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沿海地区偷渡现象探析

合集下载

试论我国“境外迂回偷渡”的成因、特点及对策

试论我国“境外迂回偷渡”的成因、特点及对策

试论我国“境外迂回偷渡”的成因、特点及对策论文摘要近年来,大批偷渡人员为提高偷渡的成功率,从而利用正常出境,在国外换持偷渡国伪假证件的行为称为“境外迂回偷渡”,目前它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正常的出入境秩序。

重视分析“境外迂回偷渡”的成因和特点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反偷渡的重要依据。

要提高边防检查站打击“境外迂回偷渡”的能力就必须通过健全法律依据,提高检查员素质能力和加强国际合作来实现。

论文关键词境外迂回偷渡出入境法律法规反偷渡近年来,我国偷渡活动屡禁不止、屡打不绝,反而呈上升趋势。

根据数据显示当前大多数偷渡案件都以“境外迂回偷渡”为主要形式。

“境外迂回偷渡”是指持用合法出入境证件出境后,在境外未持证件或换持伪造、他人及其他非法证件,利用转机、过境、停留等机会,直接进入偷渡目的国或经他国进入偷渡目的国的一种偷渡方式。

因其极具隐蔽性,而被非法出入境组织者广泛采用,并呈高发趋势。

由于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对此种行为没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在偷渡行为的认定上存在分歧,所以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在处罚此种形式偷渡活动中的法律适用也不尽相同。

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境外迂回偷渡”活动特点、成因等方面的分析,结合边防检查站的实际工作,为边防检查站的反偷渡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一、我国“境外迂回偷渡”活动的成因(一)反偷渡力度不断加大随着公安边防部门对福建、浙江等偷渡活动较严重的沿海省份加强了反偷渡工作的管理,偷渡活动在这些地方不断受到打击,偷渡成功的难度增大;另外,世界上一些国家也加强了对来自我国偷渡活动“重灾区”的入境人员的检查控制。

在这种形势下,为了逃避打击,提高偷渡的成功率,偷渡人员开始谋求新的偷渡手法和路线。

在综合分析当前反偷渡形势和处罚依据后,偷渡人员认定“境外迂回偷渡”是当前最为安全偷渡方式,并将目光投向内陆偏远地区的出入境口岸并实施“境外迂回偷渡”活动。

(二)国外出入境政策的影响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偷渡活动高发,引起了不少国家的警惕和反感,对我国采取了一些限制的办法。

明代福建沿海的海盗活动与社会背景

明代福建沿海的海盗活动与社会背景

明代福建沿海的海盗活动与社会背景明代福建沿海大规模的海盗活动在世界海盗史上多有涉及。

对于明朝而言,由于多次对外扩张,尤其是对海上交通线的依赖,使得海盗成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

由于地理位置和社会背景的影响,福建沿海的海盗活动最为猖獗,长期以来给明代政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一、地理环境的影响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经济文化发达,属于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

又因福建沿海复杂的地理环境,83%的福建省边界是海岸线,自然港湾成百上千个,加之福建与台湾之间离岸近,这些无疑给海盗行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

福建沿海的海盗势力成形具有地域性、走私性、贿赂性和同乡性等特点。

二、社会背景的影响福建在明代开始自宋代以来一直处于海盗泛滥的困境中。

明初时期,拼凑出来的海盗船大部分由福建人考虑到福建自然环境的复杂性,福建人更擅长于掌控海上交通,从而获得利润,有些农民离乡背井不想在家种田,抱团远航犯罪。

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海盗活动成为了福建人考虑到福建自然环境的复杂性,福建人更擅长于掌控海上交通,从而获得利润,有些农民离乡背井不想在家种田,抱团远航犯罪。

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海盗活动成为了一个独特的社会现象。

三、明初大山海到了明代末期,国家政治经济开始走向衰败,明初的明朝政府实施“借外力治本术”使得海盗的数量突增。

其中,以明朝创办的“大明万户边疆军民募捐海上征讨司”和“海上照望司”为代表。

明末是明代福建海盗活动的高峰,海盗团伙比比皆是,人数也增加到10万以上。

四、海盗社会的组织结构福建沿海的海盗,其组织形式亦比较特殊,以“帮”为单位,每个海盗“帮”由十个八个的海盗组成。

而海盗“帮”之间,有着严格的结盟关系,以维护自身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同时,明初政府对海盗的打击力度猛烈,并且社会背景也日渐清朗,以至于福建沿海地区的海盗活动在明清交替时期持续减少。

综上所述,福建沿海的海盗活动成为了明代一个独特的社会现象。

这种现象既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也与社会背景密不可分。

非法移民;非传统安全;原因;对策

非法移民;非传统安全;原因;对策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非法移民问题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

非法移民作为国际性的非法活动,有着漫长的历史。

进入20世纪之后,尤其是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非法移民的的速度、范围不断增加和扩大,非法移民问题也越来越严重[1]。

在欧洲,自1990年以来,每年有30~50万非法移民涌入;在美国,非法移民人数至少有700万;在加拿大,保守估计有至少20万非法移民;在澳大利亚,每年都有5000多名非法移民从海上和空中进入;在新西兰和新加坡等国家也以其各自的优势吸引着全球各地的非法移民[2]。

就中国而言,非法移民的问题也由来已久。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沿海地区不少人选择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偷渡。

1978-1995年中国海外移民平均每年为10~18万人,其中非法移民约占20%左右[3]。

各国激增的非法移民以及非法移民现象的日益全球化造成了不良影响,如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出现了大批的非法移民偷渡海外,对中国以及目的国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

但是,非法移民客观的又为目的国的劳动力市场起到了一些正面积极的作用。

鉴于这样的国际、国内背景,有必要对我国的非法移民现象做一个详细的剖析。

本文将从非法移民的成因以及非法移民的应对措施两个方面展开对非法移民问题的探讨。

一、非法移民的定义现今,关于非法移民的新闻报道和学术论文如此广泛,以至于人们认为非法移民的概念不证自明、不需要研究。

其实不然。

非法移民一词出现只有三四十年的历史,它不仅伴随着现代国家主权意识更是边防控制意识的兴起而出现的[4]。

关于非法移民的定义,国际移民组织主要定义其为:“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进入一个国家的外国人,他们躲避官方的检查、通过欺诈来获取入境许可或通过虚假结婚而规避移民法。

这也包含在其他的类型中,即没有合法签证而企图秘密进入一个国家的人,使用伪造证件的人,以及持有合法签证入从非传统安全角度看中国沿海非法移民问题原因及对策章雅荻(四川外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重庆市400030)[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各国之间的合作日益推广和加深,非法移民问题日渐突出其严重性。

沿海地区走私活动之探究

沿海地区走私活动之探究

2002年12月第4期总第39期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 rnal of S han Xi P olice Academ yDec.,2002NO.4Ser.No.39沿海地区走私活动之探究t唐志(深圳市人民警察学校,广东深圳518053)摘要:沿海地区走私活动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呈跳跃式上升趋势,其主要活动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走私渠道多样化;第二,组织形式集团化;第三,走私物品多样化;第四,走私与多种犯罪活动交叉。

针对以上走私活动的特点,主要防范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运用宣传手段;第二,运用法律手段;第三,运用经济手段;第四,运用行政手段。

关键词:沿海地区;走私;犯罪;探究中图分类号:D91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85X(2002)04-28-05一、沿海地区走私活动的特点及其危害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境内走私活动呈跳跃式上升趋势,尤其是在沿海地区,走私活动上升势头迅猛,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

根据海关、公安、工商部门的统计,仅1995年我国就查获走私案件17717起,案值人民币100.16亿元,是历史上查获量最大的一年。

这些已查获的走私案件中,绝大部分都发生在沿海地区,其中仅广东省去年就查处走私案件4559宗,案值23亿元。

(一)走私活动的主要特点1.走私渠道多样化。

首先是利用非设关码头装卸私货。

装卸私货的非设关码头几乎遍布沿海各地,其中最严重的是在粤东海域的惠东县港口镇等一些地方,最高峰时每天装卸私货的船只就有20至60艘,私货总量在10万吨以上,为近年所罕见。

在粤西和北部湾海域,情况同样也不容乐观,粤东的一些走私分子向粤西转移,东西联手,利用粤西靠近越南的地理条件,将大批香烟、汽车从香港转运到越南和菲律宾,再雇佣粤西当地渔船、运输船走私入境。

1995年缉私部门在粤西和北部湾海域查获走私船只234艘,查获香烟7万余箱、汽车259辆,案值人民币2.77亿元。

福建偷渡名言

福建偷渡名言

福建偷渡名言
摘要:
1.福建偷渡现象的背景和原因
2.福建偷渡名言的来源和含义
3.福建偷渡名言对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正文: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人口迁移。

近年来,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等原因,福建地区偷渡现象屡禁不止,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关于福建偷渡的名言也随之应运而生。

其中最为著名的福建偷渡名言是:“福建人不是在偷渡,就是在去偷渡的路上。

”这句名言形象地描绘了福建地区偷渡现象的严重性,同时也揭示了这个现象背后的复杂原因。

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人文背景等多个方面来看,福建偷渡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句名言的流传,使福建偷渡现象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

对于政府和社会各界来说,这句名言不仅是一种警示,也是一种鞭策,促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在解决福建偷渡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地区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合法发展机会,使他们自觉抵制偷渡行为。

总之,福建偷渡名言作为对这个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更好地认识问题的严重性。

渔船偷渡数据分析报告(3篇)

渔船偷渡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偷渡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愈发突出。

在我国,渔船偷渡作为一种常见的偷渡方式,近年来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

本报告通过对渔船偷渡相关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其背后的原因、特点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我国海关、公安、渔业部门等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以及相关新闻报道和学术研究。

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渔船偷渡案件数量及时间分布;2. 偷渡人员国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3. 偷渡目的地及路线;4. 渔船类型、吨位、马力等基本信息;5. 案件查处结果及涉案人员处罚情况。

数据经过整理、清洗、筛选等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数据分析1. 案件数量及时间分布根据分析,我国渔船偷渡案件数量自2010年以来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在2015年至2017年间增长迅猛。

案件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份。

2. 偷渡人员特征(1)国籍:偷渡人员国籍以东南亚国家为主,如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其次是非洲、中东等地区。

(2)年龄:偷渡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之间,其中以30-35岁年龄段最为集中。

(3)性别:偷渡人员性别比例较为均衡,男性略多于女性。

3. 偷渡目的地及路线偷渡人员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

偷渡路线主要以东南亚国家为起点,通过海上航线抵达目的地。

4. 渔船特征(1)类型:偷渡渔船类型多样,包括渔船、货船、油轮等。

(2)吨位:偷渡渔船吨位一般在几十吨到几百吨之间。

(3)马力:偷渡渔船马力较小,一般在几百马力到一千马力之间。

5. 案件查处及处罚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渔船偷渡的打击力度,查处效果显著。

大部分偷渡案件得以破获,涉案人员被依法处罚。

然而,仍有部分偷渡案件因种种原因未能成功查处。

四、原因分析1. 经济因素:偷渡人员多为发展中国家公民,他们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机会,不惜冒险偷渡。

偷渡调研报告

偷渡调研报告

偷渡调研报告偷渡调研报告引言:偷渡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

本报告旨在调研偷渡现象及其影响,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偷渡现象的主要原因:1.经济贫困: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一些人口贫困,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选择通过偷渡途径去国外找工作。

2.政治不稳定:一些国家长期存在政治不稳定和战争,人们为了逃离战乱和暴力,选择偷渡到相对安全的国家。

3.生态环境:部分地区因为环境恶劣、资源匮乏,导致当地居民无法获得基本的生存条件,选择通过偷渡去他国寻求改善。

二、偷渡现象的影响:1.社会稳定问题:大规模的偷渡现象给接收国带来了社会稳定问题,导致社会资源的紧张,高失业率以及贫富差距扩大,对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2.人权问题:在偷渡过程中,一些偷渡者会遭遇非人道待遇,包括被拘留、被虐待等。

这严重侵犯了他们的人权和尊严。

3.经济问题:偷渡者可能在目的国非法工作,导致劳动市场失衡,对当地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三、解决偷渡问题的对策:1.贫困问题解决: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减少因贫困而选择偷渡的人数。

2.政治稳定和战争问题解决: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推动政治和平解决,在政治不稳定和战争地区提供更多的援助和支持,帮助当地居民解决生活问题,减少偷渡的动机。

3.合法途径提供:目的国应提供更多的合法途径供人们移民,例如设立更多合法的劳务输出机构,增加签证名额等,让人们通过正规渠道实现移民梦想。

4.打击偷渡犯罪:各国应加强边境管控,加强情报信息交流,共同打击跨国的偷渡犯罪网,保护偷渡者的人权和尊严。

5.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减少偷渡现象的发生。

结论:偷渡问题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解决偷渡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多方合作解决贫困、政治不稳定、战争等根源问题,同时加强合法途径提供和打击偷渡犯罪,以及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从而减少偷渡现象的发生,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偷渡逃避法律责任案例(3篇)

偷渡逃避法律责任案例(3篇)

第1篇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偷渡现象也日益严重。

偷渡者为了逃避法律责任,铤而走险,给我国社会治安和边境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以一起偷渡逃避法律责任案例为切入点,剖析偷渡行为的危害,以及我国在打击偷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一、案例背景2019年5月,我国某边境地区警方在执行巡逻任务时,发现一艘载有30余名偷渡人员的非法船只。

经调查,这些偷渡人员来自非洲某国,企图通过偷渡进入我国境内,逃避法律责任。

二、案例分析1.偷渡行为的危害(1)破坏社会治安:偷渡者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往往采取非法手段进入我国境内,给社会治安带来严重隐患。

此外,偷渡者中可能存在犯罪分子,一旦潜入我国境内,将给社会治安带来更大威胁。

(2)损害国家形象:偷渡行为给我国的国家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使得外界对我国的社会治安和法治环境产生质疑。

(3)加剧人口压力:偷渡者进入我国境内,一方面给我国的社会福利和就业带来压力,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人口结构失衡。

2.偷渡逃避法律责任的原因(1)经济利益驱动:部分偷渡者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不惜冒险偷渡进入我国境内。

(2)逃避法律责任:部分偷渡者因涉嫌犯罪,为了逃避法律责任,选择偷渡进入我国境内。

(3)家庭原因:部分偷渡者因家庭困难,希望通过偷渡改变命运。

3.我国在打击偷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1)法律法规:我国《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出境入境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对偷渡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对偷渡者依法予以处罚。

(2)政策措施: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偷渡行为的打击力度,如加强边境巡逻、设立非法入境举报热线、开展国际合作等。

三、案例启示1.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治意识,使人民群众认识到偷渡行为的危害,自觉抵制偷渡。

2.强化边境管理:加大边境巡逻力度,严密防范偷渡行为,确保边境安全。

3.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打击偷渡犯罪,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

福清偷渡“空心村”调查

福清偷渡“空心村”调查

福清偷渡“空心村”调查
朱国栋
【期刊名称】《共产党员:下半月》
【年(卷),期】2007(000)008
【摘要】<正>福建福州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偷渡问题极为严重的地区,20世纪末期至今的数次震惊中外的中国偷渡客惨案,主角有许多来自福州。

而福清是福州、福建乃至整个中国偷
【总页数】1页(P26-26)
【作者】朱国栋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69
【相关文献】
1.从"厅堂天下"到"空心村"——关于广西博白县客家村落乌鸦颈村文化变迁的调查报告 [J], 李伟中;陈坤
2.新农村建设的艰难突破和成功范例——福清市草柄村旧村改造的调查与思考 [J], 王承国
3.福清偷渡“空心村”调查 [J], 朱国栋
4.宁阳县蒋集镇圩子村"空心村"改造工作的调查及思考 [J], 张蕊;李桂莲
5.“空心村”怎样才能不空心——中科院报告:“空心村”已成三农问题焦点分
区整治势在必行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偷渡文化下的偷渡活动探析——以福建沿海偷渡多发区为例

偷渡文化下的偷渡活动探析——以福建沿海偷渡多发区为例

An Analysis of the Sneak Activities in the Illegal-immigration Culture --Taking the coastal area in
Fujian for example
作者: 黄耀东 张云博
作者机构: 河北廊坊武警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出版物刊名: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页码: 101-104页
主题词: 福建沿海 偷渡活动 偷渡文化 犯罪行为
摘要:偷渡是指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非法出入国(边)境的行为,属于非法移民现象。

目前,福建沿海地区是我国偷渡多发区。

著名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严景耀先生讲过:“如果不懂犯罪发生的文化,我们也不会懂得犯罪。

”偷渡文化是一种以偷渡为中心,包括由偷渡活动连带形成的价值观、信仰、风俗、行为、习惯等内容的文化。

一种行为是不是犯罪,是重罪还是轻罪,不同的文化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第三节偷渡的危害与成因

第三节偷渡的危害与成因

• (一)严重损害了我国在国际上
的声望
• (二)给我国社会治安带来了不
稳定因素
• (三)干扰了我国的出入境管理
秩序,危害了我国公民的正常出 入境活动
• (四)加剧了腐败现象
二、偷渡的成因
• 一是偷渡者社会环境的影响 • 二是国际社会环境的影响 • 三是偷渡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向国外偷渡等非法移民活动的直接 原因。
• (二)历史、移民链与观念加上沿
海地区某些干部的纵容和误导也是 偷渡等非法移民活动屡禁不止的一 个重要原因。
引发福建沿海地区偷渡的主要因素
• (三)世界各国惩治偷渡等非法移
民行为的法律不一致和弱化,所谓 的政治人道因素也是诱发福建偷渡 活动的主要外在原因。
• (四)国际偷渡集团和国际黑社会
击不力。
引发福建沿海地区偷渡的主要因素
• (一)经济发展的差距是诱发盲目
向国外偷渡等非法移民活动的直接 原因。
1∶1.5以上,跨企业流动; 1∶2以上,跨地区流动; 1∶10以上,跨国境流动。
美国,1∶20以上; 日本,1∶20以上; 台湾省,1∶10以上。
引发福建沿海地区偷渡的主要因素
• (一)经济发展的差距是诱发盲目
组织的勾结使偷渡活动更加国际化 和组织化,也是偷渡活动无法有效 遏制的一个原因。
引发福建沿海地区偷渡的主要因素
• (五)国际合法移民渠道的不畅通也
是诱发偷渡潮的一个事实原因。
• (六)国际政治经济的重大事件也是
影响偷渡活动的一个重大因素。
• (七)我国边防部门自身原因。 • (八)我国法律软化、执法偏差、打

浅析厦门港反偷渡工作

浅析厦门港反偷渡工作

浅析厦门港反偷渡工作
周火星
【期刊名称】《中国港口》
【年(卷),期】2007(000)012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一些不法分子在利欲熏心驱动下,想方设法,在我国沿
海港口利用集装箱或航行国际航线的船舶,组织偷渡人员潜藏在集装箱或船舶内偷渡日本、美国、台湾等地,已成为港口治安保卫工作的新动态和新问题。

作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主要枢纽港之一的厦门港,由于国际航线航班密度高,国际贸易发达,进出口货物吞吐量大,更是成为“蛇头”组织偷渡的瞄准目标。

偷渡活动不但给港航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而且在国际上也损害港航企业的形象,同时,也损害了我国对外形象。

因此,加强反偷渡工作也是港口企业保卫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周火星
【作者单位】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
【相关文献】
1.海峡两岸反偷渡警务合作思考
2.谈反偷渡情报工作中谋略的运用
3.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反偷渡工作
4.做好入世后的边检查控与反偷渡工作全力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
稳定5.云南边境线上偷渡与反偷渡的较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偷渡人员调研报告

偷渡人员调研报告

偷渡人员调研报告偷渡人员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与方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偷渡问题日益突出,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

为了深入了解偷渡人员的现状和原因,本次调研旨在探究偷渡现象以及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分析偷渡人员的背景、原因和趋势。

二、调查结果分析1. 背景:偷渡人员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和非洲地区,年龄大多在25-40岁之间。

调查发现,超过70%的偷渡人员是男性,其中大多数已婚。

这说明偷渡行为可能与家庭责任和经济压力有关。

2. 原因:调查发现,偷渡人员主要出于以下三个原因进行偷渡: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和社会原因。

经济原因是最主要的原因,超过80%的调查对象表示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才选择了偷渡。

他们认为在目的地国家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政治原因也对偷渡人员的决策产生一定影响。

约40%的偷渡人员表示,他们逃离自己的国家是因为政治压力和权力滥用。

社会原因包括贫困、教育等。

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贫困是他们选择偷渡的原因之一,他们相信在别国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

3. 趋势:调查显示,偷渡人员数量有上升的趋势。

这是由于全球化进程加快、经济差距扩大等原因导致的。

未来,随着全球发展格局的调整,偷渡人员从传统的发展中国家向新兴经济体转移的趋势将会增加。

三、调研结论与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政府应加大对偷渡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加强边境管理和加强合作,减少偷渡人员的数量。

2. 在政治和社会方面,各国政府应加强治理和推行改革,提高政治稳定性和社会公平,减少造成偷渡的原因。

3. 为了减少经济原因导致的偷渡行为,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教育资源,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 目的国家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移民政策,并加强监管力度,防止偷渡现象对目的国家产生不稳定和不安全的影响。

综上所述,偷渡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问题,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

名人“偷渡”秘闻

名人“偷渡”秘闻

名人“偷渡”秘闻
白丁
【期刊名称】《沪港经济》
【年(卷),期】1994(000)006
【摘要】英国人竖起白旗血色黄昏,夕阳在飘散的硝烟中慢慢地向天边坠落。

九龙半岛与香港之间的海域上,飘出一艘打着白旗的小艇,时为1941年12月25日傍晚。

渡海来到半岛酒店的是香港总督杨慕琦和驻港三军司令莫尔特,他们正式代表港九
殖民当局向日本华南派遣军总司令酒井隆中将乞求无条件投降。

【总页数】3页(P75-77)
【作者】白丁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5
【相关文献】
1.偷渡文化下的偷渡活动探析——以福建沿海偷渡多发区为例 [J], 黄耀东;张云博
2.揭秘偷渡与反偷渡博弈 [J], 陈东升
3.云南边境线上偷渡与反偷渡的较量 [J], 连惠玲;邓建华;
4.香港《偷渡者条例》的理论探讨——兼论与内地偷渡有关法律的比较分析 [J],
鲁丽霞
5.活用名人资源,打造社教品牌——以安徽名人馆品牌教育活动\"小名人之声\"为
例 [J], 罗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偷渡名言

福建偷渡名言

福建偷渡名言【原创实用版】目录1.福建偷渡名言的背景2.福建偷渡名言的内容3.福建偷渡名言的传播与影响4.福建偷渡名言的反思与总结正文【1.福建偷渡名言的背景】福建偷渡名言是指一系列关于偷渡的俚语或口号,起源于中国福建省。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同时与东南亚地区相邻,这使得福建成为历史上偷渡活动的高发区。

许多福建人希望通过偷渡寻找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机会,这也促使了福建偷渡名言的产生。

【2.福建偷渡名言的内容】福建偷渡名言内容多样,涵盖了偷渡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如风险、收益、决心等。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福建偷渡名言:1.“有志者,事竟成。

”:这句话鼓励偷渡者要有坚定的信念,勇敢面对困难,最终实现目标。

2.“富贵险中求。

”:这句话暗示偷渡者要敢于冒险,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这句话表达了偷渡者对命运的认识,认为一切皆有定数,要顺其自然。

4.“宁为太平犬,莫做乱世人。

”:这句话描述了偷渡者宁愿在安定的环境中生活,也不愿在动荡的年代冒险。

【3.福建偷渡名言的传播与影响】随着偷渡活动的进行,福建偷渡名言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偷渡者。

这些名言成为了偷渡者之间的精神支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坚定信念。

同时,这些名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4.福建偷渡名言的反思与总结】虽然福建偷渡名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但偷渡行为本身是违法的,存在极大的风险。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反思这些名言背后的现象,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人们通过合法途径实现自己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沿海地区偷渡现象探析
福建沿海地区偷渡问题研究课题组
【期刊名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21)003
【摘要】福建沿海地区的偷渡现象集中于长乐、福清、平潭、连江等地,各地偷渡客尽管在去向上"各成一路",但在偷渡的成因、方式、造成的社会问题等方面,其共性显现无遗,共同促成了福建沿海地区独特的偷渡文化.偷渡现象客观上为沿海各地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经济收入提供了一条途径,亦导致当地经济社会畸形发展,引发诸多社会问题,渐成恶性循环之势.从治本计,针对福建沿海地区偷渡问题,一方面应继续保持高压,加强打击,内外联系,构建高效协作机制,另一方面,更应立足疏导,努力优化当地发展环境,缓解就业压力,拓展创业空间.
【总页数】5页(P98-102)
【作者】福建沿海地区偷渡问题研究课题组
【作者单位】莆田学院,福建,莆田,35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F0-052
【相关文献】
1.偷渡文化下的偷渡活动探析——以福建沿海偷渡多发区为例 [J], 黄耀东;张云博
2.福建沿海地区偷渡现象探析 [J], 福建沿海地区偷渡问题研究课题组;胡晓莺;朱辉煌;张鼎如;;;;;
3.东南沿海地区偷渡犯罪现象考察 [J], 林忠志
4.偷渡路上的福建女--对福建沿海地区女性非法移民的社会学考察 [J], 孙琼如
5.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偷渡现象探析 [J], 程丽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