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与淤泥质土的区别
疏浚工程土质的分类
![疏浚工程土质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924692f231b765ce050814e7.png)
疏浚工程土质的分类疏浚包括四个过程:水下挖掘;垂直提升;水平输送;疏浚土的处置或利用。
其间所有的操作都是针对疏浚对象——土来进行的。
作为一名疏浚工作者,应该掌握疏浚土质的基本分类。
2.1岩土的分类疏浚工程土质应分为岩石类和土类两大类。
岩石应为颗粒间牢固联结呈整体或具有节理裂隙的岩体。
疏浚岩石主要根据其坚固性分为硬质岩石和软质岩石。
此外,尚可按风化程度分为新鲜、微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全风化;按成因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按软化系数分为软化岩石和不软化岩石。
土类可分为有机质土及泥炭、淤泥土类、粘性土类、粉土类、砂土类和碎石土类,其类别由下列指标确定:1.土颗粒组成及其特征;2.土的天然含水量;3.土的塑性指标: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4.土中有机物存在情况。
一、岩石类疏浚岩石按新鲜岩石的单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30MPa者列为硬质岩石,小于30MPa者列为软质岩石。
疏浚岩石分类见表2.1。
二、土类有机质土及泥炭是指含有大于或等于总质量5%以上的腐殖质及纤维质,呈黑色或褐色并有臭味的土的总称。
淤泥土类系指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或伴有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粘性土,其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
淤泥土类根据孔隙比或含水量分为淤泥质土、淤泥、流泥、浮泥。
淤泥质土还应根据塑性指数Ⅰp>17或10<Ⅰp≤17再划分为淤泥质粘士或淤泥质粉质粘土。
粘性土类系指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按塑性指数大小分为粘土、粉质粘土。
塑性指数的液限值是由76g圆锥仪沉入土中10mm测定的。
粉土类系指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小于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粘粒含量大于或等于3%,并小于15%的土。
根据粘粒含量不同,又可分为粘质粉土和砂质粉土。
砂土类分别按粒径大0.075mm、0.25mm、0.5mm、2.0mm 的颗粒含量大于总质量或占总质量的百分比定名为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习题解答全.概要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习题解答全.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436b942103d8ce2f01662303.png)
二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一、填空题1. 土是由固体颗粒、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三相体。
2. 土颗粒粒径之间大小悬殊越大,颗粒级配曲线越_______,不均匀系数越______,颗粒级配越______。
为了获得较大的密实度,应选择级配________的土料作为填方或砂垫层的土料。
3. 塑性指标P I =________,它表明粘性土处于_______状态时的含水量变化范围。
4. 根据___________可将粘性土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五种不同的软硬状态。
5. 反映无粘性土工程性质的主要指标是土的________,工程上常用指标________结合指标________来衡量。
6. 在土的三相指标中,可以通过试验直接测定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分别可用_________法、_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测定。
7. 土的物理状态,对于无粘性土,一般指其________;而对于粘性土,则是指它的_________。
8. 土的结构是指由土粒单元的大小、形状、相互排列及其连接关系等因素形成的综合特征,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9. 土的灵敏度越高,结构性越强,其受扰动后土的强度降低就越________。
10. 工程上常用不均匀系数u C 表示土的颗粒级配,一般认为,u C ______的土属级配不良,u C ______的土属级配良好。
有时还需要参考__________值。
11. 土的含水量为土中_______的质量与_________的质量之比。
12. 某砂层天然饱和重度sat γ20=KN/m 3,土粒比重的68.2=s d ,并测得该砂土的最大干密度33max 1.7110kg/m d ρ=⨯,最小干密度33min 1.5410kg/m d ρ=⨯,则天然孔隙比e 为______,最大孔隙比max e 为______,最小孔隙比min e 为______。
淤泥与淤泥质土无本质区别概要
![淤泥与淤泥质土无本质区别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9179740e453610661ed9f479.png)
一、淤泥与淤泥质土无本质区别对于粘性土,淤泥与淤泥质土无本质区别,只是淤泥质土性质稍好于淤泥。
但是淤泥质土还包括粉性土,在规范GB50007-2002上有这样的条款“第4.1.12条淤泥为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其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粘性土。
当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而天然孔隙比小于1.5但大于或等于1.0的粘性土或粉土为淤泥质土。
”这是以前的规范没有的,这次规范明确了,就说明有淤泥质粉土的说法. 我们实际的工程中也由此定名的。
二、在勘察中同时遇到了淤泥与淤泥质土,如何给他们分层呢,查了些资料,主要是根据1.0<e<1.5为淤泥质土,e>1.5为淤泥,地标上还可根据动探和标贯的击数,<1为淤泥,〉1为淤泥质土,也不知到在野外怎么是准的了,难道只有用实验室的孔隙比,那野外分层的尺度也太不精确了,至少能差1m以上啊。
在野外淤泥取样的可能性较小,而取上样大部分是淤泥质土,但上部取不上样的也有淤泥质土,那么分层的位置怎样确定才是准确的,大家有没有什么经验啊,例如在野外就可分出淤泥与淤泥质土的方法啊。
三、淤泥与淤泥质土有许多共同特征,在野外的鉴别确实比较难,但大致鉴别也是可能的。
根据我的经验,淤泥与淤泥质土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1淤泥的土粒特别细腻,塑性指数基本上都大于17,比表面积大,含水量自然高,所以往往孔隙比高;2淤泥往往富含有机质和腐值质,常有臭味,甚至有植物腐烂后留下的管道;3淤泥的沉积年代较新。
回结时间短,所以含水量高、重度低-孔隙比高。
在浙江,更新统中一般不出现淤泥质土,全新统下段一般不出现淤泥,并不是说那时的环境不会沉积淤泥或淤泥质土,而是由于长期排水固结,土的含水量和孔隙比发生了变化。
4淤泥的沉积年代较新,含水量高,富含有机质等在力学上表现为强度特别低,手捏特别软,钻孔取出土样的直立性特别差。
不足之处,大家补充。
第四节工程地质钻探一、工程地质钻探的概念工程地质钻探是获取地表水下准确的地质资料的方法,而且通过钻探额钻孔采取原状岩土样和做现场力学试验也是工程地质钻探的任务之一。
场地判别依据
![场地判别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614e041dfad6195f312ba6bf.png)
场地类别判别一目的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标准判别场地的类别 二判别方法2.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2.建筑场地类别 1)交互场地覆盖层厚度(m ) 2)建筑场地类别建筑场地类别划分表15.3-2 3.1.2)2.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建筑场地类别共分成四类:I 、II 、III 、IV ;建筑场地类别=F (场地土的类型、覆盖层的厚度)1.场地土的类型场地土的类型根据土的坚硬程度划分成四类:坚硬场地土、中硬场地土、中软场地土、软弱场地土;根据下列方法划分(1)根据土层剪切波速划分取地面下15m 且不深于场地覆盖层厚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按土层厚度的加权平均值。
按下表15.3-1划分。
s v sm ---为土层平均剪切波速(m/s ),取地面下15m 且不深于场地覆盖厚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按土层厚度加权的平均值。
(2)交互 注:丙、丁类建筑无波速试验数据时,由用户给定场地土的类型。
2场地类别划分根据场地土类型和覆盖层的厚度,按下表确定场地类别。
ov 2.2《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 1场地分类场地分类根据场地指数按下表确定。
当有充分依据时,下表(15.3-6)的场地指数划分范围可作适当调整。
表中:μ-----场地指数;按下式计算。
d d G G μγμγμ+=-------------------------------------------------------(15.3-1a )(GB50191-93式4.1.1-1)310)30(6.61----=G G eμ当G ≤30Mpa 时,取0=G μ。
------------------------------------------------------(15.3-2a )(GB50191-93式4.1.1-2)3210)5(5.01----=d d eμ 当d>80m 时,取0=d μ。
岩土勘察编录土描述
![岩土勘察编录土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60af18227375a417866f8fac.png)
H.1 一般规定H.1.1 岩石的描述应包括地质年代、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和岩石质量指标RQD。
对沉积岩应着重描述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程度;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应着重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
根据岩石质量指标RQD,可分为好的(RQD>90)、较好的(RQD=75-90)、较差的(RQD=50-75)、差的(RQD=25-50)和极差的(RQD<25)。
H.1.2 岩体的描述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岩层厚度和结构类型,并宜符合下列规定:1 结构面的描述包括类型、性质、产状、组合形式、发育程度、延展情况、闭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情况和充填物性质以及充水性质等。
2 结构体的描述包括类型、形状、大小和结构体在围岩中的受力情况等;3 岩层厚度分类应按表H.1.2执行。
岩石厚度分类表表H.1.2层厚分类单层厚度h(m) 层厚分类单层厚度h(m)巨厚层厚层h> 1.01.0≥h>0.5 中厚层薄层0. 5≥h>0.1h≤0.1H.1.3 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土的综合定名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2 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塑性指数定名;3 对混合土,应冠以主要含有的土类定名;4 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5 当土层厚度大于0.5m时,宜单独分层。
H.1.4 土的鉴定应在现场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的开土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土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1 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2 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3 粉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等;4 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5 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如对淤泥尚需描述嗅味,对填土尚需描述物质成分、堆积年代、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等;6 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
特殊土
![特殊土](https://img.taocdn.com/s3/m/4d39a58484868762caaed548.png)
软土的物理力学特性[1]1、高含水量和高孔隙性软土的天然含水量一般为50%~70%,最大甚至超过200%。
液限一般为40%~60%,天然含水量随液限的增大成正比增加。
天然孔隙比在1~2之间,最大达3~4。
其饱和度一般大于95%,因而天然含水量与其天然孔隙比呈直线变化关系。
软土的如此高含水量和高孔隙性特征是决定其压缩性和抗剪强度的重要因素。
2、渗透性弱软土的渗透系数一般在i×10-4~i×10-8cm/s之间,而大部分滨海相和三角洲相软土地区,由于该土层中夹有数量不等的薄层或极薄层粉、细砂、粉土等,故在水平方向的渗透性较垂直方向要大得多。
由于该类土渗透系数小、含水量大且饱和状态,这不但延缓其土体的固结过程,而且在加荷初期,常易出现较高的孔隙水压力,对地基强度有显著影响。
3、压缩性高软土均属高压缩性土,其压缩系数a0.1~0.2一般为0.7~1.5MPa-1,最大达4.5MPa -1(例如渤海海淤),它随着土的液限和天然含水量的增大而增高。
由于土质本身的因素而言,该类土的建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有如下特征:(1)变形大而不均匀(2)变形稳定历时长4、抗剪强度低软土的抗剪强度小且与加荷速度及排水固结条件密切相关,不排水三轴快剪所得抗剪强度值很小,且与其侧压力大小无关。
排水条件下的抗剪强度随固结程度的增加而增大。
触变性和蠕变形。
湿陷性黄土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的土称为湿陷性土,属于特殊土。
有些杂填土也具有湿陷性。
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的黄土多具湿陷性。
(这里所说的黄土泛指黄土和黄土状土。
湿陷性黄土又分为自重湿陷性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也有的老黄土不具湿陷性)。
注意事项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考虑因地基湿陷引起附加沉降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选择适宜的地基处理方法,避免或消除地基的湿陷或因少量湿陷所造成的危害。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第二版)》第3章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第二版)》第3章](https://img.taocdn.com/s3/m/48a4c5b826fff705cc170aea.png)
3.2 换填法
垫层材料的压力扩散角
回填土
d
b
zz
3.1 概述
σcd=γmd
矩形基础
z
(l
lb( pk cd ) 2z tan )(b 2z tan )
3.2 换填法
试算法确定垫层厚度
(1)初定z为1~2m; (2)计算垫层底面处的σcz和σz; (3)按式 σcz +σz ≤ faz 验算;
若不满足要求则重新取值, 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高压缩且欠固结; 以粉土或粉细砂为主的,则容易产生液化。
3.1 概述
3)粉细砂、粉土和粉质土:易震陷、液化 4)砂土、砂砾石等:透水性大、抗渗、防止管
涌和流土 5)其他类土:
湿陷性黄土:湿陷性 膨胀土:胀缩性 红粘土:特殊结构性 岩溶、土洞:塌陷
3.1 概述
5. 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
作用机理
按时效可分为临时处理和永久处理;
(3)基坑开挖时应避免坑底土层受扰动。
(4)作好基坑的排水工作,必要时应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 施。采用振实时,应保证水源补给与 排水畅通,水面宜 保持与砂面齐平。
3.2 换填法
地基变形验算
采用换填法对地基进行处理后,由于垫层下软弱 土层的变形,建筑物地基往往仍将产生一定的沉降量 及差异沉降量。因此,在垫层的厚度和宽度确定后, 对于重要的建筑物或垫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的建筑物, 还应进行地基的变形计算。
堤防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几种措施
![堤防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几种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7438ec026fff705cc170a77.png)
堤防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几种措施软土地基是指压缩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构成的地基。
承载能力很低,一般不超过50KN/m2。
软粘上中最常见的、工程地质性质最差的要数淤泥或淤泥质土。
通常工程上把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亚粘土、粘土称为淤泥,而把孔隙比大于1.0小于1.5的粘土称为淤泥质粘土。
其主要特性有:一、软土地基的特性1.孔隙比和天然含水量大。
我国软土的天然孔隙比一般e=1~2之间,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天然含水量w=50~70%,一般大于液限,高的可达200%。
2.压缩性高。
我国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压缩系的一般都大于0.5Mpa-1,建造在这种软土上的建筑物将发生较大的沉降,尤其是沉降的不均性,会造成建筑物的开裂和损坏。
3.透水性弱。
软土含水量大,可是,透水性却很小,渗透系数k≤1(mm/d)。
由于透水性如此微小,土体受荷载作用后,往往呈现很高的孔隙水压力,影响地基的压密固结。
4.抗剪强度低。
软土通常呈软塑一流塑状态,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抗剪性能极差,根据部分资料统计,我国软土无侧限抗剪强度一般小于30KN/m2(相当于0.3kg/cm2)。
不排水剪时,其内磨擦角∮几乎等于零,抗剪强度仅取决于凝聚力C,C<30KN/m2,固结快剪时,∮一般为5°~15°。
因此,提高软土地基强度的关键是排水。
如果土层有排水出路,它将随着有效压力的增加而逐步固结。
反之,若没有良好的排水出路,随着荷载的增大,它的强度可能衰减。
在这类软土上的建筑物尽量采用“轻型薄壁”,减轻建筑荷重。
5.灵敏度高。
软粘土上尤其是海相沉积的软粘土,在结构未被破坏时具有一定的抗剪强度,但一经扰动,抗剪强度将显著降低。
软粘土受到扰动后强度降低的特性可用灵敏度(在含水量不变的条件下,原状土与重塑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来表示,软粘土的灵敏度一般在3~4之间,也有更高的情况。
因此,在高灵敏度的软土地基上筑堤时应尽量避免对地基土的扰动。
淤泥质软土的工程特性
![淤泥质软土的工程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44badde74afe04a1b171de07.png)
浅谈淤泥质软土的工程特性摘要:淤泥质软土在我国沿海及沿河流域分布广泛,对工程建设危害极大。
通过对其工程特性的介绍和分析,能更清楚地认识到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以及在地基处理工程中应该把握的关键点。
关键词:淤泥质软土,固结时间,承载力1.引言淤泥质软土是淤泥和淤泥质土的统称。
它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特殊岩土,对工程建设有很大的危害。
为减少或消除淤泥质软土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就必须对其工程性质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
2.定义淤泥质软土是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未固结的软弱细粒或极细粒土。
属现代新近沉积物。
淤泥质软土按孔隙比可分为淤泥(e≥1.5,il>1.0)和淤泥质土(1.0≤e<1.5,il>1.0)。
3.工程特性淤泥质软土物理力学性质的最大特点是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渗透性差、强度低、变形大、固结时间长、压缩性高,并有触变性、流变性和很强的不均匀性。
淤泥质软土主要的工程特性表现为三高两低:①高含水量:天然含水量w=40~90%,甚至w>100%;②高压缩性:a>0.5~3.0mpa-1;③高流变性或蠕变:次固结随时间增加;④低强度:不排水强度,cu=10~20kpa;⑤低渗透性:渗透系数为10-6~10-8cm/s,固结过程很慢;⑥不均匀性:由于沉积环境的变化,土质均匀性差。
因此在淤泥质软土发育地区进行工程活动时,常发生严重的工程地质灾害。
主要表现是建筑物容易发生强烈的不均匀下沉,有时还因滑动变形造成地基或边坡失稳。
4.工程特性分析在工程实际中对淤泥质软土经常是能弃则弃,能避则避,然而在部分地区淤泥质软土沉积厚度较大,不可能弃用或避开。
其实淤泥作为一种天然沉积成的土有其相应的工程性质,可以直接作为建筑物的地基,直接利用无法满足要求时也可经处理后作为建筑物的基础。
(1)淤泥质软土的极限承载力指标可以用太沙基公式的形式来表示,即式中:nr,nq,nc——为承载力系数,它们都是无量纲系数,仅与土的内摩擦角φ有关,可由太沙基公式承载力系数表查得。
岩土体类型
![岩土体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8317ef6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6d.png)
岩土体类型一、工程地质岩土体类型(一)岩体1.坚硬块状岩类以各个期次的花岗岩类为主。
沿海地区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类,其次为片麻状花岗岩、混合岩等,呈坚硬块状。
2.软硬相间层状片状岩类由元古界—中生界砂岩、砂砾岩、泥岩、石灰岩、硅质石灰岩、白云岩、变质粉砂岩、变质石英砂岩、变粒岩、片岩、千枚岩、板岩等构成,呈层状和片状。
3.软硬相间块状夹层状岩类由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流纹质凝灰熔岩、凝灰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凝灰质砂岩、砂页岩、玄武岩等构成,呈块状夹层状。
(二)土体1.一般土(1)冲洪积互层状粘性土、砂性土、碎石土类由全新世—更新世冲积洪积粘性土、砂性土、砾石、碎石土构成,呈互层状,分布于沿海平原及山间盆地。
在沿海河口平原的上部多为海积淤泥覆盖。
厚6~60余米,龙海平原厚度最大(60余米),福州平原次之(30余米)。
(2)风积海积砂类土由全新世海积风积砂组成,分布于沿海迎风岸带及海滨平原。
厚度一般小于10米,下伏为海积淤泥或残积红粘土。
2.特殊土(1)残积红粘土广泛分布于沿海丘陵台地,为福建颇有特色的一大土体,主要由花岗岩类风化而成。
在风化壳垂直分带的最上一带,为剧风化带。
呈砖红色—红棕色。
原岩矿物除石英外,已全部风化成粘土,硅、铝、铁富集,原岩结构已全部破坏,呈土状,厚度一般小于5米。
剧风化带以下为强风化带。
呈红棕至黄棕色,具红白相间风化晕纹。
原岩矿物绝大部分风化成粘土,原岩结构可辨,上部呈土状,下部呈含砾状。
厚数米至数十米,位于剥蚀台地下部,或构成堆积阶地基座,或单独出露于地表。
强风化带之下为弱风化带。
呈黄灰色。
原岩矿物大部分未风化,结构清晰,呈碎块状,较坚硬,厚1~10米。
弱风化带以下为微风化带。
呈灰白色,开始风化,但仍基本保持原岩特征,厚1至数米。
(2)海积软土(淤泥、淤泥质土) 软土指的是地基压缩层内的地基土。
主要由第四纪全新世以来海积或海陆交互沉积形成的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高压缩性土层所组成。
淤泥与淤泥质土的区别
![淤泥与淤泥质土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a2e82edd2af90242a995e5d2.png)
淤泥与淤泥质土的区别
淤泥与淤泥质土的最大区别在于,天然孔隙比不同:孔隙比大于1.5的称为淤泥,大于1而小于1.5的称为淤泥质土--但天然含水率要均大于液限,淤泥属于未固结,具有流性的土.
含水量是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单位为1。
即:w = (mw / ms)×100% 天然土层的含水量是表示土的湿度的一个指标,其变化范围很大,它与土的种类、埋藏条件等有关,一般干的粗砂土,其值接近于零,而饱和砂土可达40%;坚硬粘土的含水量约小于30%,而饱和软粘土的含水量可达100%以上。
通常,同一类土,含水量大的强度就低.液限(liquid limit wL):土由塑性状态转变为液态(流态)时的含水量.此时,土中除结合水外,也开始有自由水了.自然液限的单位和含水量是一回事,百分数形式单位为1。
淤泥质土,并不是淤泥或稀泥之类的,只要周边条件允许是完全可以放坡开挖的。
根据肉眼判断,淤泥质土是已经固结并不具流性的淤泥,从理论上讲就是天然孔隙比大于1而小于1。
5的土。
淤泥质土的渗透系数很小,几乎是不透水层,但因其是饱和状态,其自身包含的水在基坑开挖以后也会渗出来的,所以地下水的问题好解决,只要做好坑内集水井,明排就行了。
淤泥质土 性质
![淤泥质土 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40d0ea26192e45361066f5f9.png)
西北地区残积淤泥类土的工程地质特性余侃柱提要残积淤泥类土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它具有成层性差,结构、构造不均一,厚度变化大,抗剪强度低,中压缩性,非湿陷性,高灵敏性,承载力低,在饱水状态下,还具有触变、流变性等特点。
该文以临厦—临洮、定西—榆中盆地等为代表该类土的资料为基础,深入研究该类土的工程特性。
关键词残积淤泥类土工程特性评价处理措施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PERTIESOF THE RESIDUE MUCKY SOIL IN NORTHWEST REGIONSYu Kanzhu(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GansuProvince)Abstract The residue mucky soil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west region of China. They poss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d stratification, nonuniformity of strcture and texture, large variance in thickness, low shear strength, medium compressibility, non-collapsibility, high sensitivity and low bearing capacity. Under saturated condition, they also possess characteristics of thixotropy and rheology. The paper takes the data from Linxia-Lintao and Dingxi-Yuzhong basins as representatives of these soils. On this basis, it deeply studies the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these soils.Keywords residual mucky soil; assessment of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measures1 前言我国西北地区一些地槽、盆地中普遍分布着残积淤泥类土,它有别于我国沿海一带分布的典型淤泥质土,它是一种区域性特殊类型土。
淤泥与淤泥质土无本质区别
![淤泥与淤泥质土无本质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dbe5d863a98271fe910ef9fe.png)
一、淤泥与淤泥质土无本质区别对于粘性土,淤泥与淤泥质土无本质区别,只是淤泥质土性质稍好于淤泥。
但是淤泥质土还包括粉性土,在规范GB50007-2002上有这样的条款“第4.1.12条淤泥为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其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粘性土。
当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而天然孔隙比小于1.5但大于或等于1.0的粘性土或粉土为淤泥质土。
”这是以前的规范没有的,这次规范明确了,就说明有淤泥质粉土的说法. 我们实际的工程中也由此定名的。
二、在勘察中同时遇到了淤泥与淤泥质土,如何给他们分层呢,查了些资料,主要是根据1.0<e<1.5为淤泥质土,e>1.5为淤泥,地标上还可根据动探和标贯的击数,<1为淤泥,〉1为淤泥质土,也不知到在野外怎么是准的了,难道只有用实验室的孔隙比,那野外分层的尺度也太不精确了,至少能差1m以上啊。
在野外淤泥取样的可能性较小,而取上样大部分是淤泥质土,但上部取不上样的也有淤泥质土,那么分层的位置怎样确定才是准确的,大家有没有什么经验啊,例如在野外就可分出淤泥与淤泥质土的方法啊。
三、淤泥与淤泥质土有许多共同特征,在野外的鉴别确实比较难,但大致鉴别也是可能的。
根据我的经验,淤泥与淤泥质土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1淤泥的土粒特别细腻,塑性指数基本上都大于17,比表面积大,含水量自然高,所以往往孔隙比高;2淤泥往往富含有机质和腐值质,常有臭味,甚至有植物腐烂后留下的管道;3淤泥的沉积年代较新。
回结时间短,所以含水量高、重度低-孔隙比高。
在浙江,更新统中一般不出现淤泥质土,全新统下段一般不出现淤泥,并不是说那时的环境不会沉积淤泥或淤泥质土,而是由于长期排水固结,土的含水量和孔隙比发生了变化。
4淤泥的沉积年代较新,含水量高,富含有机质等在力学上表现为强度特别低,手捏特别软,钻孔取出土样的直立性特别差。
不足之处,大家补充。
第四节工程地质钻探一、工程地质钻探的概念工程地质钻探是获取地表水下准确的地质资料的方法,而且通过钻探额钻孔采取原状岩土样和做现场力学试验也是工程地质钻探的任务之一。
软土的定义
![软土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ab016faaa58da0116c17499a.png)
筑龙百科:什么是软土把淤泥、淤泥质土以及天然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小的一般粘性土统称为软土。
对高速公路路基定义为:标准贯击数小于4,无侧限抗压强度小于50KPA,含水量大于50%的粘性土和标准贯击数小于10,含水量大于30%的砂性土统称为软土。
根据《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符合天然水含水量≥35%或液限、天然孔隙比≥1.0、十字板剪切强度<35KPA等三项指标的称软土。
百度文库:软土【soft soil】是淤泥(muck)和淤泥质土(mucky soil)的总称。
主要是由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淤泥沉积物及少量腐殖质所组成的土。
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
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
百度空间:软土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软塑到流塑状态的粘性土(细粒土)。
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和泥炭质土。
《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 83-91)。
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其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粘性土称为淤泥;当天然孔隙比小于1.5但大于或等于1.0的土称为淤泥质土。
当有机质含量大于等于5%,而小于10%时称为有机质土;当有机质含量大于10%,小于等于60%以及大于60%者,分别称为泥炭质土和泥炭。
《地基规范》、《岩土规范》。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96)定义软土路基:天然含水量大于等于35%和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等于1.0;十字板抗剪强度小于35kPa。
性质:高含水量和高孔隙比;渗透性低;压缩性高;不均匀(长加有厚薄不均的砂性土);稳定历时长;抗剪强度低;具显著的触变性和蠕变性。
取样困难,一般采用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确定其性质。
海相淤泥软土工程性质浅析
![海相淤泥软土工程性质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461b596529647d26285224.png)
海相淤泥软土工程性质浅析发表时间:2015-12-25T14:18:59.6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9期供稿作者:杨清华[导读]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因此对于在这类土上修筑的堤坝,堆场而言,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基础型式以及采取合理的地基加固处理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杨清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 400016摘要:海相淤泥软土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地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已有路上土地资源逐渐匮乏,临海城市的新建港口,工厂等逐渐向海上发展,从而不可避免的遇到海相软土的困扰。
本文着重从软土的定义和分类,分析海相软土的成分、颗粒组成、土体结构,力学性-质几个方面阐述海相淤泥软土的工程性质,为涉及海相淤泥软土的工程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海相淤泥软土;孔隙特征;组成及微观特征引言1.海相软土的定义和分类建筑基础沉降过大或部分土层承载力不足的地基均可称为软弱地基(软基),其中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压缩性高的土层称为软土层[1]。
软土一般指由粘性土组成的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1.0,压缩系数av>0.5MPa-1,且具有灵敏结构性的土层。
包括淤泥、淤泥质粘性土、淤泥质亚粘土、淤泥混砂土等,淤泥和淤泥质土是其典型代表,《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中定义淤泥为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其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1.0的粘性土,可按表1分为淤泥质土,淤泥,流泥,浮泥,其中淤泥质土应根据塑性指数再划分为淤泥质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
表1 淤泥性土的分类我国沿海主要有四类软土:淤泥、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和淤泥混砂土。
通过前人的经验总结,分布在各地同类土的性质十分相似,说明我国沿海大部分地区的软粘土成因基本上相同。
2 海相软土的工程性质特点海相软土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软土尤其是片架结构软粘土往往具有较显著的流变特性。
基础工程名词解释和问答题(2016全)
![基础工程名词解释和问答题(2016全)](https://img.taocdn.com/s3/m/8e2721393186bceb18e8bbd7.png)
名词解释:α角的正切值,台阶宽度与高度比值的允许1、刚性角:每个台阶的宽度和高度的比值maxα称之为刚性角.值所对应的角度max2、下拉荷载:对于单桩基础,中性点以上负摩阻力的累计值即为下拉荷载。
对于群桩基础中的基桩,尚需考虑负摩阻力的群桩效应,即其下拉荷载尚应将单桩下拉荷载乘以相应的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予以折减。
3、软土地基:软土一般是指在静水和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以黏粒为主并伴有微生物作用的近代沉积物。
软土是一种呈软塑到流塑状态,其外观以灰色为主的细土粒,如淤泥和淤泥质土、泥炭土和沼泽土,以及其他高压缩性饱和黏性土、粉土等。
其中淤泥和淤泥质土是软土的主要类型。
4、局部倾斜: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向6——10m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指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6、复合地基:在软土地基或松散地基中设置由散体材料或弱胶结材料构成的加固桩柱体,与桩间土一起共同承受外荷载,这种由两种不同强度的介质组成的人工地基,称为复合地基。
7、扩展基础:将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通过向侧边扩展成一定底面积,使作用在基底的压应力等于或小于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而基础内部的应力应同时满足材料本身的强度要求,这种起到压力扩散作用的基础称为扩展基础。
8、倾斜:倾斜是指独立基础在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以‰表示.9、沉降差:两相邻独立基础中心点沉降量之差,Δs=s1-s2。
框架结构和地基不均匀、有相邻荷载影响的高耸结构基础,变形由沉降量控制。
10、沉降量:独立基础或刚性特别大的基础中心的沉降量.11、地基承载力:地基在变形容许和维系稳定的前提下,单位面积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通俗点说,就是地基所能承受的安全荷载。
12、常规设计:因其尺寸及刚度均较少,结构简单,计算分析时将上结构‘基础和地基简单地分割成彼此独立的三个组成部分,忽略其刚度的影响,分别进行设计和验算,三者之间仅满足静力平衡条件,这种设计方法称为常规设计。
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标准
![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07b6e83eff9aef8941e06d4.png)
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主要符号A--桩身的横截面面积a1-2--压缩系数B--基础底面宽度C--平均附加系数c--内聚力D--基础埋置深度d--基底下容许残留冻土层厚度Es--压缩模量e--天然孔隙比F--基础底面面积H--基础高度h--自基础底面起算的房屋高度IL--液性指数Ip--塑性指数K--安全系数L--桩身长度l--房屋长度或沉降缝分隔的单元长度M--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力矩mB--基础宽度的承载力修正系数mD--基础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ms--沉降计算经验系数mt--采暖对冻深的影响系数N--基础顶面的垂直荷载P--土压力Pa--单桩的垂直容许承载力P--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P0--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Q--桩基中单桩所承受的外力[R]--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R--修正后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S--基础的最终沉降量Sr--饱和度S′--计算的地基变形值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ω--土的天然含水量ωL--液限ωp--塑限Zo--标准冻深Zn--地基压缩层的计算深度α--边坡坡角γ--土的天然容重γa--土的干容重δ--土对挡土墙墙背的摩擦角θ--地基的压力扩散角μ--土对挡土墙基底的摩擦系数φ--内摩擦角第一章总则第 1 条地基基础的设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材料情况与施工条件等因素,精心设计,以保证房屋和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第 2 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房屋和构筑物)的一般地基基础设计。
对于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高原季节性冻土、膨胀土、地下采空区以及在地震和机械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基础设计,尚应按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执行。
第 3 条采用本规范设计,荷载取值及组合应按现行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执行。
基础强度的计算,应按现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砖石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执行。
对基础处于侵蚀性环境或受温度影响时,尚应按专门规范的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软土及其工程性质
![软土及其工程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539e624dc5da50e2534d7f1e.png)
软土(Soft Clay)的概念
《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1、外观以灰色为主的细粒土; 2、天然含水量大于或等于液限; 3、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中判别标准:
特征指标名称
天然含水量 (%)
天然孔隙比
指标值 ≥35(或液限) ≥1.0
十字板剪切强度 (kPa)
1.41 98 46 24 24
1.61 98 47 25 24 1.34 6.5 1.74 95 52 31 26 1.9 11 1.24 98 40 23 17 1.11
软土的分布
我国软土按区域分为内 陆沿海软土、内陆软土和 山区软土。
我国软土的主要分布地 区按工程性质结合自然地 质地理环境,可划分为北 部、中部、南部三个地区。
北中部分界线:沿秦岭 走向向东至连云港以北的 海边;
中南部分界线:沿苗岭、 南岭走向向东至蒲田的海 边。
北部 中部 南部
软土的分布和层理
泥炭呈块体,含水量一般为80~90%,泥炭的比重一般为1.20~1.60,中国泥炭的发 热量,多数为9.50~15.0兆焦/千克。泥炭质地松软,容易燃烧。
泥炭在自然状态下,组成物质横跨液相、气相和固相三种状态。其中固相物质的部分, 主要包含有机物质和矿物质两部分。而如果以组成物质的角度来看,泥炭主要的成分是有 机物质(也是碳元素的主要来源),而其中又以固相的有机物质比例最高。
沿海软土 东海、黄海、渤海、南海等,如上海、天津、宁波、温州等 内陆软土 长江中下游、淮河平原、松辽平原等,洞庭湖、洪泽湖、太 湖、鄱阳湖四周等 山区软土 昆明的滇池地区、贵州六盘水地区等
软土的层理构造:二元结构 1、厚度变化大:几米~几十米; 2、厚度变化较大的地区,地表一般有一个1~3m的硬壳层, 其下为5~30m的饱和软土(上海市一般为20~45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淤泥与淤泥质土的区别
淤泥与淤泥质土的最大区别在于,天然孔隙比不同:孔隙比大于1.5的称为淤泥,大于1而小于1.5的称为淤泥质土--但天然含水率要均大于液限,淤泥属于未固结,具有流性的土。
含水量是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单位为1。
即:w = (mw / ms)×100% 天然土层的含水量是表示土的湿度的一个指标,其变化范围很大,它与土的种类、埋藏条件等有关,一般干的粗砂土,其值接近于零,而饱和砂土可达40%;坚硬粘土的含水量约小于30%,而饱和软粘土的含水量可达100%以上。
通常,同一类土,含水量大的强度就低。
液限(liquid limit wL):土由塑性状态转变为液态(流态)时的含水量。
此时,土中除结合水外,也开始有自由水了。
自然液限的单位和含水量是一回事,百分数形式单位为1。
淤泥质土,并不是淤泥或稀泥之类的,只要周边条件允许是完全可以放坡开挖的。
根据肉眼判断,淤泥质土是已经固结并不具流性的淤泥,从理论上讲就是天然孔隙比大于1而小于1.5的土。
淤泥质土的渗透系数很小,几乎是不透水层,但因其是饱和状态,其自身包含的水在基坑开挖以后也会渗出来的,所以地下水的问题好解决,只要做好坑内集水井,明排就行了。