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习题集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87788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e.png)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是:–[ ] A. 组织如何运作–[x] B. 人在组织中的行为–[ ] C. 组织的结构设计–[ ] D. 组织的战略决策2.组织行为学的核心概念包括以下哪些:–[x] A. 个体–[x] B. 组织–[ ] C. 市场–[x] D. 环境3.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员工行为的因素:–[ ] A. 个体特征–[x] B. 组织的法律形式–[x] C. 工作设计–[x] D. 组织文化4.多样性管理的目标是:–[ ] A. 消除员工之间的差异–[x] B.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 C. 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x] D. 利用员工差异带来的优势5.领导风格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是:–[x] A. 重要的–[ ] B. 不重要的–[ ] C. 难以确定的–[x] D. 有条件的二、问答题1.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组织内部运作的学科。
它关注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组织的结构设计、组织的战略决策、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等方面。
通过研究组织行为学,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员工的行为特征、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竞争力。
2.请列举影响员工行为的因素。
–影响员工行为的因素包括个体特征、工作设计、组织文化等。
个体特征指的是员工的个人条件、价值观、性格特点等因素;工作设计指的是工作任务的安排、工作环境的设计等方面;组织文化指的是组织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组织氛围等方面。
3.什么是多样性管理?它的目标是什么?–多样性管理是指在组织中认识、尊重和有效管理员工的多样性。
它包括种族、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多样性。
多样性管理的目标是利用员工的差异带来的优势,创造一个多元化、包容性的工作环境。
通过多样性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推动创新和决策质量的提高。
4.领导风格对员工行为有何影响?–领导风格对员工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领导风格会对员工产生不同的激励效果。
《组织行为学》题库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aa306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7.png)
《组织行为学》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1 单选题1.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的科学。
A. 人B. 组织C. 人与组织相互关系D. 组织内部结构1.2 多选题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员工的工作表现?()A. 个人能力B. 工作环境C. 薪酬福利D. 组织文化E. 管理风格二、简答题3. 请简述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4. 请简述组织行为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三、案例分析题5. 请分析以下案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某公司部门员工最近的工作积极性下降,导致项目进度严重滞后。
公司领导希望找到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四、论述题6. 请论述组织行为学在提高组织竞争力方面的作用。
7. 请论述组织行为学在员工培训与发展中的应用。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B、C、D、E二、简答题3. 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等。
4. 组织行为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在于:帮助组织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组织竞争力、促进组织发展等。
三、案例分析题5. 可能原因:员工满意度低、组织文化不良、管理风格不适合、工作环境不佳等。
建议:提高员工满意度、塑造良好的组织文化、调整管理风格、改善工作环境等。
四、论述题6. 组织行为学通过研究个体、群体、组织结构、文化、领导力等方面,有助于组织发现并解决管理问题,提高组织竞争力。
例如,通过了解员工需求,提高员工满意度,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组织效率;通过培养领导力,提升组织管理水平等。
7. 组织行为学在员工培训与发展中的应用体现在:根据员工需求进行培训设计,提高培训效果;关注员工职业发展,提供晋升机会;激发员工潜能,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等。
组织行为学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测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64094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2.png)
组织行为学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2题,每题1分,共32分)1.下列不属于豪斯提出的四种领导类型的是。
( )A、参与型领导B、成就导向型领导C、指示型领导D、任务型领导正确答案:D2.一般情况下,由优势动机引发的行为由( )行为与( )行为两部分构成。
( )A、目标导向、目标B、动机、激励C、目标导向、动机D、目标、动机正确答案:A3.群体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__________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织(A、两个B、两个以上C、两个及两个以上D、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D4.多向的( )有利于克服组织创新的潜在障碍。
A、组织沟通B、组织互动C、组织环境D、组织文化正确答案:A5.社会化是指人( )社会的整个过程。
A、加入B、适应C、远离D、融入正确答案:D6.不仅会影响组织结构的设计,还会影响到组织员工的压力水平的是环境的( )。
A、不确定性B、不稳定性C、复杂性D、多样性正确答案:A7.领导权威有两个特点,一是持久性,二是( )。
A、外在性B、内在性C、短期性D、系统性正确答案:B8.郑伯勋等人认为,家长式领导含威权,仁慈和( )三个维度。
A、激励B、德行C、等级观念D、纪律严明正确答案:B9.塔克曼把群体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其中____________阶段是一个群体成员相互接触、相互试探的阶段。
他们会试探领导的政策、想法,从而决定他们如何适应群体中的权力结构(A、规范化期阶段B、震荡期阶段C、形成期阶段D、执行任务期阶段正确答案:B10.“发展才是硬道理”出自于( )。
A、邓小平B、马克思C、习近平D、毛泽东正确答案:A11.组织承诺因素通常不包括( )。
A、物质承诺B、连续承诺C、规范承诺D、情感承诺正确答案:A12.激励就是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 )的过程。
A、行为B、特定行为C、任意行为 B.产生行为正确答案:B13.权变理论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派管理理论。
《组织行为学》练习册答案
![《组织行为学》练习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6d901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e.png)
《组织行为学》练习册答案《组织行为学》习题集答案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体系及其发展趋势1.\犯罪行为通常就是可以预测的。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答案:同意这种观点。
因为:行为不是随机的,行为是由某种原因引起的,它一定指向某个目的,无论是对是错,行为者相信这目的对他自己是最有利的。
当然,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即使在同样的情形下,人们的表现也不会完全一样。
但是,人们的行为中确实存在一些基本的一致性。
我们可以找出这些一致性,再加以修正,以此来反映个体间的差异。
这些基本的一致性使我们有可能预测人的行为。
在大多数有结构的情境中,预测行为是可能的(当然不总是百分之百准确)。
对行为的系统研究是作出合理准确预测的重要手段。
2.定义非政府行为学,并与管理学展开比较。
答案: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当管理者通过他人完成他的工作时,组织行为学提供了指导他人的生产率,预测人在工作的行为的工具,并且提供了管理来自不同领域的个体所需要的洞察力。
3.什么就是非政府?家庭就是一个非政府吗?恳请表述。
答案:组织是一个有意识的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单元,有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组成,在一个相对而言持续的基础上共同努力以达成一个或一系列共同的目标。
家庭是一个组织,它拥有组织所有的特征。
有一个不同的地方是家庭的目标不那么明显,因此学生可能会为它本质上是否是组织而争论。
4.证实并对照3种通常的管理角色。
答案:60年代后期,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位研究生亨利明茨伯格对5位高层经理进行了一项精心研究,以确定这些管理者在他们的工作中做些什么事情。
根据他对这些经理的观察,明茨伯格得出结论: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而又互相关联的角色或者表现出与工作有关的10种不同的行为,这10种行为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1.头面人物--象征性的首脑,必须履行职责法律性或社交性的例会义务。
2.领导者--负责管理鞭策和指导直属。
《组织行为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f40c6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1c.png)
《组织行为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A. 组织结构B. 组织发展C. 组织中的人D. 组织文化答案:C2. 以下哪项不属于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研究范畴?()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组织结构D. 组织文化答案:C3.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中,强调个体差异、动机、态度等心理因素的学派是()A. 生物学派B. 心理学派C. 社会学派D. 管理学派答案:B4.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激励理论?()A.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B. 双因素理论C. 期望理论D. 沟通理论答案:D5. 以下哪个不属于组织文化的类型?()A. 功利型B. 情感型C. 理性型D. 竞争型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研究范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7.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学派。
答案:生物学派、心理学派、社会学派、管理学派8.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个层次。
答案: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9. 组织文化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和辐射功能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0. 简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模拟法等。
11. 简述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激励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的动机和激励过程。
组织行为学题库(含答案)
![组织行为学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d6e17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c.png)
组织行为学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32题,每题1分,共32分)1.领导者的( )能够显著提升组织创新和组织绩效。
A、个人能力B、个人学习能力C、个人创造性D、个人积极性正确答案:B2.组织变革的含义表明,变革是组织实现( )的发展阶段。
A、动态稳定B、动态平稳C、动态持续D、动态革新正确答案:B3.不同的领导理论有不同的理论视角, ( )特别强调了领导者不同领导风格与领导效能之间的因果关系。
A、权变论B、行为论C、特质论D、丛林论正确答案:B4.下列关于领导行为的四分理论中的结构维度重在回答什么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A、做到什么程度B、属于“情”层面的问题C、被领导者做什么D、如何做正确答案:B5.下列关于领导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领导者对领导目标的确定、校准和实现都具有指导作用B、领导者是领导活动中的统率者C、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在领导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居于中心地位D、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驱动者正确答案:A6.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处理好( )变量、机体变量及反应变量之间的关系。
A、目标B、刺激C、激励D、动机正确答案:B7.人格特质六因素模型中,认真-负责性,这一维度描述的是个体对( )的关注程度。
A、任务B、自我C、信誉D、群体正确答案:C8.东方常见的组织文化测量维度不包括哪种特质( )。
A、个人独立B、阶层意识,认为等级的存在理所当然C、具有团队协作的倾向D、人际关系具有互补性正确答案:A9.与劳动契约相比,心理契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 )。
A、书面化B、非正式化C、非书面化D、正式化正确答案:C10.多向的( )有利于克服组织创新的潜在障碍。
A、组织环境B、组织互动C、组织沟通D、组织文化正确答案:C11.人格特质六因素模型中,描述个体主动寻求与他人建立互动交换关系的行为模式的倾向性的是( )。
A、外向性B、人际关系性C、宜人性D、处事态度正确答案:B12.个体创新研究主要以( A )和( )为研究对象。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7bd15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2.png)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体行为B. 团队行为C. 组织结构D. 组织文化2. 下列哪个理论是解释员工激励的最早理论?A.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B.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C.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D.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3. 在组织中,领导风格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A. 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B. 任务型、关系型、变革型C. 指令型、支持型、参与型D. 传统型、现代型、创新型4. 下列哪个不是有效的团队建设活动?A. 团队角色分配B. 团队目标设定C. 个人业绩竞赛D. 团队决策制定5. 组织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创始人的价值观B. 组织的历史传统C. 员工的个人信仰D. 所有上述因素二、判断题1.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影响组织效能的科学。
()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们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后,会追求社交需求。
()3. 领导与管理者是同一概念,他们的角色和职责是相同的。
()4. 团队中的冲突总是有害的,应该尽可能避免。
()5. 组织变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所有的变革都会受到员工的欢迎。
()三、简答题1. 请简述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并说明它对员工激励的意义。
2. 描述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并解释它如何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动机。
3. 讨论组织文化对员工行为和组织效能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组织中领导风格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不同领导风格对团队绩效的影响。
2. 分析团队冲突的成因及其对团队发展的潜在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团队冲突管理策略。
3. 针对当前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探讨组织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C4. C5. D二、判断题1. 正确2. 正确3. 错误4. 错误5. 错误三、简答题1.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将工作环境因素分为两类:卫生因素和激励因素。
组织行为学习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f65d3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7.png)
组织行为学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32题,每题1分,共32分)1.从众现象、社会助长作用和群体规范作用都是________影响运营安全的体现(A、从众心理B、群体素质C、群体D、攀比心理正确答案:A2.沟通是一个()、互动的反馈和理解过程。
A、语言的B、双向的C、单向的D、传递的正确答案:B3.()领导指具有支配性的、强烈感染的、充满自信的、强烈的个人道德观的领导者。
A、仆从型B、道德型C、魅力型D、共享型正确答案:C4.创新型文化不适用于以下哪个行业()。
A、餐饮B、影视行业C、航空D、软件开发正确答案:A5.组织学习是将(A)与()乃至环境反应联系起来的循环过程,组织不只是被动地受个体学习过程影响,而且可以主动地影响其成员的学习。
A、个体行为B、团队行为C、群体行为D、组织行为正确答案:D6.在小群体的形成问题上_______可能更有效,而对于大的社会类别或大群体形成的问题上________对群体凝聚的解释可能更有效(A、社会身份认同模型社会凝聚力模型B、群体极化模型社会凝聚力模型C、社会凝聚力模型群体极化模型D、社会凝聚力模型社会身份认同模型正确答案:D7.()是指团队成员在立场和观点上的差异程度,通常是信念、价值观或态度上的对立或者不一致。
A、年龄分离型多元化B、多样型多元化C、不平等型多元化D、分离型多元化正确答案:D8.自我监控指的是个体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的能力。
A、内部与外部情境因素B、群体情境因素C、内部情境因素D、外部情境因素正确答案:D9.群体发展过程中,工作重心是建立和执行标准与制度,加深信任的阶段是()。
A、形成阶段B、震荡阶段C、规范阶段D、执行阶段正确答案:C10.通过学习型组织建设,可以提高组织在新环境中的(),最终提高竞争力。
A、组织协作能力B、适应能力C、竞争能力D、沟通能力正确答案:B11.组织在发展阶段常面临的危机是()。
A、僵化危机B、衰退危机C、领导危机D、资源分散危机正确答案:A12.企业竞争力最终来源于企业的文化力、政治力和经济力三个方面,只有()是不够的。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b7e49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3.png)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下列不属于乐国林等人通过对鞍钢宪法和华为基本法进行分析,提炼的三个主要的中国本土管理元素中的元素是。
()A、“集体主义”的组织行为B、英雄领袖的魅力型领导C、组织成员遵守规则D、整体平衡的管理哲学正确答案:C2、组织为了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对其组成的各个要素进行了()。
A、调整,创新,改变B、调整,改变,创新C、创新,改变,调整D、创新,调整,改变正确答案:B3、对于同一场考试,某位同学的考试成绩很好,我们通常会认为这是由于具有天赋或足够努力等个人因素所决定的。
这属于对应推断理论的()。
A、选择自由性B、区别性C、非共同性效应D、社会期望正确答案:C4、根据追随者追随领导者的目的分为。
()A、内部追随者(下属)和外部追随者(联盟者)B、重要追随者和一般追随者C、信仰追随者和利益追随者D、长期追随者和短期追随者正确答案:C5、广义的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的()或组织整体从组织的角度出发,对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A、整体或团体B、个人C、个体或群体D、团体或个人正确答案:C6、公平理论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于1962年首先提出的。
A、马斯洛B、弗鲁姆C、洛克D、亚当斯正确答案:D7、()是指团队成员在立场和观点上的差异程度,通常是信念、价值观或态度上的对立或者不一致。
A、多样型多元化B、分离型多元化C、年龄分离型多元化D、不平等型多元化正确答案:B8、()是指新员工在技能、思维方式、工作规范方面的陌生和缺乏指导所带来的不适应。
A、社会化障碍B、人际融入障碍C、角色定位障碍D、工作胜任障碍正确答案:D9、()问题是个体与组织交互作用的典型问题。
A、组织认同B、组织公民行为C、组织承诺D、组织社会化正确答案:D10、()是默认的团队领袖,他们决策清晰,善于确定团队中的角色分工、工作责任界定等。
A N协调者B、专家C、监督者D、完美者正确答案:A11、下列不属于语言沟通的是()。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库+答案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库+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03dae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3.png)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领导权威有两个特点,一是持久性,二是()。
A、短期性B、外在性C、系统性D、内在性正确答案:D2、当人们发现所说的话不够明确,或者说写出的句子难以理解时•,自己对其做出调整,这种反馈称为()。
A、自我反馈B、模糊反馈C、正反馈D、外来反馈正确答案:A3、沟通是一个()、互动的反馈和理解过程。
A、双向的B、传递的C、单向的D、语言的正确答案:A4、团队设计因素是指可以实行()的团队特征。
A、管理控制B、组织情景设计C、监控培训D、团队效能正确答案:A5、中国台湾学者()等人在家长式领导理论建构与传播上影响甚大。
A、张世尧B、王宗明C、李萍D、郑伯勋正确答案:D6、()是指组织内的各成员通过学习组织的新知识和新概念,将其转换为自身的隐性知识,并完成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即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A、内在化B、外在化C、社会化D、合并正确答案:A7、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且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A、合作的B、有机的C、复杂的D、网络的正确答案:B8、为测试不同领导风格,费德勒专门设计了1PC问卷,该1PC问卷由多少组对照形容词构成。
()A、17B、16C、14D、18正确答案:B9、下列描述不属于人格具有的特征的是()。
A、稳定性B、独特性C、统合性D、变化性正确答案:D10、双因素理论值得我们借鉴,但必须结合中国特殊的()。
A^国情B、社会C、实际正确答案:AIK莉莲•吉尔布莱斯的《管理心理学》中强调工人的()与需求是运用科学管理的前提。
A、共性B、积极性C、个性D、欲望正确答案:C12、沟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发送者(信息源)、接收者(听众)、编码和解码、目标(目的)等()大要素。
A、六B、七C、十D、九正确答案:D13、()是指员工对工作有兴趣和好感,才会付出更多努力,产生组织公民行为,如果工作过于常规化,缺乏吸引力,会降低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组织行为学_习题集(含答案)
![组织行为学_习题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4c79e3aef8941ea76e0561.png)
《组织行为学》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梅奥B、韦伯C、阿吉里斯D、泰勒2.“人群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韦伯B、梅奥C梅奥D、阿吉里斯3.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为了解决组织中广泛存在的问题,着眼于潜在的应用价值而进行的研究是属于()。
A、理论性研究B、应用性研究C、服务性研究D、行动研究4.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的主要目标在于说明客观事物的状况特点和出现频率。
A、描述性研究B、应用性研究C、因果性研究D、预测性研究5.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是在现实的环境中对实际情景的研究。
A、理论性研究B、案例分析C、现场研究D、实验室实验6.主张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进行管理的是()假设。
A、社会人B、经济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7.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将要的因素”的是()假设。
A、社会人B、经济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8.()假设认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要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产生最大的满足感。
A、社会人B、经济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9.主张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必须因环境的不同而随机应变的是()假设。
A、社会人B、经济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10.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学者是()。
A、赫兹伯格B、马斯洛C、佛鲁姆D、亚当斯11.()代表了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A、价值观体系B、价值观C、需要D、激励12.常言道:“一俊遮百丑”,这是对人知觉的()。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效应13.常言道:“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是对人知觉的()。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效应14.“无奸不商、无商不奸”,这是对人知觉的()。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效应15.词语“自觉性”、“果断”是形容一个人性格的()。
A、态度特征B、情绪特征C、意志特征D、理智特征16. ()首先提出了“组织承诺”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试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1f486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1.png)
组织行为学试题+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自尊的需要指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对自己的工作、人品和オ于给予认可,希望自己在同事之间( )。
A、成为佼佼者B、有较高的地位、声誉和威望C、很受欢迎D、关系融治正确答案:B2、以下哪种类型的领导对员工追随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 )A、变革型领导B、仆从型领导C、理想型领导D、机会型领导正确答案:A3、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解释和( )自己与他人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A、观察B、推断C、了解D、总结正确答案:B4、期望理论的启示之一是对于效价应当理解为( )的。
A、多样化B、局限性C、丰富化D、综合性正确答案:D5、依据领导环境划分的原则,与社会要素对应的是。
( )A、微观环境B、宏观环境C、自然环境D、人文环境正确答案:D6、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的学者是( )。
A、加德纳B、斯皮尔曼C、斯滕伯格D、瑟斯顿正确答案:A7、电视会议、即时信息、聊天室属于电子化信息沟通主要方式中的( )。
A、同步通信B、异步通信C、单向沟通D、双向沟通正确答案:A8、下列哪种类型的领导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福利特于1942年出版的《创造性经验》一书中。
( )A、道德型领导B、破坏型领导C、共享型领导D、魅力型领导正确答案:C9、下列不属于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的是( )。
A、从众心理B、合理化动机C、群体效应和小团体意识D、科学准备正确答案:D10、以下不是根据任务分类的团队是( ) 。
A、管理团队B、生产团队C、服务团队D、互助团队E、项目团队正确答案:D11、团队的多元化是指团队成员在( )上的差异。
A、个体特征B、技能特征C、心理特征D、个性属性正确答案:A12、多向的( )有利于克服组织创新的潜在障碍。
A、组织沟通B、组织文化C、组织互动D、组织环境正确答案:A13、以下关于民主、专制、放任自流领导作风描述正确的是。
( )A、民主型工作效率最高,不但能完成工作目标且组织成员之间关系融洽,而且工作积极主动,有创造性B、专制型领导虽然管理严格但不能完成工作目标,追随者没有责任感,情绪消极,士气低落,争吵较多C、放任自流型领导工作效率最高,能达到社交目标和工作目标D、最佳的领导行为风格是放任自流型领导正确答案:A14、反应变量是指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 )。
《组织行为学》习题集答案((参考下,还是蛮好的))【精选文..
![《组织行为学》习题集答案((参考下,还是蛮好的))【精选文..](https://img.taocdn.com/s3/m/cf5eb87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4.png)
《组织行为学》习题集答案一、名词解释:1. 1.组织:是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
2. 2.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 3.“经济人”假设:是古典经济学家和古典管理学家关于人性的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4. 4.“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5. 5.“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要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产生最大的满足感。
6. 6.需要: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7.7.动机:指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
8.8.激励: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
具体而言,激励就是利用某种有效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9.9.价值观: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和判断,代表了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10.10.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11.11.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12.12.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13.13.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14.14.气质:是一个人的自然特征、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
15.15.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16.16.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17.17.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组织行为学习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16c16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78.png)
1.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起始于A.心理学 B.哲学C.组织学D.行为科学2.组织行为学的多层次相交切性主要表现为P10A.三层结构B.四层结构C.五层结构D.六层结构3.用于揭示两组变量或几组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是P35A.抉择分析B.回归分析C.因素分析D.相关分析4.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是P52A.世界观B.人生观C.价值观 D.态度5.神经过程的特性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心理活动的P61 A.行为上B.特征上C.动力上 D.速度上6.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是A.X理论 B.Y理论C.Z理论D.超Y理论7.用于测定创造性潜能的具体方法是P85A.TAT B.RA T C.SPS D.SPSS8.事业生涯的组成部分之一是P96A.意识B.价值观C.行为 D.知识9.一个工作群体所能做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P129A.资源条件 B.工作环境C.社会环境D.组织环境1O.从个体的角度看,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境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P135 A.规定B.看法C.依赖D.期望11.从事保密程度要求很高的活动,最适宜的沟通网络形式是P158A.轮式B.Y式C.链式 D.全方位式12.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他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就会提高,这种现象叫P148 A.社会惰化效应 B.群体促进作用C.协同效应D.从众效应13.最早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学者是A.霍曼斯 B.韦伯C.莫里诺D.阿西14.最能影响人际吸引的交住因素是P180A.容貌 B.相似C.互动D.智慧15.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的还是功能失调的指标是P204A.人际关系B.凝聚力C.工作绩效 D.工作目标16.成功的群体间工作绩效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P204A.竞争B.冲突C.人际关系D.协作17.莱克特的研究认为,高工作绩效的领导要把管理的中心转向P259A.员工 B.工作C.环境D.决策18.决策体制是指组织决策系统的内部结构,它涉及的关系有P294A.二种B.三种C.四种D.五种19.人们的行为都指向一定的目标,在目标未达成之前,行为不会终止这体现了人类行为A.因果性B.目的性C.持久性 D.自发性20.人们为了追求目标的达成,不但常改变其手段,而且因学习或训练而变换手法,这表明了人们的行为具有P301A.可变性 B.持久性C.目的性D.自发性21.按照双因素理论,属于保健因素的是P320A.工作内容 B.工作环境C.工作上的成就感D.工作富有挑战性22.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著名心理学家P315A.亚当斯B.麦克里兰C.弗鲁姆D.马斯洛23.在现代组织结构的形式中,部门执行制指的是P378A.事业部制B.模拟分权结构C.虚拟结构制D.超事业部制24.组织成长阶段理论指出,最适合于组织合作发展阶段的组织结构是A.职能型结构B.地区性事业部型结构C.矩阵结构D.超事业部型结构2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大组织内部由于部门和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导致同一组织中的不同部门所拥有的个性“价值观”称为组织的P442A.强文化B.弱文化C.主文化 D.亚文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O分)26.态度的主要特性有P53A.社会性 B.针对性C.协调性D.两极性E.间接性27.一般来说,个人加入一个群体的最常见的原因有P121-122A.安全需要 B.合作需要C.自尊需要 D.成长需要E.权力需要28.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有P153A.智力因素 B.人际关系C.自信心D.气氛E.个性特点29.心理学家舒兹认为每个人都有人际关系的需求,这些需求包括P178-179A.包容 B.控制C.成长D.感情E.关系3O.根据动机的由来不同,可以把动机划分为P302A.原始动机 B.一般动机C.习得动机 D.物质动机E.精神动机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组织:从静态上看,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从动态的角度看,组织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f89f8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d.png)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马斯洛认为,______是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的一种需要。
A、尊重需要B、生理需要C、安全需要D、社交需要正确答案:B2、破坏性冲突不包括( )A、阻碍交通B、关心胜负C、针对人D、对事不对人正确答案:D3、工会与管理当局之间冲突的根源是( )A、价值和利益的冲突B、基于本位的冲突C、争夺有限资源D、人的放肆本性正确答案:A4、在管理中,最常使用且易收到良好效果的强化方式是( )A、正强化B、自然消退C、负强化D、惩罚正确答案:A5、人的行为与一般动物的行为的根本区别在于,一般动物的行为( )A、带有一定目的性B、具有可塑性C、是在有机体的自然需要的支配下产生的活动D、是自觉自主的正确答案:C6、科特和赫斯科特提出的企业文化产生的一般模式是( )A、企业经营行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企业经营成果—企业文化B、企业经营行为—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企业文化C、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企业经营人员—企业文化D、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企业经营行为—企业经营成果—企业文化正确答案:D7、Y式沟通网络倒置式为( )A、环式沟通网络B、全通道式沟通网络C、倒Y式沟通网络D、链式沟通网络正确答案:C8、下列关于领导和领导者,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组织可以指定一个领导者或选出一个领导集体,但不能指定或选出某种领导行为B、领导指的是一种行为,领导者指的是个体C、领导行为是通过领导进行的,领导是实现领导行为的主体D、领导就是领导者通过自己的活动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从而实现某种目标的过程正确答案:C9、团队的终极目标是( )A、促成合作,追求团队的整体绩效B、相互协作共为一体C、尽心尽力,全方位投入D、对事不对人,促成合作正确答案:A10、卢因的“场”理论最初用于研究( )A、群体行为B、个体行为C、个体心理D、群体心理正确答案:B11、水平沟通的目的是( )A、增强合作,减少摩擦B、加快信息的传递C、增强信息的保密性D、调动成员的参与性正确答案:A12、个体在以往的经验的基础上,能够把许多部分或属性的客观对象当作一个整体来反映的特性是知觉的( )A、整体性B、选择性C、恒常性D、理解性正确答案:A13、沟通的首要功能是( )A、了解信息B、传递信息C、控制信息D、协同信息正确答案:B14、人的工作满意感实质是一种( )A、动机B、需要C、态度D、价值观正确答案:C15、演讲、艺术表演及竞技运动等活动都具有明显的( )A、首因效应B、社会促进效应C、协同效应D、近因效应正确答案:B16、首先采用“组织心理学”这一名词的著作是( )A、《心理学年鉴》B、《心理学与工业效率》C、《科学管理原理》D、《管理心理学》正确答案:A17、用于说明工作激励问题的期望理论是由____提出来的。
《组织行为学》试题含答案(26页)
![《组织行为学》试题含答案(26页)](https://img.taocdn.com/s3/m/eb9ce16702d276a201292e90.png)
《组织行为学》试题含答案(26页)《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 )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B.一切人的行为C.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2.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调查方法的是( )A.面谈法B.电话调查法C.问卷调查法D.案例研究法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称为( )A.气质B.性格C.能力D.个性4.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 )A.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B.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C.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D.按人的行为模式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称为( )A.角色知觉B.角色冲突C.角色期待D.角色定式6.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 )A.群体促进效应B.社会惰化效应C.协同效应D.责任分摊效应7.组织行为学家戴维斯对组织中的非正式沟通的研究表明,最普通的非正式沟通形式是( )A.集束式B.流言式C.偶然式D.链式8.组织行为学研究认为,在人的诸多个性品质之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性因素是( )A.聪明能干B.热情C.刻苦认真D.有责任心9.关于冲突观念的现代观点认为( )A.冲突有害无益B.冲突应当避免C.冲突有利无害D.冲突保持在适度水平是有益的10.不同层次领导者所需能力结构是有差异的。
对于高层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 )A.技术能力B.交际能力C.行政管理能力D.沟通能力11.按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对工作和人都高度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 )A.乡村俱乐部式管理B.任务式管理C.中间型管理D.团队式管理12.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被领导者群体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工作成熟度时,最适宜的领导方式是( )A.指令型领导B.说服式领导C.参与式领导D.授权式领导13.领导在决策时,强调整体优化,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利益出发,努力协调好总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关系,这体现了领导决策时坚持的( )A.可行性原则B.对比择优原则C.信息健全原则D.系统分析原则14.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认为,在团体情况极有利和极不利的情况下,效果较好的领导类型是( )A.人际关系导向型B.任务导向型C.目标达成型D.任务结构型15.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B.赫兹伯格C.亚当斯D.斯金纳16.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以下公式中错误的是( )A. E高×V高=M高B. E高×V低=M 高C. E低×V高=M低D. E低×V低=M 低17.提出需要层次不仅表现出”满足-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挫折-倒退”趋势的激励理论是( )A.期望理论B.双因素理论C.成就需要理论D.ERG理论18.以下不属于现代组织结构理论的代表人物的是( )A.巴纳德B.西蒙C.钱德勒D.韦伯19.组织文化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其中传统的表现形式是( )A.物质象征B.文字和标识C.仪式D.语言20.中国科学院心理科学研究所研制的CPM领导行为评价法的C因素是指领导者的( )A.个人品德B.工作绩效C.决策能力D.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f9f80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0b.png)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组织行为D. 社会行为答案:C2. 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通常具有()。
A. 明确的领导B. 固定的成员C. 明确的规章制度D. 灵活的组织形式答案:D3.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激励因素不包括()。
A. 工作成就B. 工作本身C. 薪酬待遇D. 工作条件答案:D4. 在组织中,领导风格对员工的工作绩效有直接影响,以下不属于领导风格的是()。
A. 民主式领导B. 权威式领导C. 放任式领导D. 员工自主管理答案:D5. 组织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
A. 组织结构B. 员工的抵制C. 外部环境D. 组织文化答案:B6.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A. 组织结构B. 组织价值观C. 组织目标D. 组织制度答案:B7. 组织中的冲突通常源于()。
A. 资源分配B. 个人兴趣C. 工作目标D. 组织结构答案:A8. 组织发展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员工满意度B. 提高组织效率C. 降低成本D. 增加市场份额答案:B9. 组织中的沟通障碍不包括()。
A. 信息过载B. 语言障碍C. 信息失真D. 信息共享答案:D10. 组织中的激励理论不包括()。
A.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B.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C. 麦克莱兰的需求理论D.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组织行为D. 社会行为E. 组织文化答案:ABCE2. 组织中的群体决策可能优于个体决策,因为群体决策()。
A. 可以集中更多的信息B. 可以减少个人偏见C. 可以提高决策的接受度D. 可以减少决策的风险答案:ABCD3. 组织变革的推动力包括()。
A. 外部环境的变化B. 内部环境的变化C. 组织领导的决策D. 员工的期望答案:ABC4. 组织中的激励策略可以包括()。
组织行为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a13b7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d.png)
组织行为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7题,每题1分,共67分)1.在上级向下级传达指示、下级向上级反映情况的意见沟通中起着积极作用的非正式群体是( )A、混合交错的非正式群体B、横向非正式群体C、积极型非正式群体D、纵向非正式群体正确答案:D2.按运用权力和权威的程度分类,工会属于( )A、混合型组织B、功利性组织C、规范性组织D、强制性组织正确答案:A3.重要的是知识的质量而不是知识的数量是__说的( )A、列夫.托尔斯泰B、莫顿C、吉赛利D、布莱克正确答案:A4.卢因的“场”理论最初用于研究( )A、群体行为B、个体行为C、群体心理D、个体心理正确答案:B5.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是( )A、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B、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C、提高员工工作效率D、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正确答案:A6.组织文化的源头是组织( )A、价值观B、创始人C、经营理念D、领导作风正确答案:B7.摄影小组、书画协会属于( )A、任务型群体B、命令型群体C、利益型群体D、友谊型群体正确答案:D8.需要的迫切性及由此决定的需要的层次结构是可以发生改变的,这指的是需要的( )A、可变性B、多样性C、潜在性D、层次性正确答案:A9.当一名工会干事晋升为基层主管时,他的态度从亲工会转向亲公司管理层。
如果他又回到原来的岗位,那么他的态度也会变回亲工会。
这体现的是( )A、角色期待B、角色直觉C、角色认同D、角色冲突正确答案:C10.当知觉者与被知觉者十分相似时,这种知觉就会比较准确,若双方并不相似,知觉就会出现偏差,这表述是知觉偏差中的( )A、投射效应B、刻板效应C、首因效应D、近因效应正确答案:A11.根据激励的性质,激励可分为( )A、内激励与外激励B、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C、荣誉激励与目标激励D、正激励与负激励正确答案:D12.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是( )A、善于全过程学习B、善于终身学习C、善于持续性学习D、善于全员学习正确答案:C13.营销部门作出了生产部门无法达到的产品质量承诺,这是庞迪的冲突分析模式中的( )A、二维模式B、讨价还价模式C、系统模式D、官僚模式正确答案:C14.马斯洛认为,人类的最高级的需求是( )A、社交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生理的需要正确答案:C15._______是组织创始人的价值观和组织成员自身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强力推荐】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强力推荐】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dbd6807fd5360cbb1adb69.png)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第一单元总论1、定义组织行为学答: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当管理者通过他人完成他的工作时,组织行为学提供了指导他人的生产率,预测人在工作的行为的工具,并且提供了管理来自不同领域的个体所需要的洞察力.2、组织行为学模型中3个分析水平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这三中分析水平是:个体水平,群体水平和组织系统水平。
这三个基本的分析水平好像建筑砖块--每一个水平都建立在前一个水平之上。
群体水平建立在个体水平之上,组织系统水平建立在群体水平之上。
3、组织行为学的权变观念意味着什么?答:组织行为学的权变观念认为管理的对象和环境变化多端,必须按照对象和情景的具体情况,选择具体对策。
组织行为学告诉人怎样从错综复杂的情景中寻找关键性变量。
然后找出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针对一定的情景,使用一定的对策。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虽然倾向于人力资源学派,可是对其他学派也兼收并蓄,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埃德加·沙因(E·H·Schein)的人性假设科学管理的人性观:理性-—经济人"('rational-economicman)人群关系学派的人性观:”社会人"人力资源学派的人性观:"自我实现人”(self-actualizingman)沙因的结论:人的心理状态是复杂的,不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不同时期也会有差别。
因此人不是单纯的"理性一经济人"、”社会人"或者"自我实现人”,而是“复杂人"。
管理者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模式进行管理,而是要洞察他们的特点,对症下药。
4、描述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文化分析方法答:在分析文化差异方面被广泛参考的方法之一就是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构架。
它确定了6个基本的文化层面:天人观、时间观、人性观、作为观、责任观以及空间观。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ffd393ee06eff9aef807d8.png)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答对给每小题4分, 共16分)1. 1. 激励2. 2. 群体3.组织文化4.组织变革二、单项选择题( 每选对一小题给1分, 共10分, 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 ( ) A. 经济人 B. 社会人C. 自我实现人D. 复杂人2.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 。
A. 自我B. 本我C.超我D. 忘我3.经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 进而将此扩大为她的整体行为特征, 这种知觉属于( ) 。
A. 知觉防御B. 晕轮效应C. 首因效应D. 定型效应4.当一个人在爱情问题上受到挫折后并未消沉, 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 使工作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这种行为反应是( ) 。
A. 坚持原有目标的行为反应B. 升化的行为反应C. 反向的行为反应D. 放弃的行为反应5.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 自己报酬偏低, 但她并无怨言, 根据公平理论, A为了增加报酬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 。
A. 增加自己的投入B. 减少自己的投入C. 努力增加日的报酬D. 使B减少投入6.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 冲突的处理方式是( ) 。
A. 强制B. 开诚合作C. 妥协D. 回避7.”乡村俱乐部式的管理”是哪种领导方式? ( )A. 1•1B. 1•9C. 5•5D. 9•98. 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 ( )A. 3-30人B. 30-1000人C. 1000-45000人D. 45000人以上9.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 ( )A. 人际关系B. 协作愿望C. 共同目标D. 信息沟通10.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 ) 。
A. 工作再设计B. 目标管理C. 建立社会技术系统D. 建立规章制度三、多项选择题( 每选对一小题给2分, 共10分, 不选、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习题集答案一、名词解释:1. 1.组织:是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
2. 2.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 3.“经济人”假设:是古典经济学家和古典管理学家关于人性的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4. 4.“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5. 5.“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要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产生最大的满足感。
6. 6.需要: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7.7.动机:指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
8.8.激励: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
具体而言,激励就是利用某种有效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9.9.价值观: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和判断,代表了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10.10.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11.11.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12.12.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13.13.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14.14.气质:是一个人的自然特征、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
15.15.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16.16.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17.17.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18.18.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人对一定事物的态度体验。
19.19.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相互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20.20.凝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
21.21.从众:是指群体成员在团体中因受到团体的影响和压力,使其在知觉、判断及行为上倾向于与群体中多数人行为保持一致的现象。
22.22.小集团思想:是参与一个统一群体中的人们的一种思想作风,在这个群体中,认为追求思想一致比现实的评价各种可能行动方案更为重要。
为保持群体的统一、创造和谐的气氛有特殊意义。
23.23.非正式组织:是一种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不是由法定的权力机构建立的,也不是出于权力机构的要求,而是在人们彼此交往的联系中自发形成的。
24.24.正式沟通:指命令和指示经指挥链条向下传达,意见和建议经指挥链条向上汇报。
25.25.上行沟通:是一种由下而上的沟通,是由下级向上级报告工作情况、提出自己意见和建议的沟通方式。
26.26.下行沟通: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沟通,由上级直接向下级发布命令和指示。
27.27.群体风气:是群体规范的一部分,是一种非正式的、非强制性的行为标准,它由群体成员相互作用、约定俗成。
一般来讲,群体风气是指群体在长期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
28.28.正强化: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
29.29.负强化:是惩罚那些与组织目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
30.30.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持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
31.领导:本质是对下级的影响力,是引导组织成员彼此互动、同心协力,形成团体共识,而达成组织特定目标的过程。
31.31.沟通:指人、群体、组织之间传递信息并达到共同理解的过程。
32.32.组织变革:是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地改变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
33.33.解冻:是鼓励人们正视现实,认识到变革的必要性,接受变革。
34.34.再冻结:是指利用必要的强化方法,使已经实现的变革稳定化,使新的态度与新的行为得到维持与巩固。
35.35.学习型组织:是在发展中形成了持续的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二、二、单项选择:1~5:DBBDA6~10:BACCA11~15:BDCCB16~19:ABCB20(其实有多个答案):ABCD21~25:DABCB26~30:ADBAB31~35:BCDAA36~40:CBADB41~45:ABCAC46~50:CCADC51~55:ADACD三、三、多项选择:1.AB2.BC3.ACD4.ABCD5.ABCD6.CD7.ABCD8.ACD9.BCD10.ABCD11.ABCD12.ABC13.ABCDE14.ABD15.ABCD16.ABCDE17.ABCDE18.ABCD19.AC20.ABCD 21.ABCD22.ABD23.BCD24.ABD25.ABCD26.ABE27.CDF28.BD29.ABC30.ABD31.ABCD32.ACD33.ABCD34.ABCD35.ABCD36.ABCD37.ABCD38.ABC39.CE40.ABCDE41.ABD42.ABCD43.ABD44.ABCD45.ACD46.BCD47.ABC48.BCD49.ABC50.ABCDE四、四、简答:1. 1.答: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对一般人来说,需要由低到高形成一个阶梯,在低层次需要得到相对的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求,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
其中人的行为是由主导需要决定,而人们对需要的追求又各有差别,马斯洛还认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各个需要层次的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2. 2.答: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
就生理因素来说,先天遗传因素、体格体型因素、男女性别因素,对人的性格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就社会环境因素来说,家庭、学校教育、职业活动、社会文化成为塑造人们性格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3. 3.答:性格在管理中的作用有:首先,注重培养良好的职业性格。
其次,人事管理中的选人、用人要注意性格适应的合理性,把性格独立性过强的人,从协作要求高、配合要求严的岗位调离开;也要注意性格互补的合理性,对于具有不同的良好性格的人,发挥他们各自的性格特长,克服他们各自性格中的消极方面,使他们互相促进、互相鞭策、互相弥补以推动管理工作。
再次,做人的思想工作时,要针对不同性格的人,运用不同的方式以期奏效。
4. 4.答:人的能力差异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2)能力类型的差异。
(3)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5. 5.答:能力差异在管理中应处理好:(1)合理招聘人才,量才录用。
(2)人的能力要与职务相匹配。
(3)人的能力要互补。
(4)有效地加强员工能力培训是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
(5)用人艺术的关键是发挥人的能力。
(6)建立有效的人才竞争选拔制度。
6. 6.答:群体中的角色有:(1)自我中心角色,包括阻碍者、寻求认可者、支配者、逃避者。
(2)任务角色,包括建议者、信息加工者、总结者、评价者。
(3)维护角色,包括鼓励者、协调者、折衷者、监督者。
7.7.答:冒险转移现象指在群体决策中冒险水平增加的现象。
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一)责任分摊的假设(二)领导人物作用的假设(三)社会比较作用的假设(四)效用改变的假设(五)“文化放大”假设,这五种假设每一种都有一定的意义,但不能以偏概全,而应相互补充。
8.8.答:两维空间模式有五种典型方式:(1)竞争型方式(2)回避型方式(3)体谅型方式(4)合作型方式(5)妥协型方式9.9.答:冲突的来源中,结构因素的具体内容有:(1)规模。
规模越大,分工越多,层次越多,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越易弯曲。
(2)参与。
参与可以融洽人们之间的关系。
(3)直线机构和参谋机构。
直线机构和参谋机构的职能不同、目标不同,成员的价值观和背景不同常引起冲突。
(4)奖酬制度。
个人、群体之间奖酬不等易引起冲突。
(5)资源相依性。
组织资源不足,群体间分配往往产生冲突。
(6)权力。
权力的分布也是冲突的来源。
10.10.答:正式组织具有以下特点:(1)组织目标是具体的。
(2)正式组织的权力具有强制性服从的特点,并且还有正统性、合法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3)正式组织的结构一般具有层次式的等级特点。
(4)正式组织的信息沟通渠道是有组织规章提供的。
11.11.答: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暂时利益的一致。
(2)兴趣爱好的一致。
(3)经历背景的一致或相视。
(4)亲属关系。
(5)地理位置的一致。
12.12.答:正式职权的特点有:上级委任、强制实施、等级式、合法性和稳定性。
13.13.答:增强权力基础的策略有:(1)介入高不确定性的领域。
(2)创造依赖性。
(3)提供资源。
(4)战略应变。
14.14.答:群体风气对群体行为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1)潜移默化的作用(2)规范作用(3)筛选作用(4)凝聚作用15.15.答: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某一活动对某人的激发力量取决于它所能得到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结果的期望概率。
用公式表示为:M=V*E式中:M-激发力量,V-目标效价,E-期望值。
16.16.答:期望理论提出在实施激励时要处理好以下三方面关系:(1)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2)绩效与奖励的关系。
(3)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17.17.答:公平理论的启示:(1)影响奖励效果的不仅有报酬的绝对值,还有报酬的相对值。
(2)激励时应力求公正,使等式在客观上成立,尽管有主观判断的误差,也不致造成严重的不公平感。
(3)在激励过程中应注意对被激励着公平心理的疏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第一,使大家认识到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第二,不要盲目攀比,第三,不要按酬付劳。
18.18.答:强化理论的应用原则由下面几条:(1)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2)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
(3)及时反馈,就是通过某种形式和途径,及时将工作结果告诉劳动者。
(4)强化理论告诉我们,奖励(正强化)和惩罚(负强化)都有刺激作用,但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19.19.答:组织文化从结构上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层(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观念层)。
每个层次包括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一)物质层包括五个方面:企业面貌、产品的外观和包装、技术工艺设备特性、纪念物、标志(二)制度行为层包括: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特殊制度、特殊风俗、行为规范(三)精神层(观念层)又包括:组织的最高目标(组织愿望)、组织经营哲学、组织核心价值观、组织精神、组织风气、和组织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