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监测方案ppt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监测分析ppt课件

第十章
3. 物理监测分析
物理监测分析是指对采用物理成分与 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所得物理量进行的研 究。比较重要的是噪声、放射辐射等污染 的测定研究。
第十章 4. 布点采样、样品保存和制备
布点采样、样品保存和制备的技术,要 求所得分析样品对所监测分析研究的对象具 有代表性。具体包括布点、采样及样品保存 的基础理论、技术和方法以及环境样品制备 的技能等等。
第十章 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法律关于在进行对环
境有影响的建设和开发活动时,应当事先对该 活动可能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科学的 预测和评估,制定防止或减少环境损害的措施,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写影响报告表,报经 环境保护部门审批后再进行设计和建设的各项 规定的总称。
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所必不可少的手段和工具。通 过环境质量评价可找出评价地区的主要污染源和主 要污染物,解决首先防治什么污染物和在哪防治的 问题;定量评价环境质量的水平;通过技术经济比 较,提出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的防治污染途径 和方法;为新的开发计划保护环境作出可行性研究 等;为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环境规划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国家制定环境保护政 策提供信息。因此,它是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工作。
第十章
3) 未来评价 :根据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或 一个建设项目的规模,预测该地 区或建设项目周围将来环境质量 变化情况,并作出评价。它也称 为环境影响评价或环境预断评价。
第十章
2.按照环境要素分类,环境质量评价分 为单要素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类。单要素环境 质量评价包括: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 质量评价(包括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地下 水环境质量评价、海洋环境质量评价)、土 壤环境质量评价等。
大气环境监测第九章ppt课件

式中:dQ—γ或x射线在空气中完全被阻止时,引起质 量为dm的某一体积单元的空气电离所产生的带电
粒子(正的或负的)的总电量值,C; 二)吸收剂量
它用于表示在电离辐射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单 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电离辐射能量大小的物理量。
三)剂量当量 剂量当量定义为,在生物机体组织内所考虑的一个
在 整 堂 课 的 教学中 ,刘教 师总是 让学生 带着问 题来学 习,而 问题的 设置具 有一定 的梯度 ,由浅 入深, 所提出 的问题 也很明 确
体积单元上吸收剂量、品质因数和所用修正因数的乘 积,即:
H = DQN 式中:D—吸收剂量,Gy;
Q—品质因数,其值决定于导致电离粒子的初 始动能、种类及照射类型等;
N—所有其他修正因数的乘积。 应用剂量当量来描述人体所受各种电离辐射的危 害程度,可以表达不同种类的射线在不同能量及不同 照射条件下所引起生物效应的差异。
次级宇宙射线:初级宁宙射线进入大气层后与空
在 整 堂 课 的 教学中 ,刘教 师总是 让学生 带着问 题来学 习,而 问题的 设置具 有一定 的梯度 ,由浅 入深, 所提出 的问题 也很明 确
气中的原子核相互碰撞,引起核反应并产生一系列其 他粒子,通过这些粒子自身转变或进一步与周围物质 发生作用。由介子(约70%)、核子和电子(约30%)组 成。次级宇宙射线能量比初级宇宙射线低。
大多数放射性核素均可出现在大气中.但主要是 氡的同位素,特别是222Rn。氡是镭的衰变产物,能从 含镭的岩石、土壤、水体和建筑材料中逸散到大气。
在 整 堂 课 的 教学中 ,刘教 师总是 让学生 带着问 题来学 习,而 问题的 设置具 有一定 的梯度 ,由浅 入深, 所提出 的问题 也很明 确
其衰变产物是金属元素,极易附着于气溶胶颗粒上。 二、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一)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
粒子(正的或负的)的总电量值,C; 二)吸收剂量
它用于表示在电离辐射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单 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电离辐射能量大小的物理量。
三)剂量当量 剂量当量定义为,在生物机体组织内所考虑的一个
在 整 堂 课 的 教学中 ,刘教 师总是 让学生 带着问 题来学 习,而 问题的 设置具 有一定 的梯度 ,由浅 入深, 所提出 的问题 也很明 确
体积单元上吸收剂量、品质因数和所用修正因数的乘 积,即:
H = DQN 式中:D—吸收剂量,Gy;
Q—品质因数,其值决定于导致电离粒子的初 始动能、种类及照射类型等;
N—所有其他修正因数的乘积。 应用剂量当量来描述人体所受各种电离辐射的危 害程度,可以表达不同种类的射线在不同能量及不同 照射条件下所引起生物效应的差异。
次级宇宙射线:初级宁宙射线进入大气层后与空
在 整 堂 课 的 教学中 ,刘教 师总是 让学生 带着问 题来学 习,而 问题的 设置具 有一定 的梯度 ,由浅 入深, 所提出 的问题 也很明 确
气中的原子核相互碰撞,引起核反应并产生一系列其 他粒子,通过这些粒子自身转变或进一步与周围物质 发生作用。由介子(约70%)、核子和电子(约30%)组 成。次级宇宙射线能量比初级宇宙射线低。
大多数放射性核素均可出现在大气中.但主要是 氡的同位素,特别是222Rn。氡是镭的衰变产物,能从 含镭的岩石、土壤、水体和建筑材料中逸散到大气。
在 整 堂 课 的 教学中 ,刘教 师总是 让学生 带着问 题来学 习,而 问题的 设置具 有一定 的梯度 ,由浅 入深, 所提出 的问题 也很明 确
其衰变产物是金属元素,极易附着于气溶胶颗粒上。 二、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一)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
大气环境监测ppt

3、分子光谱法 光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分子对光产生了 吸收、发射或散射。将物质吸收、发射或散射光的 强度对频率作图所形成的演变关系,称为分子光
谱。
根据吸收电磁波的范围不同,可分为远红外光 谱、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根据光谱产生的 机理不同,分子光谱又可以分为分子吸收光谱和分 子发光光谱。
2)原子发射光谱法
依据各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热激发或电激发
下,发射特征的电磁辐射,而进行元素的定性与定
量分析的方法。 物质是由各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原子有结构 紧密的原子核,核外围绕着不断运动的电子,电子 处在一定的能级上,具有一定的能量。从整个原子
来看,在一定的运动状态下,它也是处在一定的能
级上,具有一定的能量。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原 子处在最低的能级状态,即基态。基态原子在激发
一、大气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
大气环境: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气圈。
大气环境要素:大气环境整体中各个独立、性质
不同但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 大气环境质量:在一个具体的大气环境内,大气 质量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 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二、大气环境监测的产生
大气环境监测:间断或连续地测定大气环境中 污染物的种类、浓度、观察分析器变化及对大气环 境影响的过程。 人类从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对地球大气环境
光源(即外界能量)的作用下,获得足够的能量, 外层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状态的激发态,这个过程
叫激发。处在激发态的原子是很不稳定的,在极短
的时间内(10s)外层电子便跃迁回基态或其它较 低的能态而释放出多余的能量。释放能量的方式可 以是通过与其它粒子的碰撞,进行能量的传递,这 是无辐射跃迁,也可以以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形式辐
大气污染监测PPT课件

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
污染 物类别
产生
特征
实例
一次 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 污染物 的有害物质。又称原发性污
染物。
物理和化学性状 未发生变化
二氧化硫、二氧 化氮、一氧化 碳、碳氢化合 物、颗粒性物质
二次 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 与一次污染物的 素或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变 化学、物理性质 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 完全不同,多为 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 气溶胶,具有颗 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 粒小、毒性一般 污染物,又称继发性污染物。 比一次污染物大
2、污染物体积与气样总体积的比值
• 常用单位为ppm或ppb。ppm系指在100万体积空气中 含有害气体或蒸气体积数,表示百万分之一,1ppm = 10-6;1ppb = 10-9。
•
这种浓度表示方法仅适用于气态或蒸气态物质。 大气污染监测
3、两种单位换算关系
• 以上两种单位可以互相换算,如下式:
大气污染监测
2、可吸入颗粒物采样器
• 组成:分样器、大流量采样器、检测器。 • 分样器有旋风式、向心式、多层薄板式、撞击式
等多种。 • 它们又分为二级式和多级式。二级式用于采集
10μm以下的颗粒物,多级式可分级采集不同粒径 的颗粒物,用于测定颗粒物的粒度分布。
大气污染监测
五、采样效率及评价
• 采样方法或采样仪器的采样效率是指在规定的采 样条件下(如流量、污染物浓度、采样时间等) ,所采集到的污染物量占实际总量的百分数。
第二节 大气污染物样品的采集 一、环境空气中污染物采样
• 常规大气污染物监测; • 污染源监测。
大气污染监测
(一)环境空气中污染物采样
1、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
大气环境监测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18
§3.2 大气监测试样的采集
➢ 优点: 便于分析人体健康与污染物质种类和浓度的相关关 系,以及分析人为污染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此法适用于大中城市,特别是功能区有明显区别的 区域尤为适用。
可编辑课件PPT
19
§3.2 大气监测试样的采集
➢ ②网格布点法:(调查面源)
适用于较多而分散的污染源,且污染物空间分 布比较均匀所引起的污染影响时,宜用网格布 点法。
✓ ④非污染地区设一对照观测站,提供大气中污染物 质的本底数据。
可编辑课件PPT
11
§3.2 大气监测试样的采集
➢ 2.采样点数目: 采样点数目是由监测范围的大小,污染物变 化程度以及人口分布等因素决定的。
可编辑课件PPT
12
§3.2 大气监测试样的采集
➢ ①连续自动监测站: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 WHO ) 和 世 界 气 象 组 织 (WMO)在假定人口数能反映地区的大小和污 染变化程度的条件下,提出按人口多少设置城 市监测站(自动连续监测)的数目,如表
可编辑课件PPT
13
市区人 口(万 人)
对每种污染物所需的平均监测站数
飘尘 SO2
NOX 氧 化 CO 剂
≤100 2
2
1
1
1
100— 5
5
2
2
2
400
400— 8
8
4
3
4
800
>800 10 10 5
4
5
风 速、 风向
1 2 2 3
可编辑课件PPT
14
§3.2 大气监测试样的采集
➢ ②我国规定的大气例行监测 我国现阶段监测技术还未普遍达到自动连续监测水 平,中小城市多用间歇性人工采样,我国规定的例 行监测较WHO、WMO的自动监测站的数多。 我国规定的大气采样点数:书P153
室内空气监测ppt课件

0.11mg/m³
1小时均值
A
污染物
来源
危害
标准值
备注
氡
地基土壤中有镭。 花岗岩、水泥、石膏、部分天然石材中含有镭。天然气中含有氡。
易扩散,溶于水和脂肪极易进入人体呼吸系统造成放射性损伤。 肺癌的第二大诱因,潜伏期 15年以上。
2500cfu/m³
依据仪器定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各种漆、涂料、胶粘剂、阻燃剂、防水剂、防腐剂、防虫剂室内建材家具
污染物
来源
危害
标准值
备注
甲醛
装饰装修用的各种人造板材、复合地板、家具、地毯、胶粘剂及用甲醛做防腐剂的涂料等会释放出大量甲醛
浓度0.1mg/m3有异味影响。 0.6mg/m3以上刺激粘膜(眼、呼吸道等),产生变态反应(眼红、流泪、咽干等)、恶心、胸闷等。 6.5mg/m3以上引起肺炎、肺水肿,甚至导致死亡。 有致畸、致癌作用。 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都有危害。
霉菌
军团菌
真菌
SARS冠状病毒
二、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
1、我国每年新建建筑量惊人超逾10亿平方米。 不合适的建筑设计、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室内空气品质;大量散发有害物质的建材充斥市场、投入使用。2、一些地区室外空气环境污染严重 3、一些重要的关键科学问题没能解决: (1)室内污染物对人体健康、舒适和工作效率的影响机理; (2)室内污染物的产生机理; (3)污染物物理和/或化学反应机理及广义界面作用理论; (4)物理污染、化学污染和微生物污染物在空气中的传播和相互作用规律; (5)室内空气过程反应动力学, 重点考虑臭氧、离子、电场等与污染物相互作用机理; (6)室内有害气体检测新方法与新技术。
(2)噪声污染来源: 1)交通运输:占城市噪声的75% 2)工业机械:可产生七八十分贝以上的声响 3)城市建筑噪声:建筑施工现场噪声一般在90分贝以上, 最高达到130分贝 4)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噪声: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噪声占城市噪声的14.4% 5)家用电器直接造成室内噪声污染 :据检测,家庭中电视机、收录机所产生的噪音可达60至80分贝,洗衣机为42至70分贝,电冰箱为34至50分贝 危害:具体来说,其危害表现为以下八个方面: 1)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 ; 2)使工作效率降低 ; 3)损害心血管 ; 4)噪声可以引起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障碍、内分泌紊乱甚至事故率升高 ; 5)干扰休息和睡眠 ; 6)对女性生理机能的损害 ; 7)噪声对儿童身心健康危害更大 ; 8)噪声对视力的损害 ,调查发现噪声对红、蓝、白三色视野缩小80%。
1小时均值
A
污染物
来源
危害
标准值
备注
氡
地基土壤中有镭。 花岗岩、水泥、石膏、部分天然石材中含有镭。天然气中含有氡。
易扩散,溶于水和脂肪极易进入人体呼吸系统造成放射性损伤。 肺癌的第二大诱因,潜伏期 15年以上。
2500cfu/m³
依据仪器定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各种漆、涂料、胶粘剂、阻燃剂、防水剂、防腐剂、防虫剂室内建材家具
污染物
来源
危害
标准值
备注
甲醛
装饰装修用的各种人造板材、复合地板、家具、地毯、胶粘剂及用甲醛做防腐剂的涂料等会释放出大量甲醛
浓度0.1mg/m3有异味影响。 0.6mg/m3以上刺激粘膜(眼、呼吸道等),产生变态反应(眼红、流泪、咽干等)、恶心、胸闷等。 6.5mg/m3以上引起肺炎、肺水肿,甚至导致死亡。 有致畸、致癌作用。 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都有危害。
霉菌
军团菌
真菌
SARS冠状病毒
二、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
1、我国每年新建建筑量惊人超逾10亿平方米。 不合适的建筑设计、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室内空气品质;大量散发有害物质的建材充斥市场、投入使用。2、一些地区室外空气环境污染严重 3、一些重要的关键科学问题没能解决: (1)室内污染物对人体健康、舒适和工作效率的影响机理; (2)室内污染物的产生机理; (3)污染物物理和/或化学反应机理及广义界面作用理论; (4)物理污染、化学污染和微生物污染物在空气中的传播和相互作用规律; (5)室内空气过程反应动力学, 重点考虑臭氧、离子、电场等与污染物相互作用机理; (6)室内有害气体检测新方法与新技术。
(2)噪声污染来源: 1)交通运输:占城市噪声的75% 2)工业机械:可产生七八十分贝以上的声响 3)城市建筑噪声:建筑施工现场噪声一般在90分贝以上, 最高达到130分贝 4)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噪声: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噪声占城市噪声的14.4% 5)家用电器直接造成室内噪声污染 :据检测,家庭中电视机、收录机所产生的噪音可达60至80分贝,洗衣机为42至70分贝,电冰箱为34至50分贝 危害:具体来说,其危害表现为以下八个方面: 1)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 ; 2)使工作效率降低 ; 3)损害心血管 ; 4)噪声可以引起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障碍、内分泌紊乱甚至事故率升高 ; 5)干扰休息和睡眠 ; 6)对女性生理机能的损害 ; 7)噪声对儿童身心健康危害更大 ; 8)噪声对视力的损害 ,调查发现噪声对红、蓝、白三色视野缩小80%。
《大气环境》课件

大气环境的组成
总结词
大气环境主要由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等组成。
详细描述
对流层是大气环境中最低的一层,包含了人类生活的主要活动区域,如云雨、风霜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中。平流层中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生命有保护作用。中间层和热层中存在着大量的电离层,对无 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遥感监测
利用卫星或飞机搭载的遥 感设备,对大范围的大气 环境进行监测。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的设备
气体分析仪
用于监测大气中的气体成分,如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颗粒物计数器
用于测量大气中的颗粒物数量,如 PM2.5、PM10等。
气象站
用于测量风速、风向、温度、湿度 等气象参数,为污染物扩散模拟提 供数据。
总结词
大气污染物包括颗粒物、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挥发性有机 物等。
详细描述
颗粒物包括PM2.5和PM10等,硫氧 化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包括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主 要是汽车尾气排放的烃类物质。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总结词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农业活动等。
04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工业污染防治措施
工业污染防治措施
严格控制高污染行业准入, 淘汰落后产能。
02
01
加强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气治
理和排放控制。
03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 济模式,减少污染物排放。
04
05
建立工业园区集中治理设施 ,实现污染物集中处理。
交通污染防治措施
交通污染防治措施
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 ,推广新能源汽车。
低碳发展
推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低碳发展模式,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
环境空气和废气采样ppt课件

非甲烷总烃、ຫໍສະໝຸດ 烃、臭气等(二)无组织排放源
不通过排气筒无规则排放的污染源。
1、点位布设:应在车间或厂房外的上风 向设对照点,在下风向,按扇形面布设采 样点。
相应标准及规范:GB16297-1996《大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HJ/T55-2000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2、采样装置的连接
采样点: 由于气态污染物在烟道内混合是 均匀的,可取靠近烟道中心位置作为采样 点。
3、采样装置的连接
参考GB16157-1996《固定污染 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 样方法》中9.2图28,按采样管、样 品吸收装置、流量计装置和抽气泵顺 序连接,连接管路尽量短,按要求检 查采样系统的气密性和可靠性。
(三)流动源 机动车尾气监测。(略)
(四)恶臭 恶臭气体八种物质:氨气、三甲胺、CS2、硫
化氢、硫醇、硫醚、二硫二甲、苯乙烯。 恶臭气体既有固定源排放,又有无组织排放。 监测方法:三点比较式臭袋法、化学分析法。
再见
有组织排放样品采集
1.点位布设总原则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应对废气有
组织排放排气筒设置永性监测平台,布设 采样点时应按照国家有关采样方法的有关 规定设置,同时考虑:
(1)点位的代表性:选拔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2)点位的可接近性:选择易于达到的采样位 置。
(3)点位的可操作性:选择能实施采样的地点 (避开涡流、档板、支撑架等)。
(4)采样时间:视待测污染物浓度而定。
(5)采样结束:切断采样管至吸收瓶之间的 气路,以防烟道负压将吸收液及空气抽入 采样管。
(6)样品贮存:采集的样品应放在不与被 测污染物产生化学反应的玻璃或其他容器 内,容器要密封并注明样品编号。采集好 的样品应尽快分析。
不通过排气筒无规则排放的污染源。
1、点位布设:应在车间或厂房外的上风 向设对照点,在下风向,按扇形面布设采 样点。
相应标准及规范:GB16297-1996《大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HJ/T55-2000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2、采样装置的连接
采样点: 由于气态污染物在烟道内混合是 均匀的,可取靠近烟道中心位置作为采样 点。
3、采样装置的连接
参考GB16157-1996《固定污染 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 样方法》中9.2图28,按采样管、样 品吸收装置、流量计装置和抽气泵顺 序连接,连接管路尽量短,按要求检 查采样系统的气密性和可靠性。
(三)流动源 机动车尾气监测。(略)
(四)恶臭 恶臭气体八种物质:氨气、三甲胺、CS2、硫
化氢、硫醇、硫醚、二硫二甲、苯乙烯。 恶臭气体既有固定源排放,又有无组织排放。 监测方法:三点比较式臭袋法、化学分析法。
再见
有组织排放样品采集
1.点位布设总原则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应对废气有
组织排放排气筒设置永性监测平台,布设 采样点时应按照国家有关采样方法的有关 规定设置,同时考虑:
(1)点位的代表性:选拔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2)点位的可接近性:选择易于达到的采样位 置。
(3)点位的可操作性:选择能实施采样的地点 (避开涡流、档板、支撑架等)。
(4)采样时间:视待测污染物浓度而定。
(5)采样结束:切断采样管至吸收瓶之间的 气路,以防烟道负压将吸收液及空气抽入 采样管。
(6)样品贮存:采集的样品应放在不与被 测污染物产生化学反应的玻璃或其他容器 内,容器要密封并注明样品编号。采集好 的样品应尽快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2:四氯化钾溶液吸收法 NO2(NOx):盐酸萘乙二胺溶液吸收法 TSP:滤膜捕集法 (PM10):中流量采样器 硫速盐化速率:二氧化铅采样法 灰尘自然降尘量:湿法采样 CO:注射器采样法 总烃:注射器采集 VOCs:富集采样法 氟化物:玻璃纤维滤膜采样法 B(a)P:乙酰化滤纸采样 光化学氧化剂:硼酸-碘化钾溶液吸收法
姓名: 学号: 同组人:
南京理工大学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但由于学校的地理位置,加之师生生活及科研 实验过程中排放的污染气体,使得一些潜在的 健康隐患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因此寻求污染 源并研究各种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就显得尤 为重要。
监测范围: 七号门以东,友谊河以南,第二 化学楼以西,四号门、五号门以北。
根据风的走向,冬季应该以东北风为主,夏季 以东南风为主。
南京理工大学地处紫金山脚下,地势较平坦, 第一小区及友谊河处地势较低。地面海拔落差 不超过1m,故忽略地形对大气环境监测的影响。
可按功能分为三个区:生活区、教学区、实验 科研区。
监测范围内主要以学生为主,大概在20000人 左右,教师及后勤管理人员3000人左右,人群 年龄主要分布在20~60岁之间,健康状况良好。
氟化物
滤膜采样-离子选择电极法
B(a)P 度法
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
光化学氧化剂 硼酸-碘化钾分光光度法
(1)对测量的数据进行修约,用狄克逊检验法对 可疑数据进行取舍,求出平均值x和标准偏差s和相 对标准偏差Cv,用(x±s,Cv)表示结果。
(2)气体体积换算公式如下: V0=Vt*(273/273+t)*p/101.325 V0: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 Vt:现场状态下的采样体积 T:采样时的温度 P:采样时的大气压力
季主要以煤为燃料,
其余时间以燃气为尘外,在燃烧 过程中还会形成一 氧化碳、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氮氧化 物、有机化合物及 烟尘等有害物质。
化学实验产生的气体种类众多,有毒有害的气体也很 多,如苯系物,甲醛、氟化物等。这些物质均未经过 处理排放到大气中,但排放量比较小。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冷夏热,雨水充沛,光 能资源充足。
监测时间:一年。
2.1 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
(1)食堂油烟 (2)锅炉房及烟囱 (3)实验室排风口
食堂早上主要排放水蒸汽 和少量油烟。 中午和晚上以油烟为主。 其中主要有酮、醛、烃、 脂肪酸、醇、芳香族化合 物、脂、内脂、杂环化合 物等,其中包括苯并(a) 芘、挥发性亚硝胺等。
锅炉房、开水房冬
SO2 四氯化钾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NOx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TSP
滤膜捕集-重量法
(PM10) 硫速盐化速率
中流量采样-重量法 二氧化铅-重量法
灰尘自然降尘量 湿法采样-重量法
CO
气相色谱法
总烃
气相色谱法
VOCs 富集采样法采样,溶剂洗脱被测组分, 气相色谱法测定
SO2:应避免阳光直晒,密封保存,以免被氧化 剂污染。
NOx:样品应注意避光保存,密封保存,避免 运输过程中的震荡,防止引入其他污染物
B(a)P:样品应放在避光处或用黑纸包好放入冰 箱
总烃:密封好
TSP、(PM10)、自然沉降量:运送保存中应 注意防止空气样品受潮,尽量保持取样时的湿 度与温度
根据布设点的原则和要求,并依据校园人口总 数,确定布设方法和布设点数。先采用功能区 布点法,然后针对三大污染源分别采用适当的 方法进行布点。
此区域包含了一个污染源,因而采用功能区布 点法
一二化工楼的多个排气口分布比较均匀,因而适合采用网格布点法。
4.1采样频率及时间
SO2 、NO2(NOx)、CO、总烃:隔日采样, 每天连续采样24h±0.5h, 每年12个月
TSP、(PM10):隔双日采样,每天连续采样 24h±0.5h,每月5~6d,每年12个月
硫速盐化速率、灰尘自然降尘量、氟化物:每 月采样30d±2d,每年12个月
VOCs、B(a)P:隔日采样,每天在中午10点~ 13点和下午16点~19点各采两次样,每次 1±0.5h,每月14~16d,每年12个月
(3)注意不同污染物浓度的换算,公式如 下:
Cp=22.4*C/M Cp:以ppm表示的气体浓度 C:以mg/m3表示的气体浓度 M:污染物的分子量
总体来说,校园内污染源较少,环境 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