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
课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6版数字教材版)'第一章
1.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 民族性是哲学的要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 学是世界无产 阶级共同的哲 学。
19世纪中叶的西 欧,资本主义比 较发达。
2.历史背景
哲学把无产阶级 当作自己的物质 武器,同样,无 产阶级也把哲学 当作自己的精神
武器。
3.阶级斗争
法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德 国西里西亚纺织工 人起义表明工人阶 级已经开始作为独 立政治力量登上历 史舞台。
哲学与具体科学
辩证关系: 通过两者的比较,更清楚的理解为什么说哲学是世界观
(1)哲学与具体科学都以世界为对象,不同的是,任何自然科学或社会 科学都是以世界(自然和社会)的某一方面为对象,所研究的问题是具体 的,限于特定的领域。哲学以人与世界的总体为对象,所研究的问题和 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并不限于个别领域。 (2)其次,具体科学只研究对象本身,而不研究作为研究主体的人与对 象的关系。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不是站在世界之外“观”世界,而是 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3)最后,具体科学表现为关于某一领域的某种具体知识,哲学则表现 为一种智慧。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又极为密切。哲学不能脱离科学。
3.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 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 现代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 地根植于实践中。
科学对哲学发展的本质 关系是促进的。
科学比技术具有较 大稳定性,哲学则更 具有更大稳定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 重视总结、概括和反 思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两个 命题
科学主义
人本主义
力求在现代科学和 哲学成就的基础上, 使二者达到完美的
两个成因
第一个成因是取决于人类活动的特点 和哲学的本性。人与世界的关系不同于动 物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中思维 和存在的关系最为普遍。哲学基本问题的 产生就是源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第二个 成因是取决于它在全部哲学中的不可超越 性。只要是哲学,只要以哲学的方 式思考, 那么,就都要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都会以不同方式 直接或间接、鲜明或隐 蔽地表明自己在这一问题上所奉行的路线。
马克思哲学原理选择题题库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是(B )。
A.运动的、发展的B.批判的、革命的C.科学的、真理的D.实践的、客观的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B.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C.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D.人类各种知识的总汇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D )。
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一般与特殊的关系4、哲学是( A )。
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B.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C.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D.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
A.德国古典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6、马列主义毛泽东东思想的精髓是( C )。
A.对立统一B.革命性和批判性C.实事求是D.理论联系实际7、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C )。
A.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B )。
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C.核心部分D.实质或灵魂9、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B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A )。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1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B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D、新兴阶级的世界以观14、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征是(D )A、历史性B、真理性C、科学性D、实践性17、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B )A、整体与局部的关系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C、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1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D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C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B、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D、绝对真理的体现20、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C )A、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C、不可知论D、反映论2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D )A、世界的可知性与不可知性问题B、世界的唯一性与多样性问题C、世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问题D、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23、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D )A、适应时代的需要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2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 )A、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B、古代唯心主义与近代唯心主义C、辩证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D、中国的唯心主义与西方的唯心主义26、世界观和方法论是(B )A、等同的B、一致的C、可相干的D、整体和部分关系27、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态度应是(B )A、剖析它的根源,从局部上保留它B、具体分析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C、以它为对立面,作为批判的靶子D、它是根本错误的,要全部抛弃它的内容28、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C )A、对立统一B、革命性和批判性C、实事求是D、理论联系实际29、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B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思想C、共产主义精神D、无私奉献30、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D )A、是否坚持唯物论B、是否支持唯心论C、是否坚持辩证法D、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31、世界观就是(B )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32、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C )A、客观存在的B、人的意识创造的C、由神或客观精神创造出来的D、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构成的33、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D )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3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A )A、只有剥削阶级的哲学B、既有剥削阶级的哲学又有被剥削阶级的哲学C、只有劳动人民的哲学D、哲学是为全人类服务的二、多项选择题1、一个哲学素质较高的人( ABCD )A.能高瞻远瞩B.有宽广的胸襟和恢宏的气度C.有很强的全局与整体观念D.有敏锐的眼光和洞察秋毫的能力E.能全面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2、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在于(ABCDE )A.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B.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C.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个人、自我生存意义上的特殊表现D.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也必然不同E.世界观也就包含着人生观3、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 BD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法论 ⼀、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西⽅的“上帝观”发⽣了变化,认为“上帝在我⼼中”、“上帝代表⼈类之爱”,这是 A.客观唯⼼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主义的观点 C.形⽽上学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命题⽬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主观唯⼼主义具体观点的辨认。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宗教哲学把上帝作为世界之本,⽽上帝是⼀个虚⽆缥缈、根本不存在的现象。
因此,从哲学倾向上说,“上帝本原”是客观唯⼼主义的观点。
但是如果认为“上帝在我⼼中”、“上帝代表⼈类之爱”,将“上帝”转化为⼈的主观意识,从哲学倾向上说,就属于主观唯⼼主义的观点了。
所以B项为正确答案。
本题也属于哲学常识,没有什么难点。
【举⼀反三】本题可变换命制不定项选择题或分析题。
2.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对⾃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C.哲学是⾃然科学的基础 D.哲学是⾃然科学的概括 【命题⽬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哲学和具体科学既联系⼜有区别。
就⼆者的区别⽽⾔,哲学不等同于具体科学,因为哲学是⼀般世界观和⽅法论,它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的对象,回答世界最本质、最⼀般性的问题。
⽽具体科学是研究整个世界的某个部分、某个领域的特殊规律,是研究个性。
但是哲学⼜不能离开具体科学,因为哲学必须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具体科学共性的抽象和概括,离开具体科学,哲学也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同时具体科学也离不开哲学世界观的指导,如果离开正确哲学的指导,具体科学的研究就会迷失⽅向。
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就是共性和个性、⼀般和个别、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以此关系分析题中的四个选项:A项明显是错误的,因为哲学不但不等同于各门具体科学,更不能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所谓“科学之科学”;C项也明显错误,不是哲学是⾃然科学的基础,⽽恰恰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项本⾝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要求,因为题⼲中强调的是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指导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一)作为世界观理论形态的哲学及其特征哲学是用最普遍的概念、最一般的范畴和最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来把握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具体科学:1.都是以自然或社会领域的某一方面为对象,它所研究的问题是具体的,限定于特定的领域。
2.理论性,但不研究作为研究主体的自我与对象的关系,只研究对象自身的规律。
3.为关于某一领域的某种具体知识。
哲学:1.以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为对象,所研究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
.以人与世界为关系为中心而展开的对世界总体性把握。
3.对包括社会和人在内的世界的宏观把握,表现为一种哲学智慧。
实际上,哲学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哲学智慧不同于实证知识:哲学虽然要以具体科学的知识为依据,但它又不是这些具体科学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各种知识中蕴含的普遍规律和意义的揭示。
这就是从科学知识到哲学智慧的升华。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又极为密切:哲学不能脱离科学,需要通过对科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再思考的方式来把握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世界观与人生观哲学是对(人与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人本身和人生意义)的总体理解,关系到人们对待生活的根本态度以及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本准则。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人生观: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直接决定着人们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1.世界观包含着人生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2.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集中体现。
人生观是一个如何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世界观问题。
人生观问题根源于人的特殊的存在方式,以及由此构成的特殊矛盾:1.人的存在的自由与必然的矛盾。
2.人的生活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3.人的生命的有限与无线的矛盾。
人生观包括:对人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认识、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的理解。
具体表现为对生与死、福与祸、荣与辱的看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电子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基本方法论教学内容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电子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基本方法论教学内容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基本方法论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1. 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总体性认识和把握,是人们对宇宙、自然与社会,人与社会关系等基本问题的看法和认识。
2. 科学: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观察、实验、研究和理论推理,从事物发展的真实过程中,发现客观规律并加以理论概括和总结。
3. 哲学: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世界观,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活动的根本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思考的学科。
4. 哲学方法论:是研究和解决基本问题的一种思考方式和科学方法,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1. 古代哲学:包括古代东方哲学、古希腊哲学等,主要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源泉之一。
2. 新时期哲学:包括启蒙哲学、唯心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古典德国哲学:包括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反映了客观世界发展的根本规律,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出发点: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对世界进行认识与把握,实现人的思维和物质的互动。
2.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反映了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包括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方面。
3. 社会历史是辩证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历史的产物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实现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
4. 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人是社会的根本性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决定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努力和实践,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1. 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包括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推理等方式,揭示事物之间的内部矛盾和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第一章)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从广义上说, 什么是哲学?或哲学是什么?哲学是一门既古老又现实的学问。
应从七个方面理解。
2、一种知识3、一门学问4、一种思想修养5、广义哲学 4. 一种精神境界6、一种政治信仰7、世界观方法论8、时代精神的精华每一时代综合文化(大文化)的精华必定凝聚、沉淀到该时代的优秀哲学之中。
历史上任何一种优秀哲学都是该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如此!第一章马克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1.哲学概念及丰富含义(四句话, 即从四方面去理解)(1)、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3)、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4)、哲学是重要的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形式2.哲学的历史演变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不是固定不变的, 不是一开始就清楚的, 而是一个不断探索认识、不断清晰化准确化的过程。
(1)、古代哲学阶段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有悠久的哲学传统。
最典型的是古希腊哲学。
那时候的哲学是包罗万象的, 没有把哲学同具体知识学科区分开来, 所以那时候的哲学就是博学, 那时候的哲学家就是博学家。
(2)、近代哲学阶段近代哲学以欧洲哲学为代表。
它是伴随资产阶级革命和科学技术空前大发展而兴起的新的哲学体系。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和传播以马克思主义命名的哲学,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造的崭新的科学哲学体系。
这种哲学是历代优秀哲学的科学继承, 是当代科学精神的精华, 是如今世界上最优秀、最科学的哲学体系。
(后面第二节重点讲)二、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历史源远流长, 哲学派别林林总总, 哲学观点千奇百怪, 哲学形式五花八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 没有人提出过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定义恩格斯说: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现在的表述是: 物质与精神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第一节
黑格尔关于哲学的七个比喻
(1)庙里的神 (2)厮杀的战场 (3)花蕾、花朵和果实 (4)密涅瓦的猫头鹰 (5)消化和生理学 (6)同一句格言 (7)动物听音乐
15
当代哲学观
(1)普遍规律说 (2)认识论说 (3)语言分析说 (4)存在意义说 (5)精神境界说 (6)文化批判说 (7)文化样式说 (8)实践论说
[参考观点8]
按照陈修斋先生的解释,哲学的“无定论”是因为 他所面对的宇宙的“无限性”;并且陈先生把无定 论看作哲学的本性,认为“只有无定论的问题才是 真正的哲学问题,而真正的哲学问题总是无定论 的”;哲学正因其无定论而有价值、有意义,其最 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有助于使人摆脱心灵的桎梏, 解放思想,开拓心胸,提高精神境界···从而获得 ··· 精神的自由”,“认为哲学有定论,正是那种教条 主义、僵化思想的根源,它和生动活泼、充满生命 力、并且不断向前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背道而 驰。···哲学要改革,就必须从认识和肯定哲学无 ··· 定论开始”。
12
*什么是哲学
.哲学与现实关系密切,却又与现实保持着一
定距离。 哲学之思是超越于传统、经验、常识的思考, 是对于思想本身的思考。
马克思:“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 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
13
*什么是哲学
哲学试图在平常的物事中,寻求一些不平常的 甚或反常识的东西, 如古希腊的“飞矢不动”论、中国古代的“白 马非马”论等,并且常常渴求“于无疑处见有 疑”、“于无声处听惊雷”, 所以,日常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 在普通人点头的时候,哲学家却可能摇头; 在一般人狂欢的时候,哲学家却敲起了警钟; 在普通人陶醉于对大自然的胜利的时候,哲学 家们往往能够有某种不祥的预感。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二)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
对这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党性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的唯一标准。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或世界的可知性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二)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它的根本观点是用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并且认为这种或这些物质形态是运动变化的。
如,五行说;气者,理之依也;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水为万物的始基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它的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
其局限性和缺陷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称旧唯物主义,其缺陷是不把对象当做实践来理解,不了解实践是现存世界的“基础”。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3版)章节题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圣才出品】
第1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填空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
从内容上它是包括______和______在内的完整的学科体系;从研究对象来讲,它是关于______、______和______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从阶级属性和功能来讲,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______和______的思想武器;从本质特征上讲,它是以______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科学学说。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自然;社会;思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践【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2.______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
【答案】理论结合实际【解析】“理论联系实际”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概括表述,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其基本精神是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______。
【答案】方法论【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______。
【答案】19世纪40年代中期【解析】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各主要国家已经发展成熟,无产阶级作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就需要有一种正确地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来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5.标志19世纪自然科学重大成就的三大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__。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名词解释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2)世界观(3)唯物主义(4)辩证法(5)马克思主义哲学(6)方法论(7)唯心主义(8)形而上学参考答案(1)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是自发的、不系统的形式。
(3)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哲学家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唯物主义。
(4)辩证法:辩证法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学说。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
(5)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6)方法论:就是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也叫做指导思想。
(7)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哲学派别,都是属于唯心主义。
(8)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它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章《物质、意识和实践》(1)物质(2)意识(3)运动(4)静止(5)时间(6)空间(7)人工智能(8)主观能动性(9)实事求是(10)实践(11)一元论(12)二元论参考答案(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它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科学和哲学思想发展的光辉结晶;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化的时代精神的反映。
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它是在批判地继承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总结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
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仍是指引我们行动的伟大旗帜,是推动现代化事业前进的巨大精神动力。
学习和掌握、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代中国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本章讲四个问题:哲学和哲学形态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本质和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本章重点和难点:1、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角度理解哲学形态的历史发展,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在人类哲学发展史上的变革意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途径与意义。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形态的历史发展一、什么是哲学哲学一词源于希腊文,由“philos”和“sophbs”构成,前者为爱,后者为智慧,意为爱智慧。
自哲学产生起,人们就视其为智慧之学,使人聪明之学。
这种看法,不无道理,但只是表述了哲学的某一性质或功能,并没有把哲学和其他使人聪明的学问区别开来,更不足以表明哲学的本质特征。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理论形态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那么什么是世界观呢?世界观是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生活在世界中,首先就要同自然界打交道,进行变革自然界的物质生产活动,以解决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行问题。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对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 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与斗争。
(1)辩证法的主要观点和形态
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 发展的,没有绝对静止和永恒不变的东西;事物的运动 和发展不只是量的变化,而且是质变和飞跃;事物运动 变化的根源主要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自身所 包含的矛盾性。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 立场、观点、方法;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 风;
3、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化于心、外化 于行。
课后练习
选择题:
1、哲学是 )
A.人生观的学问 观
C2.、理思论维化和、存系在统的化关的系世问界题观是 汇 A.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本问题 C.发展观的基本问题 问题
③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 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方向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 本原问题,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这一问题的不同 回答,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哲学派别。 (选择题)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选择题)
可知论:肯定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承认客观世 界能为人们所认识的哲学观点。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否认客观 世界能被人们所认识,或者否认客观世界能被人 类彻底认识的哲学观点。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选择题、辨析题)
在可知论中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 不可知论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因此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作为哲学的非基本派别, 并未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基本派别 。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A、世界运动和发展问题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D、世界的可知性问题4、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是()A、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何唯物主义辩证法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C、古代原子论近代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D、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6、哲学上的两大基本别是指()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7、哲学史上,第一位全面系统阐述辩证法思想的伟大哲学家是()A、赫拉克利特B、黑格尔C、马克思D、恩格斯8、古希腊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代表是()A、巴门尼德B、赫拉克利特C、毕达哥拉斯D、芝诺9、古希腊唯物主义最高成就者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德谟克利特10、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一切哲学的最主要的最显著的特征是()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阶级性1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B、中世纪经院哲学C、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A、细胞学说B、牛顿力学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星云假说E、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2、哲学史上著名的不可知论者是()A、狄德罗B、笛卡尔C、休谟D、贝克莱E、康德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是()A、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一切科学和知识的总汇D、认识论和辩证法E、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4、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取决于下列哪些因素()A、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B、科学发展状况C、阶级斗争情况D、哲学自身的发展情况E、宗教信仰的变化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费尔巴哈唯物主义B、黑格尔的辩证法C、培根的经验论D、康德的认识论E、狄德罗的认识论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是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因为它是()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E、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世界是否辩证发展的问题C、我们的思维能否认识我们周围的现实世界的问题D、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E、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8、下列判断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性质的有()A、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B、天命主宰人的一切C、人为自然界立法D、存在就是被感知E、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影子9、辩证法发展的基本阶段是()A、思维辩证法B、朴素辩证法C、自然辩证法D、唯心辩证法E、唯物辩证法10、一切唯心主义都()A、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质B、是不可知论C、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D、坚持精神到物质这个认识的基本路线E、认为绝对精神产生万物11、所有的唯物主义都主张()A、世界是可知的B、世界是不可知的C、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E、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2、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已经过时B、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课题C、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概括材料D、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新的总结E、新技术方法可以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的作用(三)辨析题1、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006年大纲修订说明与命题线索图大纲修订说明:1.本章修改了四个知识点:(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原表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原表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原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原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本章删除了一个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命题线索图:略。
历年命题规律透视及对策一、1995年至2005年试题分值分布表略。
二、本章命题特点及规律1.本章除1998年文科出过一道辨析题外,均以单选题、多选题的形式命题,且分值小。
2.本章共三节,很明显,历年命题的重点在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3.由于本章包含的是非常基本的概念与原理。
命题者最常见的命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给出一个观点(或是哲学名言)让应试者判断其属于什么哲学派别的观点,如2001年理科第3题。
另一种题干以“下列命题中,属于……的是”的形式命制,如1993年理科第19题,文科第2题;1997年文科第11题等等。
4.由于本章内容少,故出现过1992年理科第6题与1995年理科第2题试题重复的现象。
估计以后还会出现这种情形。
三、核心预测及复习建议1.由于本章的历年命题重点在第一节,故建议应试者应侧重理解第一节的相关重要知识点,如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名词解释(1)哲学(2)世界观(3)唯物主义(4)辩证法(5)马克思主义哲学(6)方法论(7)唯心主义(8)形而上学(1)哲学:哲学是理论论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是自发的、不系统的形式。
(3)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哲学家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唯物主义。
(4)辩证法:辩证法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学说。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5)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6)方法论:就是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也叫做指导思想。
(7)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的哲学派别,都是属于唯心主义。
(8)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它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章《物质、意识和实践》1.名词解释(1)物质(2)意识(3)运动(4)静止(5)时间(6)空间(7)人工智能(8)主观能动性(9)实事求是(10)实践(11)一元论(12)二元论(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概念是对各种“实物的总和”,“总和的抽象”,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题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特征以及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是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时代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唯物主义哲学C.古希腊罗马哲学 D.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体现的是A.二者都是辩证法 B.前者是辩证法,而后者是诡辩论C.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D.二者只是强调的方式不同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A.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 B.社会实践C.以现代西方哲学为主 D.理论联系实际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A.独立思考 B.确立一般的世界观C.同唯心主义斗争 D.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唯一标准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7 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曾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一认识属于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宿命论的观点8.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原则是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C.分析和综合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9.爱因斯坦曾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一认识表明A.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B.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哲学研究的对象C.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10.人的各方面素质中,其基础是A.哲学素质 B.人生理想C.文化素质 D.工作能力11.“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体现的是A.实用主义观点 B.经验主义观点C.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D.实证主义观点12.“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苏格拉底 B.德谟克里特C.赫拉克利特 D.希罗多德1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A、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 B.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C.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D.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的社会历史观14.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建立的基础是A.人本主义 B.科学主义C.自然主义 D.自由主义15.一种哲学是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取决于它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而是取决于它是否A.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B.以思想的形式表现了时代精神C.放之四海而皆准 D.体现了“绝对真理”16.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态度是A.坚持和发展 B.全盘接受C.一概抛弃 D.绝对信仰17.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必然和自由的关系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D.本质与现象的关系18.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极大影响是A.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理性B.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的真理体系C.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D.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19.哲学上的二元论指的是A.唯物论和唯心论B.先验论和反映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主张物质和精神共同组成世界本原的理论20.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思潮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实质是A.客观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唯心主义21.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哲学的过程中采取的态度是A.批判其错误观点 B.采纳其合理思想C.批判地继承 D.把二者简单地结合在一起22.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C.群众路线 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3.最早提出世界物质本原问题的哲学派别是A.机械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 D.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24.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世界是“感觉的复合” B.世界是上帝创造的C.世界是不可知的 D.世界是精神的产物2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A.为人类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道路B.它是具体科学的“科学之科学”C.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D.人类哲学思想已发展到了尽头26.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为A.朴素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马克思唯物主义、列宁的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27.实证主义哲学追求的是A.思维和存在的统一B.“确实的”知识C.辩证法和历史观的统一D.逻辑和历史的统一28.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人们自发地形成的世界观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29.“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以为天地矣。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5版)章节题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圣才】
第1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名词解释1.哲学答:哲学是指一种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人类智慧,它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世界观,既包括对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理解,又包括对历史以及人与历史关系的总体理解,还包括对人本身以及人生意义的总体理解。
哲学的内容极为丰富,是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等在内的理论体系。
2.方法论答:方法论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哲学学说。
黑格尔第一次把哲学方法论和各门具体科学的方法论区别开来。
方法论与世界观相统一。
用世界观去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
一般说来,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取决于对世界的基本观点。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去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便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它要求人们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地、全面地、历史地观察事物,具体地分析具体问题,根据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所处的条件制订工作方针和计划,能动地改造世界。
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人类所从事的各个具体领域的实践活动、科学研究活动,还有其自身的若干具体方法,亦同样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
3.马克思主义哲学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4.唯心主义答: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或意识为第一性,物质为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5.历史唯物主义答:历史唯物主义,又称“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和运用,无产阶级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皆有,普通人们的世界观通常是自发的,而哲学则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哲学是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关于世界的最一般的问题。
(2)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和具体科学存在着区别。
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哲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世界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
哲学和具体科学又存在着联系。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同时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我们既要反对用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又要反对取消哲学指导作用的“取消论”。
(3)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方法论是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1)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其二,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
(2)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所构成的对立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构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唯物主义主张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主张思维决定存在,意识决定物质。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构成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可知论主张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
(3)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关系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其中,第一方面是主要的。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理由以及把握这一问题的意义 ①物质和意识作为哲学范畴,是对世界上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最高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006年大纲修订说明与命题线索图大纲修订说明:1. 本章修改了四个知识点:(1 “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原表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原表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 原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4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原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 本章删除了一个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命题线索图:略。
历年命题规律透视及对策一、 1995年至 2005年试题分值分布表略。
二、本章命题特点及规律1. 本章除 1998年文科出过一道辨析题外,均以单选题、多选题的形式命题,且分值小。
2. 本章共三节, 很明显, 历年命题的重点在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
3. 由于本章包含的是非常基本的概念与原理。
命题者最常见的命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给出一个观点 (或是哲学名言让应试者判断其属于什么哲学派别的观点,如 2001年理科第 3题。
另一种题干以“ 下列命题中,属于…… 的是” 的形式命制,如 1993年理科第 19题,文科第 2题; 1997年文科第 11题等等。
4. 由于本章内容少,故出现过 1992年理科第 6题与 1995年理科第 2题试题重复的现象。
估计以后还会出现这种情形。
三、核心预测及复习建议1. 由于本章的历年命题重点在第一节, 故建议应试者应侧重理解第一节的相关重要知识点,如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2. 根据命题者历年命题的特点, 建议应试者在复习中多积累一些哲学名言或当前流行的哲学观点并分析其属于哪个派别, 如果是错误的, 指出其实质是什么。
3. 本章单独命制大题的可能性较小, 但是联系其他章节或其他学科命制大题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本章命题原则上是选择题, 素材除来自中外哲学史上的著名论断外,还有可能取材日常生活用语及科学领域的典型事例和最新发展。
4. 复习中还需重视本章修改知识点及第三节。
考纲知识点讲解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易命制选择题1.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要在搞清哲学和世界观的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把握哲学的本质。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具有自发和朴素的性质, 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和基础, 世界观人皆有之, 不能说人人都是哲学家。
哲学是世界观, 但不是一般的世界观, 哲学是以整体的世界为对象, 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宏观性总括性把握, 哲学的本质就是以最普遍的概念所构成的逻辑体系来把握世界,所以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 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紧密相联的, 它们产生的初期是结合在一起的,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科学知识的积累, 具体科学才逐渐从哲学的母胎中分化出来。
哲学和具体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哲学和具体科学都研究规律,都以概念、范畴、规律的逻辑体系来认识世界; 区别在于哲学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研究世界的普遍规律; 具体科学从某一方面研究世界, 把握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 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哲学源于知识又高于知识,是知识的综合和升华,达到对世界、人与世界关系和人的本质的认识。
3.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人们的世界观形成之后, 必然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动, 这就是世界观向方法论的转化,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一定的方法论又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并影响世界观, 世界观是方法论的基础, 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和运用,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是文明的活的灵魂, 哲学革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是使人崇高起来的学问。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贯穿于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
△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易命制选择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在哲学史上,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曾讲到过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但是, 鲜明而完整地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的是恩格斯,他在《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部哲学经典中指出:“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1997年理科单项选择题第 1题考查该要点2.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些内容第一方面是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 精神和物质,谁决定谁、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
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 就是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第二方面是同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和存在之间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我们关于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 ? 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 ? 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反映现实 ? 也就是世界可知不可知的问题,这是区分可知论不可知论的标准,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把一切哲学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从历史角度看, 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及两个方面的论断, 是以理论的形式浓缩地再现了哲学发展的历史。
人类的哲学观念首先是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开始的。
西方从 16世纪开始,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发生重点转移,即由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转移向第二方面。
从理论上看,尽管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在历史长河中可以发生重点转移, 但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构成了哲学基本问题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 不能把两个方面看成互不相关,各自独立的问题。
3. 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1是任何哲学和哲学家都必须回答的问题,是回避不了的问题,任何一种回避的本身就是一种回答,这是哲学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2是解决其他一系列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出发点,决定着哲学发展的方向和路线以及哲学派别。
(3哲学基本问题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是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易命制选择题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1无论古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派别的惟一标准,是它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即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它们在哲学意义上, 即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第一性上使用。
除此之外,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
(2唯物主义主张并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则相反,主张并坚持意识第一性, 物质第二性。
哲学史上有主张物质和意识两个本原的二元论, 其实质仍然是唯心主义的。
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这就是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
(1992年理科单项选择题第 6题和 1995年理科单项选择题第 2题均考查该要点2.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历史形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是本原,物质不依赖于精神而独立存在,精神是派生的,是物质的产物,是对物质的反映,精神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
唯物主义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历史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一个历史形态。
它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肯定世界的物质性, 其主要特点是把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如金、木、水、火、土、风等并且认为这些物质形态是运动变化的。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坚持用物质的原因说明世界, 在根本方向上是正确的, 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
但是它缺乏科学的抽象和论证, 是直观和猜测的,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不可能把唯物主义一元论坚持到底。
(1998年理科单项选择题第 2题考查该要点(2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
它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广延性,不可分性都是不变的。
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有一定实证科学的根据和论证, 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直观性、朴素性,是物质观上的进步。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
(4旧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缺陷旧唯物主义是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合称, 又可以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
旧唯物主义的成就体现在:始终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坚持反对唯心主义, 尽可能把哲学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
高举理性旗帜, 反对封建迷信; 高举科学旗帜, 反对宗教神学和“ 君权神授” 。
在政治上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的民主革命的“ 哲学先导” ,对社会的进步起了很大的作用。
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不了解人的实践活动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意义和作用,只是从客体方面去直观世界,抹煞了人及其意识的能动性。
旧唯物主义的缺陷表现在:把一切运动形态归结为机械运动,用机械力学解释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机械性。
不懂得世界是一个过程, 把事物看成彼此孤立、永恒不变的, 否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形而上学性。
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的“ 半截子唯物主义” 的不彻底性。
(1993年理科多项选择题第 18题考查该要点3. 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存在根源(1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社会历史根源是社会生产力落后和科学极不发达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
阶级根源是在阶级社会中, 反动统治阶级需要支持并强化唯心主义哲学为其服务。
认识论根源是主观性,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
把人的复杂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方面加以夸大, 使之绝对化, 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
(1998年文科辨析题第 23题考查该要点(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精神是世界的本质,世界是精神的世界,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精神的产物,完全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1993年理科选择题第 19题考查该要点(3唯心主义的主要形态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