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苏教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4、学习古人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
2、掌握文言句式,理解文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
1、理解高超的劝说艺术。
2、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
195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二、作家、作品简介:
作者:《左传》的作者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名称:《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同为孔子编著的《春秋》作诠释)。《左传》是“十三经”之一。
地位、内容:《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它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既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特点:《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
三、史书体例:
1、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2、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3、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如《战国策》。
4、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5、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6、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他的《通鉴纪事本末》
四、背景介绍: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
其一、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其二、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
据,又自觉曾无礼于重耳,因此,战前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结果城濮之战中,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两年之后发动了这场战争。
五、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疏通生字词。
汜南佚之狐夜缒而出亡郑以陪邻
共其乏困阙秦秦伯说逢孙失其所与,不知
2、再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并请学生讲述该故事。
3、讨论各段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
开端:秦晋围郑
发展:临危受命
高潮:智退秦师
结局:晋师撤离
六、深入探究。
1、第一段词句讲解: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2、分析第一段:
A、秦晋围郑,郑国的形势怎样?
危在旦夕,国运悬于一线。
B、秦晋围郑的原因是什么?
表面原因——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根本原因——称霸扩张的需要。
C、你认为晋军和秦军出兵的理由是否正当呢?
不正当,郑国的做法是出于为自己的国家安全着想,并没有不对的地方。
D、第一段交代围郑的原因和驻军位置有何作用?
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
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那么秦国是可以争取到晋国一边的;且两国军队分地驻扎,那么郑国有机会单独与秦国接触,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提供了条件。因此开篇交代围郑的原因和驻军位置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第二节
一、讲析第二、三段
1、第二段词句的讲解: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臣之壮也无能为也已
是寡人之过也
2、分析第二段:
A、佚之狐对烛之武劝退秦师有把握?从哪个字看出?佚之狐为什么对烛之武劝退秦师这么有把握?这对刻画烛之武形象有何作用?
“必”
因为佚之狐非常了解烛之武的外交才能;佚之狐对郑、晋、秦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分析佚之狐形象?
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
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C、从秦晋围郑的原因来看,照常理佚之狐应建议郑伯派使臣到晋国去,但佚之狐却建议郑伯派使臣去说服秦,原因是什么?难道他不怕使臣在途中被晋国杀害?
郑国曾派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此次如果再派人到晋国游说也是枉然;在秦晋联盟中有一个主动者有一个被动者,那么那个被动就可能成为破解联盟的关键了。
秦晋驻军并非同一地,而分别为氾南、函陵。因此烛之武才能成功进秦营。
D、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受”,有什么作用?
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先“辞”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
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而先“辞”后“受”则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通情达理、忠诚爱国的品质。
E、“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透露出一种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烛之武这样说?作者这样写会不会影响烛之武的形象?这属于什么描写?
透露出烛之武的不满、委屈和抱怨。
他之所以会发牢骚、不满、委屈和抱怨,主要是因为烛之武年轻时未能被郑伯重用,像孙悟空一样只做了一个小马倌,当他在本文中被举荐时,已经七十多了。烛之武怀才不遇,虚掷青春,而产生悲叹、不满、抱怨的情绪很正常。
这样描写不会挡住他光辉的一面,反而是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有血有肉。
直接描写,表现烛之武自谦,通情达理、忠诚爱国的品质。
G、分析郑伯形象:
善于纳谏: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勇于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
精于言辞:“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
3、第三段词句的讲解:
夜缒而出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且君尝为晋军赐朝济而夕设版焉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4、分析第三段:
A、“夜缒而出”说明什么?
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
B、烛之武是如何劝退秦师的?
首先坦言知亡,避其锐气,以退为进。“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其次阐明利害,亡郑利晋,动摇秦君。先假设亡郑有益于秦,那就灭了我们郑国,接下来分析分析亡郑利晋不利于秦:“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秦在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跨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很难办到的。“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从而提醒秦国不可“亡郑以陪邻”。
再次替秦着想,舍郑利秦,以利相诱。“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