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观后感三篇

合集下载

《牡丹亭》精彩读后感4篇(每篇800字)

《牡丹亭》精彩读后感4篇(每篇800字)

注:总共4篇、每篇字数800+,精彩在最后。

《牡丹亭》读后感一《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古代中国女性的爱情、婚姻和人生境遇。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感动和启示,有以下几点感受。

首先,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古代中国女性的命运和困境。

《牡丹亭》中所描述的女主角杜丽娘和李香君等女性形象,都反映了古代中国女性的命运和困境。

她们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和限制,无法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爱情对象。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古代中国女性的艰难处境,也引发了我对女性权益和社会公正的思考。

其次,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爱情的真谛和意义。

《牡丹亭》中所描述的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浪漫和悲情的色彩,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真谛和意义。

爱情不仅仅是感情的交流和表达,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需要双方相互扶持和努力奋斗。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爱情的真谛和意义,也引发了我对自己爱情观的思考。

最后,这本书也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牡丹亭》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和韵味。

书中所描绘的诗词歌赋、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以及传统礼仪和风俗习惯等文化元素,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也引发了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思考。

总的来说,《牡丹亭》是一本充满启示和思考的好书。

它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古代中国女性的命运和困境,也让我深入思考了爱情的真谛和意义,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爱情和家庭,也更加尊重和理解他人的选择和决定。

同时,它也让我深入思考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真理和正义的决心。

《牡丹亭》读后感二当我沉浸于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之中,那声声绝妙的曲调,那场场跌宕起伏的戏剧,仿佛将我带入了一个悲欢离合的幻境。

这出传统昆曲,以梦为纽带,织就了一段跨越生死的恋曲,不仅仅吸引着我对故事情节的探索,更让我对爱、梦、生命与自由的主题进行深刻的思考。

汤显祖的牡丹亭观后感

汤显祖的牡丹亭观后感

汤显祖的牡丹亭观后感《牡丹亭观后感》篇一《牡丹亭》这出戏啊,可真是不得了。

我看完之后,那感觉就像是坐了一趟情感过山车,忽上忽下的。

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一开始就像一场遥远而美丽的梦。

杜丽娘这姑娘,生活在那种封建礼教束缚得死死的环境里,就像一只被困在精美笼子里的小鸟。

她的生活看似精致,每天就是读书、做女红之类的,可实际上呢,她的内心就像一片干涸的土地,渴望着一场爱情的甘霖。

我看到她在梦中与柳梦梅相遇的时候,那场景就像是黑暗中突然射进来一道明亮的光。

他们在牡丹亭畔、芍药栏前,那画面简直美到不行。

我就在想,也许这就是爱情最本真的样子吧,没有什么门第之分,没有那些繁文缛节的束缚。

就像两颗自由的心突然碰撞在一起,擦出了最绚烂的火花。

可是呢,梦终究是梦。

当杜丽娘醒来发现那只是一场梦的时候,我都能感受到她的那种绝望。

这就好比你中了彩票大奖,正高兴得不得了呢,突然有人告诉你那是假的,一切都是空欢喜。

她开始变得憔悴,就像一朵娇艳的花朵突然失去了水分,慢慢地枯萎。

我觉得她对爱情的执着有点傻,也许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选择放弃,毕竟那只是一个梦啊。

但她不,她非要把这个梦变成现实。

她为了梦中的情人,最后竟然相思而死。

这时候我就有点矛盾了,一方面我觉得她很勇敢,为了爱情可以不顾生死;另一方面我又觉得她是不是太冲动了呢?要是换做我,我可能做不到这样。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这样,那也就不是杜丽娘了,也就没有这么动人的故事了。

而柳梦梅呢,他也是个痴情种。

他对着杜丽娘的画像就能够爱得死去活来,这在现在看来可能有点不可思议。

但在那个时候,也许爱情就是这么纯粹。

他不顾众人的反对,坚持要和杜丽娘在一起,甚至去掘坟。

这要是放在现在,那可是违法的事儿啊,可在戏里却让人觉得他特别勇敢。

这出戏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爱情经历。

我曾经也喜欢过一个人,但是因为一些外界的因素,比如家庭的意见、距离之类的,最后就没有在一起。

和杜丽娘他们比起来,我感觉自己的爱情就像一杯温吞水,没有那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看《牡丹亭》的优秀观后感精选文档

看《牡丹亭》的优秀观后感精选文档

看《牡丹亭》的优秀观后感精选文档(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看《牡丹亭》的优秀观后感精选文档《牡丹亭》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牡丹亭观后感以及自己观点

牡丹亭观后感以及自己观点

牡丹亭观后感以及自己观点篇一牡丹亭观后感以及自己观点哇塞,看完《牡丹亭》,我这心里头啊,那叫一个五味杂陈!你说这杜丽娘,好好一个大家闺秀,就因为做了个梦,居然能相思成疾,最后还香消玉殒了,这是不是有点太夸张啦?也许在那个时代,女子的情感就是被压抑得这么厉害,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能掀起惊涛骇浪。

不过呢,我又觉得她真的好勇敢。

在那种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还能为了爱情不顾一切,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就想问问,要是换做我,我能有这胆量吗?可能够呛!再说那柳梦梅,哎呀,我觉得他有时候也挺傻的。

杜丽娘都变成鬼了,他居然也不害怕,还爱的死去活来的。

这爱情的魔力也太大了吧,大得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但是吧,仔细想想,这也许就是爱情的魅力所在。

不管对方是人是鬼,是贫是富,就是认定了,谁也拦不住。

看这戏的时候,我一会儿感动得稀里哗啦,一会儿又觉得这剧情太荒唐。

这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的。

我就在想,爱情到底是个啥玩意儿?能让人这么疯狂,这么痴迷?《牡丹亭》这一路的故事,真的是让我又爱又恨。

爱它的浪漫和深情,恨它的虚幻和无奈。

你们说,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篇二牡丹亭观后感以及自己观点《牡丹亭》,看完之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真的,不骗你!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咋说呢?感觉就像是一场疯狂的梦。

你想啊,杜丽娘因为一个梦就爱得死去活来,这是不是有点太离谱了?我就寻思,这梦能有这么大魔力?也许是她平日里被压抑得太狠了,所以梦里的一点点美好就能让她沦陷。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束缚有多严重。

她们连追求爱情的权利都没有,只能在梦里寻找安慰。

这难道不可悲吗?柳梦梅呢,我觉得他有点“傻大胆”。

面对一个女鬼,居然还能爱得那么深,难道他就不怕被鬼给害了?我觉得吧,这可能就是爱情让人失去理智的表现。

看着他们的爱情故事,我心里一会儿感慨万分,一会儿又满是怀疑。

这世上真有这样的爱情吗?我表示怀疑。

也许有,但肯定是少之又少。

还有啊,这戏里的那些唱词和表演,美是美,可有时候我真的看不懂。

《牡丹亭》读后感

《牡丹亭》读后感

《牡丹亭》读后感•相关推荐汤显祖创作的小说,语言细腻,文辞华丽。

由于阅读了大量的现在言情小说,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爱恋,多数是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而这部小说颠覆了我的看法,柏拉图式的爱情可以存在。

杜丽娘一个有着聪慧之姿,落雁之貌的女子。

一日在丫头春香的怂恿下决定去游园,游园前还打扮了一番。

打扮本是为人看,但她说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

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又怕被人看见。

这确实是青春期少女很典型的心理状态。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春天的大自然唤醒了她的青春活力。

她生活在笼罩着封建礼教气氛,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眼睁睁地看着青春即将逝去,她却无能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炽热的感情压制在心中。

带着无限的伤怀杜丽娘回到了自己的闺房,不一会就觉得乏了,伏于案几上,昏昏沉沉的睡去了。

正因为这一睡,改变了她的命运,在梦中他梦见了一英俊潇洒的少年郎,两人情意绵绵,私下定了终身。

在那之后丽娘因情而病,因病而死,真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丽娘死后葬于梅花树下,虽在冥界仍不忘寻觅梦中情郎,历经千般苦难,终得大团圆。

文明礼貌月又开始了,哪些是文明行为,哪些又不是的报贴随处可见,最显眼的一条便是文明恋爱。

虽说进了中专校,谈谈恋爱是很正常的,但要论起文明来,恐怕就差远啦。

时下流行的一句话:中学里恋爱的开始,便意味着分手的结局。

我看就是最好的说明。

《牡丹亭》读后感篇2有一本书最好在静夜里读,那便是《牡丹亭》;有一首曲最好在高阁上唱,那便是《牡丹亭》;有一段爱情最好在生离死别中吟,那还是《牡丹亭》。

悄悄然折起最后一页的书角,我问自己:梦到底是什么?于丹说,梦只关乎情怀,只关乎一个人内心的感受。

汤显祖却道: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而我想说:梦很简单,就是走出深闺大院,恍然间,看到那个真正的自己,拾起那份遗落的本真。

直言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附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便是我对《牡丹亭》最深的怀想。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篇一昆曲《牡丹亭》观后感“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这一句经典的台词,让我对昆曲《牡丹亭》充满了期待。

当我真正坐在台下,欣赏完这场演出,内心的震撼和感动真是难以言表。

我觉得吧,这《牡丹亭》简直就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爱恋。

杜丽娘和柳梦梅那叫一个情比金坚,也许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很难再有这样纯粹而坚定的爱情了。

他们的爱情就像是一道光照进了我心里,让我不禁反问自己,啥才是真正的爱情?是物质的堆砌,还是那一瞬间的心动?整个舞台布置得美轮美奂,演员们的服装精致得不像话,那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充满了韵味。

我就在想,这得练多少年才能有这样的功夫啊?他们在台上唱着、舞着,仿佛真的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充满诗意的古代。

特别是杜丽娘那几场唱段,哎呀妈呀,那声音简直能穿透人的灵魂。

我可能不太懂那些专业的唱腔啥的,但就是能感觉到她的悲伤、她的欢喜,她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这是不是就是艺术的魅力?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就能让你感同身受。

不过,说实话,中间有几段我还真有点没太看懂。

也许是我这文化底蕴不够深厚,理解不了其中的深意。

但这并不妨碍我被它深深吸引,也许以后我得多看看这类的演出,多学习学习,才能真正领略到昆曲的博大精深。

这一场《牡丹亭》,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我觉得我们不能把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给丢了,得好好传承下去,你们说是不是?篇二昆曲《牡丹亭》观后感《牡丹亭》,这三个字在我心里已经回荡了好久。

终于,我有机会走进剧场,去亲身感受它的魅力。

哇塞,一开场,那音乐响起,我整个人就被镇住了!这是什么神仙音乐啊,婉转悠扬,仿佛能把人的魂儿都勾走。

演员们一亮相,我的眼睛都直了,那扮相,那身段,简直美炸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真的是让我又哭又笑。

有时候我就在想,他们的爱情咋就能这么惊天动地呢?在那个封建礼教束缚的时代,他们竟敢冲破一切阻碍,去追求自己的真爱,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看着舞台上的他们,我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要是我穿越到那个时代,遇到了这样的爱情,我敢不敢去追求呢?也许我会害怕,害怕被世俗的眼光指责,害怕受到惩罚。

作文《《牡丹亭》戏剧观后感》

作文《《牡丹亭》戏剧观后感》

《牡丹亭》戏剧观后感篇一《牡丹亭》戏剧观后感说实话,去看《牡丹亭》之前,我对昆曲这玩意儿,完全就是一知半解,觉得那唱腔肯定又长又闷,剧情也肯定老掉牙。

我妈硬拉着我去,说是经典,是文化传承,我心里直犯嘀咕,还不如在家刷剧呢。

结果呢?打脸!那天我穿着我妈非让我穿的“优雅”的碎花裙子,感觉自己就像个准备去参加相亲的农村大姑娘,特别不自在。

剧院里人还挺多,好多都是上了年纪的,我瞬间感觉自己像个闯入老年活动中心的小年轻。

演出开始了,一开始我还真有点晕,那唱腔绕来绕去,听得我有点懵,跟听外星语似的。

我甚至在心里默默计划着,等下半场结束,赶紧溜到剧院门口的冷饮店,买杯奶茶压压惊。

但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随着剧情发展,杜丽娘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我逐渐被她的爱情故事吸引住了。

尤其是她那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简直绝了!当时我脑子里瞬间浮现出我前段时间去郊外玩,看到一片油菜花海的景象。

那油菜花,金灿灿的,一望无际,简直美得不像话。

当时我和我男朋友正闹别扭,我拍了一张油菜花的照片发给他,没说什么,他隔了半天回复我说,“嗯,好看”。

当时我心里那个气呀,心想这油菜花好看,难道我就不值得你好好看看吗?杜丽娘的凄美爱情,让我瞬间感同身受。

篇二《牡丹亭》戏剧观后感再来说说演员的表演。

这舞台妆容看着有点夸张,比我平时用的粉底厚多了,但演员们把人物的情感诠释得特别到位。

特别是杜丽娘死后化为精灵那一段,我觉得演员的肢体动作和眼神,真是把那种幽怨和不甘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记得当时我旁边一个阿姨,哭得稀里哗啦的,我心想,这昆曲的感染力,真没得说。

那天演出结束后,我妈拉着我滔滔不绝地分析剧情,还跟我说她年轻的时候也看过这出戏,说那个时候的舞台效果可没现在好。

我还偷偷观察了一下那个阿姨,发现她已经和身边人热烈讨论剧情了,看来这《牡丹亭》的风靡程度确实没的说呀。

回家路上,我一边吃着我妈塞给我的桂花糕,一边回味剧情,心里想着,其实这昆曲,也不是那么难接受嘛,甚至还挺有味道的。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精简版)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精简版)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昆曲牡丹亭观后感篇一:昆曲《牡丹亭》开场时,一曲宛转悠扬的笛声仿佛把人立刻带入了梦境,那晚的演出令我非常兴奋,不仅仅是视觉、听觉,仿佛心灵也受到艺术美得洗礼。

我能在这么特别的文物剧场观看这么古老的昆曲传奇代表作,真的非常感谢贵公司提供的这次观演机会。

整场表演呈现出一种令人惊异的美,有些场景细节更是惊艳。

比如那些蝴蝶飞向光亮,这一些都好像在梦中,或是在经历诗意的旅行。

那活生生的娇美容颜,清亮亮的婉转歌喉真的令人迷恋。

我一直认为只是年纪老的人爱看戏,年轻人并不爱看戏,但没想到来的人大部分是跟我年纪差不多的。

这次我所看的《牡丹亭》跟以前我在电视上看过的相比,有了一些不同的部分,好像这次演的《牡丹亭》是针对时代变化而改变的,和一般人以为没意思、无聊的、以前旧的《牡丹亭》不一样,它更富有幽默感,更加时尚。

这种幽默的部分,驱赶走了观众的烦恼和生活压力。

本来在我的理解上"昆曲是京剧,京剧就是昆曲",但我又不能准确的区分他们的不同。

简单的说,我对京剧的感觉是"华丽",对昆曲的感受是"优雅".我想昆曲无论从音乐的节奏,乐曲的基调,还是词曲的内容,人物的举止都表现出一种优雅平缓、温文尔雅的气氛。

相对比较而言,以前看到的京剧更像窈窕淑女似的纯真,而且更质朴。

看了昆曲经典《牡丹亭》后,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明清时期的文人雅士唯独对昆曲情有独钟的原因了,昆曲实在是一个从外到内都极尽雅致的艺术。

这果然是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的原因了。

《牡丹亭》,中国史上的巅峰之作,最能体现昆曲精致浪漫的经典剧目。

它的美:讲述的是南安富家千金杜丽娘,一日去后花园游玩,春色沉醉,不觉小寐。

梦中见一俊朗书生(柳梦梅)持柳枝而来,两情欢好一晌温存。

梦醒怅然若失,感念成疾,竟至重病而亡。

弥留之际嘱丫鬟春香将她葬在后花园梅树下,将其自画像藏于太湖石下。

千里之外的柳梦梅亦梦有所感,因赴考路经南安,抱病淹留,机缘巧合拾得丽娘自画像,一见倾心,日日玩赏声声呼唤,叫得杜丽娘魂魄跨越阴阳前来相会,以幽魂之身荐枕于柳梦梅。

昆曲牡丹亭读后感样本(3篇)

昆曲牡丹亭读后感样本(3篇)

昆曲牡丹亭读后感样本昆曲《牡丹亭》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经典之作,它以爱情为主线,展现了人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不顾一切的奋斗精神。

在阅读了《牡丹亭》之后,我深受触动,对于这部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我被《牡丹亭》中所展现的爱情所打动。

作品以柳梅两个角色的相爱为开端,他们坚守爱情,不顾一切地追求幸福。

尽管柳梅被迫嫁给了他人,但他们的爱情从未改变,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爱情的坚强与纯粹。

尤其是柳梅对于爱情的追求,她不畏压力,甘愿承受生离死别的痛苦,最终以彻底牺牲自己来完成爱情的传承,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内心。

其次,我被《牡丹亭》中所展现的人性的复杂与善良所感动。

尽管作品中有许多反面人物,但他们的思想与行为都来源于人性的复杂。

比如花草岩、刘二哥等角色,他们在柳梅遇难之后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愧疚,他们因为自己的选择而让柳梅陷入了危险之中,而这种愧疚推动着他们不顾一切地去拯救柳梅,最终他们也成为了柳梅命运中的一部分。

这其中体现了人性的复杂,也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

另外,《牡丹亭》中的音乐和舞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昆曲作为一种传统戏曲形式,富有独特的美感和艺术表现力。

而在《牡丹亭》中,音乐和舞蹈的融合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增添了情感的表达和情节的推进,让人在读剧本的时候似乎能够感受到戏剧的现场氛围。

最后,《牡丹亭》给了我对于生命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品中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命运,命运的安排让他们在一起,却又让他们无法在一起。

尤其是柳梅的命运,她作为一个女子,一直承受着许多压力和束缚,最终以自己的牺牲完成了爱情的传承,这使我深思人生和命运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它或许会让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我们要做的就是勇敢地面对,坚守自己的信念,追求内心的真正幸福。

通过阅读《牡丹亭》,我对昆曲这种传统艺术形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于爱情、人性、音乐和命运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这部作品通过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折射出了人们对于幸福和生命意义的追求,同时也启发了我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

牡丹亭读后感优秀大全

牡丹亭读后感优秀大全

牡丹亭读后感优秀大全(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励志名言、好词好句、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牡丹亭读后感优秀大全牡丹亭读后感优秀大全【5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听昆曲牡丹亭的观后感

听昆曲牡丹亭的观后感

听昆曲牡丹亭的观后感昆曲牡丹亭观后感篇一6.1在上海大剧院观看昆曲《牡丹亭》,座位在三层3排14座。

看昆曲的想法源于蒋勋老师对于昆曲的描述:昆曲是戏曲里面难度最大的,因为它的要求很高,同时要求“唱”和“做”,也许这就是他没落的原因。

之前没有接触过昆曲,这是我第一次看昆曲。

对于戏曲的印象大概还停留在小时候家乡的黄梅戏,少不更事,以为戏曲就是咿咿呀呀的一通乱唱。

今天看这个昆曲倒是真的很惊艳,不仅有现场演员,还有现场的演奏者。

第一次接触昆曲,其实不太能判断表演的好坏,印象最深的是,花旦一人连演了三幕戏,中间不曾停过,大概有40分钟左右。

这是我很佩服的一点。

常人如果唱个40分钟的通俗歌曲估计早已累得趴下,她竟然还要连续延长难度如此之高的昆曲,其毅力以及唱功可见一斑。

而且看这个青年花旦的简介,已经唱昆曲有十几个年头,并且不断得拜师学艺。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还能如此坚守自己的理想,实属不易。

演员表演的舞台前段有一段下沉的小小演奏厅。

以前见识的黄梅戏中现场演奏的乐器只有单调的二胡跟锣,这个演奏厅却是包罗中国的很多的古典乐器:鼓、笛、笙、二胡、琵琶、扬琴、古筝、中阮、小锣、铙钹、大锣。

现场演奏的效果很好,虽然他们不属于观众观看的对象,但是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也认认真真做好自己小螺丝钉的角色,恪尽职守。

表演晚上7点一刻开场,9点中场休息,10点半结束。

也许是因为表演不足以吸引人,很多人在中场休息的时候悄然离场。

我因为明天还要上班的缘故,也悄悄离场。

衷心得希望昆曲这种国粹可以不再没落,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欣赏并且喜欢上昆曲,给予昆曲创作者更多的鼓励。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篇二她的男人姗姗来迟,让她等足了三年。

我们必须相信,某些人的命运,暗自有着奇妙的呼应和重合。

虽然相隔万里,在各自的生活轨道上行进着,冥冥中却息息相连,他们处境相似,心境相通。

一旦相遇了,就会像齿轮一样紧紧咬合在一起。

“那一答可是湖山石边,这一答是牡丹亭畔。

牡丹亭读后感最新范文5篇

牡丹亭读后感最新范文5篇

牡丹亭读后感最新范文5篇《牡丹亭》读后感范文一《牡丹亭》主要讲的是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一位佳人立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跟他说他俩之间有姻缘之分,从此之后柳梦梅经常思念她。

南安太守杜宝又一女名丽娘,才貌出众,知书达理,喜欢读书。

她读了《诗经-;关雎》后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睡梦中见到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

杜丽娘从此相思成疾,一病不起。

她在死前要求她的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并嘱咐丫环春香将她的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

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

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

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

后来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

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

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

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的爱情描写,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

作者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

作者让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

戏剧的崭新思想是通过崭新的人物形象来表现的,《牡丹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无疑是塑造了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提供了一个光辉的形象。

杜丽娘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

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

她的死,既是当时现实社会中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真实结果,同时也是她的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手段。

无疑,杜丽娘是作者的光辉创造,而《牡丹亭》主题的基本倾向也就从中体现出来。

《牡丹亭》观后感三篇

《牡丹亭》观后感三篇

《牡丹亭》观后感三篇《牡丹亭》观后感《牡丹亭》是一部经典的戏剧作品,它以爱情为主线,展现了人性中的美与丑。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和摧残,同时也表达了对爱情的崇高追求。

在剧情方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阴差阳错”这一情节。

杜丽娘和柳梦梅在现实生活中未能在一起,最终在阴间得以重逢。

他们的爱情故事得以传颂千古,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一情节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人们的无奈和苦闷,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

在人物形象方面,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性格特点十分鲜明。

杜丽娘是一个美丽、聪明、勇敢的女子,她对爱情充满了向往和追求。

而柳梦梅则是一个文雅、多情、勇敢的男子,他对杜丽娘的爱情忠贞不渝。

两人之间的感情充满了曲折和坎坷,但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在生死之间得以重逢。

在视觉效果方面,舞台上的布置和服装都非常精美。

灯光和音效的运用也十分出色,为整个剧目增添了不少亮点。

在情感体验方面,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的真挚感情。

他们的爱情故事让我动容,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我也对封建社会中人们的无奈和苦闷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更加珍惜当下的自由和幸福。

总之,《牡丹亭》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戏剧作品,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一部能够引起人们深思的作品。

它让我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珍惜爱情,也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牡丹亭》观后感《牡丹亭》是一部让人难以忘怀的戏剧作品。

在观看过程中,我深深地被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所打动。

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更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一种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精神。

首先,这部作品的情节设计非常巧妙。

在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中,充满了曲折和坎坷。

他们面临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种种压力和阻碍,但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在阴间得以重逢。

这种情节的设计不仅让人感到惋惜,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坚强和勇敢。

昆剧《牡丹亭》观后感5篇

昆剧《牡丹亭》观后感5篇

昆剧《牡丹亭》观后感5篇第一篇:昆剧《牡丹亭》观后感昆剧《牡丹亭》观后感很荣幸能够在学校欣赏到上海昆剧团表演的《牡丹亭》,这是我第一次如此完整的看一段戏曲。

以前总觉得国内的剧种很多很繁复,咿咿呀呀听不懂,可是这一次,尝试着认真去听去感受,真的发现中国的戏曲如此婉转而优美,戏曲演员的表演丝丝入扣,动情至深。

这次在舞台上演的有《游园》、《惊梦》、《寻梦》、《离魂》、《拾画叫画》、《冥判》、《幽媾》、《冥誓》、《还魂》共九折戏。

先是少女杜丽娘长期深居闺阁中郁闷,去花园中游玩,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醒后因相思而死,死后与柳梦梅结婚,并最终还魂复生,与柳在人间结成夫妇。

在《寻梦》中,杜丽娘坚持寻找梦中的自由爱情,然而现实中却无处可寻,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让她郁郁而终。

然而这并没有结束,她的冤魂感染了地府的判官,得到了还魂的机会。

并以鬼之身与书生柳梦梅结为连理,当书生发现她是非人之身时,也勇敢地接受了她,并帮助她还魂,成就了美满姻缘。

他们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充分地表现了他们不服从于封建制度的反叛精神。

跌宕起伏的剧情加上昆剧演员的精湛技艺,让人深深陶醉在这个充满矛盾的爱情故事中。

昆剧严守格律、板眼,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婉转优美,加上华美的服饰,精致的妆容,堪称一次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感触最深的是能够在一次戏剧中感受到中国戏曲文化的魅力,深深的陶醉其中,不再觉得与古代戏种格格不入,而是希望更多的了解。

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够更多地关注、欣赏中国的戏曲,保留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第二篇:昆剧红楼梦观后感《红楼梦》昆剧观后感大型昆曲经典《红楼梦》由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孔爱萍、李鸿良携全国昆曲十佳新秀单雯、张争耀等领衔主演,几乎囊括了江苏省昆剧院各行当的最强阵容,是省昆三代昆曲人联手打造的精品剧目。

昆剧本就有悠久的历史,这次在艺术课上得到了票,决定好好欣赏一下。

牡丹亭的观后感(精选11篇)

牡丹亭的观后感(精选11篇)

牡丹亭的观后感(精选11篇)牡丹亭的观后感篇1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欣赏昆曲表演。

没想到第一次就可以看到李鸿良等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参与演出的昆曲经典剧目——《牡丹亭》。

走进剧院,亲身观感后我为《牡丹亭》的美而震惊。

无论从音乐的节奏,乐曲的基调,还是曲词的整饬,人物的举止,程式化的动作都透露出一种优雅平缓、温文尔雅的气息,好似一个大家闺秀在娓娓道来一段欲说还羞的往事。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明清时期的文人雅士为何独独对昆曲情有独钟的原因了,昆曲实在是一个从外到内都极其唯美的艺术。

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毫无疑问,《牡丹亭》代表了汤显祖戏剧的最高成就。

故事美——它讲述了一个在明媚的春天里开始的故事:南安太守杜宝家的后花园是一片姹紫嫣红,但是他的独生女儿杜丽娘被牢牢地关在闺房里。

姹紫嫣红的后花园作为《牡丹亭》的基本背景,主人公杜丽娘在百花争艳、春心荡漾的季节里接受一个六十多岁、咳嗽多病的老学究陈最良关于《诗经》的讲议,灌注贤达、风化的教义。

不妨说,在《牡丹亭》的开头作者扳开了封建礼教的重闸,放进一丝新鲜的气流,然而让我们可怜的女主角倾刻间迷醉和眩晕了。

哪个少女不善怀春?她竟然吃惊地发现《诗经》中还有坦率表达男女恋情的诗句,她竟然在每日囚禁着自己的闺房后面看到了袒露得不加任何掩饰的春光!因此,丽娘虽长期深居闺阁中,接受封建教伦理道德的熏陶,却仍免不了思春之情,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后因情而死,死后与柳梦梅结婚,并最终还魂复生,与柳在人间结成夫妇。

我国明代就有如此浪漫爱情故事,可见当时的文明程度。

汉民族的含蓄和年轻人追求爱情的勇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放到现在都堪称典范!当我们现代人还在讨论清朝留下的封建礼教的时候,从元代的年轻人张生和莺莺到明代青年柳梦梅和杜丽娘已经实践着现代年轻人的生活了!唱词、唱腔、台词美——曲词,与昆曲唱腔的婉转、柔美珠联璧合、相得益彰,配合现代感台词仿佛柳梦梅和杜丽娘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痴情的柳梦梅对丽娘的呼唤,好像喊出的是我们曾经的呼唤!“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牡丹亭》观后感三篇

《牡丹亭》观后感三篇

《牡丹亭》观后感三篇《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

是晚明戏曲家汤显祖的四大剧作之一,也是他最脍炙人口且成就最高的作品。

故事写的是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冲破约束,私出游园,触景生情,困乏后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

从此一病不起,怀春而死。

杜宝升官离任,在女儿的墓地建造了梅花观。

柳生进京赴试,借宿观中。

他在园内拾得杜丽娘殉葬的自画像,认出是此女子便是那个曾在梦境中与他在牡丹亭畔幽会的女子。

夜里杜丽娘向柳生说出原委,并求柳生三天之间挖坟开棺。

柳生依暗示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成夫妇,同往临安。

杜丽娘的教师陈最良看到墓地情况,柳生又不辞而别,就往临安向杜宝告发柳生盗墓之罪。

柳生在临安应试后,恰逢金兵南侵,延迟放榜。

安抚使杜宝在淮安被围。

柳生受杜丽娘嘱托,送家信传报还魂的喜讯,反被囚禁。

金兵退却后,柳生高中状元。

杜宝升任同平章军国大事,拒不承认婚事,强迫女儿离异。

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才得到和解。

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从小就被灌输封建礼教知书达理的思想。

但残酷的封建礼教根本无法束缚到正值青春期的她。

一首《诗经·关雎》便惹动了丽娘的情思,她并不认为这是宣传什么儒家礼教的作品。

而认为这就是一首恋爱诗,是一首撩动了无数少女春心的诗歌。

而久困闺房的丽娘更是在家里后花园那大好春光的感召下,动了访春之情。

这说明了呆板的封建礼教根本无法束缚住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欲,从而更加揭露了当时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

虽然杜丽娘的行为与当时社会有许多不符,但这并不影响作品的情节发展。

作者也便是通过“大家闺秀”的她做出不是大家闺秀的行为而来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

青春版《牡丹亭》在色彩运用上,是非常有特点的。

大花神曾经在《惊梦》《离魂》《回生》三个厂景中出现过。

在这3出戏中,大花神都是执幡出场,这里运用柳枝的绿色象征着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

汤显祖的牡丹亭观后感

汤显祖的牡丹亭观后感

汤显祖的牡丹亭观后感篇一汤显祖的牡丹亭观后感“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读完汤显祖的《牡丹亭》,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哎呀妈呀,这《牡丹亭》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杜丽娘和柳梦梅那跨越生死的爱情,真的是太震撼了!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想象会有这样至死不渝的爱情,可在汤显祖的笔下,一切都变得那么顺理成章。

杜丽娘在梦中与柳梦梅相遇相爱,醒来后寻不到梦中人竟相思成疾,香消玉殒。

这得多深情啊!我就在想,可能现在的我们都太“现实”了,很难有这样纯粹的感情。

是不是我们都不敢去爱,不敢去付出真心了?再说柳梦梅,这哥们儿也是够痴情的。

当他发现杜丽娘的画像,竟也对这个梦中未曾谋面的女子念念不忘。

这难道不是缘分吗?也许有人会说,这太假了,哪有这么巧的事儿。

但我觉得,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它能把我们心中那些渴望却不可及的美好展现出来。

看着他们的爱情故事,我一会儿感动得稀里哗啦,一会儿又怀疑这样的爱情是否真的存在。

我觉得吧,汤显祖就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

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只要真心相爱,就有可能战胜一切。

不过话说回来,《牡丹亭》里的封建礼教也真让人压抑。

杜丽娘就是被这些礼教束缚住了,才会在梦中寻找自己的爱情。

这难道不可悲吗?我们现在可幸运多了,能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爱情,难道不应该好好珍惜吗?总之,看完《牡丹亭》,我是感慨万千,这一路的阅读体验,真好!篇二汤显祖的牡丹亭观后感《牡丹亭》,这出戏可真是不简单呐!当我翻开书页,走进汤显祖笔下那个如梦如幻的世界时,我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吸引住了。

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就像一道强光,直直地照进了我的心里。

我一直在想,杜丽娘怎么就因为一个梦,就爱得死去活来呢?这也太夸张了吧!但也许,爱情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让人陷入情网,无法自拔。

说不定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莫名其妙就爱上的瞬间,只是我们没有像杜丽娘那样勇敢地去追求。

2024年昆曲牡丹亭读后感范文

2024年昆曲牡丹亭读后感范文

2024年昆曲牡丹亭读后感范文《牡丹亭》是中国昆曲的经典之作,是明代昆曲大师汤显祖的代表作品。

该剧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却遭到了家族的阻拦,最终以梁祝双双殉情的悲剧结局。

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表达了爱情的坚贞和无奈,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对于我来说,观看昆曲版的《牡丹亭》之后,让我感受到了独特的美与哀。

首先,昆曲剧中的唱腔和表演形式令人赞叹。

在《牡丹亭》中,演员们以曲调悠扬、婉转动人的方式进行唱腔,表达了剧情的发展和角色的情感变化。

他们在舞台上用身体语言、韵律动作和唱腔音调,完美地呈现了梁祝之间的爱情纠葛和悲剧命运。

每一个动作和音符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和训练,让观众在欣赏时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尤其是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中的“思凡”、“白头吟”等情节,更是将昆曲的唯美和悲哀发挥到了极致。

其次,昆曲版的《牡丹亭》给人一种优雅和高贵的感觉。

昆曲是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其表演风格典雅、端庄而不失纤细。

观看昆曲时,演员们身穿华丽的戏服,精心打扮,舞台布置精美,营造出了一种古典美和精致的氛围。

演员们的动作优雅,姿态得体,给人以高贵的感受。

这种优雅与高贵的感觉与梁祝之间的纯洁爱情相得益彰,让观众产生了一种应有的共鸣。

再次,昆曲版的《牡丹亭》通过唯美的场景和细腻的表演,让观众能够深入地感受到悲剧的人性困境。

梁祝之间的爱情是纯真而充满美好的,然而梁山伯的父亲却将梁祝分开,祝英台被迫订婚,而梁山伯则被父亲软禁在家中,无法再见到心爱的人。

这种不幸的分离和命运的无情,让观众感受到了深深的悲伤和绝望。

演员们通过精彩的表演,将悲剧的情感传达给观众,让人不禁为梁祝的命运感到惋惜和无奈。

最后,昆曲版的《牡丹亭》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昆曲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追求。

通过观看昆曲版的《牡丹亭》,我对昆曲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我了解到昆曲有着复杂的唱腔结构和丰富的表演技巧,对演员的技艺要求非常高,更了解到昆曲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观后感三篇《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

是晚明戏曲家汤显祖的四大剧作之一,也是他最脍炙人口且成就最高的作品。

故事写的是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冲破约束,私出游园,触景生情,困乏后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

从此一病不起,怀春而死。

杜宝升官离任,在女儿的墓地建造了梅花观。

柳生进京赴试,借宿观中。

他在园内拾得杜丽娘殉葬的自画像,认出是此女子便是那个曾在梦境中与他在牡丹亭畔幽会的女子。

夜里杜丽娘向柳生说出原委,并求柳生三天之间挖坟开棺。

柳生依暗示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成夫妇,同往临安。

杜丽娘的教师陈最良看到墓地情况,柳生又不辞而别,就往临安向杜宝告发柳生盗墓之罪。

柳生在临安应试后,恰逢金兵南侵,延迟放榜。

安抚使杜宝在淮安被围。

柳生受杜丽娘嘱托,送家信传报还魂的喜讯,反被囚禁。

金兵退却后,柳生高中状元。

杜宝升任同平章军国大事,拒不承认婚事,强迫女儿离异。

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才得到和解。

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从小就被灌输封建礼教知书达理的思想。

但残酷的封建礼教根本无法束缚到正值青春期的她。

一首《诗经·关雎》便惹动了丽娘的情思,她并不认为这是宣传什么儒家礼教的作品。

而认为这就是一首恋爱诗,是一首撩动了无数少女春心的诗歌。

而久困闺房的丽娘更是在家里后花园那大好春光的感召下,动了访春之情。

这说明了呆板的封建礼教根本无法束缚住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欲,从而更加揭露了当时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

虽然杜丽娘的行为与当时社会有许多不符,但这并不影响作品的情节发展。

作者也便是通过“大家闺秀”的她做出不是大家闺秀的行为而来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

青春版《牡丹亭》在色彩运用上,是非常有特点的。

大花神曾经在《惊梦》《离魂》《回生》三个厂景中出现过。

在这3出戏中,大花神都是执幡出场,这里运用柳枝的绿色象征着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

在《离魂》一出中,用大红色表现杜丽娘重生后的喜悦。

青春版《牡丹亭》巧妙的运用色彩变化来表现剧情和气愤的变换。

读完作品,我不得不被杜丽娘的勇敢,坚持与真情所感动。

一首“墙内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是他们最初的邂逅。

而后花园一梦之后,丽娘便相思成病,一病不起乃至天逝。

而在现实中,杜丽娘与柳梦梅至始至终压根就没见过面,更别谈什么真爱了。

那又是什么导致了丽娘伤春而逝呢,难道就真的是那一个梦吗?不,不是的。

梦境或多或少加速了悲剧的产生,但梦境紧紧是促成悲剧的一个道具,而不是主要原因。

试想在如今21世纪的我们有谁会因一个虚幻的春梦而相思死去呢?如今一见钟情的几率都小的可以忽略,更别谈什么为梦怀春而死了。

而在杜丽娘那个年代,在那个真情被压制,人性被束缚的年代,这或许不过就是一个再也寻常不过的事情罢了。

在古代,女子必须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经常就躲在自己的闺房中绣花练琴作画。

在出嫁之前见到的男人估计也就他父亲,兄弟,再有也就是家丁了。

那么偶然间突然见到一个与她没有血缘关系的而后风度翩翩的男子,有几个能不一见倾心的。

而严酷的教条根本不允许这种私订终身的事情发生。

但往往物极必发,越加以束缚,就越能激发人性去挑战。

就说今天,男女平等,见到异性的机会多了,社会也开明了,很多人都能在寻寻觅觅中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而幸福快乐的生活。

又怎会有那么多抛弃家庭而私奔的悲剧呢。

所以说到底,就是封建礼教无情的压抑了人性,造就了无数悲剧的产生。

再有的感触就是杜丽娘的真情了。

虽然仅仅是一梦之缘。

但也无法浇灭心中那被烈火燃烧的情思。

天逝之后,她冲破重重困难,终于见到了柳梦梅。

而冲破这些困难那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多么坚定的毅力。

都说爱情是有期限的。

而丽娘当了三年的鬼魂,却仍然对梦梅念念不忘,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圆梦。

而现今又有多少异地情侣因忍受不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而选择分手,成为陌路人。

我想说的是在今天我们勇敢追求爱情和幸福的同时,请不要轻易放手,爱情总是需要一份坚持一份勇敢的。

老实说,我对戏曲知之甚少,对昆曲更是了解的不多。

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似乎在我们这样的90后们中间影响力渐渐减弱。

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在老师播放有关《牡丹亭》的视频时,我发现有许多同学都没有认真地观看。

一开始,我也没有认真看,但之后我发现我被它吸引了。

我想这正是戏曲的魅力吧!《牡丹亭》说的是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

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

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

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

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

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

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

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

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

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

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塑造了许多生动鲜活的人物,我很喜欢杜丽娘这一形象。

她是《牡丹亭》中描写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

在她身上有着强烈的叛逆情绪,这不仅表现在她为寻求美满爱情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方面,也表现在她对封建礼教给妇女安排的生活道路的反抗方面。

而柳梦梅是一个富有才华的青年,但又存在着较浓厚的功名富贵的庸俗思想。

可贵的是他在爱情上确是始终如一的。

杜宝是封建家长制度的代表,是坚决的正统主义者,他用严格的封建教育来教养女儿,为了使女儿他日嫁到人家“知书识礼,父母光辉”。

春香是一位活泼可爱的丫鬟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春香正是杜丽娘性格中调皮、直率层面的外化。

《牡丹亭》是一部爱情剧,它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

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

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阅读《牡丹亭》,享受文字的飨宴,穿越时空的生死之恋,不必借助现代科技,缠绵秾丽,至情弘贯苍茫人世,逶迤而来。

《牡丹亭》是古代爱情戏中继《西厢记》以来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杰作。

而汤显祖则是封建时代中勇于冲破黑暗,打破牢笼,向往烂漫春光的先行者。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欣赏昆曲表演。

没想到第一次就可以看到李鸿良等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参与演出的昆曲经典剧目——《牡丹亭》。

走进剧院,亲身观感后我为《牡丹亭》的美而震惊。

无论从音乐的节奏,乐曲的基调,还是曲词的整饬,人物的举止,程式化的动作都透露出一种优雅平缓、温文尔雅的气息,好似一个大家闺秀在娓娓道来一段欲说还羞的往事。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明清时期的文人雅士为何独独对昆曲情有独钟的原因了,昆曲实在是一个从外到内都极其唯美的艺术。

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毫无疑问,《牡丹亭》代表了汤显祖戏剧的最高成就。

故事美——它讲述了一个在明媚的春天里开始的故事:南安太守杜宝家的后花园是一片姹紫嫣红,但是他的独生女儿杜丽娘被牢牢地关在闺房里。

姹紫嫣红的后花园作为《牡丹亭》的基本背景,主人公杜丽娘在百花争艳、春心荡漾的季节里接受一个六十多岁、咳嗽多病的老学究陈最良关于《诗经》的讲议,灌注贤达、风化的教义。

不妨说,在《牡丹亭》的开头作者扳开了封建礼教的重闸,放进一丝新鲜的气流,然而让我们可怜的女主角倾刻间迷醉和眩晕了。

哪个少女不善怀春?她竟然吃惊地发现《诗经》中还有坦率表达男女恋情的诗句,她竟然在每日囚禁着自己的闺房后面看到了袒露得不加任何掩饰的春光!因此,丽娘虽长期深居闺阁中,接受封建教伦理道德的熏陶,却仍免不了思春之情,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后因情而死,死后与柳梦梅结婚,并最终还魂复生,与柳在人间结成夫妇。

我国明代就有如此浪漫爱情故事,可见当时的文明程度。

汉民族的含蓄和年轻人追求爱情的勇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放到现在都堪称典范!当我们现代人还在讨论清朝留下的封建礼教的时候,从元代的年轻人张生和莺莺到明代青年柳梦梅和杜丽娘已经实践着现代年轻人的生活了!唱词、唱腔、台词美——曲词,与昆曲唱腔的婉转、柔美珠联璧合、相得益彰,配合现代感台词仿佛柳梦梅和杜丽娘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痴情的柳梦梅对丽娘的呼唤,好像喊出的是我们曾经的呼唤!“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满园春色,丽娘作为一个大家闺秀所具有的内敛、含蓄、腼腆的特性没有遗漏的展示在了我们眼前,而她作为一名养在深闺的少女所拥有的伤春的神态更是迷乱了我们的双眼。

“似这等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

”如此凄美的唱词道出了柳梦梅与杜丽娘之间的苦恋。

阴阳相隔,柳、杜二人无可奈何,丽娘便许下了“梅根相见”的诺言。

配上婉转、柔美的唱腔,二人凄美却又神圣的爱情被展示的淋漓尽致。

舞台、服装美——整个舞台布景、灯光非常简洁,十分古典,背后的水墨山水、淡雅的牡丹,写意传情、含蓄悠远。

服装设计全是古色古香、水墨淡雅的风格,服装随着剧情时而靓丽夺目,时而淡雅飘逸,还是一个字“美”!主题美——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

主人公杜丽娘不同于比她早几百年的刘兰芝和崔莺莺,也不同于比她晚一百多年的林黛玉。

她并不像崔莺莺那样,不满包办婚姻,要求郎才女貌的结合;不像林黛玉那样,要求男女双方思想、道德、感情一致的婚姻;也不像刘兰芝那样以死而殉情。

她对爱情的理解很简单,就是要求女人应当得到自己的权力,即对男性的需要,换言之,就是认为女人天生要有爱的权力。

杜丽娘告诉我们,情爱决不仅仅是要一个称心如意的丈夫。

她之所以爱柳梦梅,是因为两个人对人的本性有共同的追求。

《牡丹亭》所写的爱情,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范围,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