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作业)

合集下载

现代管理理论流派及观点

现代管理理论流派及观点

主要学 主要观点 创新 代表人 适用范 缺陷

点物 围
社会系统 1. 将组织看作 从社会 切斯 致力于将
学派 是一个通过调 学的角 特·巴纳 传统的、
整内外部力量 度来研 德
较松散、
达到均衡的开 究管理,
较非正式
放性的系统, 将组织
的组织向
是一种人的相 看作带
现代组织
互关系的协作 有社会
过渡和提
体系,它是社 属性的
把“效率”和“效果”结合起来、重视理 论联系实际、强调“预见”能力,强调不 断创新,强调权力集中。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 管理过程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数量(管理科学)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
主要学 主要观 创新 代表人 适用范 缺陷
派点
点物

管理过程 1. 把管理 提供了 詹姆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
管理过程学派
哈罗德·孔茨的职能管理
哈罗德·孔茨的代表作:《管理学原理》、《管理理论的 丛林》、《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走向统一的管理学》 等。
1孔茨认为管理是通过别人使事情做成的各项职能。 2他非常强调管理的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 3孔茨将管理的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 制5项。 4他认为协调的本身不是一种单独的职能而是有效地应用 了这5种职能的结果。
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条件
•深层原因 生产力导致生产方式变化; 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自然科学的渗透
•方法论准备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 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
现代管理理论总结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特征
强调系统化、重视人的因素、重视“非正 式组织”的作用、广泛地运用先进的管理 理论和方法、加强过程学派

(完整版)11个管理学派

(完整版)11个管理学派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管理世界在不断发生变化,每天都有新的管理问题和管理理论出现,对管理的本质的认识会直接决定一个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并影响其管理效果。

哈罗德•孔茨是当代最著名的管理学家之一,他把管理提升到了一个艺术的高度,将管理定义为“通过他人完成任务的机能”。

哈罗德•孔茨在1980年5卷2号《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了《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此时的管理学主要学派已经达到十一个,即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管理过程学派。

孔茨的这篇文章,和他1961年12月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般被看作对管理学体系较全面的概括。

《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是孔茨在完成《管理理论的丛林》的19年后,观察异彩纷呈的管理学派,指出了更加繁荣茂盛的“管理丛林”。

细细品味“管理理论的丛林”,慢慢体会名家流派的经典思想,绝对是一种能够带来满足感与成就感的心灵享受。

一、管理过程学派1、代表人物:⑴.法约尔。

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⑵。

詹姆斯•穆尼;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

其主要著作是《组织原理》⑶.拉尔夫•戴维斯,美国管理学家和一些大公司的顾问。

1916年在科内尔大学获机械工程学位。

他比较强调管理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管理哲学才能为企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其主要著作有《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采购和储存》《组织和系统中的一些基本考虑》《企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原理》《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管理哲学》等。

⑷.哈罗德•孔茨;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早年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以后在美欧各国讲授管理学,并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国的大公司中任咨询工作,曾担任美国管理学会会长,以后在美国加利福利亚管理研究院任管理学的名誉教授.2、发展过程: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

管理学原理题库2

管理学原理题库2

《管理学原理》题库第一篇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管理学的发展史上,对于管理中人性问题的关注开始于(A )A.霍桑实验B.泰勒的科学管理C.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D.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2.管理过程学派初期的代表人物是(A)A.法约尔B.孔茨C.德鲁克D.西蒙3.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它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

管理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是(A)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技术属性D.人文属性4.在下列有关个体行为的理论中,属于激励内容理论的是(C)A.期望理论B.波特劳勒模型理论C.双因素理论D.X理论Y理论5.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有效性,这一论述表明了管理的(D )A.一般性B.多样性C.历史性D.实践性5.具有系统的全面的处理复杂问题的技能是指管理者的(C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学习技能6.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是(A )A.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B.计划、组织、创新、决策、控制C.计划、组织、指挥、沟通、控制D.计划、组织、领导、决策、控制7.保证在组织中“事事有人做”属于管理的(B )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8.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中生产力决定了(B )A.管理的社会属性B.管理的自然属性C.管理的艺术性D.管理的科学性9.下列哪一项是梅奥等人在总结霍桑试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D )A.职工是自然人B.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导向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C.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D.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10.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 )A.人和物的因素B.信息与环境的因素C.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D.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1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在(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B. 20世纪30年代C. 20世纪40年代D. 20世纪60年代12.泰罗认为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 )A.管理培训B.管理实践C.劳动竞赛D.心理革命13.“管理机构从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应该建立关系明确的职权等级系列”指的是法约尔管理十四原则中的哪一项?(C)A.统一指挥原则 B.统一领导原则C.等级链原则 D.集中化原则14.霍桑实验的四个结论中对职工的定性是(B)A.经济人 B.社会人 C.有限理性人 D.复杂人15.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D)A.韦伯 B.孔茨 C.巴纳德 D.西蒙16.直线型组织结构一般只适用于(B)A.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B.没有必要按职能实现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C.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中型组织D.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大型组织17.需求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 B )A.赫茨伯格B.马斯洛C.麦克莱兰D.弗鲁姆18.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C )A.提高管理水平B.提高人的积极性C.提高劳动生产率D.提高市场占有率19.美国管理学家罗伯特。

现代管理理论流派及观点

现代管理理论流派及观点

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应使用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管理的问 题。
个人是否参加组织的活动是以个人的目标愿望等为依据的,组织中的管理 人员就是通过改变个人达到动机来影响他们的行为,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的。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
社会系统学派
2.巴纳德认为,作为正式组织的协作系统,都包含了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 信息的沟通3个基本要素。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
决策理论学派
❖ 詹姆斯•马奇 (1916- )
❖ 主要成就: 关于组织理论的研究。
❖ 著作: 西蒙和马奇:《组织》,1958年; 马奇和赛尔特合写:《公司行为的一种理论》,1963年。
(James G. March ,1916~)
主要学派 主要观点
创新点 代表人物 适用范围 缺陷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
社会系统学派
(2)共同的目标。 ▪ 没有共同的目标,组织成员就不知道要求他们提供何种努力,同时也不知 道自己能从协作劳动的结果中得到何种满足,从而不会进行协作活动。
▪ 管理人员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就是帮助组织成员加深这种认识,并努 力避免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不一致或理解上的背离。
▪ 努力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沟通系统。
▪ 从不同的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服务。
▪ 规定并解释组织的共同目标,并努力协调组织成员个人目标与组织共同目 标之间的矛盾。
主要学派 主要观点 创新点 代表人物 适用范围 缺陷
决策理论学派 1.决策理论 从社会系统学 是以社会系 派发展而来 统理论为基 (将行为科学 础的。 理论、系统理 2.决策分为 论、运筹学、 四个阶段: 计算机科学等 收集情报, 综合运用于管 拟定计划, 理决策问题, 选定计划, 形成了关于决 评价计划 策和决策方法 的完整理论体 系)

第十章 现代管理论的主要学派

第十章  现代管理论的主要学派

3.拉尔夫·戴维斯的管理思想 代表作:《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 《企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等。 戴维斯的管理思想经过了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1)从车间一级的作业的角度看待管理。 (2)研究范围转到更广阔的管理的角度。 (3)进一步发展了“管理过程”的概念,但仍以相当大的篇幅论 述生产车间的问题。 (4)完全从企业高层管理的角度来探讨经营管理问题。 4.哈罗德·孔茨的管理思想 哈罗德·孔茨的代表作:《管理学原理》、《管理理论的丛林》、 《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走向统一的管理学》等。 孔茨认为管理是通过别人使事情做成的各项职能。他非常强调 管理的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孔茨将管理的职能划分为计划、 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5项。他认为协调的本身不是一种单独的 职能而是有效地应用了这5种职能的结果
六、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是指偶然事件或偶然性。权变理论的主要涵义是:权宜应变。称为因地制宜理论、 情景管理理论、形势管理理论、以及情况决定论等。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 一种管理理论。权变理论学派的核心就是力图研究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 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 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寻求不同的 最适合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 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1.英国学者伯恩斯和斯托克。他们最早运用权变思想来研究管理问题,并合著了《革新 的管理》一书。 2.美国学者劳伦斯和洛希。1967年两人合写《组织和环境》一书,论述了外部环境和组 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组织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分散化和整体化。 3.美国学者卢桑斯。主要著作有。《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管理导论: 一种权变学说》。管理学界一般认为,卢桑斯的“如果——就要”关系理论是权变理论的 思想基础。卢桑斯将现存的管理理论划分为四种学派,即:过程学派、计量学派(或称管 理科学学派)、行为学派和系统学派。他将自己的理论视为是对上述理论的发展。他的管 理理论重点突出了将管理与环境妥善结合起来,并使管理理论更贴近管理实践。 4.英国女管理学家伍德沃德。她的主要著作有:《经营管理和工艺技术》、《工业组织: 理论和实践》、《工业组织:行为和控制》。 5.莫尔斯和洛希,主要著作有《超Y理论》、《组织及其成员:权变方式》, 6.菲德勒。主要著作有《领导游戏:使人适合情况》, 7.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主要著作有《组织与管理:系统观点与权变理论》等。

谈谈现代管理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思想。

谈谈现代管理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思想。

第一部分:题目二:谈谈现代管理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思想。

1、经验学派:经验学派又称案例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和欧内斯特·戴尔。

这一学派的中心是强调管理的艺术性。

他们认为,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都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关企业管理的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概括和理论化,不必企图去确定一些原则,只要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一些成功经理人员的成功经验和他们解决特殊问题的方法,便可以在相仿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管理。

经验学派的主要观点是:1)关于管理的性质,他们认为管理是管理人员的技巧,是一个特殊的、独立的活动和知识领域。

2)关于管理的任务,他们认为作为管理人员的经理,有两项别人无法替代的特殊任务:一是必须造成一个“生产的统一体”,二是在作出每一个决策和采取每一行动时,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协调起来。

3)提倡实行目标管理。

2、群体行为学派:这个学派同人际关系行为学派密切相关,以致常常被混同。

但它关心的主要是一定群体中的人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它以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

这个学派着重研究各种群体的行为方式。

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均在研究之列。

有人把这个学派的研究内容称为“组织行为”研究,其中“组织”一词被用来表示公司、企业、政府机关、医院以及任何一种事业中一组群体关系的体系和类型。

这个学派的最早代表人物和研究活动就是梅奥和霍桑试验。

德国学者卡特·卢因(1890--1947)于1944年首先提出“团体动力学”的概念来描述团体中人与人相互接触、影响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对以后的团体行为的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

后来美国管理学家克里斯·阿吉里斯(1923-)在1957年发表的《个性与组织:互相协调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所谓“不成熟一成熟交替循环的模式”指出“如果一个组织不为人们提供使他们成熟起来的机会,或不提供把他们作为已经成熟的个人来对待的机会。

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四.决策理论学派
1学派代表人物: 西蒙(H.A Simon)(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以及詹 姆斯· 马奇(James G.March,1916-) 2决策理论学派的简介: 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系 统论的观点,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统筹学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 一种理论。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管 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如何对组织活动进行统一管理的研究从两 个方面展开:其中一个就是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它继承了 巴纳德的社会组织理论,着重研究为了达到既定目标所应采取的 组织活动过程和方法。
七.权变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有卢桑斯、菲德勒、豪斯等人 概述:这个学派强调,管理者的实际工作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 权变管理同情境管理的意思差不多,常常通用。但有的学者还是认 为应该加以区别,情境管理只是说管理者实际上做些什么取决于既 定情境,而权变管理则意味着环境变化同管理对策之间存在着一种 积极的相互关系。按权变的观点,管理者可以针对一条装配线的具 体情况来确定一种适应于它的高度规范化的组织形式,并考虑二者 之间的相互作用。
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应有四个特点: 一是以目标为中心,始终强调系统的客观成就和 客观效果; 二是以整个系统为中心,强调整个系统的最优化 而不是子系统的最优化; 第三,以责任为中心,分配给每个管理人员一定 的任务,而且要能衡量其投入和产出; 第四,以人为中心,每个员工都被安排做具有挑 战性的工作,并根据其业绩支付报酬。 同时,在系统管理中,有四个紧密联系的阶段: 创建系统的决策、系统的设计、系统的运转和控制以 及系统运转结果的检查和评价。>从系统观点来考察 和管理
十.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1创始人:特里司特(E. L. Trist)及其在英国 塔维斯托克研究所中的同事。 2观点: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认为,组织既是一 个社会系统,又是一个技术系统,并非常强调技 术系统的重要性,认为技术系统是组织同环境进 行联系的中介。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概述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the sociotechnical systems approach) 是在社会 系统学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企业中 的技术系统(如机器设备和采掘方法)对社会系统有 很大的影响。个人态度和群体行为都受到人们在 其中工作的技术系统的重大影响

现代管理学派

现代管理学派

现代管理学派(上)现代管理理论,是在古典管理理论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现代管理理论除了在科学管理和组织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充实完善外,更主要的是表现为发展的多元性,形成了“管理学说丛林”。

比较重要的学派主要有:传统的管理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技术经济系统学派、决策管理学派、权变管理学派、经济分析和会计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等。

这些纷杂的“理论丛林”有些是表明或扩充原有概念,有些是适用于某种特定范围,有些是融汇各家编织成新的方法,更有一些是采用了全新的观念和工具。

如果说,近代管理理论主要侧重于研究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和组织控制,解决管理的行为。

那么,现代管理理论就其主要特点来说,研究的重点是人群关系,并且把管理对象的相关因素综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旨在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解决经营管理的决策性问题,现代管理理论把人看做是受社会环境影响和制约的,具有自主性和个性的决策人,强调用各种激励方法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行为科学学派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劳资矛盾的尖锐化,古典理论已不能适应有效地控制工人和提高利润的目的,所以,从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开始,就逐渐出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学研究,即出现了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是运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学等科学的理和方法来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这一学派认为,管理问题的解决,如果只重视物质和技术条件,而忽视人的行为和社会环境对工效的影响,是片面的.他们强调人和人的行为是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重视环境和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提高工作效率的影响,因此,它研究人的行为以及产生行为的思想动机,探求人类行为的规律.行为科学产生于美国,它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⒈人际关系学说--早期的行为科学早期的行为科学着重研究职工在生产中的人际关系,侧重于阐述职工作为“社会人”的假设和社会需要的满足问题。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巴纳德与社会系统学派
一、巴纳德生平和著述
巴纳德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 它被管理学界誉为经典 1925年:《发展经理人员的能力》 1929年:《组织实践中的业务原则》 1929年:《社会进步中企业利益》 1930年:《为企业服务的大学教育》 1936年:《雇主和职业指导》 1938年:《关于经济行为中的非理性》 1939年:《工业关系中的高层管理人员的职责》 1940年:《集体协作》 1945年:《经理人员的教育》 1945年:《伦理和现代组织》 切斯特巴纳德 1947年:《工业研究组织的若干方面》 1951年:《科学和组织》 1955年:《企业首先的基本条件》
经验主义学派
二、主要代表著作及思想贡献
1946年《公司的概念》(该书的重要贡献在于,首次提出‚组织‛
的慨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 1954年《管理实践》 (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 管理。) 1966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本书成为高级管理这笔度的经典之 作。) 1973年《管理:任务、责任、实践》(该书被誉为‚管理学‛的 ‚圣经‛。)
决策管理学派
三、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管理就是决策
2.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搜集情况阶段;拟定计划阶段;选定计划和实施阶段; 评价计划阶段) 3.合理性的决策标准
(难得最佳方案的原因:信息的不完全性;预测的困难性;
穷尽可行性的困难性) 4.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决策管理学派
四、简评
197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西蒙诺贝尔经济学奖,肯定 了他在组织决策理论的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总结性地指 出:‚就经济学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西蒙首先是一名经 济学家,他的名字主要是与经济组织中的结构和决策这一 相当新的经济研究领域联系在一起的。‛ 彼得斯说:‚西蒙所说的‘最满意’的决策原则是符合实 际的。因为在决策中,如果不顾条件地盲目追求最好,最 后可能连好都找不到。‛ 管理就是决策,西蒙的决策理论不但适用于企业组织,而 且也适用于一切正式组织及机构的决策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作业)汇总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作业)汇总

哈洛德·孔茨在1961年12月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19年后又发展《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他对管理流派进行分类,指出管理已由6个学派发展形成了11个学派。

《管理思想史》第十章主要讲述了以下八部分内容:一、关于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又称为经营管理学派、管理职能学派,是历史悠久并有巨大影响力的一种管理理论。

管理学者一般认为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管理过程理论渊源于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作是一个过程,其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

法约尔提出管理的五种职能,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诸因素来协调有关资源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二、关于社会系统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的形成以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的现代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为标志。

社会系统学派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意大利社会学家帕雷托的理论、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和库尔特·科弗卡的心理学理论以及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等。

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切斯特·巴纳德由于他在研究组织和管理性质及理论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而曾经得到过7个名誉博士学位。

巴纳德使用社会的、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管理问题,后人称他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三、关于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在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行为科学理论、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管理决策问题,形成了关于决策和决策方法的完整理论体系。

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1.赫伯特·西蒙西蒙是决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将社会系统理论同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结合起来考察人们在决策中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使用的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提出了目标一手段分析法等决策的辅助工具,被人们认为对经理人员的决策确有帮助,并为今后对人工智能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现代管理学五个

现代管理学五个

现代管理学五个学派分别是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亨利•约法尔。

•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彼得·德鲁克和戴尔。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即指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
会技术系统。

•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分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主张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计划决策和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求出最佳方案,实现企业目标。

管理学原理自考题-9

管理学原理自考题-9

管理学原理自考题-9(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第一部分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______∙ A.社会科学∙ B.经济学∙ C.边缘学科∙ D.自然科学(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从管理学与许多学科的相互关系来看,可以说,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但从它又要综合利用多种学科的成果,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来看,它又是一门多种学科综合的学科。

答案为C。

2.下列选项中,属于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的是______∙ A.管理是让别人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B.管理的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C.在管理中要重视人的因素∙ D.在建立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组织体系(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1)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即各级管理人员都执行着管理职能,但侧重点则因管理级别的不同而异;(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要因地制宜灵活应用。

答案为A。

3.下列关于社会责任的实质和内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近几十年来人们对于社会责任的实质和内容的认识变化较大∙ B.20世纪初社会责任被认为是通过经营活动获取最大的利润∙ C.20世纪30年代,与公众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一度成为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D.20世纪30年代以来,社会责任上升到更高的高度,即为社会整体利益做出贡献(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20世纪初人们认为其责任就是通过经营活动获取最大的利润。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时期,许多企业为避免陷入困境而与大股东等相关公众发展密切的合作关系。

现代管理理论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现代管理理论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的管理学派如下: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如: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独特过程。

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分析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

由于过程是相同的,从而使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与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

2.人类行为学派。

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阿普莱。

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该学派注重心理学,注重个人和人的动因,把人的动因视作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这一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3.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大企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

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似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4.社会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

他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1.组织的实质──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整体的协作系统的一部分和核心。

这一协作系统由人的系统、物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

2.组织要素: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

经理人员是组织成员协作活动相互联系的中心。

他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并保持其畅通;保证其成员进行充分协作;确定组织目标。

管理学基础(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管理学基础(专科)一、填空题:1.管理的载体是(),管理的目的是()。

2.管理者的角色包括()、()和()。

3.管理者的技能包括()、()和()。

4.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和()的学科。

5.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出版,标志着科学管理理论正式诞生,同时确定了泰勒的()的地位。

6.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代表人物有()和奥唐纳尔。

7.决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是(),该学派认为管理的关键是()。

8.按照计划的对象,可将计划分为()、()和()。

9.按计划要解决的问题的重复程度,可将计划分为()和()。

10.从管理的角度看,目标具有()、()和()的特性。

11.按规模,可将组织分为()、()和()。

12.按组织目的,可将组织分为()和()。

13.领导活动包括()和()两个方面。

14.领导的权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的权力,二是来自()的权力。

15.领导者的作用有()、()和()。

16.有效的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和身体素质。

17.激励的心理基础是()和()。

18.按激励的内容,可将之划分为()和()。

19.按激励的性质,给予奖励是(),给予惩罚是()。

20.决定激励力(行为动机)的因素有两个,即()和()。

21.按照团体组成的目的,可将团体分为()和( )。

22.团体的作用体现在保证()的实现和满足()的需要。

23.按照冲突的性质,可将之划分为()和()。

24.按沟通的反馈性,可将之划分为()和()。

25.按沟通的渠道性质,可将之划分为()和()。

26.按控制的手段,可将控制分为()和()。

27.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有()、()和()。

28.有效控制的原则有()、()、()和()。

29.预算是()的计划,是用数字表示的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的预计结果,预算是使用最()的控制方法。

30.按控制的时机,可将控制分为()、()和()。

当代管理理论的各主要流派的

当代管理理论的各主要流派的

当代管理理论的各主要流派的特征以及发展管理活动源远流长,人类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从管理实践到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则是一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回顾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了解管理先驱对管理理论和实践所作的贡献,以及管理活动的演变和历史,这对每个学习管理学的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一般来说,管理学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纪)和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

管理学形成后又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前)、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编辑本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人类为了谋求生存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管理活动和管理的实践,其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但是人们仅凭经验去管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

早期的一些著名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大都散见于埃及、中国、希腊、罗马和意大利等国的史籍和许多宗教文献之中。

[编辑本段]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18世纪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的工厂成为现实,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管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涉及,管理学开始逐步形成。

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大卫·李嘉图(1772—1823)等。

亚当·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创始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国富论》。

亚当·斯密发现,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从事某种专项操作,便于提高技术熟练程度,有利于推动生产工具的改革和技术进步,可以减少工种的变换,有利于劳动时间的节约,从而提出了分工理论。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资产阶级金融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者和完成者,1817年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出版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汇总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汇总

哈洛德·孔茨在1961年12月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19年后又发展《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他对管理流派进行分类,指出管理已由6个学派发展形成了11个学派。

《管理思想史》第十章主要讲述了以下八部分内容:一、关于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又称为经营管理学派、管理职能学派,是历史悠久并有巨大影响力的一种管理理论。

管理学者一般认为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管理过程理论渊源于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作是一个过程,其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

法约尔提出管理的五种职能,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诸因素来协调有关资源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二、关于社会系统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的形成以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的现代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为标志。

社会系统学派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意大利社会学家帕雷托的理论、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和库尔特·科弗卡的心理学理论以及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等。

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切斯特·巴纳德由于他在研究组织和管理性质及理论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而曾经得到过7个名誉博士学位。

巴纳德使用社会的、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管理问题,后人称他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三、关于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在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行为科学理论、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管理决策问题,形成了关于决策和决策方法的完整理论体系。

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1.赫伯特·西蒙西蒙是决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将社会系统理论同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结合起来考察人们在决策中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使用的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提出了目标一手段分析法等决策的辅助工具,被人们认为对经理人员的决策确有帮助,并为今后对人工智能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现代管理理论的9大主要流派

现代管理理论的9大主要流派

现代管理理论的9大主要流派●管理过程学派:管理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分析管理职能对管理进行剖析;可以根据管理经验总结出一些基本管理原理;可围绕基本原理开展研究,以确定其实际效用,增大其作用和适用范围;如同医学和工程学,管理是一种可依靠原理的启发而加以改进的技能;管理的基本原理像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一样可靠,违背管理原理会造成损失;管理者的环境和任务受各种因素影响,管理理论也从其他学科中吸取营养●社会系统学派:人在社会中会遇到各种相互冲突的力量,要找到恰当的平衡,把各种差异结合起来,从而避免极端化。

管理人员的职责在于使各种冲突的力量、各种不同的需要和目的得以维持一种恰当的平衡。

管理人员有些什么职能以及如何行使管理职能,是由组织的本质、特征和过程决定的。

组织中人的行为由决策和作业两部分组成,组织的决策过程是管理的重点(在这方面社会系统学派的继承和发展者西蒙等人的观点更为突出)●决策理论学派: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西蒙等人对管理决策特别重视,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他们将决策分为4个阶段:收集情报、拟定计划、选定计划、评价计划,特别强调信息联系在决策中的作用。

他们提出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被认为是较为实际可行的理论。

他们将社会系统力量与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结合起来考察人们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有关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运用●系统管理学派: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全面分析组织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人造系统,是一个受环境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系统。

组织不仅本身是一个系统,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系统的分系统,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取得动态平衡●数量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数量学派):注重定量模型的研究和应用,认为管理就是利用数学模型和程序系统来表示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职能活动合乎逻辑的过程,通过对各种数据做出最优的解答,实现管理目标。

现代管理学派的划分

现代管理学派的划分

现代管理学派的划分1961年12月,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tz,1908~1984年)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标志着西方现代化管理理论的形成。

19年后他又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对现代诸多的管理流派进行了梳理和分类,指出管理已由6个学派进展形成了11个学派。

1. 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管理思想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等人。

该学派认为管理是一个过程,此过程包括方案、组织、领导、掌握等若干个职能。

这些管理职能对任何组织的管理都具有普遍性。

管理者可以通过对各个职能的详细分析,归纳出其中的规律与原则,指导管理工作,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他们把管理看成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

应当分析这一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一些基础性的原理,并由此形成一种管理理论。

有了管理理论,就可以通过讨论,通过对原理的试验,通过传授管理过程中包含的基本原则,改进管理的实践。

2. 人际关系学派人际关系学派是从20世纪60年月的人类行为学派演化来的。

这个学派认为,既然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完成工作,那么,对管理学的讨论就必需围绕人际关系这个核心来进行。

这个学派把有关的社会科学原有的或新近提出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用来讨论人与人之间和人群内部的各种现象,从个人的品性动态始终到文化关系,无所不涉及。

这个学派注意管理中“人”的因素,认为在人们为实现其目标而结成团体一起工作时,应当相互了解。

3. 群体行为学派群体行为学派是从人类行为学派中分化出来的,因此同人际关系学派关系亲密,甚至易于混同。

但它关怀的主要是群体中人的行为,而不是人际关系。

它以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

它着重讨论各种群体行为方式。

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都在它讨论之列。

它也常被叫做“组织行为学”。

“组织”一词在这里可以表示公司、政府机构、医院或其他任何一种事业中一组群体关系的体系和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洛德·孔茨在1961年12月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19年后又发展《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他对管理流派进行分类,指出管理已由6个学派发展形成了11个学派。

《管理思想史》第十章主要讲述了以下八部分内容:一、关于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又称为经营管理学派、管理职能学派,是历史悠久并有巨大影响力的一种管理理论。

管理学者一般认为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管理过程理论渊源于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作是一个过程,其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

法约尔提出管理的五种职能,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诸因素来协调有关资源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二、关于社会系统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的形成以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的现代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为标志。

社会系统学派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意大利社会学家帕雷托的理论、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和库尔特·科弗卡的心理学理论以及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等。

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切斯特·巴纳德由于他在研究组织和管理性质及理论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而曾经得到过7个名誉博士学位。

巴纳德使用社会的、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管理问题,后人称他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三、关于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在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行为科学理论、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管理决策问题,形成了关于决策和决策方法的完整理论体系。

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1.赫伯特·西蒙西蒙是决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将社会系统理论同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结合起来考察人们在决策中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使用的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提出了目标一手段分析法等决策的辅助工具,被人们认为对经理人员的决策确有帮助,并为今后对人工智能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由于西蒙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被授予1978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在管理方面主要研究的是生产者的行为,特别是当代公司中决策的组织基础和心理依据。

西蒙的代表著作主要有1945年发表的《管理行为》等2.詹姆斯·马奇是决策理论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以后又同赛叶特一起创建了企业行为理论,对决策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尤其是有关组织理论方面的研究。

马奇写的代表作《组织》、《公司行为理论》。

四、关于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

由于当时系统科学和理论比较盛行,倡导系统管理的人士十分广泛,因此对管理学派影响很大。

系统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基础是一般系统理论。

系统管理学派对管理的定义是:用系统论的观点对组织或企业进行系统分析、系统管理的过程。

系统管理学派该学派认为,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外界环境在不断地相互作用。

它具有系统部输入,输出和反馈功能。

因此,一般系统论是系统管理学派的理论基础。

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系统科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耗散结构的建立者普利高津,协同论的理论创始人哈肯及突变论的创始人托姆等。

一般系统理论建立之后,有的学者把它应用于工商企业的管理,因而形成了系统观理论。

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理查德·约翰逊、弗里蒙特·卡斯特、詹姆士·罗森茨韦克、米勒、梅萨·罗维奇。

代表著作有:萨多夫斯基:《一般系统理论原理》;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普利津高:《从混饨到有序》;哈肯:《协同论》;艾根:《超循环论》等。

系统管理学派的经典著作是:1963年约翰逊、卡斯特、罗森茨韦克三人合著的《系统理论与管理》以及1970年卡斯特、罗森茨韦克二人合著的《组织与管理——一种系统学说》。

五、关于数量管理学派数量管理学派又称管理科学学派,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继续和发展,该理论的正式形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与行为科学平行发展起来的。

1939年,美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布莱克特领导的小组建立的运筹学,发展了新的数学分析和计算技术,这些成果应用于管理工作就产生了数量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数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制定出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把这些模型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管理,降低不确定性,以便投人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得到最大的经济效果。

数量管理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布莱克特是数量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是一位物理学教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管理科学在创建时有各方面的专家参加布莱克特领导的运筹学小组。

该小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布莱克特的代表著作是《运筹学方法论上的某些方面》。

丹齐于1947年在研究美国空军自愿配置问题时,提出了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方法——单纯形法,从此运筹学在美国逐渐应用到民用企业中去。

六、关于权变理论学派“权变”是指偶然事件或偶然性。

权变理论的主要涵义是:权宜应变。

因此,权变理论学派也称为因地制宜理论、情景管理理论、形势管理理论、以及情况决定论等。

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

权变理论学派的核心就是力图研究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

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寻求不同的最适合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

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权变理论是一种较新的管理思想,权变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1.英国学者伯恩斯和斯托克。

他们最早运用权变思想来研究管理问题,并合著了《革新的管理》一书。

2.美国学者劳伦斯和洛希。

1967年两人合写《组织和环境》一书,论述了外部环境和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组织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分散化和整体化。

3.美国学者卢桑斯。

主要著作有。

《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说》。

管理学界一般认为,卢桑斯的“如果——就要”关系理论是权变理论的思想基础。

卢桑斯将现存的管理理论划分为四种学派,即:过程学派、计量学派(或称管理科学学派)、行为学派和系统学派。

他将自己的理论视为是对上述理论的发展。

他的管理理论重点突出了将管理与环境妥善结合起来,并使管理理论更贴近管理实践。

4.英国女管理学家伍德沃德。

她的主要著作有:《经营管理和工艺技术》、《工业组织:理论和实践》、《工业组织:行为和控制》。

5.莫尔斯和洛希,主要著作有《超Y理论》、《组织及其成员:权变方式》,6.菲德勒。

主要著作有《领导游戏:使人适合情况》,7.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主要著作有《组织与管理:系统观点与权变理论》等。

七、关于经验主义学派经验主义学派也被称为经理主义学派、案例学派,是以向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

经验主义学派认为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研究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加以总结归纳,找出有共性的东西,并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这种办法来学习管理,并为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建议。

经验主义学派的管理者认为必须研究管理案例,通过案例研究向一些大企业的经理提供在相同情况下的管理经验和方法。

在他们看来,只有经验主义学说才能有效地指导管理实践。

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经验主义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问题。

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1.美国的彼得F.德鲁克。

代表著作有《管理的实践》、《有效的管理者》、《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动乱时代中的管理》。

2.欧内斯特·戴尔,是美国管理学家,主要著作有《公司组织结构的计划和发展》、《伟大的组织者》、《组织中的参谋工作》、《伟大的组织者:组织的理论与实践》。

3.艾尔福雷德·斯隆,是美国的高级经理人员,曾长期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经理和董事长。

他是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

斯隆设计出一种使集权和分权得到较好平衡的一种组织模式,通用汽车公司在他的领导下,迅速发展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

4.威廉·纽曼,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它的主要代表著作有:《经济活动:组织和管理技术》、《管理的过程》。

八、关于企业文化学派企业文化,英文为“Corporate Culture”。

在我们国家,也有学者将其译为“公司文化”。

企业文化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形成于企业内部的群体文化,又叫亚文化或子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

国外企业文化的兴起及发展企业文化理论起源于美国,从它的产生发展过程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企业文化理论的启蒙时期20世纪30年代——80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和菲利普·塞尔兹尼克于30年代开始研究企业的价值观念以及社会文化传统等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他们最先将“文化”这个概念用于企业管理,首先明确了企业文化的初始内涵。

在1938年,他写了一本论著——《管理工作者的职责》。

切斯特·巴纳德分析了发挥人的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管理好企业的关键在于企业的价值观念和人的积极性问题,以及管理者在发挥人的积极性方面的关键性作用。

此间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有关组织文化即企业文化的理论学说已经成为人们讨论的热潮,使企业文化学说的基本理论雏形已经形成。

(2)企业文化理论的成长时期一般认为,《日本企业管理艺术》、《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和《企业文化》这四本书是80年代企业文化的“新潮四重奏”,使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1981年4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美籍日人威廉·大内所著《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中,大内对美日经营方式进行了比较。

大内在研究了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经营模式后,提出了“Z型组织”的理论模式。

他指出,企业文化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文化有三种类型,日本式企业文化称为J型文化;美国当前盛行的人际关系淡漠的企业文化模式称为A型文化;接近J型的美国过渡性的企业文化模式称为Z型文化。

大内认为,Z型文化的价值观主要是长期的雇佣、信任和亲密的人际关系、人道化的工作条件。

所以,Z 型文化能满足员工身利益的需要,是美国未来企业发展的模式。

(3)企业文化理论的成熟时期美国管理学术界开始深入地探讨企业文化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