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者”无人机工作原理
捕食者控制系统(文字稿)
![捕食者控制系统(文字稿)](https://img.taocdn.com/s3/m/111f8f4733687e21af45a954.png)
“捕食者”系列无人机的地面控制系统:地面控制站安装在长10米的独立拖车内,内有遥控操作的飞行员、监视侦察操作手的座席和控制台,三个任务计划开发控制台、两个合成孔径雷达控制台,以及卫星通信、视距通信数据终端。
1.“捕食者”无人机的地面控制系统由两名操作人员控制:·一名驾驶员(PPO-1),负责操纵无人机的飞行;·一名传感器操作员(PPO-2),负责控制各种机载传感器和武器系统。
2.人机界面由四个液晶显示器组成:·最上方的显示器显示无人机航路规划和数字地图叠加信息;·中间的显示器则实时显示无人机头部的彩色摄像机拍摄到的画面,其作用相当于有人驾驶战斗机上的平视显示器(HUD);·最下方的两个显示器则显示各种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图像、战术信息、飞机状态和飞行仪表等内容,相当于有人驾驶战斗机上的多功能下视显示器(MFD)。
3.在GCS系统的右侧安装有操纵杆,而在座舱左侧安装有油门杆,十分符合美军战斗机飞行的侧杆操纵习惯。
4.GCS系统可装在很多移动平台上,例如车辆、舰船甚至大型飞机上,以便操作人员在远离战场千里之外的任意地点对“捕食者”系列无人机进行遥控。
“捕食者”无人机和地面控制系统都装备L-3通信公司提供的C波段数据链系统终端和Ku 波段卫星数据链系统通信终端,这样即使在地球的另一端也可对“捕食者”系列无人机进行遥控。
飞机本身还装备了UHF和VHF无线电台。
(甚高频 VHF (Very High Frequency)30-300MHz无线电波主要是作较短途的传送;特高频 UHF (Ultra High Frequency)300-3000MHz无线电波;UHF和VHF是电视上的不同的两个波段)“捕食者”无人机系统的地面遥控方式:1.通过C波段数据链对无人机进行近程直线(LOS)遥控,其遥控范围可达280千米,主要适用于无人机的起飞和降落阶段的近距离通信;2.以一架无人机作为通信中继机对战场前沿的另一架无人机进行远程遥控;3.以一架无人机和一个地面控制系统分别作为通信中继机和中继站对战场前沿的无人机进行远程遥控;4.通过Ku波段的卫星数据链中继对远在万里之外的无人机进行遥控,并传送任务控制信息以及侦察图像信息。
捕食者无人机
![捕食者无人机](https://img.taocdn.com/s3/m/b34c90e4102de2bd96058887.png)
捕食者无人机美军用于为战区指挥官及合成部队指挥官进行决策提供情报支持的中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
机长8 13米,翼展14 85米,最大活动半径3700公里,最大飞行时速240公里,在目标上空留空时间24小时,最大续航时间60小时。
该机装有光电/红外侦察设备、GPS导航设备和具有全天候侦察能力的合成孔径雷达,在4000公尺高处分辨率为0 3米,对目标定位精度0 25米。
可采用软式着陆或降落伞紧急回收。
美国在科索沃战争中动用了2架"捕食者"无人机用于小区域或山谷地区的侦察监视工作。
1999年美军装备9 架该型飞机,计划到2002年采购12架"捕食者"飞机。
研制国家:美国型号:猎食者Predator研制单位:通用原子公司(General Atomics)造价:约450万美元现状:现役一、概述:猎食者中空中程无人机,是作为“高级概念技术验证”而从1994年1月到1996年6月发展起来的。
它是与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通用原子公司得到了第一份合同。
它首飞于1994年,并于当年具备了实战能力。
捕食者的TPE-331发动机二、性能指标:机长320。
4英寸翼展580。
8英寸高72英寸频率C波段燃油容量110升最长续航能力40小时升限26000英尺失速速度54节巡航速度70-90节起飞重量2100磅三、结构特点:“捕食者”可方便的装载在运输箱内,进行长途运输四、武器控制与电子系统:一个典型的“捕食者”系统包括四架无人机,一个地面控制系统和一个“特洛伊精神II”数据分送系统。
无人机本身的续航时间高达40小时,巡航速度126千米/小时。
飞机本身装备了UHF和VHF无线电台,以及作用距离270千米的C波段视距内数据链。
机上用于监视侦察的有效载荷为204千克。
机上的两色DLTV光学摄影机采用了955mm 可变焦镜头。
高分辨率的前视红外系统有6个可调焦距,最小为19mm,最大560mm。
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的合成孔径雷达为“捕食者”提供了全天候监视能力,分辨率达到了0。
无人机工作原理
![无人机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beeb34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c.png)
无人机工作原理无人机,是一种通过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动化设备操纵的飞行器。
它是一种能够自主飞行的无人飞行器,通常由飞行控制系统、传感器、发动机和推进系统组成。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包括飞行动力学、飞行控制、传感器技术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逐一介绍无人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无人机的飞行动力学是其工作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飞行动力学是研究飞行器在大气中运动的科学,它涉及到飞行器的气动力学、推进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无人机通过发动机和推进系统产生推力,从而实现飞行。
在飞行过程中,飞行控制系统会根据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对飞行器进行控制,使其保持稳定的飞行状态。
其次,飞行控制是无人机工作原理中的关键环节。
飞行控制系统通过对飞行器的控制,实现飞行器的姿态稳定、航向控制、高度控制等功能。
飞行控制系统通常由飞行控制器、陀螺仪、加速度计等组成,它能够实时监测飞行器的状态,并通过控制飞行器的舵面、发动机推力等来实现飞行器的稳定飞行。
另外,传感器技术在无人机工作原理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感器是无人机获取外部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它能够获取飞行器的姿态、速度、高度、气压、温度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输给飞行控制系统。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使得无人机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飞行控制和环境感知,从而提高了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和安全性。
除此之外,无人机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导航系统、通信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导航系统能够为无人机提供定位和导航服务,通信系统则能够实现无人机与地面控制站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指令控制。
这些系统的协同工作使得无人机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和自主飞行,从而实现各种任务需求。
综上所述,无人机的工作原理涉及到飞行动力学、飞行控制、传感器技术、导航系统、通信系统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通过这些方面的协同工作,无人机能够实现稳定的飞行和各种任务需求。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的工作原理将会变得更加精密和复杂,从而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发展机遇。
捕食者无人机的原理和结构
![捕食者无人机的原理和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b6f613866529647d2628520f.png)
捕食者无人机的原理和结构MQ-1 捕食者(Predator)是一种无人机,美国空军将其描述为“中海拔、长时程”(MALE)无人机系统。
它可以扮演侦察角色,可发射两枚AGM-114地狱火飞弹。
它是一种遥控飞行器,机长8.27米,翼展14.87米,最大活动半径3700公里,最大飞行时速240公里,在目标上空滞空时间24小时,最大续航时间60小时。
捕食者无人机装有光电/红外侦察设备、GPS导航设备和具有全天候侦察能力的合成孔径雷达,在4000公尺高处分辨率为0.3米,对目标定位精度0.25米。
可采用软式着陆或降落伞紧急回收。
军事指挥官们要应用各种战略和战术,力求以最少的资源和战斗人员来给敌人造成最沉重的打击。
这正是开发RQ-1和MQ-1型“捕食者”无人机的核心原则。
这种高科技飞行器可以由远离战斗危险数公里之外的机组进行控制,并能够在最危险的战场上执行侦察、战斗和支援任务。
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即使有一架“捕食者”飞机在战斗中损失了,那么作战人员也只需派出一架新的无人机,而且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把它送上天空——整个过程中不会发生常规飞机坠毁所导致的人员伤亡或被俘的惨重损失。
“捕食者”曾经和有人驾驶飞机并肩战斗,也曾为地面部队提供过空中支援,还曾对敌方防空力量尚未被完全压制的地区实施打击。
另外,它们还可以代替载人飞机在非常危险的环境中(如远海或受到生化污染的环境)执行任务。
而且,即使在装载了MTS系统之后,“捕食者”MQ-1型无人机仍能有效地执行战场侦察任务。
一.捕食者无人机的发展历程.捕食者远程无人机,是作为“高级概念技术验证”而从1994年1月到1996年6月发展起来的。
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通用原子公司得到了第一份合同,首飞于1994年,并于当年具备了实战能力。
2002年6月,美国空军正式将携带“地狱火”的RQ-1B命名为MQ-1B。
M表示多用途,反映了“捕食者”从侦察无人机发展为多任务型飞无人机。
正式的MQ-1B无人机将装载雷神公司的多频谱瞄准系统,采用一个增强型热成像器、高分辨率彩色电视摄像机、激光照射器和激光测距器。
无人机工作原理:电动机和遥控系统
![无人机工作原理:电动机和遥控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4be6637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4.png)
无人机工作原理:电动机和遥控系统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的工作原理涉及电动机和遥控系统两个主要方面。
1. 电动机工作原理:无人机通常搭载电动机,其工作原理类似于一般的电动机。
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a. 电源:无人机电源通常是可充电的锂电池或其他高能量密度的电池。
电源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工作。
b. 电动机:直流电机(DC Motor):多数小型无人机使用直流电机,其通过电流在磁场中旋转,从而驱动无人机旋翼。
无刷电机(Brushless Motor):无人机中常使用无刷电机,因其效率高、寿命长,减少摩擦和磨损。
c. 电调器(Electronic Speed Controller,ESC):电调器是连接电池和电动机的控制设备,负责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通过调整电调器,可以控制飞行器的升降、左右、前后等运动。
d. 螺旋桨:电动机通过螺旋桨(Propeller)转动,产生推力,从而使无人机能够在空中飞行。
2. 遥控系统工作原理:遥控系统是指通过遥控器或其他控制设备来操控无人机飞行。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a. 遥控器(Remote Controller):飞行员使用遥控器来发送指令,包括升降、前后、左右等控制信号。
b. 接收机(Receiver):接收机接收遥控器发出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飞行器的飞行控制系统。
c. 飞行控制系统:飞控主板(Flight Controller):飞控主板是无人机的大脑,负责接收并处理传感器数据,执行飞行控制算法,调整电调器以控制飞行器。
传感器:无人机搭载各种传感器,如陀螺仪、加速度计、罗盘等,用于感知飞行状态。
d. 通信模块:一些无人机配备了通信模块,允许与地面站或其他设备进行实时通信。
这在一些长距离飞行或需要远程监控的应用中尤为重要。
3. 工作流程:遥控输入:飞行员通过遥控器发送指令。
信号传输:遥控器发送的信号通过接收机传递给飞行控制系统。
无人机物理工作原理是什么
![无人机物理工作原理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0a0e4b4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8.png)
无人机物理工作原理是什么
无人机的物理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飞行原理、操纵原理和稳定原理。
1.飞行原理:无人机的飞行原理基于空气动力学,通过操纵机翼、螺旋桨或喷气引擎等来产生升力和推力。
无人机一般采用固定翼结构或旋翼结构。
固定翼无人机通过机翼的升力和尾推方式产生推力,依靠机翼的升力支撑飞行;旋翼无人机则通过旋转的螺旋桨产生的升力和推力来飞行。
2.操纵原理:无人机通过操纵机翼、螺旋桨或喷气引擎等来改变其升力和推力,从而控制飞行姿态和方向。
通常采用遥控设备或自主控制算法来完成操纵操作。
3.稳定原理: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防止出现失控的情况。
为了确保稳定,无人机通常配备了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和气压计等传感器来感知环境和飞行状态,然后通过飞行控制系统对相关参数进行调整,保持平稳飞行。
总体来说,无人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和调整产生升力和推力的机件,以及利用传感器和飞行控制系统来实现操纵和稳定飞行。
秃鹰的工作原理
![秃鹰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e9f024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7.png)
秃鹰的工作原理
秃鹰,又称为无人机,是一种通过无线遥控或预先编程指令进行操作的飞行器。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电力系统:秃鹰通常使用锂电池或燃料电池作为其电力来源。
电池通过供电给电动机提供所需的动力,使得秃鹰能够进行飞行。
2. 飞行控制系统:秃鹰采用多轴飞行器结构,通常由电动机、螺旋桨和相关控制设备组成。
通过调整电动机的转速,控制螺旋桨的旋转速度和方向,从而实现飞行器的姿态稳定和飞行控制。
3. 传感器系统:秃鹰通过安装在飞行器上的各种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环境,包括陀螺仪、加速度计、磁力计、GPS等。
这些
传感器可以提供飞行器的姿态、位置和速度等数据,使得飞行器能够根据不同的飞行任务做出相应的反应。
4. 通信系统:秃鹰通常配备有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与地面控制站或遥控器进行通信。
通过无线通信,地面操作员可以实时获取飞行器的状态信息,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和指导。
5. 导航系统:为了实现精确的导航和定位,秃鹰通常搭载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导航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提供当前位置和
航向信息,使得飞行器能够在空中准确地进行导航。
综上所述,秃鹰通过电力系统提供动力,飞行控制系统实现姿
态稳定和飞行控制,传感器系统感知环境,通信系统与地面进行实时通信,导航系统提供导航和定位功能。
这些部件协同工作,使得秃鹰能够实现各种飞行任务,并在人工干预或预先编程的指令下进行操作。
美军捕食者无人机
![美军捕食者无人机](https://img.taocdn.com/s3/m/6be752d028ea81c758f5786c.png)
携带激光制导炸弹的美军“捕食者”无人机。
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报道,美国一家公司正在研发一套新型软件,可以模拟飞行员的思维和判断。
只要装上它,无人机就变得好像有人驾驶一样。
这套名为飞行员意图智能分析系统的软件由美国施托特勒亨克联合公司研发,通过分析有人机起飞、降落和空中操纵的方式,以及整合从空中交通管制到飞机跑道的大量数据,它能够让无人机自己具备感知和判断其它飞机行为、并在不同场景下做出最合理反应的能力。
该公司CEO迪克・施托特勒举例说,如果无人机发现和其它飞机距离太近就会飞离。
美联社22日报道,700名女兵正在测试这款作战服。
与以往作战服相比,“新款女装”袖子较短、护膝位置较合适、整体设计更贴合女性线条。
多名退役和现役女兵评价,新款作战服可避免因“衣不合体”而无法投入战斗。
钱德拉·班克斯,27岁,是美国“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老兵”的工作人员,先前两度赴伊拉克服役。
她说:“不合适的军装会使人变得脆弱,缺乏战斗力。
”美军“单兵作战系统执行办公室”军服部门女式作战服负责人之一西奎娜·鲁宾逊说,更合体的军装“可使人感觉更加专业,从而提升动力和表现水平”,作战服根据女性特点设计,比先前服装较窄、但不束身。
作战服由美国内蒂克士兵装备研发中心开发。
美联社22日报道,700名女兵正在测试这款作战服。
与以往作战服相比,“新款女装”袖子较短、护膝位置较合适、整体设计更贴合女性线条。
多名退役和现役女兵评价,新款作战服可避免因“衣不合体”而无法投入战斗。
钱德拉·班克斯,27岁,是美国“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老兵”的工作人员,先前两度赴伊拉克服役。
她说:“不合适的军装会使人变得脆弱,缺乏战斗力。
”美军“单兵作战系统执行办公室”军服部门女式作战服负责人之一西奎娜·鲁宾逊说,更合体的军装“可使人感觉更加专业,从而提升动力和表现水平”,作战服根据女性特点设计,比先前服装较窄、但不束身。
作战服由美国内蒂克士兵装备研发中心开发。
捕食者无人机的原理和结构
![捕食者无人机的原理和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b6f613866529647d2628520f.png)
捕食者无人机的原理和结构MQ-1 捕食者(Predator)是一种无人机,美国空军将其描述为“中海拔、长时程”(MALE)无人机系统。
它可以扮演侦察角色,可发射两枚AGM-114地狱火飞弹。
它是一种遥控飞行器,机长8.27米,翼展14.87米,最大活动半径3700公里,最大飞行时速240公里,在目标上空滞空时间24小时,最大续航时间60小时。
捕食者无人机装有光电/红外侦察设备、GPS导航设备和具有全天候侦察能力的合成孔径雷达,在4000公尺高处分辨率为0.3米,对目标定位精度0.25米。
可采用软式着陆或降落伞紧急回收。
军事指挥官们要应用各种战略和战术,力求以最少的资源和战斗人员来给敌人造成最沉重的打击。
这正是开发RQ-1和MQ-1型“捕食者”无人机的核心原则。
这种高科技飞行器可以由远离战斗危险数公里之外的机组进行控制,并能够在最危险的战场上执行侦察、战斗和支援任务。
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即使有一架“捕食者”飞机在战斗中损失了,那么作战人员也只需派出一架新的无人机,而且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把它送上天空——整个过程中不会发生常规飞机坠毁所导致的人员伤亡或被俘的惨重损失。
“捕食者”曾经和有人驾驶飞机并肩战斗,也曾为地面部队提供过空中支援,还曾对敌方防空力量尚未被完全压制的地区实施打击。
另外,它们还可以代替载人飞机在非常危险的环境中(如远海或受到生化污染的环境)执行任务。
而且,即使在装载了MTS系统之后,“捕食者”MQ-1型无人机仍能有效地执行战场侦察任务。
一.捕食者无人机的发展历程.捕食者远程无人机,是作为“高级概念技术验证”而从1994年1月到1996年6月发展起来的。
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通用原子公司得到了第一份合同,首飞于1994年,并于当年具备了实战能力。
2002年6月,美国空军正式将携带“地狱火”的RQ-1B命名为MQ-1B。
M表示多用途,反映了“捕食者”从侦察无人机发展为多任务型飞无人机。
正式的MQ-1B无人机将装载雷神公司的多频谱瞄准系统,采用一个增强型热成像器、高分辨率彩色电视摄像机、激光照射器和激光测距器。
无人机工作原理
![无人机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61c569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b.png)
无人机工作原理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是一种无需搭载人员进行飞行的飞行器,它通过无线遥控或自主飞行的方式进行操作。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涉及到航空学、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等多个领域,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无人机的工作原理。
1. 结构组成。
无人机通常由机身、机翼、发动机、螺旋桨、电池、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
机身是无人机的主体部分,用于安装各种设备和传感器。
机翼用于提供升力,发动机和螺旋桨提供动力,而电池则为无人机提供能源。
传感器用于感知周围环境,控制系统则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进行飞行控制。
2. 飞行原理。
无人机的飞行原理与传统飞机类似,都是通过产生升力和推力来实现飞行。
机翼通过空气动力学原理产生升力,而发动机和螺旋桨则提供推力。
无人机的飞行控制主要通过改变机翼和螺旋桨的姿态来实现,从而调整飞行方向和高度。
3. 自主导航。
无人机通常配备GPS、惯性导航系统、气压计和其他传感器,用于实现自主导航和定位。
GPS可以提供无人机的全球定位信息,惯性导航系统可以感知无人机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气压计可以测量大气压力从而确定飞行高度。
这些传感器通过控制系统实时处理信息,从而实现无人机的自主导航和定位。
4. 遥控操作。
除了自主飞行外,无人机也可以通过遥控器进行操作。
遥控器通过无线通讯与无人机进行连接,操作员可以通过遥控器发送指令,控制无人机的飞行方向、速度和高度等参数。
遥控操作是无人机的重要控制方式之一,通常用于特定任务或紧急情况下的飞行控制。
5. 数据传输。
无人机通常配备摄像头、传感器和通讯设备,用于采集环境信息并将数据传输至地面控制中心。
数据传输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卫星通讯或其他通讯方式实现。
地面控制中心可以实时接收无人机传回的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控和指挥。
总结。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结构组成、飞行原理、自主导航、遥控操作和数据传输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原理的综合作用,无人机可以实现各种飞行任务,包括航拍、巡航、侦察、搜救和科学研究等。
最新“捕食者”无人机概述
![最新“捕食者”无人机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8d9fbb0102de2bd9705884c.png)
捕食者无人机概述张进摘要:无人机具有造价低、使用经济性、实效性较强、出勤率较高的特点,可对目标实施连续不断的跟踪侦察,使战场透明度、侦察实时性大大提高。
特别是无人攻击机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军用无人机发展至今已经达到了在实战中代替飞行员驾驶战斗机实施作战任务、进行空中格斗的效果。
在无人机的发展过程中,美国是全球无人机领域的领航者,其空军配备的“捕食者”无人机及其配套体系更是美国无人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具有极强的代表性。
关键词:无人机;捕食者无人机;监视系统;工作原理一、概述无人机最早起源于军用靶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军用无人机的型谱已从靶机逐步扩展到预警、侦察、探测、通信、诱饵、战斗等多个方面。
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使用无人机执行侦察任务,开启了无人机在战场应用的先河。
此后,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现代战争中,无人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战略和战术地位迅速提升,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捕食者无人机是一种飞行续航时间长的多用无人机,主要用于侦察、监视、目标指定、电子战和实弹攻击。
该型无人机于1984年开始研制,1999年进入服役。
捕食者(Predator)是该无人机的名称,其代号RQ-1为侦察型,MQ-1为多用型。
捕食者无人机目前主要有两个型号,即捕食者-A和捕食者-B。
捕食者无人机的战术技术数据捕食者-A 捕食者-B 机长8.75m 10.36m翼展14.85m 19.52m机体高 2.21m尾翼展 4.38m二、结构组成(一)机体结构采用细长近似圆柱形的机身,头部为半球形,机身中部有一对展弦飞 行 速 度204km/h 370km/h 待 机 速 度111~130lm/h 278km/h 续 航 时 间24h 25h 最大续航时间40h 升 限7926m 13725m 推 进一台78.3kW 的Rotax914型4缸4冲程发动机 一台559kW 杭尼韦尔公司的TPE-331-10T 涡轮螺桨发动机 负 荷 205kg(光-电/红外或合成孔径雷达) 317.5kg(光-电/红外和合成孔径雷达)起 飞 质 量 1023kg2721kg比很大的梯形下单机翼,采用低雷诺数翼型使其具有优越的气动性能,机翼控制面包括后缘外侧副翼和后缘2/3翼展内侧襟翼,机翼下面有武器挂架。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d345e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3.png)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根据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流动慢的大气压强较大,而流动快的大气压强较小。
由于机翼一般是不对称的,上表面比较凸,而下表面比较平(翼型),流过机翼上表面的气流就类似于较窄地方的流水,流速较快,而流过机翼下表面的气流正好相反,类似于较宽地方的流水,流速较上表面的气流慢。
大气施加与机翼下表面的压力(方向向上)比施加于机翼上表面的压力(方向向下)大,二者的压力差便形成了升力。
[摘自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所以对于通常所说的无人机,都是需要助跑,当飞机的速度达到一定大小时,无人机两翼所产生的升力才能抵消重力,从而实现飞行。
对于多旋翼来说,旋翼旋转会产生向上的升力和空气给旋翼的反作用力矩,在设计中需要提供平衡旋翼反作用扭矩的方法,通常有单旋翼加尾桨式(尾桨通常是垂直安装)、双旋翼纵列式(旋转方向相反以抵消反作用扭矩)等;而旋翼机则介于飞机和直升机之间,旋翼机的旋翼不与动力系统相连,由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前方气流吹动旋翼旋转产生升力(像大风车一样),即旋翼为自转式,传递到机身上的扭矩很小,无需专门抵消。
无人机工作的原理和方法
![无人机工作的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87df64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3.png)
无人机工作的原理和方法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力驱动飞行并执行任务。
它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机身、电池、电机、螺旋桨、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模块。
首先,电池提供电力给电机。
电机是无人机飞行的动力源,负责带动螺旋桨旋转。
通过改变螺旋桨的转速和方向,可以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姿态和速度。
传感器是无人机的感知系统,常见的传感器包括陀螺仪、加速度计、磁力计、气压计和GPS。
这些传感器测量和监测无人
机的姿态、速度、高度和位置等信息。
控制器是无人机的核心组件,它接收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算法和指令进行计算和判断。
控制器可以根据传感器数据调整电机的输出力,从而控制无人机的飞行状态。
通信模块使无人机能够与地面设备或其他无人机进行通信,以实现任务协作、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方法上,无人机的飞行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航点进行自主飞行,也可以由地面操作员进行遥控操控。
自主飞行的方式通常是通过将目标航点的坐标和任务指令输入到飞行控制器中,使无人机能够根据预设路径和任务要求自动飞行和执行任务。
遥控操控方式则是通过使用遥控器或地面站来实时操作无人机的姿态、速度和飞行路径。
无人机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航拍摄影、农业植保、物流配送、灾害勘察等。
其原理和方法的应用也会基于不同的任务需求和技术发展而不断演化和改进。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364e18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6.png)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
无人机是一种通过遥控或自动导航系统来驾驶的飞机。
它通过电池或燃料供应系统为电动机或燃气涡轮引擎提供动力。
无人机能够在空中进行各种任务,例如侦察、监视、勘测、拍摄和运载等。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涉及多个要素。
首先是无人机的机身结构。
一般来说,无人机的机身由轻质材料制成,以减轻整体重量和提高飞行效率。
机身中通常安装有各种传感器和通信设备,用于接收和发送信号,并与地面控制站通信。
其次是无人机的导航和控制系统。
无人机采用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地面测量设备等进行导航定位。
同时,无人机还配备有姿态传感器和陀螺仪等设备,以保持稳定的飞行姿态。
导航和控制系统通常由计算机控制,可以根据预设的航线或通过地面控制站发出的指令来自主或半自主地飞行。
然后是无人机的电动机或燃气涡轮引擎。
电动机驱动螺旋桨或风扇产生推力,使无人机能够在空中飞行。
燃气涡轮引擎则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速气流,驱动螺旋桨或风扇。
推力的大小可以通过调整电动机或燃气涡轮引擎的转速来控制。
最后是无人机的能源供应系统。
电池是无人机最常用的能源供应方式之一,可以为电动机提供所需的电能。
燃气涡轮引擎则需要燃料供应系统,并通过燃烧燃料产生动力。
无人机的能源供应系统需要根据任务需求和飞行时间进行合理规划。
总之,无人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轻质机身结构、导航和控制系统、电动机或燃气涡轮引擎以及能源供应系统。
这些要素的协同作用使得无人机能够完成各种任务,并在空中实现稳定和安全的飞行。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航拍和农业领域的应用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航拍和农业领域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7643db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c.png)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航拍和农业领域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作为一种重要的航空设备,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人机的工作原理,并探讨其在航拍和农业领域的应用。
一、无人机的工作原理无人机是指没有驾驶员操纵的飞行器,它主要通过无线遥控器、地面指挥站或者自主飞行控制系统来实施飞行任务。
无人机使用电力驱动,并采用多旋翼设计,实现了垂直起降和稳定悬停的功能。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电源系统:无人机通过电池或其它电源提供能量,驱动电机工作。
2. 传感器系统:无人机配备多种传感器,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罗盘等,用于实时感知飞行状态和环境变化。
3. 控制系统:无人机搭载自主飞行控制系统,利用传感器信息实现稳定飞行和航向控制。
4. 通讯系统:无人机通过与地面站或其他无人机之间的无线通信,实现远程遥控或数据传输。
5. 导航系统:无人机配备GPS导航系统,用于定位和导航飞行。
综上所述,无人机通过搭载电源系统、传感器系统、控制系统、通讯系统和导航系统等多个部分来实现飞行任务,具备了自主飞行、高机动性和远程遥控等优势。
二、无人机在航拍领域的应用1. 航拍摄影:无人机配备高像素摄像头,能够实现高空拍摄和全景拍摄,并能够获取到独特的角度和视野。
航拍摄影已经广泛应用于广告宣传、旅游景点推广等领域。
2. 建筑与城市规划:通过无人机航拍可以获取建筑和城市规划项目的实时影像和数据,为工程设计和评估提供详尽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3. 环境监测:无人机可以携带各类传感器,如气象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等,能够对森林、湖泊、海洋等大范围的环境进行监测,为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预防提供支持。
三、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1. 农田勘测:无人机可以通过高分辨率传感器获取农田的图像和数据,如土壤湿度、作物生长状况等。
农田勘测的数据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安排种植和施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病虫害监测:无人机搭载红外传感器等设备,能够快速监测农田中的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农作物的损失。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5b4105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13.png)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无人机,即无人驾驶飞行器,是一种不需要人力驾驶的机械飞行装置。
它不仅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农业、测绘、环保、科研等,而且具备高效、安全的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人机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
一、传感器传感器是无人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供控制系统进行处理和反馈。
常用的传感器有以下几种:1. 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能够通过摄像机捕捉图像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无人机常用的光学传感器包括普通相机、红外相机和高光谱相机。
它们广泛应用于航空摄影、图像识别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
2. 高度传感器:高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无人机与地面的垂直距离。
常见的高度传感器有气压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
它们通过测量气压或回波的时间来计算无人机的高度,以保持稳定的飞行高度。
3. 陀螺仪和加速度计: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用于测量无人机的姿态和加速度。
陀螺仪能够感知无人机的旋转状态,而加速度计则能够感知无人机的线性加速度。
通过获取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数据,控制系统能够实时调整无人机的姿态和飞行速度。
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无人机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处理传感器获取的信息,并根据预设的算法进行飞行控制。
无人机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飞行控制器和电调。
1. 飞行控制器:飞行控制器是无人机中的大脑,它根据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进行计算和决策,并向电调发送指令以调整电机的转速。
飞行控制器通常由主控芯片、传感器芯片和输出接口芯片组成。
主控芯片负责处理飞行控制算法,传感器芯片负责采集传感器信息,而输出接口芯片负责与电调进行通信。
2. 电调:电调是无人机中的关键部件,它负责控制电机的转速。
根据飞行控制器发送的指令,电调能够调整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姿态和速度。
电调通常由电机驱动芯片和通信接口芯片组成。
电机驱动芯片负责控制电流和电压,而通信接口芯片负责与飞行控制器进行通信。
三、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无人机与地面控制站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指令交互的重要桥梁。
无人机动力系统工作原理
![无人机动力系统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e65a94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e.png)
无人机动力系统工作原理
无人机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电力系统
和推进系统。
1. 电力系统,无人机的电力系统通常由电池或燃料电池提供能量。
电池将储存的电能转化为直流电供给无人机的各个部件,如电机、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
电池的电能通过电路分配给不同的部件,以满足其功耗需求。
电力系统还包括电源管理系统,用于控制电能
的分配和保护电池免受过度放电或过充电的损害。
2. 推进系统,无人机的推进系统用于产生推力,推动飞行器在
空中运动。
常见的推进系统包括螺旋桨和喷气发动机。
螺旋桨通常
由电动机驱动,通过旋转产生气流,产生向前的推力。
喷气发动机
则通过燃烧燃料和压缩空气产生高速喷气,产生推力。
推进系统还
包括相关的控制系统,用于调整推力大小和方向,以实现无人机的
姿态控制和飞行动作。
综上所述,无人机的动力系统通过电力系统提供能量,并通过
推进系统产生推力,从而实现飞行。
电力系统和推进系统的协调工
作是无人机正常运行和飞行的关键。
开创新时代:美国“捕食者”无人机的研发缘起
![开创新时代:美国“捕食者”无人机的研发缘起](https://img.taocdn.com/s3/m/76bbeeb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d.png)
开创新时代:美国“捕食者”无人机的研发缘起在20世纪90年代初爆发的海湾战争中,“网络中心战”初显威力。
但是美军发现,其信息化作战还存在两个薄弱环节。
首先,以有人驾驶侦察机、侦察卫星等为主的战场侦察/监控体系,满足不了网络一体化作战对“全程实时战场监视能力”的信息要求。
再者,有人驾驶飞机在执行对目标持续跟踪与打击火力引导方面的安全性很差,执行此类任务人员的伤亡率相当高,甚至超过了作战飞机飞行员的伤亡比例。
虽然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也使用了一些无人机来执行侦察任务,但投入使用的都是航程较短的中小型无人机,其活动半径、留空时间、对目标的侦察/监视方式以及数据传输方式等均不理想。
美国人很善于总结战争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教训以很高的效率转化应用到改进部队的战斗力上。
海湾战争后,美军便开始寻求一种中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主要用于一定区域内的侦察监视工作,可为战区指挥官及战场上空的飞行员等传输有关敌军活动的实时视频信息,并引导精确火力对目标进行打击和毁伤评估。
1993年2月,美国国防部提出“先进概念技术验证项目”(ACTD)。
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在改进型“蚋蚊”750的基础上,研制出一款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参与竞标。
该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活动半径为926千米时滞空时间不小于24小时,最大续航时间不小于40小时,在活动半径内具有全程可控飞行能力,飞行高度不低于7200米,有效载荷不小于200千克。
机载设备包括光电/红外传感设备和合成孔径雷达、情报信息设备、激光指示器、成像传输与视频分配系统等,能够在各种气象条件下进行全天候侦察、目标识别和火力引导等任务,在不同的波段都可以将实时彩色图像传递给控制站。
经过竞标,美军发现这个方案正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中空长航时无人机,并很快在1994年1月7日与通用原子公司签下了发展合同。
美国军方要求生产商在30个月内生产10架无人机和3个地面站等一系列完整系统。
威斯汀豪斯公司和L3通信公司作为子系统分包商,分别负责合成孔径雷达和卫星通讯系统的研制,波音公司则负责智能工作站和任务计划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捕食者”无人机工作原理军事指挥官们要应用各种战略和战术,力求以最少的资源和战斗人员来给敌人造成最沉重的打击。
这正是开发RQ-1和MQ-1型“捕食者”无人机的核心原则。
美国空军供图“捕食者”无人机被俘的惨重损失。
在本文中,我们将带您了解“捕食者”无人机的飞行系统、传感器、武器和人员配备,以及军队如何利用“捕食者”保证空中及地面人员的安全。
“捕食者”无人机是一种中高度、大航程的飞机,它的操纵方式与其他小型飞机非常相似。
飞机的主轴由一台Rotax 914型发动机驱动。
这是一种四缸、四冲程、101马力的发动机,类似的发动机一般多用于雪地车。
主轴驱动“捕食者”的可调螺距式双叶螺旋桨推进器。
推进器为后置,为飞机提供推力和升力。
负责远程控制的飞行员可以改变螺旋桨的桨距,以提高或降低飞机的飞行高度,并能使飞机达到最快217公里每小时(120节)的速度。
此外,翼展为14.8 米的飞机机翼也可以提供部分升力,让“捕食者”的飞行高度能够达到海拔7,620米。
细长的机身和倒V 字形的尾翼为飞机增加了稳定性,而推进器下面的单个方向舵可以操纵飞机的飞行。
“捕食者”的机身是由碳纤维和石英纤维混合以后,再用“凯夫拉”纤维材料调和而成的。
机身的下面使用诺梅克斯、泡沫和木材压制而成的层合板进行保护。
在层合板的各层中间夹入了一种高强度织物,以便为内部元件提供绝缘环境。
结构中的翼肋部分由碳/玻璃纤维带加上铝质材料制成,传感器外壳和轮子也是铝质的。
机翼的边缘为钛质,并布有微小的渗漏孔,可让乙二醇溶液从内部容器中流出,以除掉飞行过程中在机翼上所结的冰。
美国空军供图 空军人员正在“捕食者”Rotax 914型发动机前工作。
“捕食者”无人机所使用的是很普通的机械系统。
飞机的电子器件由一台3瓦特的起动发电机或交流发电机来供电,此外还有辅助的电池。
首尾两个油箱中含有橡胶油囊,可以通过机身顶部的油孔方便地注油。
要启动发动机,操作员可将起动发电机或地面电瓶车的线路连接到位于机身底盘外侧的起动发电机控制接口。
要停止发动机时,操作员只需拉下位于飞机侧面一个机翼后方的切断开关即可。
作为一架飞机,“捕食者”无人机比起我们想象的遥控飞机复杂不了多少,但这种简单的设计却非常好地实现了“捕食者”的目标功能。
在下图中,您能看到飞机各个组成部分的布局:美国空军民用工程支援局(AFCESA)供图1.合成孔径雷达(SAR)天线2.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3.Ku波段卫星通信天线4.盒式录像机5.GPS天线(左右各一)6.APX-100型敌我识别应答机7.Ku波段卫星通信传感器、处理器、调制解调器组件8.机顶C波段全方向天线架9.头部燃料电池组10.尾部燃料电池组11.附件箱12.发动机冷却风扇13.油冷却器/散热器14.914F型发动机15.尾部伺服系统(左右各一)16.电池组#217.电源18.电池组#119.尾部仪器箱托盘20.次控制模块21.合成孔径雷达处理器/AGM-114电子组件22.主控制组件23.前舱航空电子设备托盘24.ARC-210接收机/应答器25.飞行传感元件26.视频解码器27.除冰控制器28.电光/红外线传感器/AN/AAS-52(V)1电子组件29.前舱载重托盘30.冰探测器31.合成孔径雷达(SAR)接收器/应答器32.机鼻摄像机组件在下面几个部分,我们将了解这种朴实无华的飞机如何以其特殊功能打破战斗的平衡。
RQ-1型飞机是用于侦察用途的“捕食者”无人机。
字母“R”是美国国防部代表侦察机的符号,字母“Q”则代表无人驾驶或自动运行的武器、车辆或飞行器。
“捕食者”采用简单轻质的机身设计,使飞机能够携带204公斤重量的有效载荷,再外加一个378.5升的油箱。
由于“捕食者”的重量很轻,因而它可以携带很大的油箱,而且单位油耗运行里数很高,这些都是作为一架侦察机的最大优点。
“捕食者”能够在满载的情况下对敌方目标实施长达24小时的监视。
美国空军供图RQ-1型飞机在执行任务时会使用一组机鼻摄像机来进行监控RQ-1使用了一批当今最先进的监视设备:全彩机鼻摄像机,主要用于为飞机导航可变光圈摄像机(类似于传统的电视摄像机),是“捕食者”的主要“眼睛”可变光圈红外摄像机,在暗光和夜视条件下拍摄合成孔径雷达(SAR),用于透过雾气、云层以及烟幕进行观察美国空军供图空军人员正在清洗MQ-1“捕食者”所有位于飞机前表面的摄像机都可以生成全动态视频以及静止雷达图像。
RQ-1能赶在先头部队或车辆到达之前,为指挥部提供敌方位置的实时图像,这些信息可以使战场指挥官迅速准确地判断出敌方的实力,并决定如何部署和调动军队。
当然,“捕食者”最大的优势在于不但保持了传统侦察机的所有优点,同时还不会将飞行员暴露在敌方环境中。
如果说还有一种方式比使用无人驾驶飞机来协助作战决策更有优势的话,这种方式只能是让无人飞机直接为士兵战斗,而这正是“捕食者”MQ-1型猎手/杀手无人机大显身手的舞台。
将摄像机阵列更换为多谱瞄准系统(MTS),再为“捕食者”装载两枚海尔法导弹,就使飞机从一名战场侦察员转变成了杀伤力很强的自动化战士。
MQ-1中的字母“M”是美国国防部代表多用途飞行器的符号;事实上,加装了MTS系统和海尔法导弹的“捕食者”就是一架名副其实的多用途战斗机。
美国空军供图待命中的MQ-1型猎手/杀手MTS系统中包含AGM-114海尔法导弹瞄准系统、光电红外系统、激光指示器和激光照明器。
所有这些组件为“捕食者”及其操作人员提供了在各种战斗环境下寻找目标的多种渠道。
“捕食者”通过位于飞机机鼻附近的MTS球状转塔,发射一束激光或红外线。
这束激光有两种用途:光束照射到目标上发出脉冲信号,让海尔法导弹尾部的激光导引头发现目标。
机载计算机利用这种光束来进行弹道和距离计算。
MTS系统中还包含各种用于计算风速、风向以及其他战场变量的传感器,根据它们收集的所有数据,确定导弹的发射方案。
这一过程被称为“描绘目标”。
一旦成功描绘目标,MQ-1飞机将能发射自身携带的导弹以摧毁目标,或者把发射方案传送给其他飞机或地面部队,以便它们摧毁目标。
美国空军供图MQ-1“捕食者”在发射海尔法导弹后返航MQ-1型无人机的战斗效率已经在近期的数次冲突中得到验证,其中包括发生在阿富汗、波黑、科索沃、伊拉克和也门的冲突。
“捕食者”曾经和有人驾驶飞机并肩战斗,也曾为地面部队提供过空中支援,还曾对敌方防空力量尚未被完全压制的地区实施打击。
另外,它们还可以代替载人飞机在非常危险的环境中(如远海或受到生化污染的环境)执行任务。
而且,即使在装载了MTS系统之后,“捕食者”MQ-1型无人机仍能有效地执行战场侦察任务。
美国空军供图对于战斗型号的“捕食者”无人机来说,也许最受非议的用途就是秘密空中暗杀了。
2002年2 月7日,美国中央情报局使用一架武装“捕食者”攻击并摧毁了一队被怀疑运送基地组织恐怖分子的SUV越野护航车队。
2002年11月3日,中央情报局使用一架“捕食者”在也门发射了一枚海尔法式导弹,命中一辆小汽车,击毙了被认为与科尔号驱逐舰爆炸事件有关的基地组织头目Qaed Senyan al-Harthi。
尽管“捕食者”的这种用途非常罕见,但如果使用传统方法,这些任务中没有一个能在不威胁美军部队生命的情况下完成。
根据美国国防部的观点,“捕食者”不仅仅是一架飞机,而是一套系统。
这一观点源于“捕食者”独特的部署和控制方式。
版权所有 2003 General Atomics AeronauticalSystems Inc.“捕食者”无人机的远程引航站完整的系统包括四架“捕食者”(带有传感器)、一个配有飞行员和传感器操作员的地面控制站(GCS),以及一个“捕食者”主卫星链路通信套件。
地面上有技师以及与飞机相关的支持人员,整场“表演”需要大约82个人才能成功完成。
这样一个紧密合作的团队能够利用四架“捕食者”飞机,对地面控制站周围400海里半径区域内的目标实施24小时的监视。
“捕食者”能够自动运行,并且自动执行计划侦察等简单任务,另外它也能在机组人员的控制下运行。
每一架“捕食者”无人机的机组包括一名飞行员和两名传感器操作员。
飞行员使用标准飞行驾驶杆和相关控制系统来驾驶飞机,这些控制系统通过C波段视距数据链路将指令发出去。
当操作超出了C波段的范围时,将使用Ku波段卫星链路,在卫星和飞机之间传播命令和应答。
飞机通过L-3Com卫星数据链路系统接受命令,飞行员和机组则根据从飞机接收到的图像和雷达数据来决定如何控制飞机。
“捕食者”的飞行员将这种方式比作透过模糊不清的摄像画面来观察和驾驶飞机,这和在座舱中驾驶传统飞机有着天壤之别。
“捕食者”的飞行员必须依赖机载摄像机来观察飞机周围的情况。
对于机组人员来说,能见度受限的缺陷是为了提高人员安全而付出的代价。
版权所有2003General Atomics AeronauticalSystems Inc.“捕食者”的飞行员将这种方式比作透过模糊不清的摄像画面来观察和驾驶飞机。
“捕食者”的最大优点之一就是整个系统都是可以完整运输的。
飞机可以分解成六个部分,封装在一个叫做“棺材”的巨型板条箱内运输。
“棺材”中包含:机身机翼尾翼面起落装置推进系统两个有效载荷/电子设备舱版权所有2003General Atomics AeronauticalSystems Inc.一架解体后的“捕食者”被装进“棺材”以便运输系统的最大组件是地面控制站(GCS)。
地面控制站带有轮子,可以滑进运输机中。
“捕食者”的主卫星通信链路包含一个6.1米的圆盘卫星天线及辅助装置,这个部件同样可以拆开。
“棺材”(GCS)和卫星链路系统可以同时装进一架C-130“大力神”或者C-141“运输星”运输机的货舱中。
整套系统就是这样从一个任务地点运输到下一个任务地点。
到达指定地点之后,每台“捕食者”可以由4名机组人员在8个小时以内组装完毕。
美国空军供图“捕食者”组装完毕等待起航由于系统拥有灵活而轻松的运输方式,使得相关人员能够迅速地在世界任何地方迅速部署一个完整的4 机“捕食者”系统。
目前,印第安纳斯普林空军备用机场的第11和第15侦察中队负责监管“捕食者”的一切工作。
“捕食者”正在不断推出新的改型,使飞机的功能得到不断扩展。
通过修改机身,将翼展增加到26米,新型“捕食者”将能达到15,240米的最大飞行高度。
最新的机型叫做MQ-9“牵牛星”。
在和平时期,该飞机将用于科学及大气研究。
美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也将拥有各自型号的“捕食者”无人机,以供监视和侦察使用。
“捕食者”并不是美军使用的唯一无人机。
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RQ-2“先锋”、RQ-3“暗星”、RQ-4“全球鹰”、RQ-5“猎人”、RQ-6“超骑手”以及RQ-7“影子”等型号飞机也都被用于侦察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