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及其功能

合集下载

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课件

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课件

学习交流PPT
6
2.Nerve fiber 兴奋传导的特征: ⑴ 生理完整性 ⑵ 绝缘性 ⑶ 双向性 ⑷ 相对不疲劳性
学习交流PPT
7
3.神经纤维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nerve fiber ⑴ 按有无髓鞘分: ① 有髓纤维 myelinated nerve fiber ② 无髓纤维 unmyelinated nerve
学习交流PPT
3
2.基本功能:
A.功能部位 ① 受体部位; ② 产生AP的起始部位; ③ 传导神经冲动部位; ④ 释放神经.神经元基本功能 ① 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 ② 传导兴奋; ③ 整合、分析、贮存信息; ④ 神经-内分泌功能。
学习交流PPT
5
(二)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和纤维类型 1.神经纤维(Nerve fiber): 轴突和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统称 轴索(neurite)。 轴索及其外面包裹的髓鞘myelin sheath或神经膜(neurilemma)构 成神经纤维。
学习交流PPT
15
⑴ 顺向轴浆运输 Anterograde axoplasmic trasport 自胞体向轴突末梢的运输。 按运输速度分为两类: ① 快速轴浆运输:运输速度较快, 可达300-400mm/d(如猴、猫坐 骨神经轴浆运输速度为10mm/d)。
学习交流PPT
16
② 慢速轴浆运输:运输速度慢,为 1-12mm/d 。如与细胞骨架有关 的微管、微丝蛋白随微管、微丝 的延伸而延伸。
第一节 神经元、神经纤维和 神经胶质细胞
Neuron, Nerve fiber & Neuroglia
学习交流PPT
1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Neuron & Nerve fiber

神经组织—神经胶质细胞(正常人体结构课件)

神经组织—神经胶质细胞(正常人体结构课件)
功能:
1 支持和绝缘作用 2 参与构成血脑屏障
毛细血管 脚板
神经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功能:
1 支持和绝缘作用 2 参与构成血脑屏障 3 分泌神经营养因子 4 形成胶质瘢痕
神经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分布: 神经元胞体附近及轴突周围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分布: 脑和脊髓的白质
形态: 细胞的突起细长,纤维星形胶质细胞,分支较少
结构: 胞质内含大量胶质丝,胶质丝是由胶质原纤维酸 性蛋白构成的一种中间丝 参与细胞骨架的组成
神经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功能:
1 支持和绝缘作用
星形胶质细胞 突起
神经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概述
神经胶质细胞,简称胶质细胞。 广泛分布于。 其数量比神经元多10-50倍。 起支持和营养神经元,以及分隔和绝缘的 作用。 胶质细胞也有突起,但不分树突和轴突。 胶质细胞可分几种,各有不同的形态特点。
目录
CATALOG
01
02
中枢神经 系统的神 经胶质细

周围神经 系统的神 经胶质细
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促进损伤神经元存活及 轴突再生
神经胶质细胞 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卫星细胞
分布: 神经节内包裹神经元胞体,又称被囊细胞
卫星细胞
神经元胞体
形态:
一层扁平或立方形细胞 细胞核扁平或圆形,染色较深 细胞外表面有基膜
功能:
支持作用
小结
神经胶质细胞 小结
神经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 名词解释

神经胶质细胞 名词解释

神经胶质细胞名词解释神经胶质细胞是一类位于神经组织中的非神经元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中起着关键的支持和调节作用。

它们支持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并参与维持神经环境的稳定。

本文将详细解释神经胶质细胞的定义、分类、功能和研究进展。

一、神经胶质细胞的定义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中的一类非神经元细胞,与神经元细胞共同组成神经组织。

它们在形态、功能和发育上与神经元细胞存在差异。

神经胶质细胞通常具有星状或纤维状的形态,并且没有电活动。

二、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神经胶质细胞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在神经组织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1. 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星形胶质细胞是最常见的一类神经胶质细胞,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

它们的主要功能包括结构支持、离子平衡、代谢支持和成脑活性物质的摄取与释放等。

2. 苔藓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苔藓胶质细胞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细胞外神经纤维的保护和绝缘作用。

它们的髓鞘包裹着轴突,帮助电信号的传导。

3. 寡突胶质细胞(microglia):寡突胶质细胞是神经胶质细胞中最小的一类,也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免疫细胞。

它们能识别和清除神经系统中的病原体和废物,保护神经组织的健康。

4. 血管源胶质细胞(pericytes):血管源胶质细胞位于血管壁上,与血管内皮细胞相邻。

它们参与血管的构造和稳定,并与其他神经胶质细胞协调神经功能。

三、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神经胶质细胞具有多种重要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支持:神经胶质细胞通过形成细胞网络和支架,提供神经组织的结构支持和稳定。

2. 代谢支持:神经胶质细胞通过调节微环境,维持神经元正常代谢所需的营养和能量供应。

3. 离子平衡:神经胶质细胞参与调节神经元周围的离子浓度和通道功能,维持神经元的正常兴奋性。

4. 同步调控:神经胶质细胞通过信号传递和调节突触间离子平衡,参与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同步。

神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生理作用研究

神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生理作用研究

神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生理作用研究神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年以来都被认为只是参与支持神经元生存和维持神经系统内部环境的细胞。

但是,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神经胶质细胞在调节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可塑性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和功能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中最丰富的细胞种类之一,大致分为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和微胶质细胞等四大类。

每种类型的细胞都有着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星形胶质细胞分为纤维型和原形型,大多数分布在灰质区域,通过其细长的纤维支持神经元,并参与调节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

少突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神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不同的是,少突胶质细胞只有极短的突起,在突起上有许多丝状结构,主要负责对周围环境的扫描和信息处理。

室管膜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胶质细胞,主要存在于脑室和脊髓管的表面,紧贴着脑室内的血管,通过加强和加快血液-脑脊液-神经组织的信号转导,参与平衡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的调节。

微胶质细胞最早是在视神经中发现的,由于其细小而且迷你式的形态而得名。

最近,研究表明微胶质细胞可以释放神经活性物质,并参与神经元间的通讯和信息加工。

虽然这四种类型的细胞都归为神经胶质细胞类别,但是它们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完全一致的,这也为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元调节中的作用提供了巨大的多样性。

二、神经胶质细胞参与到神经元调节中的证据虽然神经胶质细胞在许多方面都和神经元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是有许多证据表明神经胶质细胞参与到神经元调节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1. 调节能量代谢:神经胶质细胞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产生来影响葡萄糖代谢、储存和使用。

这可能会在神经元功能和神经可塑性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2. 参与突触可塑性调节:神经胶质细胞的改变和活动可能参与到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调节过程中。

比如,研究发现,母乳喂养的婴儿和配方喂养的婴儿对于键盘上字母配对的反应时间的差异,可能与神经胶质细胞参与到视觉认知过程调节中有关。

小胶质细胞亚型分类

小胶质细胞亚型分类

小胶质细胞亚型分类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类神经胶质细胞,它们在维
持神经元健康和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其形态、功能和分布位
置的不同,小胶质细胞可以被分为不同的亚型。

第一种小胶质细胞亚型是微胶质细胞,它们通常分布于神经元
周围,具有调节突触传递和清除神经元外围空间中代谢产物的功能。

微胶质细胞还可以释放细胞因子,参与神经元的免疫反应和神经炎
症过程。

第二种小胶质细胞亚型是室管膜细胞,它们主要富集于脑室周
围的脑脊液中,起着调节脑脊液成分和清除代谢产物的作用。

室管
膜细胞还能够参与脑脊液的分泌和循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内环
境稳定。

第三种小胶质细胞亚型是树突状胶质细胞,它们具有多个分支
突起,形态上类似于树枝,主要分布在神经元的周围。

树突状胶质
细胞在突触形成和调节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还
参与神经元的修复和再生过程。

总的来说,小胶质细胞亚型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的分类和功能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随着对小胶质细胞的研究不断深入,相信我们对其亚型分类和功能机制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胶质细胞分类

胶质细胞分类

胶质细胞分类
胶质细胞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支持、保护和修复作用的非神经元细胞。

胶质细胞数量比神经元多得多,而且种类也非常多样。

根据形态和功能,胶质细胞可以分为四种: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室管膜上皮细胞和小胶质细胞。

1. 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是最常见的胶质细胞,也是最大的一种。

它们具有多个突起,形状类似于星星,因此得名。

星形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支持和营养,帮助神经元进行信息传递。

此外,它们还参与清除代谢产物、防止中毒等作用。

2. 少突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形状较小,和星形胶质细胞相比,它们的突起数量较少。

少突胶质细胞主要分布在灰质区域,具有调节神经元兴奋性和维持稳态的作用。

它们还能分泌多种化学信号物质,参与免疫反应和细胞修复。

3. 室管膜上皮细胞:室管膜是一种位于脑室内的结构,由室管膜上皮细胞构成。

这种细胞具有分泌脑脊液的功能,同时也是血脑屏障的组成部分。

它们能够维持脑内环境的稳定,防止有害物质进入脑组织。

4. 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是胶质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它们形态小巧玲珑,主要分布在白质区域。

小胶质细胞具有调节细胞外液体积、清除代谢产物的作用,可以保证神经元的正常功能。

以上是胶质细胞的四种分类,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为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保护。

胶质细胞

胶质细胞
(3)参与神经递质以及葡萄糖等物质的代谢
星形胶质细胞与突触有密切接触。星形胶质细胞可借助其细胞 内离子和载体摄取突触间隙内活化氨基酸如Glu tamic acid (GLU)、Aspartic acid (ASP)、GABA、Glycine(GLY)等,将
这些氨基酸传递给神经元或将其灭活。
星形胶质细胞内的谷氨酰酶可将摄取的谷氨酸和 GABA合成谷
星形胶质的病理损伤: 被激活,细胞增殖与肥大。胶质化。
少突胶质细胞的病理损伤:缺血、机械损伤、免疫、感染、代谢以及遗传等相关 涉及髓鞘损伤,轴突传导障碍 小胶质细胞的病理损伤:损伤后最早发生反应的细胞。转化为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 MHCI类分子和MHCII类分子上调 另一方面,神经保护
神经胶质细胞与疼痛: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参与疼痛的维持、放大以及痛敏
多分布在神经元胞体、突起以及中枢神经毛细血 管的周围,对神经细胞具有支持、营养、保护、 髓鞘形成及绝缘、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修复等多 种作用。
脂肪细胞除了弹性奇好、可以吸收大量脂肪 外,还有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脂肪细 胞只要吸饱了脂肪,就会发生细胞分裂,增 殖出的新脂肪细胞,即使以后在缺乏脂肪供 给时,也不会削减细胞数量,换句话说,脂 肪细胞是只增不减的,这就造成了“少年胖, 终身胖”的现象。趁你年纪还小,尚可自救。
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
又称少突胶质,分布于灰质及白质内,位于神经元胞体及神 经纤维的周围,其数量很多,约占全部胶质细胞的 75%。 胞体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突起少,分支亦少,核呈圆形或椭圆 形,染色稍深。电镜下可见少突胶质细胞的每一个突起包绕
一个轴突形成髓鞘。
它除形成髓鞘外,可能还有营养和保护作用。
脂肪细胞的第二个特点,是特别长寿,寿命可达10年。在成年人身上,每年约有 8%的脂肪细胞消亡,同时也会新生出几乎同等数量的脂肪细胞。虽然储存脂肪的 “库房”在不断变化,但这个过程所消耗的脂肪是很少的。

脑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脑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脑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脑胶质细胞是一类具有支持性功能的神经细胞。

它们是星形胶质细胞的一种,是神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细胞,也是不可或缺的细胞。

脑胶质细胞的种类脑胶质细胞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方法是根据其形态和功能进行分类。

根据形态,脑胶质细胞分为以下几种:1. 星形胶质细胞:这是脑胶质细胞中最常见的一种。

它们有很多短而粗的突起,像是一颗小星星。

这些突起可以与神经元和其他星形胶质细胞形成接触,帮助神经元传递信息。

2. 少突胶质细胞:这种细胞的突起比星形胶质细胞少,但比较细长。

它们主要参与调节神经元的活动,并能分泌一些生长因子,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和发育。

3. 非星形胶质细胞:这些细胞不像星形胶质细胞那样有突起,而是像平坦的薄片。

它们主要负责维护脑血管的健康和功能。

4. 少突胶质细胞III型:这些细胞的形态在不同的区域有所不同,但它们主要参与神经元和突触的形成和塑性。

脑胶质细胞的功能脑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支持神经元的生存和功能。

脑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中扮演着信息传递和调控的重要角色,同时还具有以下功能:1. 提供营养和氧气:脑胶质细胞可以通过血流为神经元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确保神经元的正常活动和生存。

2. 吸收和清除废物:这些细胞也可以代谢神经元产生的废物和毒素,使其变得不再有害。

同时,它们还能吞噬可能危害神经元的病原体和细胞垃圾。

3. 分泌物质:这些细胞能够分泌一些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神经递质,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和发育,也可以抑制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

4. 维护神经元间的联系:脑胶质细胞还可以通过突起,与周围的神经元形成联系,帮助神经元间传递信息和协调复杂神经功能。

脑胶质细胞的作用与疾病脑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研究表明,脑胶质细胞不仅支持神经元的正常生存和功能,而且还参与了许多神经系统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例如,多发性硬化症就是由于脑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了改变,导致神经元出现了损伤和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及其功能
内容摘要:
本综述主要采用对神经胶质细胞的相关文献及资料的查阅与参考,就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及其功能做了进一步了解。

通过对神经胶质细胞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神经胶质细胞种类的多样性以及它对神经元形态、功能的完整性和维持神经系统微环境的稳定性等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引起更多的医学研究者对神经胶质细胞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神经胶质细胞,分类,形态结构特点,功能
前言:
随着神经科学研究的进展,目前对于神经胶质细胞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也日趋明确,它的功能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还有人把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比喻成同等重要的功能伙伴。

基于此,本文查阅相关资料对神经胶质细胞目前的研究深度进行了一次简明的总结。

主体:
一、神经胶质细胞的概念
神经胶质细胞也称神经胶质(神经胶质是神经胶质细胞的简称。

是神经组织中除神经元外的另一大类细胞,分布在神经元之间,形成网状支架。

其数量比神经元多10-50倍。

神经胶质细胞也具有多突起,但无树突和轴突之分。

胞质内不含尼氏小体,没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的功能。

但它们参与神经元的活动,对神经元具有支持、保护、营养、鞘和修复等多种功能。

)【1】.,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

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

胶质细胞虽有突起,但不具轴突,也不产生动作电位。

神经胶质细胞有分裂的能力,还能够吞噬因损伤而解体破碎的神经元,并能修补填充、形成瘢痕。

大脑和小脑发育中细胞构筑的形成都有赖胶质细胞作前导,提供原初的框架结构。

神经轴突再生过程必须有胶质细胞的导引才能成功。

二、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及其形态结构特点
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胶质细胞分为两类:一类为大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胶质细胞,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另一类包括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和脉络丛上皮细胞【2】。

而分布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的胶质细胞主要有神经膜细胞(或称施万细胞)和卫星细胞。

神经膜细胞可形成神经纤维髓鞘,卫星细胞则位于周围神经节中节细胞周围。

星形胶质细胞
它是最大的神经胶质细胞,形态呈星形,胞体直径3~5微米,核呈圆球形常位于中央,淡染。

它有许多长突起,其中一个或几个伸向邻近的毛细血管,突起的末端膨大形成血管足突,围绕血管的内皮基膜形成一层胶质膜。

某些星形细胞
突起还附着在脑、脊髓软膜和室管膜的下膜上,把软膜、室管膜与神经元分隔开。

星形细胞又分为原浆型和纤维型两种。

原浆型星形细胞多见于灰质,突起较粗而多分枝,呈薄板状包围在神经元胞体及树突表面未被突触覆盖的部分,与神经元细胞之间有小的间隙。

纤维型星形细胞突起长而光滑,分枝不太多,在胞体和突起的胞浆中有很多原纤维样的物质,集成大小不等的束。

电镜观察表明,原浆型和纤维型星形细胞的核周围胞浆和大的突起内含有相同的细胞器,以及明显的糖原颗粒和胞浆原纤维等,说明两型可能同属一种胶质细胞。

有人认为,异常状态下星形细胞可因损伤或刺激经有丝和无丝分裂而增殖,但小鼠大脑皮层损伤部的附近星形细胞,并不摄取3H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所以还不能确证细胞增殖。

少突胶质细胞
它比星形细胞小,直径1~3微米,突起也比其他胶质细胞少而短,无血管足,胞浆中不生成纤维,但较星形细胞有更多的线粒体。

少突细胞在灰质和白质中都有,在灰质中紧靠神经元周围称为卫星细胞。

人类中枢神经系统每个神经元辅有的少突细胞数量最多。

神经元的卫星细胞在对损伤起反应时数量增加,并能吞噬它们本身的髓鞘变性产物。

在白质中少突细胞在有髓鞘纤维之间成行出现。

中枢神经组织的髓鞘是由少突细胞突起形成的,因此,其功能与外周神经的许旺氏细胞相同。

一个少突细胞可以其不同的突起,形成多极神经纤维结间部位的鞘膜(可多至20个)。

少突细胞核圆而小,有浓密的染色质,细胞质电子密度大,含线粒体、核糖体和微管,这些特点使它们在电镜图中可以鉴别出来。

在组织培养中看到寡突细胞有周期性的强力运动。

小胶质细胞
它体小致密呈长形。

核中染色质甚浓,核随细胞体的长轴亦呈长形。

小胶质细胞在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中别具特征;突起短,密布大量小枝形似棘刺。

小胶质细胞的数量虽不多,但在灰、白质中都有,有些吞噬的小胶质细胞显然来自血细胞的生成中的单核细胞干细胞,而不是神经起源的,在受伤后出现许多侵入的噬食细胞。

正常情况下星形细胞有清除细胞碎片的噬食功能。

三、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始初,人们认为胶质细胞属于结缔组织,其作用仅是连接和支持各种神经成分。

其实神经胶质还起着分配营养物质的作用,在形态、化学特征和胚胎起源上都不同于普通结缔组织。

神经元不能直接从微血管取得营养而要经过胶质细胞的转运。

胶质细胞可能是构成血脑屏障的重要组分,它对正常神经元的生长和分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支持作用
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紧密相邻,能将神经元胶合在一起,为神经元提供一定的支架。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除了在小血管周围以外,没有结缔组织。

星形胶质细胞以其长突起在脑和脊髓内交织成网,活互相连接构成支架,支持神经元的包体和纤维。

隔离与绝缘作用
胶质细胞有分割中枢神经系统内各区域的作用,它们还分割神经细胞群和突触连接,起隔离和绝缘的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是有少突胶质细胞形成,周围神经系统中的施万细胞包绕轴索形成髓鞘。

髓鞘的绝缘作用,有助于防止神经冲动传导时的电流扩散,使神经元活动互不干扰。

修复与再生作用
成年动物的神经胶质细胞依然保持生长和分裂的能力,尤其在脑和脊髓受伤时能大量增生。

当神经元由于疾病、缺氧或损伤而发生变性时,可见局部出现许多巨噬细胞,吞噬变性的神经组织碎片;在神经细胞因损害或衰老而消失后,其空隙由分裂增生的神经胶质细胞所填充。

修复主要由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完成。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能释放大量神经营养因子,刺激神经细胞及其突起的生长,有利于脑损伤的再生与修复。

屏障作用
在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下,有10%~30%的星状胶质细胞的终足与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基膜紧密相连,其间无结缔组织纤维分开,构成脑-血屏障。

在血管终足内含有大量的线粒体,这种线粒体可能起着离子泵作用促使某些离子和水通过血-脑屏障。

星形胶质细胞在脑-血屏障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诱导和调节作用。

参与神经免疫调节作用
一是产生细胞因子和补体等免疫分子,二是起抗原撑地细胞作用,三是吞噬作用等。

维持适当的K+浓度
星形胶质细胞可通过加强自身膜上的钠泵活动,把细胞外液中积聚的K+泵入胞内,在通过缝隙连接将其分散到其他神经胶质细胞内,从而缓冲了细胞外液中K+的过分增多,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离子成分的稳定对神经元正常生理活动极其重要。

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参与信息传递
星形胶质细胞反馈调节神经元活动常常是通过产生一些神经活性物质,参与信息传递,能影响神经元活动与突触传递,从而参与神经元网络功能的整合与调节。

神经胶质细胞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有助于维持合适的神经递质浓度。

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
星形胶质细胞还能产生神经营养因子,来维持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和生存,并保存其功能的完整性。

此外,星形细胞还可合成并分泌NGF、bFGF、层粘蛋白、纤粘蛋白、胰岛素样因子及其他细胞外基质成分,有营养和维持神经元生存并促进神经突起生长作用【3】。

脑内毛细血管表面85%的面积被星形胶质细胞的终足所包围,其余的突起则穿行于神经元之间附于神经元的胞体的树突上,可能对神经元起到运输营养物质和排除代谢产物。

结论:
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离开胶质细胞将是片面的,在哺乳类中枢神经系统的演化中,数目巨大的胶质细胞的进化选择绝对不是偶然的,对胶质细胞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人类完整的揭示脑的活动的奥秘。

它的发展将有可能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满足人类的对健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景生主编,细胞信息与调控,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2.杨雄里等译,神经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方秀斌,神经肽与神经营养因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