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小学四年级《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反思1、小学四年级《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反思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教学了加法的运算定律及其相关简便运算后学习的,同时为后面的简便运算的学习做铺垫。
我主要分以下几个环节:1、复习。
我首先让学生共同回忆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因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基本原理一样,只是所处的运算不同。
我在教学中,就充分把握这一点,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迁移新知,自主探究出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还进行了诸如“2×5,25×4,125×8,20×5,……”这样的口算题训练,其目的之一是通过这组口算题的练习,明确这些题目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乘法运算,而且积是整十或整百或整千数,为后面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奠定了基础,其目的之二是通过这一组乘法口算,揭示今天的学习内容。
2、探究新知。
我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探究解决“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和“一共要浇多少桶水?”这两个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并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在此基础之上,再引导学生通过对两种方法的比较,归纳总结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随后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刚刚学到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巩固练习主要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验过程的同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如:在进行乘法结合律的教学时,放手不够,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出规律,学会利用学过的加法结合律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教学语言还要注意精炼,有时还是喜欢重复学生的回答。
2、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优秀教学反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思想方法比数学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为学生今后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速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四年级探索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小学四年级探索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小学四年级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乘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除了乘法的基本运算法则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即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本文将探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一、乘法的交换律乘法的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与交换它们的顺序后的乘积是相等的。
也就是说,对于任意两个数a和b,a乘以b的结果与b乘以a的结果相同。
例如,3乘以4的结果是12,4乘以3的结果也是12。
交换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将一袋苹果分成三组,每组4个苹果;或者将三本书分给四个人,每人分到的书籍数目是相同的。
交换律的掌握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乘法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思考,可以逐步理解和应用乘法的交换律。
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和生活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交换律的概念,并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交换律的应用技巧。
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话,让学生互相提问并回答;或者利用教具和游戏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加深对交换律的理解和应用。
二、乘法的结合律乘法的结合律是指三个及以上数相乘时,无论怎样加括号,得到的乘积始终相同。
也就是说,对于任意三个数a、b和c,(a乘以b)乘以c的结果与a乘以(b乘以c)的结果是相等的。
例如,(2乘以3)乘以4的结果是24,2乘以(3乘以4)的结果也是24。
结合律的理解和应用对于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推理和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通过举例和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结合律。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计算来解答。
例如,如果一个表演团队有3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个人,每个人手里有2块糖果,那么共有多少块糖果?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计算方式,如先算小组内部的乘法再相加,或者先算小组之间的乘法再相加,最终得到相同的结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采用师生谈话的方式,让学生说说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日子,植物 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学生自由发言,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渗透了环保意识,同时也能引出植树的这幅主题图。
2、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板书。
可得出,交换律是两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交换加(因)数的位置, 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数相加、相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依次 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
板块四、课堂练习 1、课本35页“做一做”第一题,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2、课本37页 练习六 第二题,用乘法运算定律填空,然后说说你是怎么 填的,用的是哪条运算定律。
板块五、作业设计:
1、运用乘法的交换律或结合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数。
(1)78×85×17=78×(_____×______)
(2)81×(43×32)=(_____ ×______)×32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973×5×2
125×897×8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三、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 单的计算。 2.借助观察、比较、验证、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总结能 力。 3.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 主动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掌握并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教学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乘法口诀。
2. 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乘法的哪些性质?二、探究乘法交换律(10分钟)1. 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讨论:观察例题,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3.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三、探究乘法结合律(10分钟)1. 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讨论:观察例题,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3.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一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四、练习运用(10分钟)1. 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
2.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
2.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导入、探究、练习和总结等环节,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讨论、总结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反思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六、运用游戏深化理解(10分钟)教学活动: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如“乘法接力”,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5×9)×10 = 5×(9×10) (4×7)×3 = 4×(7×3)
(200×2)×5 = 200×(2×5)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5×9)×10 = 5×(9×10) (4×7)×3 = 4×(7×3)
(200×2)×5 = 200×(2×5)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甲×乙=乙×甲 □×△=△×□ a×b=b×a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8×12)×2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8×12)×2
8×(12×2)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56
30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和责任。
在本次教学中,我将以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材为例,详细介绍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内容、目标、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1.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例如,2×3=3×2。
2.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乘前两个数,再乘第三个数,积不变。
例如,2×3×4=(2×3)×4=2×(3×4)。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两个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引入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 讲解乘法交换律: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2×3=3×2,解释乘法交换律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3. 讲解乘法结合律: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2×3×4=(2×3)×4=2×(3×4),解释乘法结合律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4. 例题讲解:给出一些例题,如5×6×7,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练习题,如8×4×3,并互相交流解题过程。
6. 板书设计: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公式和例题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7. 作业设计:布置一些有关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作业题,如8×5×2,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本质,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中的一些规律,如:2×3和3×2的结果相同,4×5×6和4×(5×6)的结果相同。
从而引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乘法交换律a. 出示例题:2×3=3×2,4×5=5×4,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b.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交换律的定义。
c. 通过练习题巩固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2)乘法结合律a. 出示例题:4×5×6=4×(5×6),3×2×7=3×(2×7),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b.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结合律的定义。
c. 通过练习题巩固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特点,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使学生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进行简便计算。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四年级数学7个运算定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7个运算定律一、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二、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或a+b+c =a+(b+c)三、减法性质(1)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
a-b=(a+c)-(b+c)或a-b=(a-c)-(b-c)(2)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
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
a-b=(a+c)-b=差+c或a-b=(a-c)-b=差-ca-b=a-(b+c)=差-c或a-b=a-(b-c)=差+c(3)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
a–b-c= a-(b + c)四、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a×b = b×a五、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c =(a×b)×c或a×b×c = a×(b×c)六、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 + b) ×c= a×c+b×c 或(a - b)×c= a×c-b×c七、乘法的其他运算性质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必须把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
a×b = (a×c) ×( b÷c)八、除法的运算性质(1)商不变性质,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一个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及运用。
(2)教学难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
3. 教学准备(1)课件: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动画演示。
(2)练习题:巩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4.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新课讲解:讲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3)课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并交流解题心得。
5. 课后作业设计一些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反思1. 成功之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导入和动画演示,让学生轻松地理解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课堂练习环节,学生分组合作,积极参与,提高了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不足之处:在讲解乘法结合律时,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3. 改进措施:针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难点,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乘法结合律的作用。
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提高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学生在课堂表现积极,参与度高,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2. 教师评价:本节课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能运用到实际计算中。
但在乘法结合律的理解上,仍需加强引导和练习。
4. 改进方向: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继续优化教学方法,注重乘法结合律的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4课时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复习导入【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为即将要学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作铺垫,促进知识之间的迁移。
1.你能说出图片下面隐藏的数和字母吗?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2. 我们是怎样研究加法运算定律的?(1)初步发现规律;(2)枚举中验证规律;(3)比较中概括规律。
3.导入新课。
师:在加法运算中,有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请同学们猜一猜,乘法会有类似的运算定律吗?猜想一:乘法运算中可能有乘法交换律。
猜想二:乘法运算中还可能有乘法结合律。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与乘法有关的运算定律。
(板书课题: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学习任务一:探究乘法交换律【设计意图:】师生的谈话引入既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又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接着主题图呈现了一个“同学们植树”的生活化情境,其中蕴含的信息极为丰富,这里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发现的信息,引导学生去揭示问题、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自主概括出乘法交换律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放飞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自己去创想,同时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数学模型思想。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日,你们知道吗?环境保护对于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植树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
你们参加过植树活动吗?你觉得参加植树活动我们需要做什么?预设:需要将学生分组,有的挖坑,有的种树,有的浇水……二、课件出示教科书P24的主题图,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1)四(1)班同学正在植树,我们一起去看看。
仔细观察一下,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你是怎样理解这些信息的?预设:发现的信息:①一共有25个小组。
②每组4人挖坑、种树。
③每组2人抬水、浇树。
④每组(6人)负责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预设:①负责挖坑浇树,一共有多少人?②负责抬水种树,一共有多少人?③他们一共种多少棵树?三、验证乘法交换律1.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前两个问题。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年级:四年级下册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本质。
2. 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1. 乘法口诀表。
2.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乘法口诀表,让学生回忆乘法的基本知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乘法还有什么有趣的性质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乘法交换律的概念。
a.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乘法交换律吗?b. 讲解: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c. 举例:例如,3 × 5 = 5 × 3 = 15。
2. 讲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a.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乘法结合律吗?b. 讲解: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c. 举例:例如,2 × (3 × 4) = (2 × 3) × 4 = 24。
3.让学生通过计算器验证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a. 分组让学生用计算器验证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b. 讨论并分享验证结果。
三、巩固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2. 讲解并分析练习题的答案。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强调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在简便计算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举例、验证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四年级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公式黄金搭档
四年级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公式黄金搭档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引言:在数学学科中,乘法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概念。
小学四年级数学关于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2.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运用方法;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三、教学重点1.理解乘法交换律的概念;2.掌握乘法交换律的运用方法;3.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4.掌握乘法结合律的运用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数学教材》;2.黑板、彩色粉笔、草稿纸;3.教具:数字卡片、挂图、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拿出两个数字卡片,让学生使用乘法交换律把数字进行交换,并验证结果是否相等。
2.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交换数字的规律。
二、呈现(15分钟)1.法一:通过挂图,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有几道题目是一样的,然后引导学生使用乘法结合律计算结果,让学生找出规律,并总结乘法结合律的规则。
2.法二: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使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三、讲解(25分钟)1.讲解乘法交换律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并通过几个例题进行说明。
2.讲解乘法结合律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并通过几个例题进行说明。
四、练习(30分钟)1.练习册中相关习题的完成。
2.分组竞赛,在黑板上出题,并进行小组比赛。
五、小结(5分钟)1.汇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订正;2.总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规则;3.提醒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六、拓展延伸1.在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些实际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例子;2.完成一些拓展练习,加强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同时,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交流,发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规律。
2. 学生能够运用推理和归纳的方法,总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适用范围和运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 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学习成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理解和解释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原理和意义。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师准备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教学PPT或黑板。
2. 教师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和练习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学生准备:1. 学生回顾和复习乘法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记录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计算,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规律。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定义,通过PPT或黑板展示相关的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与讨论: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并鼓励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思路。
4. 应用与拓展: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解决,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五、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进行巩固练习,并鼓励学生与家长分享学习成果。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与反思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与反思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61~62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乘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体验应用乘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并能进行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探索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出示:你能在下列的内填上合适的数吗?28+320=320+ ;(27+138)+62=27+( + );35+ = +35。
提问:你能说出填数的依据吗?谁能用字母分别表示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2.出示:在下列○内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4○10=10○4 (2○3)○5=2○(3○5)。
谈话:同学们,这两道题的○里既可以都填写加号,也可以都填写乘号。
如果填加号是根据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而如果填乘号,你能联想到什么呢?是啊,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是否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呢?3.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乘法中的运算规律,首先来研究乘法是不是有交换律呢?【说明: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学生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通过复习填数和在等式中填运算符号,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对加法运算律的回忆,另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思考: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是不是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呢?从而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乘法运算律的欲望。
同时,引导学生把加法运算律的活动经验和学习方法迁移到乘法运算律的学习中来,促进主动学习。
】二、举例验证探索规律(一)探索乘法交换律。
1.情景中感知乘法交换律。
出示例题。
(略)谈话: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列出乘法算式求一共有多少人在踢毽子吗?学生列式:3×5=15(人)或5×3=15(人)。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及运用。
难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
2. 学生准备数学课本、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乘法运算,提问学生已经学过的运算定律。
2. 新课讲解:(1)讲解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2)讲解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一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3. 举例说明:(1)运用乘法交换律举例:3 ×4 = 4 ×3(2)运用乘法结合律举例:(2 ×3) ×4 = 2 ×(3 ×4)4. 练习环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5 ×6 ×22 ×3 ×4 ×5(2)学生互相讨论,总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运用方法。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及运用。
五、课后反思:1. 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练习中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情况。
3.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制作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更好地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七、作业布置:2 ×4 ×63 ×5 ×2 ×42. 选做题: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计算购买物品的总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61——64页
教学目的:1、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简便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抽象的语言表述。
教学设想:本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且对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归纳、类比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同时体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健康发展”的教学思路。
本节设计中,在新课引入阶段,创设了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发现算式的联系。
在新课展开阶段,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出题验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探求规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发展是一个充满着观察、试验、归纳的探索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能力。
在整个知识探索的过程阶段,重视学生的体验,通过各种方法的比较、体会和欣赏,感受到运用运算定
律的好处,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优化意识。
在巩固练习阶段,教师没有给出统一的要求,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充分给学生以自主权,诶学生以“创造”的空间,并通过比较,感受计算方法的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
在练习的设计上,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发现特征
1、① 用鸡蛋盘放鸡蛋,(如图)一盘可以放多少个鸡蛋?
② 阳光小区有楼房8幢,每幢12层,每层6户,共有多少户?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题)
2、汇报所写的算式,并说出你的想法?
3、研究算式的特征。
① 观察5×6=30(个)6×5=30(个)
(6×12)×8=576(户)6×(12×8)=576(户)
问题:这两组算式分别有什么特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② 交流:每个同学过观察、分析和眼,把自己的想法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③ 汇报:让部分同学向全班汇报你研究的结果。
5×6 = 6×5 (6×12)×8 = 6×(12×8)
●二、举例验证、得出定律
1、是不是类似这样的算式都有这些特征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一起来验证。
活动建议:① 每人自己出题验证
② 四人小组中交流验证题,并选一题写在黑板上。
2、小组活动
3、大组汇报、得出定律
① 观察各小组出题,找一找每组题有什么规律?引导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② 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③ 如果用a、b、c表示任意的自然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怎么表示?
a ×
b =b ×a (a×b )×c=a ×(b×c)
●三、运用定律、进行简算
1、出示算式:8×3×125 25×37×4
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写出与它们相等的式子
2、比较同学们所写的式子,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种?为什么?你有什么体会?
3、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计算下面各题?
396×25×4 125×19×8 8×25×125×4 *25×28 *125×32
4、校对讲评、对不同方法进行评价
●四、巩固练习
1、是不是所有的乘法都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呢?
出示:能简算的打“√”,并说出简算的第一步。
25×34×4()8×36×125()43×25×9 ()35×64 ()24×125 ()36×25 ()小结:在什么情况下能够简算。
2、作业: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5×195×4 125×17×8 13×25×4 125×56
72×125 *25×125×4×9×8 *25×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