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脸面)。阿
母大拊掌,不图(预料)子自归:“十三教 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 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愆,过失)违。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 “儿实(真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
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言辞敏捷) 多令(美好的)才。
阿母得闻之,零泪Biblioteka 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状后)。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 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 夕。”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 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 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 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 四体康且直!”
新妇谓府吏:“何意(为何)出此言!同是被逼 迫,君尔(这样)妾亦然。黄泉下相(互相)见, 勿违今日言!”执手(握手)分道去,各各还家 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 万(无论如何)不复全!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 挂东南枝(省略)。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 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古:交错 相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 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 (告诫)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令 1.美好的:便言多令才 2.使得:令母在后单
阿母谓阿女:“适(刚才)得府君书,明日 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举行)!”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 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 罗。朝(n作状,在早上)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 晻晻(昏暗)日欲暝(日暮),愁思出门啼。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
(勤劳,贤惠)
上堂拜阿母, 阿母怒不止。
今日还家去, 念母劳家里 。
(善良,有修养,识大体)
却与小姑别,
泪落连珠子。 勤心养公姥, 好自相扶将。
(心地善良)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 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 踯躅青骢马,流苏金缕鞍。 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 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迎娶场面很热闹、奢华
反衬兰芝貌美、不慕富贵、爱情专一
兰芝“美好”形

外表美
足头腰耳指口步
精妙世无双
勤劳
内在美 善良 知书达理
?
揽裙脱丝履, 举身赴清池。
(敢于与封建礼教和 封建家长制作斗争)
兰芝“美好”形

外表美
足头腰耳指口步
精妙世无双
勤劳
内在美 善良 知书达礼……
精神美 反抗性
一个聪明美丽、勤劳能干、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
貌美
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珠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美丽而镇定、留恋与不舍、坚忍和尊严)
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
(多才多艺,有教养)
鸡鸣入机织, 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 大人故嫌迟。
刘 兄
探究二:这些美好东西为什么 会被“撕碎”?
讨论:有人说:这场爱情悲剧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焦仲卿的性格太 过软弱?你同意吗?
汉初几十年中,汉帝国的宗教上 有一个最重大的变化,就是“以孝治 天下”的观念成为国教的一部分。
——胡适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

2《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学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2《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学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女主人公都勤劳、美丽 、自尊
都用了赋比兴手法 ,都是现实主义风 格
都有民歌特色

《孔雀东南飞 受家长制压迫,双双

殉情,悲剧性更强
刘兰芝多才多艺、不慕 名利,忠于爱情
用第三人称叙事, 手法灵活
语言更为口语化 、句式灵活,对 话生动
《氓》
男主人公变心,女主 女主人公刚烈、清醒、 第一人称叙事,抒 通篇四言句式,
C.“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这四句既表明焦母那种顽固
保守的封建等级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焦母要拆散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妇的原因。
D.“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这四句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表明
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的爱情故事终于感动上苍,让他们两人化作鸳鸯鸟而结为夫妇。
(2)浪漫的结尾。结尾焦、刘二人化为鸳鸯,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似乎给悲剧带来了一点儿亮色,它像是幻 化的悲剧的光圈。正是因为大众心理不能承受这悲剧的结局,所以才想象出这种浪漫的结尾-既然不能美满于生前,只能 寄团圆于死后。其实这更衬托了故事的“悲”,是“以喜衬悲,借乐写哀”。而且,化为鸳鸯后,“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 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这分明是一种悲鸣,是凄婉的控诉,浪漫中充满了悲情色彩。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一词多义)
动词,辞别 动词,谢绝 动词,告诉,告知
连词,如果 动词,像 代词,如此,这样
板块一、前置测评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一词多义)
动词,顺从、依照 副词,刚才 动词,出嫁
动词,答应 形容词,合适 介词,随着 动词,许配
板块一、前置测评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一词多义)
副词,“我”,指兰芝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课件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课件
段意:焦母执迷
29段:府吏再拜还,长 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1、乃尔立:就这样决定 段意:作计殉情
30段: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 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 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 13、会因:会面的机会 14、相:互相,彼此

段意:赠物留念
9段: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 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 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 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 双。
1、严妆:整装,郑重地梳妆打扮
2、著:穿
3、通:次,遍
4、蹑:踩,踏,这里指穿鞋
1、区区:见识短浅。 2、自专由:自作主张。 3、自由:自作主张 。 4、贤:聪明贤惠。 5、名:名词用作动词,取名 。 6、可怜:可爱 。7、体:体态 。 段意:逼子休妻
5段: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1、伏惟:表恭敬的套词 2、启:禀告 3、取:通“娶”,娶妻 段意:恳求焦母
1、薄禄相:官禄微薄的相貌 2、共事:共同生活 3、何意:哪里料到 4、致不厚:招致您不喜欢。致,招 致。厚,厚遇。 段意:为兰芝争辩
4段: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 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东家 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13、鲑珍:山珍海味
14、郁郁:繁盛的样子。
段意:筹备婚礼
22-31 高潮 结局 双双殉情 22段: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
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 不举!”
注:1、适:刚才 2、不举:办不成
段意:刘母劝女
23段: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 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 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 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 出门啼。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
• 第二课时
欣赏课文画面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母子冲突
举 身 赴 清 池
化探究》P35—36 •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 3.词类活用 4.特殊句式
学生分组完成
“为”
为仲卿母所遣 十七为君妇 为诗云尔 非为织作迟 阿母为汝求 始尔未为久 慎勿为妇死
介词,表被动 wèi 动词,做、成为、作为wéi 动词,作、写 wéi 介词,由于、因为 wèi 介词,替、给 wèi 动词,算、算作 wéi 介词,为了wèi
①会不相从许 ②及时相遣归 ③还必相迎取 ④好自相扶将 ④登即相许和 (代“你”,指焦仲卿) (代“我”,指刘兰芝) (代“你”,指刘兰芝) (代“她”,指婆婆)
(代“他”,指媒人) (2)相(xiāng),副词,表示互相、彼此。如: ①相见常日稀 ②六合正相应 ③黄泉下相见
(3)相(xiàng),名词,相貌;宰相,丞
相。如:
①儿已薄禄相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相(xiàng),动词,仔细看,审察; 辅助,帮助。如: ①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马,教其所爱 者相驽马。(《韩非子·说林下》) ②乐桓子相赵文子。(《左传·赵公 元年》
特殊句式:
为仲卿母所遣
被动句 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
誓天不相负 亦自缢于庭树 十三能织素 徘徊庭树下
省略句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偏 义 复 词
※什么是偏义复词? 有些词语两字组合在一起,只取其中一字 的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叫偏义复词。 例如:
便可白公姥 昼夜勤作息 我有亲父母 逼迫兼弟兄 其日牛马嘶
原指公公婆婆,这里专指婆婆 工作和休息,这里只是工作的意思 父亲和母亲, 哥哥和弟弟, 牛和马,这里指马 这里指母亲 这里指哥哥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案(网友来稿)精选十三篇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案(网友来稿)精选十三篇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案(网友来稿)精选十三篇篇1: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案正如小燕子所言,这一首诗的内涵太多。

如何让学生品出其中的味道,很难操作。

在上第二课时前,我想了很多,但还是和第一课时一样,不得要领。

我只在心中想了想大概要怎么上,还是没有教案,预计先要学生谈读后感受,然后从学生谈感受中阐述开去,顺势引导。

但这中间有太多的不可预料性,不知道会上成什么样子。

在这种忐忑中开始上课。

师生相互问候。

师:昨天我们自由朗读了课文,并且谈了读后感受,跟着朗读磁带把全文读了一遍,了解了课文内容。

我想请问大家,对诗歌的内容都了解了吗?生答都了解了。

师:好的,只有在大家都了解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深入地研究文本。

下面我想请大家前后左右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把自身读完全文的感想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

生开始交流,讨论比较热烈。

师走下讲台,倾听生交流,并回答生明确提出的一些问题。

学生交流讨论了好十来分钟,我发目前些学生的思维展得很开,已经深入到文本中去了,心中甚是高兴。

对下面的教学,也有点底了。

师停止讨论。

师:刚才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听了一些同学的看法,觉得很好,那,就请大家畅所欲言,把你心中所想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过了几秒钟,无人举手。

我观察到一位学生想举手,但又不敢,于是微笑着点出他的姓名,请他回答。

生:我觉得古代的人都不能自主自身的婚姻,都要听父母的,这很可悲。

我顺势问文章中哪些句子体现了这一点,学生翻书找到相关句子进行了回答。

生:焦母要焦仲卿把刘兰芝赶回去,焦仲卿就顺从了。

接着又问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感想。

几秒钟后,一生举手。

生:我觉得他们两人为什么要选择死呢?难道他们两个不可以私奔吗?他们完全可以逃出去,找个地方隐居,过上幸福的生活。

如果没有任何准备,我相信自身对这个问题可能会不知道处理,幸亏在开始与学生交流时,听到了这个学生的疑问,因此我才不致惊慌失措。

师:你提到了一个问题,既然相爱,为何不争取一下,有哪位同学就这个问题说说自身的.看法?生:我认为是因为古人很讲究“孝道”,焦仲卿不肯私奔,是为了尽孝,要照顾自身的母亲后半生。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案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案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分析刘兰芝和焦仲卿的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悲剧命运的成因。

2、体会诗歌中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理解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认识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罪恶。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分析刘兰芝和焦仲卿的人物形象,把握他们的性格特点。

(2)理解诗歌的主题,认识封建礼教和家长制对青年男女爱情的摧残。

2、难点(1)探讨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

(2)理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3 分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对《孔雀东南飞》这首诗的初步印象,以及对故事梗概的掌握情况。

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深入分析人物形象。

2、人物形象分析(20 分钟)(1)刘兰芝①请学生找出描写刘兰芝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分析其性格特点。

例如:“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多才多艺“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勤劳能干“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自尊刚强“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善良重情②引导学生讨论刘兰芝被遣归的原因,除了焦母的刁难,是否还有自身性格的因素。

(2)焦仲卿①让学生分析焦仲卿在面对母亲的压力和妻子的被遣时的表现,概括他的性格特征。

例如:“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对爱情忠贞“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软弱无奈②思考焦仲卿的软弱是否是导致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3、悲剧根源探讨(15 分钟)(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

(2)引导学生从社会制度、封建礼教、家庭关系等方面进行思考。

(3)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明确: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束缚是造成他们悲剧的根本原因。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子女的婚姻往往由父母决定,个人的意愿得不到尊重。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案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案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的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能够熟读课文,正确朗读音标和生词。

3.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的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正确朗读课文,熟悉音标和生词。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课文。

2.学生课本、笔、纸等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引入课文:向学生简单介绍《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的故事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孔雀的特点和飞行的方式。

5.2. 阅读理解1.学生独立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默读。

2.集体朗读:全班带着读音纠正的角色进行课文朗读。

5.3. 课文讲解1.对生词进行解释:学生遇到不懂的生词,老师给予解释,并让学生跟读。

2.解析重点句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理解句子背后的意思。

5.4. 综合训练1.合作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讨论一下课文中孔雀为什么只飞到东南而不飞到其他方向。

2.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就讨论结果进行展示,全班共同讨论。

5.5. 拓展活动1.分角色朗读:将课文中的角色分配给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朗读,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2.创作故事: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个类似的故事情节,并进行口头表达。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继续努力,保持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
焦仲卿: 他忠于爱情却不敢直接抗争,逆来顺受,忍辱负 重;他善良孝顺,正直纯朴,为了爱情最后走上了叛 逆的道路,他的懦弱是导致悲剧的直接根源。夫妻恩 爱无比,却不敢稍弗家慈“严训”,违心休妻,惜别 爱妻,仍存幻想,直至团圆之梦破灭,心已死、念成 灰,终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自挂东南枝的殉情之路。
人物形象:
• •
《礼记•本命》: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 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礼记》中还规定: 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1.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 “本自无教训”,“举动自专由”,平日的言行, 超越了封建礼教的规范,因而为焦母所不容。 (三从四德) 2.兰芝多年不生育,焦母为传宗接代考虑, 找借口驱逐兰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3.焦刘两家贵贱悬殊,门第不对,焦母见 异思迁,为娶进罗敷而逼走兰芝。(门第观念) 4.焦母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仲卿与兰芝间 真挚热烈的爱情,因而必欲逐之而后快。(寡母 恋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封建礼教的“三从四德”:在家从父, 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容、妇 言、妇工。
三从即: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 反驳长辈的训导,因为长辈们的社会见识丰富,有根本性的指 导意义;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一同持家执业、孝敬长 辈、教育幼小;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坚持好自己的本 份,想办法扶养小孩长大成人,并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 四德即:女子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 是容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 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 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工,治家之道, 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 活方面的细节。
出故事;又为全诗定下了悲剧的基 调,形成了缠绵凄楚的气氛。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

1、鉴赏课文,分析刘兰芝、焦仲卿、刘兄、焦 母的人物形象。
形体美
足 头 腰 耳 指 口 步来自精妙世无双勤劳:兰芝自诉 品质美 善良:与小姑别 知书达礼:与婆婆别 精神美 反抗性 焦母 兄长
•一个聪明美丽、勤劳能干 善良、知书识礼、坚强忠 贞、富有反抗精神的妇女 形象。
焦仲卿:忠于爱情: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 友”。 对母亲:开始——既孝又怨,
不敢违抗。 后来——对爱情的忠贞战胜了 对母亲的孝顺、屈从,最后自 缢于庭树,作了最强有力的反 抗。
一个忠厚善良,忠于爱情,由顺从 到抗争(消极抗争)的叛逆形象。
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是封建 礼教摧残青年的典型;她既极端的蛮横无理,又 一味的独断专行。对焦刘的婚姻强行拆散,对儿 子软硬兼施。
(3)没有生下一男半女。“不孝有三,无后为 大。” (4)长期寡居,蛮横无理。妒忌儿子媳妇的恩爱 和美。 (5)恋子情节。不想有人分享对儿子的爱。
诗歌通过焦仲卿与刘兰 芝的爱情悲剧,有力地揭露 了封建礼教,特别是封建家 长制的罪恶,同时热情地讴 歌了焦仲卿和刘兰芝为了忠 贞不渝的爱情,争取婚姻自 主,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恶 势力的斗争精神 。
一、解读小序,把握情节
1、思考:序言是介绍或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 本文的小序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个序只有53个字,它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全诗故事的 梗慨,交代了叙事作品中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奠定了故事的感情基调。 2、思考:根据小序对全诗故事梗概的介绍,全诗可分为 哪几部分? 托物起兴(1 - 1) 兰芝自遣(2 - 2) (开端) 夫妻誓别(3 -12) (发展) 兰芝抗婚(13-22) (发展) 双双殉情(23-32) (高潮) 告诫后人(33) (尾声)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写作手法及拓展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写作手法及拓展
浪漫主义色彩,呼应开头。 寄托人们追求恋爱自由、 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
几百年后,一个叫梁山伯的 寒士,一个叫祝英台的士家 女子,两情相悦却有缘无份, 演绎了一出无奈的“化蝶”。
祝英台与梁山伯
陆游与唐婉
又几百年后,一个叫沈园的地方,一个 叫陆游的诗人,娶了一个叫唐婉的女子, 伉俪相得,琴瑟相和,好一对神仙眷属。 然而,这一切,并不随陆母之意,逼迫 夫妻离异。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满 怀郁闷踽踽独游,邂遇唐婉,唐遣人送 酒致意,陆游满怀伤感,词成《钗头凤》 一首,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郁而亡。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作者极力铺叙渲染办婚礼的紧张繁忙、聘礼的豪华隆重, 有两个作用:
①侧面写出兰芝的品德、容貌。府君家如此郑重地迎娶 兰芝,正说明焦母遣归兰芝的无理、兰芝的无辜。
②以乐衬悲,更突出了兰芝的悲剧命运,为后面的突转 蓄势,更加突出作品的悲剧性。
表现了环境的凄凉,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悲哀,并为下 文焦仲卿的殉情作铺垫。
“树木”“庭兰”象征焦、刘二人美好情感,“大 风”“严霜”象征摧残他们的封建家长制。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1.文章写太守办婚事的盛况有什么作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2.“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这一环境 描写,有什么作用?“树木”“庭兰”“大风”“严霜” 等意象象征什么?
尾声化鸳鸯充满了什么色 彩,结构上有何作用?
下阕改拟女子口吻,自然是写唐氏泣诉别后相思之情:眼前 风光依稀如旧,而人事已改。为思君消瘦憔悴,终日以泪洗 面。任花开花落,已无意兴再临池阁之胜。当年山盟海誓都 成空愿,虽欲托书通情,无奈碍于再嫁的处境,也只好罢了。
唐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_第二课时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_第二课时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
的一种修辞方法。古语对它的解释是: “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 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 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 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 充,说的是一件事。
• ①山清水秀→山水清秀(明白是互文, 就不会把"山清水秀"写成"山青水秀")
五、双双殉情(22-31) (高潮)
六、魂化鸳鸯(32) (尾声)
1段: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这两句既是起兴,以孔雀飞离
时徘徊眷恋的情景,引出故事;又 为全诗定下了悲剧的基调,形成了 缠绵凄楚的气氛。
2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 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 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 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 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 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 遣归。”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 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
迎亲 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
不慕荣 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利
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 丝,磐石无转移”。
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自己比作柔韧的蒲 苇,第一次出自刘兰芝之口,表示刘兰芝对爱 情坚贞不渝,永不变心。
相关链接XIANGGUANLIANJIE
汉时,社会不看重妇女的贞节问题,女人丧 偶或离婚仍可再嫁。西汉司马相如就娶了守寡的 卓文君。蔡文姬就嫁过多次。史书记载汉景帝也 把有过婚史的王氏立为皇后。汉代,婚姻重视门 第。刘兰芝被休回娘家只十多天,县令、太守相 继就为儿子说婚。说明刘兰芝的貌美德高,同时 也见当时的婚俗。县令、太守为子求婚,于刘家 有择门第的意思,家人是为一己私利,寡妇不嫁 反而受到种种欺凌。刘兰芝被兄长逼嫁投身清池, 是当时不少寡妇悲惨命运的反映。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2018)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2018)
1、严妆:整装,郑重地梳妆打扮 2、著:穿
3、通:次,遍 4、蹑:踩,踏,这里指穿鞋 5、玳瑁:连绵词,水生爬虫,可制装饰 品。 段意:临行装束
2015/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http://www. 友情提供
• 10段: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 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 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 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 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 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 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 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2015/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http://www. 友情提供
2015/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http://www. 友情提供
蒲 苇 纫 如 丝 , 磐 石 无 转 移 。
君 当 作 磐 石
, 妾 当 作 蒲 苇 ,
鸡叫屋外将要天亮,新妇起来梳妆打扮。 穿上我的绣夹裙,每件事四五遍。脚下 穿丝鞋,头发上装饰品光闪闪。腰上束着 像(泉水一样)的洁白的绸子,耳朵上 戴着珍珠耳坠。手指像削尖的葱根,嘴唇 像含着朱砂。娇小玲珑迈着小步,美妙 世上没有第二个。
12、新妇谓府吏:“感君区
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 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 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 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 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 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 同依依。
2015/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http://www. 友情提供
• 1、区区:真情挚意 • 2、若见录:如此记挂我。若,如此。见, 指代副词,代“我”,相当于“相”。录, 记。 • 3、纫:通“韧”,柔韧牢固 • 4、父兄:偏义复词,指哥哥 • 5、逆:逆料,想到将来 6、煎:动词使动 用法 • 7、劳劳:怅惘若失的样子8、依依:留恋的 样子 • 段意:夫妻誓别

15、《孔雀东南飞》第(2)课时教案五篇

15、《孔雀东南飞》第(2)课时教案五篇

15、《孔雀东南飞》第(2)课时教案五篇第一篇:15、《孔雀东南飞》第( 2 )课时教案课题:15、《孔雀东南飞》第(2)课时教案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2、品味语言3、从诗歌的写作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教学重点:1、刘兰芝、焦仲卿的性格特征2、品味语言教学难点:1、刘兰芝、焦仲卿的性格特征2.从诗歌的写作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法上课时间:20120924 教学过程:一、导语由朗读序言引入。

二、人物形象和对话(一)、语言描写本文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的艺术形象,除了他们的悲剧行为外,对话在表现典型性格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刘兰芝:坚强、持重,自尊,果断,不为威逼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

“十三能……十六诵诗书”——知书达礼“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不卑不亢“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自尊“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举身赴清池”-果断“新妇起严妆,”-镇定,庄重“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外柔内刚2、焦仲卿:忠于爱情,忍辱负重,但比较懦弱,胆小怕事。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坚贞不逾“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叛逆精神3、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典型;极端蛮横无理,一味独断专行。

势利。

“何乃太区区”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义,会不想从许”“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4、刘兄: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帮凶。

此人性行暴戾,趋炎附势,尖酸刻薄,冷酷无情。

(二)、外貌描写“严妆”部分,堪称人物外貌描写的经典,做到了“形神兼备”。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流光溢彩,极尽张扬之能.——说明刘兰芝美到极点。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服饰追求素雅——情之专一。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 第二课时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   第二课时

运用铺陈之法极写豪华排场, 1.是反衬兰芝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2.衬托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品质; 3.以太守家的喜庆和焦刘的凄悲对照, 强化了悲剧性;
兰芝回家后,媒人两次上门说亲。第 一次兰芝坚定拒绝了,而第二次为什么 又答应了?
第一次,是因为有母亲的理解和默默支 持;
第二次,兄长逼婚,她对哥哥了如指掌, 自知哀求没用,且以她的个性也不会去哀 求。
允婚是对命运的无奈,但兰芝选择可以看 出她已暗下决心以死捍卫自己的爱情。反 映忠于她爱情,反抗封建礼教刚烈一面。
相关链接XIANGGUANLIANJIE
朗读22—31 (双双殉情)
相关链接XIANGGUANLIANJIE
朗读32 (告诫后人)
更好地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爱情、 幸福生活的向往。
人 物 形 象
▲人物形象

刘兰芝—
柔 内

善良温顺 果敢叛逆
勤劳聪慧 有教养 不卑不亢 勇于反抗 轻荣华 忠于爱情
焦仲卿
忍辱负重 消极反抗 忠于爱情 走向叛逆
焦母Leabharlann 蛮横无理 独断专行封建家长制和礼教的代表。
刘兄
性行暴戾 趋炎附势 尖酸刻薄 冷酷无情
典型的市侩形象
▲社会意义(主题)
控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 批判礼教的罪恶
1.从结构上:为下文兄长逼婚, 为爱殉情埋下伏笔。
2.从内容上:突出夫妻感情上的 互相理解,眷恋,分离非己所愿而 是所迫,为后面的殉情奠定了基石。
相关链接XIANGGUANLIANJIE
朗读13—21 (刘兄逼嫁)
相关链接XIANGGUANLIANJIE
汉时,社会不看重妇女的贞节问 题,女人丧偶或离婚仍可再嫁。西汉司 马相如就娶了守寡的卓文君。蔡文姬就 嫁过多次。史书记载汉景帝也把有过婚 史的王氏立为皇后。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案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案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案第一篇: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案淄博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必修5 前置作业编写人:王秀芝审核人:田永丽使用日期:2014年9月日总编号:1《孔雀东南飞》(并序)第二课时姓名组别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熟读文章,把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2、了解兰芝母亲和兄长的性格特点,并进一步把握兰芝这一人物形象。

【文本探究】一、结合课下注释,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将加点字词含义写在课本上。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

阿母大拊掌:“不图(料想)子(你)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

”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年始(才)十八九,便言(善于言辞,很会说话)多令(美好)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放在动词前,表对自己怎么样)丁宁,结誓不别离。

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好,合适)。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再)谓之。

”阿母白(告诉)媒人:“贫贱有此女,始(才)适(女子出嫁)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希望)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寻(不久)遣(派遣)丞请还。

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

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

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谢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注音:liáng)!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注音:pǐ 释义:坏运气)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辞别)家事(侍奉)夫婿,中道还兄门,处(注音:chǔ)分适(适合,依照)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注音:yāo 释义:约),渠(他)会永无缘。

登即(立刻)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正如小燕子所言,这一首诗的内涵太多。

如何让学生品出其中的味道,很难操作。

在上第二课时前,我想了很多,但还是和第一课时一样,不得要领。

我只在心中想了想大概要怎么上,还是没有教案,预计先要学生谈读后感受,然后从学生谈感受中阐述开去,顺势引导。

但是这中间有太多的不可预料性,不知道会上成什么样子。

在这种忐忑中开始上课。

师生相互问候。

师:昨天我们自由朗读了课文,并且谈了读后感受,跟着朗读磁带把全文读了一遍,熟悉了课文内容。

我想请问大家,对诗歌的内容都了解了吗?生答都了解了。

师:好的,只有在大家都了解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深入地研究文本。

下面我想请大家前后左右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把自己读完全文的感想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

生开始交流,讨论比较热烈。

师走下讲台,倾听生交流,并回答生提出的一些问题。

学生交流讨论了好十来分钟,我发现有些学生的思维展得很开,已经深入到文本中去了,心中甚是高兴。

对下面的教学,也有点底了。

师停止讨论。

师:刚才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听了一些同学的看法,觉得很好,那么,就请大家畅所欲言,把你心中所想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过了几秒钟,无人举手。

我观察到一位学生想举手,但又不敢,于是微笑着点出他的姓名,请他回答。

生:我觉得古代的人都不能自主自己的婚姻,都要听父母的,这很可悲。

我顺势问文章中哪些句子体现了这一点,学生翻书找到相关句子进行了回答。

生:焦母要焦仲卿把刘兰芝赶回去,焦仲卿就顺从了。

接着又问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感想。

几秒钟后,一生举手。

生:我觉得他们两人为什么要选择死呢?难道他们两个不可以私奔吗?他们完全可以逃出去,找个地方隐居,过上幸福的生活。

如果没有任何准备,我相信自己对这个问题可能会不知道处理,幸亏在开始与学生交流时,听到了这个学生的疑问,所以我才不致惊慌失措。

师:你提到了一个问题,既然相爱,为何不争取一下,有哪位同学就这个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生:我认为是因为古人很讲究“孝道”,焦仲卿不肯私奔,是为了尽孝,要照顾自己的母亲后半生。

师:恩,说到了孝顺,有道理。

生:我不同意孝顺一说。

如果说不逃走是孝顺,那么后来殉情也是不孝顺了。

因为你死了,又有谁去照顾你母亲呢?逃走是不孝顺,殉情也是不孝顺,不如逃走,还可以保全爱情。

师:是啊,殉情也是不孝顺,那为什么不私奔呢?生:我认为焦仲卿不逃走,是因为他还觉得有希望,他只是要刘兰芝暂时回家,希望自己最终能说服母亲改变主意。

师:哦,还抱有希望。

你从哪里得出这个结论的。

课文中有没有体现?生:有。

师:你读读相关的句子?生读:“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卿但还家去,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这两句话说明焦仲卿是想先把事情放一放,以后想办法说服母亲,再把刘兰芝接回来。

师:恩,说得很有道理,从课文中找到了依据。

生:我还有个问题,课文最后写“两家求合葬”,我觉得焦仲卿的母亲在焦仲卿他们生前就不好好对他们,死后才想到对合葬,有点惺惺作态。

生:我觉得这是焦母在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人死之后才觉得可贵吧!师:这种生前不懂珍惜,死后才觉可贵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可不可能发生?生:现实生活中有。

生:现实生活中也有这种事,就是有的儿女对父母不好,父母死后把丧事办得很风光,这到底是良心发现还是要面子?师:是。

生活中这些情况都有。

来源于生活,文学作品才会让人觉得真实。

其实不仅我们中国的文学作品有这样的写法,外国的很多文章中也有这样的结局。

比如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莎士比亚,他的作品——生纷纷抢着回答:《罗密欧与朱丽叶》师:是的,他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与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的结局相似。

罗与朱两个家族是世仇,但他们两个相爱了,最终因各种原因,两个人双双毙命。

此时两家才化解仇恨,把他们合葬在一起。

这后面怎么进行的,记不大清楚了,问了几个学生,对这里也有点模糊,说是我到了这里,就说这些问题就讨论到这里,来谈谈焦母。

于是大家就开始谈焦母。

生:焦母很专横。

师:从哪里体现?生:文章第二段,刘兰芝日夜劳作,她还要嫌弃她。

师:恩,找得对。

我们看,刘兰芝是“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说明她很勤劳,但是“三日断五匹”,“大人”还“故嫌迟”,这表明焦母对刘兰芝的要求——生:太苛刻了。

师:对,太苛刻。

师:焦母是怎么评价刘兰芝的?书中原句。

生:“此妇无礼节,举动专自由。

”师:那刘兰芝是不是如此呢?生:不是。

书中有“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刘兰芝并不是不听婆婆的话,而是很事事顺从婆婆。

师:既然如此,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讲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摩西曾经在论坛上说讨论兰芝被遣原因是画蛇之笔。

我本不想讨论,但已明显感到学生对这问题很感兴趣,觉得还是很有必要探讨一番。

学生开始讨论。

生:我觉得她是嫉妒刘兰芝,因为焦仲卿那么爱刘兰芝。

这个学生一说完,我就觉得惊讶,我没想到学生有这么强的猜测能力。

师:你分析得有一定道理。

因嫉妒而生怨恨,嫉妒是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的女性都拥有的特点。

当然,有学生并不赞同嫉妒之说。

生:我猜测是因为她觉得刘兰芝的陪嫁太少了。

师:你如何得知?生:文章没有说,但可能就是如此。

生:有可能是秦家有地位,可以帮助焦升官。

生:如果秦家有地位,那有什么理由嫁给焦?她不会选择更好的吗?师:刚才大家提到了家庭地位。

我想问问大家,焦与刘的家庭条件分别怎样?生:焦是府吏,在太守衙门里任职,有升官的可能。

师:刘呢?书中有没有相应句子?生:有。

辞别之时说“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从小生长在乡间。

地位低下。

师:古人结婚很讲究——生:门当户对。

师:焦母有没有相关句子?生开始找。

生:焦决意自杀时有,“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特别指出“贵贱”二字。

但马上又有学生质疑了。

生:既然看重贵贱,门当户对,为什么开始又同意娶刘兰芝呢?这个问题一出来,马上令其他学生议论纷纷。

我也很高兴学生有如此强烈的质疑能力,这才是我想要看到的结果。

有一位学生思考几秒钟后,马上站起来阐述自己的理由。

生:我有一个很荒唐的理由,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焦母嫌弃刘兰芝无后。

因为有的学生还在议论,可能没听清,我就把这个学生的说法重复了一遍。

马上有学生笑了。

也有学生点头表示赞同。

我顺势引导。

师:我们文章中有没有提到焦刘的子女?生答没有。

有学生在下面开始说“无后为大”的话了。

我抓住这一点,又说师:古人说“孝”,有这么一说,“不孝有三——”学生跟着说,我就说很可能这也是原因之一。

课上到这里,就下课了。

后记:其实讨不讨论原因我觉得并不重要,我想要说的是,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在教学中,有些问题我们可以认为是不重要的,但是如果学生有了某种欲望,而且并不是特别不好的欲望,我们还是可以加以引导的。

这节课其实容量还是不大。

我只是根据学生的发言加以引导,学生讲到哪我就引导到哪,我觉得有点能明白李镇西老师上《致女儿的信》里说的要时时留意学生的发言的话了。

我明天打算让学生明白,其实所谓的理由都是“无谓”的,刘被遣是背了“莫须有”的罪名的,这才是令人伤感的地方。

要让学生明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道理。

要让学生体会到刘的悲剧的根源及文章悲剧意义。

如果学生能够感受到悲凉,那么讲授本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在另一个班上的时候,有学生又问到文章为什么又写刘再嫁?如果按古代观念,被遣的女子还能得到“县令”“太守”的垂青,是不可能的。

学生进行了探讨,也很成功。

到这里看到了边老师的卓越的教学机智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了.感觉最深的一点就是,边老师与学生在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的同时,又时时不忘引导学生走回文本, 没有让语文课上的讨论从观念到观念.我听过一教师上这一课也出现了学生说让刘焦私奔的问题, 当时那教师大赞学生有创新,并顺势推出刘的性格一大特点:不珍惜生命。

对于学生这种以今非古、割裂历史的看法教师竟然下如此的判断,我感到很悲哀。

尊重、珍视学生主体感受,重视个性化阅读并不是让教师放弃话语权,一些教师不敢对学生的结论说半个不字,这应该是对新课改的一个误解吧。

期待看到边老师更精彩的下文。

到这里看到了边老师的卓越的教学机智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了.感觉最深的一点就是,边老师与学生在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的同时,又时时不忘引导学生走回文本, 没有让语文课上的讨论从观念到观念.太同意你的观点了,课改应该走出上面所说到的误区,如此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课改。

其实明天的课本人仍然没有写好教案,只在脑中反复琢磨,究竟会上成什么样子,还不清楚。

估计会上得很糟糕。

铁皮鼓的评价呵呵,好啊! 课例收到,觉得很有意思。

当然我可以分析得非常深入,但是否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不知道了。

所以很欣赏这种上法,有些接近李老师的某些想法了。

(他肯定是无时间来看的) 这节课有一定的生成性。

但生成性有一个前提,就是老师必须花相当大的精力研究教材,应付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一切问题。

(其实即使当堂提出的问题老师回答不出来也不要紧)我注意到李老师就是这么做的。

这节课学生思维活跃,老师引导得当,但总觉得还可以引导得更好一些。

有些学生的提法有偏颇,老师就要及时设疑或与之辩论。

比如能不能由“生小出野里”说明刘兰芝的出身?(刘兰芝说这句话的时候本来就是赌气,含有自贬的意思,还不能完全等同于谦词) 不但如此,里面许多有意思的话题都在考验老师的水平,比如关于再嫁的问题。

(当时公主再嫁的都不少)尊重文本而又不囿于文本,讨论气氛活跃,很理想的课堂。

老师引导得自然而不生硬,但我觉得老师在这堂课上似乎还应该表现得再有作为一些。

今天上了第三课时。

效果也不错。

但是因为学生的发言太多了,下课之后记不清楚了。

所以无法整理成实录,就把整个过程大概说说吧。

师生问候。

师:上节可我们探讨了刘兰芝被遣的原因。

大家分析了三个原因,一是“嫉妒”,二是“贵贱”,但是“无后”。

其中分析“贵贱”时在课文中找到了依据。

我想请问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刘兰芝拜辞时说的话之前的那一段。

就是描写她的穿着打扮的那段话。

我想问她为什么要如此盛装打扮?学生开始思考。

我继续引导,说焦母遣送刘的理由是“无礼节”与”举动自专由”,后来说要为焦重新找一个,是秦,而秦在焦母眼中是怎样的人?学生找到书中原句进行了回答。

我顺势问到,描写打扮与焦母这段话有什么联系?马上有学生说是“吃醋”。

我反问是如此吗?又有学生说是“嫉妒”,我又反问。

然后要学生不可随便猜测,要抓住原文分析。

有学生分析到了“倔强”,“不服气”“不甘心”。

有这意思了,但我认为还不太好。

顺着“倔强”一说,总结到是“自尊自爱”。

学生也体会到了此处文章的意趣。

而后就要学生说说刘兰芝拜辞的那段话的意思。

学生方明白“生小出野里”是负气之话。

之后顺势引导学生兰芝被遣的原因(焦母的两条理由)都被推翻,那是什么罪名。

学生至此明白是背负了“莫须有”的罪名。

我再引导学生从“莫须有”的罪名去体会文章的悲剧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