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整理备课讲稿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4.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堂教学说课稿1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4.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堂教学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所作,描绘了作者在夜晚行走在黄沙道中的情景。
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坚定,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诗作为六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诗词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材将这首诗安排在第四单元,与本单元的其他课文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关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学习体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不少诗词,对诗词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风格,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进行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此外,六年级的学生在思维上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一些意象和情感的把握可能还不够成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诗文的字面意义,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诗文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作者在诗中表达的孤独和坚定,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诗文的基本意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诗中的一些意象和情感的把握,以及对作者创作风格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诗文的图片和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黄沙道中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夜晚行走在黄沙道中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诗文,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整理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第1课:《草原》1、作者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2、重点字词:勾勒境界洒脱鞭子疾驰彩虹马蹄豆腐拘束羞涩摔跤3、字词释义:渲染:画国画时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可以增强氛围,使人感觉情景更加真实。
勾勒:指用线条画出轮廓。
鄂温克: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
第2课《丁香结》1、作者简介: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
中共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
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奖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2、重点字词: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3、字词释义:朦胧:不清楚,模糊。
斗室:指极小的房子。
毫:指毛笔。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等不一致。
第3课《花之歌》1、作者简介:纪·哈·纪伯伦(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
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鲁迅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4《穷人》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4《穷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穷人》这篇课文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第14课的内容。
这是一篇描写贫困人家生活艰辛,但依然热爱生活、互相关爱的文章。
课文通过桑娜和渔夫这对穷苦夫妇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在艰难岁月里依然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旨在培养学生对贫困人民的同情心,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六上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课文内容体会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但学生在理解贫困人民的生活现状以及他们的高尚品质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形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贫困人民、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2.教学难点:理解贫困人民的生活现状,以及他们的高尚品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情境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贫困人民的生活现状;2.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4.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自己处在贫困环境中会怎么做,从而理解贫困人民的高尚品质;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贫困人民、乐于助人的品质;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5《七律长征》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5《七律长征》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七律长征》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五课的内容,本诗是毛泽东同志于1935年10月所作,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美了中国工农红军的精神。
本诗语言凝练,意境宏大,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优秀篇目。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能够理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但对于《七律长征》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精神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此外,学生对于长征这段历史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补充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七律长征》,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古诗文的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工农红军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七律长征》,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教学难点: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精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七律长征》的历史背景和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七律长征》的历史背景和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长征这段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七律长征》,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感知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深入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精神。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在探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意义。
5.朗读背诵:让学生朗读并背诵《七律长征》,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整理复习课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整理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第1课:《草原》1、作者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2、重点字词:勾勒境界洒脱鞭子疾驰彩虹马蹄豆腐拘束羞涩摔跤3、字词释义:渲染:画国画时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可以增强氛围,使人感觉情景更加真实。
勾勒:指用线条画出轮廓。
鄂温克: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
第2课《丁香结》1、作者简介: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
中共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
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奖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2、重点字词: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3、字词释义:朦胧:不清楚,模糊。
斗室:指极小的房子。
毫:指毛笔。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等不一致。
第3课《花之歌》1、作者简介:纪·哈·纪伯伦(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
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鲁迅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7《盼》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7《盼》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盼》这篇课文,出自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
这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一个小姑娘渴望穿上新雨衣的故事,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孩子的童心童趣,以及母亲对女儿的关爱和理解。
本文语言平实,情感真挚,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有所了解。
然而,对于这篇课文中的细腻情感和深层含义,还需要我们引导他们去感悟和体会。
此外,学生对于母亲的爱和关怀,可能还缺乏深刻的理解,这是我们需要在教学中重点引导的地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学会欣赏和分析课文中的细腻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母亲对女儿的关爱和理解,学会珍惜和回报母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体会课文中的细腻情感,理解母亲的爱和关怀。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穿雨衣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感知人物形象。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腻情感,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4.教师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品词析句: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爱和关怀。
6.拓展延伸: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7.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和珍贵。
8.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穿雨衣的渴望•母爱的关怀•珍惜和回报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朗读、讨论、写作等方面进行。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整理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第1课:《草原》1、作者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2、重点字词:勾勒境界洒脱鞭子疾驰彩虹马蹄豆腐拘束羞涩摔跤3、字词释义:渲染:画国画时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可以增强氛围,使人感觉情景更加真实。
勾勒:指用线条画出轮廓。
鄂温克: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
第2课《丁香结》1、作者简介: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
中共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
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奖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2、重点字词: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3、字词释义:朦胧:不清楚,模糊。
斗室:指极小的房子。
毫:指毛笔。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等不一致。
第3课《花之歌》1、作者简介:纪·哈·纪伯伦(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
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鲁迅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21《伯牙鼓琴》名师精品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21《伯牙鼓琴》名师精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伯牙鼓琴》是一篇文言文,出自《吕氏春秋·本味》,讲述了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节感人,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真挚友谊的向往和赞美。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高尚情操,体会到知音难遇的珍贵,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但是,对于文言文的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结构的理解仍有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音乐、友谊等题材可能较为陌生,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体会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深厚友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悟到知音难遇的珍贵,学会珍惜友谊,培养自己高雅的情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体会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深厚友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知音”为话题,引导学生谈论自己身边的知音好友,从而引出课文《伯牙鼓琴》。
2.自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探讨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友谊。
4.讲解分析: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分析,重点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5.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深厚友谊,领悟知音难遇的珍贵。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4《穷人》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4《穷人》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穷人》这篇课文选自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桑娜和渔夫在恶劣的天气下,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救一个孤儿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展示了桑娜和渔夫的善良品质,以及他们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
这篇课文的主题深刻,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穷人的艰辛生活,感受到善良和美好的品质,培养自己的爱心和同情心。
同时,这篇课文也涉及到一些社会问题,如孤儿的生活状况,以及穷人的生存困境等,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关注这些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可以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写作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在道德观念方面,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他们可以理解和认同课文中所展示的善良和美好的品质。
同时,他们也对社会问题有一定的关注和思考,可以通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关注和思考这些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穷人的艰辛生活,培养自己的爱心和同情心,关注和思考社会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所展示的善良和美好的品质,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和写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整理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第1课:《草原》1、作者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2、重点字词:勾勒境界洒脱鞭子疾驰彩虹马蹄豆腐拘束羞涩摔跤3、字词释义:渲染:画国画时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可以增强氛围,使人感觉情景更加真实。
勾勒:指用线条画出轮廓。
鄂温克: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
第2课《丁香结》1、作者简介: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
中共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
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奖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2、重点字词: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3、字词释义:朦胧:不清楚,模糊。
斗室:指极小的房子。
毫:指毛笔。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等不一致。
第3课《花之歌》1、作者简介:纪·哈·纪伯伦(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
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鲁迅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4.1《宿建德江》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4.1《宿建德江》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宿建德江》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美景的诗歌,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
本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是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经典古诗之一。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体会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此外,诗中的意象、韵律、节奏等元素,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不少古诗,对诗歌的意象、韵律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这首诗的深层含义和创作背景,可能还有一定的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把握诗歌的意象和韵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体会诗人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的意象、韵律和深层含义。
2.教学难点: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江南水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江南的印象,从而引出本课的内容。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解析诗歌的意象、韵律和深层含义。
5.情感体验: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诗歌描绘的景象中,感受诗人的情感。
6.朗读与背诵:让学生朗读、背诵诗歌,加深对诗歌的印象。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7《开国大典》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7《开国大典》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开国大典》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记叙文,以毛泽东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事件为线索,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盛况。
课文通过详细描写毛泽东主席的宣告、阅兵式、群众游行等场景,表现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对历史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深入,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感受祖国的伟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心情。
3.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讨论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4.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分享合作探究的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
5.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3《桥》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3《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桥》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描写了一位老共产员在面对洪水肆虐时,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村民们筑起了一座生命之桥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展现了老共产员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这种精神,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但他们在面对一些抽象的情感和品质时,可能还需要一些引导和启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他们理解老共产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并尝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老共产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品质,引导学生学习老共产员的无私奉献精神。
2.原因: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抽象的情感和品质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洪水肆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读: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知主要人物和事件。
3.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讲解老共产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4.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老共产员精神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体验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引导他们感受老共产员的无私奉献精神。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这一单元,旨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写作的热情。
教材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既有具体的写作指导,又有大量的写作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享受写作。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之前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写作时往往缺乏深度和广度。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写作存在恐惧心理,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重要性,学会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提高写作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学生能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写作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从而培养正确的写作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写作热情。
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突破写作瓶颈,提高写作质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活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2.案例分析:分享一些优秀的写作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质量。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课堂教学说课稿1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课堂教学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朋友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和帮助。
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朋友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友谊,并且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但是对于如何表达和朋友之间的情感,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能够用语言、文字等方式真实地表达出自己对朋友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理解朋友之间相互理解、支持和帮助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友谊。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文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更加珍惜和朋友之间的友谊。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理解朋友之间相互理解、支持和帮助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友谊。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语言、文字等方式真实地表达出自己对朋友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关于友谊的歌曲,引导学生思考朋友对自己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如何表达和朋友之间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朋友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和帮助,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4《穷人》优秀教学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4《穷人》优秀教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穷人》这篇课文,出自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在沙皇统治时期,渔夫和桑娜夫妇虽然生活贫困,但他们善良、乐于助人,为了帮助邻居,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感受到渔夫和桑娜夫妇的善良品质,培养自己乐于助人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
但在情感体验、道德观念等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刻体会渔夫和桑娜夫妇的善良品质,从而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感激”造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渔夫和桑娜夫妇的善良品质,培养自己乐于助人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感受渔夫和桑娜夫妇的善良品质,培养自己乐于助人的精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启发式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人物品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图片展示沙皇统治时期的俄罗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深入分析渔夫和桑娜夫妇的善良品质,体会他们的道德观念。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整理备课讲稿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第1课:《草原》1、作者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2、重点字词:勾勒境界洒脱鞭子疾驰彩虹马蹄豆腐拘束羞涩摔跤3、字词释义:渲染:画国画时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可以增强氛围,使人感觉情景更加真实。
勾勒:指用线条画出轮廓。
鄂温克: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
第2课《丁香结》1、作者简介: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
中共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
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奖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2、重点字词: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3、字词释义:朦胧:不清楚,模糊。
斗室:指极小的房子。
毫:指毛笔。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等不一致。
第3课《花之歌》1、作者简介:纪·哈·纪伯伦(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
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鲁迅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第1课:《草原》1、作者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2、重点字词:勾勒境界洒脱鞭子疾驰彩虹马蹄豆腐拘束羞涩摔跤3、字词释义:渲染:画国画时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可以增强氛围,使人感觉情景更加真实。
勾勒:指用线条画出轮廓。
鄂温克: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
第2课《丁香结》1、作者简介: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
中共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
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奖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2、重点字词: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3、字词释义:朦胧:不清楚,模糊。
斗室:指极小的房子。
毫:指毛笔。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等不一致。
第3课《花之歌》1、作者简介:纪·哈·纪伯伦(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
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鲁迅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纪伯伦出身于马龙派天主教家庭。
幼年未受正规学校教育。
后随家庭移居美国。
在美国上学时显露出艺术天赋。
后兴趣转向文学,初期用阿拉伯语,后用英语进行写作。
纪伯伦的许多文学作品都带有基督教色彩,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2、重点字词:苍穹坠落绿茵祭献旖旎馥郁琼浆领悟硕大无朋心驰神往顾影自怜孤芳自赏3、字词释义:苍穹:天空。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已经存在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摇曳:摇荡。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浓厚。
硕大无朋:形容无比巨大。
琼浆:指美酒。
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
第4课:《古代诗歌三首》《宿建德江》1、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
曾隐居鹿门山。
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2、字词释义:烟渚:指雾气笼罩的洲渚。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1、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第5课:《七律·长征》1、作者简介: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2、字词释义: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磅礴:(气势)盛大。
岷(mín)山:中国西部大山。
三军:作者自注:“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1、文章简介:“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2、重点字词:抡砸日寇仇恨晋察冀手榴弹全神贯注横七竖八悬崖绝壁斩钉截铁热血沸腾居高临下粉身碎骨昂首挺胸惊天动地气壮山河3、文章结构:本文是按照事件发展顺序记叙的,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七连六班接受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的情形。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五个战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峰顶后再次痛击敌人。
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写五位壮士英勇跳崖。
全文记叙顺序可概括为:接受任务———痛歼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第7课:《开国大典》1、文章简介: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15: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21:00才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重点字词:擎政府典礼委员汇集爆发鼓舞诞生宣告瞻仰肃静飘拂选举检阅制服距离高潮陆续阅兵式排山倒海五颜六色第8课:《灯光》1、文章简介:课文主要写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的憧憬陷入在一本书里的一个在电灯下读书的孩子,并希望用上电灯造福孩子;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路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暴露了自己,最后牺牲了。
2、重点字词:豫皖苏围歼微弱注视憧憬阻击璀璨黑魆魆聚精会神千钧一发3、字词释义:胸墙:为了便于射击和阻挡敌人火力,在掩体前面和战壕边沿用土堆砌的矮墙。
憧憬:向往。
黑魆魆:形容黑暗。
千钧一发: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事态极其危险。
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约等于三十斤。
璀璨:形容光彩鲜明的样子。
第9课:《竹节人》1、文章简介本文通过对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老师没收竹节人却自己也偷偷玩竹节人的叙述与描写,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儿童心态的喜悦与满足。
同时也通过对老师自己也偷偷斗竹节人的叙述,抒发了对老师的亲切与理解,对“我们”的竹节人能够得到老师的青睐而自豪,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简易的物质能带来心灵快乐的满足的价值观的自信。
2、重点字词:崩裂风靡豁开裂缝俨然窦尔敦偃月刀破绽颓然沮丧前功尽弃弄巧成拙叱咤风云别出心裁咚锵技高一筹作鸟兽散虎视眈眈津津有味忘乎所已心满意足化为乌有赫赫悻悻然3、字词释义:豁:裂开。
俨然:形容很像。
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叱咤,怒喝。
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作鸟兽散:像受惊的鸟兽一样四散逃离。
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的注视。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鏖战:激烈的战斗。
悻悻然:怨恨失落的样子。
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1、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2段):地球之外的太空是否有生命存在;第二部分(3段):天体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第三部分(4段):科学家对太阳系行星的探测;第四部分(5-8段):对火星的探测与考察第五部分(9-10段):人们相信遥远的太空存在生命。
2、重点字词:嫦娥蟠桃会沧海一粟轨道斑点抵御稀薄干燥3、字词释义: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第11课:《故宫博物院》1、文章分析:(1)整体感知①故宫的特点是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
②为了清楚地说明故宫的特征,课文按照空间顺序组织材料,由外入内,沿着故宫的中轴线,从南到北,以中间带两边地说明,井然有序。
(2)文章结构:总分总说明顺序:空间顺序第一部分【1段】概括说明故宫位置,历史和在古代宫殿建筑中的地位。
1.故宫的地理位置、名称、在建筑群种群中的地位、历史沿革。
第二部分第一层【2段】大笔勾勒故宫的整体布局,指出故宫的特点。
2. 故宫的整体布局及特点: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独特风格。
第二部分第二层【3~10段】介绍前朝三大殿的结构及功用。
3.午门内外 4.三大殿概说(台基)5.太和殿外观6.太和殿内景 7. 介绍三大殿建筑位置——中轴线 8.太和殿的用途9. 中和殿的位置、概貌、用途 10.保和殿位置、用途第二部分第三层【11~14段】略写“后三宫”的用途及特点。
11.小广场(前朝与内廷的分界地带)12.乾清宫的用途 13.交泰殿位置、坤宁宫的位置、用途 14.后三宫的装饰特点第二部分第四层【15段】介绍御花园的面积、布局和环境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