection, easily realized automation and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design ,easy maintenance in manufacturing operation and other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technology , which make it become the basic technology of moder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the basic technology of modern control engineering.The hydraulic press and pressure machine is the main equipment for molding plastic injection and repressing material formation, such as stamping, bending, flanging, metal sheet drawing, etc. Also it can be engaged in the adjustment, the mounting indentation, the grinding wheel formation, the swaging metal parts formation, the plastic products and the powder products suppressed formation. 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usag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purposes of the YB32-150 type hydraulic pressure press machine us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draws up a reasonable hydraulic system and undergoes the necessary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parameters of hydraulic system which determine to choose hydraulic components and system structure of the specification. The hydraulic system of YB32-150 hydraulic pressure press Machine is rectangulararrangement .its' external appearance is new and original beautiful, the driving force system adopts hydraulic pressure system that makes the structure simple and compact, the action quick and reliable. This machine is equipped with the foot switch which can realize the semiautomatic craft movement circulation.Keywords hydraulic system;overload protection;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6)1.1 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 (6)1.2 液压传动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 (6)1.3 液压机械手的发展及工艺特点 (7)1.4 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 (8)1.5 本章小结 (8)第2章液压系统的计算和元件选型 (9)2.1 确定液确定液压缸主要参数 (9)2.1.1 液压缸内径D和活塞杆直径d的确定 (9)2.1.2 液压缸实际所需流量计算 (10)2.2 液压元件的选择 (10)2.2.1 确定液压泵规格和驱动电机功率 (10)2.2.2 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的选择 (12)2.2.3 管道尺寸的确定 (12)2.3 液压系统的验算 (16)2.3.1 系统温升的验算 (17)2.4 本章小结 (17)第3章机械手的液压系统原理设计 (19)3.1 热处理上下料机械手的基本结构 (19)3.2 确定液压系统原理 (19)3.2.1 液压油的选择 (19)3.2.2 确定供油方式 (19)3.2.3 同步回路的设计 (20)3.2.4 保压回路的设计 (20)3.3 液压系统图的总体设计 (21)3.3.1 升降缸运动工作循环 (21)3.3.2 伸缩缸运动工作循环 (22)3.3.3 夹紧缸工作循环 (22)3.4 本章小结 (23)第4章液压站结构设计 (24)4.1液压站的结构型式 (24)4.2 液压泵的安装方式 (24)4.3 液压油箱的设计 (24)4.3.1液压油箱有效容积的确定 (24)4.3.2 液压油箱的外形尺寸设计 (25)4.3.3 液压油箱的结构设计 (25)4.4 液压站的结构设计 (27)4.4.1 电动机与液压泵的联接方式 (27)4.4.2 液压泵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 (28)4.4.3 电动机的选择 (28)4.5 本章小结 (29)结论 (30)致谢 (31)参考文献 (32)附录 (33)第1章绪论1.1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称为流体传动,是根据17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工农业生产中广为应用的一门技术。
液压机械手毕业设计
液压机械手毕业设计液压机械手毕业设计在现代工业制造中,机械手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机械手的出现使得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极大地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而液压机械手则是机械手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它利用液压系统来实现运动控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液压机械手的设计和应用。
一、液压机械手的工作原理液压机械手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液压系统来控制机械手的运动。
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组成,通过液压泵将液压油送入液压缸,使得液压缸产生推力,从而驱动机械手的运动。
液压阀则用于控制液压油的流向和压力,实现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二、液压机械手的设计要点1. 结构设计液压机械手的结构设计要考虑到机械手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负荷。
机械手的结构应该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能够承受工作负荷和外界干扰。
同时,结构设计还应考虑到机械手的灵活性和可调性,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
2. 控制系统设计液压机械手的控制系统设计是实现机械手运动控制的关键。
控制系统应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组成,能够实时感知机械手的位置和状态,并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控制。
控制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机械手的运动范围、速度和精度等要求,以实现准确的运动控制。
3. 安全设计液压机械手在工作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安全设计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安全设计应包括机械手的防护装置、紧急停止装置等,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此外,还应考虑到机械手的自故障检测和自动报警功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三、液压机械手的应用领域液压机械手在工业制造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装配生产线上的零部件组装,提高装配效率和一致性。
同时,液压机械手还可以用于物料搬运、堆垛和包装等工作,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液压机械手还可以应用于危险环境下的作业,如核电站、化工厂等,减少人员的风险。
四、液压机械手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液压机械手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液压机械手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自适应性。
上下料机械手的液压系统设计浅谈
59文|何 淼上下料机械手的液压系统设计浅谈摘要:本文对一种液压式的上下料机械手进行设计,着力解决数控车床的上下料问题。
文章通过对机械手的动作顺序进行分析,完善机械手的液压传动系统的介绍。
关键词:工业机械;动作顺序;液压系统工业机械手在近代机械自动控制领域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机械自动化和自动化生产中常见,是一类新型的装置,在现代机械制造生产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机械手可以对人手和手臂的动作进行模拟,通过计算机程序的设定,可以抓取和搬运物品。
工业机械手主要是由执行系统、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构成,机械手可以分成不同的用途,分别是专用机械手和通用机械手,专用机械手的结构并不复杂,不需要增加单独的控制系统,按照程序就可以完善商品的生产。
通用机械手可以对设备的参数调整的基础上,使其符合生产线的要求。
一、机械手的结构设计本次研究分析的机械手主要是固定式的机械手,并且自由度非常高,其动力源是液压驱动系统,机械手主要由机身、手爪和手臂构成,这类机械手的类型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同,分成坐标型的机械手和圆柱坐标式的机械手。
借助手爪的运动和手臂的垂直运动,结合机身的水平方向的旋转,机械手可以完成物品的抓取和放置等操作,在数控车床运行的环节,可以自动完善上下料的工作。
手爪设计成二指V型,并且设计了花草,在抓取物品的过程中比较稳定。
手臂主要由连杆构成,连杆之间紧密的连接,主要是采用销钉连接。
焊接支撑架可以将手臂和机械手的机身连接起来,可以提高手臂的支撑能力,通过机身的螺钉进行固定。
机械手的动作的完成还要借助液压缸来完成。
二、机械手工作流程的设计机械手平时抓取的物件的重量很大,所以要确保机械手握力很大,并且确保其传动的稳定性,在选用液压缸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控制系统。
1、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在工作的过程中采用压力油液作为工作介质,在电动机的运行下,将油泵中的压力油输出,压力能通过机械能的转化得到。
压力油通过管道,直接进入到油缸中,从而促进了活塞杆的运行,机械手开始运行。
液压传动自动上料机械手结构设计
液压传动自动上料机械手结构设计液压传动自动上料机械手是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线的自动化机器人,用于将原材料或零件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液压传动自动上料机械手具有强大的承载能力、高速运动和高精度定位的优点,适用于重型工件的搬运和装配。
下面将分析液压传动自动上料机械手的结构设计。
1.机械手的框架结构:2.液压系统:液压传动是液压传动自动上料机械手的核心部分。
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门等组成。
通过液压泵提供的压力,液压缸可以实现各种动作,例如伸缩、旋转、举升等。
液压阀门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的流量和压力,实现机械手的各种动作和操作。
3.机械手臂的设计:机械手臂是液压传动自动上料机械手的关键组成部分。
机械手臂通常由多个关节连接而成,可以实现多自由度的运动。
机械手臂的关节通过液压缸驱动,使机械手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和任务。
机械手臂材质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要求尽量轻量化,以减少能量消耗和摩擦损失。
4.末端执行器的设计:末端执行器是液压传动自动上料机械手的末端装置,用于抓取、搬运或装配工件。
末端执行器通常由夹具、卡盘或吸盘等组成,具有可调节的抓取力和灵活的动作。
末端执行器需要与机械手臂的关节连接,同时能够快速、稳定地完成工件的抓取和释放。
5.控制系统:液压传动自动上料机械手的控制系统由电气控制和液压控制两部分组成。
电气控制系统包含传感器、电机、编码器和控制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机械手的运动和状态。
液压控制系统包含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门等,用于控制机械手的动作和操作。
综上所述,液压传动自动上料机械手的结构设计涉及框架结构、液压系统、机械手臂、末端执行器和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机械手的稳定性、精度和可靠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液压控制上下料机械手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的操作方式也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从手工作坊式的劳动,逐步演变成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
随着人类生产方式的发展,人类也逐渐无法完成某些生产过程,为了适应生产的需要出现了特殊的生产工具一一机械手。
机械手也被称为自动手,能模仿人手臂某些动作功能,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
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目前,在各个生产领域,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安全生产,都采用了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功能的机械手。
由于机械手的出现,在许多生产工艺中都代替了人工,使工业自动化有了较大发展,这不仅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劳动条件,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而且使成批生产有了质量技术保证,正因为如此,机械手的设计开发成了目前工业技术的重要课题。
以下是机械手在工业中的几种典型应用:(1)旋转体零件生产流水线自动化方面;(2)在实现单机自动化方面;(3)在铸、锻、焊等热处理方面;(4)在装配方面;机械手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
它是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
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机械手被广泛的运用于自动生产线中。
成品电动机机体形状很复杂,从毛胚到成品需要完成很多道加工工序,各道工序及工序之间都要实现机体的移位及定位,这些工序如果全靠人工完成将大大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不仅使加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还增加了劳动的危险性。
本课题的研究是为了设计出一种电动机机座加工自动线上用的辅助机械手,该机械手在加工自动线能完成卸料,转位和翻转等多种功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电动机座加工自动线卸料机械手用于电动机座的自动加工线上。
该自动线分为两段,分别对电动机座的两个断面进行加工,卸料机械手用来从第一段生产线的电动机座输送带上卸下工件,并将工件放置到前输送带上的合适位置,经翻转再装到第二段线上继续加工。
灯壳冲压上下料机械手液压系统设计
X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灯壳冲压上下料机械手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年月日摘要机械手是在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的一种新型装置,使用的一种具有抓取和移动工件功能的自动化装置。
机械手能代替人类、重复枯燥完成危险工作,提高劳动生产力,减轻人劳动强度。
该装置涵盖了位置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等。
本课题拟开发的物料液压机械手可在空间抓放物体,动作灵活多样,根据工件的变化及运动流程的要求随时更改相关参数,可代替人工在高温危险区进行作业,。
关键词:机械手, 液压机械手,灯壳冲压,提升AbstractA robot is a new type of device development in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 automated device has a gripping and moving the workpiece functional use. Robot can replace humans, the risk of repeating the boring work to complete,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reduce human labor intensity. The device covers the position control programmable control technology, detection technology. The subject material to be developed hydraulic robot can pick and place objects in space, flexible operation, change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changes in the movement of the workpiece and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 at any time, you can replace the manual operation in high temperature danger zone.Keywords: robot, hydraulic manipulator, light shell stamping, upgrade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目录 ...................................................................................................................................... I V 第1章绪论 (1)1.1课题背景及目的 (1)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3 液压机械手概念 (2)1.4 国内液压机械手的研究 (2)第2章灯壳冲压上下料液压机械手设计要求与方案 (4)2.1 液压机械手设计要求 (4)2.2 基本设计思路 (4)2.2.1 系统分析 (4)2.2.2 总体设计框图 (4)2.2.3 液压机械手的基本参数 (5)2.3 液压机械手结构设计 (5)2.4 机械手材料的选择 (5)2.5机械臂的运动方式 (6)2.6 液压机械手驱动方式的选择 (6)2.7 动作要求分析 (7)2.8 液压机械手结构及驱动系统选型 (7)第3章机械手机械部分的设计计算 (8)3.1 手部结构 (8)3.1.1 端执行器的要求 (8)3.1.2 手爪的分类和选取 (8)3.2 机械手手爪设计计算 (9)3.2.1 手爪的力学分析 (9)3.2.2 夹紧力及驱动力的计算 (10)3.3 夹紧液压缸的设计 (10)3.4 手爪夹持范围计算 (12)3.5 机械手手爪夹持精度的分析计算 (13)3.6 弹簧的设计计算 (14)3.7升降方向设计计算 (17)3.7.1 初步确系统压力 (17)3.7.2 升降液压缸计算 (17)3.7.3 活塞杆的计算校核 (19)3.7.4 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 (20)3.7.5 活塞的设计 (21)3.7.6 导向套的设计与计算 (21)3.7.7 端盖和缸底的计算校核 (22)3.7.8 缸体长度的确定 (23)3.7.9 缓冲装置的设计 (23)3.7.10 液压缸的选型 (23)3.8 水平方向设计计算 (25)3.8.1 水平方向计算 (25)3.8.2 液压缸的选型 (25)3.9机身结构的设计校核 (27)3.10 螺柱的设计与校核 (27)3.11 绘制液压系统图 (29)第4章液压集成块的设计 (30)4.1块式集成的结构 (31)4.2块式集成的特点 (31)4.3块式集成液压控制装置的设计 (32)4.4 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35)4.5 液压系统性能的验算 (36)总结 (37)参考文献 (38)致谢 (39)第1章绪论1.1课题背景及目的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液压机械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自动上下料机械手设计
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的设计摘要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机械手的研究和开发水平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并涉及到人类社会生产及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工业机械手在生产加工中的应用。
机械手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技术装备,它能模仿人体上肢某些动作,在生产中代替人搬运物体或操持工具进行动作,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设计主要设计自动上下料的机械手,该系统采用液压驱动,传动平稳,且易于控制,控制系统采用一般PLC所具有的位移寄存器和位移指令来编程。
关键词:机械手,液压驱动,控制系统目录1绪论 (1)2 工业机械手的设计方案 (2)2.1 工业机械手的组成 (2)2.2 上下料机械手的工作原理 (3)2.3 规格参数的选择 (3)2.4 设计路线与方案 (4)2.4.1 机械手的总体设计方案 (4)2.4.2 设计步骤 (4)2.4.3 研究方法和措施 (4)3 机械手各部分的计算与分析 (5)3.1 手部计算与分析 (5)3.1.1 滑槽杠杆式手部设计的基本要求 (5)3.1.2 手部的计算和分析 (5)3.2 腕部计算与分析 (12)3.2.1 腕部设计的基本要求 (12)3.2.2 腕部回转力矩的计算 (13)3.2.3 腕部摆动油缸设计 (16)3.2.4 选键并校核强度 (18)3.3 臂部计算与分析 (18)3.3.1 臂部设计的基本要求 (18)3.3.2 手臂的设计计算 (20)3.4 机身计算与分析 (28)4 液压系统设计 (29)4.1 液压系统总体设计 (29)4.2 液压元件的选择 (29)4.2.1 液压缸 (29)4.2.2 液压泵的选取要求及其具体选取 (31)4.2.3 选择液压控制阀的原则 (33)4.2.4 选择液压辅助元件的要求 (33)5 液压元件的保养与维修 (37)5.1 液压元件的安装 (37)5.2 液压系统的一般使用与维护 (37)5.3 一般技术安全事项 (37)6 结论 (39)参考文献 (40)致谢 (41)附录 (42)1绪论工业机械手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机器,更是人类创造的一项伟大奇迹,其研究、开发和设计是从二十世纪中叶开始的。
液压上料机械手设计
目录摘要 (1)第一章机械手设计任务书 (1)1.1毕业设计目的 (1)1.2本课题的内容和要求 (2)第二章抓取机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手部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腕部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臂伸缩机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液压系统原理设计及草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手部抓取缸...................................................................................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腕部摆动液压回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小臂伸缩缸液压回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总体系统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下料机械手结构 控制系统设计
上下料机械手结构控制系统设计目录第1章绪论 (3)1.1选题背景 (3)1.2设计目的 (3)1.3现状与发展前景 (4)1.4设计任务 (5)1.5设计原则 (6)第2章设计方案的论证 (6)2.1机械手总体方案的选择 (6)2.2机械手腰座结构的设计 (9)2.3机械手的手臂结构设计 (11)2.4机械手腕部的结构设计 (12)2.5机械手的结构设计 (14)2.6机械手整体驱动的设计 (17)2.7机器人手臂的平衡机构设计 (17)3、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 (18)3.1机械手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18)3.2机械手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25)结论 (26)第4章控制系统的设计 (27)4.1机械手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27)4.2机械手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34)参考文献 (36)附录 (38)致谢 (50)第1章绪论1.1 选题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工业现场中有很多易燃、易爆等高危及重体力劳动场合必将由机器人所代替。
这一方面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例如,目前在我国的许多中小型汽车生产以及轻工业生产中,往往冲压成型这一工序还需要人工上下料,既费时费力,又影响效率。
机械手是在机械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可以模仿人手的部分动作,按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或操作的自动机械装置。
机械手生产中应用中可以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能代替人类完成危险、重复枯燥的工作,减轻人类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力、实现安全生产;尤其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粉尘、易爆、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等恶劣的环境中,它代替人进行正常的工作,意义更为重大。
因此,在机械加工、冲压、铸、锻、焊接、热处理、电镀、喷漆、装配以及轻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引用。
机械手越来越广泛的得到了应用,在机械行业中它可用于零部件组装,加工工件的搬运、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数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普遍。
液压机械手手部设计计算
液压机械手手部设计计算液压机械手是一种通过液压系统进行动力控制的机械装置,常用于重型物体的抓取、搬运和堆放。
液压机械手的手部设计是其关键部分之一,必须经过详细的计算和设计才能确保其安全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液压机械手手部设计计算的一般步骤和考虑因素。
1.确定机械手用途和工作负荷:首先需要确定机械手的具体用途和工作负荷,包括抓取物体的形状、重量和尺寸等。
这将有助于确定机械手的最大抓取能力和所需的液压系统输出功率。
2.计算机械手的抓取力和承载能力:抓取力是机械手能够施加到物体上的力,承载能力是机械手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荷。
这些参数需要根据工作负荷和安全系数来确定,一般可以通过公式计算或者参考相关规范来确定。
3.设计机械手的结构和材料:机械手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其稳定性、刚度和轻量化等要求。
可以使用有限元分析或者经验计算等方法来进行结构设计。
同时,金属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其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等要求。
4.计算液压系统参数:液压机械手的液压系统需要根据工作负荷和机械手的运动要求来确定参数,包括液压缸的尺寸、工作压力、流量和功率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公式计算或者液压元件厂家提供的数据来确定。
5.进行机械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机械手的稳定性分析是为了确保其在工作时不会出现倾覆或者失稳的情况。
可靠性分析是为了评估机械手的寿命和故障频率,以便进行预防性维护和故障诊断。
1.工作负荷:机械手手部设计应根据所需的抓取力和承载能力来确定,以确保机械手可以安全可靠地完成工作任务。
2.结构设计:机械手手部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其稳定性和刚度,以确保机械手在工作时不会出现振动或者变形的情况。
3.材料选择:机械手手部的材料选择需要考虑其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等要求,以确保机械手可以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使用。
4.液压系统参数:液压机械手的液压系统参数需要根据工作负荷和机械手的运动要求来确定,以保证其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和控制精度。
5.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机械手的稳定性分析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来进行,以确保机械手在工作时不会出现倾覆或者失稳的情况。
自动上下料机械手毕业设计
3.机器人中的传感器作用日益重要,除采用传统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传感器外,装配、焊接机器人还应用了视觉、力觉等传感器,而遥控机器人则采用视觉、声觉、力觉、触觉等多传感器的融合技术来进行决策控制;多传感器融合配置技术成为智能化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1962年美国机械铸造公司也试验成功一种叫Versatran机械手,原意是灵活搬运。该机械手的中央立柱可以回转,臂可以回转、升降、伸缩、采用液压驱动,控制系统也是示教再现型。虽然这两种机械手出现在六十年代初,但都是国外工业机械手发展的基础。
1978年美国Unimate公司和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研制一种Unimate-Vic-arm型工业机械手,装有小型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用于装配作业,定位误差可小于±1毫米。
第二代机械手正在加紧研制。它设有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视觉、触觉能力,甚至听、想的能力。研究安装各种传感器,把感觉到的信息反馈,使机械手具有感觉机能。目前国外已经出现了触觉和视觉机械手。
第三代机械手(机械人)则能独立地完成工作过程中的任务。它与电子计算机和电视设备保持联系。并逐步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和柔性制造单元(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中重要一环。
瑞士RETAB公司生产一种涂漆机械手,采用示教方法编制等。
日本是工业机械手发展最快、应用最多的国家。自1969年从美国引进二种典型机械手后,大力研究机械手的研究。据报道,1979年从事机械手的研究工作的大专院校、研究单位多达50多个。1976年个大学和国家研究部门用在机械手的研究费用42%。1979年日本机械手的产值达443亿日元,产量为14535台。其中固定程序和可变程序约占一半,达222亿日元,是1978年的二倍。具有记忆功能的机械手产值约为67亿日元,比1978年增长50%。智能机械手约为17亿日元,为1978年的6倍。截止1979年,机械手累计产量达56900台。在数量上已占世界首位,约占70%,并以每年50%~60%的速度增长。使用机械手最多的是汽车工业,其次是电机、电器。预计到1990年将有55万机器人在工作。
液压搬运机械手的设计毕业设计
液压搬运机械手的设计毕业设计概述设计思路液压搬运机械手的设计需要考虑机械结构的稳定性、足够的搬运能力以及精确的控制手段。
在机械结构设计上,可以采用双臂结构,每个臂都由多个连接杆连接,并通过液压缸控制连接杆的运动。
液压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和收缩,以实现机械手的伸缩功能。
同时,机械手还可以配备夹具设备,以适应不同形状和重量的物体。
在液压系统设计上,需要选择适当的液压元件,如液压缸、液压泵、液压控制阀等。
液压泵负责提供稳定的液压动力,液压控制阀用于控制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
为了提高机械手的搬运能力,可以选择高效的液压缸,并根据需求确定合适的液压缸数量和工作压力。
在控制系统设计上,可以采用电脑控制或PLC控制。
通过编制相应的程序和算法,实现机械手的自动化操作。
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机械手的定点抓取、移动和放置等功能。
此外,还可以加入传感器设备,用于实时监测和反馈机械手的位置、运动状态等信息,以提高机械手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设计过程首先,需求分析是设计过程的第一步。
需要明确机械手的搬运能力、工作环境、操作要求等。
这些需求将决定机械手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然后,预算计划是设计过程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需要估算机械手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的成本,并根据预算计划确定设计方向。
接下来,进行机械结构设计。
可以利用CAD软件进行机械结构的建模和分析,确定连接杆和夹具的位置、尺寸和角度。
并通过强度分析和动力学模拟,验证机械结构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然后,进行液压系统设计。
根据机械手的搬运能力需求,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
可以利用液压系统仿真软件进行液压系统的设计和优化,确保液压系统的工作稳定和有效。
最后,进行控制系统设计。
根据机械手的操作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和设备。
可以通过编程和调试,实现机械手的自动化操作和控制。
设计成果结论液压搬运机械手的设计涉及到机械结构、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思路和设计过程,可以实现一个具有高效、精确和安全的液压搬运机械手。
上下料机械手结构设计【带查重】
摘要
在当下生产过程中正在向机械化,与自动化方向发展。
在机械工业中装卸、装配等环节中利用的机械手会越来越广泛。
它可最大限度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产品的生产质量。
上下料机械手采用了两个旋转关节和一个运动关节;两个回转关节完成x,y目标的运动,而移动关节则完成z目标的运动。
工业机械手是一种模仿人手的一部分抓举形式,按照事先设定好的程序,完成抓取、搬运工件等一系列运动。
它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在工厂里工作了,是在搬运机械手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一种机器,开始主要实在上下料和搬运工件等工作形势中,随着运用领域的不段发展,当下主要用来夹持工具和完成大部分的作业。
在当代生产中,它可以代替人大部分的工作量,改善工人的活动情况,提高生产效益。
本次设计的上下料机械手主要运用于零件的上下料过程,主要设计一款有上料、回转、平移等具备多种功能形式的上下料机械手。
本次设计的多功能机械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说明:
第一,概括课题研究的意义,对国内外机械手的特点和发展概况进行了综述,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明确抓取机械手的设计要求,对机械手进行功能结构分析,初步提出设计方案,简要说明这些机构中的单元解。
最后结合自己看过和参考的文献,提出自己的总体设计方案。
第三,设计机械手。
首先对机械手抓进行设计,接着设计出腕部回转液压缸以及伸缩臂的设计,同时利用电脑辅助软件对机械手的结构和运动进行仿真。
在设计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详细的计算,力争使结构合理,起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关键词:上下料、液压、机械手。
自动上下料机械手设计毕业论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自动上下料机械手设计姓名:学号: 200808108461性别:男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批次: 0809层次:专升本电子邮箱: @联系方式:学习中心:指导教师:2011年4月22日目录第一章绪论 (4)1.1工业机械手概况 (4)1.2工业机械手的分类 (4)1.3工业机械手的发展趋势 (5)1.4本章小结 (6)第二章工业机械手的设计方案 (7)2.1工业机械手的组成 (7)2.2规格参数 (8)2.3设计路线与方案 (8)2.4本章小结 (9)第三章机械手各部分的计算与分析 (10)3.1手部计算与分析 (10)3.1.1 输入输出力的比率分析 (10)3.2 腕部计算与分析 (13)3.2.1腕部设计的基本要求 (13)3.2.2腕部回转力矩的计算 (13)3.2.3腕部摆动油缸设计 (16)3.2.4选键并校核强度 (17)3.3臂部计算与分析 (18)3.3.1 臂部设计的基本要求 (18)3.3.2 手臂的设计计算 (20)3.4 机身计算与分析 (28)3.5 本章小结 (28)第四章液压系统 (29)4.1液压缸 (29)4.2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31)4.2.1液压泵的选取要求及其具体选取 (31)4.2.2选择液压控制阀的原则 (33)4.2.3选择液压辅助元件的要求 (33)4.2.4具体选择液压原件 (33)4.3本章小结 (34)第五章液压缸的保养与维修 (36)5.1液压元件的安装 (36)5.2 液压系统的一般使用与维护 (36)5.3 一般技术安全事项 (36)第六章机械手控制系统 (37)结论 (38)参考文献 (39)致谢 (40)第1章绪论1.1工业机械手概况工业机械手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机器,机械手首先是从美国开始研制的,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机械手。
工业机械手是一种模仿人体上肢的部分功能,按照预定要求输送工作或握持工具进行操作的自动化技术装备。
液压机械手臂设计完整说明书
编号无锡太湖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液压机械手的设计信机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2013年5月25日无锡太湖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液压机械手的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其内容除了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表示致谢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集体已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班级:学号:作者姓名:2013 年5 月25 日无锡太湖学院信机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题目及专题:1、题目液压机械手的设计2、专题二、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本课题是设计基于液压系统的机械手。
液压机械手是一种模仿人体上肢部分功能,按照预定要求输送工件或者握持工具进行操作的自动化技术设备,它可以代替手的繁重劳动,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水平。
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本课题通过机械手进行液压传动原理设计,实现机械手代替人力进行工作。
机械工业是国民的装备部,是为国民竞技提供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产业。
机械工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品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三、本设计(论文或其他)应达到的要求:1、收集相关资料,分析自己完成本课题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困难。
2、选定自己适合的制图软件,对选定的工具进行学习和具体实践。
3、对驱动油路进行仔细的研究,了解液压驱动原理,绘制油路图。
4、机械结构的分析,根据要求设计出合理轻便的机械手。
5、模拟调试后对整个液压机械手进行完善。
四、接受任务学生:班姓名五、开始及完成日期:自2012年11月12日至2013年5月25日六、设计(论文)指导(或顾问):指导教师签名签名签名教研室主任〔学科组组长〕签名研究所所长系主任签名2012年11月12日液压机械手是模仿人的手部动作,按照给定的程序、轨迹通过液压系统实现抓取和搬运操作的自动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上下料机械手设计第1章绪论1.1 工业机械手概况工业机械手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机器,更是人类创造的一项伟大奇迹,其研究、开发和设计是从二十世纪中叶开始的.我国的工业机械手是从80年代"七五"科技攻关开始起步,在国家的支持下,通过"七五","八五"科技攻关,目前已经基本掌握了机械手操作机的设计制造技术,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技术,生产了部分机器人关键元器件,开发出喷漆,孤焊,点焊,装配,搬运等机器人,其中有130多台喷漆机器人在二十余家企业的近30条自动喷漆生产线(站)上获得规模应用,孤焊机器人已经应用在汽车制造厂的焊装线上。
但总的看来,我国的工业机械手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距离。
如:可靠性低于国外产品,机械手应用工程起步较晚,应用领域窄,生产线系统技术与国外比有差距。
影响我国机械手发展的关键平台因素就是其软件,硬件和机械结构。
目前工业机械手仍大量应用在制造业,其中汽车工业占第一位(占28.9%),电器制造业第二位(占16.4%),化工第三位(占11.7%)。
发达国家汽车行业机械手应用占总保有量百分比为23.4%~53%,年产每万辆汽车所拥有的机械手数为(包括整车和零部件):日本88.0台,德国64.0台,法国32.2台,英国26.9台,美国33.8台,意大利48.0台。
世界工业机械手的数目虽然每年在递增,但市场是波浪式向前发展的。
在新世纪的曙光下人们追求更舒适的工作条件,恶劣危险的劳动环境都需要用机器人代替人工。
随着机器人应用的深化和渗透,工业机械手在汽车行业中还在不断开辟着新用途。
机械手的发展也已经由最初的液压,气压控制开始向人工智能化转变,并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这项技术将日益完善。
上料机械手与卸料机械手相比,其中上料机械手中的移动式搬运上料机械手适用于各种棒料,工件的自动搬运及上下料工作。
例如铝型材挤压成型铝棒料的搬运及高温材料的自动上料作业,最大抓取棒料直径达180mm,最大抓握重量可达30公斤,最大行走距离为1200mm。
根据作业要求及载荷情况,机械手各关节运动速度可调。
移动式搬运上料机械手主要由手爪,小臂,大臂,手臂回转机构,小车行走机构,液压泵站电器控制系统组成,同时具有高温棒料启动疏料装置及用于安全防护用的光电保护系统。
整个机械手及液压系统均集中设置在行走小车上,结构紧凑。
电气控制系统采用OMRON可编程控制器,各种作业的实现可以通过编程实现。
国内外实际使用的多是定位控制的机械手,没有“视觉”和“触觉”反馈。
目前,世界各国正积极研制带有“视觉”和“触觉”的工业机械手,使它能够对所抓取的工件进行分辨,能选取所需要的工件,并正确的夹持工件,进而精确地在机器上定位、定向。
为使机械手有“眼睛”去处理方位变化的工件和分辨形状不同的零部件,它由视觉传感器输入三个视图方向的视觉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图形分辨,判别是否是所要抓取的工件。
为防止握力过大引起物件损坏或握力过小引起物件滑落下来,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检测把握物体手臂的变形,以决定适当的握力;另一种是直接检测指部与物件的滑动位移,来修正握力。
因此,这种机械手就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性能:1)能准确地抓住方位变化的物体;2)能判断对象的重量;3 能自动避开障碍物;4 抓空或抓力不足时能检测出来。
这种具有感知能力并对感知的信息做出反映的工业机械手称之为“智能机械手”,它是有发展前途的。
现在,工业机械手的使用范围只限于在简单重复的操作方面节省人力,其效用是代替从事繁重的工作,危险的工作,单调重复的工作,恶劣环境下的工作方面尤其明显。
至于像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之类的费工的工业部分,机械手的应用情况决不能说是好的。
虽然这些工业部门工时不足的问题尖锐,但采用机械手只限于一小部分工序,其原因是,工业机械手的性能还不能满足这些部门的要求,适于机械手工作的范围很狭小,这是主要原因。
经济性问题当然也很重要,采用机械手来节约人力从经济上看,不一定总是合算的。
然而,利用机械手或类似机械设备节省人力和实现生产合理化的要求,今后还会持续增长,只要技术方面和价格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机械手的应用必将会飞跃发展。
上料机械手和卸料机械手相对,其中上料机械手中的移动式搬运上料机械手适用于各种棒料,工件的自动搬运及上下料工作。
例如铝型材挤压成型机铝棒料的搬运及高温棒料的自动上料作业,最大抓取棒料直径可达180mm,最大抓握重量可达30公斤,最大行走距离为1200mm。
根据作用要求和载荷情况,机械手各关节运动速度可调。
移动式搬运上料机械手主要由手爪,小臂,大臂,手臂回转机构,小车行走机构,液压泵站电器控制系统组成,同时具有高温棒料启动疏料装置及用于安全防护用的光电保护系统。
整个机械手及液压系统均集中设置在行走小车上,结构紧凑。
电气控制系统采用OMRON可编程控制器,各种作业的实现可以通过编程实现。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其研究和开发水平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并涉及到人类社会生产及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工业机械手在生产加工中的广泛应用。
轿车半轴加工上料机械手设计在综合多种机械手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思想,根据轿车半轴加工的特点提出的,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设计水平和应用价值。
1.2 工业机械手的分类现在对工业机械手的分类尚无明确标准,一般都从规格和性能两方面来分类。
按规格(所搬运工件的重量)分类:1.微型的―搬运重量在1公斤以下:2.小型的―搬运重量在10公斤以下:3.中型的―搬运重量在50公斤以下:4.大型的―搬运重量在50公斤以上。
目前大多数工业机械手能搬运的重量为1~30公斤。
最小的为0.5公斤,最大的已达到800公斤。
按功能分类:简易型工业机械手有固定程序和可变程序两种。
固定程序有凸轮转鼓和挡块转鼓控制:可变程序可插销板或顺序转动控制来给定程序。
这种机械手多为气动或液动,结构简单,改变程序比较容易。
只使用在程序较简单的点位控制,但作为一般单机服务的搬运作业已足够。
所以,目前这种工业机械手数量最多。
记忆再现型工业机械手这种工业机械手由人工通过实验装置传动一遍,由磁带(或磁鼓)把程序记录下来,此机械手就自动按记忆的程序重复进行循环动作。
这也是采用较多的一种,多为电液伺服驱动。
与前者比较有较多的自由度,能进行程序较复杂的作业,通用性较广。
计算机数字控制的工业机械手可通过更换穿孔带或其他记忆介质来改变工业机械手的动作,还可以进行多种控制(DNC)。
技术还可以是可编程序控制或普通的微机计算机。
智能工业机械手(机器人)由电子计算机控制,通过各种传感元件等具有视觉、热感、触觉、行走机构等。
按用途分:专用机械手附属于主机的,具有固定程序而无独立控制系统的机械装置,这种工业机械工作对象不变,手动比较简单,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施用于大批量生产自动线或专机作为自动上、下料用。
通用机械手具有独立控制系统,程序可变、动作灵敏、动作灵活多样的机械手。
通用机械手的工作范围大,定位精度高,通用性强,使用于工件经常变换的中、小批量自动化生产。
1.3 工业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工业机械手在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还可以归纳为以下的一些方面:建造旋转零件体自动线方面建造旋转零件体(轴类、盘类、环类零件)自动线,一般都采用机械手在机床之间传送工件。
在实现单机自动化方面1 各类半自动车床,有自行夹紧、进刀、切削、退刀和松开的功能,但仍需人工上下料,装上机械手,可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2 注塑机有加料、合模、成型、分模等自动工作循环,装上机械手自动取料,可实现全自动生产。
3 冲床有自动上下冲压循环,机械手上下料可实现冲压上产自动化。
铸、锻、焊、热处理等方面总的来说,由于工业机械手的特点满足了社会生产的需要,进而带来了经济效益。
其特点:1 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能代替人从事危险,有害的操作,在长时间对人体有害的场所,机械手不受影响。
2 机械手能持久、耐劳、可以把人从单调的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并能扩大和延伸人的功能。
3 动作准确,可保证稳定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可避免人为操作的错误。
4 通用性灵活性好,特别是通用机械手,能适应产品品种迅速变化的要求,满足柔性生产的需要。
5 采用机械手能明显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1.4 本章小结本章介绍了工业机械手的概括,工业机械手的分类、应用。
工业机械手在国民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许多机械设备都用到工业机械手,它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内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技术装备。
我设计的工业机械手设备简单,动作灵活,经济实用,稳定性好,适于使用。
第2章工业机械手的设计方案2.1 工业机械手的组成工业机械手是由执行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部分所组成,各部分关系如下框图:图2.1 工业机械手各部分关系图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包括抓取部分(手部)、腕部、臂部和行走机构等运动部件所组成。
1.手部:直接与工件接触的部分,一般是回转型或平移型。
传动机构形式多样,常用的有:滑槽杠杆式、连杆杠杆式、弹簧式等。
2.腕部:是联接手部和手臂的部件,并可用来调整被抓取物体的方位。
3.臂部:手臂是支撑被抓物体,手部,腕部的重要部件。
手臂的作用是带动手指去抓取物件,并按预定要求将其搬运到给定位置。
该设计的手臂有三个自由度,采用关节式坐标(绕横轴旋转,上下摆动和左右摆动)关节坐标式具有较大的工作空间和操作灵活性,机械臂的结构性容易进行优化,便于提高机械手的动态操作性能。
4.行走机构:有的工业机械手带有行走机构。
驱动机构:有气动,液动,电动和机械式四种形式。
控制系统:有点位控制和连续控制两种方式。
机身:它是整个工业机械手的基础。
2.2 规格参数工业机械手的规格参数是说明机械手规格和性能的具体指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抓重(又称臂力):额定抓取重量或称额定负荷,单位为公斤;2.自由度数目和坐标形式:整机,手臂和手腕等运动共有几个自由度,并说明坐标形式;3.定位方式:固定机械挡块,可调机械挡块,行程开关,电位器及其他各种位置设定和检测装置;4.驱动方式:气动,液动,电动和机械式四种形式;5.手臂运动参数;6.手腕运动参数;7.手指夹持范围和握力;8.定位精度:位置设定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9.轮廓尺寸:长×宽×高(毫米);10.重量:整机重量。
2.3 设计路线与方案2.3.1 设计步骤1.查阅相关资料;2.确定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案构思;3.结构和运动学分析;4.根据所给技术参数进行计算;5.按所给规格,范围,性能进行分析,强度和运动学校核;6.绘制工作装配图草图;7.绘制总图及零件图等;8.总结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2.3.2 研究方法和措施使用现在机械设计方法和液压传动技术进行设计,采用关节式坐标(四个自由度,可以绕横,纵轴转动和上下左右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