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研究进展随着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生态环境评价成为了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能够快速、大面积获取地表信息的工具,在生态环境评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遥感技术概述遥感技术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

它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强、数据综合性和可比性等优势,能够为生态环境评价提供丰富、准确的信息。

二、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领域(一)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监测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是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

通过遥感影像,可以清晰地识别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如森林砍伐、城市扩张、农田开垦等。

这有助于分析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二)植被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植被的光谱信息,从而反演植被的生长状况、覆盖度、生物量等参数。

这对于评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碳储量以及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范围和严重程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三)水资源监测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监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以监测河流、湖泊、水库的水位、面积和水质等信息。

此外,还能够评估地下水的储量和变化情况,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支持。

(四)大气环境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气溶胶分布、温室气体含量等。

例如,通过卫星遥感可以获取大范围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分布情况,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五)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综合运用遥感数据和生态模型,可以对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包括评估生态系统的结构完整性、功能稳定性和恢复能力等,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指导。

三、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数据处理方法(一)影像预处理在进行遥感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大气校正等。

浅议我国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的进展

浅议我国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的进展

1 我 国生态 环境 及其 评价 现状
科学技术 的突飞猛进 , 人类创造 了前所 未有的质文 明 , 使 同时使
人类消耗资源的速度和强度大大超 出了地球 的负载能力 , 给人类 自身的 生存 和发展 的生态环境带来了 巨大 的威胁 ,加剧 了人 与 自 的矛盾 , 然 制 约着人类 的发展 。据< 04年地 球生态报告》 <0 2 显示 , 人类现在消耗 自 资 然 源的速度超 出了地球能够再生资 源能力 的 2 %,在 17- 20 0 9 0 - 00年间陆 -
和生态环境功能 ,都是 在较 大的时空范 围内才能 完全和清晰地 表现出 来, 因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时空范围宜大不宜小。
22 生态环境影响识别 -
生态环境评 价是对人类开 发建设 活动可能导致 的生态环境 影响进
行 的分析 、 预测和评估 , 出减少影响或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 。 并提 是预 防生 态环境 问题 、 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 制定经济社会 可持续 发展规 划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的重要依 据。 目前我 国生态环境评价的理论和实 践 尚处在不断探索之中 , 的行业标准也在制定之中。 相关 因此 , 态环境 生 评价 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 促进我 国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
20 年 06
第 l卷 6
第 2 期 O
收 稿 日期 :0 6 0 — 4 2 0 — 5 1
浅钽 破 回生 杏环镌评 偷研 宓的 ( 苎展
陈润羊 , 荣 齐普
( 东华理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 江西抚州 ,4 0 0 34 0 )
摘 要 : 绍 了我 国 生 态环 境 评 价 研 究 的 发 展 和 现 状 , 述 了生 态 环 境 评 价 研 究 的 方 介 阐

生态环境建设情况汇报 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7篇)

生态环境建设情况汇报 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7篇)

生态环境建立情况汇报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7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吧生态环境建立情况汇报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篇一针对当前我县存在的环境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今年谋划施行总投资45项环境治理重点工程。

对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交办的____案件、反响问题,逐项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时限和整改目的,通过专项“督战”、“回头看”、聘请第三方核查验收、“再回头看”等方式,对问题整改正程进展全面持续监视,确保整改效果彻底、全面、标准。

“治气”方面,扎实开展重点石化企业vocs治理,催促镇街和企业加快推进问题整改,确保按期完成全厂vocs治理任务;对重点石化企业开展vocs治理现场核查帮扶,助推企业加快施行vocs深度治理,提升企业vocs治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深化推进重点橡胶轮胎和再生胶企业废气综合治理,催促重点废气治理企业完成“一企一策”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和评审;召开大王镇重点废气治理企业现场观摩会,聘请行业专家开展治理技术指导。

扎实推进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工作,组织各镇街对全县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进展全面排查,县政府专题研究,建立锅炉淘汰台账和“一炉一策”淘汰替代方案,积极推进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替代。

“治水”方面,成立全县水环境工作组,统筹推进雨污混排、入河排污口、企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污染防治等专项治理及污水处理厂提标晋级。

详细工作中,将市级水污染治理工程作为有力抓手,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并对全县直排河道的'工业企业和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施行新一轮提标改造工程。

目前,初步提标方案已完成,正积极推进工程建立,力争入河水质尽快到达地表水iv类标准。

对入河排污〔水〕口施行分类整治,申请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实行“堵疏管”结合,除市政排水泵站、污水处理厂、已审批的直排企业及农田灌区外的排口,原那么上一律封堵;雨污管网建立、日常维护,一律由专人负责,严禁小区、沿街商铺等污水管网私接乱接,同步推进企业污水“一企一管”建立;建立排水泵站管理清单,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对未施行雨污分流的管网,不得接入市政排水泵站,杜绝污水直排河道。

生态评价考核工作情况汇报

生态评价考核工作情况汇报

生态评价考核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评价专家:本次汇报的主要内容是我单位生态环境评价考核工作情况。

生态环境评价是我国环境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全面了解我单位在生态环境评价考核工作中的情况,我将对其工作情况进行详细汇报。

一、总体情况我单位高度重视生态环境评价考核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生态环境评价项目,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研究。

在推进生态环境评价过程中,我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做好项目监管、风险评估和技术支持等工作,得到了相关部门和专家的肯定。

同时,我单位还积极参与了多个生态环境评价考核项目,全面贯彻了国家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推动了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工作亮点1. 项目管理规范我单位建立了严格的项目管理制度,明确了项目流程、责任分工和绩效考核标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依托专业团队,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项目进展和成果进行全方位监管,并及时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了项目进度和质量的有效控制。

2. 专业技术支持我单位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水平。

我们在规划设计、环境监测、影响评价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为生态环境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我们提供的评价报告得到了相关部门和专家的认可,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3. 项目成果优秀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单位参与了多个生态环境评价考核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我们凭借专业技术和扎实工作,为项目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和成果,得到了客户和项目方的好评。

我们多次获得了生态环境评价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展现了我单位在生态环境评价领域的卓越实力和声誉。

三、存在问题尽管我单位在生态环境评价考核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才队伍不足我单位的专业团队规模较小,且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参与,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中国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中国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析认为 , 江汉平原湿地生态 系统受到 自然 因素和人
为不 合理 开发利 用 因素 的影 响 , 主要 包 括 地貌 脆 弱
因子 、 气候脆弱因子、 水文脆弱因子 以及过度围湖造 田、 过度利用湖泊资源、 超标污染物排放等 ; 脆弱生 态环境表现为灾害频繁及强度增加、 土壤沼泽化严 重、 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等 ; 同时, 提出了有效的 生态系统恢复措施。王江 山【 根据青海省生态环 2
D i 主编【 的( a r’ SrcsSc t eedne ay l l N tes e i :oia D pnec 盯 u ve el
o a rEo sm ) n t e c y e s ̄书的出版以及 Cnt z 等 J N u ot os n aa
将青海省生态系统分为 自然水资源、 草地生 的文章“1 l fh o ’ eo s m s v e ad 境特点 , , e a e e r s c y e rc I vu ot w d s t e is n l 土地生态、 农业生态、 林地生态 、 土地沙漠化及沙 nta cpa 在{ a r _ a r ail N t e k的发表才真正成为当前 态 、 u l t” u} 生态学研究的热点 内容。而这两类评价在研究 内容
和方法上均存会环境等 7 个子系统 , 每个子系统中选 择若干评价因子建立 了青海省生态环境评价系统, 并开展业务服务 ,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 益。汪朝辉等n 论述 了洞庭湖 区 自然生态系统 的 组成和分类, 并对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 了综合
区域生态环境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 心和基础 ,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能反映区域经济
÷ 资助项 目: 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新技术推广项 目 C A G 05 4 M T 2 0M 3

我国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

我国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
标 体 系 的原 则 。 对 与 城 市 生 态 环 境 质 量 相 关 指 标 的 层 次 化 针
城市 生态环 境系统 的主要特 征和发展 状况 . 科学 地反映 城市 生态环 境 的内涵和 目标 的实 现程度 。选 择具有 代表性 、 比 可 性 、 可靠 性 、 操作 性 的评价 指标 是城 市生 态环境 质 量评 价 可
对观测 的 2 指标 应用 层次 分析 法确 定 各指标 的权重 . 4个 并
运用 城市 生态 环境 适宜度 模 型评价 分析 了福 州 市生态 环境 问题 。 城市 人 I密度偏 大 、 市功 能布 局与 土地 利用 不合 对 : 1 城 理、 城市热 岛效应 明显等 问题 作 了进 一步 的探 究 王平 等 人 首次对南 京市生 态环境进 行系统调 研 . 出了形成评 价指 提
关键词 城 市生态环境 指标体 系 研 究进 展
中图分类 号 :2 X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2 9 6 (0 1 4 0 8 一 3 17 — 0 42 1) — 0 9 O O
的生态环境评 价指标 体系 , 主要从 生态体 系的结 构 、 功能 、 协
调 度 来 考 虑 , 抚 顺 市 的 城 市 生 态 环 境 作 了 评 价 研 究 . 果 对 结
城 市生 态环 境评 价是 针对 城市 这一 复合 生态 系统 的社
会 生活 、 经济 生产 和 自然环境 3个方面 的运行 状态进 行 的综 合 评价 。 随着城 市化速度 的加快 , 市面临着 诸多 问题 。 城 如人
表明. 抚顺 市城 市生 态化 程度 较低 . 在城 市生 态 系统 的结 并 构 上 、 能上 、 调度及 可持 续发 展上 提 出 了相 应 的对 策与 功 协

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技术进展研究

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技术进展研究

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技术进展研究在当今时代,生态环境的状况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技术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生态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生态环境中的各种要素进行观察、测定和分析,以获取有关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状况的信息。

而生态环境评估则是基于监测数据,对生态环境的现状、变化趋势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

在过去,生态环境监测主要依赖于人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监测的范围和频率都受到很大限制。

如今,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各种自动化监测设备应运而生。

例如,水质监测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水中的溶解氧、酸碱度、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大气监测传感器能够连续监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

这些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响应快、能够长期连续工作等优点,大大提高了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卫星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卫星搭载的各种传感器,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包括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水体分布等。

同时,还可以监测大气中的气溶胶、温室气体等成分。

与传统的地面监测相比,卫星遥感具有覆盖范围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优势,能够为生态环境评估提供宏观、动态的信息。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也为生态环境监测带来了新的机遇。

无人机可以搭载高清摄像机、多光谱相机等设备,对特定区域进行快速、灵活的监测。

例如,在森林资源监测中,无人机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森林影像,用于评估森林的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等;在水域监测中,无人机可以监测水面的污染情况、水华的分布等。

除了监测技术的进步,生态环境评估方法也在不断完善。

传统的评估方法主要基于统计分析和经验模型,而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模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评估方法被应用到生态环境评估中。

例如,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评估方法,可以将监测数据与地理空间信息相结合,直观地展示生态环境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

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效益评价研究与进展

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效益评价研究与进展

J u a fN r w s b rsr iest o r l ot c t ' el Unv ri n o h o y y
生 态环 境 建 设 工 程 的效 益 评 价 研 究 与进 展
赖亚飞 , 朱清科 , 李文华
( 土 水 持 ‘ , 抗波化防浦教 行 吐血 验 守; ‘林 大学 水土保特 : . 北 院 北 10 8 ) 0 0 3
摘 要 : 文从 生 态环境 建设 内涵 入手 , 合评 述 了生 态环 境 建设 工程效 益评 价的评价 指标和 本 综
评价方法, 在此基础上 回顾 了 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效益评价研 究已取得的成果, 出了在 我 指 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效益评价研究中存在 的问题和今后 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 生态环境建设; 评价方法; 效益评价 中图分类号: 86 Q 4 X2。1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 1 4 120 ) 1 18 5 1 — 6 (07 0 - 6 - 0 7 0 0
L I - i Z n -e L nh a A f . HU Qigk 。 IWe -u Ya e
l e l b fSia dW t o m l t3 a。o o n ae c l r t H&D s t ct nC m a ni I F r t n ' o &M n t d ,i , ei 0 8 . h a I k M l r L e r a o o bt ei o n)U i r ei i f j g er I  ̄s i i syo  ̄ t u Bi g 1 0 3 C i ir fE a o j 0 n n Ab ta t a e 1 te c n e t f o l gc l l i lI l o sr cin.e e r h so v la in i d ie n t - s r c :B s d 01 h o c p oo ia l F ll i c n t t o c e v O le t u o r s a e e n e a u t e e sa d meh o n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发展研究摘要:作为生物圈组成部分之一的人类,在追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之前发展模式的粗放化,再加之国内人口的持续增加,致使生态环境遭到巨大损伤。

现如今,生态环境的持续保护、发展俨然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也为此投入巨大的精力,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其中的问题却仍旧不可小视。

在当下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也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做出了多方面的尝试,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部分问题仍旧未能解决,本文通过分析国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展取得的成就、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合理展望,以期为今后这一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发展中图分类号: X830 文献标识码:A引言我国在追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前期缺乏人与环境理念的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都是以生态环境破坏作为代价的,并且生态环境受损程度严重,对国民的生存、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在当下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也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做出了多方面的尝试,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部分问题仍旧未能解决,本文通过分析国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展取得的成就、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合理展望,以期为今后这一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借鉴。

1新时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一般常识上,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 满足当下需求的同时强化后续需求能力。

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等先进管理理念,就是不断丰富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2 环境保护的概念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环境保护概念已悄然发生改变。

对环境进行保护不再片面地指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社会环境生存质量。

新时代的环境保护的理念和主要内容更多的是指改变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考虑兼顾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与之互相协调发展。

国内外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国内外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01THE WHOLE WORLD区域治理作者简介:李立君,生于1976年,博士,副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工程。

国内外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盘锦市绿色发展服务中心 李立君摘要:环境风险评价是指人类在进行各种经营生产生活中所遭受的各种危害现象,从而对人体健康以及社会经济所造成的损失情况。

通过对环境风险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降低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因此在,因此在进行环境风险评价过程中需要采取有关措施,减少环境风险的发生率,从而有效提高环境风险评价水平。

关键词:风险评价,研究进展,国内外环境中图分类号:V21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3-0101-000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生态风险评价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行研究,因此需要对我国所开展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进行不断完善,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可以知道环境风险评价的研究工作对人类的生存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提高环境科学理论研究的新征程。

一、环境风险评价的概念及发展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件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伤害,其中的定义主要是以事故发生率与事故所造成的后果。

环境风险评价是指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所面临的危害,从而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以及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害,其次还包括有毒化学物对于健康的损坏,因此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减少环境风险对人类所造成的伤害。

在20世纪7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了对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的研究,美国是最早研究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的国家之一。

并且美国的学者和机构都展开了相应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研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环境风险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评价体系。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环境风险的评价工作进行研究,在进行研究过程中已经颁发了各项地环境保护文件,我国在2004年针对建设项目制定了完善的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原则,但是对于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只是在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价领域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工作,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研究工作。

2024年气象生态环境评估及研究进展

2024年气象生态环境评估及研究进展

2024年气象生态环境评估及研究进展气象生态环境是地球大气层与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包括大气组成、气候变化、空气质量、生态平衡等多个方面。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空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对气象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这些影响不仅威胁到人类的生产生活,还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严重后果。

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是气象生态环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全球气温不断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如暴雨、洪涝、干旱、台风等也呈现出增多和增强的趋势。

这些极端气候事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给气象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此外,空气污染也是气象生态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大量排放的污染物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特别是在一些工业密集区和交通拥堵区域,空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二、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为了全面评估气象生态环境状况,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

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两种方式。

定量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气象、环境数据,运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气象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客观评价。

定性描述则主要基于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对气象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主观评价。

在指标体系方面,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全面反映气象生态环境的状况。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气象要素(如气温、降水、风速等)、环境要素(如空气质量指数、污染物浓度等)、生态要素(如植被覆盖度、生物多样性等)等。

这些指标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气象生态环境评估的指标体系。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和大数据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和方法被应用到气象生态环境评估中。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生态环境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揭示气象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律和趋势。

此外,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为气象生态环境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于本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本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本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202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作为“补短板”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强力推进。

为共同推动这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列为今年的专项监督项目,并决定开展专题询问。

为做好专项监督和专题询问,常委会成立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专项监督调研组,常委会副主任薛潮任组长,调研组成员由城建环保委成员、报名参加调研的相关委员会成员和市人大代表组成。

调研聚焦两大重点:一是28个市级重点整治地块上的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违法居住等“五违”治理,以及整治区域的后续长效管理和转型发展等;二是本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特别是整治地块内的河道水环境、建成区黑臭河道和国考断面水环境治理。

自3月份起,调研组在薛潮副主任带领下深入有关各区逐一开展实地调研,做到16个区28个市级重点整治地块全覆盖,全面了解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河道水环境治理的进展情况与难点问题。

与此同时,11个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了联动调研,并提交了调研报告。

调研中,城建环保委对各区反映的难点和需求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及时与市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促进共同研究对策措施推进治理工作。

一、工作进展基本情况(一)关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自2022年7月本市启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来,各级政府积极作为,攻坚克难,“五违”治理推进有力,2022年启动的首批11个整治地块已全面完成治理任务;今年重点推进的“17+240”个地块,其中17个市级重点地块目前总体整治进度达到80%左右,240个区级重点地块总体整治进度达到85%以上。

治理工作阶段性成效显著,整治地块上的“五违”现象得到全面消除,区域面貌和形态焕然一新,陆域、水域和大气环境全面改善,城市生态空间得到有效拓展,安全状况得到有力提升,人口调控作用同步显现。

从调研看,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一是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充分形成共识和工作合力。

我国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我国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我国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渔业发展的迅速,渔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我国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成为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对我国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研究背景我国是一个渔业大国,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渔业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渔业资源遭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渔业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和维护渔业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开始对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研究,以科学管控渔业资源的利用。

二、研究内容1.渔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渔业生态环境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工作,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者们根据渔业资源的特点和渔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渔业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一般包括渔业资源数量和质量、水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渔业生产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以全面反映渔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为了对渔业生态环境进行科学评价,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渔业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其中包括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一般采用专家经验法或层次分析法,而定量评价方法则采用统计分析、遥感技术或数学模型等手段进行分析。

这些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改进,为渔业生态环境评价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技术支持。

3.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应用随着渔业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实际应用中也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渔业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的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渔业管理部门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中,为相关部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这些研究成果还被应用于渔民的生产活动中,指导渔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三、研究进展传统的渔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关注渔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忽视了渔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状况。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研究进展在当今时代,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有效地评估生态环境的状况、变化趋势以及潜在的问题,遥感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遥感技术凭借其大范围、多时相、多光谱等独特优势,为生态环境评价提供了丰富而准确的数据支持。

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大面积的地表信息,包括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水体分布等。

通过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反射和辐射特性,遥感影像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地表物体的特征。

这使得我们能够快速、全面地了解生态环境的基本构成和分布情况。

在生态环境评价中,植被状况是一个关键的指标。

遥感技术可以精确地测量植被的覆盖度、生物量以及叶绿素含量等参数。

例如,利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特性,可以计算出植被的覆盖度;通过高光谱遥感,可以分析植被的生理状态和健康程度。

这些信息对于评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碳循环以及生态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水资源的评价,遥感技术同样表现出色。

它能够监测水体的面积、水位变化、水质参数等。

通过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可以判断水体的污染程度和富营养化状况。

同时,结合地形数据,还能分析水资源的分布和流动情况,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遥感技术可以长时间序列地监测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森林砍伐、城市化扩张、耕地减少等问题。

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和政策,以保障生态平衡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面,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结合更是为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GIS 可以对遥感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处理,生成各种专题地图和统计报表。

例如,通过叠加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和相关环境数据,可以评估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此外,遥感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也逐渐崭露头角。

它可以为生物栖息地的监测和评估提供支持,帮助确定保护的重点区域。

通过对遥感影像的解译,可以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评估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和受威胁状况。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1篇)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1篇)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1篇)希望知晓一个情况、一个事件时,需要认真地调查研究清楚,最后基于取得的调查材料汇成调查报告。

那么什么样的调查报告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1篇),欢迎大家分享。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篇1一、市民对我区环境质量状况的总体评价近年来,我区持续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清静”四大环保工程,城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03年,全区共完成10个生活小区,30个污染源,15个公建单位及11条区管道路的污水收集系统的改造;完成了11条主河农灌河道清淤整治任务,共清污河道7335米,内河水质逐步变清;2003年日空气污染指数(API)大于100的共72天,小于100的293天;区域环境噪声比去年下降0.2dB。

1、市民对目前环境质量状况满意度评价。

调查显示,3/4的被调查者对我区目前的环境质量状况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满意率达到76.72%,但也有18.3%的市民对环境质量现状表示不满意,还有4.99%的人表示很不满意。

2、市民对生态区建设的了解情况。

通过不断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组织开展生态区建设宣传周、创建生态街道、创建“绿色社区”、环保知识家庭竞赛等主题活动,使生态区建设逐渐深入民心。

从调查结果看,有64.32%的市民对我区正在开展的生态区建设活动表示了解或基本了解,20.54%的市民表示听说过,但具体情况不太了解,有15.15%的市民表示不了解。

3、市民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评价。

在“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当前环保宣传力度”两个问题上,市民的满意率分别为76.76%和65.47%,市民普遍对政府在环境保护领域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但也有7.16%的市民提出当前政府在环保宣传工作方面脱离实际,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

二、市民对我区环境污染状况的评价1、大气污染――老百姓最头疼的问题。

在被问及“目前我区污染较重的问题有哪些?(按污染程度依次选择)”时,53.74%的市民认为大气污染是各类污染源中的“第一杀手”,次选比例也达到15.63%。

分类学多样性指数评价生态环境的研究进展

分类学多样性指数评价生态环境的研究进展

分类学多样性指数评价生态环境的研究进展张青田;胡桂坤;杨若然【摘要】Biod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protection research;taxonomic distinctness indices have obvious advantages, among various biodiversity indices.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many studies on taxonomic distinctness were carried out in marine, freshwater and terrestrial habitats. Taxonomic diversity indices can sensitively reflect the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pollu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they have better application than the traditional biodiversity indices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the comparison of historical data. There were some divergences if the taxonomic distinctness indices could reflect the human disturbance rather than natural changes;the application of taxonomic diversity index may be affected by some factors, such as the choice of taxa, habitat, water depth and latitude. To expand the study field, as well as to clear application area of taxonomic distinctness indices would effectively help the indices to play a great role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assessment.%生物多样性是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众多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中,包含分类学信息的指数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

2023年度关于家乡生态环境调查报告精彩范文【五篇】

2023年度关于家乡生态环境调查报告精彩范文【五篇】

2023年度关于家乡生态环境调查报告精彩范文【五篇】调查报告范文(一)近期,市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先后深入西峰华池宁县正宁等县(区)的12个乡镇和10户企业,对全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

一现状庆阳属于旱作农业区,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年降雨量少且分布不均,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黄土生态城市和人文魅力城市为目标,积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不断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一)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

坚持实施黄土旱塬蓄水保塬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封山禁牧“三北”防护林乡镇千亩荒山造林绿化土地整理复垦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成效明显。

止2009年底,累计新修梯田462万亩,荒山造林318.24万亩,封山育林99.3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5%。

完成和新建各类水保骨干坝淤地坝工程862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194.8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41.8%。

董志塬生态保护子午岭天然林保护提质环县北部防沙治沙等一批生态项目和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正在实施。

自然生态的人为破坏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

实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工程,已建成简易填埋场39个,垃圾仓1225个。

推进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整治,部分乡镇和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实现了雨污分流专管排放。

推广“零排放”规模养殖场,实行庭院养殖和“养沼一体化”模式,有效防治了畜禽养殖污染。

(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初见成效。

重点实施了节本技术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循环利用农副产品加工开发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等5大循环农业建设工程,共建成示范点132个,新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43640座,服务网点230处。

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建成回收站(点)100多个,组建回收利用合作社10家,再生资源回收企业11户。

全市废弃地膜残留量约为1.2万吨/年,今年上半年已组织回收5300吨,占残膜总量的44.2%,加工利用2100吨,占回收量的39.6%。

生态环境的保护研究报告

生态环境的保护研究报告

生态环境的保护研究报告篇一: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一:我国生态环境基本状况中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主要表现为:(1)水土流失严重。

建国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

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

(2)沙漠化迅速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

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

(3)草原退化加剧。

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

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21多万亩退化速度在扩大。

由于草原退化,牧畜过载,牧草产量持续下降。

(4)森林资源锐减。

中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昔日郁郁葱葱的林海已一去不复返。

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林木生长量呈森林赤字。

(5)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据估计,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

近30多年来的资料表明,珍贵野生动物分布区显著缩小,种群数量锐减。

属于中国特有的物种和国家规定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有312个种和种类。

(6)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

多年来,由于过分开采地下水,在北方地区形成8个总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的超产区,导致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2厘米。

1949年以来,中国湖泊减少了500多个,面积缩小约1.86万平方公里,占现有面积的26.3%,湖泊蓄水量减少513亿立方米,其中淡水量减少340亿立方米。

(7)水体污染明显加重。

据1987年典型城市监测调查,有42%的城市饮用水源地受到严重污染;63%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在调查的532条河流中,有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全国约有7亿人口饮用大肠杆菌超标水,约有1.7亿人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s m s e ci e ec m mo eh d fe o o ia l o me t u l y a s s m e t e ei t d c d Th r b e s e ep it d f al y t wa s r d Th o e d b n m to so c l g c l l i n n ai s e s n r n r u e e p o lm r o n e n l e \r q t w o i y K e wo ds e o o ia n i n n ; e olg c l r [ n n r a i s e s e t e o o c l n i n n u l y a s s me t to s y r : c l g c l v r me t c o ia l r l elqu l ya s sm n ; c lgia e v r me t ai s e s n e o e ̄ o t t o q t me h d
略和措施 。
1 生态 环 境 质 量 评价 类型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类型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11 生态安全 评价 .
生态 安 全 是 国 家 安全 和 社 会 稳 定 的 重 要组 成部 分 , 有 战 具 略性 、整体性、层次性 、动态性和区域性特点 ,保障生态安全 是任 何 国家 或 区 域 的 发展 经 济 、 发 资源 时所 必 须 遵 循 的 基 本 开 原 则 之 一 。 有很 多学 者 从 生 态 安全 的角 度 研 究 国家 安 全 和社 已 会 安 全 问 题 ,如 Mak将 人 类 安 全 系 统分 为 经 济 安 全 子 系统 、 r 政治安全子系统 、 口安全子系统、 人 文化安全子系统和生态 安 全子系统。 并特别强调生态 安全子系统在人类安全系统中的蓖
生态环境 评价 存在 的问题 。
t 关键词 】 生态环境 ;环 境影 响评价 ;环 境质 量评价 方法 [ 中图分 类号】 x [ 献标识 码 J 文 A [ 文章编 号】0 716 (000 —240 lO—852 1)70 2—3
Ree r hDe eo me t f oo ia n io me t ai s sme t sa c v lp n lgc l v r n n o Ec E Qu l yAses n t
KeYa z e nhn
( a migE vrn n S i c s tt, o n 2 0 0 C ia M o n n i me t ce e ntue Ma mig5 5 0 , hn ) o n I i
Ab t a t T et p f c lg c l n i n n u l y a s s me t ss mmai e n te p pe h e eo me to c l g c l n io me tq ai s e s n s r c : h eo o o ia vr me t ai s e s n y e e o q t wa u rz d i h a r T ed v l p n fe o o ia v r n n u l y a s sme t e t
生态 环境 评价一般可分 为生态环境质量 评价 和生态环境 影 响评 价 。 生态环境 质量 评价主要考虑生态系统属性信息 , 是根据 选 定的指标体系 , 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评定某 区域生态环境的优 运 劣。 生态环境影 响评价 是对 人类开发建设 活动可能导致 的生
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 , 出减少或改善生态环境 的策 并提
21 0 0年 第 7期
2 4 2 WWW d h m o g ce c r n
第 3 卷 总第 2 7 7 进展
柯 燕珍
( 市 环境科学 研究 所 ,广东 茂 名 550 ) 茂名 200
【 摘 要】 章概 述 了生态环 境质 量评价 的类 型 ,阐 述 了生态环 境质量 评价 指标体 系 的发展 ,介绍 了生态 环境质 量评价 的常 用方 法 ,最 后指 出 文
要性 。 生态 安全 评 价 是对 特 定 时空 范 围 内 生态 安 全状 况 的 定性 或 定 量 的描 述 ,使 主 体对 客 体 需要 之 间 价值 关 系 的反 映 。 生态 安 全 评价 的主 要 内容包 括 评 价 主张 、 评价 方 案 、评 价 指 标及 信 息
或 规 划 部 门 的参 考 ,作 为 生 态 环境 保 护 决 策 的依 据 。 我 目 生态 风 险 评 价 的 调查 研究 : 我 国 的风 险 评 价 工作 起 步 较晚 , 化 工 项 目 , 燃 、 爆 、 在 易 易 有毒 化 学 品等 方 面 作 过大 量 的 工作 。 态风 险 评价 我 国 已经作 生 过一 些研究工作 ,但是还难于 系统的应用与环境影 响评价 当 中 , 因是 生态 风 险评 价 不 同于 化 学物 质 和 物 理 变 化 能 够直 观 原 的评价对环境的破坏 。 生态风险评价 需要大量的基础 数据和生 态调查 ,以及评 价_ 的研究 ,美国于 】 9 疗法 9 8年才颁 布了生态 风险 评价的导则。 根据我 国目前的环境影 响评价现状 , 生态项 目是 我 国 环境 影 响评 价 的 重 点 拓展 领 域 。 由于 生 态项 目所 在 地 的差别, 使项 目类型千差 万别 , 每个项 目的环境影响有所不 同。 对 我 国 西部 地 区大 规 模 的 区 域 开发 建 设 、 大项 目建 设 所 造成 重 的生态影响, 生态风险评价 的研究成果给环境保护部 f提供决 - j 策依据 。 生态 风 险 评 价 工作 的开 展 , 仅 需 要 的大 量 的生 态 系统 环 不 境 调查 , 需要 大 量 的试 验 研 究 、评 价模 型 的论 证 等 。如 毒性 还 物 质 生态 风 险评 价 ,需 要 以下 研 究 工作 : () 同生 物 种 类 、 生 长 阶段 、 栖 息 地 的 调查 ; 1 不 () 2毒性物质在环境 中迁移转化 的调查研究; f) 露 的 毒性 物 质 对 不 同 生 物种 类 的 不 同 生 长 阶 段 的 影 3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