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的综合防雷技术及应用
广场大楼综合雷电防护设计分析
广场大楼综合雷电防护设计分析摘要:随着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大众对雷电灾害防御的科学认识提出了更高、更广泛的需求。
如果不进行全面综合的防雷电处理,将会因此遭受到巨大的损失。
下面本文就广场大楼综合雷电防护设计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广场大楼;综合雷电;防护设计1 雷电危害类型1.1直击雷过电压当地面出现设备时,充能的云层直接对大地中设备形成放电现象,从而导致被打击的设备产生过高电位的情况出现,可能会在几秒钟内形成几万伏甚至数十亿伏的高压电流,把雷电能量直接转换为热能和机械能,而这些巨大的电能可以直接摧毁地面建筑和有关设施,严重时更容易造成大火和爆炸,进而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在广场大楼的防雷措施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装设避雷针,利用避雷器直接把雷电电流带到地球表面,以保障地面建筑物的安全。
1.2感应过电压当雷电电流从线路周围的云层之间向周围物质释放后,随着雷电电流的急剧变动,将对附近空气形成短时的高电磁场,进而对周围的导线形成感应高电位,感应过电压会引起建筑物防雷装置放电。
当雷波从导线向地放电时,在导线附近将产生巨大的电流瞬态磁场。
室内系统中采用的电感耦合、电容耦合等,电磁脉冲辐射引起的脉冲过电压和过放电,破坏了弱电系统和电力设备。
而通过在室内的防雷装置系统中设置避雷器等,就能够降低感应过电压的危险。
当被保护装置的终端负载被雷波攻击而达到某个阈值后,避雷装置迅速陷入短路状态,引起雷流接地,避雷装置很快回复到高阻启动状态。
因为避雷装置的响应很快,不但没有干扰系统的正常供电,而且还能起到保护作用,使设备不会出现被雷命中的现象。
1.3雷电波侵入过电压当雷击中架空管线或金属管线上的电缆后,雷电的电波就会沿着电缆的方向扩散,进而进入建筑物中,将建筑物当中的其他设备摧毁,尤其是在侵入雷电信号的传输过程当中,也可能会被耦合以增加其他平行金属管道和其他导体的电势,从而大大增加破坏程度。
变压器和隔离变压器能有效阻止雷波进入,所以广场大楼在防雷措施保护中还需要进一步探讨,适合大楼的防雷装置,有效做到科学防雷,提升广场大楼运行的安全。
大楼防雷解决方案
大楼防雷解决方案
《大楼防雷解决方案》
大楼防雷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设备来防止建筑物遭受雷击的危险。
在雷电活跃的地区,特别是在高楼大厦密集的城市,大楼防雷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大楼防雷解决方案。
1. 接地系统:大楼的接地系统是防雷的关键。
通过将建筑物的金属结构与地下深埋的导体连接,可以将雷电的电荷引入地下,从而减少对建筑物的损害。
2. 避雷针:一些高耸的建筑物会在顶部安装避雷针,以提供一条直接通向大地的路径,从而吸引并释放雷电的电荷。
3. 避雷带:在建筑物周围安装避雷带可以帮助分散雷电的电荷,降低雷击的风险。
4. 防雷设备:在大楼内部可以安装防雷设备,如避雷器和过电流保护器,以有效保护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免受雷击的影响。
5.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对大楼的防雷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其能够正常运作。
总的来说,大楼防雷解决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的危害。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防雷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大楼和内部设施的安全。
建筑施工防雷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防雷技术规范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防雷技术成为了保障建筑物及其使用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就建筑施工防雷技术规范展开论述,包括设计原则、施工过程中的防雷措施、材料选用以及维护管理等方面。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建筑物的雷电安全。
一、设计原则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从建筑物的结构、高度、用途和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雷电活动的特点,合理确定防雷等级。
设计人员应根据相关规范进行合理布置避雷母线、接地装置以及避雷装置,并合理设置金属构件接地网。
二、施工过程中的防雷措施1. 施工前应对工地进行排雷,及时清除雷区内可能引起危险的物体,例如高耸物体、金属杆和线缆等。
同时,在施工现场设立合理的警示标志,明确禁止高空作业和接地作业。
2. 积极利用基坑深度、桩基等地下构筑物来提供有效的基础接地。
在地下室和高层建筑中,应设置工作接地装置并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互连接,形成统一的接地系统。
3. 施工期间,要确保站在有避雷装置的屋顶或地面上操作。
同时,在施工现场周围根据具体要求设置避雷针,以及防雷装置的接地系统,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测。
三、材料选用1. 避雷带:避雷带应采用耐候性好、导电性能优良的材料,如铜带、铝带等。
在工程选材时,应确保避雷带的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2. 避雷针:避雷针应采用外形规则、材料坚固耐用的金属制品。
材质可以选择镀锌钢材,以提高其防腐蚀能力。
四、维护管理1. 定期检查: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应定期进行检查,特别要注意避雷带、避雷针、接地装置等是否存在损坏或腐蚀现象。
同时,也要检查绝缘体、金属构件是否有松动情况。
2. 维护措施:如发现避雷装置存在问题,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修理或更换。
同时,对于维修后的设备,也要进行必要的电气性能测试,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通过以上防雷技术规范的层层防护,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和使用者的雷电安全度。
然而,为了保证规范的有效实施,各行业相关管理部门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并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防雷措施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防雷措施在建筑工地施工期间,由于施工现场的特殊环境和设备的存在,雷击事故可能对工人和设备造成危险。
因此,采取适当的防雷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防雷措施。
1. 地质勘探和合理选址在建设工地之前,必须进行地质勘探和合理选址。
地质勘探可以提前发现地下水、岩层和其他地质条件,以便进行合理的地下设施规划和建设工程设计。
合理选址是指选择能够最大程度降低雷击风险的地方进行施工。
2. 雷电监测系统的安装在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周围安装雷电监测系统是防雷措施的关键之一。
雷电监测系统可以监测到周围地区的雷暴活动,及时提醒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该系统通常包括雷电探测器、雷暴信息传输设备和报警器等。
3. 安装接地装置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应配备有效的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能够将雷电荷迅速导入地下,排除雷击危险。
施工现场的接地装置应符合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
4. 设置避雷针在高层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应设置避雷针以提供有效的防雷保护。
避雷针通常由导线和接地装置组成,可以将雷电荷迅速引导到地面。
避雷针的设计和安装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5. 钢筋混凝土建筑的防雷设计在建筑工地施工现场上,由于钢筋混凝土的导电性能较好,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雷电的危害。
例如,在混凝土结构中嵌入导电条或导线,以便将雷电及时导入地下。
6. 紧急避雷措施即使在采取了一系列的防雷措施之后,雷击事故仍有可能发生。
因此,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应制定紧急避雷措施,包括提前规划逃生通道、设立避雷避雨点和紧急疏散等,以应对突发雷击风险。
总结: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防雷措施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地质勘探和合理选址、雷电监测系统的安装、接地装置的设置、避雷针的安装、钢筋混凝土建筑的防雷设计以及紧急避雷措施的制定。
通过采取这些防雷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雷击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工人的安全和设备的完好。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防雷措施的有效性。
防雷专项处置方案
防雷专项处置方案一、概述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强烈的气象现象,它在人类社会中常常给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因此建筑物的防雷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的防雷专项处置方案。
二、防雷原理建筑物的防雷工作有两个主要的目的:(1)避免雷电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2)保障建筑物内居住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防雷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防直接雷击:指通过建筑物内或外设置避雷针、避雷带等措施,把雷电导到地下。
2.防电场感应:指通过屏蔽、接地等措施,减少建筑物内部电气设备自身激发的电场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3.防电磁波辐射:指通过减少建筑物内部电气设备自身产生的电磁波对外部环境的影响,让无线电、电视等设备真正获得良好的接收效果。
三、防雷方案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防雷工作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 管道穿越器在建筑物内的管道穿越处,需要安装穿越器以形成完整的接地网,防止雷电通过管道进入室内。
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建筑可采用铜板盖、金属带、金属桥架等方式进行穿越。
2.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建筑物的防雷核心部件。
合理的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地将雷电导入地下,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应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合理的接地网。
3. 集中防雷集中防雷措施主要是通过安装避雷针、避雷网等设备,避免雷电对建筑物造成直接损害。
4. 防火墙的接地防火墙是将建筑物划分成防火区域的重要构件。
它不但可以将火势控制在一个区域内,还可以防止雷电穿过。
为了使防火墙发挥最大的作用,应将它的金属部分接入接地系统。
四、防雷设计与施工标准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和施工标准应该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进行,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电器设备和管线在施工过程中不允许穿过避雷针、避雷网等措施;2.避雷针必须置于建筑物高处,避雷网应设置在建筑物周围地下,以达到避免雷电直接打在建筑物上的效果;3.避雷设备的位置、数量、高度、尺寸、电阻等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4.建筑物的接地系统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施工;5.避雷系统和接地系统应当经过专业的防雷检测和鉴定。
建筑物防雷
1)尽量采用建筑物基础的钢筋和自然金属接地物统一连接,作为接地网;
2)在建筑物中选作地网的桩基础、承台作引下线的柱筋,其驳接处应采取焊接而不应用绑扎代替
3)尽量以自然接地体为基础辅以人工接地体补充,外一点接地的方式接地;
5)若使用高频或超高频设备时,应采用机壳或就近用一金属平面做最短接线的多点接地,以减少高频干扰。
现代防雷/郑州防雷/河南建筑防雷现代防雷保护包括外部防雷保护(建筑物或设施的直击雷防护)和内部防雷保护(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两部份,外部防雷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直接雷击引起火灾事故及人身安全事故,而内部防雷系统则是防止雷电波侵入、雷击感应过电压以及系统操作过电压侵入设备造成的毁坏,这是外部防雷系统无法保证的。 防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可能依靠一、二种先进的防雷设备和防雷措施就能完全消除雷击过电压和感应过电压的影响,必须针对雷害入侵途径,对各类可能产生雷击的因素进行排除,采用综合防治——接闪、均压、屏蔽、接地、分流(保护),才能将雷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1)、外部防雷 外部防雷主要指建筑物的防雷,一般是防止建筑物或设施(含室外独立电子设备)免遭直击雷危害,其技术措施可分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金属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和法拉第笼。 接闪器——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现有结构、重要程度等情况,决定是否采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联合接闪方式。 引下线——断面积足够大,连接牢固。 接地体——根据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建筑物的防直击雷接地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对于室外独立设备可以采用独立接地),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接;某些设备制造厂商有特殊接地要求,将直流地与其它六个地分开以避免电磁干扰和零地电压升高。但当有雷电对地泄放时,高电压将可能通过直流地反击设备。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宜在防雷地和直流地之间加装地网均压仪,避免反击现象,此为暂态接地方式。 (2)、内部防雷 内部防雷系统主要是对建筑物内易受过电压破坏的电子设备(或室外独立电子设备)加装过压保护装置,在设备受到过电压侵袭时,防雷保护装置能快速动作泄放能量,从而保护设备免受损坏。内部防雷又可分为电源线路防雷和信号线路防雷。 万佳郑州防雷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防雷技术研发,防雷产品销售及防雷工程设计施工的高新技术公司。郑州万佳防雷科技有限公司是主要从事避雷针防雷产品、电源防雷器防雷产品、视频监控防雷器防雷产品、计算机网络防雷器防雷产品、通信防雷器防雷产品、防雷接地防雷产品及防雷工程设计施工的高新技术防雷公司。公司产品经防雷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并有保险等资料。
建筑防雷与接地技术
建筑防雷与接地技术随着现代社会对电力需求的增加以及建筑设计的不断创新,建筑中防雷与接地技术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合理的建筑防雷与接地能够确保建筑物和其中的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同时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本文将就建筑防雷与接地技术的原理、设计和施工进行探讨。
一、建筑防雷技术建筑防雷技术主要包括建筑物表面防雷和建筑物内部防雷两个方面。
1.1 建筑物表面防雷建筑物表面防雷主要通过安装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等设备来保护建筑物自身免受雷电侵害。
其中,避雷针是最常见且有效的防雷装置,可将雷电引向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和其中的电气设备。
避雷针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周边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
1.2 建筑物内部防雷建筑物内部防雷主要针对电气设备,通过合理的接地设计和防雷设备的安装来达到防雷目的。
其中,接地装置是重要的一环,可以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地面形成良好的接触,将雷电引入地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建筑接地技术建筑接地技术是建筑防雷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建筑内的电气设备和人员在遭受雷击时能够安全、迅速地放电到地下。
2.1 规范的接地系统设计建筑接地系统的设计要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确保接地装置与地面接触良好,电阻值合理。
一般情况下,接地装置应放置在地下深度超过1米处,并且应该与建筑物的地基一同做好接地处理。
2.2 合适的导体选择建筑接地系统采用的导体应该选用优质的铜或铜合金材料,确保导电性能良好。
同时,根据具体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导体截面和长度,以减小接地电阻。
三、建筑防雷与接地技术施工建筑防雷与接地技术的施工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
3.1 施工前的检测与规划施工前需要对建筑物和周边环境进行检测,了解地质条件、建筑物特点以及电气设备的用电情况等信息,以便合理规划和设计防雷与接地系统。
3.2 合理的设备安装与布线根据规划设计要求,进行防雷装置、接地装置和导体的安装与布线工作。
确保设备的安装位置合理,布线路径清晰明了,并进行必要的标志和保护。
智能建筑中防雷技术的应用及处理
智能建筑中防雷技术的应用及处理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致使人们对智能化的建筑有了进一步的追求。
雷电作为损害智能化建筑的灾害之一也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智能建筑;防雷技术;应用处理中图分类号tu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2)68-0172-01雷电灾害是我国十大灾害之一。
它不仅会造成建筑物的损坏、人员的伤亡,而且对电力、电讯等设备造成损坏,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致使各种高端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遍布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
各种智能化的建筑物都已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功能。
1 雷电的种类和特点雷电是一种强大的电脉冲波。
雷电主要包括了球形雷、电磁脉冲、云闪和直击雷四种形式。
这四种形式中球形雷和直击雷危害最大,对电子设备影响比较大的是电磁脉冲,对人类危害最小的是云闪,它主要发生在两块云之间或者在一片云的两边发生。
直击雷是在云体上聚集着大量的带电离子,这些带电粒子通过某种渠道来进行泄放,通常是某个高层建筑、铁塔、空旷地段的人群等,在电荷释放的过程中,这些媒介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坏,直接雷是危害最大的一种形式,球形雷相对直击雷来说次之。
雷击的频率和破坏程度是非常大的,据不全统计,每秒钟大约有100次雷击发生,在全世界近4 000人死于雷击。
同时发生雷击和地形有一定的关系,每座100m高的建筑物平均每年会被击中一次。
每座400m的建筑物,例如信号塔或者广播电视塔等每年被击中的频率大概在25次作用。
每次雷击产生的高压将近6亿伏。
这种破坏主要集中以下两个方面,直接雷击建筑物上所产生的电动力和热效应多带来的破坏,第二就是雷电流产生的静电感应作用和电磁感应作用以及雷电波侵入作用。
高层建筑物由于目标明显,很容易受到雷击。
当前很多高层建筑上都安装有电子设备,这种建筑一旦遭遇雷击,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2 智能建筑中防雷技术的应用2.1 智能建筑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建筑为了避免雷击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智能建筑就是其中一种,它主要采用了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进行自动控制或者管理。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方案及措施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方案及措施一、前期准备工作1.组织编制防雷施工方案。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高度、地理位置以及工程特点等因素,制定适合的防雷施工方案。
2.确定防雷施工队伍。
组织一支专业的防雷施工队伍,其中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熟练的工人,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二、施工措施1.建立临时接地网。
在施工现场建立临时接地网,确保施工期间的电气安全。
2.安装接闪器和避雷针。
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接闪器和避雷针,并进行必要的连接和接地工作。
3.安装避雷带。
根据建筑物的外墙和屋顶形状,安装金属避雷带,并进行与接闪器的连接和接地工作。
4.配置避雷装置。
安装过电压保护器、电气隔离开关等避雷装置,保护建筑物内的设备免受过电压的损害。
5.建立接地系统。
在建筑物周边挖掘接地井并埋设接地电缆,建立可靠的接地系统,提供良好的接地条件。
6.安装避雷导线。
在建筑物的屋顶和立面上安装避雷导线,将雷电引入接地系统,保护建筑物及其中的设备。
三、施工要点1.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4.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处理施工现场的各类问题和突发事件,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5.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确保防雷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四、居民教育在建筑物防雷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居民教育工作,提醒居民防雷的注意事项。
包括:1.居民不要在雷雨天气中在露天区域活动,尤其是不要站在高处。
2.居民在室内要远离金属物体,避免接触金属物。
最好不要使用带有金属的电器设备。
3.居民要定期检查防雷设备的状态,并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
总结:防雷工程是建筑物安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措施,可以有效保护建筑物及其设备免受雷击的破坏。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建筑工程项目夏季防雷击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夏季防雷击措施夏季是雷电活动频繁的季节,建筑工程项目必须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以确保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夏季防雷击措施。
1.构建临时防雷设施:在建筑工程项目现场周围搭建临时的防雷设施,如金属避雷网、导线和支架等,以提供一定的防护措施。
这些设施应该牢固可靠,同时要与地面做良好的接地,以消散雷电电荷。
2.定期巡视雷电活动:在夏季,工程项目应该安排专人进行定期的巡视雷电活动。
一旦发现有雷电活动的迹象,需要立即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暂停施工、进行人员疏散等。
3.建立雷电预警系统:在工程项目现场设置雷电预警系统,及时监测和预警雷电的可能发生。
可以通过安装雷达设备或使用天气预报等手段,在雷电即将到来之前提前发出警报,以便有足够的时间采取防护措施。
4.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必须采取一些个人防雷措施,如穿戴防雷保护鞋、手套,避免穿着金属物品,保持与地面的良好接触等。
同时,在远离建筑结构的地方尽量躲避雷雨。
5.停止高空作业:一旦发现有雷电活动的迹象,建筑工程项目应立即停止高空作业,并安排相应的人员疏散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6.防火防爆措施:雷电具有较高的能量,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
因此,建筑工程项目在夏季应特别重视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安全性,确保无暇击穿和短路等问题。
综上所述,夏季建筑工程项目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雷措施,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
同时,需要加强项目现场巡视和预警机制的建立,引起施工人员的防雷意识,提高工程施工的整体安全水平。
建筑防雷技术措施保护建筑及设备安全
建筑防雷技术措施保护建筑及设备安全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常见灾害,由于其具有高温、高压等特点,对建筑物和设备造成的损害十分严重。
为了保护建筑和设备的安全,建筑防雷技术措施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建筑防雷技术的应用及其对建筑及设备安全的保护。
一、建筑防雷技术的种类建筑防雷技术根据其应用范围和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外防雷技术和内防雷技术两大类。
1. 外防雷技术外防雷技术是通过在建筑物周围设置防雷设施,以降低雷击风险的技术。
常见的外防雷技术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
避雷针是一种尖锐的金属材料,可以吸引雷电,并通过避雷导线将其引导到地下。
避雷带和避雷网则是通过覆盖建筑物周围的导线网,形成一个防护层,以减少雷击的机会。
2. 内防雷技术内防雷技术是通过在建筑物内部设置防雷设备,以保护建筑内部设备的安全。
内防雷技术主要包括避雷地线、避雷器等。
避雷地线是将建筑物内的设备与地下的金属电极相连,当雷电袭击建筑物时,通过避雷地线将其引导到地下,从而保护设备的安全。
避雷器则是一种用于吸收和消散雷电能量的装置,可以有效降低雷击的危害。
二、建筑防雷技术的应用建筑防雷技术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电力设施、通讯基站以及各类大型工业设备等。
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防雷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雷击对建筑和设备造成的损害,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1. 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和曝露面积大,容易成为雷电的靶子。
因此,对于高层建筑,应该在建筑物的顶部安装避雷针,并通过避雷导线将雷电引导到地下,以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的安全。
2. 电力设施电力设施是雷击的高风险区域,在电力设施中使用的设备对雷击十分敏感,容易受到损坏。
因此,在电力设施建设中,应该通过合理的避雷地线设计和避雷器的应用,保护电力设施的正常供电,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3. 通讯基站通讯基站是现代社会通信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对雷击的防护要求较高。
为了保护通讯基站及其设备的安全,应该采用避雷带、避雷网等外防雷技术,形成一个防护层,有效降低雷击风险。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措施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措施1.1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1.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坡坏和人身伤亡者。
2.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3.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超高层建筑物综合防雷技术应用——以广州新电视塔项目为例
视塔 为钢结构建筑 。针对钢结 构超高层建 筑 的综合 防雷装置设 计问题 ,结 合广州 气象条件 、雷电分布 、环境条件 、钢结构等 特点 ,提 出关 于外部 防雷和 内部 防雷 的综合 防护措施 。该超高层 建筑物 的综 合防雷装 置设计分 为两部分 :外部防雷 和内部防雷 。外部防雷措 施包括 :接
闪器 ( 、网、带 和线 )、引下线 、屏蔽 和共用接地 系统 ,内部防雷措施 包括 :共用 接地 系统、屏蔽 ( 针 隔离 )、等 电位连接 、合理布线 和
安装浪 涌保护器 ( P S D)。 关键 词 超高层 建筑物 ;钢 结构 ;综合 防雷 中 图分 类号 T u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7 —6 1( 119— 190 63 97一2 02 04— 2 0o
根据我国防雷规范的要求 , 高层建筑一般都采用避雷针 、避雷带和 避雷 网作接闪器 , 利用金属导体 引下,由接地极泄流人地 的这一传统防 雷方法防直击雷 。当建筑高度超过3m ,不仅要防直击雷 ,而且要防 0时 侧击雷。因为侧击雷是从侧面打来 的,建筑物顶部 的避雷设施并不能完 全保护住楼体 , 以对一般的超高层建筑物往往需要另外加设保护。 所 广 州新 电视塔利用桅杆天线和转换桁架作接闪器 ,桅杆天线高 16 5 米 ,下部采用格构式钢结构 , 上部采用全钢板焊接 ;平面形状为方形 , 底部平 面轮廓为 1米 ×1 米 ,顶部平 面轮廓 为1 ×1 。转换桁 架上 0 0 米 米 下弦杆采用 6 0 2 0 0 ×10 的箱 形梁 ,斜杆采用6 0 1 0 的箱形梁 ,竖杆 0 × 00 为 6 0 0 的圆钢管 ,桁架与外筒钢管柱的连接形式为铰接 。且前文已提 及 ,电视塔 的外部为全钢结构 ,因此可将 电视塔外墙视为全钢结构的法 拉第笼 ,因此不需要再加装防侧击雷装置。
很全的很实用综合防雷实施方案(直击雷、感应雷、等电位连接、综合布线、共用接地、屏蔽、spd)
防雷工程设计方案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天宇路19号邮编:611731联系部门:区拓部传真:(028)87843532目录二、现场情况 (3)三、设计依据 (4)四、设计方案 (5)4.1 直接雷击防护 (5)4.1.1概述 (5)4.1.2现状 (6)4.1.3解决方案 (6)4.2浪涌保护器防护 (10)4.2.1电源浪涌保护器防护 (10)4.2.2信号浪涌保护器防护 (12)4.2.4天馈浪涌保护器 (14)4.3综合布线 (16)4.3.1、“强、弱分开” (16)4.3.2、远离易受雷击的设施 (17)4.4屏蔽 (18)4.4.1、电磁干扰 (18)4.4.2、电磁屏蔽原理 (19)4.4.3屏蔽措施 (19)4.5等电位连接 (20)4.6公用接地系统 (22)4.6.1、概述 (22)4.6.2、现况 (24)4.6.3、解决方案 (24)五防雷工程(概)预算 (31)二、现场情况根据如下描述直击雷应该考察的内容如下:对于新建工程的防雷设计,应收集以下相关数据:被保护建筑物所在地区,被保护建筑物(或建筑物群体)的长、宽、高度及位置分布,相邻建筑物有哪些。
它的长、宽、高及位置分布。
在被保护建筑物的那个部分。
建筑物楼顶被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分布状况。
对扩、改建工程,除应收集上述资料外,还应收集下列相关资料:防直击雷接闪装置(避雷针、带、网、线)的现状(高度如何、腐蚀度又如何覆盖面积又是如何、有没有新增加设备、防雷系统引下线的现状及其与电子信息设备接地线的安全距离。
)SPD防护应该考察的内容如下:对于新建工程的防雷设计,应收集以下相关数据:建筑物内各楼层及楼顶被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分布状况。
配置于各楼层工作间或设备机房内被保护设备的类型、功能及性能参数(如工作频率、功率、工作电平、传输速率、特性阻抗、传输介质及接口形式等)。
电子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路的结构。
现代建筑物的综合防雷技术研究与应用
现代物业Modern Property Management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建筑物内的通讯设备、控制设备和传输设备等弱电设备越来越多,雷电灾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每年因雷击而导致建筑物内电气设备损坏时有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
因此现代建筑物的防雷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1 雷电波入侵现代建筑物的形式雷电波入侵现代建筑物的形式有两种,直击雷和感应雷[1]。
当建筑物或设备直接遭受雷电的袭击而对地进行放电的现象,称之为直击雷。
当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通过天馈线的遭受雷电波入侵,称之为感应雷。
感应雷[2]虽然没有直击雷猛烈,但其能量将感应于线路并最终作用到设备上,对用电设备造成极大的危害。
感应雷入侵电子设备与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有三种途径:(1)过电压通过接地体入侵;(2)通过供电线路入侵;(3)通过通讯线路入侵;(4)通过天馈线路入侵。
2 现代建筑物的整体防雷系统2.1 建筑物外部防雷。
现代建筑物的外部雷电防护方案主要是对防直击雷和侧击雷进行设计,使建筑物本身遭受雷击时,不受损坏。
因此在设计时,考虑良好的共用接地系统和泄流通路尤为必要。
2.1.1 共用接地系统。
现代建筑物需要使用全面的共用接地系统[3]。
这是因为现代建筑物内有很多交流、直流设备,且线路复杂。
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应与建筑内防雷接地钢筋之间良好连接,形成完整的共用接地系统,避免遭受雷击时因接地线间的电位差而形成感应过电位,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2.1.2 泄流通路和均压措施。
可以利用现代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避雷引下线,增加屋顶的引下线,以及将建筑物外部角落上钢筋进行连接,以减少各条引下线上的雷电流[4]。
大多数现代建筑物都为高层建筑物,所以还应该进行防侧击雷,在30m以上的建筑物,要将建筑物混凝土外圈梁钢筋连通,形成均压环,减少电位差,并且使其与引下线相连。
2.2 内部防雷系统。
现代建筑物内部主要为防感应雷,以及防雷电波侵入。
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管理
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管理建筑工地是一个雷电活动频繁的地方,因此对于防雷安全的管理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一、建筑工地防雷的重要性建筑工地防雷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其能量极大,一旦雷电击中建筑工地,将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因此,建筑工地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雷措施,确保工地的安全。
二、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管理方法1. 寻找合适的避雷设施建筑工地应当配备合适的避雷设施,如避雷针、避雷网等。
这些设施能够吸引雷电,并将其导向地下,避免雷电直接击中建筑工地和人员。
2. 定期检查和维护避雷设施建筑工地的避雷设施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检查包括对避雷针和避雷网的完整性、连接是否良好等。
维护包括清理避雷设施周围的杂草和垃圾,以保证设施的良好接地状态。
3. 加强对于雷电的监测建筑工地应当安装雷电监测设备,对雷电活动进行实时监测。
一旦监测到雷电活动,即可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雷电对工地造成损失。
4. 培训工作人员的防雷意识建筑工地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防雷培训,提升他们的防雷意识和应对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雷电的基本知识、防雷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防雷逃生技巧等。
5. 设立合适的安全警示标识建筑工地应当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雷电安全。
标识应当包括禁止站立在露天场地、离开高处、不扎营等内容,以减少雷电对人员的伤害。
6.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建筑工地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防雷避险措施、应急救援流程等。
工地人员应当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并能够在发生雷电事故时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管理的措施1. 建立专门的防雷安全管理岗位建筑工地应当设立专门的防雷安全管理岗位,负责对工地的防雷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
岗位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防雷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加强与天气部门的合作建筑工地应当与天气部门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和雷电警报,以便做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建筑物防雷操作规程
建筑物防雷操作规程一、总则为保障建筑物及其人员财产的安全,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建筑物防雷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防雷操作工作。
二、防雷设施1. 建筑物顶部应设置合理可靠的避雷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带等。
避雷装置应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安装。
2. 建筑物立面和墙体上应设立接闪装置,以便将雷电从建筑物引入地下。
3. 建筑物内部应设置良好的接地系统,确保雷击电流能够迅速通过接地系统流入地下。
三、防雷导则1. 大风暴前的预警在大风暴来临之前,应通过气象预报等渠道及时了解天气情况,特别是雷暴天气的预警信息。
一旦有雷暴预警,应立即做好建筑物的防雷准备工作。
2. 监测雷电活动建筑物应配备雷电监测设备,实时监控雷电活动的情况。
一旦监测到雷电活动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确保建筑物安全。
3. 雷击风险评估在建筑物规划和设计阶段,应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确定建筑物所处地区的雷击频率和风险等级。
根据评估结果,合理配置防雷设施,确保建筑物的防雷能力。
4. 建筑物周边环境清理要确保建筑物周边环境的清洁,避免高耸物体和容易积水的地方。
及时清理树枝、广告牌等高耸物体,清理堆放物和积水,以防止这些物体成为雷击对象。
四、防雷操作流程1. 预防措施在雷暴天气或有雷电预警的情况下,建筑物内人员应注意以下预防措施:- 尽量避免在雷暴天气下进入高楼或者室外空旷的地方。
- 在室内时,避免接触水龙头、家电等接地物体。
- 避免使用有线电话和有线网络设备。
- 尽量不要使用金属制品,例如伞、铁制品等。
2. 应急处理如果建筑物被雷击,应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 立即躲避到安全区域,远离窗户、金属物品和高耸物体。
- 切勿在雷电天气下接打有线电话或使用有线网络设备。
- 如果在室外暴露在雷电下,应迅速躲进符合安全要求的建筑物内。
五、应急演练为了增强人员的防雷意识和应对能力,建议定期组织建筑物防雷的应急演练。
演练内容包括触发雷击警报器、执行防雷预案、疏散研发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的综合防雷技术及应用雷击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的巨大能量众所周知。
几个世纪来,人类对雷击的破坏性的研究、探索和采取预防的措施,已经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
从EMC (电磁兼容)的观点来看,防雷保护由外到内应划分多级保护区。
最外层为0 级,是直接雷击区域,危险性最高,主要是由外部(建筑)防雷系统保护,越往里则危险程度越底。
保护区的界面划分主要通过防雷系统、钢筋混凝土及金属管道等构成的屏蔽层而形成,从0 级保护区到最内层保护区,必须实行分层多级保护,从而将过电压降到设备能承受的水平。
一般而言,雷电流经传统避雷装置后约有50% 是直接泄入大地,还有50%将平均流入各电气通道。
总体防雷原则是:1. 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直接接闪引入地下泄散(外部保护);2. 阻塞沿电源线或数据、信号线引入的过电压波(内部保护及过电压保护);3. 限制被保护设备上浪涌过压幅值(过电压保护)。
这三道防线,相互配合,各行其责,缺一不可。
一、建筑物的综合防雷技术应用(一)铁路站场铁路站场直击雷防护重点区域是通信楼、信号楼和户外岔群咽喉区设备。
1. 通信楼直击雷防护利用通信楼附近的高约45 米微波塔,在塔顶上安装IF3 避雷针,避雷针安装高度超出塔顶2.5米。
经计算,避雷针对地面的保护半径可达119米。
引下线采用截面大于12mm X4mm 的镀锌扁钢。
防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1 欧。
2. 信号楼直击雷防护利用被保护建筑物信号楼,高度约为10米,在信号楼顶部安装IF3 避雷针,针的安装高度超出楼顶 5 米。
经计算,保护半径可达109 米。
楼顶预埋350mm X 350mm X 10mm 厚钢板,便于焊接避雷针底座,从底座延相反方向焊接引出两条引下线,引下线采用大于8mm 的圆钢沿楼外墙引下入地,与楼的接地环相连。
防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 1 欧,将避雷针与接地装置贯通。
3. 户外岔群咽喉区直击雷防护铁路站场岔群咽喉区的特点是设备分布较为集中,岔群咽喉区段长度约145米,在岔群咽喉区附近各建立12 米高的铁塔,塔顶安装IF3 避雷针。
经计算,保护半径可达111 米。
引下线采用截面大于12mm X 4mm 的镀锌扁钢。
防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10 欧。
(二)民用机场民用机场的防雷和防雷击电磁脉冲和内部过电压的保护的设计与施工既要可靠地设计建筑物外部的防雷击装置,又要完善考虑建筑物内部的大量电子信息设备的防雷击电磁脉冲和内部过电压的保护。
下面讨论设计中的一些要点。
1 .外部避雷系统在机场重要的第一类和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接闪器以普通针、带、网相结合为主。
如建筑物本身无法实施普通的避雷技术措施,可采用国外先进的E.S.E 提前放电避雷针。
在防雷建筑物的外防雷系统的设计时,应实现总等电位连接和联合接地。
考虑实际应用效果,引下线可考虑使用焊接的主承重柱内的钢筋引下线逐点检查核实。
2. 建筑物内部防雷击电磁脉冲和内部过电压保护的设计应特别重视对由低压电缆引入的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依据GB50057 . 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IEC61312 —1《防雷电电磁脉冲设计的一般原则》以及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对于安装有大量电子设备(引入PE 线的金属外壳I 类耐过压水平用电设备,依据IEC664-1)的低压配电系统,根据防雷分区的定义结合等电位连接的作法,对其防雷电电磁脉冲进行分级设计[4] 。
二、测报工作中防雷技术的应用(一)水文测报系统水文报汛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在时间上没有选择的余地。
水文缆道架设地野处,加之缆道的主索、工作索等均是钢材,属导电体,易受雷击,为不影响水文测验,必须对缆道进行防雷避雷设施建设。
1. 水文缆道设施防雷避雷水文缆道跨度较小,可采用避雷针防雷;跨度较大时,避雷针则无法兼顾整个跨度缆道,采取避雷线的方式避雷。
在缆道主杆上端架设一个高3m 以上的避雷塔,然后在避雷塔安装避雷线,使避雷线、钢支架用扁钢与地网连接。
要求避雷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35mm2 的镀锌钢绞线;引下线优先采用直径不小于8mm的圆钢,地网电阻不大于 4 Q。
缆道感应雷的防护主要是依靠电源防雷,信号防雷,合理的地网铺设等措施可减少或杜绝感应雷的影响。
长江委水文局上游局的大多水文站均采用在左右岸钢支架上端架设一个高3〜5m的避雷塔,安装避雷线,并与地网连接,防雷避雷效果明显。
2. 水位、雨量仪器防雷避雷采用防雷针、引下线、地网的防雷系统来防止水位、雨量仪器直接雷击。
由于水位、雨量观测在野外进行,其观测的设备——雨量筒、卫星天线、太阳能板都安装在自记井顶部(自记井顶部最大直径不超过2m),因此,避雷针也只能安装在自记井顶部。
假如卫星天线的高度为1.0m,当避雷针高度则为 2.7m时,可将天线置于以避雷针为圆心、半径约3m的有效保护范围内(避雷针的保护角度按60°算,避雷针最好安装在海事卫星天线的东北方向,因西南方向为卫星登陆方向)。
为避免电源线将感应雷传入仪器,采用太阳能电池浮充供电。
水位、雨量信息传输的信号线采用屏蔽线,将信号线通过PVC 套管从地下引入报汛站,报汛站通过PSTN 或网络将水位、雨量信息传送至水情分中心,报汛站还可通过备用信道——海事卫星(或北斗卫星)直接将水位、雨量信息发送至水情分中心。
3. 水情分中心防雷系统水情分中心一般都建设在大、中城市。
地理、地质条件都给地网的布设增加了困难,但避雷针的安装严格按照60 度保护角的要求安排避雷针与卫星天线、太阳能板的距离。
(二)天气雷达天气测报系统雷达的施工建设工作中同样需要考虑防雷避雷,科学工作者在建设思茅新一代天气雷达中应用了特别的综合防雷技术,并对具体设计工作做了报道与分析。
1. 接闪采取了避雷针、带组合保护的方式:既在雷达探测楼顶部距天线罩外缘 3.5m 处等圆周、等间距安装4棵等高10m的玻璃钢避雷针,并沿屋面女儿墙顶部安装架空高度为0.3m的避雷带,使雷达天线和建筑物处以避雷针、带组合保护的直击雷防护区。
2. 屏蔽采取了沿机房四周墙体及窗框敷设150cm x 150cm的金属屏蔽网格,把机房内电气设备“包围”起来,并做好各类设备外露可导电部件的接地,使室内雷达设备处以第一、二、三层屏蔽防护区内。
3. 均压连接采取的方法是;从建筑物的基础开始,逐层逐项地将同一层面、同一入口处和雷电防护区交界点的金属构件作等电位连接,形成等电位连接网络。
均压连接是一项比较烦杂的工作,是防雷设计与施工质量的主要评判因素之一。
4. 浪涌保护采用电压开关型和电压限制型浪涌保护器进行防护。
供电系统采取 3 级防护;SPD1 安装在距雷达站100m 处的变压器低压侧电源总配电箱上,在三根相线上选用I 级分类试验用冲击电流limp通过幅值电流50KA (10/350卩s)的SPD;SPD2安装在雷达站建筑物配电盘上,在三根相线和中性线上选用标称放电电流40KA (8/20卩s)的SPD; SPD3安装在雷达主机房分配电盘上,在三根相线和中性线上选用标称放电电流10kA (8/20卩s)的SPD。
5. 接地天气雷达站的接地处理遵循“共地不共线”的接地原则,即将防雷地、电源地、电源保护地、防静电地和逻辑地等各种接地分别就近就便汇入一个合格的公共接地网。
天气雷达站的接地,除利用建筑物的自然接地体外,还增设了约5000 人工辅助接地体,形成的公共接地网接地电阻为0.8Q,满足了天气雷达站在土壤电阻率条件下对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三、电信系统的综合防雷技术应用防雷接地不但是建筑物必须考虑的内容,电气系统和电子设备也必须考虑防雷。
(一)有线电视系统CATV 系统的防雷接地应包括3个部分:前端、干线(含超干线)和分配系统。
1.前端机房一般不是独立的建筑,因此,整个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可以保护前端机房内系统设备的安全,故不必重新做防雷接地,但有几点须引起注意:雷电可能从接收天线串入前端系统; 播出机房地板须采用防静电地板,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分沟敷设; 在电力线明线引入时,雷电有可能从电源网串入。
2. 干线部分的防雷接地CATV 系统的干线(含超干线)部分包括电(光)缆和干线设备(如放大器或光接收机2.1对于走地下管道的电(光)缆,应在引下和引上处将金属管道或电缆金属外皮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市区架空电(光)缆吊线的两端和架空电(光)缆线路中的金属管道均应接地; 郊区旷野的架空电(光)缆线路要在分支杆、引上杆、终端杆、角深大于1m的角杆、安装放大器的电杆及直线线路每隔10〜15根电杆上加装避雷针,吊线应接地处理,接地装置用35 mm X 35 mm x 2000mm角钢或直径10mm以上圆钢,埋深2m2.2光接收机、干线放大器和供电器的外壳均应就近接地,但不得与电源变压器和有线广播的接地线相连; 对需要外线电源的放大器、供电器,应按防雷标准要求增设电源避雷器。
(二)机房系统1.等电位连接和共用接地系统对于机房系统防雷设施,等电位连接的关键是在信息系统机房内布设星形结构(S 型)或网形结构(M型)或S型与M型组合的等电位连接网络,使得机房内的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屏蔽线外层、及各种电涌保护器(SPD)接地端均能够实现最短的距离就近与等电位连接网络连接。
优化接地型式的设计应选择一些导电性好、热稳定性强、耐腐性和承受雷电流能力高的接地材料,如高效防腐降阻剂、铜、铸钢接地极、离子接地极等。
2.屏蔽雷电电磁场强度的衰减计算能为信息系统设备布置及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提供指导意见。
根据计算结果信息系统的主机房一般应选择在大楼的低层中心部位,信息系统设备应尽量远离建筑物的外墙结构柱,设置在雷电防护的最高防护级别区域内。
3.电涌保护器的选择和应用3.1 低压配电系统SPD 选择和配置能量配合有使用退耦元件和不使用退耦元件的配合、有使用触发型SPD 的配合、还有两个电压开关型SPD间的配合、电压开关型和限压性SPD间的配合、两个限压型SPD间的配合、末级SPD 与被保护设备间的配合等多种配合方式。
尽管有了正确的能量配合,如果SPD 不是安装在防雷区界面和被保护设备上或其附近,则设备的端子上仍可能出现损害。
其原因在于SPD 与被保护设备间的线路之间可能引起振荡,这种振荡可能导致超过SPD 残压两倍的高电压而损坏设备。
3.2信号线路SPD选择和配置信号线路SPD 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工作电压、接口类型、特性阻抗、插损、功率、信号传输速率、频带宽度及传输介质参数选用插损小、限制电压不超过设备端口耐压的SPD 。
3.3天馈线路SPD选择和配置天馈线上选用的SPD最大传输功率应为平均功率的 1.5-2.0倍。
其它参数,如工作频率、驻波、插损、特性阻抗、接口等均应符合系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