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一起看看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欢迎查阅!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1一、教学目标: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调查方案、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会做调查记录,同时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描述部分所调查生物的特征三、课前准备: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
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说明本节调查课的目的,步骤,各小组自由选择调查范围(不可在教学区)然后汇报到老师处,每小组长把组员的名单交到老师处。
强调调查范围的要求是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2、注意事项:如安全、不伤害动植物、不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等。
应特别关注一些小生物。
如树皮上、草丛中的小生物和天空中飞行的生物。
3、据报告册P2~3内容进行调查,并及时记录,布置作业是星期四交齐。
4、纪律要求:出入教室不可吵,不可影响其他班同学。
各小组提前十分钟回到教室,各小组要跟老师对好时间,要求本小组长组织好纪律。
5、利用下课前十分钟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调查的生物,(可按P9的分类方法)并对个别小组作出表扬。
总结本节课全班同学的表现。
(问题: 1.你们组调查了多少种生物?2.你们是按什么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的?分多少类?各多少种?每类选1-2种生物,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调查中,你又想到哪些新的问题?)教学后记:初一(2)班没有说明细节,学生不明确调查的意义和方法,把抓昆虫等作为调查的主要目的,抓昆虫成为本班男生的主要任务。
还应强调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等其他生物。
初一(9)班事前说好了各种注意事项,强调了纪律,所以每个人都能完成好这次调查活动。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名师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名师教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增强热爱自然环境的意识。
2、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举例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二)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设计对照实验;(2)学会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三)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2)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3、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2)难点:设计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查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一课时预习任务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预习任务,初步了解学生本课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预习检测作答情况及学生学习问题反馈情况。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课堂设计1、课时安排:2课时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新课导入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
主要在我国四川卧龙、陕西秦岭一带。
这些地区竹林茂密,水源充足,气候适宜,温度稳定,有充足的食物来源。
生态因素播放地球航拍图,提问学生,什么是生物圈?“想一想,议一议”大熊猫在野外的分布主要在哪儿?这些地区的那些条件适合于熊猫的生活?这些地区适宜大熊猫生存的因素有很多,大家会发现,这些因素有些不同,有何不同呢?环境中的生态因素生物生活的环境中,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分布的因素。
观察图片非生物因素:阳光、土壤、水等。
生物因素:蚜虫、瓢虫、蚯蚓、蛇、鼠、杂草等。
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重组的阳光、水分、空气,适量的矿物质,还要及时除草。
什么是生态因素?有哪些类型?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生存空间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展示P13图1-12,小麦生活图,找出图片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哪些?小麦正常生活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沙漠缺水,植被难以生长;热带雨林中雨水充沛,植被茂盛。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3篇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3篇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1篇教学分析生物圈中的每一个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
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构建应主要通过学生观察多媒体录像、收集资料并分析、讨论、交流获得。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收集的相关资料,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讨论分析、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珍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1、描述生物因素的概念。
2、举例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3、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实际,引导培养学生树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多媒体:反映植物间、动物间以及植物和动物之间关系的图片和录像。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的资料。
教学程序一、情景激疑:1、媒体展示:呈现生物关系的一组录像,请学生观察。
2、设置问题,引导激疑:(1)你从画面中看到了几种生物?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学生思考并发表个人的意见,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师启发:生物界中是否所有的生物之间都存在这样的现象?从而顺利地引入课题。
二、探究新知: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蚂蚁共同搬运食物、蜜蜂群聚生活、白蚁的群聚生活、狒狒的群体生活,两只公羚羊为争夺一只母羚羊发生争斗,两只狗为争夺食物打架,两只雄象海豹为占据一片海滩在争斗等画面。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讨论,找出它们之间各自的关系:蚂蚁共同搬运食物、蜜蜂群聚生活、白蚁的群聚生活、狒狒的群体生活的画面中都体现出同种动物之间的互助关系,两只公羚羊为争夺一只母羚羊发生争斗,两只狗为争夺食物在打架,两只雄象海豹为占据一片海滩在争斗的画面则体现出同种动物之间的斗争关系。
初一生物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优秀教案
初一生物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举例说出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尝试设计并进行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 情感目标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
培养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 教学难点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设计。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图片,如沙漠中的仙人掌、海洋中的鱼、森林中的老虎等,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课题。
2. 讲授新课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例如,光照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植物的开花时间;温度过低会导致某些动物冬眠等。
引导学生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如何发生的,并举例说明。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讲解生物因素的概念,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举例说明种内关系(如种内互助、种内斗争)和种间关系(如捕食、竞争、寄生、共生等)。
组织学生讨论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展示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如仙人掌的叶变成刺以减少水分蒸发、北极熊的白色皮毛等。
讲解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意义。
介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保持水土等。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3. 实验探究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定计划:准备实验材料(鼠妇、盒子、湿土等),设计实验装置(设置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确定实验方法和步骤。
实施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鼠妇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案生物七年级上册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难点:设计并实施科学探究实验,分析实验结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激发兴趣:教师活动:展示PPT课件中的精选图片,包括沙漠中的骆驼、雨林中的猴子、极地的企鹅等,呈现出不同生物在其特定环境中的生活场景。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注意生物的体态、行为及其所处环境的特征。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并感受生物与环境的联系。
产生好奇心,期待了解生物是如何适应各自生活环境的。
提出问题:教师活动:针对展示的图片,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这些生物为什么能在如此不同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它们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是如何帮助它们适应环境的?如果这些生物被置换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它们能生存下来吗?学生活动:思考并尝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与同桌或小组成员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猜测。
引出课题: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指出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宣布本节课的主题《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要概念。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和期待。
二、新课讲解(10分钟)介绍生态因素1. 定义生态因素讲解: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 列举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同种或不同种的其他生物,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竞争、捕食、共生等关系。
详细讲解非生物因素的影响1. 光的影响光合作用: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它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有机物的合成。
光照强度与生物节律:对动植物来说,光照强度会影响它们的行为和生理节律,如昼夜活动规律、繁殖周期等。
初中生物与环境生物教案
初中生物与环境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依存关系2. 掌握生物在环境中的适应和生存能力3. 培养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的意识和行动教学重点:1. 掌握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适应能力2. 了解生物在环境中的生存策略3. 培养环保意识和行动教学难点:1. 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2. 理解生物如何适应环境从而生存繁衍3. 培养正确的环保观念和实践教学准备:1. 教学备课2. 教学资料准备3. 教学实验器材准备4. 多媒体教学设备准备教学过程: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方式呈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 讨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3.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如何适应环境从而生存繁衍第二节:生物的适应能力1. 分析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策略2. 讨论生物适应环境的原因和方法3. 实地观察一些生物的适应能力,并进行相关实验第三节:环境保护与生物保护1. 讲解环境保护和生物保护的重要性2. 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和生物,如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3. 组织环保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教学作业:1. 观察周围的生物和环境,写一份观察报告2. 小组讨论,提出环境保护和生物保护的建议3. 家庭作业:整理家中的垃圾并分类回收教学反馈:1. 分组展示观察报告2. 学生自我总结和展示环保实践成果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着重强调环保和生物保护的重要性补充说明: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例、案例等,使学生更直观深入地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激发他们对环保和生物保护的积极性。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使学生掌握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等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适应环境2. 生物影响环境3.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4. 生态平衡5. 环境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 教学难点:生态平衡的维持及其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 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生物模型或实物标本。
3. 课堂讨论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探究活动:分组讨论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实例,如沙漠植物、北极熊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 知识拓展:介绍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5. 总结提升:强调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关爱自然。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生物必须适应()才能生存。
2. 选择题:下列哪个例子说明了生物影响环境?(A. 沙漠植物B. 北极熊C. 蚯蚓改良土壤D. 树木阻挡风沙)3. 简答题:请举例说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八、课后作业1. 调查身边的生物与环境关系,如校园、家庭、社区等。
3. 制定个人环保计划,践行环保行动。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参与程度。
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检查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调查报告和环保计划,关注实践能力。
十、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分析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教案标题: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 理解环境因素对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3. 能够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和相互作用。
二、教学重点:1. 介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分析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 探讨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和学法:1. 内容:a. 生物与环境的概念和关系。
b.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c.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物种的适应性和演替过程。
2. 学法:a. 课堂讲授: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
b. 实验演示:进行一些生物适应性实验,如不同温度下动植物的生长变化。
c. 讨论与互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关于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讨论,分享观点和经验。
四、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a. 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兴趣。
b.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观察到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哪些相互关系?2. 知识讲解(10分钟):a. 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基本概念,并解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b. 讲解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3. 实验演示(15分钟):a. 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温度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变化。
b. 让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讨论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 学生讨论(10分钟):a. 小组讨论: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讨论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具体例子,如生物对环境的改变,以及环境变化对生物的适应等。
b.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5. 概括总结(5分钟):a. 概括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主要内容。
b. 强调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五、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要素。
2. 小组讨论记录: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主动参与、分享观点和合作能力等。
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教案
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教案
【教学对象】:初中生物
【教学内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 能够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 能够说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4. 能够提出保护环境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 分析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老师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二、学习环节(30分钟)
1. 讲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讨论环节(10分钟)
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一起讨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列举出相关例子;
四、练习环节(15分钟)
1. 学生完成与生物与环境相关的练习题;
2. 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强化;
五、总结环节(5分钟)
老师总结本堂课所学内容,强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教学反馈】: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环境的作文,并在下节课上交。
【教学资料】:
图片、视频、教材、练习题等。
【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明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并能够提出相应的保护环境方法。
初中备课生物与环境教案
初中备课生物与环境教案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话题: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保护环境?
2. 观察实验:通过展示不同环境条件下生物的适应能力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环境也依赖生物维持生态平衡。
2.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进化、适应、竞争、合作等。
三、实验(20分钟)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生物如何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存策略。
2.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校园周围进行生物与环境的观察与实验,让他们实地感受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四、总结(10分钟)
1.总结教学内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2.强调环保意识:呼吁学生共同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家园。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设计一份环保宣传海报,让更多的人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生物与环境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同时,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爱护环境,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呵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
初中人教版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初中人教版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改善与环境的关系,培养爱
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改善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科书、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观察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引起学生对生物与
环境的关系的兴趣。
二、讲解与讨论(15分钟)
1. 讲解生物与环境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3. 讨论生物受污染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与环境的关系。
三、小组活动(15分钟)
1. 分组讨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列举几个例子。
2. 讨论如何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3. 汇总小组讨论结果,让学生展示讨论成果。
四、展示和总结(10分钟)
1.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并对其他小组提出建议。
2. 教师总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 提醒学生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积极保护环境,与环境和谐共存。
五、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每个学生在家里做一个小实验,观察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写出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爱护环境的观念,同时
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教案: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时数:3-4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教学难点:1.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分析其原因。
2.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导入(10分钟)1.导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话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2.师生共同讨论,学生提出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初步认识。
Step 2 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0分钟)1.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总结它们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列举出适应环境的特征。
2.学生自主分组,选择一个典型的生物,查找资料并做小研究,分析该生物的适应环境的特点以及适应能力强的原因。
Step 3 大自然中的生物与环境(30分钟)1.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大自然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生自主研究,并完成一个小组作业:选择一个生态系统,研究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用图表等方式展示出来。
Step 4 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20分钟)1.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2.师生共同讨论环境问题的影响及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Step 5 总结课堂内容(10分钟)1.分享小组作业,让学生互相学习交流。
2.总结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Step 6 课堂小结(5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小论文。
教学评估:1.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小组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和报告展示。
3.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板书设计: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及原因分析-生理特征-行为特征-遗传特征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的好处和问题-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环境破坏4.环境保护意识与行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个人责任与行动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研究、小组讨论和资料展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案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案
教案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让学生树立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教学难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案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4、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提问学生:你认为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2、讲授新课11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介绍生态因素的概念,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详细讲解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举例说明。
举例讲解生物因素(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对生物的影响。
1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展示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特征的图片或实例。
引导学生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和意义。
13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生物如何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保持水土等。
强调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你能举出更多生物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的例子吗?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4、实验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能力目标1.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
2.初步学会确认和控制实验变量。
3.初步学会设计对照实验。
4.学会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情感态度目标1.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取放动物时动作轻柔,实验完毕后放归自然。
2.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
3.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加强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难点1.设计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2.控制变量,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干扰。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从个体水平上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并进行初中生物学课程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1.已有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判断生物与非生物的方法。
2.已有技能:学生已经学习了科学的观察以及调查的方法与技能,为第一个探究实验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设计思路本节课知识内容不难,基于认知发展理论,在进行概念教学时以资料分析、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图片等方式,对自然界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组织好第一个探究实验。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通过寻找实验材料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经验作出假设,初步学会确认和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进一步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和启发式教学法五、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实验手段,配合图片、文字资料分析,结合生活经验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金鱼若干条、秒表、计时器、探究温度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
2.教学图片(1)学生在校园内进行调查的照片、熊猫吃竹子及鱼缸内的金鱼图片;(2)阔叶林与针叶林、植物向光性、向水性、白天和黑夜环境下的猫头鹰图片;(3)牛吃草、蛇捕食青蛙、黄顶菊、袋鼠竞争、白蚁合作、小丑鱼和海葵、菟丝子与玉米的图片;(4)莲叶、生长在山石上的松树、仙人掌、家鸽、沼泽中行走的丹顶鹤、虎、鹰、鸟类迁徙、虎豹隐藏于植物中、草原上及雪地上的雷鸟、竹节虫、桦斑蝶幼虫、竹节虫被捕食、已经换上白色羽毛的雷鸟在草原上的图片;(5)蚯蚓、过度放牧、沙地上种植植物、森林、地衣、鬼针草、蜣螂、北极熊站在冰块上的图片。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案教案: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2.掌握环境对生物的影响;3.培养学生积极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力。
教学重点: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2.掌握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1.录制好的相关视频资料;2. PowerPoint演示文稿;3.物质循环的实验器材和材料;4.学生大脑风暴活动的素材。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展示一张由NASA拍摄的地球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的生活能不能和地球环境和谐共处?2.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对生物和环境的学习内容,提问:生物与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授课(40分钟):1.向学生介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利用一段视频资料进行展示。
2.讲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光照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水质和水量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空气质量对动物生存的影响;-土壤肥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示范(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物质循环的实验,旨在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预先准备好各种实验器材和材料,并提供一些指导性的问题,如:-如何模拟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生长环境?-如何模拟不同水质和水量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如何模拟不同空气质量对动物生存的影响?-如何模拟不同土壤肥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讨论(15分钟):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回答指导性问题,同时做记录。
2.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并分享实验结果和感受。
总结(10分钟):1.结合学生的实验结果和感受,引导学生总结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提出一些积极的环境保护行动。
拓展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大脑风暴,探讨更多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如: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
2.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研究报告,并展示给全班。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使学生掌握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等基本概念。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适应环境2. 环境影响生物3. 生物影响环境4. 生态环境的保护5.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的具体实例。
2. 教学难点:生态环境的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激发学生兴趣。
2. 生物适应环境:讲解生物如何适应环境,举例说明,如沙漠植物、极地动物等。
3. 环境影响生物:分析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4. 生物影响环境:讲解生物如何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的蒸腾作用等。
5. 生态环境的保护:介绍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讲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如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等。
7.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的理解和应用。
3. 知识测试:通过小测验或问答环节,检验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资料:使用自然风光、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视频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明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生物与环境的概念2. 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3.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4.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5. 环保意识教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具体实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进行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课件,展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
3. 准备环保宣传资料,用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 准备课堂互动环节的游戏或活动道具。
教案内容依次类推,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进行编写。
每个章节都要有明确的要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注意调整教学方法,使课堂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讲述生物与环境的概念,解释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3. 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如沙漠中的植物、极地动物等。
4. 探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如温度、湿度、食物等。
5. 讲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的蒸腾作用等。
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发现的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事例。
7.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PPT,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8. 总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9.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并记录生物与环境相互作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优秀6篇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我们知道生物离不开它所生存的环境,那么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又是如何面对的呢?生物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学生:适应环境,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又在影响着环境。
老师:同学们说得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探究新知: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老师:请同学们共同观看幻灯片:1、沙漠中的骆驼;2、沙漠中的骆驼刺;3、寒冷海疆中的海豹;4、旗形树的树冠。
让学生分析每一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特点,展开讨论。
对幻灯片1的讨论如下:沙漠酷热缺水,骆驼和别的动物一样,需要有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生命,但它有高高的驼峰储蓄大量的脂肪,当它又喝又饿的时候,脂肪会慢慢分解,变成它需要的养分和水:骆驼平常不出汗,只有体温达到46℃时才会出汗:骆驼平常一次能喝下100毫升的水,而每天排出的尿不到一升,来保持体内水分,即使在沙漠中行走一个月也不会感觉渴。
这些特点是动物对干旱的适应。
对幻灯片2的讨论如下:沙漠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少,能生长植物是因为它生活的区域地下有水源,骆驼刺的根长得特别长,而且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因而骆驼刺在荒漠中也能得到足够的水。
这是植物对干旱的适应。
对幻灯片3的讨论如下:海报是哺乳动物,能够在寒冷的海疆生存,要保持体温,就得有件“厚衣服”,海豹的皮下脂肪特殊发达,可以达到60mm。
这是动物对寒冷的适应。
对幻灯片4的讨论如下:树的枝条偏向一侧,是长期受另一侧风向作用的结果,使得树冠的形态发生变化,看起来像一面旗帜,因此称为旗形树。
这是树对风的适应。
老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准确,由于生物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生物在多变的环境中表现不同的适应能力。
这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长的年月,不断和环境磨合,自身不断进化,最终生存了下来,就形成它现在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吗?学生:动物的保护色,壁虎断尾,热带植物的叶宽大,刺猬的刺,沙漠里的植物等等。
初中生物与环境教案
初中生物与环境教案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爱护自然的精神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讨论:请学生描述一下他们身边的环境是怎样的?
2. 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对生物有什么影响?
二、学习内容(10分钟)
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需要环境提供生存所需的养分、氧气和水等
2.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对生物造成的影响
三、实践活动(15分钟)
1. 观察实验:带领学生观察实验,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四、总结(5分钟)
1. 总结:总结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2.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记录环保行动
五、课堂反思(5分钟)
1. 教师反思: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如何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环保?
教学资源:
1. 教材《生物与环境》
2. 实验器材:盆栽、水培植物等
教学评价:
1. 学生课堂表现
2. 作业的完成情况
3. 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
教学反馈:
1. 总结学生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于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
2. 收集学生对于环保的想法和建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集体备课组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举例说出生物必须适于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2、能力目标:
尝试学会分析图片和文字资料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形成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激发对生命科学的学习热情和环境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1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 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
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请看这幅图——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有生物吗?
学生:是或不是
通过调查我们认识到,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环境中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展示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举例说出生物必须适于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3、体验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4、形成爱护小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
自学指导1:阅读课本P12完成以下问题:
什么是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以分为几类?
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
2、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知识巩固:观察水稻的图片、说出影响水稻的生态因素.
老鼠、蝗虫、蛇、哇、阳光、温度、水、空气、水草等
归类,生物因素:老鼠、蝗虫、蛇、哇、水草
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
自学指导2:阅读课本P13完成以下问题
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小结:非生物对生物有影响
自学指导3:阅读课本P16完成以下问题
观看图片:生物因素与生物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自学指导4:阅读课本P16---P17完成以下问题
为什么农民要给农作物施肥?这说明农作物还受到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生物必须有才能生存下去
生物也有和环境.
本节课小结:
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物圈。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
3、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4、生物必须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练习:
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草盛豆苗稀
2、在同一块菜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
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
黄色的。
这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分
B、空气
C、无机盐
D、光
3、影响一只蜜蜂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不包括()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其它蜜蜂
4、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是受哪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A、温度B光照C、水分D、土壤
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湿度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7、玉米、小麦不能在沙漠地区大面积种植,是因为沙漠地区不能提供充足的()
A、阳光
B、水分
C、空气
D、温度
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是说蓬在这种环境中长的更直更高,这种现象主要受()的影响。
A、阳光
B、水分
C、空气
D、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