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

合集下载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问题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问题

( 一)明确经营定位 坚持 “ 全球化” 理念 , 提高国际化经营 转型的紧迫感 , 转变传统思维定式,从 “ 全 球 化 ”视 角 组织 战略规 划 、部署 经 营安 排 、 开展经营活动。还应注意,国际化作为一个 与全球金融一体化相匹配的高层次的经营形 态 ,并非一蹴而就 ,需要不断实践、摸索前 行 、“ 渐进式”发展 。结合国内商业银行 国 际化发展阶段特点 , 当前国际化经营目标和 重 点 可 以是 :以 “ 本 土银 行 向全球 银行 转 从 变”为 目标 , 加紧适应国际市场环境 ,加快 国际化 经营 转 型 ,提高 跨境 经 营能 力 , 极 积 稳 妥 推进 国 际化 进 程 。 ( 二)加快海外市场布局 加 强对 目标 市场 的研 究分 析 ,结 合 自 身经营优势、东道国监管环境 、当地市场资 源等综合因素 , 选择确定 目标市场;合理选 择扩 张形式 ,学习国外银行的先进管理经 验, 尝试通过海外并购方式实现海外多元化 发展 ,加速 并 完善 海 外机 构 网络布 局 ;注重 发 挥 区位优 势 , 兼顾 成 熟市 场与 新兴 市场 的 均 衡 发展 ,同 时注 意建 立 有 效的 内外 联 动 、 外 外联 动机 制 , 力争 实现 全球 范 围 内的信 息 共 享 与最 优 资源 配 置 。 。 ( )提升 “ 三 全球化”金融服务能力 首先是跟随中资企业 “ 走出去” 。以服 务于这类企业为经营重点, 围绕其 “ 走出去” 过 程 中的全 方 位 、一体 化 需求 特征 , 创建 以 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全流程产品体系与服务模 式, 凭借 海 外 经营 网络 资源 , 现全 球金 融 实 服务平台; 其次是逐步提升对海外市场本土 客户的服务 能力。 ( 四)建立 “ 全球化”风险管理体系 熟 悉 并 遵 循 国 际惯 例 ,尽 快 转 变 风 险 管理 观 念 ,借 鉴 国 际先 进银 行 的成 功做 法 ,

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探析

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探析

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探析【摘要】中国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行业的主要力量,国际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从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现状分析、路径探讨、策略分析和风险应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在于拓展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实现跨国竞争优势。

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发展趋势和挑战。

在探讨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路径时,需要考虑市场选择、战略合作和技术创新等因素。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策略应包括战略定位、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

必须认识到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

展望未来,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关键词】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必要性、现状分析、路径探讨、策略分析、风险应对、前景展望1. 引言1.1 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概况中国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加快,中国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化是现代商业银行不可回避的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目标是通过在国际舞台上扩大业务范围,增加盈利空间,降低风险敞口,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金融创新和跨国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进程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不少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如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激烈、监管环境的复杂性、跨国业务的风险等。

中国商业银行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不断推动国际化发展走向深入和稳健。

2. 正文2.1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具有迫切的必要性。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日益融合,商业银行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更多的发展机遇和资源。

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

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

随着 我 国金 融 市场开 放 的不断 深化 和商业 银行 的股权 改 革 的展 开 , 国 的商业 银 行 已经 取 得 了瞩 我
目 的 成 绩 , 别 是 在 资 本 充 足 率 的 提 高 、 动 负 债 能 特 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力 的提 高 、 负债业 务 集约化 经 营水平 的提 高 、 创新 意 识 、 险文 化 的建设 等方 面的 表现 。 风
境 。这不仅是对 我 国银行业 的原有业 务结 构 、 利润 结 构、 客户结构等 发 展提 出严 峻 的考 验 , 重要 的是 对 更 我 国国民经济命 脉和 国家 金融的安全提 出挑战 。 我 国商 业银 行 作 为 我 国金 融市 场 的 中坚力 量 , 在 日益复 杂 和 竞 争 激 烈 的市 场 环 境 中 如 何 求 得 生 存 , 刻意 义非 同凡 响 。因此 , 此 为使得 我 国金融 市场
21 O O年 4月
论 我 国 商业 银 行 的 国际 化
王燕杰
( 安 大 学 经 管 学 院 , 西 西 安 7 0 6 ) 长 陕 1 0 1
摘 要 : 着 全球 生 产 和 资本 的 国 际化 流 动 不 断 加 快 , 球 的金 融 市 场 一 体 化 将 逐 步 形 成 , 国 商 业 银 行 作 为 我 国 金融 体 系 的 中 随 全 我
随着我 国银 行业 面对 日益竞 争激 烈 的市场 环境
和逐 步扩大 的对 外 开 放趋 势 , 国商 业 银 行 积极 开 我
始股权 改革 以提 高竞 争力 去融 人 国际金 融市场 。始
于 20 0 4年 交 通 银 行 引 进 境 外 战 略 投 资 者 汇 丰 银 行
开始 , 通过 政府 注资 、 引进 境 外 战 略 投 资者 、 内定 境 向或公 开增 资 以及 银行 并 购的形 式对 我 国商业 银行 股 权进 行 了大规模 的改革 为我 国商业 银行 走 向国 际

商业银行国际化改革

商业银行国际化改革

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改革摘要: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商业银行国际化改革已初步形成了国际化中带有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资本体系。

然而,面对后危机时代的困难以及我国金融改革滞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状,国有商业银行,不可避免的要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这不仅反映了银行自身发展和参与到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愿望,更为我国正处于发展滞缓阶段的金融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化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 (2013)06-0-01一、引言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入世后利用外资能力也达到较高水平。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家金融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国家经济和金融发展起重要作用,因此国际化已经成为各商业银行改革的重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三个阶段(一)改革开放初期为了适应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金融业务发展的新形势,逐步适应国际金融发展的大趋势,1979年中央银行成立专门负责外汇结算业务的部门。

(二)国际化改革中期这一时期,商业银行开始大幅度提高外币资产的比重,并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在国际金融市场筹资,融资,通过参与国际银团贷款,小规模设立境外机构等方式,把金融服务领域向外延伸。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也开始涉足国际投资集资等业务。

(三)入世后的新挑战加入wto后,国内商业银行原来享受的保护逐渐消失,商业银行经营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截至2013年1月,工商银行已在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00多家海外机构,并与132国家和地区的1453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形成了跨越亚、非、欧、美、澳五大洲的全球经营网络,跨市场与全球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与4万多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外合资企业、跨国公司等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必要性(一)金融危机带来的警醒我国银行业在刚刚过去的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最小,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的实力增强了,监管完善了,但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还很低,还没有参与到国际市场交易中,这也是我们侥幸没被金融风暴卷进去的原因。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战略需求与发展机遇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战略需求与发展机遇
比 ・ 的 企 业 更 大 。 威 学 者 的 理 论 研 究 般 权
略 程 水 任
至 关 重 要 。 此 , 快 银 行 业 国 际 化 进 因 加 , 高 对 国 际 金 融 资 源 的 控 制 力 和 利 用 提 平 , 我 国 银 行 业 不 可推 却 的 历 史性 责 是 , 是银行 国际化的重要着 眼点。 也
和 跨 国 银 行 的 经 营 实 践 有 力证 明 : 行 资 2. 银行 综合 化 经营 的趋 势 银 1 产在 国 家 的 分 布 可以 有 效 规 避 国别 风 直 至 目前 , 国 金 融 体 系 仍 然 是 分 业 中 险从 而 确 保 收 益 的 稳定 性 。 体 来 看 , 具 商业 管 理 , 行 、 券 、 险 分 业 经 营 , 银 证 保 商 业银 银行在 经营过程 中主要面 临两种风 险 , 微 行 法 对 银 行 本 身 业 务 有 严 格 的 界 定 , 商业 银 行 普 遍 感 到 分 业 管 理 的 体 制 , 中 国 加 在
学 术 论 坛
SI C C NE&TGN商 业 银 行 国 际 化 的 战 略 需 求 与 发 展 机 遇
孙 慧 慧 ( 中国银行 北 京 1 0 1 ) 8 0 8
摘 要 : 读 中 国 商 业 银 行 国际 化 的 战 略 需 求 , 界 银 行 业 的 发 展 趋 势 推 动 了 中 国银 行 必 须走 向 国 际 化 。 述 面 对 世 界 经 济 大 局 , 界 银 解 世 论 世 行 业 变 革 大 局 , 国 银 行 业 国 际化 是 不 容 置疑 的 发 展 机 遇 与前 进 的 坦 途 。 我 关 键 词 : 业 银 行 国 际化 需 求 与机 遇 商 中 图 分 类 号 : 8 F1 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7 —3 9 ( o 】0 () 2 3 2 1 2 l 2 l ) 3a 一0 0 —0 6 7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之现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之现状


商业银行 国际化 的动 因分析
1商业 银行 国际化 是 我国 商业银 行业 自身发 展 的需要 。
机软件。应健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日常维护 以及在排除故障时的 管 理措施 ,保 证会计 数据 的完 整性 。
4会 计人 员知识 结构 的 变化 从 表 面 上来 看 ,会 计 电算 化 只不 过 是 将 电子 计算 机 应 用于 会 计 核算 工作 中 ,减 轻会 计人 员 的劳动 强度 ,提 高会 计核 算 的速度 和
“ 强强联 合 ” 或 “ 并收 兼 购浪 潮愈 演愈 烈 。 国际 大银 行之 间不 断
浅析我国 商业银 行国际化 之现状
_ 李静娴 _郭 坤 山东大学威海 分校空 间科学 与物理学院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商学 院
算平 衡的 检查 、总账 和 明细账 的核 对 。这 些 内容 控 制措施 在 电算 化 购 ” ,其 旨在扩 大规模 的 同时以 降低成 , 实现 全球 拓展 ,不断提 后都转 移 到计算 机 内了 ,如凭 证借 贷 平衡 校验 ,余额 发 生额 平衡 检 高国 际竞争 能 力。在 经济 全球化 大背景 下 ,我 国的 商业银行 要 想在
精 度 ,以计算 机替 代人 工记 账 。而实 际上 ,会 计 电算化 决不 仅仅 是 正 是社 会 主义市 场经 济重 要 内容之 一 ,是市 场化 在更 高层 次上 的发 核 算工具 和核 算方 法 的改进 ,它必 然会 引起会 计 工作组 织 和人 员分 展 。商 业银 行 的全面 国 际化 进一步 推进 ,在 国 际银行 业务 中 引入竞
工 的改 变 ,促 进会 计人 员素 质和 知识 结构 ,会 计 工作效 率和 质量 的 争 机制 ,这 会促进 和加 速我 国银 行 向市场 化的转 变 。 全 面提 高 。实 行会 计 电算 化 , 求会计 人 员 既要 掌 握会 计专 业 知识 , 要 2商 业 银 行 国 际化 是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业应 对 外 资 银 行 挑 战 的需 .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摘要: 商业银行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国际化的行列,其国际业务的比重也逐年上升。

商业银行国际化不仅可以降低系统性风险,而且可从其经济的高增长中获得丰厚回报,扩大国际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所占比重,提升银行收入的多样化和稳定性。

因此商业银行国际化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1银行国际化的内涵银行国际化包括狭义和广义二层含义:从狭义的角度来讲,银行国际化就是指银行的业务活动从国内延伸至国外;同时,业务的规模和性质发生了变化,一般来讲,国际业务的规模较大,交易对象大多为跨国公司、大型企业和外国政府;此外,国际业务的记帐单位大多不是本国货币,而是国际通用货币。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银行国际化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1是银行机构和业务的国际化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银行纷纷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它们除了为本国的居民和所在国的非居民提供传统的金融业务外,还开发了许多游离于实物经济之外的金融衍生工具,共同参与资本的国际大循环。

1.2是银行业务市场的国际化传统的国际市场是开放国内市场的结果,实质上就是原国内市场的延伸,它成了市场所在国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信贷中介,其业务必须受该国法令条规的制约;而以欧洲货币市场为代表的离岸市场,受相应法令条规的制约相对较少,因此各国的银行都在努力开拓离岸市场的业务,它一般是在所在国的非居民之间进行国际借贷,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国际化市场,它们为银行金融资产全球化的配置提供了可能。

1.3是银行金融资产和收益的国际化这是机构国际化、业务国际化和市场国际化的必然结果。

银行国际化的演变可以从不同时期的国际金融工具创新中得到反映。

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较为迅速,国际间资本流动加快,各国中央银行为了保护国内货币政策和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相对固定汇率制度,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限制过度的资本流动,而各国银行为了规避管制,开发出了欧洲货币(Eufo-currency)、欧洲债券(Euro-bonds)以及平行贷款(Parallel loans)等创新工具。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战略需求与发展机遇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战略需求与发展机遇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战略需求与发展机遇摘要:解读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战略需求,世界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推动了中国银行必须走向国际化。

论述面对世界经济大局,世界银行业变革大局,我国银行业国际化是不容置疑的发展机遇与前进的坦途。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化需求与机遇中国入世、全球经济一体化给当代中国商业银行带来了大量的机遇和挑战。

在变化多端的全球市场上,中国商业银行必须尽快推进国际化战略,并直面现实,因势而变,适时转型,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保持强劲的成长力,为我国经济建设持续增长保驾护航。

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指的是一国银行所从事的金融活动超越了国界,由地区性的活动向全球一体化的世界市场演进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银行资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资源在全世界分配,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

1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需求中国商业银行经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练,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环顾我国银行业,今天,我国经济与金融领域的四大环境因素已经形成了需求拉动,使中国商业银行必须走上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1.1 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催生了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战略需要根据“贸易引导型”理论,跨国银行的发展动机无疑是配合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如果一国在自己主要的贸易伙伴国设立分支机构,就可以使两国的贸易结算和支付更为便利,从而减少贸易成本,提高本国出口商的竞争能力,银行则可以通过为两国提供结算和支付便利,从经营中获取稳定的中间业务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国际结算业务和国际信贷业务的剧增,并极大地拉动了银行国际业务的增长。

中国加入WTO为我国与世界各国开展商品交易和国际资金流动提供了一个持续发展的有利环境,这是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首要动力,或者说是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为首的战略需要。

1.2 满足国际投资及跨国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银行国际化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在于为国内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跟踪服务。

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和跨国公司的发展直接刺激了跨国银行业务的发展,由于这些银行和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跨国公司的扩张带动了银行网络的扩大,以适应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国际化的需要。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入路径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入路径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入路径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已经成为当前金融领域关注的热点议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压力也在逐渐增大。

商业银行国际化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必然选择。

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融合,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

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并取得优势,成为了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

了解国际化的趋势以及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现状,研究国际化进入路径和跨境兼并与收购、建立海外分行等策略,将有助于指导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

本文旨在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进行深入分析,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国际化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入路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入路径可以更好地把握全球金融市场的动态和变化,为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战略提供指导和参考。

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入路径还可以揭示国际化过程中的挑战和机遇,为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更好地发挥优势、规避风险提供借鉴。

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入路径对于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路径和方式,可以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开放和改革提供启示,推动我国金融体系向更加开放、市场化、国际化方向迈进。

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入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对于促进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是本文的重点之一,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入路径,旨在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进程中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及发展【摘要】我国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

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性、发展历程和面临的挑战入手,详细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发展趋势、数字化转型、风控体系和国际竞争力。

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策略以及发展前景。

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和风控体系建设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国际竞争力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创新能力,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现状、发展趋势、数字化转型、风控体系、国际竞争力、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策略、发展前景1. 引言1.1 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性我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促进经济发展、支持企业和个人融资需求、维护金融稳定等多重角色。

商业银行直接参与金融中介,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融通服务,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推动经济增长。

商业银行还承担着支付结算、信用中介、风险管理等职能,保障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维护了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产品设计、服务提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能够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对金融稳定的维护作用、对金融创新的推动作用等方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当前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1.2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最早的商业银行可以追溯到1905年创办的中国银行。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的数量不断增加,服务领域也逐步扩大。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商业银行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商业银行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和深化改革,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和业务种类不断扩展,金融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思考(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内容摘要:商业银行国际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融入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如何实施国际化战略是中国商业银行谋求生存和发展急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包括海外机构设置的地区分布重点、设立方式和经营途径的选择。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优势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推进,各国银行业纷纷取消法律限制。

银行业跨国并购,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张,加速了资本流动和金融创新浪潮的兴起,促进了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展示出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趋势。

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我国银行业必须实施国际化战略。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必要性银行业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内在压力根据WTO有关协议,我国银行业承诺将在2006年底全面对外开放,允许外资银行在我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并享有国民待遇。

随着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在华的限制,入世之后外资银行在华开设的分支机构越来越多,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

截止2002年9月末,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机构为181家,允许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银行为45家,外资银行人民币资产总额为477.97亿元,其中贷款总额达385亿元。

2002年1-7月,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实现盈利1.84亿元,当月净增长13.58%;外汇业务实现盈利11.19亿美元,当月净增21.43%。

目前在华的外资银行办理的出口结算已占内地市场份额的40%。

同时,外资银行在华的攻势也越来越犀利,有以汇丰为代表的全面进攻型和以拳头产品为主要盈利点两种类型。

汇丰在中国11个主要城市开设网点后,2002年年底前又推出其网上银行业务,再加上它在试点地区的人民币业务,可以说在汇丰的中国业务表上,几乎包括了所有目前外资银行可以开展的业务。

一些没有将落脚点放在全面客户市场争夺的外资银行,则更注重借助其在国际上的品牌优势。

2002年11月,获得向中国内地企业提供外汇业务和人民币业务许可的摩根大通宣布,其将于2003年初在中国内地的4个城市推出包括资本市场融资、财务顾问、司库服务和现金管理服务等一系列的风险管理金融工具及服务,现在已基本得到了落实。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建议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建议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建议
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需要积极应对,以应对新形势下的市场变化。

首先,人民币国际化将带来更多的海外投资,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业务机会。

商业银行应该利用这一机会,加强自身的跨境金融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跨境支付和结算服务。

此外,商业银行还应加强与国内外银行之间的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其次,人民币国际化还将加强跨境竞争。

商业银行需要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商业银行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发更加适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最后,商业银行还应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合规。

人民币国际化将带来更多的风险挑战和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和监管合规机制,防范各种风险,确保业务的安全和稳健发展。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应积极应对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强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合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 1 -。

论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战略

论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战略

论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战略【作者: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陈佐夫】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也不断加快,一国的经济与他国的经济乃至全球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

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必然带来金融的全球化。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中国的金融业及中国的银行也必然走向世界。

一、中国的银行走向国际的必要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随着资本的扩张和流动,金融业包括银行也追随着资本跨区域、跨国境地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器。

例如,世界顶级的金融服务机构汇丰银行始终如一地坚持全球化战略,1865年在香港开业后,经过140多年的发展,业务已经遍及亚、欧、美、非几大洲的近8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9500多个分支机构,为客户提供遍及全球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出口贸易一直以两位数的比例在增长,200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超过14200亿美元,占我国GDP的60%。

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密不可分。

在此形势下,作为服务业的银行,也必然要求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中国企业、中国的产品、中国公民提供贴身的金融服务。

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公民的乡土情结,也是为中国的企业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促使我国进出口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重要条件。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外国金融机构特别是外资银行纷纷在中国抢滩登陆、开展业务。

目前已有250余家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开办业务,其业务量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在发展。

面对全球化的趋势,使用法律手段或非法律障碍来阻止外资银行的进入和发展已显得不合时宜。

保护我们的民族银行业,仅仅是一厢情愿,谁也挡不住外资银行的进入和发展。

但中国银行业也绝不能坐以待毙,除了采取措施尽快把自己的国内业务做实做强,努力提高其自身的抵御力和竞争力外,也要大胆地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在国际市场上去竞争、去磨炼自己,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中国银行业走向国际,进入新的市场,也是维护我国金融安全所必需。

跨国银行

跨国银行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that we must not ignore the fact.
Key words:Multinational bank;Risk control;Internationalization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一 、国际跨国银行的发展
王召光 金融1001班 2010310106
内容摘要
跨国银行,也称为多国银行,目前对于跨国银行的界定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如果一家银行在另一国设立了分支机构,该银行就可以成为跨国银行。但是,从国际金融界同行的标准来看,一家银行能否被成为跨国银行,不仅要看其国外分支机构的形式和数量,还要看其设立分支机构的所在国家数量。银行跨国经营是时代的选择,是大势所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融入到银行跨国经营的大潮中去,但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从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行。事实上,近年来我国跨国银行业的发展也得益于对于西方跨国银行先进经营管理技术的借鉴。在今后的实践中,只要我们更加注意学习和总结各种经验,我国跨国银行业就一定会踏出一条适合我国特点的发展之路。
(一)客户业务国际化是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近几年来,国际知名银行的经营策略正在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它们普遍表现出追随客户、服务客户的原则。哪家商业银行可以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哪家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据统计,截至2009年末,我国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三位。我国已成为全球生产、贸易、投资和劳务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在国际市场上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币预期升值和外向型经济加速形成背景下,境内大型企业集团的跨境投资倾向日趋明显,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也客观上要求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服务的国际化。因此,丰富的金融需求和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推动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加速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之路

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之路

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之路(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银行国际化迅速发展,不论从国际银行的数量、银行国际业务的规模领域看,还是从银行国际化来看都得到了迅速、深入发展,特别是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的发展,以及70年代离岸金融业务的蓬勃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国际银行,崭露头角,银行国际化已发展成为一种全球的趋势。

【关键词】国际化商业银行外资银行所谓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指的是一国银行所从事的金融活动超越了国界,由地区性的活动向全球一体化的世界市场演进的过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的经济和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金融系统也不断的完善,四大国有专业银行正向商业化迈进,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

经济的发展为金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而金融的完善又为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可以说,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

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现状随着跨国经营向纵深发展,中国银行的海外资产规模逐年扩大,截止2003年末,其海外机构资产总额达到1363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1%;负债总额为1965.2亿美元,比2002年末增长14.5%。

与此同时,海外银行利润在中行总利润的所占比重也不断提高,2004年达到69。

13%。

这反映出海外业务已成为中国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来自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12月28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中国银行业的总资产已经从2003年底26万亿元增加到2006年9月末的42亿元,近三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2%。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统计显示,中国银行业的存款规模从2001年底的14万亿元增加到2006年6月末的32亿元,年均增长25%。

中国银行设在世界各地的机构,经营着当地法律许可的各项银行业务,海外业务量超过了总业务量的50%,大大高于国际上普遍接受的25%。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战略的探讨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战略的探讨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战略的探讨摘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全球格局发生了大的调整,中国显著崛起,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势在必行,关注其国际化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金融体系中银行的国际化的必要性以及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战略。

关键词:国际金融体系银行业国际化改革1 国际金融体系变革中银行业的国际化全球经济格局演变中,金融的全球化也在深化,国际金融体系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银行业国际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面临着自身的问题,尤其是全球金融风暴对银行业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欧债危机的深化也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2 金融全球化和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如果说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那么,金融全球化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而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是金融全球化的重要体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贸易自由化基本上先于资本帐户自由化。

1958年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实现了经常帐户完全可兑换,同时根据《罗马条约》形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为欧洲资本运动最终实现自由化创造了条件。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大多数国家仍坚持资本帐户的限制政策,但80年代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资本运动的自由化,在这一进程中也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在美国利率市场化前,其Q条例、石油美元的出现、拥有外汇的石油国家担忧美国的制裁,导致欧洲美元市场形成,LIBOR成为全球定价基准,国际信贷市场,尤其是国际银团贷款市场形成。

美国在1980年开始利率市场化,分阶段废除了Q条例,1986年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从此,美国金融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更加深入,在美元霸权的支配下,随着美国经济金融实力的上升,美国金融市场对全球的影响越来越大。

随着贸易和投资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电脑网络技术的进步,逐步形成了全球24小时联结的外汇市场、商品市场和衍生品市场体现出非常明确的一体化特征,而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也越来越具有一体化的特点,尤其是在资本帐户开放的国家之间。

银行国际化引言

银行国际化引言

引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金融市场得到逐渐开放。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经济规模己经跃居世界第二,仅落后于美国。

但是,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和规模还远不急美国。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局势下,面对国际上日益增加的压力,银行国际化经营不仅仅是当今世界银行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同样也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首先,金融的全球化使各国银行业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是金融资源在全球进行配置的一个过程。

金融全球化同经济全球化一样,经历了规模由小至大、范围由区域到全球的过程。

特别是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呈现了加快发展的趋势。

金融的全球化是通过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来实现的,它使一国至全球金融系统内部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金融在经济中的渗透力不断加强,并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

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在国际化经营方面一直走在其他银行的前列,是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中的佼佼者。

但是,由于历史、我国的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中国银行的国际化进程比较缓慢,与世界上一流大银行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特别是在中国银行在国际化过程,在中国银行机构国际化,业务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这几个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成为中国银行能否完全实现国际化的关键。

因此,研究中国银行在国际化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对于中国银行实现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国际化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选择中国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其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试图通过对其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探析,并提出解决中国银行国际化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提供经验借鉴。

全文在对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涵义界定后提出了个人的观点:银行的国际化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机构的国际化、业务的国际化、人才的国际化和管理的国际化。

随后对银行国际化的动因作了理论分析和阐述,对银行国际化的历程和方式作了简述,进而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国银行国际化的历程作了回顾。

有关商业银行论文答辩题目

有关商业银行论文答辩题目

题1:什么是商业银行国际化?指的是一国的商业银行所从事的金融活动超越了国界,由地区性的活动向全球一体化的世界市场演进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银行从封闭走向开放,其资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资源在全世界分配,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

题2:我国商业银行为何要进行国际化发展?第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方面,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对世界金融资源主控权的竞争日益加剧。

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是贯彻党中央确定的“走出去”战略,扶持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市场的需要。

;第二,是我国银行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首先,银行通过国际化经营积极拓展海外业务,能够有效促使资产结构达到最优化组合;其次,银行通过国际化经营将资产在不同的国家进行配置,有效降低了总体风险;最后,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学习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与业务创新经营。

3:我国的商业在国际化发展中存在哪些不足?1、宏观因素(1)国内法制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框架不完整。

(2)国内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3)过严的金融机构监管,亟待转变政府职能。

2、商业银行自身限制(1)海外机构业务经营少、规模小、分布结构不合理。

(2)经营观念陈旧,产品和服务落后,业务结构不合理。

(3)国际化经营人才匮乏4:我国商业银行应如何发展过国际化经营?第一,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稳步推进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

第二,因地制宜的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海外机构经营层次。

第三,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服务的综合竞争力。

第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提供智力保障。

浅析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浅析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浅析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直接关系到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浅析。

一、发展现状1.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80万亿元。

城市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也在不断增加,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为各类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加全面和便捷的金融服务。

2.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城市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角色,其风险防控能力得到了不断提升。

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加大风险控制和防范力度,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得到了有效维护,资金运营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3.技术创新不断推进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城市商业银行也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加快信息化建设。

通过建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平台,城市商业银行加强了风险控制、提高了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和便捷性,为客户带来了更好的服务体验。

二、未来发展方向1.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随着金融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

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培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2.深化服务实体经济未来,城市商业银行应该更加深入地服务实体经济。

这不仅包括更好地服务传统行业,还要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的作用,支持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3.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在未来,城市商业银行要积极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

通过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推动数字化转型,加速金融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化,推动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实现金融业态的创新和升级。

4.加强国际化经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要加强国际化经营。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机遇与挑战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机遇与挑战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

人民币国际化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的发展内涵也注入了新的概念。

本文通过对国际金融市场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现状的分析,提出科学的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策略,谋求商业银行长足发展的动力,紧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落实作出积极贡献。

一、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以及加速进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新的机遇。

在全球通货膨胀、货币紧缩、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美国不计成本偏激加息的背景下,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角色定位也逐渐清晰,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新的机遇。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正从原来以美元为单一储备货币向多元化转化,人民币国际化各项指标总体向好,势必成为新货币体系下首选的币种。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正式生效,中国与区域成员的合作更加紧密,会不断拉升人民币跨境使用需求和外汇交易的快速增长,进一步打开人民币跨境使用的空间。

“一带一路”的倡议旨在通过境外投资带动国内优势产能的输出,这种可复制拓展的模式在推动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同时,也拓展了人民币支付结算的通道,其中绿色能源的合作开发会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个新机遇。

2.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人民币国际化的快速推进,使得人民币立在了货币体系改革的历史浪尖上,人民币国际化前进的道路势必不会风平浪静。

人民币一旦作为锚货币立足于新的货币体系中,一定会受到来自旧货币体系中那些“官僚货币”的围攻堵截,通过它们掌控的规模优势和信息优势掀起货币风险以此来扰乱人民币稳健的步伐。

人民币国际化要进一步深入,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是需要坚持的方向,但这对于目前的中国资本市场来说,基础不够夯实,风险对冲管理工具不够丰富,不管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都是风险,势必会影响人民币的稳定性,使得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容易反复止步不前,甚至是被其他国家货币替代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摘要: 商业银行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国际化的行列,其国际业务的比重也逐年上升。

商业银行国际化不仅可以降低系统性风险,而且可从其经济的高增长中获得丰厚回报,扩大国际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所占比重,提升银行收入的多样化和稳定性。

因此商业银行国际化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1银行国际化的内涵银行国际化包括狭义和广义二层含义:从狭义的角度来讲,银行国际化就是指银行的业务活动从国内延伸至国外;同时,业务的规模和性质发生了变化,一般来讲,国际业务的规模较大,交易对象大多为跨国公司、大型企业和外国政府;此外,国际业务的记帐单位大多不是本国货币,而是国际通用货币。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银行国际化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1是银行机构和业务的国际化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银行纷纷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它们除了为本国的居民和所在国的非居民提供传统的金融业务外,还开发了许多游离于实物经济之外的金融衍生工具,共同参与资本的国际大循环。

1.2是银行业务市场的国际化传统的国际市场是开放国内市场的结果,实质上就是原国内市场的延伸,它成了市场所在国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信贷中介,其业务必须受该国法令条规的制约;而以欧洲货币市场为代表的离岸市场,受相应法令条规的制约相对较少,因此各国的银行都在努力开拓离岸市场的业务,它一般是在所在国的非居民之间进行国际借贷,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国际化市场,它们为银行金融资产全球化的配置提供了可能。

1.3是银行金融资产和收益的国际化这是机构国际化、业务国际化和市场国际化的必然结果。

银行国际化的演变可以从不同时期的国际金融工具创新中得到反映。

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较为迅速,国际间资本流动加快,各国中央银行为了保护国内货币政策和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相对固定汇率制度,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限制过度的资本流动,而各国银行为了规避管制,开发出了欧洲货币(Eufo-currency)、欧洲债券(Euro-bonds)以及平行贷款(Parallel loans)等创新工具。

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各国浮动汇率制度的实施导致利率、汇率和通货膨胀呈现极不稳定的波动状态,于是出现了规避利率、汇率风险的工具创新,主要形成包括浮动利率票据(Floating RateNotes简称FRNs)以及远期外汇交易(Forward Foreign Exchange)等。

20世纪80年代,由于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等原因造成银行信贷质量的恶化,同时银行的筹资成本却愈来愈高;而各国中央银行又要求银行不断提高资本充足率,因此发达国家银行大多通过表外业务管理来进一步回避汇率和利率风险,出现了所谓的“四大发明”:票据发行便利(Note Issuance Facilities,简称NIFs)、互换(Swaps)、期权(Options)以及远期利率协议(Forward Rate Agreements,简称FRAs)等,这些工具形式上是转移风险型创新,但本质上不少是为了合理逃避金融管制。

除了金融工具的国际化创新之外,银行的国际化更重要的表现是银行资产负债在数量上的国际化。

它们的资金来源与运用均不再为国境所限,这对一国的资源配置和宏观控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推进了各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

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银行的国际金融工具创新将朝着国际信贷证券化、资产负债表外化、业务市场全球一体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下去。

2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金融改革20年来,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已迈出了很大步伐。

至1998年年底我国已设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183家,其中外资银行125家;已设各类外国金融机构代表处554家,此外还有大批此类申请等待受理,充分反映出我国已逐渐成为各国金融机构竞相看好的热点。

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机构网点已遍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总数达508家,其中中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已达486个,分布在15个国家和地区。

但是,与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业国际化水平仍然较低。

例如,目前外资银行的引进仍采用开放初期的“严进入、限业务、宽政策”的措施,绝大多数外资银行尚不能经营人民币业务。

除中国银行以外的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距国际化的标准尚远,它们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走向国际金融市场,而且经营管理水平也是比较落后的。

我国银行要跻身于世界银行业之林,必须克服其在国际化进程中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2.1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实际资本金充足率不符合《巴塞尔协议》要求,资产质量不高,盈利能力较差。

《巴塞尔协议》集中体现了风险管理的国际规范,它注重从资本的构成和资产的风险权重方面,强调资本与资产的比例关系。

在现有社会经济条件下,《巴塞尔协议》的一系列要求客观上限制了我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和业务范围。

2.2服务手段落后,金融产品单一外国商业银行老牌资深,实力雄厚,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发达的国际业务网络,电子化程度高,资金调拨灵活,在“硬件”上比我国银行先进。

它们广泛采用国际金融领域已有的金融创新成果,再加上服务意识强,在“软件”上也比我们先进。

日本富士银行香港分行的41个部门中有14个部门负责市场调查和市场开发,根据客户需要设置其服务功能,而且向客户提供包括市场信息、市场预测、项目预算、信贷资金、投资顾问和劳资关系咨询等在内的多方面服务。

同时,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它开发出许多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要。

我国银行的机构设置行政化,业务范围较窄,金融创新尚处于初级阶段,参与国际竞争则处于不利地位。

2.3经营管理方式落后如在业务管理上,国际上通行的是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即根据变化的经营环境,协调各种不同的资产和负债,在利率、期限及其结构方面的矛盾,进行风险和流动性诸方面的合理搭配和优化组合,以满足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统一。

我国银行尽管自1994年开始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但由于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不久,经验比较缺乏,从而使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难以落实。

又如我国银行由于长期形成的观念的影响,往往遵从“存款立行”的原则,将社会效益当作银行业绩的主要标准,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只考核吸收存款的数额而不计成本。

外国商业银行一直遵从“效益立行”的原则,它们的经营方针和措施都以获得最大收益为目的,其效益普遍较好。

经过多年的积累,外国大商业银行已经形成科学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而我国银行业由于相应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或发挥作用,造成整体协调功能不强,优势发挥不够,尤其在国际业务方面经验不多,难以接受银行业国际化带来的挑战。

2.4高级人才相对缺乏国际化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没有思想观念新、竞争意识强、具有丰富金融知识和直接操作经验的人才,银行就很难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商业银行在多年的经营过程中,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大锅饭、论资排辈、官僚主义等弊端,从业人员总体上市场经济观念、公平竞争观念、开拓创新观念、经济效益观念、国际金融观念等比较淡薄,造成了银行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不高;另一方面精通业务的高级人才整体比例较低。

与之相反,外国商业银行走的是重人才、讲效率的经营之路。

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机构非常注重人才的选用,为开展业务,往往以较为优厚的工资待遇和其他有利条件从我国银行“挖走”优秀人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构成了巨大威胁。

2.5其他不利因素一些外部条件的不平等也削弱了我国银行的竞争力,如税赋不平等。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关于金融、保险企业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从1994年1月1日起,所得税率分别为:国有专业银行55%,股份制商业银行33%,外资银行15%。

同时在一些地方政府急于引进外资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外资银行营业税大多获减免,税收负担明显轻于国有商业银行。

在利率管理体制上,我国仍实行利率管制,而外国商业银行利率自由化程度较高,利率运用较为灵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

3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必要性3.1银行国际化是商业银行面对金融国际化浪潮的必然选择自2006年12月——我国加入WTO后对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我国商业银行拥有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要么转型,要么被淘汰”,这是商业银行面对金融国际化浪潮的必然选择。

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延伸和扩大以及来自世界范围金融业的激烈竞争,我国的银行业要跟上世界银行业的发展,在未来世界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取得有利的地位,就必须在商业银行国际化方面加快步伐,加快向国际化转变,按国际规范来改造自己,使自己能尽快适应新情况,迎接挑战。

3.2银行国际化是加快银行商业化的需要银行国际化是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培育和发展我国银行业市场的必然要求。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只是两个层次市场的差别。

国际化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内容之一,是市场化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单靠一家商业银行的垄断性的国际化是不行的。

必须向商业银行的全面国际化进一步推进,在国际银行业务中引入竞争机制。

实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会给外汇专业银行带来压力挑战,但也会促进和加速我国银行向市场化的转变。

3.3银行国际化是其分散金融风险的重要途径任何经济都难免出现周期性波动,跨国经营是分散周期性风险从而实现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根据资产风险管理的原理,一国银行资产的国际化,可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本土市场出现波动时海外市场对分散风险非常有效,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使银行的经营更加稳健。

同时,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还可促使其资产结构的最优化组合,大大增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

3.4银行国际化是适应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要求中资银行提供越来越多的国际化服务。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外贸依存度有所提高,境内企业在引进外资的同时,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企业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

在这种全面开放的经营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发展水平和全球化的服务能力,越来越成为维护和竞争客户的一项基本要求。

我国的银行应紧紧地跟上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它们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促进我国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使自己在世界银行业中取得相应的地位。

综上所述,造成我国银行竞争力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深层次或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经济体制及银行经营机制上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政府职能尚未彻底转变,银行缺少经营自主权;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尚不到位,银行的经营环境仍不容乐观等。

因此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以及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众多不足,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国际化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