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生活中幼儿的社会性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社会性培养的思考

幼儿是社会的人,是特定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制度下的人。社会是幼儿生活的大环境。现代社会中纷繁复杂的事件、问题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成人甚至是互联网都会影响到幼儿的生活。我们引导幼儿关注发生在身边的或是通过媒体信息了解到的社会中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选择对幼儿发展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件和问题,生成主题活动,成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家庭占极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都非常重视,他们想尽办法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买钢琴,请家教,送孩子上特设班,尽其所能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但他们往往忽视了日常生活这个大课堂。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大量的知识,深刻的学问,日常生活是一套未用文字写出来的大型百科全书。利用日常生活进行教育,能做到寓教于乐,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常识、数学等各种知识,习得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及社交能力等各种能力,养成自信、意志坚强等良好的个性。可以通过游戏是孩子们的最喜欢的。实践中,我们深悟,老师利用游戏,结合孩子们游戏交往中出现的点滴状况,有意识地加强引导,让孩子们在一定的游戏情景氛围中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小吃店里的顾客真多,“快让他们坐下来吧。”“稍等片刻。”“排好队,千万不能插队呀!”,这些都是幼儿在生活中很常见的事情。渐渐地孩子们懂得了应学会等待、学会谦让。这些都是幼儿在生活中很常见的事情。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开发智力的原动力,有了它,才可能使孩子开足智慧的马力,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才可能在学习中减少疲劳,增强效果。心理学研究认为,童年时代培养的兴趣可以为孩子树立高尚的理想奠定良好的基础,即兴趣是孕育高尚理想的最佳“营养基”。我们可以通过的最爱听的故事,可以说,没有哪个孩子是不喜欢听故事的。孩子想玩同伴的玩具却不知道如何协商、孩子想告诉同伴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却不知道怎样与同伴沟通……其实所有这些都是孩子不会与同伴交往所导致的。针对这些问题,恰当的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然而,通过沟通,表面上孩子们已经能与老师达成共识了。但是我们沟通的对象毕竟是些孩子,是一群似懂非懂、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孩子,他们往往会由于自己理解及认知上的特点,过不了几天,又重蹈覆辙、恢复原状,将这些所谓的规则忘得“干干净净”……日常生活中老师将这些问题巧编成小故事,让孩子们及时地去巩固、复习,一定会促使孩子们印象深刻、铭记在心的。比如,上述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将它们改编成“动物小伙伴”的生动的故事紧紧地牵住了孩子们的心。听完故事,孩子们都认为小

狗不对。接着,老师就此因势利导,让孩子们自己去议一议:如果,你是小猫,你会怎样处理?如果你是小狗,你又会怎样做呢?就这样,让孩子们在这些听一听、评一评、议一议等活动环节中巩固与明白小伙伴之间要友爱、谦让、懂礼貌……所有的艺术家、科学家的成功都离不开他们对所从事的事业的兴趣。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的兴趣来源于他们的好奇心。好奇是幼儿的天性,巴甫洛夫称之为无条件反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对幼儿充满着诱惑。幼儿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不停地探索着这个世界。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成人不去抑制他们的好奇心,能正确地加以引导,就能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兴趣,这种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发展为一种求知欲,它将成为儿童以后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发明创造的强有力的内部动力。

幼儿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日常生活是幼儿个性形成的主要实践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氛围对孩子心理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家庭和睦,温馨融洽,文明民主,有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塑造。相反,家庭经常争吵,父母关系紧张或生活动荡,孩子就犹如惊弓之鸟,致使孩子孤僻冷漠,逐步可能成为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幼儿接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态度、教养方式通过日常生活体现出来。良好的个性是儿童将来能否成才的关键。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燕国材指出:“成功等于智力加非智力因素。”这种非智力因素主要提良好的个性。未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它需要人具有坚强的意志,独立自主的性格,能吃苦耐劳经得起挫折的考验。但现在的父母往往忽视了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溺爱、放纵,包办代替过多,使幼儿从小就养成了“娇骄”两气,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难以承担起社会的重任。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重视结合日常生活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父母应给幼儿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条件,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在竞争的社会中,合作的精神尤为可贵,但现在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又由于住房的单元式结构,幼儿缺乏同伴,缺乏交往、合作的机会,合作的精神难以培养。在这种条件下,送孩子上幼儿园是一种极好的办法。除此以外,父母不要把孩子关在家里,要允许孩子到外面找小伙伴玩或把别的孩子请进家来和自己的孩子玩。

父母也可以利用带孩子去作客或让孩子接待客人等机会进行教育。有的幼儿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表现出胆小、拘谨,有的甚至会害怕得哭起来。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别人家里作客,在作客过程中学会礼貌待人,学会在生人面前落落大方,习得在新环境中与人交往的经验。同时,父母也可以让幼儿学会接待客人,家里来了客人,让幼儿当小主人。家长还可以利用平时外出

上街买东西,去饭店吃饭等机会让幼儿学会与叔叔阿姨们交往,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孩子也学会了与人友好相处、快乐合作,作为成人,一定要及时地重视与引导,让孩子充分体验友好相处给大家带来的快乐,体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爱,有利于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对于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