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对联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生对联活动课教案

小学生对联活动课教案

对联教案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了解有关的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3、了解风俗人情,增长人文知识,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了解有关的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每位同学收集1~2副比较有趣的对联,和一则对联故事,课前在学习小组内互相展示交流,每个小组选一则故事或一副对联和全班同学分享其中的乐趣和知识。

一、导语同学们,大家在生活中见过对联吗。

那请大家说说我们在哪些场合要用到对联的?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常见的对联类型,(出示幻灯片)我们试试看,能不能判断出它们各是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用到的对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忠魂不泯热血一腔化春雨大义凛然壮志千秋泣鬼神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入门尽是弹冠客去后应无搔首人看来大家平时的确接触过一些对联,对对联都有初步印象,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在生活中运用如此广泛的对联是怎样出现的呢?二、对联常识知多少1、对联的来历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过渡:原来对联在五代就已经出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就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对联。

《对联》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对联》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对联》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第一章:对联的基本概念1.1 对联的定义:对联,又称对子或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种独特形式,由上下两句话组成,对仗工整,韵律协调。

1.2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明清时期的繁荣,至今仍然深受人们喜爱。

1.3 对联的作用:对联不仅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还具有装饰、喜庆、祭祀等多种功能。

第二章:对联的基本结构2.1 对联的上下两句:对联通常由上下两句组成,上联和下联,要求对仗工整,意义相对应。

2.2 对联的平仄和韵脚:对联要求平仄相间,韵脚相同,以达到韵律协调的效果。

第三章:对联的创作方法3.1 拟题: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对联的主题和内容。

3.2 思考对仗:在上联的基础上,思考下联的内容,要求对仗工整,意义相对应。

3.3 选择词语:选择恰当的词语,注意词语的意义、感情色彩和韵脚。

3.4 拟写对联:根据对仗和词语的选择,拟写上下联,要求语言通顺,表达清晰。

第四章:对联的鉴赏和评价4.1 对联的鉴赏:通过欣赏优秀的对联作品,理解对联的意义、形式和艺术价值。

4.2 对联的评价:从对仗、韵律、意义、语言等方面对对联作品进行评价,给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第五章:对联的应用和传承5.1 对联的应用:对联在日常生活、节日庆典、文化活动中广泛应用,增添了喜庆和文化的氛围。

5.2 对联的传承: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教育、比赛等方式,传承和弘扬对联文化。

5.3 对联的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联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

第六章:对联的修辞手法6.1 对联中的对仗:对仗是对联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修辞手法,要求上下联意义相对应,词性相对应,结构相对应。

6.2 比喻和象征:在对联中使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可以使对联更富有表现力和深度。

6.3 拟人和托物言志:通过对联中的拟人和托物言志手法,可以使对联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性。

第七章:对联的写作技巧7.1 炼字:在对联写作中,精心挑选字词,使对联语言更加精确、生动。

对联教案幼儿园

对联教案幼儿园

对联教案幼儿园【篇一:对联教案】对联教案【三维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 能够仿写对联,领略对联的无穷魅力。

2、过程方法目标:在对联欣赏和拟写活动中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通过分组学习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1、掌握对联常识,学习欣赏对联。

2、把握对句要领,学习拟写对联。

【教学难点】1、拟写对联2、养成关注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法】激趣法、点拨法、讨论法、练习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安排】 1课时【教与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有着古老的文明,有唐诗宋词,有诗经离骚,我们作为一个龙的传人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因此,我们更要好好的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就是奇妙的对联。

二、对联的特点1、出示几幅有名气的对联,并分析对联的特点(1)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2)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重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4)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5)有关国家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6)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7)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2、教师和学生根据以上给出的对联来共同探讨对联的特点(小组合作交流),然后总结出对联特点:①、字数相等: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

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②、词性相同:词性相同,位置相对。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③、结构相应:上下联结构要相当: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

小学生对联活动课教案

小学生对联活动课教案

小学生对联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让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对对联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2. 对联的基本特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上下衔接)3. 对联的创作方法(选材、构思、拟题、拟联、修改)4. 对联活动的方式(个人创作、小组合作、比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掌握对联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进行对联活动。

2. 教学难点:对联的平仄协调和内容相关的处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对联作品、对联创作方法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实践:教师布置对联创作任务,学生进行个人创作,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对联作品。

4. 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对联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欣赏。

6. 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行对联创作练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联创作能力的提升,通过个人和小组的作品展示来进行评价。

2. 学生对对联文化理解程度的加深,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发展,通过小组合作的过程和小组成员间的互动来进行评价。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经典对联作品,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对联的特点和创作技巧。

2.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对联创作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对联知识,提高创作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间的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了解对联起源和发展史。

2. 活动二:学习对联的基本特点和创作原则。

《对联》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对联》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对联》教案(教师中心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起源、发展和基本特点,提高对对联的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2. 对联的基本特点3. 对联的分类4. 对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5. 名联鉴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对联的基本特点和分类2. 对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3. 名联的鉴赏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联的起源、发展和基本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名联,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对联。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对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编写对联,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对联》及相关资料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3. 对联样品:展示不同类型、风格的对联4. 练习对联的材料:纸张、笔墨等章节一:对联的起源和发展【教学内容】1. 讲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介绍对联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

【教学活动】1. 讲授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展示不期的对联样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对联的发展变化。

【课堂练习】1. 让学生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对联故事或名联。

章节二:对联的基本特点【教学内容】2. 分析对联结构,如上联、下联和横批。

【教学活动】1. 讲授对联的基本特点及其重要性。

2. 分析典型对联,让学生理解对联结构的特点。

【课堂练习】1. 让学生练习分辨对联的基本特点,分析给定的对联。

章节三:对联的分类【教学内容】1. 讲解对联的分类,如春联、寿联、挽联等。

2. 分析不同类型对联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教学活动】1. 讲授对联的分类及其特点。

2. 展示不同类型对联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其应用场合。

【课堂练习】1. 让学生课后编写一组对联,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对联。

章节四:对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教学内容】1. 讲解对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如选词、对仗、意境等。

对联微课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对联微课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对联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

- 掌握对联的平仄、韵律、意境等创作要素。

2. 能力目标:- 学会欣赏和分析优秀对联作品。

- 能够独立创作简单的对联。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对联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

- 对联的平仄、韵律、意境等创作要素。

2. 教学难点:- 对联创作技巧的掌握。

- 对联意境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对联图片、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对联这一课题。

2. 新课讲授- 讲解对联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

- 分析对联的平仄、韵律、意境等创作要素。

- 举例说明优秀对联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创作简单的对联。

- 教师巡视指导,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对联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 教师点评,总结优秀作品的特点,指出不足之处。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对联的重要性和价值。

- 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和创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 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 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数量。

- 学生对联创作能力的提升。

3. 作品评价:- 学生对联作品的创意、表现力。

- 学生对对联意境的把握。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

- 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反馈:-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接受程度、学习效果。

- 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评价。

3. 教学改进:-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 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对联教程》2. 教学课件:对联基本知识、创作技巧、优秀作品赏析等。

小学的语文教案范文

小学的语文教案范文

小学的语文教案范文标题:《对联的艺术》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对联的定义、特点和形式;学会欣赏对联的艺术之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对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欣赏对联的艺术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讨论对联的概念和作用。

展示几组对联,引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2.发展(25分钟)a.介绍对联的规则和形式:上联下联呼应、平行呼应、意义相对应。

b.欣赏经典对联:老师出示几组经典对联,让学生先自行欣赏。

然后请一名学生解读其中一组对联的意义,其他学生补充自己的观点。

c.学生小组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给出一组自编的对联。

鼓励学生尽量创新和发挥想象力。

3.巩固(20分钟)a.小组展示:让学生轮流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对联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问。

b.作品赏析:教师选取几个优秀的作品进行评析,帮助学生认识其中的特点和价值。

4.拓展(15分钟)a.导入新概念:介绍对联之外的类似艺术形式,如对仗、对答等。

b.发展思维:学生思考对联的创作要素和技巧,提出自己的想法。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明确了对联的定义、特点和形式,懂得了对联的艺术之美。

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对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了审美能力。

教师采用了导入、发展、巩固和拓展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学会了欣赏和创作对联。

同时,通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培养和塑造。

本教案的范文包括导入、发展、巩固和拓展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合理,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去感受对联的艺术之美。

通过小组活动和作品展示,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意识。

通过赏析和拓展环节,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对联之外的艺术形式,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对联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对联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包括对联的定义、特点、结构等。

(2)掌握对联的写作技巧,能够独立创作简单的对联。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审美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对联的基本知识。

(2)对联的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1)对联的平仄、对仗、意境等方面的把握。

(2)创作出具有个性特色、富有文化内涵的对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对联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播放对联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讲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包括对联的定义、特点、结构等。

(2)分析对联的平仄、对仗、意境等方面的技巧。

(3)举例说明优秀对联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对联的魅力。

3.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对联。

(2)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予修改建议。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对联的写作技巧。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互相学习、借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合作等表现,评价其参与度、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对联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评价其作业质量。

3. 对联创作:评价学生创作的对联是否具有个性特色、富有文化内涵,以及是否符合对联的写作规范。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对联的基本知识、写作技巧、优秀案例等。

2. 教学视频:展示对联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等。

3. 教学图片:展示对联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对联的美。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让学生了解对联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对联训练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对联训练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包括对联的定义、特点、结构等。

2. 培养学生欣赏对联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的写作技巧。

2. 难点:对联的构思与创作。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幅对联,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

2. 介绍对联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历史背景。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对联的定义、特点、结构等基本知识。

2. 分析对联的平仄、对仗、意境等要素。

3. 讲解对联的写作技巧,如:起承转合、借景抒情、对仗工整等。

(三)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对联的写作规律。

2. 教师提供一些对联素材,让学生进行创作练习。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搜集民间对联,了解对联的多样性。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首具有地方特色的对联。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对联比赛,评选出优秀作品。

1. 学生对对联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欣赏和创作对联的能力。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对联基本知识》、《对联写作技巧》等。

2. 教学素材:民间对联、地方特色对联等。

3. 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设备等。

七、教学时间1. 导入新课:5分钟2. 新课讲解:15分钟3. 实践练习:20分钟4. 拓展延伸:10分钟5. 教学评价:5分钟八、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对对联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对联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对联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对联》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对联》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对联》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春联,又叫“春贴”“对联”“门对”,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华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记。

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致的文字描绘神奇形象,抒发神奇愿望。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对联》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对联》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的五幅春联。

2.初步了解春联的一些特点(对仗、声律美),知道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3.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了解春联的一些特点(对仗、声律美),知道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前背诵《笠翁对韵》。

师:今日我们连续学习《春联》一课。

师:“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快乐祥和的气氛。

”从这句中,我们可以知道春联的作用是?生:春联给节日增添了快乐祥和的气氛。

师:缩减句子。

生:春联增添气氛。

师: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

(齐读春联)师:诵读这些春联,咱们会感到生活中充满了美好和期望。

二、品读课文第2、3自然段师:课文接下来讲的什么内容?请大家仔细默读第2、3自然段,思索,并用横线画出相关内容。

生:课文第2自然段讲:春联最讲究对仗。

师:春联讲究对仗,用文中8个字说明是?生:字数相等,词类相当。

生:课文第3自然段讲: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

师:用文中的3个字来概括则是?生:“声律美”。

师:咱们归纳一下即春联的特点。

师:对仗,即为字数相等,词性相同。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同时,声调也要相对,平对仄,仄对平。

师:文中以“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为例。

“绿柳”对“红桃”,是名词;“舒眉”对“开口”,是动词;“辞”对“贺”是动词;“旧岁”对“新年”,是名词。

师:请大家仔细读第二自然段的例子,老师稍后会提出更高要求。

师:接下来,咱们开展“春联里的对仗”小活动,邀请同学来为大家讲解。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对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对联的定义和类型,了解对联的构成要素及基本结构,能够正确书写对联。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对联的欣赏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1. 对联的定义和构成要素。

2. 对联的常见形式和创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对联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2. 对联的审美评价标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对联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对联的特点和用途。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对联的定义:对联是汉字文化的瑰宝,是两句相呼应的诗句,具有对仗、押韵和平仄等特点。

(2)对联的构成要素:上下联、对仗、长度相等、押韵。

(3)对联的基本结构:平行对仗、交叉对仗。

3. 实例分析(15分钟)教师呈现几组对联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其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对联的美感和创作技巧。

4. 创作实践(30分钟)(1)学生分组合作,自由创作对联。

教师提供一些主题,如新年祝福、友谊、家庭等,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2)学生展示自己的对联作品,同学们进行欣赏和评价。

5. 对联欣赏(15分钟)教师介绍一些经典的对联作品,如楹联、春联等,让学生欣赏并评论,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审美能力。

6.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对联的构成要素和创作技巧,引导学生认识到对联的魅力和传承价值。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继续创作对联,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六、板书设计对联:上下联、对仗、长度相等、押韵、平行对仗、交叉对仗。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堂对联教学,学生不仅获得了对联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而且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中,我注重通过实例分析和创作实践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让他们亲身体验对联的魅力。

同时,也通过对对联的欣赏和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 让学生学习创作对联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 难点:让学生学习创作对联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 分钟)
- 通过讲述对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和特点(10 分钟)
- 介绍对联的定义、组成部分(上联、下联、横批)和特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意境相承等)。

- 通过一些典型的对联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联的特点。

3. 学习创作对联的方法(15 分钟)
- 讲解创作对联的基本要求,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等。

- 提供一些对联创作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学生分组创作对联(15 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创作自己的对联。

- 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指导和帮助。

5. 小组展示与评价(10 分钟)
-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创作的对联,并解释其意义和创作思路。

- 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改进的建议。

6. 课堂总结(5 分钟)
- 与学生一起总结对联的基本知识和特点,以及创作对联的方法。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对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创作对联的基本方法。

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形式和特点,掌握一些基本的对联创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形式和创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
1. 对联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 对联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
1. 讲解法:教师讲解对联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对联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3. 实践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对联的创作实践。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对联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2. 讲解新课:教师讲解对联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3. 示范新课:教师示范对联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4. 实践新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对联的创作实践。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对联的形式和创作技巧。

五、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结果评价:通过测试或作业,检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幼儿园有趣简短对联教案

幼儿园有趣简短对联教案

幼儿园有趣简短对联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对联
2.让幼儿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
3.通过与幼儿互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考能力
教学材料
白纸、彩笔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1.引入对联的概念,与幼儿们交流对联的表现形式,如四字、对仗等等。

2.用生动的语言介绍对联的来源、特点、作用,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对联。

第二步:讲解对联的技巧
1.对联有“平仄”之别,用平、仄、平、仄、平、平、仄、仄的方式来制
作;平声为一,仄声为二,即“一、二、一、二,一、一、二、二”。

2.对联中的字数要一致,同音词要避免写在同一联,注意不要错用别字。

第三步:与幼儿互动
1.让幼儿尝试组织对联。

教师为幼儿提供相关素材,帮助幼儿轻松组织
出一些有趣的对联。

2.对组成的对联进行评价,提高幼儿对对联的认识。

在评价中涉及对联
平仄、韵律、意思是否清晰等多方面,让幼儿可以从自己组织的对联中找到不足之处,丰富对联表达的意义。

3.教师可以与幼儿进行互动对联比赛,以此提高幼儿表达和思考的能力。

第四步:总结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总结对联的重点技巧和适用范围,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掌握
对联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总结
对联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也是一种优秀的语言艺术。

在幼儿教育中,通过
对联的教学,既可以让幼儿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希望这份简单的对联教案能够帮助到广大幼儿教师,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小学对联毛笔书法教案模板

小学对联毛笔书法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小学生书法教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培养对对联的欣赏能力。

2. 让学生掌握毛笔书法的基本技巧,提高书法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1. 对联的基本知识2. 毛笔书法的基本技巧教学难点:1. 对联的书写规范2. 毛笔书法的笔势和力度控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幅对联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 提问:这幅对联的特点是什么?你们知道什么是对联吗?二、讲解对联的基本知识1. 对联的定义:对联是由两行字组成,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结构对称的文学形式。

2. 对联的种类:春联、寿联、挽联、喜联等。

3. 对联的书写规范: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批居中。

三、讲解毛笔书法的基本技巧1. 毛笔的握法:拇指、食指、中指轻轻握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

2. 笔画的书写顺序: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外后内。

3. 笔势和力度控制:起笔要轻,落笔要重,行笔要稳。

四、学生练习1.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对联,注意书写规范和笔势。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对联的基本知识和毛笔书法的基本技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书法水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让学生回顾对联的基本知识和毛笔书法的基本技巧。

二、巩固练习1.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对联,注意书写规范和笔势。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三、创作展示1. 学生自由创作对联,教师巡视指导。

2. 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学习。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对联的基本知识和毛笔书法的基本技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书法水平。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对联和毛笔书法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作业,评估学生的书法水平。

对联的故事教案小班

对联的故事教案小班

对联的故事教案小班引言: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简洁的文字表达哲理,传递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在小班教育中,通过讲述对联的故事,可以帮助幼儿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发展和审美情趣。

本教案将介绍一种针对小班幼儿的对联故事教学方法。

一、故事背景介绍: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常用对联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让幼儿了解到对联的起源和用途,可以引发他们对对联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对联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对联的定义和起源;2. 了解对联的用途和特点;3. 学会欣赏对联的美;4.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对联的例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对对联进行初步了解。

2. 教学重点:讲述对联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对联的内涵。

3. 教学步骤:(1)讲述对联的起源和定义,引发幼儿对对联的兴趣;(2)通过故事讲述对联的用途和特点,例如:《龙凤呈祥》的故事,讲述了对联用来祈求吉祥和美好的寓意;(3)展示和欣赏一些对联的例子,让幼儿感受对联的美;(4)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对联创作,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对对联故事的理解和欣赏,以及对联创作的情况,评估幼儿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尝试创作一些简单的对联,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通过对联的故事教学,可以帮助小班幼儿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同时,对联也是一种思维训练的良好方式,可以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希望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幼儿爱上对联,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对联简易赏析教案

对联简易赏析教案

对联简易赏析教案教案标题:对联简易赏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对联的定义和特点;2. 学习对联的赏析方法和技巧;3. 能够欣赏并理解对联的内涵和意义。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对联示例素材;3. 黑板、白板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对联的概念和定义,解释对联的特点和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对联在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性。

二、讲解对联的形式和结构(10分钟)1. 展示对联的基本形式和结构,包括上联、下联和对数;2. 解释对联的字数、字体、韵律和平仄的要求;3.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对联,如对仗对联、对反对联等。

三、分析对联的内涵和意义(15分钟)1. 分享一些经典对联的例子,并解释其内涵和意义;2. 引导学生思考对联的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历史和哲理;3.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尝试分析其他对联的内涵和意义。

四、赏析对联的技巧和方法(15分钟)1. 介绍对联的赏析方法,如理解上下联之间的关联、把握对联的核心意思等;2. 分析对联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3. 指导学生通过比较、对照等方式进行对联的赏析。

五、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分发一些对联练习题,让学生尝试分析和赏析;2.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分析结果,共同讨论和学习。

六、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总结对联的基本知识和赏析方法;2. 引导学生思考对联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中的应用;3.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对联,培养对联的鉴赏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对联,并分享给同学;2. 组织对联比赛或展览,提高学生的对联创作和赏析能力;3. 鼓励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对联,深入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教学评估:1. 学生对对联的定义和特点有基本了解;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赏析方法分析对联;3. 学生能够欣赏并理解对联的内涵和意义。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导入、讲解、分析、练习和总结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对对联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阅读讲义(八)
对联趣谈
泱泱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少灵秀人物;滔滔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文化特产。

这些文化传统以其形式之奇和意趣之美,如同奇花异草,装饰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人类文化大观园。

对联就是其中的一种。

古人学语文,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学对联。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以对对子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轶闻趣事。

一、对联故事
二、对联的特点
从以上对联的故事中,你发现对联有什么特点呢?
A.
B.
C.
三、找联会
1、现在我们开展“找联会”活动, 请同学们帮对联找到各自的朋友, 并谈谈自己的理由。

上联下联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年年春色去还来
旭日融合开柳眼笔花开遍四时春
处处桃花频送暖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珠树自绕千古色春风摇曳送莺喉
2、下面四副对联的上联下联的内容顺序打乱了, 你们能把它调整过来吗?
乘风扬帆渔歌腾浪学修养办事一丝不苟
文明经商门庭若市春满店人梯巧搭登攀路
浪鳞归仓锦破满舟法守则执准私面无铁
宾礼待至客貌如家人暖心血栋心勤材梁浇
四、选联会
我市的退休老干部王爷爷是一位军属, 年轻时参加过抗日战争, 立过许多战功。

我校将组织同学们去慰问王爷爷, 同时送一副对联以表达我们对他的敬爱, 可是写什么好呢? 今天我们在这儿还得举行一个“选联会” , 看看这几副对联中哪副合适, 并谈谈理由。

①人勤早春昌
地肥五谷丰
②大推云亡梁木坏
老成调谢泰山颓
③志大年高一身干劲
童颜鹤发满脸春风-
④天朗气清延唇景
辰良日吉祝慈龄
⑤舍己为人当仁不让
赴汤蹈火见义勇为
⑥为爱鸟声多种树
因留花气久垂帘
⑦岂有文章惊海内
从无书札到公卿
⑧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寸薪寸木恒濒力维艰
五.写联会
欣赏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也来写写对联?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1.这儿有几副上联,请大家对对下联。

蚕吐丝——辞旧岁——识时机——
画饼充饥——行千里路——
福如东海阔——处处春光好——
家中世界小——冬去山清水秀——
2、填写对联
(1)填写缺字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

(2)猜数字联: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一个穷得快揭不开锅的老秀才为自己写了以下对联
横批:南北——没有东西
上联:二三四五——缺()
下联:六七八九——少()
你知道这副对联含着的意思吗?
(3)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法盖世,为世人所景仰,他写的对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

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

王羲之想了又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与门前: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又有人前去偷揭。

可在月光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

他只好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日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围观人,大家一看,对联变成: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众人一看,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4)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并拟出恰当的横批。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
横批:
(5)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赞颂我国南宋一著名诗人的对联。

池馆重新接草堂宦游西蜀烟尘誓扫还金阙志复中原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高吟铁马铜驼
对联:
(6)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调整为:
六、欣赏对联
1.让我们再来欣赏几副对联: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书写我国第一幅对联: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玩具厂对联:
多亏工匠巧玩具藏智慧,博得小儿欢娱乐长精神
北京潭柘寺的一联流传甚广: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明]顾宪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画、天下事,事事关心
杭州岳坟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孤山是杭州西湖的著名风景区,此间有一石亭,称“西湖天下景”,上面镌刻着一副对联,句为: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杭州西湖冷泉亭
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杭州西湖楼外楼
客中客入画中画,楼外楼看山外山
杭州西湖湖心亭
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烟霞笼别墅,茑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
杭州四照阁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明月自来去绕廓荷花三十里,空潭无古今拂城扬柳一千株
七.赠言结课
对联是节庆贺婚满堂生辉的使者,是华夏民族文墨精华的象征。

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对对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让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多注意对联,用心去感受这一文化精髓所蕴涵的丰富的精神营养,不断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请你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写一幅对联,到时贴在你家门口。

课前故事:
鲁迅先生小时侯在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读书时,就有对联课。

一次老师出题“独角兽”,同学中有的对“二头蛇”,有的对“九头鸟”,老师都不满意。

鲁迅对“比目鱼”,老师点头赞同。

还有一回,老师出了五字上联:“陷兽入阱中”,鲁迅对“放牛归林野”,也得到了老师的夸奖。

我们所熟悉的清朝国学大师纪晓岚,他不仅学士渊博,才高八斗,而且思维敏捷,伶牙俐齿,享有“铁嘴铜牙”的美誉。

同时,他也是一位对联圣手,在对联百花园里留下了许多佳话。

有一次,纪晓岚陪同乾隆皇帝外出游玩。

在休息的时候,乾隆皇帝看见桌子上放着两碟豆,就想考考纪晓岚。

于是出了一句上联:
两碟豆;
纪晓岚环顾四周,略一思考就对出了下联:
一瓯油。

乾隆见难不倒纪晓岚,便改口道:
“我说的是——两蝶斗”。

纪晓岚随即说: “我说的是—一鸥游”。

乾隆是个很聪明的皇帝,他见纪晓岚又对上了,就在上联前加了两个字:
林间两蝶斗;
纪晓岚道:
水上一鸥游。

对联特点答案
A.字数要对,就是要求两个句子的字数相等,配好成对。

B.对仗工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C.讲究字的四声,讲究音韵,有抑扬顿挫之美。

写联会答案
蚕吐丝——蜂酿蜜辞旧岁——迎新年识时机——顾大局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
家中世界小——网上天地宽冬去山清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王羲之的春联屡屡被盗
我国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书法艺术精湛,被称为“书圣”。

有一年,他为自家撰写了一副春联:上联是“春风、春雨、春色”;下联是:“新年、新月、新景”,写完就让人把这副春联贴到外去了。

可是春联贴出去之后,糨糊还没干就被别人揭走了,为的是珍藏他的书法作品。

王羲之知道后,只好再写一副:“莺啼百里,燕语南邻”,没等糨糊干了,又被人揭走了。

于是王羲之就又写一副春联,又让人把春联贴到门外,这次没有人再去揭了。

原来,王羲之这次写得春联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众人一看,这春联不吉利、晦气,谁还要啊?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王羲之就让他儿子把这副春联的下半联再贴出去。

下半联写得是:“今朝至”和“昨夜行”。

连起来就是“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这么一来,这副晦气的春联就变得大吉大利了。

祸不单行昨夜行。

这则传说的“本事”显然是不可信的——因为到五代时才出现第一副春联。

但故事很有趣,对联亦不乏有艺术性,颇值一赏。

下联示例: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横批示例:振兴中华
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