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不做小马虎教案
《不做“小马虎”》 教案
![《不做“小马虎”》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a7f33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7.png)
《不做“小马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马虎是一种不良习惯,影响学习和生活质量。
2.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
二、教学内容:1. 马虎的表现及危害2. 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的重要性3. 时间管理的方法与技巧4. 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5. 实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马虎的危害,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马虎的表现及危害,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的重要性,时间管理的方法与技巧,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引导学生讨论,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
3. 互动教学法: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马虎的典故,引发学生对马虎的思考。
2. 讲解马虎的表现及危害,引导学生认识到马虎是不良习惯。
3. 讲解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教授时间管理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
6. 分析实例,引导学生讨论,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
7. 总结全文,强调不做“小马虎”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改正马虎的计划。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制定的改正马虎的计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情况。
2.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做到不做“小马虎”。
七、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图文并茂地展示课程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例材料:收集一些关于马虎的实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时间管理工具:介绍一些时间管理工具,如日程表、闹钟等,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不做“小马虎”》教案
![《不做“小马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cbd5a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13.png)
《不做“⼩马虎”》教案 作为⼀名默默奉献的教育⼯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的教学能⼒。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店铺精⼼整理的《不做“⼩马虎”》教案,欢迎⼤家分享。
《不做“⼩马虎”》教案篇1 教学⽬标 认知: 1.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学习、做事马虎害处⼤。
2.知道要从⼩培养认真、细⼼的好习惯。
情感: 1.对由于马虎造成的后果感到惋惜。
2.愿意做学习、做事不马虎的好孩⼦。
⾏为: 1.学习、做事认真、仔细,不马虎。
2.做作业仔细看、仔细想、仔细写、仔细查。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年级“好好学习”德⽬中“认真完成作业”的要求设置的。
低年级学⽣在学习中常因马虎⽽抄错题、算错数。
在⽇常⽣活中也常因马虎做错事、耽误事。
这⼀⽅⾯是由于他们年龄⼩、能⼒差,另⼀⽅⾯则是由于缺乏责任⼼,没有形成学习、做事认真、细⼼的良好习惯。
本课针对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渗透责任⼼的教育,使学⽣懂得马虎危害⼤,学习、做事时不能马虎,要认真、细⼼。
课⽂是以⼩学⽣李钢在主题班会中的思想转变为线索展开的,意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解决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轻视“⼩马虎”的问题。
课⽂重点强调了马虎的危害。
第⼆⾃然段中提到“班会上,⼤家举出很多事例说明马虎的危害。
李钢很受教育……”课⽂没列举具体事例。
这样安排为师⽣联系现实举例留有余地。
教学中可进⾏补充,如医⽣把⼿术器械落在病⼈体内给病⼈带来痛苦,对⾝体造成伤害;邮递员投错信或遗失信耽误别⼈⼤事;由于忘关电门造成⽕灾等。
应通过多⽅⾯的实例,使学⽣懂得马虎危害⼤的道理。
第三⾄七⾃然段,引⽤⼀艘宇宙飞船坠毁的真实事例,有⼒地说明“看错符号、抄错数”的⼩马虎仍然可造成巨⼤的危害。
这部分课⽂应抓住以下⼏个情节进⾏分析和渲染。
1.宇宙飞船坠毁的原因是由于忽略了⼀个数,可算是“⼩马虎”。
2.⼀艘宇宙飞船坠毁,⼀位优秀宇航员牺牲。
“⼩马虎”造成的损失多么巨⼤。
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
![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afc8b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4.png)
5.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和优化学习策略,形成持续改进的学习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识到“小马虎”现象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普遍性,理解不做“小马虎”的重要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细心观察、反复检查、合理安排时间等不做“小马虎”的方法。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不做“小马虎”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做题时避免粗心大意。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数学练习题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细心审题、认真计算等不做“小马虎”的方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4课《不做“小马虎”》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让学生在预防“小马虎”过程中,学会从多角度审视问题,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2.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马虎”产生的原因及改正方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3.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互动交流,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共同总结经验,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分析“小马虎”产生的原因,掌握预防和改正“小马虎”的具体方法,如细心观察、反复检查、合理安排时间等。
(3)通过实际操作,将不做“小马虎”的方法应用于数学学习,提高解题正确率和学习效率。
举例解释:
(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小马虎”对学习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改正“小马虎”的动力。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90983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f.png)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小马虎”行为的概念,并正确评价。
2.培养学生细心、认真、负责任的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小马虎”行为的概念,正确评价。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细心、认真、负责任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课件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激发学生对“小马虎”问题的思考。
第二步:呈现教学目标(5分钟)教师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呈现给学生,并解释目标的重要性。
第三步:讲解新知(20分钟)1. 引导学生认识“小马虎”行为并评价(10分钟)教师通过示例和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小马虎”行为的特点,如不细心、不认真、不负责任等,并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这种行为。
2. 指导学生反思自身行为(10分钟)教师让学生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小马虎”行为,并引导学生分析这种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第四步:讨论与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小马虎”行为的认识和体会。
然后,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
第五步: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出示几个具体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检验学生对“小马虎”行为的理解程度。
第六步: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通过故事、图片或小视频等形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遇到“小马虎”行为时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第七步: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学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避免出现“小马虎”行为。
五、课后作业1.思考自己是否存在“小马虎”行为,并给出改进方案。
2.完成课后习题。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小马虎”行为的概念,并正确评价。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对“小马虎”行为的看法。
不做“小马虎”思想品德教案范文
![不做“小马虎”思想品德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fa9635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7.png)
不做“小马虎”思想品德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小马虎”行为的危害,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
2.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心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小马虎”行为的定义与危害2. 认真、负责、细心的含义与重要性3. 自我反省的方法与技巧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小马虎”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小马虎”行为的定义与危害,认真、负责、细心的含义与重要性。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小马虎”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给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5. 总结:教师总结课程要点,强调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分享交流法:让学生在分享中感悟,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
4. 总结归纳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程要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团队协作等。
3. 分享感悟:评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经验时的表现,以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程要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实践:1. 情境模拟:设置一个模拟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示“小马虎”行为及其后果。
3. 行动计划:让学生制定一个克服“小马虎”行为的行动计划,包括具体的行动步骤和目标。
七、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布置一道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深入思考和反思“小马虎”行为。
2. 课外阅读:推荐一些与主题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 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或志愿活动,培养责任感和细心的态度。
八、教学反馈:1. 学生自评:让学生自我评价在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不做小马虎设计教学教案
![不做小马虎设计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070b5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e.png)
不做小马虎——提高学生注意力和学习效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注意力对学习的重要性,明确提高注意力对提升学习效率的作用。
3. 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提高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注意力对学习的影响2. 常见的学习不良习惯及其危害3. 提高注意力的方法4. 如何克服做事马虎5. 实践演练与总结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注意力对学习的重要性,分析学习不良习惯的危害,介绍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2.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提高注意力的心得体会。
3. 实践演练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巩固知识点。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克服做事马虎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案例素材2. 教学PPT3. 练习题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注意力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注意力对学习的重要性,分析学习不良习惯的危害。
3. 介绍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如番茄工作法、自我暗示法、合理安排时间等。
4. 讨论如何克服做事马虎,如细化任务、设定目标、加强自律等。
5. 实践演练: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如用番茄工作法完成作业等。
6.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实践演练进行点评,总结提高注意力和克服做事马虎的方法。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实践所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反思:六、教学拓展1. 介绍更多的提高注意力的工具和技巧,如使用专注力应用软件、做注意力训练题等。
2. 分享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到提高注意力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 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训练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日常生活中的注意力。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将注意力训练应用到实际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3. 分享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提高注意力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和借鉴。
一下道德与法治《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
![一下道德与法治《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32f34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8.png)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不做“小马虎”教学目标:1.通过反思自己的生活,初步知道马虎的危害。
2.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做事认真细心、不马虎,并且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3.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技巧,体验做事认真、不敷衍带来的快乐。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马虎”这一现象,发现自己生活中容易马虎的地方。
2.初步知道马虎的危害。
课前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故事导入——引出“小马虎”1.出示图片,提出问题:猜猜这图上画的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一匹马、一只老虎……)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其实,这既像马又像虎的图叫《马虎图》。
3.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什么呢?4.原来,我们常说的“马虎”一词就是这样来的呀!那你们知道我们现在用“马虎”指什么样的人吗?(板贴:“马虎”)5.小结:做事粗心的人,咱们就称他为“小马虎”(板贴:小)。
6.天就来说说,做个“小马虎”好不好?探究活动——交流“小马虎”活动一:联系自身——捉马虎1.刚才老师发现说到“小马虎”的时候,大家都摇头。
看来,谁都不愿意当“小马虎”。
可是,“小马虎”有时又不知不觉地藏在咱们身边——你们看看这个小朋友遇到的麻烦。
2.出示课本14页中的故事,提问:这个小朋友因为“马虎”给自己带来了哪些麻烦呢?(衣服扣错了扣子、考试漏做了一道题、把小铲子弄丢了、把作业掉在家里了,还要麻烦他爸爸送到学校来。
)3.这样的“小马虎”好像随处可见啊!你有没有和他这样类似的经历?4.小结:是呀,“马虎”带来的麻烦真不少呀!这已经不是个别同学的烦恼了,而是大家共同的烦恼。
活动二:结合生活——找原因1.同桌讨论,曾经是什么原因让你犯了“马虎”的毛病?(板贴:为什么会马虎?)2.归纳总结“小马虎”的原因:没有认真检查、粗心大意、走神、求快、心太急等。
(随机板书)3.归纳小结:看来“马虎”的原因主要是做事态度不端正,没有责任心,疏忽大意,有时还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只图速度快,不够仔细。
4.不做小马虎(教案)全国通用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4.不做小马虎(教案)全国通用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2a1cb09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b.png)
教案:4.不做小马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粗心马虎带来的不良后果,提高做事的细心程度。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3.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粗心马虎的现象及危害。
2. 掌握克服粗心马虎的方法。
3. 学会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粗心马虎的危害,掌握克服粗心马虎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所学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做事的细心程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粗心马虎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粗心马虎带来的不良后果,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 环节一:认识粗心马虎(1)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粗心马虎现象。
(2) 教师总结粗心马虎的表现,引导学生认识到粗心马虎的危害。
3. 环节二:克服粗心马虎的方法(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克服粗心马虎。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3) 教师总结克服粗心马虎的方法,如:仔细检查、提高专注力、制定计划等。
4. 环节三:团队合作游戏(1)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游戏。
(2) 游戏过程中,学生互相监督,共同完成任务。
(3) 教师点评游戏过程,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 环节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反思。
(3) 教师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制定一个克服粗心马虎的计划。
2. 家长监督并签字,确保学生按照计划执行。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粗心马虎的认识程度。
2. 学生掌握克服粗心马虎的方法。
3. 学生在团队合作游戏中的表现。
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粗心马虎的危害,掌握克服粗心马虎的方法,提高做事的细心程度。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不做“小马虎”思想品德教案范文
![不做“小马虎”思想品德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cde07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3.png)
不做“小马虎”思想品德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小马虎”行为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
2.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克服生活中的“小马虎”现象。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小马虎”行为的危害。
2.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自觉克服生活中的“小马虎”现象。
2. 如何培养学生长期坚持认真、仔细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列举典型的“小马虎”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剖析。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找出克服“小马虎”的方法。
五、教学内容: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小马虎”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思考。
2. 什么是“小马虎”?:让学生举例说明“小马虎”行为,引导学生认识到其危害。
3. 为什么会“小马虎”?:分析产生“小马虎”的原因,如缺乏自律、注意力不集中等。
4. 怎样克服“小马虎”?: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克服“小马虎”的方法,如制定计划、提高自律等。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的收获,以及今后如何做到不“小马虎”。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克服“小马虎”的实践作业,如制定一周的学习计划,并监督自己执行。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认识“小马虎”行为方面的进步。
2. 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是否能够自觉克服“小马虎”现象,从而评价其学习效果。
七、教学准备:1. 收集关于“小马虎”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 准备课后作业模板,以便学生制定个人计划。
3. 准备教学PPT,包括相关图片、文字和动画等。
八、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马虎”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思考。
2. 案例分析(15分钟):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小马虎”案例,并分析其原因和危害。
3. 小组讨论(10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探讨克服“小马虎”的方法。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不做小马虎》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不做小马虎》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7c7e23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0b.png)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认真习惯,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家庭实践作业:与家长共同完成一次“细心、认真在我家”的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整理房间、洗衣服、准备餐具等。请家长协助记录孩子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并在活动结束后给予评价和指导。
2.学生自评作业:要求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针对发现的“小马虎”问题,制定一个改进计划,并付诸实践。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不做小马虎》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小马虎”的概念,理解做事不认真、不细心的危害,认识到细心、认真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养成做事细心、认真检查的好习惯,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效率。
3.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经验,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合作等社交技能,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
3.实践活动,培养习惯
设计富有实践性的活动,如“找出错别字”、“整理书包”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细心、认真,培养良好的做事习惯。
4.方法指导,提升能力
教师针对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5.情感教育,树立价值观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细心、认真是一种美德,是成功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不做小马虎》为主题,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细心、认真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做事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20cf2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0.png)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马虎”的含义,能够讲述“小马虎”带来的后果。
2.能够意识到做事要“细心认真”。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事物。
二、教学重点1.了解“小马虎”的含义。
2.能够讲述“小马虎”带来的后果。
3.能够认识到做事要“细心认真”。
三、教学难点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事物。
四、教学内容1. 课前自主学习学生在事前需要认真自主预习课本第4课《不做“小马虎”》,了解“小马虎”的含义以及相关知识点。
2. 教学过程a. 导入新知识1.回顾“小马虎”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请学生描述“小马虎”带来的后果。
2.播放课本中的一段视频,引起学生对于“小马虎”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b. 正式学习1.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认真阅读课本,掌握“小马虎”的具体含义。
2.融合课本内容,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小马虎”带来的后果,从而引出“做事要细心认真”的话题。
3.通过幼儿童常见的情境,例如吃饭时洒米饭等,帮助学生认识到做好每一件小事的重要性。
c. 总结与课堂练习1.老师对于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做好小事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品质。
2.课堂练习:老师通过提出一些小事情,让学生展开讨论并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五、教学效果评价1.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记忆。
2.学生在正确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点的基础上,能够理性批判和创新应用。
3.学生在课后应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事物。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知识点清晰,且注重学生思考和互动。
但可以尝试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更自由的氛围下展开讨论,并增加学生对于课程的参与度。
2.该教案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难度适宜,但在课程讲解过程中可以适当加深难度,提高课程的知识密度和挑战度。
4不做“小马虎”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4不做“小马虎”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a84eab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1.png)
教学难点与重点
“3、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黑板、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案、学生教材。
2.课程平台:无。
3.信息化资源:教学PPT、相关视频资料、网络图片。
4.教学手段: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课堂讲解、问答互动。
教学过程
“5、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效果
“六、学生学习效果”
重点题型整理
“七、重点题型整理”
教学评价与反馈
“八、教学评价与反馈”
板书设计
“九、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与改进
“十、教学反思与改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时旨在培养一年级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意识,使其能够自觉遵守诚信原则,不做“小马虎”。
2.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使其学会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并自觉执行。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参与,尊重他人意见。
4.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情景模拟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不做“小马虎”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课时Fra bibliotek授课班级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4不做‘小马虎’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是对一年级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课时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马虎行为的危害,并学会如何改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设计中将采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不做小马虎》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不做小马虎》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f16b5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3.png)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不做小马虎》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不做小马虎》这一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到马虎给自己和他人的带来的麻烦,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态度,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自觉地遵守规则,做到细心、认真,不仅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会表现出一些马虎的现象,比如忘记带作业、忘记穿衣服等。
这些现象一方面可能源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视角出发,让他们在情境中感受到马虎带来的麻烦,从而产生改进的意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马虎给自己和他人的带来的麻烦。
2.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3.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马虎的危害,产生改进的意愿。
2.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马虎带来的麻烦,产生改进的意愿。
2.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从而认识到马虎的危害。
3.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小游戏,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态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用于展示马虎带来的麻烦。
2.准备趣味小游戏,用于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态度。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马虎带来的麻烦的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到马虎的危害。
如:忘记带作业、忘记穿衣服等。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马虎经历,引导学生认识到马虎给自己和他人的带来的麻烦。
教师在旁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会产生马虎的现象,如何改正。
3.操练(10分钟)进行趣味小游戏,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态度。
如:找出不同的物品、拼图游戏等。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c41504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b.png)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不做小马虎的含义和重要性;•掌握不做小马虎的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能够自觉做到细致认真,不做小马虎;•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态度,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增强学生对不做小马虎的重视和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不做小马虎的含义和重要性;•不做小马虎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养成不做小马虎的好习惯;•如何正确处理做事的细节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故事、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做小马虎”的含义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做事方法和态度。
2. 情景模拟以学生日常生活、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为情境,进行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处理问题方法和态度。
3. 引导讨论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做事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不做小马虎”的含义和重要性,帮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态度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2. 情景模拟以学生日常生活、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为情境,进行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引导学生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理解不做小马虎所要达到的要素,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做事的规划和方法。
3. 讲授方法和技巧通过讲解不做小马虎的方法和技巧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良好的执行力,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和正确的育人态度。
4. 引导讨论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做事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5. 课堂练习通过对一些实际情况的模拟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正确的做事方法和态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一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不做“小马虎”》教案
![一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不做“小马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19025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4.png)
一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不做“小马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明白做事认真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学会克服“马虎”的方法,养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马虎”的表现和危害。
掌握克服“马虎”的方法。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不做“小马虎”。
三、教学方法故事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游戏活动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小马虎”的动画视频,引出话题:“小朋友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小马虎’给大家带来了哪些麻烦呢?”2.认识“小马虎”讲述故事《小马虎的一天》,故事中小马虎在上学路上丢了书包、在课堂上写错作业、在回家路上忘记带钥匙等。
让学生说说小马虎在故事中的表现,引导学生认识到“马虎”就是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
组织学生讨论“马虎”的危害,如浪费时间、影响学习和生活、让自己和别人不开心等。
3.克服“马虎”的方法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做“小马虎”呢?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方法,如做事前认真准备、做事时专心致志、做完后仔细检查等。
展示一些具体的例子,如整理书包时按照课程表准备书本、做作业时认真审题、做完作业后检查对错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克服“马虎”的方法。
4.游戏活动开展“找错误”游戏,教师展示一些有错误的图片或文字,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错误。
对找得又快又准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鼓励其他学生更加认真地观察和思考。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不做“小马虎”的重要性和方法。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一周内记录自己克服“马虎”的事情,并和家长分享。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认真做事,不做“小马虎”,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讨论、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掌握了克服“马虎”的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持续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36438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1.png)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一、教学内容概述本课教学内容为《不做“小马虎”》,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第4课。
本课旨在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规范的行为,培养学生的仔细观察能力和判断力,加强学生遵守纪律、规范行为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2.帮助学生了解“不做‘小马虎’”的概念,理解好习惯与坏习惯的区别;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判断力;4.强化学生遵守纪律、规范行为的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不做‘小马虎’”的概念;2.引导学生思考好习惯与坏习惯之间的差异。
难点1.帮助学生将好习惯运用到日常生活中;2.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遵守纪律。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讲师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提问以下问题:•你们都知道什么是习惯吗?•有哪些好习惯和坏习惯?•有没有特别影响你们生活的坏习惯?通过引导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可以跟学生温习好习惯的概念与坏习惯的危害。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好习惯与坏习惯之间的区别。
步骤二:学习教材让学生学习《不做“小马虎”》一节,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要做好事情?•做事情的时候要仔细吗?•做事情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通过系统地让学生学习教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做‘小马虎’”的概念以及引导学生形成好习惯。
步骤三:课堂小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看一组图片,分析图像中的事情是否“做得好”,并提出它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好习惯与坏习惯之间的差异,提高学生对好习惯的认识。
步骤四:课堂练习让学生配合教师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熟悉所学内容。
步骤五:课后引导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思考:•今天学习了《不做“小马虎”》,都了解了些什么?•你们在看一些事情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不负责的人或者物品被损坏了?•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们应该怎么做?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何时需要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如何用所学知识来保护自己。
不做“小马虎”-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不做“小马虎”-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feb90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6.png)
不做“小马虎”-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小马虎”现象,并引导学生认识“小马虎”现象的危害性。
2.引导学生认识做事认真负责的重要性。
3.学会通过交流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4.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
二、教学内容1. “小马虎”现象和危害(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小马虎”现象,并向学生询问他们对“小马虎”现象的认识。
(2)教师向学生解释“小马虎”现象的危害性,如“小马虎”的人做事不认真负责,容易出现各种意外。
(3)教师列举具体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马虎”现象的危害。
2. 认真做事的重要性(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认真做事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做事认真负责是一个好习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错误率。
(2)教师通过具体情境,向学生演示认真做事可以带来的好处,比如完成任务能够得到表扬和奖励。
3. 交流沟通解决问题(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交流沟通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候,可以通过沟通合作解决问题。
(2)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彼此交流,合作完成小组作业。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让每个人的贡献得到发挥。
4. 道德规范(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如诚实,守时,尊重他人等。
(2)教师通过具体情境向学生演示道德规范的应用,让学生知道如何遵守道德规范,来维护自己的行为准则。
三、教学过程1. 学生认识“小马虎”现象(1)以举手方式,询问学生对“小马虎”现象的认识。
(2)教师简单介绍“小马虎”现象,并让学生思考如何防止自己在生活中出现“小马虎”的行为。
(3)教师列举例子,让学生了解“小马虎”现象的危害。
2. 认真做事的重要性(1)教师向学生阐述做事认真负责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
(2)教师列举例子,让学生了解做事认真的好处。
3. 交流沟通解决问题(1)教师向学生阐述交流沟通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如何彼此交流,顺利完成小组作业。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不做小马虎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不做小马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6731f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8.png)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不做小马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做作业的重要性,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2. 培养学生自觉检查、及时改正错误的能力,提高作业质量。
3. 引导学生学会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二、教学内容:1. 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2. 认真完成作业的方法和技巧3. 检查和改正作业中的错误4.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及方法5. 团队合作在学习中的作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做作业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认真完成作业的必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学生不做小马虎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明白怎么做才能做到不做小马虎。
4. 方法指导:教授学生如何检查和改正作业中的错误,提高作业质量。
5.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分享彼此的时间管理方法。
6. 总结提升:强调团队合作在学习中的作用,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和课后作业中的表现,评估其作业质量。
2. 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评价:检查学生是否能够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故事素材:关于不做小马虎的生动故事。
2. 作业案例:收集一些学生不做小马虎的具体案例。
3. 时间管理方法:提供一些时间管理的工具和技巧。
4. 团队合作活动: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
六、教学步骤:1. 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作业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认真完成作业来提高学习成绩。
2. 认真完成作业的方法和技巧:教授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分配时间,以及如何避免在做作业时出现马虎的情况。
3. 检查和改正作业中的错误: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检查,发现并改正作业中的错误,提高作业质量。
4.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及方法: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教授学生如何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不做“小马虎”思想品德教案范文
![不做“小马虎”思想品德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5dff17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03.png)
不做“小马虎”思想品德教案范文第一章:认识“小马虎”现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小马虎”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以及它对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1.2 教学内容:举例说明“小马虎”现象的表现,如作业马虎、考试马虎、做事马虎等;分析“小马虎”现象的原因,如习惯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责任心等;讨论“小马虎”现象带来的后果,如成绩下滑、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失误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案例分析、分享经验等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活动: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小马虎”现象;分析这些现象的原因和后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正“小马虎”现象。
2.2 教学内容:讲解良好学习习惯的好处,如提高学习效率、减少错误等;介绍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如制定学习计划、分阶段学习、定时复习等;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监督执行。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良好学习习惯的好处;示范并讲解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进行监督执行。
第三章:提高注意力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注意力对克服“小马虎”现象的重要性,并学会一些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3.2 教学内容:讲解注意力对学习和工作的影响;介绍一些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如番茄工作法、定时休息法、环境优化等;引导学生实践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注意力对学习和工作的影响;示范并讲解一些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引导学生实践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第四章:培养责任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责任心对克服“小马虎”现象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培养责任心。
4.2 教学内容:讲解责任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介绍一些培养责任心的方法,如设定目标、自我监督、承担后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责任心。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分享经验等方式进行教学。
《不做“小马虎”(第一课时)》教案
![《不做“小马虎”(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c6bb2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7.png)
《不做“小马虎”(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初步知道马虎的危害。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做事认真仔细、不马虎。
3.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方法,并践行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材分析《不做“小马虎”》是统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中的最后一课。
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本课关注的是学生“马虎”的习惯,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改掉马虎的坏习惯,在生活和学习中做到细心、认真。
《不做“小马虎”》一课,由两个版块构成,分别是“生活中的‘小马虎’”和“怎样才能不马虎”。
第一板块通过一系列生活和学习中的场景,提醒学生身边的“马虎”现象和行为,第二板块向学生展示克服马虎的好办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克服马虎的坏习惯。
两个版块相互联系,上下承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给学生带来生活和学习中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三、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常常因为马虎而抄错题、写漏题、算错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因为马虎做错事、耽误事。
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年龄小、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缺乏责任心,没有掌握克服不良习惯的方法,没有形成学习和做事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本课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按照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渗透细心、责任心的教育,使学生懂得做事马虎危害大,学习、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认真、细心,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受益终生。
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克服做事马虎的习惯,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细致、认真。
五、教学准备PPT、视频、音频六、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一起走进动物王国,考考大家是否认识以下这些小动物。
(出示图片:山羊、小狗、兔子)出示“马虎图”,讲述“马虎”的故事:从前,有一个画家,画画的水平很高,画什么像什么,可就是有个坏毛病——做事不认真。
一天,画家想画一只老虎,画完老虎头后,刚要画老虎身子,就有人来找他,他随后便出了门,他回来后又接着画,竟然在老虎头下面画了一匹马身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不做“小马虎”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好习惯,做一个做事、学习不马虎的好孩子。
2、让学生明白学习、做事时马虎的害处。
3.找到不马虎的办法,知道要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要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初步培养做事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收集视频、故事
教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通过反思自己的生活,初步知道马虎的危害。
2. 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做事认真细心、不马虎,并且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做事粗心、马虎是不良习惯,知道马虎的危害。
教学过程:
一、故事“小马虎”
1.学生看课本“小马虎”试讲故事。
2.师讲小马虎的故事。
3.讨论你们认为马小虎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引导学生回答马虎、粗心等)
小结:像马小虎这样,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没把要做的事情放在心上,就是马虎。
怪不得他的好伙伴又给他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因为马上虎做事情太马虎了,所以大家都叫他小马虎。
4.师讲述马虎的坏处。
二、情趣活动认识“马虎”
1、他的名字叫做马小虎,马小虎今天要去种树,咱们大家一起跟他去种树吧!仔细看图,谁来讲讲这个故事?你认为马小虎是个怎样的小朋友?
2、像马小虎这样,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没把要做的事放在心上,就是马虎,怪不得他的小伙伴又给他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呢,你们知道吗?因为它做事太马虎了,大家都叫他小马虎。
板书:小马虎
三、情趣游戏捉马虎
1、同学们,其实马虎这个小毛病也来找过我们每个小朋友,你有马虎的时候吗?结果怎么样?
2、老师搜集了一些大家马虎的时候,出示课本中的三幅图,你想对这些小朋友说些什么呢?
3、联系自身——捉马虎
1.小组内:看课本中的图,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的小马虎:学生批拼音作业,找出错误的地方,上台来请同学订正;请作业正确的学生举手,你是怎么做的呢?说说怎样才能做到不马虎?
(1)试一试,找自己语文、数学作业本上的小马虎。
(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交流,大家互相提个醒,以后改正这些马虎的小毛病)
(2)小组内交流:
①校内的小马虎:仔细想一想,从开学到现在,你有没有忘记过做值日?忘带过小黄帽?有没有忘了带文具来上学?
②给同学说一说:在家里我什么事马虎过。
请同学起来说说各自的马虎。
4、大家想一想,马小虎如果一直没改掉自己的马虎,慢慢地他长大了,成了大马虎,他成了一名医生,一名建筑设计师,一名老师,会怎么样……
四、马虎危害大
1、是啊,马虎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危害别人。
2、出示图片:司机马虎了,医生马虎了,建筑工人马虎了,飞行员马虎了……不仅如此,马虎甚至还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知道做事粗心、马虎、无耐心是不良习惯,掌握克服不良习惯的本领。
2、让学生明白学习、做事时马虎的害处。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趣活动克马虎
1、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你还做小马虎吗?你们还做小马虎吗?
2、怎样才能在平时不马虎呢?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
3、结合学生发言板书:认真、仔细、检查、计划、父母、老师的帮助……
4、其实啊,在我们身边就有好多做事认真的小朋友,大家请看图片,让我们把大拇指送给他们。
二、练认真
1、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看大家是不是学会认真,不马虎了。
2、玩游戏:传悄悄话,找错误。
小组列队成排站,传递第一个说的悄悄话。
请每组最后听的小朋友来说说你们说的悄悄话。
3、总结原因:为什么成功?什么原因使我们游戏失败了呢?(引导学生说出不仔细、不认真)
4、请胜利的小组说说怎样才能做好这个游戏。
小结:做游戏时,听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听。
还要记住,说的时候要说清楚。
5、总结不马虎的常用办法:仔细看、认真听、会检查、用心做、常提醒、动脑筋。
三、告别小马虎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你们马上养成认真不马虎的习惯可能比较难。
老师教你们一个方法,可以制作一朵七色花,你们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把你以前的马虎事写在花瓣上,等你把马虎的毛病改掉了,就在这个花瓣上涂上你喜欢的颜色,等你把马虎全都改掉了,这朵花就变成了美丽的七色花,我们看谁先把马虎的毛病改掉了,看谁的七色花开得最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