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法制类专题节目的文本制作

合集下载

法律节目策划书范文3篇

法律节目策划书范文3篇

法律节目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法律节目策划书》一、节目名称《法律放大镜》二、节目宗旨本节目旨在通过案例分析、法律解读、专家点评等方式,向观众普及法律知识,提高观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促进社会法治建设。

三、节目定位1. 受众定位:以普通百姓为主要受众群体,包括但不限于学生、上班族、老年人等。

2. 内容定位:涵盖民事、刑事、行政等各个领域的法律知识,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

3. 形式定位:采用演播室访谈、案例分析、法律解读、专家点评等多种形式,增强节目的可视性和吸引力。

四、节目特色1. 案例真实生动: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通过真实的场景再现和当事人的讲述,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法律的力量。

2. 专家权威解读:邀请知名法律专家、法官、检察官等作为嘉宾,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法律解读,为观众提供权威的法律意见。

3. 互动性强:设置互动环节,如观众提问、现场咨询等,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4. 普及性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案例,将复杂的法律知识讲解得深入浅出,让观众易于理解和接受。

五、节目结构1. 开场:主持人介绍节目宗旨、嘉宾和本期主题。

2. 案例展示: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本期案例的背景和情节。

3. 案例分析:由主持人和嘉宾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涉及的法律问题和解决方案。

4. 法律解读:法律专家对相关法律条文进行解读,解释法律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5. 专家点评:嘉宾对案例进行点评,分析案例的得失和启示。

6. 互动环节:观众提问、现场咨询,法律专家解答观众的法律问题。

六、节目时长和播出时间1. 时长:每期节目时长为 30 分钟左右。

2. 播出时间:每周[具体时间],在[具体电视频道]播出。

七、节目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和预告片:在社交媒体、电视台官网等平台发布,吸引观众关注。

2. 嘉宾宣传:邀请知名法律专家、法官、检察官等作为嘉宾,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宣传节目。

3. 媒体宣传:与当地媒体合作,进行节目报道和宣传,扩大节目影响力。

央视法律节目文案案例(3篇)

央视法律节目文案案例(3篇)

第1篇正文:一、节目简介《法治之光》是一档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倡导法治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央电视台法律节目。

节目邀请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普通民众共同参与,通过案例剖析、现场互动、专家点评等形式,深入浅出地解读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理念,助力社会和谐稳定。

二、节目内容1. 案例剖析《法治之光》选取典型案例,邀请法律专家进行深入剖析。

通过对案例的详细解读,让观众了解法律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发挥作用,以及法律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案例一:《失落的女儿》讲述一个家庭因抚养权纠纷而陷入困境的故事。

节目邀请法律专家对抚养权纠纷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解读,为观众提供法律咨询。

案例二:《生命至上》讲述一起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纠纷。

节目邀请法律专家对交通事故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解读,为观众提供法律援助。

2. 现场互动《法治之光》设置现场互动环节,邀请观众参与节目。

观众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发送短信等方式,就自己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咨询。

节目现场将邀请法律专家为观众解答疑惑,提供法律帮助。

3. 专家点评节目邀请知名法律专家对案例进行点评,从法律角度分析案例的亮点和不足,为观众提供有益的法律借鉴。

4. 法治文化宣传《法治之光》关注法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节目内容传递法治精神。

节目将介绍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宣传法治理念,倡导全民守法。

三、节目特色1. 专业性强:节目邀请专业法律专家参与,确保节目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2. 案例丰富:节目选取典型案例,涵盖各个领域,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

3. 互动性强:节目设置现场互动环节,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提高节目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4. 文化内涵丰富:节目关注法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递法治精神,提升观众的法律素养。

四、节目意义1. 弘扬法治精神:通过节目内容,传递法治理念,倡导全民守法,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2. 普及法律知识:为观众提供实用的法律知识,提高观众的法律素养,助力社会和谐稳定。

央视法律节目文案案例(3篇)

央视法律节目文案案例(3篇)

第1篇【开场白】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法治专题节目——《法治在线》。

在这里,我们将聚焦法治热点,探讨法律问题,传播法治精神,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法治的社会环境。

今天,我们特别推出一期特别节目,带您深入了解法治的力量。

【节目正文】一、法治的温度:守护百姓的安宁生活近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法治的温度也日益深入人心。

本期节目,我们将邀请法学专家、公安干警、社区干部等,共同探讨法治在守护百姓安宁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 法治的力量:化解矛盾纠纷案例一:某社区居民王某与邻居李某因土地纠纷引发争执,矛盾升级。

在社区干部的调解下,通过法律途径,双方最终达成和解。

2. 法治的温度:关爱弱势群体案例二:某市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法治的保障:守护未成年人成长案例三:某学校发生校园欺凌事件,警方介入调查,依法对涉事人员进行处理,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法治的力量:护航经济发展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

本期节目,我们将探讨法治在护航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 法治护航: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案例一:某企业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经法院审理,侵权企业被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2. 法治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案例二:某地方政府积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企业投资。

3. 法治护航:保障创新创业案例三:某创新创业大赛中,参赛项目涉嫌侵犯他人专利权,经法院审理,侵权方被依法处罚。

三、法治的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权益的有力武器,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本期节目,我们将探讨法治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1. 法治教育:培养法治意识案例一:某学校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

2. 法治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二:某地举办法治文化节,通过法治文化作品展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法制类节目主持稿

法制类节目主持稿

法制类节目主持稿篇一:法制宣传节目串词法制宣传节目开场白开场:提及校园,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它一个美好、纯洁的地方。

提及法律,人们就会觉得它神秘、威严、崇高。

法律,塑造了当代社会的和平与安宁。

法律,赋予我们权利,也给了我们应当去履行的义务。

法,是我们的行为准则,更是国富民强的制国方略。

遵纪守法,是当代法治社会对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如若违背或逾越,必当自食恶果。

校园与法律,一个美好,一个庄严,一个温婉,一个肃穆。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自我防范意识,营造文明守纪和谐校园,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是《》。

篇二:法制主题班会主持稿篇一: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主持词六年级《学习青少年保护,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律法规》主题班会主持稿甲:尊敬的老师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六年级《学习青少年保护,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律法规》主题班会现在开始!甲:鸟儿渴望自由的飞翔。

乙:鱼儿向往自在的嬉戏。

甲:但自由是相对的,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安宁,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国家制定了法律。

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将来建设祖国的重任,祖国、社会都需要我们合:知法、懂法、守法!甲:今天,就让我们来谈论青少年怎样的行为属于犯罪?乙:以及这种行为我们该如何制止?甲:接下来,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组长做相关记录并汇报。

?乙:现就我班高佳乐同学从家拿走1300元的行为进行讨论并汇报。

?甲:本案涉及到的一些同学是否可以说说你的行为以及感想。

?乙:接下来我们感谢李飞飞同学举报这件事有功,掌声鼓励。

这种行为不遏制,以后会有更严重的事情发生,以致坐牢。

如:20XX年2月16日,犯罪嫌疑人赵某,临县车赶乡人,因盗窃被依法逮捕。

甲:20XX年 3月犯罪嫌疑人高某,临县刘家圪塔村人,常某,临县玉坪乡人,因故意伤害被依法逮捕;乙:20XX年5月19日,犯罪嫌疑人李某,因故意伤害被依法逮捕。

甲:20XX年5月21日,王某,段某,段某,因盗窃被依法逮捕。

法制电视节目策划书4900字

法制电视节目策划书4900字

法制电视节目策划书4900字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素质的提升,法治意识逐渐加深,法制知识也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作为媒体,电视台在传递法制知识和弘扬法治精神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责任。

因此,一个优秀的法制电视节目将会在社会公众中引起广泛的共鸣和认同,甚至会成为推动法治进程的重要力量。

一、节目背景法治是指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法治国家强调法律至上,依法行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时也需要公民遵纪守法,实现一份公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律秩序。

然而,当前社会的现实情况是法治意识还不够普及,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法制宣传的必要性日益增加。

因此,策划一档法制电视节目,有利于引导公众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提升社会的法制意识和共识。

二、节目名称节目名称为《法治天地》。

三、节目形式1. 采访式节目主持人通过对尚未解决的案件、民事纠纷等问题进行深度采访,为公众提供专业的判断和指导,并邀请法律专家进行点评和解答。

针对热点话题,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对话式的访谈。

2. 讲解式制作呈现形式多样的法制课程,包括法律知识、案例分析等模块,并结合图文或动画,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公众传递法制知识。

3. 现场式通过现场的安排和演绎,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和氛围。

例如,模拟法庭审判、人民陪审团庭审等直观、生动地展示法律程序和法律优越性。

四、节目内容1. 维护公民权益方面的内容。

聚焦当下,报道一些公民权益被侵犯的案件。

该环节应当使用采访式的形式,结合视频、文字、音乐等多种媒介方式,对案件进行详细剖析,让观众深入了解维护自己权益的途径和方法。

2. 提升法律意识方面的内容。

针对社会上存在的法制盲区、热点问题,选定相关法律条款进行详细解读,并结合案例和法律咨询,使公众更深入地了解法律制度,提升法律意识。

该环节应当结合讲解式和现场式,通过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语言,展现法律的等级和起源,唤醒公众对于法制体系的支持和信心。

3. 促进公正司法方面的内容。

电视节目策划(法制类)

电视节目策划(法制类)

电视节目《法治天空》节目法制:什么是法制?通俗的理解就是“依法治国”,其实是一个国家的法律规定的总称。

法治:是一个动词,所有人都要受到法律的束缚,用法律来规定人的一些活动,才能使人的生活得到规范。

一.背景分析: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一个核心特征,是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向现代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过渡所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我们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封建礼教的深远影响,中国老百姓的法律意识水平还较弱,中国旧体制下形成的不合理的司法机制,同飞速发展的社会变革格格不入。

要彻底扭转顽固的传统观念,在全社会建构起“法律至上、权利平等、权力制约、权利本位”的法治思想体系,真正实现法治,仍需漫长而艰难的法制建设。

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作为党政宣传喉舌同时又具广泛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就应承担起普法的责任,利用舆论传媒优势,将法治观念推广到群众中,积极推进社会进步。

从电视节目的现状和发展走势上看,以普及法律、弘扬正气为主要宗旨的电视法制节目一直活跃在我国电视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社会教育与舆论引导作用.特别是这些年,随着国家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电视法制节目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纵观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电视台,优秀的电视法制节目都已成为各台的“顶梁柱”,收视率呈现逐年攀升的良好态势;有些省级电视台譬如黑龙江电视台、湖南长沙电视台甚至开办了独立的政法频道。

在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当代中国,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预测:顺应时代需求和人民呼声应运而生的电视法制节目,其收视前景“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我XX电视台到现在为止,总共承办过2期“法治”类型的电视节目,但是都是暂时性的,时效不长,节目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已变得十分单调刻板,逐渐丧失了对观众的吸引力,没有一个固定的法制宣传节目。

为此,我建议我台重新开办一档“法治”类型的电视节目。

法律节目策划书范文3篇

法律节目策划书范文3篇

法律节目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法律节目策划书范文》一、节目名称《法律之窗》二、节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法律知识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很多人对法律的理解还存在误区,法律知识的普及程度也有待加强。

本节目旨在通过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广大观众传播法律知识,提高公众的法律素养。

三、节目目标1. 普及法律知识,增强观众的法律意识。

2. 解答观众在法律方面的困惑和疑问。

四、节目受众广大普通民众,包括学生、上班族、老年人等。

五、节目内容与形式1.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深入剖析法律问题,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文的应用。

2. 嘉宾访谈:邀请法律专家、律师等专业人士,就热点法律话题进行访谈和讨论。

3. 观众互动:设置观众提问环节,解答观众的法律问题,增强节目与观众的互动性。

4. 法律知识讲解: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法律基础知识,如宪法、民法、刑法等。

六、节目时长每期 60 分钟。

七、节目制作团队2. 编导:负责节目策划、内容编排和后期制作。

3. 摄像师:负责节目拍摄。

4. 剪辑师:负责节目后期剪辑和特效制作。

八、节目播出安排每周[播出日期],在[播出平台]播出。

九、节目宣传1.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节目预告和精彩片段,吸引观众关注。

2. 与相关法律机构合作,进行线下宣传活动。

3. 邀请知名人士为节目进行宣传推荐。

十、节目预算1. 嘉宾费用:[X]元。

2. 拍摄设备租赁和维护费用:[X]元。

3. 后期制作费用:[X]元。

4. 宣传推广费用:[X]元。

5. 其他费用:[X]元。

十一、节目效果评估1. 收视率评估:通过收视率数据,了解节目在观众中的受欢迎程度。

2. 观众反馈评估:收集观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节目内容和形式。

3. 社会影响评估:观察节目对社会法治建设的促进作用。

十二、注意事项1. 确保节目内容的准确性和专业性,避免误导观众。

2. 尊重嘉宾和观众的意见和隐私。

3.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节目制作和播出的合法性。

电视栏目《法在身边》联合制作方案

电视栏目《法在身边》联合制作方案

电视栏目《检方第一线》联合制作方案一、背景《检方第一线》是山西省人民检察院与山西电视台公共频道共同主办,它立足检察,宣传法治,及时报道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最新动态、热点和难点问题,高扬反腐倡廉的旗帜,向观众全方位地展示法制社会尤其是检察机关保护人民、惩罚犯罪的光辉业绩,使观众知法、懂法、守法,了解如何依法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的合法权益的专题栏目。

《检方第一线》紧紧围绕警醒世人的大案要案、精辟缜密的经法透视和耐人深思的社会问题追踪,以及同步拍摄(或再现)案件的侦破、执行过程,全方位叙述其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检方第一线》电视栏目的制作播出,对推进山西的法治普及工作,有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二、联合制作《检方第一线》电视栏目的形式1、山西省人民检察院主管《检方第一线》电视栏目的制作方向,监督、审查节目制作的内容和质量,协调选题节目拍摄制作的关系,提供节目拍摄制作的方便,负责《检方第一线》电视栏目在山西电视台公共频道年度播出的占频费用。

2、唐视影业文化传播公司,在山西省人民检察院的直接领导下,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实行《检方第一线》专业化制作。

具体包括:栏目的策划、包装,栏目内容的设置,栏目节目的拍摄制作,栏目影响力的拓展,栏目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

3、核算形式:(一)、山西唐视影业文化传播公司负责栏目制作的全部费用(宣传、拍摄制作、交通、人员工资等)。

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对山西唐视影业文化传播公司的广告收入提成15%。

三、《检方第一线》栏目制作思路栏目定位与宗旨:析法,释法,普法,用法,给出说法,提高百姓法律素质和用法水平;动态消息,专题纪实,非凡节目,展现检察战线风采与业绩;法眼看世间,解读社会事件中的法律含量。

1、每周检报(3分钟):栏目新闻:全面介绍山西省检察战线上的新情况、新措施、新成就,特点是简明扼要,信息量大。

2、法治聚焦(5分钟):栏目专题,纪录剖析具有故事性、关注度和法律含量的案件。

关于法律案件的电视节目(3篇)

关于法律案件的电视节目(3篇)

第1篇节目简介:《法网恢恢:真相与正义的较量》是一档以真实法律案件为背景的电视节目,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法律的威严与正义的力量。

节目每期邀请一名著名律师、一名法官和一名检察官,以及一名案件当事人,共同还原案件现场,探讨法律问题,传递法治精神。

节目大纲:第一部分:案件导入(约300字)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们,欢迎收看《法网恢恢:真相与正义的较量》。

今天我们要关注的案件是一起因邻里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案。

案件当事人小王与邻居小李因土地边界问题产生矛盾,在一次争吵中,小王失手将小李打成重伤。

案件发生后,双方均表示愿意和解,但警方介入调查,案件变得更加复杂。

第二部分:律师陈述(约400字)律师:尊敬的法官、检察官和各位观众,根据我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小王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在案发当天,小王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未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导致小李受伤。

但考虑到小王有悔罪表现,且与受害者达成和解,我希望法庭能从轻判决。

第三部分:检察官辩论(约400字)检察官:尊敬的法官、律师和各位观众,我们认为小王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应当依法严惩。

虽然小王与受害者达成和解,但这并不能掩盖他故意伤害他人的事实。

我们建议法庭依法判决,让法律发挥应有的震慑作用。

第四部分:法庭调查(约400字)法官:现在开始法庭调查。

首先,请律师陈述小王的悔罪表现及与受害者达成和解的情况。

律师:小王在案发后,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懊悔,主动承认错误,并积极赔偿受害者损失。

此外,小王的家庭条件较差,此次事故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我们请求法庭从轻判决。

法官:接下来,请检察官陈述对案件的分析。

检察官:我们认为,小王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但考虑到其悔罪态度良好,且与受害者达成和解,我们建议法庭在量刑时适当从轻。

第五部分:法庭辩论(约400字)法官:现在进入法庭辩论环节。

请双方就本案的定罪与量刑进行辩论。

律师:尊敬的法官,我们认为小王的行为虽然构成故意伤害罪,但他在案发后积极悔罪,且与受害者达成和解,具有一定的悔罪表现。

法治类采访节目策划书3篇

法治类采访节目策划书3篇

法治类采访节目策划书3篇篇一《法治类采访节目策划书》一、节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治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我们计划推出一档法治类采访节目。

二、节目名称《法治在线》三、节目宗旨通过采访法律专家、律师、法官等专业人士,解读法律热点问题,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四、节目内容1. 法律热点解读邀请法律专家、律师等专业人士,对当前社会上的法律热点问题进行解读和分析,为观众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建议。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探讨法律问题,为观众提供生动的法律教育。

3. 法律知识普及介绍法律基础知识,如宪法、民法、刑法等,帮助观众了解法律体系和法律常识。

4. 法律咨询为观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答观众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五、节目形式1. 主持人与嘉宾对话主持人与法律专家、律师等嘉宾进行对话,探讨法律问题。

2. 案例分析通过播放案例视频或图片,主持人与嘉宾共同分析案例,探讨法律问题。

3. 观众互动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与观众进行互动,解答观众的法律问题。

六、节目时长每期节目时长为 60 分钟。

七、节目播出时间每周六晚上 8 点至 9 点。

八、节目制作团队1. 制片人负责节目策划、制作和播出等工作。

2. 主持人负责节目主持和与嘉宾的对话。

3. 记者负责采访法律专家、律师等嘉宾,收集案例和相关资料。

4. 编辑负责节目后期制作,包括剪辑、配音、字幕等工作。

5. 法律顾问负责节目内容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九、节目宣传1. 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媒体上进行宣传,提高节目知名度。

2. 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节目预告和精彩片段,吸引观众关注。

3. 与法律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合作,开展线下宣传活动。

十、节目预算1. 人员费用包括制片人、主持人、记者、编辑、法律顾问等人员的工资和福利。

2. 设备费用包括摄像机、录音设备、编辑设备等设备的购置和维护费用。

电视台法制节目栏目策划方案

电视台法制节目栏目策划方案

电视台法制节目栏目策划方案栏目名称:《法治大本营》栏目主题:推动法治建设,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公众法治素养栏目形式:综合性访谈+案例分析+法律常识普及主持人:擅长法律讲解,亲和力强,能够引导嘉宾与观众深入互动栏目内容:1. 名人大咖访谈- 每期请来国内外法律界知名人士、公众人物或学者进行深度访谈,谈论法治方面的热点问题和相关法规。

- 通过嘉宾的分享和观点交流,透过荧幕普及法治理念,引导观众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案例分析- 邀请一线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从业者,解读经典案例和实际发生的案件,通过还原案情及法庭审理过程,展示法律对于案件解决的重要性。

- 从案例中分析法律问题,引导观众学习法律知识,培养解决问题和法律意识。

- 同时,针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采集观众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社会反馈。

3. 法律常识普及- 每期节目中设立一个专题版块,对某一类法律常识进行解读和普及。

- 通过形象生动的案例、互动教学等方式,生动阐述法律知识,帮助观众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和法律程序。

4. 普法公益活动宣传- 联合社区、学校和相关组织,开展普法公益活动,宣传法治理念,提升公众法治素养。

- 播放法治宣传片段、参观法庭等,让观众亲身感受法治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

- 鼓励观众参与法治知识竞赛、法治宣传活动等,提高公众对法治的参与感和学习积极性。

5. 法制专家角色扮演- 在每期栏目中安排一个专家角色扮演环节,模拟一个法律案件的发生和法庭审理过程。

- 请专业的演员扮演相关角色,还原案件情节和法庭庭审。

- 主持人引导嘉宾和观众一起讨论案件中的法律问题和法律程序,加深观众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

栏目宣传:通过电视台自身宣传和社交媒体等平台推广,加强栏目知名度,提高收视率。

电视台报道案例宣传法律(3篇)

电视台报道案例宣传法律(3篇)

第1篇正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电视台作为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公众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责任。

近日,某电视台推出了一期以“法律宣传”为主题的报道,通过生动案例、专家解读等形式,深入浅出地宣传法律知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报道内容1. 案例引入报道以一起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讲述了一名普通市民因不了解法律而陷入困境的故事。

这位市民在签订合同时未仔细阅读条款,导致后期权益受损。

通过这个案例,观众们深刻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2. 专家解读报道邀请了一位法律专家对案例进行分析,从法律角度解读了市民权益受损的原因。

专家指出,市民在签订合同时应提高警惕,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此外,专家还针对市民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如财产继承、劳动争议等。

3. 法治观念普及报道通过讲述多个案例,向观众普及了法治观念。

如:一位青年因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他人受伤,最终被判刑;一位老人因遭遇电信诈骗,损失了毕生积蓄。

这些案例警示人们要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 法治建设成果展示报道还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

如:深化司法改革、加强法律援助、完善法律服务体系等。

这些举措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5. 倡导全民学法报道呼吁广大观众积极参与法律学习,提高自身法律素养。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不仅可以维护自身权益,还可以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三、社会反响该期报道一经播出,便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许多市民表示,通过报道了解到了很多实用的法律知识,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具有很大帮助。

同时,报道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法治建设的关注,为推动法治社会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总结电视台报道法律宣传案例,不仅有助于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众法治观念,还能为我国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法在身边”电视节目策划书

“法在身边”电视节目策划书

“法在身边”电视节目策划书节目名称:“法在身边”节目概述:“法在身边”是一档以法律知识普及为主题的电视节目。

通过解读法律条文、真实案例讲解以及专业人士的分享,旨在帮助普通民众提高法律素养,了解法律权益,避免违法风险,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节目形式:1.每期节目时长:30分钟2.主持人:一名法律专业背景的主持人,具有良好的主持能力和沟通能力。

3.嘉宾:每期节目邀请一名法律专业人士作为嘉宾,介绍法律知识和讲解案例。

嘉宾可以是知名律师、法官、学者等。

节目内容:1.法律知识解读:每期节目选取一个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问题,由嘉宾进行解读和讲解。

例如,婚姻法中的离婚程序、租赁合同中的租金调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退换货规定等。

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案例分析,让观众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法律知识。

2.案例分析:每期节目选取热点案例或典型案例,由嘉宾对案件进行分析和解读。

案例可以是当前热点新闻事件,也可以是普通民众遇到的典型法律问题。

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观众可以了解案件的事实细节、法律适用和司法解释,以及相关诉讼程序及维权途径,增加观众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3.观众互动环节:在节目中设置观众互动环节,鼓励观众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法律经历。

每期节目挑选一些问题或故事进行讨论和解答,增加互动性和实用性。

4.名人分享:不定期邀请社会名人、公众人物、艺人等分享自己在法律领域的经验和见解。

他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法律纠纷经历、维权经验,或者对法律领域的观点和建议。

通过名人的分享,可以增加观众对法律问题的关注度,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法律普及的行动中。

营销策略:1.合作推广:与相关法律机构、律师事务所、大型商业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进行品牌宣传和节目推广。

例如,在律师事务所设立海报宣传牌,与商业机构联合办理法律咨询活动等。

2.社交媒体宣传: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官方账号,发布节目预告、精彩片段和观众互动内容,与观众建立互动交流,提高节目知名度和影响力。

电视法制专题节目文本制作技巧探析

电视法制专题节目文本制作技巧探析

1 _ 2 起到 打击犯罪 、普 法 的双 重作 照 常规设 置在案件本身 与法律知识方 面,
需要考虑的就是制作过程中的选题。 用 。特别是重大的法制类案件往往受到广 而 是重 点阐述 法律 工作者 与 当事人 双方 之后 ,
Hale Waihona Puke 法律讲堂 》 选题范 围为例 , 其主要考 大群众 的特别关 注,甚至会成为社会舆论 之 间存 在的一 种互 动 ,利用 电视 突 出其 以 《
的焦点 ,与此同时,法制类节 目在因势利 想 要表 达 的法 律诉 求 ,法 律工作 者则 为 虑的是 司法领域 内的相关知识点 ( 法理 的
导 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对广大群众进行 良 当事人提供对应的法律咨询与法律帮助 。 性 引导 ,从而起 到打击犯罪的作用。不管
高度 ), 相关法律 、法规 ( 或其具体条款 )
现在形式上 、内容上 ,甚至传达出来 的社 三 种不 同的文 本形式 在文 本制作 上也 展 节 目 的核心。 只有进行了精确的节 目 定位 , 会意义也大相径庭 。虽然我国的电视法制 示 明显的不 同 。 专题节 目的起步较 晚,但是依托 良好 的发 其社会意义 、教育意义十分明显 。 1 电视法制专题节 目的意义 才能保证文本制作不偏题 圈 。而对电视法
奇》 《 案件聚焦 》 《 社会观察》 《 法制纵 法律的立法进程 ,将法理和个性思考溶于
1 . 1 电视法 制专题节 目提供 了 比新 横 》等。这类节 目的特点是将案件进行全 案例中,通过专家解读 的方式将严谨 的法
闻报道更加深刻的新闻背景,同时也提供 面 的报道 ,同时利用权威专 家的点评 ,重 律知识通过通俗易懂 的方式展示在观众面
2 . 1 _ 3 警察 说 法类 。 目前我 国 电视 内容及其 出台或修正过程 中的社会背景情

CCTV-12《普法栏目剧》剧本创作

CCTV-12《普法栏目剧》剧本创作

CCTV-12《普法栏目剧》剧本创作CCTV-12《普法栏目剧》剧本创作——要求及流程一.综述——《普法栏目剧》于2011年4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亮相。

每集45分钟,以普法为核心内容,同时展示公、检、法、司工作中突出的成绩。

采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栏目剧形态,运用真实再现、情景剧、系列剧等手法。

在和全国普法办等部门充分合作的前提下,广泛搜集素材,进行二度创作。

生动普法、弘扬正气、震慑犯罪。

本栏目的总体设置得到了有关部门和广大观众的喜爱与好评。

二.选题要求——★目前正在做“车轮上的城市”系列,请尽量提交与车相关的剧本。

1、激烈的矛盾冲突,起承转合明显。

每阶段矛盾要最大化,但要避免反复纠葛,必要时用新人物的进入带动故事发展。

2、正确的导向、价值观。

规避民族、宗教、地域问题;不做违背大众审美取向的手足、亲子间的恶性伤害;3、新鲜的卖点:故事的新意、实事卖点,新闻热点,人物关系的新颖化……4、煽情点,服务点。

人情事件的解决上、法律知识点的普及上……要有人性的落点,让人在不经意间懂得处世之道。

5、光明的结局,让人看完之后豁然开朗、有所收益。

三.编剧基本原则——【讲故事】1. 开篇:人物带事件入场或事件带人物入场都可,但事件要有冲击力、悬念感要强。

2. 展开: 起承转合,三番两抖为基本要求。

故事开始五分钟内要有第一个大的戏剧转折。

五分之二处第二个大的戏剧转折五分之三处第三个大的戏剧转折五分之四处第四个大的转折并进入故事的高潮部分距故事结束三分钟左右进入结局3. 结尾:本剧的落点积极、阳光、充满希望,并留下集预告。

四.选题范围——1.题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内容时尚化、多元化,侧重情感、职场、生存——爱情、友情、亲情、婚姻、伦理、案件、悬疑、惊悚等等不拘一格,只要与普法相关即可。

但剧本的风格(包括台词风格)需要统一。

2.与时代节奏接轨,跟紧时代节拍同样的故事,我们要在人物追求、语言个性、新时期人物关系、时尚话题等等方面,直接反映当代人的状态,前提是迎合频道整体定位。

浅谈电视法制专题节目文本制作的几点技巧

浅谈电视法制专题节目文本制作的几点技巧

浅谈电视法制专题节目文本制作的几点技巧总第438期?【媒体与传播】浅谈电视法制专题节目文本制作的几点口张蕊(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辽宁沈阳110004)技巧摘要: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也就是创建电视文本的过程,它是电视节目制作者用电视媒介特有的手段构建一个传达意义的客体,电视文本是创作者与观众交流的终结,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法制类电视专题节目为例,分析这种类型的节目文本制作中的一些技巧方法.关键词:电视节目;文本制作;技巧[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10)05—0161-02电视法制类专题节目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衍生出许多不同的形态,就目前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以案说法型;法律帮助型;警察故事型.在这三种形式中以案说法型的这种"故事+演播室说法"的结构已成为大多数电视媒体采用的方式.下面就以这种类型的节目为例,来分析法制类电视专题节目文本制作中的一些技巧方法:1.历史资料法这里所说的历史资料法是指事件在过去发生时留下的直观视觉画面,可以是新闻录像带,电影胶片或者是图表照片等.在采访阶段,注意搜集,整理这些与当年事件同步记录的视觉资料,可以使法制专题片在叙事时表现从容自如.新疆电视台《法庭内外》2004年3月的一期节目名为《霓虹灯下的哨兵再起风波》.它讲述了一部老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所引发的从上海到新疆,历时5年的涉及名誉权,着作权,肖像权以及署名权的几场纠纷.由于时间跨度大而且当事人在上海,给拍摄和采访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讲述清楚5年间的4场官司,编导搜集老电影,报纸,录像带,照片等与当年事件相关的视觉资料,通过这些历史资料使故事的叙述更加生动.再1:L~112006年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震惊全国的"11.2","11.8"抢劫银行运钞车,用自制炸弹杀人大案的主犯张显光,对于这个案件,辽宁电视台征在行动》栏目进行了独家专题报道,不但记录了审判以及处决张显光的全过程,还独家对张显光进行了采访.在这期节目中,栏目组的编导除了大量运用纪实手法展现庭审和处决现场,还大量采用了过去媒体报道的影像资料,在播出庭审现场的同时,用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再现了当时那场轰动沈城,震惊全国的大案的现场,以及被杀害的银行职工家属的无限悲痛,这些背景资料的使用,既可以让人们勾起对这起大案的记忆,也可以更加充分地烘托出犯罪嫌疑人的邪恶.2.人物回忆法有时,并不是每个事件都能找到合适的资料,而那一事件的见证人却可以找到,如果让见证人到事件发生环境中追述回忆,既可以弥补无图像资料的缺憾,又可以增强现场性,使故事的表现更有吸引力.在法制节目当中,要与警方进行必不可少的合作,对办案民警进行采访,如果我们按照常规的新闻报道方法,让他们在镜头前端坐,然后复述办案过程,这样虽然没有问题,但画面过于静止,而且当摄像镜头直接面对警察时,很多警察都会相对紧张,局促,这样做的采访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而相反地,如果把办案民警或者案件当事人带到案发现场,让他们边讲述边用肢体语言表现当时的情况,然后用摄像机跟拍,那么被采访的对象就会相对放松,而且这个场景是他们熟悉的,他们在表述上也会更加流畅.而在画面呈现和电视表现上,也会更加生动自然.3.语言解说法首先,文字语言要精练,言简意赅.电视媒体区别于其他媒体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电视媒体更强调画面的展现.因此解说词在电视采访中的运用,就要更加注重简洁.电视画面能够展现而且已经展现的内容,就绝对不要再用解说词重复叙述,解说词应该起到的作用是介绍背景信息,交代人物关系,承上启下,表达观点,进行评论.如果解说词过多,不仅不容易找到合适的画面与之搭配,从而显得"声话两层皮",更会让节目的节奏感变弱,从而让受众流失.其次,文字语言要严谨.法制专题节目比起一般的新闻节目更要有严谨性,尤其是很多法律术语和法律条款,更是容不得有半点差错.而这个严谨性还要体现在语言逻辑的严谨,法制节目中涉及刑事题材的案件报道,更多的时候是展示其破案和推理的精彩,而在展现推理的过程中,编导语言文字功底的深厚,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节目呈现的效果.因为很多案情警方并没有拍摄真实的现场,那么在编导进行节目制作时,就不得不对案情进行情节还原和情景再现,优秀的编导,可以用解说词设计出精彩的悬念,让案情丝丝人扣,引人人胜.而如果编导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力较差,那么【收稿日期]2010—03—31o…,一—~…一~一一一一一一2olo~g5期豳【媒体与传播】?总第438期?就会使案情和节目展示大打折扣.4.空镜头法空镜头具有多向的表意功能.拍摄一些没有主体人物出现的实地,实物之类的空镜头与解说词,音乐音响配合得当,会产生虚实相映,共同传情的效果,让观众在联想中浮现过去.辽宁电视台《正在行动》栏目2008年的"三八节"特别节目《当爱已成往事》,讲述的是非法同居的男女双方要求解除同居关系的案子.摄像在拍摄这个已经残破的家庭时, 无意间捕捉到了一个细节.在灰黑的墙面上歪歪斜斜地写着"安静"两个字.虽然说这组家庭环境的空镜中并没有人物的出现,但会让观众由画面联想到孩子的生活和命运.它预示着孩子希望以后的生活能够像他写的那样,有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有个温馨安静的家庭.5.音响烘托法音响具有一种显示诗意的能力.近年来,节目中效果音响,自然音响,人物同期声,音乐等各种声音的运用,突破了以往"声画两张皮"的现象,使法制纪实有了真实感,空间感,表现力也大大加强.音画的结合给电视带来的效果往往出乎意料,音乐可以给画面的世界一种特殊的情感或者隋绪. 在北京电视台制进行日寸》栏目中,有一期警方用27小时追捕一名跨省绑架犯的事.在这期节目中,编导主要展示的是警方缜密的破案过程和曲折的案情.在警方进行推理取证时,编导用了大量紧张惊悚快节奏的音效,来烘托现场紧张的办案气氛,在警方最后不得已而击毙这名绑匪时,编导用了一段空镜头,然后配上了一声枪响的音效.这个音效的采用不仅会让整个节目迅速进入到高潮,而且会让受众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为节目增色不少.6.现场模拟法当事人,目击者在事件发生过的现场环境中进行叙述和情境模拟,会形成调查节目中富有表现力的戏剧性的叙事场,能发挥电视现场叙述的传播效应,对曾经发生的事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电视法制节目是不宜搞什么"真实再现"的,但可以采取当事人或目击者在现场叙述事发时隋景的方式.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有一期节目《歹E亡真相》, 讲述一个11岁的男孩在学校下午课间和同学打闹摔倒,没想到的是半夜在家颅内出血死亡,孩子的离奇死亡使单亲母亲无法承受丧子的哀痛,致使精神分裂.节目采访了事发当天和万兴国一同回家的同学,并再度演绎了整个事件的经过.回到万兴国家后,记者让这个孩子按照万兴国母亲的描述,演绎万兴国当晚的活动.当时,大家很担心,怕那位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产生幻觉,精神再度受到刺激.最终在家的这一段现场模拟没有被采用,但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很多.其实,在文本写作中所有的这些技巧,最终都是为节目呈现服务,为节目所要传达的理念和思想服务,这些技巧的熟练运用可以增强节目的可视性和故事性,让受众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从而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责任编辑:严瑾(上接第007页)与时俱进是科学发展理念中的重要一环.因为情况总是在不断变化,国家在发展,发展也会有不同的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不一样,采取的政策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政府因时因地调整政策,加强监管.邓小平赋予改革以改良和革命的双重内涵,他把改良和革命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继承性和变革性辨证地统一起来,这正是中国发展取得奇迹般成就的秘密所在.30年的改革开放成果丰硕,在对历史和时代的深入反思中,马克思辩证法的和谐精神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中被深入阐发为"以人为本" 的科学发展观思想.30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中实现的,实现未来的奋斗目标,关键仍在于以辨证精神指导改革实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十个结合",就是对改革开放30年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科学发展理念的具体要求.这"十个结合"的提出,源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是辨证精神在当今时代主题下的回应.以上,我们论述了辩证精神的实质内涵及其在中国发展实践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在理论上,辩证精神能够系统解释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过程,指明中国社会未来发展前景;在实践上,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由于社会利益格局调整而给广大人民群众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要靠辩证的和谐精神来加以调和,关注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民主与和谐.总结历史经验,前瞻未来发展,辨证精神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理念.■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i;g)[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3][加]查尔斯?泰勒着,张国清,朱进东译.黑格尔[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4][德]黑格尔着,杨造时译_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5][法]莫里斯?梅洛一庞蒂着,杨大春,张尧均译.辩证法的历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6]林毅夫,蔡坊,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2).[7]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8]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陈晏清,王南浞,李淑梅玛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0]朱振林.论辩证法的实践基础及当代走向[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7.[11]新华网特别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http://www.xinhuanet.eom/17daAndex.htm潮2010第5期一~h……~…~一一-一…囝责任编辑:邱枫。

法制节目法律讲堂文字版(2篇)

法制节目法律讲堂文字版(2篇)

第1篇正文:一、节目引言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法律讲堂》。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为了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本期节目将针对一些常见的法律问题进行解答,并为大家提供一些法律意识培养的建议。

二、常见法律问题解答1. 问题一:离婚时财产如何分割?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平均分割。

共同财产包括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等。

但以下财产不属于共同财产: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等。

2. 问题二:劳动合同解除后,员工能否要求赔偿?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可以要求赔偿。

具体赔偿标准根据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具体情况和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来确定。

3. 问题三:网络购物中,商品质量问题如何维权?解答: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如果遇到商品质量问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与商家协商解决;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同时,消费者应当保留好购物凭证、商品质量检验报告等相关证据。

4. 问题四:交通事故中,责任如何认定?解答: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规定。

责任认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

具体责任认定需要根据事故现场、证据等情况综合判断。

5. 问题五:遗产继承顺序是怎样的?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遗产继承顺序如下: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三、法律意识培养1. 增强法律意识:了解法律知识,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法律讲堂节目文稿范文(2篇)

法律讲堂节目文稿范文(2篇)

第1篇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法律讲堂》。

今天,我们将围绕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与救济措施展开讨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合同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

我是主持人XX。

(开场白)一、节目主题介绍合同法是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市场经济中最为重要的法律之一。

在合同关系中,违约责任和救济措施是保障合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今天,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违约责任的概念及构成要件2. 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3. 违约责任的免除条件4. 违约救济措施二、违约责任的概念及构成要件1. 违约责任的概念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因违反合同约定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违约责任是合同法中的一项基本制度,旨在保障合同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合同关系的稳定。

2. 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1)存在合同关系:违约责任的前提是合同关系的存在,即合同当事人已经依法签订合同。

(2)违约行为:违约行为是指合同当事人未履行或者未适当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3)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违约行为是导致损害事实发生的原因。

(4)违约行为具有可归责性:违约行为是合同当事人主观上具有过错或者违反合同约定而发生的。

三、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1. 约定的违约金: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当一方违约时,应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

2. 损害赔偿:违约方应当赔偿因违约行为给守约方造成的损失。

3. 强制履行: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履行合同义务,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违约方有能力履行合同义务;(2)强制履行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3)强制履行不违反公序良俗。

4. 采取补救措施:违约方可以采取补救措施,以减轻或者消除因违约行为给守约方造成的损失。

四、违约责任的免除条件1. 因不可抗力导致违约: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自然灾害、战争等。

2. 因合同当事人过错导致违约:如果违约行为是由于合同当事人主观过错导致的,可以免除违约责任。

解析电视法制类专题节日文本制作

解析电视法制类专题节日文本制作

解析电视法制类专题节日文本制作
向英
【期刊名称】《中国电子商务》
【年(卷),期】2012(000)013
【摘要】电视法制类专题节目是我国电视节目门类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它不仅向社会公众传授法律知识,起到普法的作用,同时也通过对经典案例的讲述,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与法律认知,进而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的法律素养。

因此,电视法制类专题节目的文本制作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法律素养的培养情况,必须受到高度的重视。

【总页数】2页(P250-251)
【作者】向英
【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北京1008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0
【相关文献】
1.电视法制类专题节目文本制作浅析 [J], 林乾龙
2.电视法制类专题节目的文本制作 [J], 宋俊德
3.电视法制专题节目文本制作技巧探析 [J], 林密
4.论法制类电视专题片制作中的人文关怀 [J], 陈思宇
5.电视法制类专题节目文本制作浅析 [J], 刘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法制类专题节目的文本制作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宋俊德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也就是创建电视文本的过程,是电视节目制作者用电视媒介特有的手段构建一个传达意义的客体,它是由人、声、词、画、音、字等多种元素,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或者逻辑顺序组合成的客体,以录象带或光盘的物质形态承载。

电视文本是创作者与观众交流的终结,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视法制类专题节目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衍生出许多不同的形态,就目前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以案说法型(以中央电视台午间节目《今日说法》为代表);法律帮助型(以上海东方卫视的《律师视点》为代表);警察故事型(上海电视台的《东方110》为代表)。

在这三种形式中以案说法型的这种“故事+演播室说法”的结构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地方台的效仿对象。

下面就以这种类型的节目为例,来分析法制类电视专题节目文本制作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技巧方法:
栏目定位
栏目定位是构建文本的基础。

节目的选题、构思都以栏目的定位为出发点。

电视的频道化、栏目化是电视时空结构
的一次演进,是对电视时空的一种规范。

栏目定位就是为栏目规范一个内容范围,以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为目标,来制作节目。

《今日说法》作为中央电视台一档强势法制节目,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承担着“普法”使命,承载着明确的法制宣传教育功能。

它以“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为定位语,体现出较高的专业化程度、较强的媒体责任感和社会影响力,在普及法律、监督执法、推动立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选题
创作是从选题开始的,“选题成功节目就成功了一半”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每期《今日说法》节目的制作,要根据栏目的定位,在案件选取上侧重适宜性、贴近性、可视性和可议性。

在适宜性上,坚持舆论监督的适宜性,不随意给司法机关施加压力,充分保证司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2001年《今日说法》播出的案例,90%以上是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侦察的刑事案件。

在贴近性上,报道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事案件占60%。

涉案内容包括:赡养与抚养、家庭暴力、婚姻纠纷、邻里矛盾、交通事故、名誉权著作权纠纷、青少年犯罪、诈骗等,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报道。

在可视性上,2002年8月15日,栏目实现了由15分钟到20分钟的扩版。

每一期节目还增强了新闻性和案发现场的拟态真实性。

在可议性上,选取人治和法治交织的事件,解释我国在依法治国的
实践中,司法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讲故事
所谓讲故事就是“叙事”。

试想,假如能够在叙事的主题、结构、节奏等方面下工夫,使我们节目中的人和事并不是机械地对生活中原始和自然状态的记录,而是经过精心的采访、拍摄、编辑,一个悬念接一个悬念,层层推进,扣人心弦,就能使观众在观看节目、听故事的同时学到法律知识,提高法律观念。

但是,现在不少纪实节目讲述的就是镜头前正在发生的故事,所谓时间的“现在进行时”,要带着观众一起看未知事件。

这种节目是摄像机到了现场,线索才开始朝前发展,通过展现事件的发展过程,提取出大量的鲜活信息,构成了节目的冲突、矛盾、悬念。

由于事态发展的不确定性,所以悬念百出,能吸引观众。

另外,出于主题表达方面的考虑,有时要回顾一下新闻人物在某一过去时态所做的事情。

这对于报纸、广播来说可谓得心应手,将背景资料一一道来即可。

而拍电视用形象来表现,就存在真实性问题,因为法制类的专题片不允许导演摆布,不允许搬演造假。

由于节目的特性限制,更要讲究叙事的技巧,把故事的结构安排好,像演电视剧一样牢牢吸引住观众。

所以,法制类节目要首先下大气力讲好故事,像好莱坞电影一样,善于包装故事,在可视性上下工夫。

下面就讲述几种常见的讲故
事的方法和技巧:
1.历史资料法
这里所说的历史资料法是指事件在过去发生时留下的直观视觉画面,可以是新闻录象带、电影胶片或者是图表照片等。

在采访阶段,注意搜集、整理这些与当年事件同步记录的视觉资料,可以使法制专题片在叙事时表现从容自如。

新疆电视台《法庭内外》2004年3月的一期节目名为《霓虹灯下的哨兵再起风波》。

它讲述了一部老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所引发的从上海到新疆,历时5年的涉及名誉权、著作权、肖像权以及署名权的几场纠纷。

由于时间跨度大而且当事人在上海,给拍摄和采访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讲述清楚5年间的4场官司,编导搜集老电影、报纸、录象带、照片等等与当年事件相关的视觉资料,通过这些历史资料使故事的叙述更加生动。

2.人物回忆法
有时,并不是每个事件都能找到合适的资料,而那一事件的见证人却可以找到,如果让见证人到事件发生环境中追述回忆,既可以弥补无图象资料的缺憾,又可以增强现场性,使故事的表现更有吸引力。

人物回忆法可以使事件的原委得以完整交待,而且自然流畅、参与感强。

所选择任务可以是当事人,可以是目击者,也可以是其他相关人员。

3.语言解说法
画面语言虽有很强的视觉说服力,但对过去事件的叙述也有其局限性。

一旦面对时过境迁而又未捕捉到形象的报道,就显得力不从心。

为了丰富有限的过去时画面的表现力,有时不得不借助于文字语言来弥补过去时画面不能表达的问题,完善法制专题片的人物形象报道,引导观众思路,诱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更深地挖掘主题。

4.空镜头法
空镜头具有多向的表意功能。

拍摄一些没有主体人物出现的实地、实物之类的空镜头与解说词、音乐音响配合得当,会产生虚实相映、共同传情的效果,让观众在联想中浮现过去。

新疆电视台《法庭内外》栏目2004年的“三八节”特别节目《当爱已成往事》,讲述的是非法同居的男女双方要求解除同居关系的案子。

摄像在拍摄这个已经残破的家时,无意间捕捉到了一个细节。

在灰黑的墙面上歪歪斜斜地写着“安静”两个字。

虽然说这组家庭环境的空镜中并没有人物的出现,但会让观众由画面联想到孩子的生活和命运。

它预示着孩子希望以后的生活能够像他写得那样,有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有个温馨安静的家庭。

5.音响烘托法
音响具有一种显示诗意的能力。

近年来,节目中效果音
响、自然音响、人物同期声、音乐等各种声音的运用,突破了以往“声画两张皮”的现象,使法制纪实有了真实感、空间感,表现力也大大加强。

音画的结合给电视带来的效果往往出乎意料,音乐可以给画面的世界一种特殊的情感或者情绪。

6.现场模拟法
当事人、目击者在事件发生过的现场环境中进行叙述和情境模拟,会形成调查节目中富有表现力的戏剧性的叙事场,能发挥电视现场叙述的传播效应,对曾经发生的事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电视法制节目是不宜搞什么“真实再现”的,但可以采取当事人或目击者在现场叙述事发时情景的方式。

新疆电视台《法庭内外》有一期节目《死亡真相》,讲述一个11岁的男孩在学校下午课间和同学打闹摔倒,没想到的是半夜在家颅内出血死亡,孩子的离奇死亡使单亲母亲无法承受丧子的哀痛,致使精神分裂。

节目采访了事发当天和万兴国一同回家的同学,并再度演绎了整个事件的经过。

回到万兴国家后,记者让这个孩子按照万兴国母亲的描述,演绎万兴国当晚的活动。

当时,大家很担心,怕那位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产生幻觉,精神再度受到刺激。

最终在家的这一段现场模拟没有被采用,但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很多,如现场模拟叙事的手法适不适宜在法制节目中运用,如何正确运用这种叙事方式,如何处理好人文关怀与节目叙事之间的
这种矛盾等。

参考文献:
①朱羽君,崔林:《电视新闻调查节目的文本结构》,载于《现代传播》2004年第6期
②刘东华:《当代电视报道理念与技巧》,新华出版社
③《见证中国法治进程》,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法制节目委员会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