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钠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钠的化学性质,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2、能力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观察描述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科实验的兴趣,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促进学生探究学习。
实验准备:学生实验用品:烧杯、玻璃片、蒸发皿、坩埚钳、滤纸、镊子、酚酞、蒸馏水、CuSO4溶液、钠。
教师演示用品:小烧杯、玻璃片、滤纸、酚酞、CuSO4溶液、蒸馏水、钠、酒精灯、镊子、试管夹、硬质玻璃管、火柴、小矿泉水瓶。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探究法、讲解法教学过程:【魔术】学生表演化学小魔术:“滴水点灯”(课前在酒精灯灯芯里暗藏一小块钠,实验时用胶头滴管在灯芯内滴两滴水)。
【引言】在刚才的魔术中,奇妙现象的产生就是金属钠的功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活泼的金属—钠。
【板书】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 (课题)一、金属钠【学生探究】写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推测其化学性质。
(学生回答讨论结果)【板书】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教师引导:在刚才的化学小魔术中,为什么能滴水点灯呢?在小魔术中金属钠的作用是什么?钠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金属?具有哪些性质呢?下面我们来探究金属钠的性质。
【探究实验1】观察保存在煤油中的金属钠,用镊子取一小块金属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这时可以看到钠的真面目。
观察钠表面的光泽和颜色;观察新切开的钠的表面在空气中会不会发生变化?【提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比煤油大、导电导热性良好。
【设问】切开后的金属钠表面很快变暗是什么原因呢?【学生活动】学生思考、交流与讨论。
【师生归纳】常温下,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固体氧化钠(Na2O)覆盖在银白色的钠表面,使金属失去光泽,看起来变暗。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钠的性质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熟悉钠的单质性质;
2、初步掌握钠的性质,如形状、比重和难易溶性;
3、深入理解元素周期表及众多物质之间的结合与分离。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用具
立体模型、氢气体瓶、演示药剂,办公用电脑投影等。
(四)教学方法
1.从表象角度探讨:通过教师准备的立体模型,让学生了解钠的形状及比重;
3.从操作角度探讨:通过教师准备的演示药剂,教学钠和水之间的化学反应,以及不
同溶液的溶解度。
4.电脑投影:通过电子课件投影,展示元素周期表中的钠,以及同组元素的性质等。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气氛活跃。
通过立体模型展
示钠的形状及比重,让学生得以直观的认识,而不是简单的口头讲解;在演示药剂实验中,让学生更有深入的认识;同时,利用电子课件投影,让学生有代入感,进行更有效的理解
渗透,并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
然而,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学习课堂效率不高,影响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师利用
案例教学,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高中化学_钠及其化合物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化学_钠及其化合物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教学设计⼀、复习导⼊教学中先展⽰近⼏年的⾼考题,让学⽣从⾼考中领会常见的考查形式和常见考点。
进⼀步来掌握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及应⽤。
并指出这节课的学习⽬标【意图】这样创设情境,让学⽣明确复习的⽬的及这节课重点,激发学⽣复习的兴趣。
让学⽣带着⽬标学习。
⼆、教学过程1、⾃主复习,知识再现。
⾸先,课下通过学案表格的完成复习基础知识,课上循着图⽰想⼀想,物质之间的转化,为性质的应⽤打基础2、利⽤已有知识来解决这节课的四类问题。
第⼀类问题是碳酸钠、碳酸氢钠的鉴别。
例.有两试管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案操作判断A 分别加⼊澄清⽯灰⽔产⽣沉淀的为Na2CO3B 分别加⼊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较剧烈的为Na2CO3C 分别加⼊CaCl2溶液产⽣沉淀的为Na2CO3D 逐渐加⼊等浓度的盐酸⽴即产⽣⽓泡的为Na2CO3【思考讨论】如何鉴别Na2CO3、NaHCO3【意图】应⽤例题引⼊让学⽣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然后通学⽣回答完善答案并留有时间整理,从⽽也巩固了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基本性质。
第⼆类问题是有关碳酸盐与盐酸的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化学⽅程式(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稀盐酸,写出反应过程的离⼦⽅程式(2)稀盐酸中逐滴加⼊Na2CO 3溶液,写出反应离⼦⽅程式(3)NaH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离⼦⽅程式为:【能⼒提升】(1)放出CO2的速率同浓度的Na2CO3、NaH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放出CO2的速率快的是.(2)Na2CO3溶液与盐酸互滴的现象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盐酸,开始⽓泡产⽣,⽽向盐酸中滴加Na2CO3溶液开始就⽓泡产⽣.(填“有”或“⽆”)(3)CO2⽣成量的⽐较①等物质的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量的盐酸反应,产⽣的CO2.②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量的酸反应,产⽣的CO2多.③等量的盐酸与⾜量的Na2CO3、NaHCO3分别反应,产⽣的CO2多.④⼀定量的NaHCO3受热分解产⽣CO2的量与受热分解后的残留物与酸反应产⽣的CO2量【意图】通过复习掌握⽅程式的书写、物质的鉴别以及⼀类题的解法,并能从定性到定量分析问题。
钠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性质,并且即将学习离子反应。这节课是一个基础,让学生认识到金属
钠比较活泼能发生很多化学反应即可。
2.学情分析
由于是县级高中,且是高一平行班,班里的学生化学程度参差不齐,所以讲课时要顾及大多数学生,不宜太难,不宜太简单,给学生一个初步的认识,以后随着学生认识的提升,习题量增大,再慢慢渗透更多的知识点和考点。
3.教学互动有,但是开展得不是很好,时间分配不是很恰当,比如说提出一个问题后,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立刻就点名让学生回答了。
4.实验现象讲解不够透彻,对学生能力的训练还有待加强,板书的设计和字体的书写还要加强,有些潦草。
通过听这次网络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也明白了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今后我要多听有经验的教师的课,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多做教学反思,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
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基本信息
题目
钠的性质与应用
学科
化学
年级
高一
教材内容
苏教版专题二第二单元
个人信息
设计者
姓名
单位
张黎炜
江都区育才中学
1.教材分析
专题二学习的是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学习了从海水中获
得氯溴碘单质,这些都是非金属单质,以及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第二
三、钠的物理性质:
四、钠的保存:
实验室把金属钠保存在中。
五、钠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2、与水的反应
3.与酸溶液反应——先酸后水
4.与盐溶液反应——先水后盐
六、钠的主要用途:
七、金属钠的制备:
5.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钠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精选8篇)钠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篇1今天上完这节课,得到与会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仔细回想这节课,自我感觉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1、目标设置有根据有条理有层次,可达成程度较高。
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而言,学完本节课,都有相应的收获。
2、教学过程流畅自然,精心设计的六个问题作为本节课教学的'主线,逐层推进。
学生在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观察演示实验和老师点拨,增长了化学知识,培养了观察、思考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特别是师生共同归纳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四种方式,层层深入,更是本节课的点睛之笔。
①能否反应;②在什么条件下会反应;③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的剧烈程度;④金属置换。
为此我特地将其增加为板书内容。
纵观全程,有渠成水自到之感。
3、课堂气氛活跃,让我和学生感受到,这堂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心灵的互动与交流,很有那么几次心有灵犀的感觉。
我给学生的鼓励、指点和帮助,得到了回应,体现新课程改革中“以生为本”的理念。
当然,这堂课也还有其不足之处。
比方说,做演示实验,我比平时要紧张,倾倒溶液时,手有点发抖,幸好有学生的支持和鼓励,没有造成溶液泼洒。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篇2在这节活动与探究课上,从教学设计上,能切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利用本课以实验为主的优势,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建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让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新方法。
1、本课学生动脑又动手,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多、参与研究的.机会多、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学习兴趣浓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对金属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而且学习运用了对比法进行实验探究,为下一步学习酸碱盐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
2、本节课学生活动多,为了让学生充分思考、动手、动口,课堂时间显得比较紧张。
因此,课前一定要做好预习并做好检查,给每组的学生分配好任务,让其在实验活动中体现出很好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合作性。
高中化学_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一课时钠)解读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主要以实验探究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高一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能力较弱,因此要体现高一化学的学习特点,通过实验与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使学生能从中爱上化学。
教学【重点、难点】1.知识上重点、难点:金属钠的化学性质2.方法上重点、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程序。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系统把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熟练的运用.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优秀品质和协作精神;教学设计过程【引言】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物质?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它们的性质的?掌握了物质的性质才能更好地发挥该物质的优点,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怎样才能更科学的认识物质的性质?通常我们采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一、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眼、鼻、耳、手)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2.实验法:在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中,可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
要求:(1)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等(2)实验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3)实验后要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客观而正确的结论3.分类法:根据分析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分为不同种类并且形成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的逻辑方法。
高中化学_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原子结构及其化学性质2、掌握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教学重点】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三、教学过程[老师]书写钠镁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金属的化学性质[学生]最外层电子数,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很少,很容易失去,作还原剂[老师总结] 结构决定性质[演示实验一] 用刀切割钠,观察切面颜色、光泽。
将钠暴露在空气中,继续观察切面颜色、光泽的变化。
[注意安全] 1、钠的取用--镊子2、钠表面煤油要用滤纸吸干3、切割在滤纸或玻璃片上进行4、剩余金属钠全部放回试剂瓶老师提问:实验中同学们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要求学生回答:钠的颜色由光亮逐渐变为白色粉末。
老师:回答对了,钠很活泼,常温下,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生成Na2O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4Na + O2 = 2Na2O(白色)[实验图片]钠在空气中加热的过程点燃2Na+O2= Na2O2(淡黄色的过氧化钠)[演示实验二]取出一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再用小刀切成一小块钠,投入盛有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的水的玻璃皿中。
老师提问:实验中我们到了什么现象?又得到什么结论?要求学生回答:实验现象是金属钠浮在水面,熔成闪亮的小球,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同时发生嘶嘶的响声,溶液变为红色。
结论有:说明钠的密度小,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反应有气体生成,生成的产物呈碱性。
生成的气体可能是H2,碱性物质可能是NaOH。
老师:同学们的观察很仔细,所得结论也比较合理。
请同学写出此反应的方程式。
2Na + 2H2O = 2NaOH + H2↑[学生分组](1)取一支装有Na2O2的试管,打开试管胶塞缓慢加入少量水,并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观察到有什么现象?用手摸一下试管,有什么感觉?)(2)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高中化学_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请推测并回答:
(1)甲的化学式__________。
(2)甲与AlCl3反应得到NaAlH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掌握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2、学会分析新型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3、通过材料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化学性质
2、新型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
新型钠的化合物的材料分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
通过钠及其化合物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化学性质,使知识系统化
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环节三
直击高考
1.氢化钠(NaH)是一种还原性极强的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1)氢化钠(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2)NaH能与水剧烈反应:NaH+H2O= NaOH+H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如果有12gNaH与水反应,则转移电子的个数为。
(3)在高温下氢化钠(NaH)可将四氯化钛(TiC14)还原成金属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备过程:
1.用偏硼酸钠(NaBO2)、石英砂(SiO2)、金属钠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硼氢化钠和硅酸钠。
2.用无水硼砂Na2B4O7和石英砂在高温熔融下反应,后与金属钠和氢气,在450~500℃温度和(3.04~5.07)×105Pa压力下反应,生成硼氢化钠和硅酸钠。
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3、叠氮化钠
本节课是元素化合物的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这节课不仅要让学生复习掌握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新型钠的化合物有关知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这节课即注重基础又注重了能力的培养。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钠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钠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金属单质的性质是金属元素性质的反映,是了解金属化合物性质的基础。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通过钠的性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学习,可以为学习其他几种重要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奠定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同时介绍了金属活动性顺序,使学生初步了解了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进入高中化学学习后,通过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实验基础及化学基本理论。
本章是学生第一次综合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学习金属元素化合物,这种学习模式将为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做铺垫。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4)学生,学生人数52人,绝大多数基础较好,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具备较好的纪律性和一定的实验技能。
三、设计思路基于教学目标和对教材以及学生的分析,本节课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采用实验探究和分组讨论的学习模式。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合作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对钠的性质的学习。
通过实验、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方式,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感受到活泼金属的反应原来如此精彩,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更多金属知识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钠的性质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掌握掌握钠的性质,了解钠的用途与存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高中化学_活泼的金属单质——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教材分析】本课时是教材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是学生系统研究元素化合物的起始课。
本课时的化学知识相对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有利于复习、巩固和运用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也能为以后卤素及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高中化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实验条件的控制以及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建立金属钠是一种强还原性金属单质的基本概念,理解其表现出还原性的化学反应,从微观上明确金属钠的强还原性是其易失电子的重要表现。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完成金属钠的相关实验,初步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敏锐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尝试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于金属钠的性质的研究,理解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的科学精神,重视以定性、定量分析作为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钠着火的处理,理解掌握化学知识在公共危险性事故的处理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掌握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重点理解钠与氧气、水的反应。
教学难点是分析、描述实验现象【教学过程】[引入]上一章中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分类,第一节我们将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以实验为基础系统研究钠及其化合物,顺序为单质、氧化物、碱、盐。
今天我们一块认识单质钠。
[板书]一、活泼金属单质---钠[投影]一、活泼金属单质---钠[讲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同学们能不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一下,钠可能有那些性质?(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达到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投影]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过渡]我们从理论上分析了金属钠应该是一种具有较强还原性的金属单质,下面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金属钠的性质。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2.2《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的第二单元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第一课时《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学习。
通过对“钠”这种代表性元素的学习,旨在向学生介绍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在高中化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高考重要的考点之一,钠和水反应探究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通过钠和水反应实验,进一步加深和提高其元素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保存方法及其用途。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描述钠与水、氧气反应现象(2)理解钠与水、氧气反应实质(3)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应是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而发生不同变化的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钠的有关性质;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用。
(2)鼓励学生大胆预测,给学生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利用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并形成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方法观;(2)通过学习,认识化学知识在处理公共危险事故中的重要作用。
(3)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学情分析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学过燃烧的三要素,通过上节对金属活动顺序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生普遍具有研究的热情、学生对实验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
钠是一种性质活泼的金属,大部分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跟氧气反应。
通过学习第一章,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学生已经知道了学习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和思路,具有一定的实际动手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所以本节课中,我将多设疑问和探索性实验,引导和激发学生动起手来。
四、教学重点、难点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五、教学过程【魔术】教师表演化学小魔术:“滴水生火”(课前在酒精灯灯芯里暗藏一小块钠,实验时用胶头滴管在灯芯内滴一滴水)。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本节课中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验应用得到了知识,获得了发张,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现在我对这节课的具体反思如下:本节课的优点:1、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和实际的教学情况,适当的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将课程教学内容设定为钠的两种氧化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2、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创设有趣的化学实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让学生通过亲自完成实验,感受实验的奇特,观察现象,进行比较,归纳,最后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总结,获得知识。
3、本节课重视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本节课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学生通过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实验,提出假说、设想、对比,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并观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讨论分析,从而得到反应产物和过氧化钠的漂白特性。
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实验和讨论时间,让学生可以自由的思考、实践。
4、教学中体现类比的学习思想。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对知识进行类比归纳,通过氧化钙的性质,类比学习氧化钠的性质,在通过氧化钠的反应特点,类比学习过氧化钠的反应特点。
不仅使学生学习了新的知识,重要的是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
本节课的不足:1、由于对学生的能力估计不足,担心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课程内容安排的比较少,显得课程过于单薄。
在具体的设计实验和探究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过多,没有大胆的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没有给学生自由的探索空间。
、2、本节课的程节奏没有完全把握好。
因为课程设计中安排有两个学生实验,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占用的时间较多,并且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性的问题,因此,讲课时担心课程内容完成不了,课程不够完整,教学节奏稍快,有点赶课,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还是不够充分。
3、分层教学的思想不能很好地体现。
本节课知识点学习难度不大,学生基本上都能很好的掌握。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标题:必修教材第二章第一节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钠的性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承前启后:继物质分类与化学反应分类之后,开启3种金属元素与4种非金属元素的学习;2、学法示例:以钠元素为代表指导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学情分析】1、初中已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2、初中对镁铝铁铜等金属的化学性质已有了简单认识,如与氧气、盐酸等的反应;3、已经具备基本实验操作能力,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
【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知道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记住钠的物理性质;2、要求学生结合实验记住钠的化学性质,能描述钠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能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能解释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3、要求学生理解记忆金属钠的保存方法;4、通过对钠的有关性质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合作实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钠的化学性质及其存放;2、难点:钠与水反应产物验证的实验设计。
【教具】1、电子白板、实物投影仪2、实验(1)演示实验仪器:水槽、蒸发皿、三脚架、镊子、酒精灯、火柴、石棉网、坩埚钳、大烧杯、小试管、小刀、针药品:钠、酚酞、刺有小孔的铝箔(或锡箔)、蒸馏水、硫酸铜溶液(2)学生实验仪器:烧杯1、镊子1、玻璃片1、滤纸3、药品:蒸馏水、黄豆大钠粒1、酚酞【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设问导航:【老师】你知道含钠元素的物质有哪些?【学生】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氧化钠、过氧化钠……【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板书、补充,并进行分类。
2、情景过渡:【老师】实物展示,钠是怎么存放的?为什么?钠有哪些性质呢?二、探究学习1、结合实物,物理性质猜猜看【老师】同学们对金属钠进行观察,猜测物理性质,填写下表,我们过会回头再看。
2、化学性质实验究【老师】同学们猜测金属钠可能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为什么?【学生】特别活泼,不然为什么要存放到煤油中呢?【学生】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特别容易失去。
钠的性质教学反思
钠的性质教学反思第一篇:钠的性质教学反思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钠的性质教学反思元素及化合物的学习研究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基础。
在高一化学的教材中,钠的性质在第三章第一节,是学习元素及化合物的第一节内容。
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金属钠单质的性质是了解钠化合物性质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的自学与合作探究。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播放钠在生活中爆炸的事故视频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激发起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预习导学案中所存在的问题,将钠与水、钠与氧气的反应现象观察及原因分析设计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多媒体展示等过程和手段开展新课,将学生存在的疑惑一一解决,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展示和点评。
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教师引导简练、到位,多媒体展示合理、高效,教学环节完整、结构紧凑,反思整堂课,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1.课前准备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情,知道学生存在的问题,课堂内容设计适合学生,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
2.课堂上提问合理,引导到位,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讨论交流,探究解决问题,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活跃,学生们在小组内相互配合,积极思考、表达。
4.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帮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知识点更直观,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节内容的教学,通过探究实验,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注重基础,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为轻松,课后反馈良好。
但是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教师,课堂表现力,知识、经验方面还有很多不足需要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些许漏洞。
主要有:做钠与水的实验时,过于强调安全,导致部分学生不敢放手去做,还有一些小组所切的钠非常小,反应很快就完了,现象不够明显(在这里用“黄豆大”的钠也是安全的);展示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视频时,用的是钠在石棉网上的反应,展示该实验现象时,却用了钠在坩埚中反应的现象图片;解释不做钠燃烧实验原因时,教师说是出于安全的考虑,这样讲解不够科学严谨。
高中化学_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和方法——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与程序——钠》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在必修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因此在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对金属钠性质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教学设计中,要以金属钠的性质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两条主线贯穿教学的始终,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钠的性质主要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的实验探究来完成,预测、实验验证、分析推理、总结归纳,得出钠的主要化学性质。
并在以上探究过程中感受、梳理出学习物质性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程序。
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和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二.教字目标1. 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2.认识实验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通过实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感受学习化学的兴趣,熟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4. 通过学习认识化学知识在公共危险性事故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研究方法与程序教学难点:预测钠的化学性质分析推理四. 教学过程设计【情景导入】观看视频——《天津港2015年的爆炸事件报道》追问:钠的威力为什么如此大?咱们知道水能灭火,浇水为什么不但灭不了火,还助爆了呢?今天咱们就一块探个究竟,学习一下钠的性质。
【学生观察】实验盒中盛放在煤油中的钠问:通过观察,你能得到钠的哪些物理性质?(学生回答,教师引导)——钠是固体,密度比煤油的大。
【过渡】钠的威力如此大,那钠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呢?【活动探究一】预测钠的化学性质1.依据初中所学知识,总结:金属单质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2.用分类法预测钠能发生哪些反应?并预测会产生什么现象?反应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预测现象【汇报讨论】预测钠能与非金属(氧气)、酸、盐溶液反应,并预测到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会有红色固体析出。
【引导】如何验证咱们的预测正确与否?——学生:做实验。
高中化学_金属的化学性质(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钠1(1(2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学生观察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全面,需要老师引导。
(2)表达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现象的解释可能会辞不达意,需要老师指导。
(3)动手操作经验少,信心不足,需要老师的鼓励。
效果分析1. 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
认真听课,没有走神,讲闲话等现象;积极举手发言,并有自己的见解;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认真迅速地完成作业,作业质量高。
2. 本节课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解决问题,体验了获取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了认可,提高了自信心。
3. 本节课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设计完成“钠与水的反应”并“检验产物”。
学生完成效果很好,提高了动手能力,学习与生活联系的能力。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教材分析“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起始节。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两章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化学2中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
本节学到的钠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必修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元素的学习具有指导性作用;本节内容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之后,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做进一步巩固;,而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可为后继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及理论基础。
评测练习1、下列钠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是( A )A.氧化钠 B.碳酸盐 C.氯化物 D.硝酸盐2、下列对钠的物理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质软 B.比同体积水的质量小 C.有传热导电性 D.熔点低于水的熔点3、下列有关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钠是活泼的金属,将钠放入FeCl3溶液中可将铁置换出来B.钠与Cl2的熔点都很低,故由它们化合生成的NaCl晶体,熔点也很低C.钠的原子半径比钾原子半径小,钠离子半径也小于钾离子半径D.钠是一种易燃物质,它只有在氧气的条件下才可燃烧4、下列物质中,与水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的是( C )A.Na B.Na2O C.Na2O2 D.CO25、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其根本原因是( C )A.钠密度小,熔沸点低 B.钠常温下不易氧化C.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 D.钠的核电荷数较小6、下列原子和离子中不具有还原性的是( D )A.S B.K C.Cl- D.Na+7、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 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钠原子半径比钠离子大 D.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8、将金属钠于硫粉迅速混合,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反应后生成的固体是( C )A.黄色固体混合物 B.硫与硫化钠 C.过氧化钠和硫化钠 D.氧化钠和硫化钠9、钠着火燃烧时,下列方法可用于灭火的是①泡沫灭火器②水③黄沙( D )A.① B.①② C.②- D.③10、将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既有气体又有沉淀析出的是( C )A.BaCl2 B.(NH4)2SO4 C.Fe2(SO4)3- D.NH4HSO4课后反思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给予、被动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公正、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交往关系和“伙伴”关系,双方互相接纳、互相敞开、互相理解,学生通过与教师的相遇而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而教育,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高中化学_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知道Na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⑵能利用Na及其氧化物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
⑶能规范解答以Na及其氧化物为载体的实验探究、框图推断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探究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研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三、教学难点钠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四、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
通过课前学案指导等过程,诱导学生思考、推理、探究。
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测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学生研究学案、多媒体辅助教学。
2、课件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多媒体教学平台。
六:教学过程1.学生完成基础过关部分钠是一种光亮的银白色金属(说明有金属光泽)。
质地柔软,可以用刀切割(说明硬度小)。
熔点较低(97.81℃,鲁科版第9页),沸点为882.9℃。
钠虽为金属,密度(0.97g/cm3,鲁科版第9页),却比水小。
当然身为金属,钠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先变暗;生成的是(写化学式,下同) ,再变白;生成的是。
然后表面逐渐潮湿并形成溶液,这是NaOH潮解的缘故。
(此时溶液中在默默地进行着:CO2 + 2NaOH = Na2CO3 + H2O)这一反应。
再后来又结块;生成的是,最后变成粉末;这种现象在化学上称为风化,写出风化过程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师生探讨提高部分01.钠与足量的O2反应,无论反应生成的是Na2O2还是Na2O,只要参与反应的Na的质量相等,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一定(填“前者多”或“相等”或“后者多”,下同)。
得到的Na2O2固体的质量与Na2O固体的质量一定是。
02. 一定条件下,取钠与氧气反应后的生成物7.8g溶于水。
若所得溶液恰好能被100mL浓度为1.00mol/L的稀H2SO4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A.Na2OB.Na2O2C.Na2O和Na2O2D.都正确03. (2016上海虹口高三一模题)如图,倒置的坩埚盖子上放入硫粉,在硫粉中央放一小块钠,用胶头滴管向金属钠滴加一滴水,立即倒扣上大烧杯,发现坩埚盖子内火星四溅,烧杯内出现大量白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是钠与硫反应的催化剂B. 酚酞的水溶液变红色C. 钠与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 滤纸逐渐变黑03. 将23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水中得到溶液①,将24g镁投入到与水等质量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得溶液②。
高中化学_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金属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和保存方法,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交流、实验观察、科学探究等,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形成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与水反应、滴水点灯)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学习方法的引导。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描述和归纳。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药品。
四、学情分析知识层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高中化学前两章又学习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等知识,初步建立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
能力层面:在初中学生做过一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高一新生虽然比较喜欢动手做实验,但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层面: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接触过金属钠,使得学生对金属钠充满着好奇和探知欲望。
五、教法与学法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事先编写学案,提前发给学生,以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课堂上采用实验探究、小组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取知识,在“探究”中发展能力。
所以,我采用:教法方法:实验探究、启发、多媒体教学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探究、观察、归纳、交流合作法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以组织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
始终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手做,动眼看,动口说,动脑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让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时事新闻,引入新课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爆炸点上空被火光染红,火焰四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金属的通性。
了解金属钠与非金属的反应。
掌握钠与水的反应原理,会描述实验现象。
了解钠的用途与保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精神。
4、化学核心素养: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辨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核心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钠的化学性质2、钠与水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理论分析、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从人类发展史中金属的使用和作用到当今社会见到的形形色色的金属入手,归纳金属的重要性,引入金属的学习。
[展示]:前置作业和每课一题,订正答案。
[共同分析]:通过分析在这些反应中金属体现的还原性,结合原子结构特点,总结出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
建立金属学习的思维模型。
[师]这节课开始就利用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和前面刚学过的氧化还原和离子反应的相关知识进行金属的学习。
首先学习典型的金属——钠。
[讲授新课]:[板书]第一课时金属钠[师]你能写出金属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推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吗?[生]从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推导出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可能体现强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师]通过结构分析,钠应该是非常活泼的,他能发生哪些反应呢?[探究活动1]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实验1:镊子夹取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然后用小刀切割,观察切开的断面。
将其放在空气中,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
实验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对其进行加热,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操作,描述现象)[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思考学案问题,总结归纳钠的物理性质和体现出的化学性质。
[分析]在这个过程又体现钠的另一个物理性质—质地柔软,同时也看到金属钠具有金属的通性—呈银白色,当然钠作为金属也是热和电的良导体[板书] 一、物理性质1、密度比煤油大2、质地柔软3、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能导电导热[提问]钠露置于空气中,表面为什么会变暗呢?[生]应该是钠露置于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分析]钠在常温下就非常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而生成氧化钠。
这其实就表现出钠非常活泼的化学性质。
[板书]二、钠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反应(1)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 + O2 = 2Na2O(白色)[提问]将钠加热后有何变化?[生]现象:钠在空气中受热后,先熔化成闪亮小球后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分析]钠在加热下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而生成过氧化钠。
[板书](2)在空气中燃烧点燃2Na + O2 === Na2O2(淡黄色)注意: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生]双线桥法分析两个反应[分析]在这个反应中我们看到钠失去了它最外层的一个电子而表现出比较强的还原性,钠和氧气的反应还会因条件不同而生成不同的产物。
[知识拓展]钠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钠除了能与氧气直接化合外,还能与氯气、硫等很多非金属直接化合【板书】(3)与氯气反应2Na+Cl2=2NaCl(4)钠与硫反应2Na+S=Na2S(研磨爆炸)[图片展示]不同金属在盐酸中的表现漫画。
[生]分析反应规律,推测钠与盐酸反应,试写出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分析]钠与盐酸反应本质是和氢离子反应【板书】2、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2↑[师]水也能电离出少量氢离子,钠能与水反应吗?现在请同学们亲自探究钠与水反应会有哪些现象。
[探究活动2]钠与水的反应:实验3:向一只盛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将一小块钠(绿豆般大小)放入烧杯中。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生]分组探究,思考学案问题。
总结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现象及结论]钠浮在水面上---------小于水的密度钠迅速熔化成一个小球---------反应放热,熔点低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有气体产生听到嘶嘶的响声-------气体产生且剧烈滴入酚酞的溶液变红--------有碱生成简单的概括为五个字:浮、熔、游、响、红[分析]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了钠能与水反应,而且比较剧烈,而生成的碱应该就是NaOH,而气体则是氢气。
请同学自己完成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2Na+2H2O=2NaOH+H2↑【板书】3、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分析】这个反应液属于置换反应,他是由钠与水电离产生的H+反应,而置换出氢气。
从本质上与钠与酸反应一样。
[问题探究1] 上述反应中钠化合价如何变化?钠在反应中体现什么性质?例如:【分析】在上述反应中,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1价,这是因为钠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钠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问题探究2]:若金属钠着火如何扑灭?能不能用水?【生】思考,并尝试回答【分析】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钠会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并且放出大量的热,还能生成易燃易爆气体氢气,不仅不能灭火,反而烧的更旺,因此不能用水。
可以选择沙土盖灭。
【深入探究】请大思考下,如果把钠投入盐酸中先和谁反应呢呢?【生】思考,尝试回答【分析】钠投入酸中,因为酸中有大量的H+存在,故先和盐酸反应。
当酸反应完成还会继续和水反应[设问]已知Fe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
将Na 投入CuSO4溶液中,发生什么反应?[录像实验]展示Na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生】观察现象,思考,尝试回答【分析】钠投入硫酸铜溶液,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在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沉淀。
【板书】4、与盐溶液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2NaOH + CuSO4 === Cu(OH )2↓ + Na2SO4练习:金属钠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A、Na2SO4B、NaHCO3C、BaCl2D、FeCl3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有关钠的保存和用途。
【板书】三、钠的保存和用途【分析】由于钠的性质非常活泼,很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反应,因此要避免与空气和水接触,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板书】1、保存【师】关于钠的用途,请同学们结合书本,与我们已经认识的钠的有关性质,总结其用途。
【板书】2、钠的用途【小结】本节主要内容见ppt[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探究了钠的基本性质,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验加深了对金属钠的性质的了解,而结合钠的活泼性质我们也知道了实验室的金属钠应该如何保存以及用途等相关问题。
[课后作业]完成课后检测五、板书设计第一课时金属钠的性质一、物理性质1、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2、质地柔软3、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能导电导热4熔点低二、钠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反应(1)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 + O2 = 2Na2O(白色)(2)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淡黄色)注意: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3)与氯气反应2Na+Cl2=2NaCl(4)钠与硫反应2Na+S=Na2S(研磨爆炸)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2↑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与盐溶液反应三、钠的保存和用途1、保存2、用途学情分析一、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和能力水平1、知识水平初中已经学习了元素化合物的基本常识和原子结构的基本知识,进入高中后,学习了分类法、氧化还原理论以及离子反应的知识,这些都为认识钠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建立了从物质类别和氧化还原角度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基础。
通过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学习,初步具备了利用实验进行钠的性质的探究并进行现象分析的知识基础。
2、能力水平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以下能力:(1)利用分类的思想研究物质性质的能力(2)利用氧化还原的规律分析问题的能力(3)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并能进行现象观察和分析的能力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尚有不足,可能操作不规范,现象观察不全2、对现象的描述可能不准确,解释可能偏离事实3、对已有知识的运用不熟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
效果分析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部分:前置作业和每课一题的设计,层次分明,难易适当,让学生感觉今天所学的知识是与学过的知识有关系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信心。
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回顾,也为本节课学习钠的性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中老师注重设计合理的小组探究实验,既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性。
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地呈现个性化的理解。
通过比较分析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加深了对钠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在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逐步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了学科能力。
2、巩固新知部分:通过多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对重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和归纳能力。
练习的设计密切联系教学的重难点,同时习题的编排体现由易到难的层次性,强化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强化了学生学习的成功体验。
总之,这节课,知识到位,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难点分析透彻,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材分析1、学生初中接触过元素化合物的基本认知,学习了金属活动顺序表,知道钠是活泼金属。
从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学生个体成长需要看,急需要对钠的性质等知识进行进一步全面了解。
进入高中后,学生学习了分类法、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相关理论知识,急需要一个知识运用和演练的机会,钠的性质学习正好满足这一要求。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从能力上已经具备进一步研究元素化合物的水平。
2、钠是一种典型金属,是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是高中段学习的第一种元素,学习金属钠的知识方法对以后其他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具有示范作用;本节内容在学完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之后进行,可以对相关知识进行巩固提高。
同时,钠的学习也为以后学习元素周期律知识提供知识储备。
本节内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课后巩固练习1.将一小块新切的不规则形状的金属钠投入到滴有酚酞的水溶液中,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可以说明钠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现象是(C)A.金属钠浮在水面上B.金属钠形成小球状C.金属钠在水面上迅速游动D.反应后溶液呈红色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D)A.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C.钠与硫化合时可以发生爆炸D.可以直接用手拿钠3、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从这个实验过程观察到的反应现象中,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A)A.钠比较柔软B.钠与水反应生成碱C.钠与水反应放热D.钠与水反应放出气体4、下列有关金属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钠只有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与氧气反应B.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C.钠在反应中易失电子,表现出还原性D.钠应保存在煤油中5、在实验室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用到的仪器有(C)①试管夹②镊子③小刀④冷凝管⑤滤纸⑥研钵⑦烧杯⑧坩埚⑨石棉网⑩玻璃片A.①②④⑨ B.③⑤⑥C.②③⑤⑦⑩ D.⑥⑦⑧课后反思本节内容不难理解,主要是记忆,并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加强对钠活泼性和还原性的理解,初步形成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思路,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打下基础,处理好此课的内容,有利于整个《元素及化合物》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