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组织病理学》背诵重点
口腔组织病理学各章重点总结
口腔组织病理学一、口腔颌面部发育1 •神经嵴细胞及形成的结构2 •颌面部的发育过程3 •颌面部常见发育畸形及形成的胚胎学背景4 •腭的发育过程5 •腭部常见发育畸形及形成的胚胎学背景6. 舌的发育过程7 •舌部常见发育畸形及形成的胚胎学背景8. 口腔颌面部发育的调控机制9. 名词解释融合,联合,外胚间叶,鳃弓,咽囊,联合突,麦克尔软骨二、牙的发育1. 牙发育的全过程;2. 牙胚的构成及形成的牙体组织;3. 钟状期成釉器的中间层细胞形态特点及功能;4. 牙胚发育异常形成的牙形态和数目的异常;5. 牙硬组织基质形成及矿化特点;6. 牙发育各阶段的基因调控特点;7. 名词解释釉索,釉结,诱导,上皮根鞘,Serres上皮剩余,Malassez上皮剩余三、牙体组织1. 釉柱的形态、走行方向及其意义;2. 釉质的超微结构特点;3. 釉质中有机物含量较多区域的形态功能特点4. 釉质中的有机物的种类及生理病理学意义;5. 牙髓神经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6. 牙骨质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7. 牙本质的超微结构特点;8. 牙本质细胞间质中非胶原有机成分的种类和功能;9. 名词解释球间牙本质,前期牙本质,修复性牙本质,继发性牙本质,管间牙本质,管周牙本质,罩牙本质,透明牙本质,(牙本质)透明层,托姆斯粒层,死区,中间牙骨质四、牙周组织1. 牙龈和牙周膜主纤维束及功能;2. 结合上皮的形态特点、同牙结合的方式及临床意义;3. 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4. 牙周膜中的细胞种类及其功能;5 •龈谷的所在部位及其病理意义;6•名词解释沙比纤维,牙骨质小体,结合上皮五、口腔粘膜1 •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的种类、形态及排列特点;2 •口腔粘膜非角质形成细胞的种类、形态、来源及功能;3 •口腔粘膜与皮肤在组织学结构上的区别;4•口腔粘膜上皮的结构蛋白与口腔粘膜病的关系;5 •咀嚼黏膜和被覆黏膜形态结构的差异;6•名词解释味蕾,麦克尔细胞,细胞间桥,基底膜六、涎腺1. 涎腺腺泡的基本结构、腺泡的种类及分泌物的性质;2 •涎腺肌上皮细胞的形态特点及功能;3. 涎腺导管系统的构成、形态及功能;4. 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组织学结构的差异;5. 名词解释闰管,纹管,蓝细胞七、龋病1. 早期釉质龋的发展过程及病理变化;2. 牙本质龋中透明层形成机制及意义;3. 龋病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4. 釉质龋和牙本质龋的超微结构特点。
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要点重点
口腔组织病理学一一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发育一般可将人出生前的发育分为三阶段:1 •增殖期:此期为自受孕至受孕后2周,包括受精、植入和三胚层胚盘的形成.2•胚胎期:指受孕后第3〜8周,此期分化出不同类型的组织并构成器官、系统,胚胎初具人形。
口腔颌面部发育基本在此期完成。
3•胎儿期:受孕后第9周至岀生•腭的发育在此期的开始阶段完成。
第一节神经嵴、鳃弓和咽囊一、神经嵴的分化胚胎发育的第3周,三胚层胚盘形成。
发育中的脊索和邻近的间充质诱导其表面的外胚层形成神经板。
其中轴处形成凹陷称神经沟,隆起的外缘称神经褶。
神经褶的顶端与周围外胚层交界处称神经嵴。
第4周,两侧神经褶在背侧中线汇合形成神经管的过程中,位于神经嵴处的神经外胚层细胞,未进入神经管壁,而是离开神经褶和外胚层进入中胚层,这部分细胞即神经嵴细胞。
神经嵴细胞位于神经管和表面外胚层之间,形成沿胚胎头尾走向的细胞带,以后分为两条细胞索,列于神经管背外侧。
胚胎第4周,神经嵴细胞发生广泛的迁移,演化成机体不同的细胞并形成许多重要组织成分。
1 •神经系统组织:包括施万细胞(Schwann),面神经的膝状节,舌咽神经的上节和迷走神经颈节,与V、叩、区、X各脑神经相联系的自主性神经节、神经节内神经元周围的卫星细胞,脑膜。
2内分泌组织:甲状腺的降钙素细胞、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细胞和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细胞。
3 •软硬结缔组织:迁移至头面部的神经嵴细胞形成该区大部分结缔组织,又称外胚间叶组织或外胚间充质。
包括面部的骨、软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牙周膜、血管周细胞、血管平滑肌。
横纹肌、腺体及皮肤脂肪组织的周围组织也来自神经嵴细胞。
4 •皮肤组织:皮肤及粘膜的黑色素细胞、真皮二、鳃弓及咽囊的发育鳃弓和咽囊的发育与面部及颈部发育关系密切。
胚胎第4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充质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柱状隆起,称鳃弓。
它们由头至尾端依次发生。
相邻的鳃弓之间有浅沟,在体表者称鳃沟;在咽侧者称咽囊。
转载 华西口腔组织病理学必记145个知识点
转载华西口腔组织病理学必记145个知识点转载华西口腔组织病理学必记145个知识点[转载]华西口腔组织病理学必记145个知识点 2011年05月14日1、口腔颌面部发育基本在胚胎期完成;腭部发育在胎儿期的开始阶段完成。
2、神经嵴细胞迁移开始的标志是细胞间粘附分子N-钙粘蛋白结合部位转化为H-钙粘蛋白结合部位。
3、在模式发育中起主要作用的是:Hox基因。
4、面部的发育畸形主要发生在胚胎第6至第7周的面突联合期。
5、面部的发育畸形常见的有唇裂,面裂等。
6、鼻腭神经的通道:前腭突和侧腭突联合的中心,留下切牙管或鼻腭管,为鼻腭神经的通道。
7、腭部发育异常有:腭裂,颌裂。
8、涎腺的上皮条索终末膨大区的细胞是干细胞,它们将分化为腺泡细胞和导管细胞。
肌上皮细胞也来自于这些干细胞并与腺泡细胞同时发育。
上皮末端膨大区部分细胞最终分化为闰管细胞,成为腺泡细胞、导管细胞和肌上皮细胞的干细胞。
9、腮腺导管的开口:最初在上颌第一乳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在3~4岁时即位于上颌第二乳磨牙相对的颊粘膜;12岁时位于上颌第一恒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成人时在上颌第二恒磨牙相对的颊粘磨处。
10、胚胎第12周后黑色素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出现,梅克尔细胞出现在第16周。
11、牙胚的组成:1)成釉器:起源于口腔外胚层,形成釉质;2)牙乳头:起源于外胚间叶,形成牙髓和牙本质;3)牙囊:起源于外胚间叶,形成牙骨质、牙周膜和固有牙槽骨。
12、成釉器的发育分三个时期:蕾状期(bud stage)、帽状期(capstage)、钟状期(bell stage)。
13、牙本质的形成:在钟状期的晚期,牙本质首先在邻近内釉上皮内凹面(切缘和牙尖部位)的牙乳头中形成,然后沿着牙尖的斜面向牙颈部扩展,直至整个牙冠部牙本质完全形成。
在多尖牙中,牙本质独立地在牙尖部呈圆锥状一层一层有节律的沉积,最后互相融合,形成多尖牙牙冠部牙本质。
牙本质的形成是由成牙本质细胞完成的。
14、釉质形成包括两个阶段:即细胞分泌有机基质,并立即部分矿化;这一阶段完成之后,釉质进一步矿化,与此同时大部分有机基质和水被吸收。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75个提分考点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75个提分考点七颗牙学堂,专注口腔教育10余年!为帮助口腔医师顺利通过医师资格考试,小编特整理了口腔医师理论必备考点,供大家平时复习使用!1.釉质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无机物占96%~97%。
2.釉质有机物占总重量的1%。
3.釉质中基质蛋白主要有釉原蛋白,非釉原蛋白和蛋白酶。
4.非釉原蛋白包括釉蛋白,成釉蛋白,釉丛蛋白。
5.釉质的基本结构是釉柱。
6.无釉柱釉质位于釉质的最内层和多数乳牙及恒牙的表面。
7.釉质的超微结构是釉柱鞘。
8.牙本质由牙本质小管、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和细胞间质构成。
9.牙本质小管在近髓端和近表面的数目之比为4:1。
管周牙本质矿化程度较高。
10.生长线见于乳牙和第一恒磨牙。
11.牙髓中的细胞有成纤维细胞、成牙本质细胞、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和组织细胞、树突状细胞。
12.牙龈由上皮和固有层构成。
13.牙龈的上皮结构有牙龈上皮、龈沟上皮、结合上皮。
14.牙龈固有层结构有龈牙组、牙槽龈组、环形组、牙骨膜组、越隔组。
15.牙周膜纤维结构有牙槽组、水平组、斜行组、根尖组、根间组。
16.牙周膜细胞中有上皮剩余,也称为Malassez上皮剩余,可增殖为颌骨囊肿和牙源性肿瘤。
17.固有牙描骨又称为硬骨板。
18.牙槽骨具有高度可塑性。
19.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有角质细胞和非角质细胞。
20.角质细胞从表层到深层是角化层、粒层、棘细胞层、基底层。
21.口腔黏膜分咀嚼黏膜、被覆黏膜、特殊黏膜。
打E印22.丝状乳头最多,萎缩可导致地图舌。
23.唾液腺导管分闰管、分泌管、排泄管口24.唾液腺腺泡分为浆液性腺泡、黏液性腺泡、混合性腺泡。
25.排泄管中含有储备细胞,发挥干细胞作用。
26.腮腺是纯浆液性腺体。
27.舌腭腺和腭腺是纯黏液腺体。
28.唇裂由于球状突和上颌突联合不佳形成。
29.腭裂由于侧腭突和鼻中隔融合不良引起。
30.如侧舌隆突未联合,则形成分叉舌。
31.成釉器发育成釉质,分为蕾状期、帽状期、钟状32.牙胚由成釉器、牙乳头、牙囊组成。
口腔组织病理学重点
○至帽状期,在成釉器增生上皮的影响下,内釉上皮凹陷部包围的外胚间充质细胞增生,密度增加而形成牙乳头。
○至钟状期,牙乳头的体积变大,但大部分被成釉器凹陷部包围,在内釉上皮产生釉质之前,牙乳头外层的细胞在内釉上皮的影响下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
○至帽状后期,包围成釉器、牙乳头外周的外胚间充质密度增加,逐渐形成一层致密的纤维组织层,呈环行排列,其中含有丰富的血管,这就是牙囊。
○牙本质基质的矿化:当牙本质形成时,立即进行矿化,基质形成一层,矿化一层。成牙本质细胞一边分泌基质,一边就有羟磷灰石结晶沉积在基质中,之后结晶长大并相互融合在一起,使牙本质基质矿化。
○釉质基质的矿化:新分泌的釉质基质中就含有矿物盐,这些矿物盐的含量仅占釉质矿化总量的25-30%。当釉质形成至牙冠应有的厚度时,从生长中心开始,沿着牙尖和切缘向牙颈方向,矿物盐逐渐输入,釉质全层矿化,终使釉质成为身体中矿化程度最高的组织。
第三章、牙体组织
一、牙釉质(enamel):全身唯一无细胞,由上皮细胞分泌继而矿化的组织,基质由唯一蛋白质构成不含胶原。
(一)理化特性:
1、切牙切缘釉质厚约2mm,磨牙牙尖处厚约2。5mm
2、釉质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洛式硬度值*340
3、成熟釉质重量96%-97%为无机物,其余为有机物和水。
○在乳牙板的远中端,细胞继续增生伸展,分别形成两个牙板,称为增加牙板,在每个增加牙板上将来形成3个恒磨牙,不替换任何乳牙。
二、牙胚的发生与分化
○牙板形成后,其末端的细胞加速增生形成的圆形隆起称为牙蕾。牙蕾的出现标志着牙胚的发生开始了。
1、牙胚的组成
○成釉器--→牙釉质。
○牙乳头--→牙本质、牙髓。
口腔组织病理学2-6章重点
第二章牙的发育第一节牙胚的发生和分化牙板的发生:在胚胎第5周,原口腔上皮局部增生形成原发性上皮带。
上皮带继续增生分裂,在唇(颊)侧形成前庭板,在舌侧形成牙板。
一、成釉器的发育(一)蕾状期:(二)帽状期:此时的成釉器分化成三层细胞:外釉上皮层;内釉上皮层和星网状层。
(三)钟状期:此期的成釉器分化为四层:外釉上皮层;内釉上皮层;星网状层;中间层。
1.外釉上皮层:是一层立方上皮,借牙板与口腔上皮相连。
外釉上皮与内釉上皮相连处称为颈环。
2.内釉上皮层: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排列在成釉器的凹面的基底膜上,与牙乳头相邻。
3.星网状层:位于内外釉上皮之间。
细胞呈星形,有较长的突起。
细胞间充满富含蛋白的粘液样液体,有营养保护作用。
4.中间层:在内釉上皮与星网状层之间的2~3层扁平细胞。
与釉质形成有关。
二、牙乳头牙乳头是决定牙形态的重要因素。
并形成牙髓和牙本质,也形成成牙本质细胞三、牙囊牙囊发育成牙骨质,牙周膜和固有牙槽骨。
第二节牙体组织的形成一、牙本质的形成在成釉细胞的诱导下,牙乳头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
二、釉质的形成釉质矿化分四期:I:基质含达矿化总量30%的矿物盐。
II:矿化从釉质表面开始,向深层扩散。
III:由最内层向表层矿化。
IV:外层釉质很快矿化,且矿化度最高。
釉质的矿化方式是:矿物盐沉积在基质中,同时水和蛋白从釉质中被吸收。
最后使釉质达到96%的矿化程度。
三、牙髓的形成当牙乳头周围有牙本质形成时,牙髓的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牙髓细胞。
四、牙根的形成五、牙周组织的形成(一)牙骨质的形成:原发性牙骨质是无细胞的,覆盖在牙根冠方2/3处。
继发性牙骨质是细胞牙骨质,覆盖在根尖侧的2/3区域。
(二)牙周膜的发育(三)牙槽骨的形成随牙周膜的形成,在骨隐窝壁上的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形成新骨。
第三章牙体组织第一节釉质覆盖于牙冠表面的一层硬组织,颜色为乳白色或淡黄色。
在切牙的切缘处厚约2mm,磨牙牙尖处厚约2.5mm。
口腔病理组织学重点
唇裂;多见于上唇,是球状突和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腭裂:一侧侧腭突和对侧侧腭突及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的结果釉柱:釉质的基本结构,是细长的柱状结构,起自釉牙本质界,呈放射状贯穿釉质全层甚至牙表面釉梭:起始于釉牙本质界伸向釉质的纺锤状结构,形成于釉质发生的早期釉丛:起自釉牙本质界向牙表面方向散开,呈草丛状釉板:垂直于牙面的薄层板状结构。
(可贯穿整个釉质的厚度,在磨片中观察呈裂隙状结构)横纹:釉柱上与釉柱的长轴相垂直的细线,透光性低绞釉:釉柱在近釉牙本质界内2/3弯曲,在牙切缘及牙尖处弯曲更为明显,可以增强釉质对咬合力的抵抗无釉柱釉质在近釉质牙本质界最先形成的釉质和多数乳牙及恒牙表层约30μm厚的釉质均看不到釉柱结构,高分辨电镜下可见晶体相互平行排列上皮根鞘内釉和外釉上皮细胞在颈环处增生,向未来的根尖孔方向生长,而星网状层和中间层细胞并不出现在上述增生的上皮中。
这些增生的上皮成双层,成为上皮根鞘上皮跟鞘继续生长,离开牙冠向牙髓方向呈约45角弯曲,形成一盘状结构。
弯曲的这一部分上皮称上皮隔缩余釉上皮:釉质发育完成后,成釉细胞,中间层细胞和星网状层与外釉细胞上皮结合,形成一层鳞状上皮覆盖在釉小皮上管周牙本质:围绕成牙本质细胞的呈环形透明带的的间质管间牙本质位于管周牙本质之间。
其内胶原纤维较多,基本上为I型胶原,围绕小管成网状交织排列,并与小管垂直,其矿化程度较管周牙本质低球间牙本质:牙本质主要是球形钙化,由很多钙质小球融合而成。
在牙本质钙化不良时,钙质小球之间遗留有些未被钙化的间质,称为球间牙本质,其中仍有牙本质小管通过,但没有管周牙本质结构修复性牙本质当釉质表面因磨损、酸蚀、龋病等而遭受破坏时,其深部牙本质暴露,成牙本质细胞受刺激后发生变性,牙髓深层的未分化细胞取代变性细胞而分化成为牙本质细胞,并与尚有功能的成牙本质细胞一起共同分泌牙本质基质,继而矿化透明牙本质当牙本质在受到磨损和较缓慢发展的龋刺激后,除了形成上述修复性牙本质外,还可引起牙本质小管内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发生变性,变性后有矿物盐沉着而矿化封闭小管,这样可阻止外界的刺激传入牙髓,同时,其管周的胶原纤维也可发生变性。
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点
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点》①基本定义:口腔组织病理学就是研究口腔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结构、发育过程以及病理状态下的各种变化的一门学问。
简单说就是看口腔里正常和生病时组织是啥样、咋变的。
②重要程度:在口腔学里这可太重要了。
你要是不懂正常的,咋知道啥是不正常的呀?不管是当牙医看病,还是搞口腔研究,这都是基础。
③前置知识:得先有点生物学知识,知道细胞、组织这些基本东西咋回事。
就像盖房子,你得先知道砖头(细胞)咋砌成墙(组织),才能理解口腔里的事儿。
④应用价值:牙医在诊断疾病的时候,你看这人嘴里长个东西,是不是癌啊?靠啥判断?就靠口腔组织病理学的知识看这个东西的形态结构跟正常的有啥差别。
在治疗时也有用,比如补牙要知道牙齿结构,才能把材料补到合适地方。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它在口腔学科里就像树根一样重要。
很多其他的口腔知识都是从这个基础长出去的枝叶,像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啥的都跟它有关。
②关联知识:和口腔解剖学联系可紧密了,解剖学知道长啥样在那,病理学知道正常的坏了变成啥样。
还有生理学,知道正常功能,就能对比病理时功能受多大影响。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说实话有点难,很多微观结构和细胞的病变不太好理解。
比如说癌细胞在口腔组织里的变化,那些微观结构改变可小了,得用显微镜看,比较抽象。
- 关键点:把正常结构搞清楚是关键。
比如牙齿有牙釉质、牙本质等好几层,你要是弄不清正常的每层结构啥样,病变时就蒙圈了。
④考点分析:在口腔医学考试中占比很大。
考查方式有选择题,给你个病理描述让你选疾病;还有简答题,让你说说某种口腔疾病的组织病理特征之类。
三、详细讲解- 【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正常的口腔组织像牙齿、牙龈等都有各自正常结构。
牙齿外边是硬邦邦的牙釉质,这是人体最硬的组织,保护里边的牙本质等结构。
- 病理情况下可能出现龋齿,按我的经验,龋齿就是细菌把牙釉质、牙本质腐蚀了。
病理改变包括牙齿颜色改变、质地变软等,用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就能研究到底细菌对这些组织干了啥坏事。
口腔组织病理学整理笔记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发育人体发育的三个阶段1.增殖期:自受孕至受孕后2周,包括受精、植入和三胚层的形成。
2.胚胎期:受孕后3-8周,分化出不同类型的组织并构成器官和系统,口腔颌面部发育根本在此期完成。
3.胎儿期:受孕第九周至出生。
腭部的发育在此期的开场阶段完成。
第一节神经嵴、鳃弓和咽囊胚胎发育的第三周,三胚层胚盘已经形成,发育中的脊索和邻近的间充质诱导其外表的外胚层形成神经板(neural plate)。
神经板发育中,其柱状细胞变为上窄下宽的楔形,使神经板外侧缘隆起,神经板中轴处形成凹陷称神经沟(neural groove),隆起处称神经褶(neural fold)。
神经褶顶端与周围外胚层交界处称神经嵴(neural crest)。
胚胎第四周,两侧神经褶在背侧中线集合形成神经管的过程中,位于神经嵴处的神经外胚层细胞未进入神经管壁,而是离开神经褶和外胚层进入中胚层,这局部细胞称为神经嵴细胞,是特殊的多潜能干细胞,位于神经管和外表外胚层之间,形成沿胚胎头尾走向的细胞带,以后分为两条细胞索,列于神经管背外侧。
胚胎第四周,神经嵴细胞发生广泛迁移,分化成头面部的外胚间充质细胞,形成神经系统组织、内分泌组织、皮肤组织、结蹄组织;头面部的结蹄组织大局部来自于神经嵴细胞,由于他们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细胞,所以这些结蹄组织又称为外胚间叶组织或外间充质。
神经嵴细胞的迁移和分化受多种信号分子和基因调控,如:FGF、HOX 基因等。
在此过程中,染色体异常、过量的维甲酸、酒精及头部神经始基发生异常等因素都可引起神经嵴细胞在原位或迁移过程中发生死亡而产生头面部畸形。
鳃弓(branchial arch):胚胎第4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充质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隆起,与6对主动脉弓动脉相对应,称鳃弓。
第l对最大称为下颌弓;第2对称舌弓;第3对称舌咽弓;相邻鳃弓之间有浅沟,在体表侧称鳃沟;与之对应的鳃弓内侧是原始咽部,其外表衬覆的内胚层向侧方增生呈囊样,形成与鳃沟对应的浅沟称在咽侧称咽囊(pharyngeal pouch)。
《口腔组织病理学》背诵重点
《口腔组织病理学》背诵重点(一)名词解释1、外胚间叶:头面部的的大部分结缔组织都来自于神经幡细胞,由于它们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嶠细胞,所以这些结缔组织又称外胚间叶组织或外间充质。
2、鲤弓:胚胎第4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叶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柱状隆起,与6对主动脉弓动脉相对应,称鲤弓。
3、咽囊:相邻的鲤弓之间有浅沟,在体表侧者称鲤沟,与之相对应的鲤弓的内侧是原始咽部,其表面衬覆的内胚层上皮向侧方增生呈囊样,形成与鲤沟相对应的浅沟,称咽囊。
4、口凹:在额鼻突、上颌突和下颌突的中央形成的凹陷,称为口凹或原口,即原始口腔。
5、口咽膜:口凹的深部与前肠相接,二者之间有_薄膜即口咽膜相隔,此膜来自于胚胎早期的索前板,由内外两胚层构成。
在胚胎第4周,口咽膜破裂。
6、融合:面部发育过程中.面部突起和突起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表面的外胚层相互接触、破裂、退化、消失,此谓面突的融合。
7、联合:面部突起之间的沟会随着面突的生长而变浅、消失,此过程称为面突联合。
8、原腭:嗅窝下方.球状突在与对侧球状突及上颌突联合过程中,不断向口腔侧增生,形成的突起称前腭突。
前腭突将形成前颌骨和上颌切牙。
9、奇部:胚胎第4周时,在下颌突的原始口腔侧,内部的间充质不断增生,形成3个膨隆的突起。
其中两侧两个对称的隆起体积较大,称侧舌隆突,在侧舌隆突稍下方中线处为一个小突起,称奇结节。
奇结节以后被侧舌隆突所覆盖,仅形成盲孔前舌体的一小部分,或退化消失,不形成任何结构。
10、Meckel软骨:也称第]鲤弓软骨或下颌软骨。
分别为左右第]鲤弓中的条形软骨棒。
在发育中,下颌软骨的后端膨大形成锤软骨;下颌软骨耳前区部分还形成锤前韧带和碟下颌韧带,其余部分消失。
11、原发性上皮带:胚胎的第5周,在未来的牙槽突区,深层的外胚间叶组织诱导上皮增生,开始仅在上下颌弓的特定点上,上皮局部增生,很快增厚的上皮互相连接,依照颌骨的外形形成一马蹄形上皮带,称为原发性上皮带。
口腔组织病理学考试重点
唇裂:是球状突和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面裂;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将发生横面裂,上颌突与侧鼻突未联合将形成斜面裂。
牙胚:牙板向深层得结缔组织内伸延,在其最末端细胞增生,进一步发育成牙胚。
牙囊:包围成釉器和牙乳头边缘的外胚间叶细胞密集成一结缔组织层。
牙乳头:成釉器下方的球形细胞凝聚区域。
蕾状期:在胚胎的第八周,在牙板的20个定点上牙板最末端膨大,上皮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圆形或卵圆形的上皮芽,形状如花蕾,呈立方或矮柱状釉丛:起自釉牙本质界向牙表面方向散开,呈草丛状。
游离龈:指牙龈边缘不与牙面附着的部分腭裂:为一侧腭突和对侧侧腭突及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的结合蕾状期:(增殖期)胚胎第9-10周,上皮芽继续向外胚间叶中生长,体积逐渐增大。
釉板:是垂直压面的薄层板状结构。
结合上皮:是牙龈上皮附着在牙表面的条带状上皮龋病:是以细菌为主的多因素作用下,牙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导致牙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菌斑:是未矿化的细菌性沉淀物,有细菌,唾液糖蛋白和细菌细胞外多糖构成的菌斑基质组成,其中还含有少量脱落上皮细胞,白细胞,食物残渣等。
获得性薄膜:也称唾液薄膜,是由唾液糖蛋白选择性地吸附于牙面而形成的生物膜。
过度角化:也称角化亢进,是指黏膜或皮肤的角化层过度增厚,临床上为乳白色或灰白色。
棘层松解:是由于棘层细胞张力原纤维及黏合物质发生变性,断裂破坏,细胞间桥溶解,而使细胞间联系力松弛,断裂,严重时失去联系,解离,则在棘层形成裂隙或疱。
上皮异常增生:上皮总的混乱称为上皮异常增生。
疱:为黏膜或皮肤内储存的液体而成疱。
溃疡:是黏膜或皮肤表层坏死脱落形成凹陷为溃疡。
(1)釉板lamella:是垂直于牙面得薄层板状结构,可以贯穿整个釉质的厚度,在磨片中观察呈裂隙状结构。
(2)绞釉gnarled enamel:釉柱自釉牙本质界至牙表面的行程并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1/3较直,而内2/3弯曲,在牙切缘及牙尖处绞绕弯曲更为明显,称为绞釉。
转载 华西口腔组织病理学必记145个知识点
转载华西口腔组织病理学必记145个知识点转载华西口腔组织病理学必记145个知识点[转载]华西口腔组织病理学必记145个知识点 2011年05月14日1、口腔颌面部发育基本在胚胎期完成;腭部发育在胎儿期的开始阶段完成。
2、神经嵴细胞迁移开始的标志是细胞间粘附分子N-钙粘蛋白结合部位转化为H-钙粘蛋白结合部位。
3、在模式发育中起主要作用的是:Hox基因。
4、面部的发育畸形主要发生在胚胎第6至第7周的面突联合期。
5、面部的发育畸形常见的有唇裂,面裂等。
6、鼻腭神经的通道:前腭突和侧腭突联合的中心,留下切牙管或鼻腭管,为鼻腭神经的通道。
7、腭部发育异常有:腭裂,颌裂。
8、涎腺的上皮条索终末膨大区的细胞是干细胞,它们将分化为腺泡细胞和导管细胞。
肌上皮细胞也来自于这些干细胞并与腺泡细胞同时发育。
上皮末端膨大区部分细胞最终分化为闰管细胞,成为腺泡细胞、导管细胞和肌上皮细胞的干细胞。
9、腮腺导管的开口:最初在上颌第一乳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在3~4岁时即位于上颌第二乳磨牙相对的颊粘膜;12岁时位于上颌第一恒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成人时在上颌第二恒磨牙相对的颊粘磨处。
10、胚胎第12周后黑色素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出现,梅克尔细胞出现在第16周。
11、牙胚的组成:1)成釉器:起源于口腔外胚层,形成釉质;2)牙乳头:起源于外胚间叶,形成牙髓和牙本质;3)牙囊:起源于外胚间叶,形成牙骨质、牙周膜和固有牙槽骨。
12、成釉器的发育分三个时期:蕾状期(bud stage)、帽状期(capstage)、钟状期(bell stage)。
13、牙本质的形成:在钟状期的晚期,牙本质首先在邻近内釉上皮内凹面(切缘和牙尖部位)的牙乳头中形成,然后沿着牙尖的斜面向牙颈部扩展,直至整个牙冠部牙本质完全形成。
在多尖牙中,牙本质独立地在牙尖部呈圆锥状一层一层有节律的沉积,最后互相融合,形成多尖牙牙冠部牙本质。
牙本质的形成是由成牙本质细胞完成的。
14、釉质形成包括两个阶段:即细胞分泌有机基质,并立即部分矿化;这一阶段完成之后,釉质进一步矿化,与此同时大部分有机基质和水被吸收。
口腔组织病理学(本科)重点
颈环(cervial loop):内釉上皮和外釉上皮相连处称颈环。
终棒(terminal web):含有肌动蛋白的细丝由连接复合体进入细胞的胞浆中,在近中和远中形成终棒。
Serre上皮剩余:有时有些残留的牙板上皮,以上皮岛或上皮团的形式存在于颌骨或牙龈中,由于这些上皮类似于腺体,又称Serre上皮剩余。
缩余釉上皮(reduced enamel epithelium):釉质发育完成后,成釉细胞、中间层和星网状层与外釉上皮结合,形成一层鳞状上皮覆盖在釉小皮上,称为缩余釉上皮,当牙萌出后在牙颈部形成结合上皮。
磨损(abrasion, attrition):由于咀嚼、刷牙等机械性摩擦,造成牙本质组织的缺损楔状缺损(wedge shaped defect):因牙颈部的磨损呈楔形,故特称楔状缺损。
修复性牙本质(reparative dentin):也称为第三期牙本质(tertiary dentin)或反应性牙本质(reaction dentin),即牙齿受到生理或病理刺激时在与刺激相对应的髓腔壁上,会形成新的牙本质,以保护牙髓,这种新形成的牙本质,称为~骨样牙本质(osteodentin):当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很快时,成牙本质细胞被包埋在间质中,以后细胞变性,该处遗留一空隙,似骨组织,故有时又称之为骨样牙本质。
透明牙本质(transparent dentin):又称硬化牙本质(sclerotic dentin),当牙本质受磨损、缓慢龋刺激,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变性,矿物盐沉积而封闭小管,使小管和周围间质的折光率无明显差异,磨片上呈透明状而称之为透明牙本质。
意义:保护牙髓,不因外界刺激而损伤。
死区(dead tract):是牙因磨损、龋等较重刺激,使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变性、分解,小管内充满空气所致。
在透射光显微镜下观察,呈黑色,称为死区。
多见于狭窄的髓角。
牙龈结合(dentogingival Junction):牙龈是口腔黏膜的一部分,由上皮层和固有层组成,无黏膜下层。
口腔组织病理学必背精华考点
口腔组织病理学必背精华考点1. 胚胎第7~8 周,面部各突起已完成联合,颜面各部分初具人的面形。
2. 舌的发育在胚胎第4 周开始。
胚胎第6 周时,两个侧舌隆突迅速生长,互相联合,并与奇结节联合发育成舌体。
第2、3、4 鳃弓形成舌根。
3. 胎儿在14 周时味蕾开始发育。
4. 上、下颌骨的发育:下颌骨发育自第1 鳃弓,第10 周时下颌骨发育基本完成。
下颌软骨对下颌骨发育几乎无贡献,只是作为下颌骨发育的一个支架。
5. 牙胚是牙发育的始基,由成釉器、牙乳头及牙囊三部分组成。
6. 成釉器来源于口腔外胚层,形成牙釉质,牙乳头形成牙本质和牙髓,牙囊形成牙骨质、牙周膜、部分牙槽骨。
7. 成釉器可分为三个时期:蕾状期、帽状期和钟状期。
8. 罩牙本质:最早的牙本质基质。
牙本质的矿化形式是以球形矿化为主。
9. 牙釉质中无机物占总重量的96%~97%,有机物占1%,主要由蛋白质和脂类所组成。
基质蛋白主要有釉原蛋白、非釉原蛋白和蛋白酶三大类。
10. 釉柱直径为4~6 μm,近牙本质一端较细,近牙体表面一端较粗。
11. 牙本质:冠部最外侧叫罩牙本质,根部最外侧叫透明层。
12. 牙本质硬度比牙釉质低,比骨高。
无机物含量占总重量的70%,有机物占20%,水占10%,按照体积计算,分别为50%、30%、20%,无机物为羟基磷灰石。
有机物中胶原蛋白占18%,主要为Ⅰ型胶原蛋白。
13. 牙髓中成纤维细胞又称为牙髓细胞,呈星形或梭形,在创伤修复机制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14. 牙髓细胞层次(由外向内):成牙本质细胞层、乏细胞层(Weil 层)、多细胞层、固有牙髓(髓核)。
15. 牙骨质和密质骨的区别:牙骨质无哈佛管,也无血管和神经。
16. 牙釉质与牙骨质相接的方式(1)约60%是少量牙骨质覆盖在牙釉质表面。
(2)约30%是牙釉质与牙骨质端端相接。
(3)约10%是牙釉质和牙骨质分离。
17.结合上皮随年龄增长而向根尖方向移动,从而使牙龈向根尖方向退缩,牙本质和牙骨质暴露,易发生楔状缺损和根部龋。
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重点
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重点1、牙釉质的特殊结构(有机物集中处):釉板、釉丛、釉梭、釉质生长线。
2、牙本质主要由牙本质小管、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细胞间质组成。
3、继发性牙本质:是指牙根发育完成后,在生理情况下,由成牙本质细胞继续形成的牙本质。
4、修复性牙本质:是指在病理情况下,成牙本质细胞防御性产生的牙本质。
5、死区:是牙因磨损、酸蚀或龋等刺激,引起小管内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逐渐变性、分解、小管内充满空气所致。
在透射光显微镜下观察时,这部分牙本质呈黑色,故称为死区。
6、釉牙骨质界三种不同情况:约60%是少量牙骨质覆盖在釉质表面,约30%是釉质和牙骨质端端相接,约10%左右是二者分离。
7、牙龈组织学结构:(1)上皮层:牙龈上皮、龈沟上皮、结合上皮、龈谷上皮。
(2)固有层:龈牙组、牙槽龈组、环形组、牙骨膜组、越隔组。
8、牙周膜组织学结构:牙槽嵴组、水平组、斜行组、根尖组、根间组。
9、口腔黏膜上皮:从深部至表面依次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角化层。
(基底层和棘层又叫生发层)10、口腔粘膜根据所在的部位和功能可分为三类,即咀嚼粘膜、被覆粘膜和特殊粘膜。
11、特殊粘膜即舌背粘膜:丝状乳头(无味蕾)、菌状乳头(有味蕾)、轮廓乳头(有味蕾)、叶状乳头(有味蕾)。
12、牙肧由三部分组成:成釉器、牙乳头、牙囊。
13、成釉器的钟状期细胞分化为四层(由内向外);内釉上皮层、中间层、星网状层、外釉上皮层。
14、牙尖进入口腔后,牙根的一半或3/4都已形成。
15、乳牙滞留常见于上颌尖牙。
16、牙阻生是指超过了正常萌出时间,牙任在颌骨内未萌出,常呈对称性。
恒牙多发于第三磨牙、下颌前磨牙和上颌尖牙,乳牙列罕见。
17、融合牙----牙本质融合18、结合牙----牙骨质结合19、畸形中央尖常见于下颌第二前磨牙(下五)20、牙内陷常见的畸形包括畸形舌侧窝、畸形舌侧尖、牙中牙。
21、釉质龋的平滑面龋由里向外分为: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表层。
22、牙本质龋由里向外分为:透明层、脱矿层(可加以保留)、细菌侵入层、坏死崩解层。
《口腔组织病理学》重点知识点复习整理
《口腔组织病理学》重点知识点复习整理1.神经嵴(neural crest)神经褶的顶端与周围外胚层交界处称神经嵴。
2.腮弓(branchial arch)原始咽部的间充质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柱状隆起。
3.腮沟(branchial groove)相邻的腮弓之间有浅沟,在体表侧者称腮沟。
4.成牙本质细胞(odontoblast)在内釉上皮的诱导下,牙乳头外层细胞分化为高柱状的成牙本质细胞。
这些细胞在切缘或牙尖部为柱状,在牙颈部细胞尚未分化成熟,为立方状。
5.缩余上皮剩余(Serre上皮剩余)残留的牙板上皮细胞团未能正常退化,以上皮岛或上皮团的形式存在于颌骨或牙龈中。
6.釉梭(enamel spindle)起始于釉牙本质界突入釉质内的纺锤状结构,牙磨片中,釉梭的有机物分解代之以空气呈黑色。
7.釉板(enamel lamellae)是片状、贯穿整个釉质厚度的结构缺陷,自釉质表面延伸至釉质不同的深度,可达釉牙本质界。
8.釉丛(enamel tufts)在磨片上近釉牙本质界内1╱3的釉质中,类似于草丛的结构。
9.横纹(cross striations)是釉柱上与釉柱的长轴相垂直的细线,透光性低。
横纹在釉柱上呈规律性重复分布,间隔2~6μm。
10.生长线(incremental lines)又名芮氏线,是釉质周期性的生长速率改变所形成的间歇线,其宽度和间距因发育状况变化而不等,较横纹的间距大的多,约代表5~10天釉质沉积的厚度。
11.绞釉(gnarled enamel)釉质内2╱3弯曲,牙切缘及牙尖处弯曲更明显,增强釉质对咬合力的抵抗。
12牙本质小管(dentinal tubule)贯通于牙本质全层管状空间,充满了组织液和一定量成牙本质细胞突起。
13.牙本质生长线:原发性牙本质基质的节律性沉积形成的线条。
如发育期间受到障碍,则形成加重的生长线,称为欧文线。
在乳牙和第一恒磨牙,其牙本质因部分形成于出生前部分形成于出生后,两者之间有一条明显的生长线,即新生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组织病理学》背诵重点(一)名词解释1、外胚间叶:头面部的的大部分结缔组织都来自于神经幡细胞,由于它们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嶠细胞,所以这些结缔组织又称外胚间叶组织或外间充质。
2、鲤弓:胚胎第4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叶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柱状隆起,与6对主动脉弓动脉相对应,称鲤弓。
3、咽囊:相邻的鲤弓之间有浅沟,在体表侧者称鲤沟,与之相对应的鲤弓的内侧是原始咽部,其表面衬覆的内胚层上皮向侧方增生呈囊样,形成与鲤沟相对应的浅沟,称咽囊。
4、口凹:在额鼻突、上颌突和下颌突的中央形成的凹陷,称为口凹或原口,即原始口腔。
5、口咽膜:口凹的深部与前肠相接,二者之间有_薄膜即口咽膜相隔,此膜来自于胚胎早期的索前板,由内外两胚层构成。
在胚胎第4周,口咽膜破裂。
6、融合:面部发育过程中.面部突起和突起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表面的外胚层相互接触、破裂、退化、消失,此谓面突的融合。
7、联合:面部突起之间的沟会随着面突的生长而变浅、消失,此过程称为面突联合。
8、原腭:嗅窝下方.球状突在与对侧球状突及上颌突联合过程中,不断向口腔侧增生,形成的突起称前腭突。
前腭突将形成前颌骨和上颌切牙。
9、奇部:胚胎第4周时,在下颌突的原始口腔侧,内部的间充质不断增生,形成3个膨隆的突起。
其中两侧两个对称的隆起体积较大,称侧舌隆突,在侧舌隆突稍下方中线处为一个小突起,称奇结节。
奇结节以后被侧舌隆突所覆盖,仅形成盲孔前舌体的一小部分,或退化消失,不形成任何结构。
10、Meckel软骨:也称第]鲤弓软骨或下颌软骨。
分别为左右第]鲤弓中的条形软骨棒。
在发育中,下颌软骨的后端膨大形成锤软骨;下颌软骨耳前区部分还形成锤前韧带和碟下颌韧带,其余部分消失。
11、原发性上皮带:胚胎的第5周,在未来的牙槽突区,深层的外胚间叶组织诱导上皮增生,开始仅在上下颌弓的特定点上,上皮局部增生,很快增厚的上皮互相连接,依照颌骨的外形形成一马蹄形上皮带,称为原发性上皮带。
12、牙板:在胚胎的第7周,原发性上皮带继续向深层生长,并分裂为两个:向颊(唇)方向生长的上皮板称前庭板,位于舌(腭)侧的上皮板称为牙板。
13、上皮隔:上皮根鞘持续生长,离开牙冠向牙髓方向呈约450角弯曲,形成一盘状结构。
弯曲的这一部分上皮称上皮隔。
上皮隔围成一个向牙髓开放的孔,是未来的根尖孔。
14、上皮根鞘:牙根开始发生时,内釉和外釉上皮细胞在颈环处增生,向未来的根尖孔方向生长,而星网状层和中间层细胞并不出现在上述增生的上皮中。
这些增生的上皮成双层,称为上皮根鞘。
15、颈环:内釉上皮与外釉上皮相连处称颈环,在上皮根鞘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16、釉结:在牙胚中央,内釉上皮局部的增厚,釉结在牙形态发生中有重要作用,可能是调节细胞分化和牙形态发生的信号中心。
17、缩錦上皮:釉质发育完成后,成釉细胞、中间层细胞和星网状层与外釉上皮细胞结合,形成一层鳞状上皮覆盖在釉小皮上,称为缩余釉上皮(reduced dental epithelium)o当牙萌出到口腔中,缩余釉上皮在牙颈部形成牙龈的结合上皮。
18、引导管:牙胚向合面方向萌出时,包绕牙胚的牙囊组织通过结缔组织条索与口腔粘膜固有层相连,这一结构称为引导索。
在干燥的幼儿颅骨上乳牙的舌侧可见含有结缔组织条索的孔,称为引导管。
当恒牙萌出时,骨吸收使引导管很快增宽,成为牙萌出的骨通道。
19、球间牙本质:牙本质主要是球形钙化,由很多钙质小球融合而成。
在牙本质钙化不良时,钙质小球之间遗留一些未被钙化的间质,称为球间牙本质,其中仍有牙本质小管通过,但没有管周牙本质结构。
球间牙本质主要见于牙冠部近牙釉质牙本质界处,沿着牙的生长线分布,大小形态不规则,其边缘呈凹形,很像许多相接球体之间的空隙。
20、前期牙本质:成牙本质细胞和矿化牙本质之间总是有一层尚未矿化的牙本质存在,称为前期牙本质。
前期牙本质一般为10-12ixniMo在发育完成的牙较之正在发育的牙其牙本质形成为慢,所以前者的前期牙本质较后者为薄。
前期牙本质与矿化牙本质的界限较清楚,呈不规则形,可见钙化小球。
21、修复性牙本质:也称为第三期牙本质或反应性牙本质。
当牙釉质表面因磨损、酸蚀、爾等而遭受破坏时,使其深部牙本质暴露,成牙本质细胞受到程度不等的刺激,并部分发生变性。
牙髓深层的未分化细胞可移向该处取代变性细胞而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并与尚有功能的成牙本质细胞一起共同分泌牙本质基质,继而矿化,称修复性牙本质。
22、继发性牙本质:牙根发育完成.牙齿和对合牙建立了咬合关系之后形成的牙本质为继发性牙本质。
有报道指出埋伏牙也有继发性牙本质形成。
继发性牙本质在本质上是一种牙本质的增龄性改变,其形成的速度较慢。
23、管间牙本质:位于管周牙本质之间。
其内胶原纤维较多,基本上为I型胶原,围绕小管成网状交织排列,并与小管垂直,其矿化程度较管周牙本质低。
24、管周牙本质:镜下观察牙本质的横剖磨片时,可清楚地见到围绕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的间质与其余部分不同,呈环形的透明带,称为管周牙本质,它构成牙本质小管的壁。
管周牙本质矿化程度高,含胶原纤维极少。
25、罩牙本质:最先形成的紧靠牙釉质和牙骨质的一层原发性牙本质,其基质胶原纤维主要为来自于未完全分化的成牙本质细胞分泌的科尔夫(Korff)纤维,胶原纤维的排列与小管平行。
在冠部者称罩牙本质。
26、透明牙本质:当牙本质在受到磨损和较缓慢发展的鵰刺激后,除了形成上述修复性牙本质外,还可引起牙本质小管内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发生变性,变性后有矿物盐沉着而矿化封闭小管,这样可阻止外界的刺激传入牙髓,同时,其管周的胶原纤维也可发生变性。
由于其小管和周围间质的折光率没有明显差异,故在磨片上呈透明状而称之为透明牙本质。
27、(牙本质)透明层:最先形成的紧靠牙釉质和牙骨质的一层原发性牙本质,其基质胶原纤维主要为来自于未完全分化的成牙本质细胞分泌的科尔夫(Korff)纤维,胶原纤维的排列与小管平行。
在冠部者称罩牙本质,在根部者称透明层,厚约5 ~ 10卬m o您重蜒座昼_在牙纵剖磨片中见根部牙本质透明层的内侧有一层颗粒状的未矿化区,称托姆斯颗粒层。
29、死区:因磨损、酸蚀或蠣等较重的刺激,使小管内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逐渐变性、分解、小管内充满空气。
在透射光显微镜下观察时,这部分牙本质呈黑色,称为死区。
此区的敏感度减低,常见于狭窄的髓角。
死区的周缘常有透明牙本质围绕,其近髓端则可见修复性牙本质。
30、点彩:附着龈色粉红,质坚韧,表面呈桔皮状,有许多点状凹陷称点彩。
点彩可增强牙龈对机械摩擦力的抵抗,但在炎症水肿时,表面点彩可消失而变为光亮。
31、主纤维:牙周膜中的胶原由成纤维细胞合成,在细胞外聚合成纤维,汇积成粗大的纤维束,并有一定的排列方向,称主纤维。
32、上皮剩余:在牙周膜中,邻近牙根表面的纤维间隙中可见到小的上皮条索或上皮团,与牙根表面平行排列,也称Malassez上皮剩余。
这是牙根发育期上皮根鞘残留下的上皮细胞。
在光镜下细胞较小,立方或卵圆形,胞浆少,嗜碱染色。
电镜见有基底膜将细胞与牙周膜的基质分开,相邻细胞有桥粒相连,胞浆含有张力微丝和大量的核糖体。
平时上皮剩余呈静止状态,在受到炎症刺激时,上皮增殖成为颌骨囊肿和牙源性肿瘤的来源。
33、束骨:由于有大量的外源性胶原纤维的埋入,所以固有牙槽骨又称为束骨。
34、(牙槽骨)穿通纤维:邻近牙周膜侧的固有牙槽骨呈板层排列,其中包埋了大量的牙周膜纤维即穿通纤维, 其走行方向与骨板垂直或有一定角度,固有牙槽骨中的穿通纤维比牙骨质中的穿通纤维粗(二)简答题1、颌面部常见发育個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唇裂和面裂。
唇裂的形成背景:在上唇是球状突和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两侧球状突中央部分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形成上唇正中裂;两侧下颌突在中线处未联合则形成下唇裂。
面裂的形成背景: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将发生横面裂,裂隙可自口角至耳屏前,较轻微者可为大口畸形;如联合过多则形成小口畸形。
上颌突与侧鼻突未联合将形成斜面裂,裂隙自上唇沿着鼻翼基部至眼睑下缘。
还有一种极少见的情况,因侧鼻突与中鼻突之间发育不全,在鼻部形成纵行的侧鼻裂。
2、腭部常见发育晰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颌裂和腭裂。
颌裂的形成背景:上颌裂为前腭突与上颌突未能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常伴有唇裂或腭裂;下颌裂为两侧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的结果。
腭裂的形成背景:为_侧侧腭突和对侧侧腭突及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的结果,单、双侧均可发生。
在腭突的融合缝隙中,有时有上皮残留,可发生发育性囊肿,如鼻腭囊肿、正中囊肿。
3、舌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1 )侧舌隆突未联合或联合不全,可形成分叉舌(bifid tongue)或舌裂,罕见。
(2)舌盲孔前方有时可见小块菱形或椭圆形红色区,此区的舌乳头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称为正中菱形舌。
以前认为是奇结节未消失形成的残留。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正中菱形舌与局限性慢性真菌感染,特别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有关。
(3)甲状腺早期发生过程中,在甲状腺始基形成的甲状舌管至甲状软骨的下降过程中如发生停滞,则形成异位甲状腺。
如在下降过程中只有部分甲状腺始基滞留,则形成异位甲状腺组织。
(4)胚胎第4周,结节和联合突之间中线处的表面内胚层上皮沿中线向深部增生,形成管状上皮条索,称甲状舌管。
第7周时甲状舌管增生至颈部甲状软骨处,迅速发育成甲状腺。
直至甲状舌管到达甲状腺的位置时,甲状舌管仍保持与口底区上皮的联系。
此管以后变成实性上皮细胞条索并逐渐解体退化,与舌表面失去联系。
如甲状舌管未退化,其残留部分可形成甲状舌管囊肿。
4、以乳中切牙为例,试述牙齿发育的全过程。
(1)原发性上皮板及牙板的发生;(2)成釉器的发育过程包括蕾状期、帽状期、钟状期及其形态特点;(3)牙体组织形成。
包括冠部牙本质、釉质的形成;牙根的形成,包括上皮隔、上皮根鞘的发生,牙骨质的发生;(4)牙的萌出。
包括萌出的组织学变化、结合上皮的形成等。
5、牙胚包括哪几部分,各形成哪种牙体组织?牙胚包括成釉器、牙乳头、牙囊,其中成釉器形成牙釉质,牙乳头形成牙本质和牙髓,牙囊形成牙骨质及其它牙周组织。
6、何谓成釉器的中间层?有哪些功能?钟状期成釉器的内釉上皮与星网状层之间有2 ~3层扁平细胞,细胞核卵圆或扁平状,称为中间层。
在钟状期早期,细胞核居中,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和其它细胞器数量不多。
到晚期,细胞间隙增大充满微绒毛,上述细胞器增多,酸性黏多糖及糖原沉积。
该层细胞具有高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釉质的形成有关。
7、牙胚发育异常可导致哪些牙齿形态和数目的异常?牙形态的异常常由牙胚的形态因各种原因发生的改变所致,如临床常见的畸形中央尖、牙内陷、牙根弯曲;牙的数目异常可能主要涉及各种原因造成的牙蕾形成的数目的异常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