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的创新
浅谈如何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能力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教育成了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要适应二十一世纪竞争的潮流,体现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以下就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1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创新的源泉著名的心理学家托兰斯指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要提供一个友善有奖赏的宽松环境,并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
”这就说明,课堂上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思维开阔、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敢思、敢想、敢说、敢做、敢疑、敢问,乐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表述自己的见解,大胆创新。
比如我在教“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这节时,一开始我就用课件“小猴摘桃”的动画形式导入。
有两只猴子提着篮子在摘桃,他们的篮子都有一定的桃子,摘到一定时候大猴就问“小朋友,你们能猜猜我们分别摘了多少吗?”同学们看的时候就在议论这只摘的快那只摘的少,一听到提问就都迫不及待的想说自己的看法。
有的说大猴摘了42个、39个、34个、28个……小猴摘了15个、21个、18个、20个……大家各说各的,谁都不服输。
那么他们到底摘了多少呢?我们来听听大猴的吧。
“我摘了40个,我弟弟摘了20个。
同学们你们猜多了吗?”这时猜对的同学就洋洋得意,猜错的同学就有点失望。
我就对他们说,“你们刚才的表现都不错,猜得和实际差不多。
这就是今天我们这节课要谈讨的话题: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9和40是两个不相等的数,中间不能用‘=’连起来,但这两个数之间可以用另外一个运算符号连起来,是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呀!”我趁热打铁的问。
只听到同学们齐声的说:“想。
”“好,现在请同学们看清楚老师写的。
”我就在39和40之间写上‘≈’,说:“39接近40,所以在它们之间可以用‘≈’,而21接近20,所以21≈2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新
教研漫谈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东官营乡中心小学吕绘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要“基本建立终身学习体系,为了国家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可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的观念和能力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实施科教兴国的重大举措。
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创新的人才,也需要我们本身不断探索创新。
下面把本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经验简单的介绍一下:㈠、教学目标制定要注重整体。
小学数学教学是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与操作、猜测分析、综合抽象概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因此确定目标时,不仅要明确具体的操作知识技能,而且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例如:我确定认识一位小数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
(2)会读写一位小数。
(3)培养学生理解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
㈡、课堂导入要创新贴切而精炼的导入,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散思维,而且可以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为整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课堂导入对上一节课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操作演示初步感知。
(3)以旧引新。
(4)设疑提问。
㈢、挖掘教材活动同时重视实践。
教师应该以学生现有的思维发展水平为依据选择学习材料,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充分的思维加工,通过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新知识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教师只有准确的找到教学的起点,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例如:讲解小数的认识,虽然这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但是并不意味着学生对小数一无所知,其实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早就认识了小数。
在讲解时,首先让学生看商品的价格(钢笔5元,铅笔0.1元,文具盒3.5元,本0.5元)根据数学的特点进行分类。
浅谈数学创新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3. 结论
3.1 结论
数学创新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引入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创新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
在数学创新的实践中,教师需要不断开拓思路,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也需要主动探索,勇于挑战自己,通过实践和合作来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数学创新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数学创新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数学创新的实践方法还包括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比如利用数学软件进行模拟实验、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数学探究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数学创新的实践方法还包括鼓励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和探究性学习。通过参与数学建模比赛和开展探究性学习项目,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数学创新案例二:利用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为学生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如何设计一个最优的采样方案,以便在有限的资源下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最终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比较和讨论。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实践性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还促进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数学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数学人才。【结论】。
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文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21世纪,教育界已普遍将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过去强调数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造成了学生想像力贫乏、创造力低下的现象。
昔日的单纯传授知识已转化为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激发创造力了。
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都已向素质教育转轨。
由于传统教育理论比较忽视“创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开始愈来愈多重视培养创造性,主要是认为培养创造性应当贯穿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为解决数学教学的创新教育问题,我进行了一些尝试,现与广大教育工作者交流。
一、开展数学创新教育数学教学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也是数学创新教育的主阵地。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的创新教育,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因此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有充分发现问题的机会,并用他们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学生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
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数学知识时,可通过有关的实际例子,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鼓励学生学习成才,并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
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知识。
二、营造数学创新教育的氛围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
首先,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人教版新课标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传统教育更加看重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而教师更多的是在“传道、授业、解惑”,教育就是把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而这种传统的授课模式下所带来的是学生的被动接受,尤其是在数学这一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当中,学生更多的是停留在能够得出结果这一层面,对于更加深层次的原因了解甚少,而且,学生也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主动性。
正是基于此背景,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才应该在教学当中不断的推行创新教育,从整体上提升整个创新教育的合理性和其进程。
二、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内涵分析创新教育这一理念的提出是根据创新素质结构的基本内涵所确定和提出的。
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并以此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来影响人们的学习。
在这样的基本理念之下,数学教学的创新教育就需要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施加科学的教育,促使他们能够去在整个的数学领域得到新的发现、获得新的思想、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掌握一般的应用规律的同时,培养自身的数学能力,从而为将来成为创新型的人才奠定数学教育的素质基础。
而在这一个过程当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对于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科学的创新教育则是关键所在。
三、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分析小学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一个快速形成和完善的时期,在这个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和关键。
在这一过程中,小学数学的创新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巧妙的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教育学教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由此看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的、积极的进行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关键所在。
在巧设数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的去寻找在我们身边经常见到的、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一些例子,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更好的进入到教学情境中,从而提升整个的教学效果。
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活动中含藏着无穷的创新因素,对于如何利用数学科的这个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下面谈几点看法。
1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或新的发展水平之间矛盾构成学生认识活动的内部矛盾,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活跃的能动状态,进而唤醒学习者强烈的问题意识,产生学习需要,激发求知欲望,使之成为促使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
在学习“左右”时,我出示了组小动物教具,依次为:小熊、小免、小象、小狐狸、小猫。
我问学生:你知道小熊和小免的位置吗?学生马上回答说:小熊在左边,小免在右边。
我又问:那么小免和小象的位置昵:学生说:小兔在左边,小象在右边。
我马上提出疑问小免没有动,为什么你们一会和说它在左边,一会儿说它在右边,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们都愣住了,我没有直接给他们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充分讨论,积极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把学过的知识灵活地位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索,去思考、去研究,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进程中才会昌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思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靠平日q有意识的培养而形成的。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某种问题情境,把问题隐在情境之中激发学生支探究、创新、发展。
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8、80、800后填写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求?学生感到很新奇,纷纷泌论。
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8元=8角=800分,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也可得8米=80分米=800里米。
此时,我提出能否用同单位把它们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得出8元=8.0元=8. 00元:8米=8.O米=8. 00米。
我接着说:对于这几个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性质。
这样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形成悬念,使学生急于探究,积极思维。
浅谈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社会,数学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板书、讲解和习题训练的简单堆积,而是需要教师具备创新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培养数学教师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要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
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决定了教师创新教学的能力。
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数学教师要注重数学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在日常教学中,数学教师不仅要掌握基础数学知识,还要了解最新的数学理论和成果,将自己的数学知识进行拓展和深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要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教师拥有创新意识,不断追求创新,才能在教学中不断寻求更好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应该给予教师一定的创新发展空间,鼓励教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倡实行自主研究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注重认真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数学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要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各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实验教学、讨论教学、研究性学习等,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
数学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科的特点,将艺术、体育等元素引入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加强团队合作和交流要加强团队合作和交流。
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和难题时,应该积极向学校组织和同行教师交流,互相启发,寻求解决方法。
学校也应该组织教师定期进行学科教研活动,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促进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交流和合作。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
式中,数学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大量使用讲授和记忆的方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
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而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数学课堂的
创新教学逐渐展现出了新的面貌和特点。
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更注重
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创新的数学教学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
课堂中,可以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
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数学学习资源和工具,丰
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
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更注重个
体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而创新的数学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合作和交流。
在数学课堂中,可以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一起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可以设置小组展示环节,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
习。
数学教学中的创新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这是一句饱含对历史深沉的审视,对现实冷静的洞察,对未来辩证的思索的至理名言。
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潜能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育。
所以有人说,创新就是教育的终极存在的价值所在,就是教育的真谛所在,要义所在。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做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应如何把创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呢?我在教学中感悟到了以下几点策略:一、正确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
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二、提供主动探究与独立学习的最大时空目前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教师“一言堂”、“满堂问”、“满堂灌”的现象,这种课堂表面看来热闹非凡,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参与教学,只是少数学生能够呼应教师的教学。
这种教学状况是绝对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因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不断地探究、体验而形成的。
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最大限度地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独立学习中逐渐地形成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启发学生自己根据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或把一个梯形剪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计算梯形面积的方法。
学生用了10分钟左右的时间,或小组讨论、或独立思考,得出了以下三种情况。
(1)倍积变形。
(2)等积变形。
(3)分割已知图形。
孩子们经过动手拼剪图形后,得到了有益的启发,很快便自主地总结出了计算梯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方法和路径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方法和路径一、创新方法1. 以问题为引导传统的数学教学,学生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公式和定理,而缺乏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和解决能力。
而以问题为引导的数学教学方法,则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这种方法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们在学习数学时更加主动、积极。
2. 联系实际许多学生对数学的敌意来自于无法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
数学教学的创新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联系实际来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和实用价值。
这样学生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3. 多媒体辅助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图形、动画等形式呈现,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度。
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和资源。
4.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团队为单位,共同学习,互相合作、提高的学习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传统的单向传授容易使学生们感到枯燥乏味,而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创新路径1. 从教材入手教材是中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和依据,教材内容的创新和改革是数学教学创新的第一步。
教材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教师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人才,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培养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实施数学教学创新的关键。
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需求。
3.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发展。
浅谈数学教学创新与教学模式
浅谈数学教学创新与教学模式数学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更新,数学教学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改革。
本文将就数学教学的创新与教学模式展开讨论,希望对数学教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数学教学的创新意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数学教学的创新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使数学真正成为一门有趣而又实用的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 注重启发式教学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而启发式教学则是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索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引入实践教学数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缺乏实际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去理解数学知识,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3. 多媒体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当今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更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 协作学习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孤立地进行知识学习和练习,而协作学习则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思想碰撞、交流意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5. 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都有所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风格,进行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1. 倒转课堂倒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将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内容移到家庭作业中完成,而将原来的作业内容带到课堂上进行讲解和交流。
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行为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是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一、正确认识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学生的教育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维、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的数学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创新思维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目前数学教学中一些数学教师对创新教育的理解有两个误区:一是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就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二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任意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
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中学生,我们要善于抓住他们的特点、特性,让他们心扉开放,开拓自己的内心精神世界和对于外部世界的体验。
许多时候他们不拘泥于细微小节和已存事物,而凭直觉做事,对不存在的事物感兴趣,对非合理的事物、无秩序的东西是宽容的;他们所感兴趣的不是单纯明快的事物,而是复杂的、标准不明的事物;不屈于压力,不因循守旧,思考和行动有独立性。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现实生活是数学生活的丰富源泉。
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出金字塔,走向生活。
把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身边熟悉的物体,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发挥主体作用,培养独创能力由于受经济条件、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仍普遍存在“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几点体会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几点体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灵魂。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而创新思维训练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试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数学教师应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则、方法。
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贯穿创新思维培养的几点体会。
第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教师的自身观念要做好转变。
许多教师喜欢在学生面前侃侃而谈,将概念的形成过程,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习题演绎过程无懈可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这时,教师、教材、学生的关系就如同演员、剧本、观众的关系。
学生的思维被老师牵着走,学生按教师的思路而思考,知识的发生过程大大压缩,单纯地形成了数学问题与解题方法之间的条件反射,根本无法谈到创新。
这一系列教学现象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师必须彻底转变教育观念,要努力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行为和模式,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当然,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教师本身具有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
第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要处理好数学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
在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要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
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里,师生互相尊重,学生自主自信、独立思考的素质才能得到培养,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
创新思维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学习来实现的,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构建新知识的过程。
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有效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有效培养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意识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反思、改进、完善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有效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师的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创新的关键。
教师需要有能力和意识去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
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提升。
教师应当关注数学学科最新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
2. 理论研究的关注。
数学教学改革需要理论的支撑,有理论的支撑才能更好地设计创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3. 学习与交流。
教师应该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交流会,从别人的教学经验中得到启示,从批评和建议中找到提升的方向。
4. 自我反思与改进。
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
学生是教学创新的主体,在学生中培养创新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效。
具体做法包括:1.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数学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应用需求去探究数学知识,独立解决数学问题。
2. 提供创新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运用课堂技巧和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鼓励思维创新的教学环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和科技创新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数学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得到锻炼和提高,并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4.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实验。
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设计探究性实验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内在动机。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意识的有效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从不断地创新、反思和完善中得到提高和进步。
浅谈数学创新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数学创新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育事业也不断更新,培养创新人才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而数学创新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创新元素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数学创新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数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它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深奥博大。
引导学生通过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对他们进行探究式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比如在数学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谜题让学生玩耍,或者让学生尝试推导一些新的数学公式和定理,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
其次,数学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学习数学需要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数学创新,学生可以不断发掘自己的创新潜力,培养自己的系统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素养。
数学创新需要学生主动探究和质疑,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和实践,这种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帮助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更具有拓展性和创造性。
再次,数学创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从数学创新过程中可以看出,数学创新需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搜索信息的娴熟技巧、思维创新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这些要素综合起来便可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
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增加创新元素,帮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资源共享,发现和解决问题,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数学创新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
在数学创新中,学生需要组成团队,共同解决问题。
团队合作是现代社会的必备技能之一,在数学创新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和分享知识来解决问题,还可以通过合作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进而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教学(人教版)内容提要:通过数学的教学能够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鼓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流畅、变通、独创及精密的思考能力,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主体参与作用,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潜能和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了向40分钟要质量,让数学走向生活化。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潜能创新能力创新活动小学生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教育并不是离开素质中起炉灶,另搞一套,而是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和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
”我认为这一评价非常中肯、切中时弊。
那么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怎样失去的呢?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负担太重——考试频繁、资料繁多、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题海战术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参加数学活动几乎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
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发挥。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教学自21世纪初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进行教育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改革就是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旨在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也在逐步发生变化,教师们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本文将从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的创新教学进行浅谈。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灌输知识,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而在新课改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他们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通过实例分析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和定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师们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他们通过引入数学模型和数学实践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提倡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交流能力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很少。
而在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师们开始提倡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之间进行数学问题的交流和合作。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新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新教学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创新教学的首要任务。
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创新教学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
在教学中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创新教学应该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比如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亲自去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面积等,从而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
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四、个性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新教学还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比如针对一些优秀学生,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数学问题,鼓励他们去深入思考;而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采用更加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逐步理解数学知识。
五、跨学科教学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新教学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
数学与语文、科学、美术等学科都有一定的联系,可以通过跨学科教学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比如可以结合语文教学,让学生通过诗歌、故事等形式了解数学的美妙之处;可以结合科学教学,让学生探究数学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数学,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新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通过创新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教学的方法,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更大的乐趣和收获。
浅谈数学创新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数学创新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一、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传统的数学教育往往以例题和概念为主,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容易引起学生的不适和厌烦,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
而数学创新则不同,它通过设计新颖的问题、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生成式思维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使用创新方法,可以让学生更有创造性的思考问题,带给学生更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体验。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数学创新方法是一种把学生放在解决问题的前线的方法。
它要求学生产生和提出问题,并尝试着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同时,创新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感悟。
这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深刻挖掘数学思想内涵数学创新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鼓励学生深入挖掘数学问题的思想内涵,体会数学的美。
通过数学创新教育,可以让学生逐步理解和领悟数学的思想和原理,通过探索和发现抽象而深邃的数学概念和定理,在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培养其对数学发展的热爱和关注,从而提高数学学科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四、提升教学质量数学创新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数学创新可以使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求新求变,从而创造学习的新体验和新思路。
总之,数学创新方法是一种能够让数学实用且魅力无限的创新方式。
通过数学创新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深刻挖掘数学思想内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数学学科的发展。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创新教学,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护城学区孙埠小学:周芝林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给人们留下了枯燥乏味的印象。
每当上数学课,学生的脑海中便留下了加、减、乘、除等一系列的计算,课堂教学单调乏味,老师上课索然无味,学生学起来也丧失了积极性。
数学课与其它课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缺乏趣味性的情节及吸引学生的视觉效果或听觉效果。
而现代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培养知识密集型人才,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人才,所以教师教学需要不断地创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而努力。
如何采取创新教育呢?下面我谈谈个人的愚见。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形成是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知识过程中的一个突破。
教师创设情境,主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探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这样更加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
因而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可取方法之一。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我问学生的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会计算它的面积吗?学生立即兴奋起来了,有的同学甚至解下自己的红领巾,接着我说明本节课学习的课题探究三角形的面积,我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自己动手拼摆,看看能拼出什么样的图形。
同学们立即动手忙起来,片刻以后,同学们把拼得的图形都展示在课桌上,他们都得出了结论,可能拼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我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图形张贴到黑板上,当我肯定了他们的观点时,同学们又显得异常地激动。
我陈述了长方形、正方形都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此时,同学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洋溢着整个课堂,我抓住这一最佳情境,既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探究新知,教学效果甚好。
二、设疑激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能敏锐地把握机会,并勇于付诸探索实践的精神状态。
朗读规律性的语句、恰当地设置悬念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教学的创新
数学教学具有创新性,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就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求问题。
要想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创新思维。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把微笑带入课堂,让学生有轻松之感;语言力求清晰、简练、准确、诙谐、幽默,抑扬顿挫,形成独特魅力;板书设计精心、新颖活泼。
下面以某一小学数学课为例。
课堂内容:简单统计知识。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感到抽象、难学,对此教师不妨采用以下做法。
(1)一堂课可以上为故事课、谜语课、游戏课,这节我选择上故事课,讲《龟兔赛跑》的故事。
(2)由此联想到比赛结束后,对兔子颁奖,奖品有桃15个,苹果10个,梨7个。
(3)谈谈小白兔请客行为对你的启发,再将“标志”分别贴在黑板上的小竖方框中。
(4)让学生谈哪一个小方框高(即多),对比黑板上的奖品数目,学生自己边观察边制作统计图。
(5)作业:让学生自己到商场、家庭中进行统计。
在课堂上用赞美之语鼓励学生。
让一声声“你真棒”“你好聪明”等赞美词充溢于学生耳际。
在课堂上,教师创造性地提供了适宜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锻练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反应能力,学生接触的情境多,发现问题多,设想方案多,增强了信心和勇气。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想象,把想象的乐趣留给学生。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出示课件。
提问:你能用什么方法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呢?这个三角形底和高的积与它的面积有什么关系?那么请你想一想,三角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纷纷猜想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
接着,师生共同操作,通过拼、割等方法,证实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猜想可能是错的。
但首要是敢想。
教学要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讨论。
3.激发学生的灵感
练习题目要充满趣味,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不同层次的“弹性练习”,散发迷人的芬芳。
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可画、量、拼、拆、算、猜,也可根据喜好自己选择练习和练习方式,而这一点易被忽略。
在学习长方体表
面积的计算后,我让学生动手做一个长方体,并量算出它的表面积。
学生兴趣盎然,有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讨论,把中间的四个面展开,变成一个长方形来算,再把上、下底的面积与之合作起来。
有的还在长方体上标出长、宽、高、表面积,有的还把盒子涂上颜色,颜色各异的盒子排在桌上,赋予了“干涩的作业”以生命的色泽。
二、让思维插上创新的翅膀
1.营造兴趣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是从兴趣开始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愉快的学习状态。
如我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在黑板上写出“6、60、600”三个数,问:“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名称并用等号将这三个数连起来?”对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有兴趣:“600总比60和6大,怎能用等号连起来?”学生陷入沉思。
通过认真思考,有的说:“6元=60角=600分”,有的说:“6米=60分米=600厘米”。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此时,我又问道:“谁能加上同一单位名称,将上面三个数用等号连接起来?”学生听后,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就连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学生也议论开了,都争先恐后地说:“6元=6.0元=6.00元;6米=6.0米=6.00米……”最后我接着问:“像6、6.0、6.00这样的数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个问题──小数的性质。
”
简单的三个数,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愉快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2.营造问题情境
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创设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如在教学“圆的初步知识”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展示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海上日出”的画面,伴以美妙的轻音乐,然后提问:圆的位置怎样确定呢?你能动手画出来吗?要哪些条件才能确定圆的位置呢?学生看到这么生动的画面,听到这么美妙的音乐,学习兴趣高涨,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
再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先展示一副“冉冉升起的国旗”画面,并伴以雄壮的国歌音乐,然后提问:国旗的正面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学生看到冉冉升起的国旗,听着雄壮的国歌,迫不及待地想学习长方形的面积了。
创设问题情境要新而有趣,富有激励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及时表扬学生,学生都为自己的发现而感到喜悦和自豪。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培养了主动探索的精神。
当今的小学数学教育不能只是传授数学知识,还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