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整理练习题 (答案)

合集下载

统计学: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习题与答案

统计学: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抽样调查中,抽取样本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A.随机原则B.随意原则C.对等原则D.可比原则正确答案:A解析:随机抽样也叫概率抽样,即总体中的个体有一个事先已知的概率被抽中。

2、某市工商企业2017年生产经营成果的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个月B.一年C.一日D.一年零一个月正确答案:A解析:调查期限:调查工作进行的起迄时间。

3、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取决于()。

A.变量是连续还是离散B.统计总体所处的条件C.社会经济现象的性质D.分组标志的选择正确答案:C解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性质决定了社会经济现象呈现何种分布。

4、以下有关典型调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必须同其他调查结果结合起来使用B.不容易受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影响C.可以检验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D.能够补充全面调查资料的不足正确答案:B5、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C.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D.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1、采用类型抽样的组织形式是()。

A.最符合随机原则B.需要对总体各单位进行分组C.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较大的总体D.组内是进行全面调查正确答案:B、C解析:类型抽样是将总体全部单位按有关标志分成若干层,然后按照随机原则从每层中分别抽取样本单位组成样本,适合于差异大的总体,能使样本结构更接近于总体结构,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2、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

A.在开放式分组中,可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B.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D.就是组平均数正确答案:A、B解析:组中值是下限与上限之间的中点值,是在假定各组内均匀分布时的一个近似值。

闭口组的组中值是上限与下限的简单算术平均数;开口组组中值的确定,一般以其相邻组的组距的来调整3、对于离散型变量数列()。

统计调查与整理(整理部分)课后练习及其答案

统计调查与整理(整理部分)课后练习及其答案

统计调查与整理(整理部分)习题及其答案一、填空题1.统计数据分组的关键在于。

2.一般说来,统计分组具有三方面的作用:(1) ;(2);(3)。

3.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统计分组可以有分组和分组。

4.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所编制的变量分布数列叫,其组数等于。

5.在组距式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叫。

各组中点位置上的变量值叫。

6.组距式变量数列,根据各组的组距是否相等可以分为和。

7.已知一个数列最后一组的下限为900,其相邻的组中值为850,则最后一组的上限和组中值分别为和。

8.统计资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和。

9.从形式上看,统计表主要由、、和四部分组成;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和两部分组成。

10.统计数据整理就是对搜集得到的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变成能反映总体特征的的工作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B确定组距和组数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D确定全距和组距2.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采用( )A次数B累计频率C频率D次数密度3.按品质标志分组,分组界限的确定有时会发生困难,这是由于( )A组数较多B标志变异不明显C两种性质变异间存在过渡形态D分组有粗有细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A260 B 215 C 230 D 1855.下列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人口按年龄分组B产品按质量优劣分组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D乡镇按工业产值分组6.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A简单分组B平行分组C复合分组D再分组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D各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8.对统计总体按两个及以上标志分组后形成的统计表叫( )A简单表B简单分组表C复合分组表D汇总表9.对某地区的全部商业企业按实现的销售额多少进行分组,这种分组属于( )A变量分组B属性分组C分组体系D复合分组10.在频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A各组频数之比B各组频率之比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D各组频数与各组次数之比11.频数分布用来表明( )A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状况B各组变量值构成情况C各组标志值分布情况D各组变量值的变动程度12.在分组时,若有某单位的变量值正好等于相邻组的下限时,一般应将其归在( ) A上限所在组B下限所在组C任意一组均可D另设新组13.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当全距不变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A正例关系B反比例关系C乘积关系D毫无关系14.统计表的宾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 )A标志B总体单位C统计指标D统计对象15.统计表的主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一般排在统计表的( )A左方B上端中部C右方D下方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 )A区分现象的类型B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变化C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D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E研究现象之间数量的依存关系3.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属性分组( )A人口按性别分组B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D在业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E宾馆按星级分组4.对统计数据准确性审核的方法有( )A计算检查,B逻辑检查C时间检查D调查检查E平衡检查5.统计数据的预处理,包括( )A数据分类B数据筛选C数据审核D数据订正E数据排序6.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哪些部分构成( )A总标题B主词C纵栏标题D横行标题E宾词7.按主词是否分组,统计表可分为( )A单一表B简单表C分组表D复合表E综合表8.统计数据的审核主要是审核数据的( )A准确性B及时性C完整性D科学性E代表性9.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一般有( )A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B对统计数据进行分组C 对统计数据进行汇总D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E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10.国民经济中常用的统计分组有( )A经济成分分组B登记注册类型分组C国民经济行业分类D三次产业分类E机构部门分类11.某单位100名职工按工资额分为300以下、300-400、400-600、600-800、800以上等五个组。

统计调查与整理(调查部分)课后练习及其答案

统计调查与整理(调查部分)课后练习及其答案

统计调查与整理习题及其答案一、填空题1.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主要有、、、、等。

2.典型调查有两类:一是;二是。

3.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4.确定调查对象时,还必须确定两种单位,即和。

5.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进行调查的一种调查。

6.询问调查具体包括、、、等。

7.访问调查的方式有、。

8.邮寄调查的问卷发放方式有、、三种。

9.根据观察者是否使用科学的观察仪器,观察可分为和。

10.调查表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11.就一般的统计数据而言,其质量评价标准为、、、、、。

二、单项选择题1.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8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2.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选择( )。

A统计报表B重点调查C全面调查D抽样调查3.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

A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登记的方便4.以下哪种场合宜采用标准式访问( )。

A居民入户调查B座谈会C当事人或知情者个别采访D观察法5.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6.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7.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可以是原始资料,也可以是次级资料,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 )。

A原始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次级资料来源于上级单位B次级资料是由原始资料加工整理而成C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之间无必然联系D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没有区别8.调查项目通常以表的形式表示,称作调查表,一般可分为( )。

A单一表和复合表B单一表和一览表C简单表和复合表D简单表和一览表9.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

(整理)统计学练习题(包括答案)

(整理)统计学练习题(包括答案)

第一章序论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是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_____。

A、质量方面B、数量方面C、质与量两个方面D、各个方面2、以下哪点不是统计总体的特征____。

A、社会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差异性答案:1是B;2是A3、社会经济统计的基本特点是_____。

A、数量性B、社会性C、抽象性D、总体的同质性4、以下哪个是组成总体的前提条件_____。

A、大量性B、同质性C、综合性D、广泛性答案:3是A;4是B5、抽查5个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分别是75分、80分、85分、89分、93分。

这5个数字是____。

A、标志值B、标志C、变量D、指标答案:A6、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总体单位是_。

A、每个工业企业B、每台设备C、每台工业生产设备D、每台已安装设备7、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总体是___。

A、所有工业企业B、每个工业企业C、所有工业生产设备D、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答案:6是C;7是C8、下列哪个是连续变量___。

A、工厂数B、人数C、净产值D、设备数9、研究某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时,统计总体应确定为____。

A、该市全体职工B、该市全部职工家庭C、该市每个职工家庭D、该市全部居民家庭答案:8是C;9是B10、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____。

A、教师的教龄B、学生的成绩C、商品价格D、民族11、一个统计总体____。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答案:10是D;11是C12、以全国的石油工业企业为总体,则大庆石油工业总产值是:____。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最指标D、质量指标13、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____。

A、该市每个职工B、该市每个职工的工资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的工资总额答案:12是B;13是D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的特点包括____。

A、数量性B、社会性C、可变性D、不变性E、综合性2、下列哪些是数量标志____。

统计学概念整理 以及试题(附答案)

统计学概念整理 以及试题(附答案)

一基本概念、1、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我们要调查或统计某一现象全部数据的集合。

总体单位是构成总体的各个个别单位,它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也是调查项目的直接承担者。

如:对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全国工业企业是总体,每一个工业企业就是单位。

2标志与指标指标是反映统计总体的数量特征,标志反映的是总体单位的特征。

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都可以用数量表示)数量指标,反映总体总规模或总水平,如人口数,产量,耕地面积。

质量指标,反映总体内在质量,如产品合格率,劳动生产率等。

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如人的性别,籍贯等。

(只能用文字表示)数量标志,人的年龄,身高,职工工资等。

(用数量表示)关系:1)、指标反映的是总体,标志反映的是单位;2)、表示方法不同(文字还是数字);3)、标志是构成指标的基础,指标是标志的汇总,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

如A同学,性别女,女是A的标志,B同学,性别男,男是B的标志……假设一共有5位男同学,3位女同学,男女性别比为5:3,这个5:3就是指标了。

没有前面每个同学的性别标志,就不能通过加总得到后面的5:3.3从统计学而言,理论上,一切认识的对象均可被量化。

而其量化的方法则无外乎四种--定量、定比、定序、定类。

(定距尺度没有绝对零点,比如IQ)1、定类尺度:也称类别尺度或名义尺度,是将调查对象分类,标以各种名称,并确定其类别的方法。

它实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

2、定序尺度:也称等级尺度或顺序尺度,是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的一种尺度。

3、定距尺度:也称等距尺度或区间尺度,是一种不仅能将变量(社会现象)区分类别和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的方法。

4、定比尺度:也称比例尺度或等比尺度,是一种除有上述三种尺度的全部性质之外,还有测量不同变量(社会现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方法。

4.变异与变量在一个总体中,当某标志在每个总体单位上的具体表现都相同时,称此标志为不变标志。

统计整理练习题 (答案)

统计整理练习题 (答案)

统计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C)A 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B 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C 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D 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2、下列分组表是属于(B)A 类型分组B 分析分组C结构分组D其他分组3、下面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B)A 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B 工人按年龄分组C 工人按性质分组D 工人按民族分组4、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以百分数表示)的总和应该(D)A 大于100%B 小于100%C 不等于100%D 等于100%5、组距变量数列的全距等于(D)A 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B 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C 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D 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6、对于越高越好的现象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如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A)A 85在第三组B 75在第一组C 95在第三组D 85在第二组7、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

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750,则末组组中值为(B)A 2500B 2250C 2100D 22008、某企业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表中的“50—60、60—70、70—80、80—90、90—100、100—110、110—120、120—130”是(C)A 标志B 变量C 变量值D 次数9、接上题,题中的“6、12、12、14、15、18、22、8”是(D)A 标志B 变量C 变量值D 次数10、接上题,表中“90—100”这一组的组中值是(B)A 85B 95C 75D 9011、接上题,表中“100—110”这一组的组距是(A)A 10B 20C 30D 4012、接上题,表中“120—130”这一组的频率是(A)A7.48% B 7.51% C 6.92% D 8.1%二、多项选择题:2、下列分组属于品质标志分组的有(BCD)A、按工资分组B、按职业分组C、按产业分组D、按地区分组E、按人均收入分组3、下列分组属于数量标志分组的有(ADE)A、按工龄分组B、按性别分组C、按工种分组D、按人数分组E、按平均工资分组4、次数分布数列根据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可以分为(DE)A、单项变量数列B、组距变量数列C、异距变量数列D、变量数列E、品质数列。

统计学答案整理

统计学答案整理

统计学答案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质量指标( D ).A. 不能用数值来反映 B。

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C。

必需用数值来反映 D. 有时能够用数量指标来反映2、从认识的顺序上来讲,一项完整的统计工作可分为四个阶段,即( B )。

A。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设计和统计分析B。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C.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D.统计设计、统计整理、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3、指出错误的命题( B )。

A.凡统计指标都可以表示为具体的量B.凡统计标志都可以表示为具体的量C.质量指标反映的是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D。

数量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现象量的规模4、统计认识对象是( A ).A.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B. 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方面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D. 社会经济现象的所有方面5、统计所研究的是( A )。

A。

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 B. 社会经济的个体现象C. 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或个体现象 D。

非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6、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其特有的方法是( C )。

A. 统计推断法B. 统计分组法C. 大量观察法 D。

综合指标法7、社会经济统计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分布是( C ).A。

连续型变量分布 B。

离散型变量分布C。

正态分布 D。

其他类型分布8、按变量的性质和数据的多少划分,变量数列可以分为( B )。

A。

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 B。

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C. 开口组数列和闭口组数列 D。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9、将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总量的内容不同分为( A )。

A.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和总体单位总量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实物总量指标和价值总量指标D.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10、若以我国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则单位总量指标为( A )。

A。

工业企业总数 B。

工业职工总人数C。

工业设备台数 D。

工业增加值11、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中,权数的加权作用表现在( B )。

A. 权数绝对数大小 B。

整理实验统计方法复习试题(有部分答案)

整理实验统计方法复习试题(有部分答案)

实验统计方法复习试题有部分答案第二章习题二、分析和计算题1.某农村地区1999年14岁女孩的身高资料如下,请编制频数表和观察频数分布情况,计算集中和离散趋势指标,并估计参考值范围。

表某农村地区1999年14岁女孩的身高资料(c m)142.3148.8142.7144.4144.7145.1143.3154.2152.3142.7156.6 137.9143.9141.2139.3145.8142.2137.9141.2150.6142.7151.3 142.4141.5141.9147.9125.9139.9148.9154.9145.7140.8139.6 148.8147.8146.7132.7149.7154.0158.2138.2149.8151.1140.1 140.5143.4152.9147.5147.7162.6141.6143.6144.0150.6138.9 150.8147.9136.9146.5130.6142.5149.0145.4139.5148.9144.5 141.8148.1145.4134.6130.5145.2146.2146.4142.4137.1141.4 144.0129.4142.8132.1141.8143.3143.8134.7147.1140.9137.4 142.5146.6135.5146.8156.3150.0147.3142.9141.4134.7138.5 146.6134.5135.1141.9142.1138.1134.9146.7138.5139.6139.2 148.8150.3140.7143.5140.2143.6138.7138.9143.5139.9134.4 133.1145.9139.2137.4142.3160.9137.7142.9126.8解(计算机直接法计算结果,可能与加权法计算结果有所出入)m e a n=143.217s=6.42969,m e d=142.75,m o d e=142.7m a x=162.6m i n=125.9r=36.7p75=147.1p25=139.3q=7.895%的参考值范围:(130.615,155.819)2.有60人的血清抗体效价,分别为:7人1:1,11人1:20,22人1:40,12人1:80,8人1:160,求平均抗体效价。

统计学题目整理(单选题)

统计学题目整理(单选题)

1-1-1下列哪项内容不是医学统计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统计学基本原理与方法;B、健康与疾病统计;C、卫生服务统计;D、生物统计;E、国民经济统计答案:E1-1-2变异是指A、样本个体观察值的差异;B、相同总体个体观察值之间的差异;C、不同总体个体观察值的差异;D、不同总体抽样人数的差别;E、重复抽样样本统计量的差别答案:B1-1-3统计推论的主要内容有A、估计样本量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C、统计量组间差别对比;D、不同总体参数差别对比;E、编制频数分布表答案:B1-2-1抽样的目的是A、计算样本统计量;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通过典型案例推断总体参数;D、研究所有样本的个体特征;E、研究总体中所有个体的特征答案:B1-2-2统计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A、随意抽取的总体中任意个体;B、有意识的选择总体中的典型个体;C、依照研究者要求选取总体中有意义的个体;D、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个体;E、选择总体中容易得到的个体答案:D1-2-3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个体的全部;B、特定研究对象的全体;C、特定研究对象的全部测量值;D、特定研究对象的全体的个体数;E、特定研究对象的总体参数答案:A1-2-4为了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A、总体中任意的一部分;B、总体中的典型部分;C、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D、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E、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答案:E1-2-5参数是指A、随机变量;B、总体的统计指标;C、样本的统计指标;D、样本统计量的个数;E、总体统计指标的个数答案:B1-2-6下列有关抽样误差描述错误的是A、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B、抽样误差是由个体差异造成的;C、抽样误差可通过增加样本量的方法加以控制;D、抽样误差大小可应用统计学方法加以估计;E、抽样误差大小用标准差表示答案:E1-2-7抽样误差指的是A、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B、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C、样本统计量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D、不同的总体参数值之差;E、相同总体个体测量值之差答案:C1-2-8习惯上,下列属于小概率事件的为A、P=0.09;B、P=0.10;C、P=0.15;D、P=0.03;E、以上都不是答案:D1-2-9下列分类资料属等级资料的是A、季节(春、夏、秋、冬)B、职业(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干部、个体工商户)C、血型(A型、B型、AB型、O型);D、学历(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E、居住地(陕北、关中、陕南答案:D1-2-10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以下对概率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其值的大小在0和1之间;B、当试验次数n充分大时,频率近似为概率;C、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0.05或0.01时,可认为在一次试验中它不可能发生;D、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E、其概率值是概率分布曲线下界值的尾部面积我的答案:E2-1-1描述一组正态分布资料的集中程度,以()指标较好。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练习和答案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练习和答案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 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

A. 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B. 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C. 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D.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2. 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 )。

A.是以调查组织规模大小来划分的B.是以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C. 是以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划分的D. 是以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3. 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

A. 确定调查组织工作B. 调查任务和目的的确定C. 调查时间和地点的确定D. 调查经费的确定4. 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A. 调查对象B. 调查单位C. 填报单位D. 一般单位5. 在统计调查中,填报单位是( )。

A. 调查单位的承担者B. 构成调查单位的每一个单位C. 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D. 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单位6. 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

A. 无区别B. 是毫无关系的两个概念C. 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D. 不可能一致7. 对国营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时,每个国营工业企业是 ( )。

A. 调查单位B. 填报单位C. 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D. 既不是调查单位又不是填报单位8.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是为了了解在1990年7月1日零时人口的状况,某地区要求将调查单位资料于7月20日前登记完毕,普查的标准时间是( )。

A. 1990年7月20日零时B. 1990年7月19日24时C. 1990年7月1日24时D. 1990年6月30日24时9. 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指( )。

A. 标志值很大的单位B. 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总量的绝大比重C. 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D. 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部门10. 为了了解全国钢铁企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可对首钢、宝钢、武钢、鞍钢等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

统计调查与整理(作业及答案)

统计调查与整理(作业及答案)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一、判断题1.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到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2.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来达到推算整个调查总体的指标,认识总体的目的。

(×)3.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 √)4.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

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所对应的标志值在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

(√)5.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6.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7、调查单位就是填报单位(×)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对象可以同时又是调查单位,调查单位可以同时又是总体单位(×)二、单项选择题1.调查几个重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B )。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2.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 )。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重要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3.在对总体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这种调查方法是(B )。

A、抽样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普查4.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B )。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5.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 )。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6.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B )。

A、60---70分这一组B、70---80分这一组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7.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 )。

统计整理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统计整理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统计整理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多选题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每选对一项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

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1.统计分组体系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复合的,下述分组中属于复合分组体系的是( )。

A.对工人分别按性别和工资级别分组B.对企业分别按产值和行业分组C.先按某一标志分组,然后按另一标志重叠分组D.对工人先作性别分组,在此基础上按工资级别分组E.对不同行业的企业分别按产值分组正确答案:C,D,E解析:平行分组体系是指对同一个总体进行多个简单分组,然后将这些平行排列起来;复合分组体系是指对同一个总体进行多个复合分组。

A、B项属于平行分组体系;C、D、E项属于复合分组体系。

知识模块:统计整理2.统计整理的步骤包括( )A.设计统计整理方案B.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C.数据处理D.编制统计表E.逐级整理与集中整理相结合正确答案:A,B,C,D解析:E项是统计整理的组织方式。

知识模块:统计整理3.统计分组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

A.划分总体现象的类型B.研究总体现象的结构和比例C.反映现象的发展趋势D.研究总体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E.研究各因素影响程度正确答案:A,B,D解析:统计分组的作用具体表现在:①划分总体现象的类型;②研究总体现象的结构和比例;③研究总体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知识模块:统计整理4.正确选择分组标志,需考虑( )。

A.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分组标志B.选择反映事物本质区别的标志C.将调查资料与历史资料对比时,应注意可比性问题D.根据经济发展变化及历史条件选择分组标志E.可以选择任何分组标志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统计整理5.下面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A.工厂按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分组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C.企业按所有制分组D.职工按工龄分组E.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正确答案:B,C,E解析:按品质标志分组是指以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划分各组;按数量标志分组是指以反映事物数量差异的标志划分各组。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习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习题答案

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一.判断题部分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3:组中值是根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平均值,所以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平均分配次数。

(×)3: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4: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

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所对应的标志值在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5: 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6: 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7: 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

(∨)8: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 或100%。

(×)9: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 ∨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11: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12: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B )。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2: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B )。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B )。

统计整理练习题

统计整理练习题

统计整理练习题统计整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它能够区分()。

A.总体中性质相同的单位 B.总体标志 C.一总体与它总体D.总体中性质相异的单位【答案】D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

A.组中值 B.组距C.组数 D.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答案】D3..按照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进行分组称为按品质标志分组。

下述分组中属于这一类的是()。

A.人口按年龄分组 B.在校学生按性别分组C.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 D.企业按职工人数规模分组【答B4.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

A.变量值的大小B.组数 C.组中值 D.组距【答案】D5.全国总人口按年龄分为5组,这种分组方法属于()。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C.按品质标志分组D.以二都不对【答A6.对某校学生先按年级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再分组 D.平行分组【答案】B7.对某校学生分别按年级和年龄分组,由此形成的分组体系是()。

A.平行分组体系 B.复合分组体系 C~二者兼而有之 D.二者都不是【答案】A8.组距数列中的上限一般是指()。

A.本组变量的最大值B.本组变量的最小值C.总体内变量的最大值 D.总体内变量的最小值【答案】A9.组距和组数是组距数列中的一对基本要素,当变量的全距一定时,组距和组数()。

A.没有关系 B.关系不确定 C.有正向关系 D.有反向关系【答案】D10.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等距数列是指()。

A.各组次数相等的数列B.各组次数不等的数列 C.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D.各组组距不等的数列【答案】C11.用离散变量作分组标志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应()A.重合 B.间C.不相等 D.相等【答案】B12.某企业职工月工资收入最高者为4260元,最低者为2700元,据此分为六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

第三章 统计整理习题(1)

第三章 统计整理习题(1)

第三章统计整理习题(1)第三章统计整理习题(一)一、单选题1.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

A.组中值B.组距C.组数D.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2.按照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进行分组称为按品质标志分组。

下述分组中属于这一类的是()。

A.人口按年龄分组B.在校学生按性别分组C.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D.企业按职工人数规模分组3.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

A.变量值的大小B.组数C.组中值D.组距4.对某校学生先按年级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再分组D.平行分组5.全国总人口按年龄分为5组,这种分组方法属于()。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按品质标志分组D.以二都不对6.组距数列中的上限一般是指()。

A.本组变量的最大值B.本组变量的最小值C.总体内变量的最大值D.总体内变量的最小值7.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等距数列是指()。

A.各组次数相等的数列B.各组次数不等的数列C.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D.各组组距不等的数列8.某企业职工月工资收入最高者为4260元,最低者为2700元,据此分为六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

A.7108 .B260 C.1560 D.34809.在组距数列中,对各组的上限与下限进行简单平均,得到的是()。

A.组中值B.组平均数C.组距D.组数10.在分组时,如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A.将此标志值单一组B.将此值归入作为上限的那一组C.将此值归入作为下限的那一组D.将此值归人作为上限的组或下限的组均可11.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组距式分组D.无法分组1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Vl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A.2608B.215C.230D.28513.统计整理主要是整理()。

统计调查与整理(调查部分)课后练习及其答案

统计调查与整理(调查部分)课后练习及其答案

统计调查与整理习题及其答案一、填空题1.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主要有、、、、等。

2.典型调查有两类:一是;二是。

3.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4.确定调查对象时,还必须确定两种单位,即和。

5.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进行调查的一种调查。

6.询问调查具体包括、、、等。

7.访问调查的方式有、。

8.邮寄调查的问卷发放方式有、、三种。

9.根据观察者是否使用科学的观察仪器,观察可分为和。

10.调查表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11.就一般的统计数据而言,其质量评价标准为、、、、、。

二、单项选择题1.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8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2.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选择( )。

A统计报表B重点调查C全面调查D抽样调查3.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

A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登记的方便4.以下哪种场合宜采用标准式访问( )。

A居民入户调查B座谈会C当事人或知情者个别采访D观察法5.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6.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7.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可以是原始资料,也可以是次级资料,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 )。

A原始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次级资料来源于上级单位B次级资料是由原始资料加工整理而成C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之间无必然联系D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没有区别8.调查项目通常以表的形式表示,称作调查表,一般可分为( )。

A单一表和复合表B单一表和一览表C简单表和复合表D简单表和一览表9.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

统计学练习及答案整理

统计学练习及答案整理

统计学练习及答案整理第一章练习及答案一、选择题1.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A.全国所有居民户B.全国的住宅C.各省市自治区D.某一居民户2.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C.社会统计学派D.数理统计学派3.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A.产业分类B.职工人数C.劳动生产率D.所有制4.统计学发展历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学派有:()A.政治算术学派B.社会统计学派C.重商学派D.数理统计学派5.以下几种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性别B.年龄C.文化程度D.职业6.以下几种标志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所有制B.生产能力C.增加值D.企业规模7.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定类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8.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定序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9.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A、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B、所有居民是总体C、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10.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11.欲了解某地高等学校科研情况()A、该地所有高等学校所有的科研项目是总体B、该地所有的高等学校是总体C、该地所有高等学校的每一科研项目是总体单位D、该地每一所高等学校是总体单位E、该地所有高等学校的所有科研人员是总体12.一家具制造商购买大批木材,木材不干会影响家具的尺寸和形状。

家具制造商从每批货中随机抽取5块木材检验湿度,如果其中任何一块木材的湿度超过标准,就把整批货退回。

这个问题中()A、样本是从所有木材批次中随机抽取的部分批次木材B、样本是从每批木材中随机抽取的5块木材C、总体单位是从所有木材批次中随机抽取的部分批次木材D、总体单位是购买的每一块木材E、总体是购买的全部木材二、判断:1、在数据的计量尺度中,定类尺度最为粗略。

03章 统计整理习题及答案

03章 统计整理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统计整理(一)判断题1、 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 )2、 两个简单分组并列起来就是复合分组。

( )3、 在确定组限时,最小组的下限应高于最小变量值。

( )4、 组中值是各组的实际平均数的近似代表值,因此,用组中值来计算总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

( )5、 分区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根据是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

( )(二) 单项选择题1、 某连续变量,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其末组的组中值为( )。

4905005105202、 对总体进行分组时,采用等距数列还是异距数列,决定于( )次数的多少变量的大小组数的多少现象的性质和研究的目的3、 频数密度是( )。

组距 / 次数单位组距内分布的次数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次数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频率4、区分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根据是( )。

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分组数目的多少不同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研究目的和对象不同5、选择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根据是( )。

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分组数目的多少不同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研究目的和对象不同6、 并列分组与复合分组的主要区别在于( )。

分组标志的多少不一样分组数目的多少不相同分组的方式不一样研究目的和对象不相同7、 主词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组的统计表称为( )。

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调查表8、主词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统计表称为()。

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调查表(三)多项选择题1、正确的统计分组应做到()。

组间有差异各组应等距组内属同质组限不应重叠不应出现开口组2、计算某组标准组距次数应具备的已知条件为()。

某组实际次数标准组距某组的组中值某组组距累计次数分布3、影响次数分布的要素有()。

组距组数组限分组标志次数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划分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选择分组标志设立统计分组体系尽可能采用复合分组划分各组界限5、在对全部企业按所有制分组的基础上,再按职工人数分组,这属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C)
A 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
B 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
C 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D 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
2、下列分组表是属于(B)
A 类型分组
B 分析分组C结构分组D其他分组
3、下面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B)
A 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
B 工人按年龄分组
C 工人按性质分组
D 工人按民族分组
4、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以百分数表示)的总和应该(D)
A 大于100%
B 小于100%
C 不等于100%
D 等于100%
5、组距变量数列的全距等于(D)
A 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
B 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
C 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
D 最大组的上限与最
小组的下限之差
6、对于越高越好的现象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如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A)
A 85在第三组
B 75在第一组
C 95在第三组
D 85在第二组
7、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

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750,则末组组中值为(B)
A 2500
B 2250
C 2100
D 2200
8、某企业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表中的“50—60、60—70、70—80、80—90、90—100、100—110、110—120、120—130”是(C)
A 标志
B 变量
C 变量值
D 次数
9、接上题,题中的“6、12、12、14、15、18、22、8”是(D)
A 标志
B 变量
C 变量值
D 次数
10、接上题,表中“90—100”这一组的组中值是(B)
A 85
B 95
C 75
D 90
11、接上题,表中“100—110”这一组的组距是(A)
A 10
B 20
C 30
D 40
12、接上题,表中“120—130”这一组的频率是(A)
A7.48% B 7.51% C 6.92% D 8.1%
二、多项选择题:
2、下列分组属于品质标志分组的有(BCD)
A、按工资分组
B、按职业分组
C、按产业分组
D、按地区分组
E、按人均收入分组
3、下列分组属于数量标志分组的有(ADE)
A、按工龄分组
B、按性别分组
C、按工种分组
D、按人数分组
E、按平均工资分组
4、次数分布数列根据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可以分为(DE)
A、单项变量数列
B、组距变量数列
C、异距变量数列
D、变量数列
E、品质数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