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监控及案例分析汇总

合集下载

大气监控及案例分析汇总

大气监控及案例分析汇总

(3)水汽: 来源:海洋和地面蒸发与植物蒸腾。 分布:随时间、地点变化很大。在铅直方向,一般随高度增 加而减少。 影响:形成云、雾、雨、雪等大气现象。对生物的生长和发 育有重要影响。 (4)二氧化碳: 来源:呼吸作用,有机体的燃烧与分解。 现状:在大气中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 影响: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 引起温室效应的加剧。
(二)空气监测的采样技术
空气监测采样点的确定 (1)监测点位置的布设原则
a监测位置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以反映一定地区范围 内的空气环境污染水平及质量。 b设点时应考虑到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和工作条件。 c采样点的位置应包括整个监测区域的高浓度、中浓度和 低浓度三种不同的地方。
d在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污染 源的下风方向为主要监测范围,应布设较多的采样点,上 风方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 e对于不同污染状况应遵循:工业密集的城区和工矿区, 采样点要多设一些 ,郊区和农村则少些;人口密度大的 地区采样点的数目要多些,而人口密度小的地区则可少些, 经常超标的地区采样点数目多一些。
(四)标准气的配置
为了便于污染物的监测分析,需要将采集到的空气样品配 置成标准气体。标准气的配置主要有静态配气法和动态 配气法两种。 静态配气法是把一定量气态或蒸气态的原料气加到已知体 积的容器中,然后加入稀释气体,混合均匀。根据加入 的原料气和稀释气的量以及容器的容积,即计算出气体 的浓度。
动态配气法能连续不断地配制并供给一定浓度的标准气, 为此需要一个能连续不断供给原料气的气源, 一般常用 钢瓶或渗透管。
(五)大气污染的危害
(1)大气污染对人体和健康的伤害 大气污染物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危害人体:一是人体表 面接触后受到伤害,二是食用含有大气污染物的食物和 水中毒,三是吸入污染的空气后患了种种严重的疾病。 从下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到:各种大气污染物是通过多 种途径进入人体的,对人体的影响又是多方面的。而且, 其危害也是极为严重的。

大气能见度的监测与分析

大气能见度的监测与分析

大气能见度的监测与分析大气能见度是指观测者能够从地面或空中清晰地看到的远处物体的距离。

这一指标对于航空、交通和气象预测至关重要。

因此,监测和分析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大气能见度监测的方法以及对大气能见度数据的分析。

一、大气能见度的监测方法1. 气象观测站气象观测站是最传统的监测大气能见度的方法。

观测站通过设备,如测距仪、透光度仪和湿度传感器等,获得能见度相关数据。

观测站将这些数据发送给气象部门,供他们进行相关天气预报和交通管理。

然而,气象观测站的布局通常是有限的,导致监测范围局限。

因此,这种方法的局限在于无法提供全面的大气能见度信息。

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基于卫星、飞机或其他空中平台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方法。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空中的大气能见度数据,从而提供更全面的观测范围。

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监测方法,可以提供多维度的大气能见度数据。

然而,这种方法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成本较高。

3. 智能手机应用如今,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大气能见度的监测提供了新的方式。

许多智能手机应用可以基于用户所在位置提供实时的大气能见度数据。

这些应用通过使用手机的摄像头和传感器,结合气象模型,计算当前位置的大气能见度。

这种监测方法方便快捷,而且相对便宜,但其准确性尚待改进。

二、大气能见度数据的分析1. 统计分析大气能见度数据的统计分析是了解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工具。

我们可以分析大气能见度数据的均值、方差和分布,以了解其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变化情况和概率分布。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帮助预测大气能见度的变化,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 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根据历史数据推测未来的一种方法。

对于大气能见度数据,通过分析其长期趋势和周期性,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能见度变化情况。

这对于航空、交通等领域的决策者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前做出相应的安排和调整。

3. 空间模拟空间模拟是根据已有的大气能见度数据,通过数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得出未来不同区域的能见度情况。

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技术及数据分析

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技术及数据分析

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技术及数据分析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速。

但是,人们在追求经济繁荣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大气污染是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它不仅会危害人类的健康,还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为了监测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科学家们利用各种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不断提高对大气污染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大气污染的危害大气污染指的是大气中出现的各种有害物质,例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物质不仅会影响人体健康,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

长期吸入大量的污染物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而且,大气污染还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破坏生态平衡,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大气污染监测技术大气污染监测技术是保证对污染物浓度和分布情况进行准确掌握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大气污染监测技术也不断更新。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监测技术。

1. 使用气体分析仪进行监测气体分析仪可以对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进行分析和监测。

目前市场上大量的气体分析仪种类繁多,能够监测到氧、氮、二氧化碳、氨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成分,其中以红外分析仪和质谱分析仪的应用较多。

2. 利用大气通量计进行监测大气通量计是一种将大气污染物浓度和流量量进行实时监测的仪器。

它们可以根据探测器和底盘等结构部件来取得气体通量的准确数据,以判断环境中空气的状况。

如今,一般通过使用微型通量仪器等先进的装置来掌握大气中不同污染物质的浓度变化。

3. 通过遥感技术进行监测遥感技术依靠航空或卫星载荷,能够遥测到地面大气污染物浓度和分布情况。

遥感技术可以提供更广阔的视野,获得更详细、更客观的信息,并且可以通过冠层大气辐射模拟得出污染物的浓度。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模拟和分析各种气象因素,来预测未来几天内的大气污染情况。

数据分析方法在了解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后,需要利用数据分析方法对这些监测数据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推断大气污染的成因、规律、特点等。

实时大气环境监测方法及数据分析模型

实时大气环境监测方法及数据分析模型

实时大气环境监测方法及数据分析模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因此,科学家、政府机构和环境组织迫切需要有效的方法来监测和评估大气质量。

本文将讨论实时大气环境监测的方法以及数据分析模型,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大气污染问题。

一、实时大气环境监测方法1. 传统方法:传统的大气环境监测方法主要依赖于固定的监测站点,这些站点通常布置在城市或工业区域,监测大气中的颗粒物、气体和其他污染物的浓度。

这些监测站点通常使用传感器和仪器来测量不同污染物的浓度,并将数据传输给相关机构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由于站点数量有限,无法全面反映大范围内的大气质量情况。

2. 移动监测:为了克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近年来出现了移动监测技术。

这种技术利用移动传感器和仪器,在不同地点进行采样和测量,以获取更全面的大气质量数据。

移动监测设备可以安装在车辆或者飞机上,通过移动的方式收集大气数据,从而扩展监测范围并提供更准确的结果。

然而,移动监测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以提高准确性和稳定性。

3. 空间遥感监测:随着卫星和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遥感监测已成为实时大气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方法。

卫星和无人机配备了各种传感器和仪器,可以实时获取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空气质量指数和气象参数等数据。

这种监测方法可以覆盖广阔的地理区域,无缝地获得大气污染情况,并提供准确的监测结果。

空间遥感监测技术的发展在提高大气污染监测的时空分辨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二、数据分析模型1. 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研究大气污染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

通过将监测数据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可以揭示出大气污染的季节性、周内和日内变化规律。

时间序列分析还可以用于预测未来的大气污染水平,帮助决策者和管理者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 空间插值和插补模型:由于传感器和仪器布置的限制,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往往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均匀性。

测控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测控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测控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改善环境质量,测控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测控技术能够对环境中的各种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和控制,为环境监测和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的应用案例,深入分析测控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作用。

案例一:大气环境监测中的测控技术应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准确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测控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使用高精度的气体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浓度。

这些传感器能够将检测到的气体浓度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数据采集系统传输到监测中心。

在一些大城市,还建立了大气环境监测网络。

通过在不同区域设置监测站点,利用测控技术实现对整个城市大气环境的全面监测。

监测站点配备了自动气象站,能够测量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等气象参数。

结合污染物浓度数据和气象参数,可以更准确地分析大气污染的扩散规律和来源。

此外,卫星遥感技术也在大气环境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卫星搭载的传感器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大气数据,包括气溶胶浓度、臭氧分布等。

通过对卫星遥感数据的分析处理,可以了解大气污染的宏观态势,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案例二:水环境监测中的测控技术应用水是生命之源,但水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在水环境监测中,测控技术同样不可或缺。

水质监测仪器是常见的测控设备,如 pH 计、溶解氧仪、电导率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实时测量水体的酸碱度、溶解氧含量、电导率等参数,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和水质状况。

在河流、湖泊等水域,还会设置固定的监测站点。

监测站点通常配备有自动采样器和在线监测设备,能够定时采集水样并进行分析。

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实现对水环境的实时监控。

对于地下水的监测,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测控技术。

例如,利用地下水监测井和压力传感器,可以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

gis在大气方面的应用实例

gis在大气方面的应用实例

gis在大气方面的应用实例GIS在大气方面的应用实例一、大气污染监测GIS技术可以用于大气污染的监测和分析。

通过设置大气污染监测点,收集空气质量数据,并利用GIS进行数据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例如,可以利用GIS技术将收集到的空气质量数据绘制成热力图,以直观地显示不同地区的污染程度。

同时,GIS还可以结合其他数据,如气象数据、交通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和传输路径,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二、大气环境评估GIS在大气环境评估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利用GIS技术可以对不同区域的大气环境进行评估,包括评估某一区域的空气质量、噪声水平等。

通过采集数据、建立模型和分析结果,可以为城市规划者提供决策支持,合理规划城市的发展方向,减少对大气环境的不良影响。

三、大气气候模拟GIS技术可以与大气气候模拟模型相结合,用于预测和模拟气候变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通过建立空间分布模型,可以模拟不同区域的气象参数,如温度、湿度、风速等,进而预测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传输。

这对于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四、大气污染源溯源利用GIS技术,可以对大气污染源进行溯源分析。

通过收集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气象数据等,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确定不同污染源的位置、排放强度和扩散范围。

这对于环境监管部门来说非常重要,可以通过溯源分析追踪和管理大气污染源,制定相应的减排政策。

五、大气灾害风险评估利用GIS技术,可以进行大气灾害风险评估。

通过整合气象数据、地形数据、人口密度数据等,建立相应的模型,可以对不同地区的大气灾害风险进行定量评估。

例如,可以利用GIS技术分析气象数据,预测飓风、暴雨、台风等大气灾害的可能发生区域和影响范围,帮助相关部门制定灾害防范和应急管理措施。

六、大气质量监测网络优化通过GIS技术,可以对大气质量监测网络进行优化。

利用空间分析工具,可以评估现有监测点的覆盖范围和密度是否合理,如果发现某些地区监测点不足,可以通过GIS技术确定新的监测点位置,并优化监测网络布局。

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的应用案例分析

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的应用案例分析

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的应用案例分析摘要:大气污染是工业化及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大气污染防治是需要不断强化的根本任务。

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是近几年推出的防治思路。

本文对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应用;案例分析引言大气网格化监测技术中,可以将具体的监测站点作为基础,在调整其中微型空气检测设备的同时,将光散射、电化学、金属氧化物、光粒子传感器等技术手段,作为具体的应用方法,以此保证整体环境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并由此形成网格化的数据体系。

1概念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系统的出现是为了对大气环境进行精细化管理,该系统建立在不同类型污染源以及具体监控要求的基础上,对监控区域进行网格划分,然后在不同的网点设置监测设备,从而实现对网点的实时监测。

设置在每个网点的监测设备体积都在0.1立方米以下,重量不到5公斤,是一种可以在室外微监测设备,PM10、PM2.5、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指标都以通过这种设备进行监测。

2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工业废气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壮大,大气污染物种类和排放量逐年增加。

由于工业企业产品种类、性质以及企业生产规模的差异,各个企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的程度也有所差异。

例如,石化企业向外界环境排放的物质以碳氢化合物、烟雾粉尘为主,水泥、钢铁等工业企业的排放物主要含有氮氧化物、硫化物。

3大气污染的危害一是大气污染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大气污染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还会损害身体健康,恶化病症,日积月累地积累在人体中的污染物还会损害呼吸系统,诱发各类肺部疾病。

二是影响生物的生存发育。

大气污染物中的氟化物、硫化物等遇到雨水降落至地面,会对植物体造成致命性伤害。

污染物浓度较小会抑制植物生长,造成产量降低;污染物浓度较高可能直接导致植物枯萎死亡。

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分析摘要:环境质量问题是维系人类生存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我国工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工业发展所排放出的化学染料一直威胁着大气环境,而随着我国开展大气质量检测工作,从大气质量控制措施上来优化大气质量也是我们始终关注的重点,此次主要针对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措施进行重点分析,为监测数据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分析前言工业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也得到了保证,而为了满足人们更好的生活条件,工业领域开始运用不合理的工业设备和不当的生产方式,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久而久之,生态环境必然会出现失衡的现象,大气环境也会受到严重污染,而随着大气环境监测质量中心技术的不断更新,人们通过数据检测可以实现对大气环境的有效控制,而控制大气环境质量在标准范围也就成为了我国环保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

1.大气环境监测现状就目前情况看,大气污染的扩散范围和速度并不能得到准确监测,这种情况也为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带来了难度,基于此,我国要进一步加大对大气环境监测的投入力度,研究人员建立多种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来预测污染物的扩散范围,并根据周边市区的实际地形特点以及气候、污染源等因素,控制大气污染扩散现状。

为了提升大气环境的质量检测,我国已初步建立环境监测标准化体系,优化周边市区的空气质量,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污染控制技术。

大气环境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也要不断完善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环境监测制度,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升检测管理人员的技能,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这也是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基础。

2.大气环境污染源分析2.1工业发展污染源我国近几年工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在发展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却忽视了环境问题,由于工业企业尚未完善环境治理规章制度,使得城市工业所用燃料设备会将产生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环境中,进而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由此可见,只有控制好废弃排放污染源,从根本上净化空气质量,才能降低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案例解析及政策法规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案例解析及政策法规

AIR POLLUTION CONTROL天津大学第十一章11-5主要内容一、宜宾市大气污染防治与可持续发展浅析二、澳大利亚大气污染防治经验研究与启示三、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宜宾市能源结构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煤炭资源丰富,全市探明储量53×108t,保有储量44.3×108t,占全省保有储量的53%,主要煤种为无烟煤。

宜宾市能源结构宜宾市共有煤矿379个,设计生产能力1600×104t/a。

其中,国有重点矿4个(芙蓉、白皎、杉木树和巡场),设计生产能力400×104t/a,地方煤矿375个,设计生产能力1200×104t/a。

2002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u 2002年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108mg/m 3,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8倍。

u 二氧化氮年均值为0.038mg/m 3,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

u 2002年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0.174mg/m 3),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74倍(0.10mg/m 3)。

2002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二氧化硫浓度年度变化二氧化氮浓度年度变化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度变化1. 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主导的“跳越式”发展模式2.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地域优势,努力开发旅游资源3. 产业布局调整将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染难以解决的工业调整到城区以外,尽可能将重污染企业分区集中设置改善工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分析1. 调整能源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燃料2. 不得在城区或近郊新改扩建燃煤电厂3. 禁止审批新建、扩建煤层含硫大于3%的煤矿加强城市综合整治理对策分析4. 强力推进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加强城市综合整治理对策分析对策分析实施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和二氧化硫排放许可证制度1. 所有排放二氧化硫的项目,都必须严格执行二氧化硫控制指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量。

国际环境法中大气污染和保护以及相关案例分析

国际环境法中大气污染和保护以及相关案例分析

2010年7月(总第246期)法制与经济FAZHIYUJINGJINO.7,2010(Cumulatively,NO.246)[摘要]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问题,如果不尽早着手解决,将会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近刚刚举行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面,中国已经表明了强烈的保护大气意识,这使得我们研究大气污染更加具有必要性和代表性。

本文在基本探讨了大气污染成因和大气污染的危害后,深入探讨了有关产生大气污染的基本条件,大气污染的现状和国际上知名的大气污染案例。

通过本文的研究,呈现出坐着对大气保护的呼吁和响应国家关切的内心愿望,并且也更加加强了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以及对日后的加强保护措施初步探索。

[关键词]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气候变化;核试验案一、大气环境保护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是全球变暖、臭氧层遭破坏和酸雨危害[1]。

(一)全球变暖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

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

引起气候变暖的原因,除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原因。

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气温增高。

根据自1958年以来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直接监测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增加,而且呈越来越快的趋势。

其主要原因一是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是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森林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

首先,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

这一方面是因为在气温升高的同时,海水温度也随之增高,海水因膨胀而导致海平面抬升;另一方面因极地增温强烈,会造成部分极冰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10~20厘米。

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的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

其次,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总结

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总结

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总结
大气环境监测是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工作之一。

通过对大气环境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大气污染情况,为政府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为公众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现在我来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的工作。

首先,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

我们在城市的不同地区设置了多个监测站点,覆盖了城市的主要区域。

这些监测站点配备了先进的监测设备,可以对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这些监测站点,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情况。

其次,我们进行了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评估。

我们对监测到的大气污染物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得出了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状况。

我们发现,城市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总体来说,污染物浓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这说明我们过去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最后,我们及时向政府和公众发布了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和评估结果。

我们将监测数据和评估结果向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汇报,为政府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我们也将监测数据向公众公开,让公众了解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状况,引导公众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总的来说,我们的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让城市的大气环境变得更加清新、健康。

对煤矿区污染大气监测分析

对煤矿区污染大气监测分析

对煤矿区污染大气监测分析在我国,煤炭依然是最主要的能源,煤矿的分布广,开采量大。

近些年来煤矿的安全事件经常发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但是与此同时暴露的问题还有矿区的环境问题。

煤矿的矿区环境问题的复杂、严重,让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

由于矿区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环境问题比较复杂,矿区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要素监测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性问题。

1大气监测1.1颗粒物(TSP)监测常用重量法其原理是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微米的悬浮颗粒被截流在已恒重的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重量差来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1.3二氧化硫(SO2)分析分析方法采用(HJ482-2009)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基甲磺酸加成化合物。

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的二氧化硫与盐酸副玫瑰苯胺、甲醛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计在577nm处进行测定。

采样地点应该尽量开阔,避开锅炉和有车辆通过的道路。

1.4烃类监测煤矿矿区因为采矿溢出的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所以空气当中的烃类含量比较高。

这些烃类不仅会给煤矿生产带来安全隐患,也会成为温室气体污染环境。

煤矿的矿井中一般设有瓦斯检测仪,可以监测煤矿当中的瓦斯浓度。

瓦斯监测仪的数据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空气中烃类含量的动态。

大气现状监测一般对烃类监测没做。

由安全监督部门进行监控。

小结:大气的环境要素受到气象影响比较大,特别是风向。

因此监测应该在拟建项目主道风向的上风向选择污染较小大气污染物浓度稳定的背景监测点。

而下风向监测点应该按照扇形布点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的要求来设置环境影响预测监测点。

2地表水监测矿区地表水一般是指矿区河流和湖泊水体。

2.2样品的保存及运输凡是能够进行现场测定的项目,应该在现场进行测定。

水样运输前应将容器的外(内)盖盖紧。

大气监控及案例分析..

大气监控及案例分析..

(四)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
(1)煤烟型污染 主要污染源是燃煤。主要污染物是SO2、CO和 微粒 物质,它们遇上低温、高湿的阴天,且 风速很小并伴 有逆温存在的情况时,一次污染 物扩散受阻,易在低 空聚积,生成还原型烟雾。 (2)交通型污染 污染源主要是机动车(汽油车和柴油车)和机动船。 主要污染物是CO、NOX和HC。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夏 季睛天,交通污染严重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典型的二次污 染——光化学烟雾。它对人体、动植物、材料 均会产 生破坏作用,并且严重影响大气能见度。
(2)大气污染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育 大气污染主要是通过三条途径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 育的:一是使生物中毒或枯竭死亡,二是减缓生物的正 常发育,三是降低生物对病虫害的抗御能力。植物在生 长期中长期接触大气的污染,损伤了叶面,减弱了光合 作用;伤害了内部结构,使植物枯萎,直至死亡。各种 有害气体中,二氧化硫、氯气和氟化氢等对植物的危害 最大。大气污染对动物的损害,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和食 用了被大气污染的食物。其中,以砷、氟、铅、钼等的 危害最大。大气污染使动物体质变弱,以至死亡。大气 污染还通过酸雨形式杀死土壤微生物,使土壤酸化,降 低土壤肥力,危害了农作物和森林。
(3)大气污染对物体的腐蚀 大气污染物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物等,都有腐蚀作用。 如金属建筑物出现的锈斑、古代文物的严重风化等。 (4)大气污染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发展至今已超越国界,其危害遍及全球。对 全球大气的影响明显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臭氧层破坏, 二是酸雨腐蚀,三是全球气候变暖。
二.大气监控
(3)环境整体性 环境诸要素之间产生的整体环境效应不是组成该 环境各个要素性质的简单叠加,而是在个体效应基 础上有着质的变化。也就是说,环境整体性质能够 体现环境诸要素的某些特征,但未必反映出各要素 的全部特点,而是各要素综合作用后更为复杂的性 质。

大气污染案例分析

大气污染案例分析

开发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总结词
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可以从源头上降 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详细描述
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生 物质能等。同时,加强能源多元化发展,降低对单一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安全 保障能力。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管力度
详细描述
大气污染是由于各种污染物在大气中累积、转化和传输,导 致大气质量下降,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产生负 面影响。这些污染物可能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一氧化碳等。
大气污染的来源
总结词
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生产和生活中各种燃烧过程以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 气。
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应对大气 污染问题,采取联合减排措施

03
案例二:洛杉矶光化学 烟雾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现状
严重性
持续时间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是全球最早的大气 污染事件之一,长期对当地居民的健 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尽管经过多年的治理,洛杉矶地区的 光化学烟雾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持续 的关注和措施。
影响范围
等污染物。
气候条件
低风速和高压天气系统导致污染物 在伦敦上空累积,无法得到有效扩 散。
地理环境
伦敦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也加剧了空 气污染问题。
伦敦烟雾事件的治理措施
立法措施
英国政府通过了一系列空气质量 标准和排放限制的立法,限制了
污染物排放。
能源转型
逐步淘汰燃煤,转向使用天然气、 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治理措施
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区域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系统

大气污染防治法案例(3个)

大气污染防治法案例(3个)

大气污染防治法案例案例1 锅炉排放烟尘污染案某市市级幼儿园建于2000年3月,其内部建造的食堂和锅炉房均采用燃烧生煤的方式做饭和烧热水,两根烟囱每天排出滚滚浓烟。

2000年9月,市轮船总公司在紧邻幼儿园食堂和锅炉房的旁边动工修建了一座水上娱乐城。

由于该市河流较少,该水上娱乐城立即成为本市居民夏天消暑的好去处,生意十分兴隆。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幼儿园不断向外排放浓烟,导致水上娱乐城的水面上总是有一层黑色漂浮物。

游客们认为太不卫生,不再光顾娱乐城,娱乐城的生意渐渐清淡。

2000年10月3 日,经市卫生防疫站检测,水上娱乐城的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被责令限期整改。

娱乐城认为其生意不好及被卫生防疫站责令限期整改的主要责任在于幼儿园排放浓烟污染了娱乐城的水质,于是要求市环保局进行处理。

市环保局受理后,进行了现场检测.鉴定幼儿园两烟囱的排放严重超标,是娱乐城水质恶化的主要污染源.经研究决定,责令幼儿园限期治理,达标排放,并罚款15 000元.同时,娱乐城也将幼儿园告上法庭,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16 280元.在庭审中,幼儿园辩称:(1)幼儿园建在先,娱乐城建在后。

市轮船总公司在明知幼儿园烟囱排放可能污染其水质的情况下仍然建造娱乐城,引起的一切后果应由娱乐城自己承担.(2)幼儿园已接受了环保局15 000元的罚款,不应再给娱乐城赔偿。

【问题】1.幼儿园的理由是否成立?2.环保部门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3.法院应如何处理?【分析】1.幼儿园的理由不成立。

(1)幼儿园以其建在先作为免除其法律责任的理由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我国《环境保护法》、《民法通则》明确规定,只有下面三种情况可以作为法定的免责条件:1)不可抗力;2)第三人的过错;3)受害人自身的过错。

因此,幼儿园建在先不能作为免除其法律责任的条件。

(2)认为自己已承担了行政处罚的行政责任就不应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是不对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法律责任。

大气监测教学案例范文

大气监测教学案例范文

大气监测教学案例范文As an instructional tool, the atmospheric monitoring teaching ca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gaging students in hands-on learning experiences. 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大气监测教学案例在吸引学生参与实践学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Firstly, it provides students with a real-world context for their learning. Students are able to see the direct impact of air pollution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ir daily lives. They can collect data, analyze it, and draw conclusions about the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in their local area. 首先,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

学生能够看到空气污染和其他环境因素对他们日常生活的直接影响。

他们可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对他们所在地区环境的状况得出结论。

Secondly, the atmospheric monitoring teaching case allows students to develop important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They must use their knowledge of scientif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o design an effective monitoring plan, collect accurate data, and interpret the results. This hands-on experience foster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cientific process and encourages students tothink critically about the world around them. 其次,大气监测教学案例使学生能够培养重要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测绘技术在空气质量监测与环境治理中的实用方法与案例

测绘技术在空气质量监测与环境治理中的实用方法与案例

测绘技术在空气质量监测与环境治理中的实用方法与案例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空气质量成为不可忽视的关注焦点。

为了有效监测和治理环境污染,测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空气质量监测与环境治理。

本文将介绍测绘技术在此领域的实用方法与案例。

测绘技术在空气质量监测中的应用一、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和航空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方法。

在空气质量监测中,遥感技术可以用来获取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分布信息。

通过接收卫星或航空器发送的辐射能量,可以反演出大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情况,并以图像形式呈现。

这为环境监测部门提供了全面、实时的污染源掌握和分析能力。

例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OMI卫星传感器可以获取全球的臭氧浓度分布图。

利用这些数据,可以确定臭氧生成的区域以及臭氧污染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是一种用于收集、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在空气质量监测中,GIS技术可以结合遥感数据、地理数据和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发现环境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

例如,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利用GIS技术建立了一个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系统。

通过将污染源排放数据、大气监测数据和地理数据相结合,可以精确地绘制出不同区域的空气质量分布图。

这使得环境监测部门能够更好地了解各个地区的污染状况,为空气质量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测绘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一、污染源监测与溯源测绘技术可以帮助环境监测部门对污染源进行监测和溯源。

通过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并定位到具体的地理位置。

同时,利用地理数据和环境监测数据,可以对污染源进行特征分析,确定其类型和规模,为环境监测和治理提供准确的信息。

例如,日本的“故宫流域水环境保护计划”利用测绘技术对流域内的水质进行监测。

通过收集水样和水质监测数据,并结合GIS技术绘制水质分布图,可以清晰地了解污染源的位置和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最小限制律
整个环境的质量受到环境诸要素中那个与最优状态 差距最大的要素所制约,即环境诸要素中处于最劣 状态的那个环境要素控制环境质量的高低,而不是 由环境诸要素的平均状态决定,也不能采用处于优 良状态的环境要素去代替和弥补。所以,人们在改 善整个环境质量时,首先应改造最劣的要素。
(2)等值性 等值性说明环境要素对环境质量的作用。 各个环境要素无论在规模上或数量上存在什么 差异,只要它们是处于最劣状态,那么对于环境质 量的限制作用没有本质的区别,就具有等值性。等 值性与最小限制律有着密切联系,前者主要对各个 要素的作用进行比较,而后者强调制约环境质量的 主导要素。
(四)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
(1)煤烟型污染 主要污染源是燃煤。主要污染物是SO2、CO和 微粒 物质,它们遇上低温、高湿的阴天,且 风速很小并伴 有逆温存在的情况时,一次污染 物扩散受阻,易在低 空聚积,生成还原型烟雾。 (2)交通型污染 污染源主要是机动车(汽油车和柴油车)和机动船。 主要污染物是CO、NOX和HC。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夏 季睛天,交通污染严重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典型的二次污 染——光化学烟雾。它对人体、动植物、材料 均会产 生破坏作用,并且严重影响大气能见度。
(二)空气监测的采样技术
空气监测采样点的确定 (1)监测点位置的布设原则
a监测位置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以反映一定地区范围 内的空气环境污染水平及质量。 b设点时应考虑到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和工作条件。 c采样点的位置应包括整个监测区域的高浓度、中浓度和 低浓度三种不同的地方。
d在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污染 源的下风方向为主要监测范围,应布设较多的采样点,上 风方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 e对于不同污染状况应遵循:工业密集的城区和工矿区, 采样点要多设一些 ,郊区和农村则少些;人口密度大的 地区采样点的数目要多些,而人口密度小的地区则可少些, 经常超标的地区采样点数目多一些。
(四)标准气的配置
为了便于污染物的监测分析,需要将采集到的空气样品配 置成标准气体。标准气的配置主要有静态配气法和动态 配气法两种。 静态配气法是把一定量气态或蒸气态的原料气加到已知体 积的容器中,然后加入稀释气体,混合均匀。根据加入 的原料气和稀释气的量以及容器的容积,即计算出气体 的浓度。
动态配气法能连续不断地配制并供给一定浓度的标准气, 为此需要一个能连续不断供给原料气的气源, 一般常用 钢瓶或渗透管。
c扇形布点法 扇形布点法适用于监测区域内风向变化不大时孤立的高架 点情况。 d配对布点法 该方法适用于线源。例如对公路和铁路建设工程进行环境 分析监测。 e功能分区布点法。 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该方法通常的做法是按工业区、 居民稠密区、交通频繁区、清洁区等分别设若干个监测点, 再按具体污染情况和人力物力条件在各功能区设置一定数 量的采样点。各功能区采样点的数量不要求平均, 一般污 染源较集中的工业区和人口较多的居住区可多设一些。
(2)监测点的布设方法
监测点位置的布设方法大致有如下五种。 a网格布点法 这种布点法适用于待监测的污染源分布非常分散(面源为 主) 的情况。这种布点方法随机性强,能较好地反映污染 物的空间分布,故多用于城市大气的常规监视性监测中。 b同心圆多方位布点法 该布点法适用于多个污染源且重大污染源相对集中及其所 在地区风向多变的情况。其布点方法是:以排放源为圆心, 在射线和不同半径的同心圆交点上布点。
(二)大气的分层
根据各层大气的不同特点(如温度、成分及电离 程度等),从地面开始依次分为对流层、臭氧层、平 流层、中间层、热层(电离层)和外大气层。
(三)大气成分: 地球上的大气,有氮、氧、氩等常定的气体成 分,有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等含量大体上比较固 定的气体成分,也有水汽、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 臭氧等变化很大的气体成分。其中还常悬浮有尘埃、 烟粒、盐粒、水滴、冰晶、花粉、孢子、细菌等固 体和液体的气溶胶粒子。
3 荧光法 测定原理:大气样品在波长190~230 nm紫外光下 照射,SO2吸收紫外光被激发至激发态, 返回基态 时发射330nm的荧光,荧光强度与 SO2浓度成正比 4 其他监测方法 (1)恒电流库仑滴定法 (2)溶液电导法
(2)二氧化氮
1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原理:用冰乙酸、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胺配成 吸收液采样,大气中的NO2被吸收转变成亚硝酸和硝酸, 在冰乙酸存在的情况下,亚硝酸与对胺基苯磺酸发生 重氮化反应,然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 红色偶氮染料
(五)大气污染的危害
(1)大气污染对人体和健康的伤害 大气污染物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危害人体:一是人体表 面接触后受到伤害,二是食用含有大气污染物的食物和 水中毒,三是吸入污染的空气后患了种种严重的疾病。 从下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到:各种大气污染物是通过多 种途径进入人体的,对人体的影响又是多方面的。而且, 其危害也是极为严重的。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大气成分:
(1)臭氧 来源:高空通过光化作用,低空通过闪电或有机物氧化及高 空传输。 作用: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地面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 的灼伤。 分布:自然大气中含量很少。随高度分布不均匀,也随纬度 和时间而异。 (2)微粒 种类:固体微粒与液体微粒。 影响:影响太阳辐射传输,使能见度变低,有的能起凝结核 的作用。
大流量法使用带有10 μ m以上颗粒物切割器的大流量 采样器采样 小流量法使用小流量采样器
2.压电晶体振荡法
(2)石英晶体飘尘测定仪工作原理
3. β 射线吸收法
(3)β 射线飘尘测定仪工作原理
(五)主要气态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1)二氧化硫
1 四氯汞钾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原理:用氯化钾和氯化汞配制成的四氯汞钾吸收液吸 收气样中的二氧化硫,生成稳定的二氯亚硫酸盐络合 物,该络合物再与甲醛和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 紫色络合物,其颜色深浅与SO2含量成正比,用分光光 度法测定
(3)水汽: 来源:海洋和地面蒸发与植物蒸腾。 分布:随时间、地点变化很大。在铅直方向,一般随高度增 加而减少。 影响:形成云、雾、雨、雪等大气现象。对生物的生长和发 育有重要影响。 (4)二氧化碳: 来源:呼吸作用,有机体的燃烧与分解。 现状:在大气中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 影响: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 引起温室效应的加剧。
(2)大气污染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育 大气污染主要是通过三条途径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 育的:一是使生物中毒或枯竭死亡,二是减缓生物的正 常发育,三是降低生物对病虫害的抗御能力。植物在生 长期中长期接触大气的污染,损伤了叶面,减弱了光合 作用;伤害了内部结构,使植物枯萎,直至死亡。各种 有害气体中,二氧化硫、氯气和氟化氢等对植物的危害 最大。大气污染对动物的损害,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和食 用了被大气污染的食物。其中,以砷、氟、铅、钼等的 危害最大。大气污染使动物体质变弱,以至死亡。大气 污染还通过酸雨形式杀死土壤微生物,使土壤酸化,降 低土壤肥力,危害了农作物和森林。
(三)空气的采样方法:
大气的采样方法很多,选择时要考虑污染物在大气中 的存在状态、污染物的浓度以及分析方法的特点等因 素 。采集大气样品的方法有直接采样法和浓缩采样法 两大类。 当大气中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者所用分析方法很灵 敏时,一般用直接采样法采取少量样品就可满足分析 需要。
对很多污染物质来说 直接取样还远不能满足分析的要求, 此时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大量的空气样品进行浓缩,使 其满足分析方法灵敏度的要求。另一方面 浓缩样品取样法 取样时间一般都较长,所得的分析结果是在浓缩采样时间 内的平均浓度。所以,它更能反应人体接触的真实情况。 浓缩空气样品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溶液吸收法、固体阻留法、 低温冷凝法和滤料采集法等。
(3)大气污染对物体的腐蚀 大气污染物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物等,都有腐蚀作用。 如金属建筑物出现的锈斑、古代文物的严重风化等。 (4)大气污染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发展至今已超越国界,其危害遍及全球。对 全球大气的影响明显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臭氧层破坏, 二是酸雨腐蚀,三是全球气候变暖。
二.大气监控
一.大气环境简介
(一)大气圈简介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 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2000 ~ 16000 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 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 一个组成部分。大气的密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大 约30%的大气质量集中在3000米以下的大气层里; 5500米高度是个中线,以上和以下的大气质量是相等的。 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天气现象和天气系统主要发生在 对流层中,对流层的厚度在中纬度地区为10公里左右。
大气监控及具体的案例分析
环境工程
主要内容
(1)大气环境简介 (2)大气监测方案和方法
(3)大气污染的控制
(4)相关环评案例分析
环境要素
环境的总体质量是通过各环境要素的质量表现出 来的。 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 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 的基本物质组分。
环境要素特点
3
原电池库仑滴定法
库仑池中有两个电极,一是活性炭阳极,二是铂 网阴极,池内充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和 0.3 mol/L 碘化钾溶夜。当进入库仑池的气样中含有 NO 2时,则与电解液中的I-反应,将其氧化成I2,而生 成的I2又立即在铂网阴极上还原为 I-,便产生微小电 流。在一定条件下,微电流大小与气样中NO2浓度成正 比,故可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将产生的电流换算成NO2 的浓度,直接进行显示和记录。 测定总氮氧化物时,需先让气样通过三氧化铬氧 化管,将NO氧化成NO2
采样:在采样、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避免日光直接 照射
2 钍试剂分光光度法 原理 大气中的SO2用过氧化氢溶液吸收并氧化为硫酸。 硫酸根离子与过量的高氯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剩余钡离子与钍试剂作用生成钍试剂-钡络合物(紫 红色)。根据颜色深浅,间接进行定量测定 ① 标准曲线的绘制 ② 将采样后吸收液定容(同标准色列定容体积),按 照上述方法测定吸光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