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时世南柯一梦——《桃花源记》解读
桃花源记陶渊明原文翻译及注释
桃花源记陶渊明原文翻译及注释桃花源记的生活是很多人梦想的生活,与世无争,社会和谐。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陶渊明原文翻译及注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桃花源记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桃花源记深入解读
桃花源记深入解读《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它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理想世界,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谐生活的向往。
本文将从文学、文化、社会和哲学四个方面对《桃花源记》进行深入解读。
一、文学解读《桃花源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具有浓厚的诗意和想象力。
陶渊明运用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世外桃源的神秘和魅力。
在文章结构上,《桃花源记》采用了叙事体游记的方式,通过一个渔夫的视角,逐步展开对桃花源的探索。
这种游记式的结构,使得文章充满了悬念和神秘感,吸引着读者一步步深入了解桃花源的奥秘。
在语言运用上,《桃花源记》精炼简洁,形象生动。
陶渊明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将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例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等词句,既富有画面感,又富有诗意。
这些优美的词句,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桃花源的美景,也展现了陶渊明高超的文学造诣。
二、文化解读《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是古代中国文化中理想社会的缩影。
在这个理想社会里,人们和睦相处,生活自由自在,没有压迫和剥削。
这种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于和谐、平等、自由生活的向往。
同时,《桃花源记》也体现了古代中国的隐逸文化。
陶渊明通过描绘世外桃源,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在文章中,渔夫发现桃花源的过程就是一次隐逸之旅。
这里的隐逸不仅是指隐居山林,更是指心灵上的自由和超越。
通过描绘桃花源这个理想世界,陶渊明表达了自己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
三、社会解读《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那个时代,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而桃花源中的生活却充满了和平与宁静,人们过着自给自足、无忧无虑的生活。
这种理想社会的追求,表达了当时人民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反抗。
同时,《桃花源记》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于和谐、平等、自由生活的向往。
在那个时代,贫富悬殊、等级森严,人们生活在压迫和剥削之中。
桃花源记深层解读
《桃花源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家陶渊明所作的一篇散文,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这篇文学作品写就了一个幽静、宁静的桃花源,以及在那里生活的安乐和祥和。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隐逸之作,《桃花源记》不仅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
本文将对《桃花源记》进行深层解读,从文学风格、隐逸精神、人生态度等多个层面进行探讨。
### **1. 文学风格的深层解读:**#### a. **清新自然的描写:**《桃花源记》以其清新自然的描写而著称。
陶渊明通过细腻而恢弘的文字,展现了桃花源的宁静和美丽。
桃花源中的桃花、流水、山川,都被描绘得如诗如画,使人感受到一种脱离尘嚣的宁静。
#### b. **深沉的意境表达:**作品通过生动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能够亲临桃花源一般。
桃花源的描绘不仅是一种具象的描写,更是一种对人心灵深处的寄托。
这种深沉的意境表达,使《桃花源记》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独特的一篇。
#### c. **情感的抒发:**在桃花源的描写中,作者抒发了自己对幽静、宁和的追求。
这种情感的抒发并非简单的描绘自然景物,更包含了对心灵归属的向往。
通过桃花源的描写,陶渊明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境地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反感。
### **2. 隐逸精神的深层解读:**#### a. **追求心灵的桃花源:**桃花源在文中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作者心灵追求的象征。
桃花源不受尘世纷扰,成为作者追求宁静、隐逸生活的理想场所。
这里代表着心灵的栖息地,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回避。
#### b. **对世俗的回避和反思:**《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反感。
隐逸精神在这里体现为一种对世俗的回避和反思,是对社会风气不满的一种表达。
通过隐逸,陶渊明试图摆脱尘世的浮躁,追求内心的宁静。
#### c. **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隐逸不仅仅是对外在世界的逃避,更是一种内心的自由自在。
桃花源中的居民过着简朴、自给自足的生活,摆脱了俗世的纷扰和束缚。
经典文言文《桃花源记》题解、原文、译文与注解
经典文言文《桃花源记》题解、原文、译文与注解[东晋]陶渊明【题解】这是一篇虚构的用来寄托作者社会理想的作品。
它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自给自足、鸡犬之声相闻、老幼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的图景。
尽管这样的社会在当时根本不可能存在,但从中透露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的愿望。
全文叙述委婉曲折,层次分明,语言质朴自然,写景明丽如画,虽幻似真,虽虚似实,用艺术的手法展示了一幅古代东方“乌托邦”的图景。
晋太元中[1],武陵人捕鱼为业[2],缘溪行[3],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4],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5];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7],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8];黄发垂髫[9],髫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10],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1],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12],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13],处处志之[14]。
及郡下[15],诣太守说如此[16]。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17],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18]。
未果,寻病终[19]。
后遂无问津者[20]。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陶渊明集》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武陵人以捕鱼为业,一天他沿着溪流划船前行,竟然忘掉了路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夹着溪水两岸有数百步之长,其中没有其他树木,地上的芳草鲜嫩优美,遍地是掉落的桃花瓣;渔人觉得十分惊奇。
又继续向前走,想走完这片桃花林。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走到那里便发现有一座山。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译文及注释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元熙二年(公元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了晋恭帝。
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
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原文: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便舍船,从口入。
心中的桃花源陶渊明《桃花源记》解读
心中的桃花源陶渊明《桃花源记》解读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解读: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一直是古人甚至是今人也心驰神往的理想之国,之所以称之为“理想之国”,是因为人们都认为那种和平、恬静、安逸、梦幻般的世界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但是,我想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真实的桃花源。
古人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感叹,那只是看到了读书功利的作用,这时的书,成了追名逐利的阶梯——很俗,但很实在。
然而,我想,读书也可以是一种精神的修养生息,也可以是心灵的沐浴荡涤——前提是读好书。
再说陶渊明所记述的桃花源。
说一个武陵人以捕鱼为生,一天一不小心,顺着小溪,来到了一处桃花林,此处是“落英缤纷,芳草鲜美”,由于被眼前美景吸引,情不自禁,继续前行,发现一个小山洞,“仿佛若有光”,顿时心生疑惑,要探个究竟,于是便深入山洞,“初极狭,才通人”,但他并没有因这段狭窄难进的路而放弃探索,“复行数十步,便豁然开朗”!由于渔人的坚持,他终于道达了一个开朗、美妙的另一个世界,发现了不为世人所知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的全文解析
《桃花源记》的全文解析《桃花源记》的全文解析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它用来记载事物或发表议论,有时也用于说明。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作者陶渊明,东晋文学家。
字元亮,世称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
马上就要学习这篇新课了,下面是语文小编给大家整理编辑的《桃花源记》全文解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1. 本文线索: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发现→访问→离开→再寻)2. 概括段意:第一段——渔人无意间发现了桃花源的入口。
第二段——渔人进入桃花源,发现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美满。
第三段——写桃花源人热情接待渔人。
第四段——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别人也没找到桃花源。
3. 概括本文中心:桃花源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强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追求幸福安宁生活的美好愿望。
4. 本文写法特点:运用丰富的想象,充满了传奇色彩。
5. 本文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6. 后世把“世外桃源”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
细读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这个理想社会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生活安定、风气淳朴。
7. 作者写渔人以及后来许多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的意图是什么?桃花源只是作者以及无数劳动人民美好愿望的体现。
它表现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
这个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
写桃花源无迹可寻,其实是一种隐喻,隐喻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
8. 作者虚构这样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有什么目的?作者虚构了这样的社会,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也表达了对人人平等、人人劳动、没有战乱、没有剥削、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尽管当时的社会无法实现,但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9. 第一段景物的描写带有神秘色彩。
《桃花源记》全解析
《桃花源记》全解析《桃花源记》:作家作品+翻译注解+问题简答+文言知识归类一、作家作品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
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
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
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
从此“躬耕自资”,直至六十三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
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
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
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淡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
有《陶渊明集》。
本文借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描绘了桃花源人生活美满的情景,虚构了人人劳作,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对黑暗的现实生活的不满。
文章描绘了武陵渔人偶入桃源的见闻,用虚实结合,层层设疑和浪漫主义的笔法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及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对黑暗现实社会的否定与批判。
二、翻译注解第1段:写渔人捕渔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以及沿途所见的绮丽景色。
1、【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打渔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原文】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文】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
3、【原文】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渔人对此感到很惊奇,又继续向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注解】①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标题:《桃花源记》的解析与思考一、原文概述《桃花源记》是东晋时期文人陶渊明所创作的一篇散文,全文通过描绘一个美丽、宁静、和谐的理想世界——桃花源,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美好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二、主题分析1. 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在文中,桃花源是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社会。
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彼此和睦相处,社会秩序井然,这是陶渊明对于理想社会的设想和追求。
2. 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桃花源的存在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反衬。
当时的社会充满了战乱、贫富悬殊、人心不古等现象,而桃花源则是一个没有这些痛苦和困扰的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三、思想内涵《桃花源记》表达了陶渊明对于社会公平、人性善良、生活安定的强烈渴望,也揭示了他对于权力腐败、社会不公的深深忧虑。
同时,文章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于现实社会的反思,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四、艺术特色1. 想象丰富:桃花源的描绘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种理想世界的描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语言优美:陶渊明的语言简洁而生动,富有诗意,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五、启示意义《桃花源记》虽然描绘的是一个理想的世界,但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深远的。
它告诉我们,无论社会如何变化,人们对和平、公正、美好的追求永远不会改变。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勇于面对现实,积极去改善和建设我们的社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六、结语《桃花源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陶渊明的理想世界,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赏析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赏析《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参考!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文言文《桃花源记》赏析
文言文《桃花源记》赏析文言文《桃花源记》赏析《桃花源记》是一篇虚构的用来寄托作者社会理想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文言文《桃花源记》赏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南北朝)【题解】《桃花源记》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自给自足、鸡犬之声相闻、老幼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的图景。
尽管这样的社会在当时根本不可能存在,但从中透露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的愿望。
全文叙述委婉曲折,层次分明,语言质朴自然,写景明丽如画,虽幻似真,虽虚似实,用艺术的手法展示了一幅古代东方“乌托邦”的图景。
【原文】晋太元中[1],武陵人捕鱼为业[2],缘溪行[3],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4],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5];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7],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8];黄发垂髫[9],髫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10],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1],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12],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13],处处志之[14]。
及郡下[15],诣太守说如此[16]。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17],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18]。
未果,寻病终[19]。
后遂无问津者[20]。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陶渊明集》【注释】[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376—396)。
这里年代是假托的。
[2]武陵:郡名。
郡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县。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译文及注释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元熙二年(公元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了晋恭帝。
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
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原文: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便舍船,从口入。
《桃花源记》翻译及赏析
《桃花源记》翻译及赏析《桃花源记》翻译及赏析《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桃花源记》翻译及赏析,参考一下。
【作者介绍】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
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之一。
他的曾祖陶侃(kǎn)做过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一类的官,到陶渊明时,家境破落。
他自幼博览群书,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处在动乱社会,很难有所作为。
他喜爱山水,不慕荣利,为了养家,做过祭酒、参军等小官。
41岁时任彭泽令,仅80余天,以“不为五斗米折腰”为由离职,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直到去世。
著有《陶渊明集》。
陶诗约存120首,文10余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他热爱田园生活,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构思奇特,语言清新,质朴自然,个性鲜明,具有独特风格,对我国诗歌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
【解题】《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并记》的组成部分,写作年代大约是南朝宋永初二年(公元421),这时陶渊明已经57岁了。
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又由于他长期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记和诗内容一致,但重点和表现手法不同。
文章全用客观的记叙方法,虚构了一些人物和情节,而诗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源这个美好淳朴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以记叙为主,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
由于本文的创作,后来就用“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的地方,或与外界隔绝,脱离现实斗争的幻想境界。
在人类发展史上,“桃花源”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理想国度的蓝图之一。
【注评】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晋:这里指东晋(公元317──420年)。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文及赏析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文及赏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文及赏析《桃花源诗并记》是陶渊明的晚年作品,无论是思想,还是艺术,都更趋成熟。
下面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文及赏析篇1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
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
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景物)。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课文分析
陶渊明《桃花源记》课文分析陶渊明《桃花源记》课文分析尽管《桃花源记》的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一、文章的主旨本文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打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二、结构层次《桃花源记》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首句至“欲穷其林”,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的曲折情景。
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作品一开始就以特有的魅力紧紧抓住了读者,使你非跟着渔人这个导游走下去不可。
第二部分,从“林尽水源”至“不足为外人道也”,写渔人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
作者借人民不满秦始皇暴政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刘裕弑君篡位暴行的不满,并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
这是“记”中的主体和核心。
作者是通过形象的描写,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来打动读者心灵的。
第三部分,从“既出”至末句,写渔人离开桃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可得其路径的种种情景。
以此作结,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
这结尾,也可能是暗示读者:这美好的境界在现实中是并不存在的。
三、详略安排本文是作者的寓意之作,因而能否表达寓意,就成了材料取舍的关键。
总的说来,桃花源里面写的详,桃花源外面写的略;生活图景写的'较详,一般过程较略;渔人进桃花源时写的详,出来时写的略;桃花源中人“自云”写的详,渔人的答话写的略。
正因为该详就详,该略就略,详略得当,所以全文仅用320字,就创造了一个有头有尾、有环境、有情节、有人物和有对话的动人故事,完美表达了寓意。
桃花源记图文赏析
桃花源记图文赏析【转】桃花源记图文赏析2011-03-15 12:31转载自 zmf1968830最终编辑 zmf1968830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
字元亮,曾更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田园诗人。
他幼年失去父亲,家道中落。
由于社会动荡,早年一直没有出仕,后为贫穷所迫,陆续做过州祭酒、参军、县令等一些小官。
为官期间,尔虞我诈的官场使他认识到社会现实的黑暗,终于从彭泽令任上弃官归田。
陶渊明受时代思想和风气的影响,早年就有爱好自然的一面,所以在他政治理想破灭后,他选择了洁身守志、栖身田园的道路。
陶渊明归隐后亲自参加了劳动,与下层人民有了较广泛的接触,同时对自然也更热爱了。
在此基础上,他写出了大量赞美田园风光、赞美农村纯朴劳动生活的诗篇。
由于他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
陶渊明的诗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平淡自然与深厚醇美的统一。
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01艰难时世南柯一梦——《桃花源记》解读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育才初中张存平山东省青岛崂山区育才初中付梦娇《桃花源记》的荒诞不同于干宝志怪小说《搜神记》的虚诞,它是将熟识的人世间挪移到一个错位的时空,以这种错位感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因此,它不是以志怪小说的思维模式描摹事件人物,而更像《庄子》,在形象化情节逻辑中隐喻对于人类存在的抽象思维。
这种形象的情节逻辑与抽象思维的交错会产生一种美妙的审美境界。
对于读者来说,透过形象的情节逻辑去揣度作者寄寓的抽象思维也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审美体验。
一、为什么会有一片桃花林桃花源是陶渊明想象的乌托邦,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不是梦游仙境,也不是笛福笔下船员海难后漂泊到的异域孤岛。
因此,陶渊明首先要做的是以哪种方式让这个虚拟乌托邦与现实世界建立联系。
于是,一条桃花溪水让这个乌托邦与现实世界进行了连接。
溪水之上突兀来了一条渔船,渔船上只有一个渔夫。
不是荷锄的农夫,农夫走不远,田圃是他活动的界限;而渔夫则不同,他可驾一叶扁舟漂游江湖。
注意“忘路之远近”这句话,大概渔夫凭借那个时代的交通工具走到了人力所能及的尽头。
陶渊明没让这个突兀的渔夫直接走进他虚拟的乌托邦,而是“忽逢桃花林”。
“忽”字用得很好,这片桃花林是随着溪水流转突兀呈现在渔夫眼前的,于是就叫人怀疑这片桃花林是客观的存在还是虚拟的幻影,产生了亦真亦幻的惊奇。
读到这里不禁要问:河边杨柳飘,既然柳树是五柳先生的喜好,为什么不呈现一片柳林?或者呈现他钟情的一片菊花呢?菊花的时令不适合,菊花的清冷高傲也不适合营造亦真亦幻的效果。
那为什么不呈现一片柳林呢?诗文的意象沉淀着文化,文中意象的选择与主旨表达是密切相关的。
首先,柳树没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强烈视觉效果。
此外,桃树是一种跟人类存在联系密切的植物,蕴含着人类美好的精神,寄托着丰衣足食、人丁兴旺等美好愿景。
陶渊明那个时代的另一位文学家傅玄写了一篇《桃赋》,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御百鬼之妖慝兮,列神荼以司奸,辟凶邪而济正兮,岂唯荣美之足言!”(《艺文类聚》八十八,《初学记》二十八)也就是说,桃树还有“避凶邪”的意义。
综合这两方面,对于渔夫来说,眼前突兀呈现的桃林会指向一个“宜室宜家”的乐园,指向一方吉祥平安的福地。
渔夫不是追随鱼群而来,而是被突兀呈现的56ywjsxkt@文学WENXUE桃花美“甚异之”,也就是说,以纯粹的功利目的是无缘与世外桃源相遇的,有缘世外桃源者必是有更高的追求且与美有机缘的人。
一般说来,水的发源地具备这样的特点:山麓之下,人迹罕至,生态圣洁。
这一片生态圣洁的区域就成了世外桃源与外部世界的缓冲区。
概括来说,陶渊明在他的世外桃源外布下的这片桃花林,既是他的世外桃源美和善的灵光外显,也是沟通两个世界的缓冲,同时,也是检验来访者本质的智能化门禁。
二、熟悉又陌生的福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读到这里,有经验的阅读者会联想到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隐喻。
柏拉图的怪异洞穴不接人间烟火,不讲究生活的真实和美,只是作为哲学思辨的隐喻工具,里面的人物也只是哲学家的实验标本,是为诠释他的虚幻理念而虚构的物象。
陶渊明则不同,他努力把这个山口之内的世界营造出让人信以为真的感觉。
从这个狭窄的山口进入的不是得道高士的洞天仙府,也不是优雅士大夫“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僻山林,而是熟悉的乡村景象。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陶渊明归园田居是做一名“有思想的农夫”,“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他的自由不是超越生存艰难的超然,而是躬耕陇亩,在艰难的物质生存条件下求取精神自适。
所以,他勾画的世外桃源非但没有丝毫的仙气,反而洋溢着浓厚亲切的乡土气息。
他考虑的首先是作为自然人的宜居。
于是,他勾画的世外桃源是“土地平旷”的宜耕天府: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丰饶的土地物产,有“屋舍俨然”的平稳有序的生活,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阜盛人烟,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自由和乐。
而“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很显然不是突出怪异,而是强调熟识感。
像纪录片一样,先是远镜头“土地平旷”的全貌展现,接着镜头慢慢拉近,一幕幕展示“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接着,鸡犬之声划破镜头的宁静,出现劳作的农夫和桑树下和乐的“黄发垂髫”。
这段纪录片从物质丰饶、生活有序、人烟阜盛展示到最后,是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最本质的内涵——生存的自由和乐。
这种自由和乐如同庄子素朴的“至德世界”,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
这种“至德世界”不是道德教化、有序治理的结果,而是“上如标枝,民如野鹿”(《庄子·天地》)。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人们顺应天意,与万物和谐相依,自由生存。
可以看出,陶渊明是按照道家素朴的“至德之世”理念来勾画他心目中的世外桃源的。
这里的物质构成与外面的世界没有两样,甚至“男女衣着”也“悉如外人”。
陶渊明追求的不是《搜神记》中所描绘的生存方式的怪异,而是以人们最熟悉的形式来表达最切近人灵魂的诉求;不是超脱了“六道轮回”从人变成了佛,而是为什么相同的生活形式却幸福与苦难迥异。
同样的土地、同样的物产、同样的房舍、同样的黎民百姓却构成了性质完全相反的世界,根本原因是控制两个世界的体系有着本质的不同:一个是顺其天意的自由,一个是扭曲乃至摧残人性的霸凌。
于是,一界之隔,就产生了丰饶有序与战乱频仍、生计凋敝的分别,怡然自乐、充满生机与“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分别。
其实,陶渊明在这里寄寓的不仅仅是对物质生存方式的向往,字里行间隐喻的是一种生命存在的大自由、大自在。
没有强权,没有霸凌,不用折腰扭曲,顺应天性生存。
三、只是虚幻的心象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交代了桃花源中人572019.01的来历:“秦王暴政乱纲纪,贤士纷纷远躲避。
四皓隐居在商山,有人隐匿来此地。
”《桃花源记》也交代说:“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商山四皓”有据可考,以此为据,陶渊明似乎在为自己勾画的这个世外桃源寻找历史的渊源,进一步证实这种自由生存的模式是可行的。
《礼记·礼运》篇描绘了一幅人类“大同社会”的画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但这个“大同世界”成立的前提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明君贤臣如星拱月的朗朗乾坤。
看看历史,这朗朗乾坤几时出现过?尤其对于生逢乱世、朝不保夕、惶惶如惊弓之鸟的陶渊明,早已对所谓的“仁政”“德政”彻底绝望。
《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作于陶渊明晚年,约为南朝宋永初三年。
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
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
血淋淋的政治恐怖、残忍决绝的人性险恶,让陶渊明对现实世界充满了厌恶和绝望,无力也不敢干预现实,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逃避。
然而,他即便回归田园,躬耕陇亩,远离政治漩涡中心,但仍像一条小鱼游啊游,最终也游不出体制的汪洋。
于是就有了阮籍的穷途之哭。
不同于阮籍,陶渊明像一只老庄的燕子翩飞到田园,“心远地自偏”,小心翼翼地栖居在人生的边上。
可是田园真能让他“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吗?那为什么面对夕阳下宁静渺远的深山还有“欲辨已忘言”的感慨呢?所以田园虽乐,却荒秽无奈,真正的逃避只存在于与这个世界彻底隔绝的“绝境”。
“虽无记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桃花源诗》)忘记标志着帝王年号的时间,“绝圣弃智”,“见素抱朴”,以生命自由的状态乐享天年。
阮籍走到了穷途,陶渊明却在自己的心里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
那么,世间是否真有这样的“绝境”?《桃花源记》妙就妙在亦真亦幻。
“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一词既是谦词,更包含着对外部世界的恐惧。
而渔人恰恰背弃了源中人的信任,在归路“处处志之”,并且忙不迭“诣太守,说如此”,向“组织”邀功请赏。
而结局“遂迷,不复得路”,陶渊明似乎在暗示这样一种理念:体制之内、乱世之中的人到达自由彼岸的知性已经迷失,德性已经沦丧,注定是与世外桃源无缘的。
这个乌托邦的故事似乎暗喻着尘世中的众生是不可能超脱的,片刻的超脱也只是南柯一梦、昙花一现。
篇末对南阳刘子骥的补述,似是画蛇添足,实则是陶渊明作出的决绝的宣言。
请注意对刘子骥身份的介绍:“高尚士也。
”然而,尘世中的高尚道德和深厚修行对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却是雾霾和浊气。
再一次宣示两个水土相似的世界却有着格格不入的价值准则和生存法则。
柏拉图试图借洞穴隐喻诘问世人:我们到底应该走出洞穴,还是回到洞穴呢?陶渊明就是一只挣脱束缚的“羁鸟”,他看透了现实世界的丑恶,义无反顾地飞向了凡人难以企及的理想乐土。
虽是南柯一梦,却是他生命全部的安慰,也是他在艰难时世中赖以达观生存的动力源。
波德莱尔曾说:“所有美丽和高尚的东西都是理性和思维的结果。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简单的故事情节背后有着深沉细密的理性思维。
在最绝望的环境中以超凡脱俗的心性勾画了一个世外桃源,在黑暗中找寻缥缈的希望,在绝望中执著于自己的梦想。
笔者不敢奢望这是对《桃花源记》的正解,但引领学生换一种对文本的读法,尝试走进作者的心灵,做作者的知音,也许会收获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